手机阅读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和方法(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4:22:51 页码:8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和方法(大全8篇)
2023-11-20 14:22:51    小编:ZTFB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深化思考并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写心得体会应该注重积累和总结,多思考并及时记录自身的感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和方法篇一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说的恰恰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理财意识,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人,除了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外,理财已经是成为了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如何做好理财?下面让恒瑞财富网理财师列出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个人理财是对于自己的财产应进行合理的安排,做一个简单的记账本,抽空整理下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支出做出计划,达到控制的目的,要有长远的打算,不要为一时的消费而不顾消费的数量,要有足够的准备,以免以后急需钱的时候没有办法,而救不了状况。这样,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和方法篇二

论文摘要: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推进综合化经营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手段。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具有以信托贷款产品为主导,产品呢预期收益趋向合理,分成服务体系开始构建等热点。产品风险揭示不足,品种结构不合理以及粗放式发展等问题仍然存在。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重新考察和研判市场方向,发挥理财业务对经营转型的重要作用;打造卓越品牌形象与特色服务,获取客户的持久信任与忠诚;加大创新力度,探寻理财市场发展新空间;同时,由单一产品向综合平台转变,由大众化产品向分层次服务转变;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理财产品银信合作。

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使商业银行纷纷推行以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为要内容的战略转型,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环境的日臻完善为银行理财业务的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个人业务有利于熨平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提升同业竞争综合实力,拉长盈利成长周期。然而,我国商业理财业务尚且处于起步阶段,并受到金融法律制度、金融管理体制和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进程及特征,进而对当前理财市场中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展开分析,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思路进行探索。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按照管理运作方式不同,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可以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其中,理财顾问服务是指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在理财顾问服务活动中,客户根据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在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客户授权银行代表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

1、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9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外币利率管理体制,为外币理财业务创造了政策通道,其后几年外汇理财产品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总体规模不大,没有形成竞争市场。11月,光大银行推出了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阳光理财b计划”,开创了国内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先河。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推动人民币理财业务发展先锋的直接原因是,在当时信贷投放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占比较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而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能够增强其吸储能力,缓解资金趋紧压力。

以来,随着客户理财服务需求的日益旺盛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特别是面对存款市场激烈的同业竞争,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持续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和发行力度,不断丰富和延伸理财品牌及价值链上的子产品。以工商银行为例,到分别(发行)销售个人银行类理财产品190亿元、755亿元和1544亿元,年均增速达185.3%;而仅上半年即累计(发行)销售个人理财产品54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5倍。凭借网点资源、客户资源、综合实习优势,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已经占据国内理财市场的主导地位。可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是内在需求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转变经营模式、拓展收益渠道的压力,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商业银行唯有加快理财业务发展的创新步伐,通过负债结构与收益结构的转变,形成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的联动效应,才能在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的演进。

在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初创期,投资方向基本为银行间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固定收益工具。在风险管理方面,与初期的外币理财产品相比,人民币理财产品则更为规范,客户资金与银行自有资金相互隔离。应该说,这一时期的理财产品与商业银行熟悉、专注并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依靠银行自身的平台就可以完成产品销售、资产配置、投资决策、清算分配等职能。

此后,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的走低以及资本市场的走强,商业银行纷纷探索新的理财产品运作模式。一是借助信托平台进入股票市场、产业投资市场。银行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将理财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则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股票和实业投资。在此种投资路径打通以后,理财产品形式上的创新层出不穷,比如新股申购、信托受益权转让以及由债券、股票、信托融资等产品组合而成的资产配置产品等。二是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结构性理财产品,实现覆盖全球市场的投资管理。尤其是qdii的推出,打通了人民币海外投资的通道,扩大了资源配置的半径,理财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与利率、汇率、股指挂钩的产品。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特点。

1、信托贷款类产品成为理财市场的主导。

20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保持快速增长,单手资本市场大幅下挫,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银监会加大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范整改力度等因素的影响,理财产品的品种结构普遍发生显著变化。子年2季度开始,风险相对降低、收益相对稳定的信托贷款类产品大幅增加,并保持迅猛增长的态势,在各类银行理财产品中已占据主导地位。如招商银行全年累计发行“金葵花招银进宝之信贷资产理财计划”和“金葵花招银进宝之票据盈利理财计划”两种信托贷款类产品宫674只,在其各类理财产品中的占比达到73.8%。其他各行也纷纷将信托贷款类产品作为理财业务推广的重点加以集中发行。如工商银行的“稳得利系列”、中国银行的“平稳收益计划”等。信托贷款类产品普遍具有投资标的明确、结构简单、期限多样、收益相对稳定等特点。从根本上讲,信托贷款类产品的内在特性符合当前阶段投资者、商业银行、借款人和信托公司等各方主体的利益。

2、公益性、专属性创新产品彰显理财业务价值。

针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部分银行迅速反应,推出了具有公益性质的创新理财产品。例如,建设银行在震后第五天就发行了“财富.爱心公益类08年第一期理财产品”,将募集资金的8%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定向捐赠于四川灾区,并且该产品不向客户收取认购费、管理费等任何费用。此外,在教师节期间,招商银行还特别发行了“金葵花招银进宝之信贷资产教师专享理财计划”,在原有信托贷款类产品的基础上赋予了“尊师重教”这一更具意义的内涵。此类以慈善、关爱为主题的理财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思路,打破了以往理财业务同质化的常规,深化了理财品牌的内涵与价值,增强了客户的认同和忠诚度,并有效地提升了银行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形象,对于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3、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更趋规范合理。

各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趋向于规范合理,与以往部分银行对新股申购类、结构挂钩类产品动辄给出40%或50%的预期收益率,甚至“上不封顶”的情况形成鲜明反差。例如,光大已拿回国内“阳光理财同升21号”挂钩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分别为8%、4.5%、1.45%三档;中信银行投资于新股申购和信贷资产的“全面配置计划0807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4.38%;而农业银行的“本利年08第15期基金精选型产品”,招商银行的“金葵花新股申购22期与套利理财计划”等均有给出具体的预期收益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受资本市场低迷以及“零收益”实践等因素影响,各个银行给出的预期收益水平更加实际与客观;另一方面,按照银监会要求,对于无法提供科学、准确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的理财产品,各个银行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不得给出“预期收益率”或“最高收益率”。尽管有所回落的预期收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客户吸引力,但从根本上讲,科学的、与实际收益情况吻合的预期收益率将对商业银行及其理财产品的美誉度和客户信任度产生积极影响。

4、产品短期化趋势更为显著,期限结构日臻完善。

与以往同类型产品相比,各银行理财产品的短期化趋势更为显著。以招商银行为例,其2008年所发行的全部理财产品中,期限在三个月(含)以内的产品数量占比达36.8%,期限在三个月至一年的产品占比达59.7%,而一年期以上的产品仅占全部产品3.5%。此外,其他各银行也注重短期化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如工商银行“2008年第65期稳得利增强型信托投资理财产品”的期限为16天;中国银行的“博弈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分为14天、21天或1个月。在产品不断短期化的同时,各银行也注意产品期限结构的完善。以工商银行11月份发行的“稳得利”系列产品为例,其包含了29天、75天、90天、12个月等各种期限结构,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偏好。

5、理财业务分层服务体系逐步构建,财富管理职能日益凸显。

2008年来,针对中高端客户的专属产品不断增加,银行理财业务更加注重客户细分,财富管理职能日益凸显。举例而言,交通银行“得利宝新蓝58号产品”和“得利宝海蓝31号产品”对普通客户、交通银行客户进行了分层定价,产品预期收益与客户层次成正比。在交通银行的财富管理服务体系中,“交银理财”定位于季日均金融资产5万元以上的客户;“沃德财富”地位于季日均金融资产50万元以上的目标客户,并提供专属客户经理、专属理财网点、专享增值服务等。同样,工商银行也全面升级了“理财金账户”服务品质,定期推出“理财金账户”专属理财产品,并通过贵宾理财中心、贵宾客户服务专线、贵宾网上银行等各种专属通道,为客户提供全新的理财服务体验。各银行对中高端财富客户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市场细分能力的增强和分层服务体系的构建将成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业务发展的重要基石。

三、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存在的问题。

1、信托理财集合资金用于贷款可能引发潜在风险。

由于央行对信托贷款利率下线没有规定,因此信托贷款可以规避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下限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另外,虽然从实质上看是商业银行对用款单位放贷,但由于信托贷款与信托理财资金不在商业银行表内核算,因此可以规避《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不用计提资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优化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基于此,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开展了与信托挂钩的理财业务,筹集资金的投向基本上是信托贷款。

信托贷款对银行和信托公司而言,都属于表外业务,贷款的信用风险完全由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承担。在此情形下,银行和信托公司对借款人一般不会进行授信尽职调查,对贷款用途也不会开展相关的监测工作,特别是贷款大部分在异地使用,就更缺乏有效地贷后管理一旦用款单位出现还款风险,担保人又不能如期履行担保责任,将会给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带来巨大风险,银行也和信托业虽然对此不负有偿还义务,但也将面临系统性的声誉风险。

2、对客户风险提示及信息披露不充分。

部分商业银行在编写有关产品介绍和宣传材料时,风险提示不充分,主要体现在未提供必要的举例说明。风险提示只是简单的列示。如对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本理财计划有投资风险,您只能获得合同明确承诺的收益,您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的话语,未对铲平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进行详细的阐释。

对一些挂钩较为复杂的产品的理财业务,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前,未提供理财计划预期收益率的测算数据、测算方式和测算的主要依据。在将有关市场检测指标作为理财计划合同的终止条件或中之参考条件时,未在理财计划合同中对相关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式做出明确的解释。

3、熟悉国际交易规则的专业人才异常匮乏。

在全球金融自由化于一体化的形势下,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个人理财业务挂钩标的投资方向将主要向境外市场发展,其中主要投资产品属于衍生工具范畴,因此熟悉国际衍生品通行的交易规则、惯例是维护我国商业银行从事国际衍生品交易合法权益的关键之所在,但目前银行相关从业人员异常缺乏国际衍生交易经验特别是对国际规则的了解,更无从谈及灵活运用国际惯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营销宣传不够。

个金融机构在理财产品的营销上基本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在银行营业厅里,都摆放着介绍理财产品的小册子或宣传纸,但缺乏特色产品和个性化方案,这同客户需求显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即使是一些不错的理财产品,实际上了解的客户也不多。比如,“千里马”、“红双喜”等投资分红险,其复杂的条款,常常需要推销员通俗化的解释才能让人明白,而各行却无人主动的向客户介绍。一些新国债、基金等的收益、风险情况也是客户所不熟悉的,单单看一看宣传册,客户根本弄不明白。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的同质化趋向。在业务范围上表现为,把现有业务进行重新整合,普遍缺乏更为细致的客户分层,无法为客户提供切合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在财务策划上技术人才的支持都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投资产品在广度和深度上均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从目前国内同业的情况来看,基础金融产品在同业之间相差无几,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定价无法展示出各商业银行的产品特色,同质产品的竞争完全体现为市场价格的激烈比拼,严重影响了理财市场的健发展。

同时,金融产品的复制特点加剧了这一现象,一家银行刚刚发出新的理财产品,其他银行就能够立刻跟进,名目虽不雷同,但功能特点相似、投资收益相当,几乎是克隆。于是现有的个人理财产品基本都是保险、证券、外汇、基金等的投资组,缺乏特色。比如同一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会被几家商业银行代理,或者同一商业银行代理的几家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只是名字的区别,而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对个人客户而言,这些产品的确眼花缭乱,却缺少实际吸引力。

四、加快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对策。

从长远来看,由于理财业务将国内居民财富迅速扩张而引发的对金融业务的外在需求,与商业银行利用金融创新实现战略转型和多元化经营的内在需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拓展空间。

1、发挥理财业务对银行经营转型及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作用。

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推进经营转型与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方面,大力发展理财业务有助于烫平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应对利差收窄的挑战并拉长盈利周期。首先,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能够提高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有助于商业银行实现收益来源的多元化和收入结构的优化;其次,利用理财业务平台,商业银行能够实现与多个市场、多种业务的对接,并使之成为综合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和有益探索。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若能与客户关系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与客户建立持久信任关系,成为客户完全可信赖的金融顾问,不仅能够极大的降低优质目标客户的流失率,还将促进理财业务与储蓄存款、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不同业务类别交叉销售和协同效应的实现,进而提升零售银行业务对经营利润的贡献度,增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打造卓越品牌形象与特色服务,获取客户的持久信任与忠诚。

当前,国内银行的理财产品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和可复制性。在这一背景下,只有依靠卓越的理财产品以及超越客户预期的特色创新产品及服务,提高客户的认知度和荣誉度,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产品和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超出。在品牌建设方面,需要商业银行持续地自身核心理财品牌加以塑造,通过准确的服务定位和文化内涵,与客户建立情感,从而赢取客户的忠诚和持久信任,提升市场竞争力。以招商银行为例,其全部理财业务均冠以“金葵花”之名,经过持续不断的培养,更使客户自然而然低产生一种信任感,这种品牌形象是难以被同业复制的。

在特色产品及服务方面,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更新理念,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热点和焦点,必须增强响应能力,即使退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产品和信服务,从而获取同业竞争主动权。理财不仅是一项规划、一个系统、一种过程,更是规避经济金融风险的“防火墙”。当金融市场繁荣时,需要通过有效的理财手段实现财富增长;而当金融危机到来时,则更需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把握机遇,平稳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

3、加大创新力度,探寻理财市场发展新空间。

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商业银行需要重新考察和研判市场方向,加大创新力度,为理财市场寻找新的加速器。货币政策的转向、相关监管政策的推出和调整以及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的实施,都为理财业务的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近期,银监会相继发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等多项政策,很多投资对象的价值将被重新发现,更多的市场品种将被发掘。例如,并购贷款类产品可能成为银信理财业务新的增长点。与传统的信贷资产类产品相比,并购贷款类产品将在投资方向、收益模式以及风险控制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此外,股权投资及pe类产品预计也将成为优化银信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银信合作层次的重要领域。此类创新将私人股权投资等纳入银信业务合作范围,打造个性比较强的高端理财产品,有利于银行与信托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品牌,进一步开创理财市场新的发展空间。

4、由单一产品向综合平台转变,由大众化产品向分层次服务转变。

从国外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发展来看,理财业务并不局限于为客户提供某种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是根据细分目标市场以及投资者的财务状况、投资预期、风险偏好等为客户量身定制理财规划方案。尽管近年来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仍处于“关注产品胜于关注客户”的初级阶段,与理财业务全方位、差异化、个性化的本质内涵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长远看,国内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也应遵循由单一产品向综合平台,由大众化产品向分层次服务,由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以金融顾问、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投资理财服务转变。

5、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应既包括商业银行在提供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主要风,也包括理财计划或产品包含的相关交易工具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银行进行有关投资操作和资产管理中面临的其他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战略、风险管理方式和所开展的理财业务特点,制定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规程,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并将理财业务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

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中,市场风险的防范于控制对于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首先应根据自身理财业务发展的特点,建立并完善理财业务市场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商业银行研发、销售和管理有关理财计划,必须配备相应的资源,具备相应的成本收益测算与控制、风险评估与检测,内部价格专一等的能力和手段,对需要对冲处置的风险要有具体的技术安排。在进行相关市场风险管理时,应对利率和汇率等主要金融政策的改革与调整进行充分的压力测试,评估可能对隐含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和应急预案。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和方法篇三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是一种常用的写作形式,通常以自我经历或实际案例为主题,旨在表达个人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理解、感受与思考。本文将探讨撰写个人心得体会论文的方法与技巧,并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一些实用的写作心得。

段落二:选题和思考。

选题是写作的第一步,它决定了整篇论文的主题和方向。在选题时,应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经验和意见,选择一个可以深入挖掘的主题,并尽可能的细化和具体化,以达到比较好的写作效果。同时,应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选择符合读者需求、感兴趣的话题,以保证论文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段落三:自我反思和总结。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最重要的部分在于自我反思和总结。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回顾自己的经历,分析自己的思考过程,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此外,论文应以事实为依据,严谨的逻辑结构和充分的论据支持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论文的观点。

段落四:言简意赅和组织结构。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不需要过分炫技,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更易读者理解和接受。同时,论文应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三部分。引言部分应具体说明论文主题、目的和意义;主体部分应详细阐述观点、论据和理由;结论部分则是对论文内容的总结和归纳,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段落五:深入思考和提高写作能力。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始终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固化思路,不断地拓展思路和丰富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我们需要注重自我反思和修正,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结语: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是一种有趣和实用的写作形式,它可以表达出我们的观点和见解,展示我们的经验和技能。只有在实际写作中不断地探索和提高,才能写出更好的论文,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论文内容。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和方法篇四

金融实训让我们更多地将课本与实践相联系,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所学的东西到底可用来干什么,让我们更多地反思毕业后自己想干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下面是带来的金融实训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本次金融实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我感触颇丰。在每个环节的学习中都能让我有所收获。

在上机实际操作中切身体会到了股票和期货买卖的全过程,了解到了一些证券交易的规则,让我对金融市场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我在本次实训之前对股票交易也有所了解,也会一些基本的技术分析,但是,在之前的虚拟交易中我感受我所掌握的技术分析在实际运用中反而会让我陷入困境。本次实训我吸取教训,买经营业绩一直良好的股市蓝筹,而且不轻易卖出,减少交易手续费。如今我买的3支股中已有2只涨到理想的价位了,如若可以抄作,应该是时候卖出了。本次上机操作确实是我第一次接触期货,只能说选哪个期货完全是靠运气了,也曾听闻期货的技术分析远比股票复杂,股票我尚未消化,期货也就更难下咽了,也许这也决定了我将来不会像接触股票那样接触太多的期货。

本次也不是我第一次去宏源证券,营业厅内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给我们讲解的娄经理的一些话和她的经历让我有所感触。她具体说了什么我描述不清楚了,但是我能记得她年轻的脸庞上写着的成熟气质以及当时我听她的讲解过后的深刻感受:人只要做事不功利,不浮躁,就能开开心心,就能有所作为。

听工商银行王经理的讲座让我也心生诸多感慨。她纯熟高超的ppt使用和制作技巧是我对她的最初印象也是她职场多年轻车熟路的见证。她给我们讲述的.银行的信用系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曾今因为师哥推荐的原因办过一张后来都没怎么用过的银行卡,一年后自觉卡不用可能会有麻烦便和同学一同去注销,但是中行的工作人员却告诉我们不用注销,不用就自动注销了。现在想想,银行的工作人员要是自己对整个工作领域不了解对广大消费者会是多大的损害,也许我和许多同学的信用积分已经被扣的不成样子了。这也给了我一个教训:对于自己没有用或者很少用的东西得到了反而是一个麻烦,自己不清楚的东西乱用了可能会出问题。王经理讲的理财规划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这个概念,在我自己做自身的理财规划时,我才体会到了理财规划的重要性,想做好一个适合的理财规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金石期货的唐总最让人敬佩的是他敬业的精神。已经坐上了总经理的高位,却丝毫没有流露出那种颐指气使的感觉,反而憨厚老实,平易近人。胖胖的身体在炎炎夏日的熏蒸之下汗水浸湿了整个后背。不但如此,他教给我的最宝贵的知识经验是让我们分析问题从所有有关的方面全面的了解,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更准确更可靠的结论。

至于农信社的行长给我们的讲座也让我这个对农信社一无所知的人了解了它的历史,了解了它的归宿,对之前意识中一些模糊的概念和名词有了一个系统和清晰的认识。

本次的小组保险规划给我的感受更为深刻。上过保险学的我们以为做这个应该只是小事一桩,却没想到远比我们想象中的难。现在回想起来,问题出在多方面:首先,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不强,没有彻底弄清楚队友的思路,导致分任务后的衔接不自然,需要重新整合思路,比较费时。然后,我们对保险学课上的内容只能给我们一个宏观的指引,微观层面上具体到哪家保险公司的哪个险种是适合出现在保险规划中还需要大量搜集资料,然后综合考虑,认真权衡,比较费时。再者,小组每位成员都没有做过类似规划,需要讨论出一个所有成员都认可的思路,分配给每个成员等量的任务,比较费时。在整个保险规划完成时,我们组的每位成员也都更加的了解如何更好的进行小组合作,如何更加有效果的进行小组讨论,而我也更加了解了一人之力有限,团队之力无穷的道理了。

总而言之,本次的金融实训对我的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受益,让我学到了课上学不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人生的哲理。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和方法篇五

两个多月的毕业论文终于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活也将随之结束。在这短短的两个多月里,我付出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回想起来还真有不少的体会。

首先要感谢我的两位导师孙秀果老师和张建民教授,他们在整个实验操作和论文的完成及答辩中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他们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清晰的思路和认真、负责、勤快的工作作风深深的影响并感染了我,使我铭记于心并将永远的学习。在此,谨向两位恩师致以我最衷心的感谢。刚拿到题目时,我对课题充满了新鲜感,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查阅了大量关于课题的文献,使我对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使我对自己的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做实验的两个月中,孙老师每周至少来实验室两次检查我的实验进度和解答我在实验过程中的疑惑,还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我们一起讨论问题。在整理论文阶段,孙老师不辞辛苦的反复为我修改论文,并为我的答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正是有了我两位导师的关心和精心指导,我才很荣幸的在这次学院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评比中被评为学院优秀。这个荣誉属于我也属于我的导师。

实验中,化学实验室的刁建志老师、周矩老师、顾业强老师、彭政老师在实验器材上给了我很多帮助,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热心助人的品质和孜孜以求的工作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个多月的实验对我的耐性是一种考验,使一颗大四本来十分浮躁的心平静了下来。这段时间不管是假期还是周末我都是在实验室过的,特别在实验后期测样品性能时,由于时间比较紧,我每天都是一大早就起床去实验室了,先在二楼把样品烧上再上六楼做光催化并利用间歇时间配第二天要用的溶液,时间到了又到二楼拿样品,还要为分散性称好样,中午从来没在宿舍睡过,最多是在实验台上趴会。最紧的一天我做了3组15个样光催化和1组17样个分散性实验,晚上回到宿舍两腿发软浑身酸痛。虽然很累但是我感觉特别充实,尤其当看到自己的实验有规律时,心里会有一种成就感。

经过两个月的实验,我对自己也有了新的定位。那就是不能再把自己当做“小学生”了,干什么事情都要别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我们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要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我认为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很重要的。

毕业论文是对我大学四年所学基础知识的专业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通过撰写论文和毕业答辩,我觉得对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也使我变的更加自信、成熟。

“团结、合作、谦虚”这三个词我的体会也比较深。做任何事包括做实验都不是孤立的,不是你“闭门造车”,而是一个需要和他人交往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团结,要有合作精神,要注意和他人的沟通,要谦虚,不懂就问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总之,在整个实验操作和论文完成的过程中,我体会到的是实验的艰辛和收获的充实,感受到的是一种坚持不懈、契而不舍的科研精神。对我以后的深造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我再次向两位恩师和我的家人表示深深的感谢,我将继续努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文档为doc格式。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和方法篇六

从动手考虑硕士论文到现在整整一年了,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也感叹时间真得是可以让人成长。硕士论文,在诸多学术大鳄和前辈看来,级别并不高,可以总结出称之为心得的东西也并不多。但是,对于我来讲,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地完成一篇四万余字的论文并在最终的评比中获得优秀,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在整个书写过程中,我初步体会到了科研的辛苦与快乐。于是,我愿意把自己的一些浅薄但真实的想法记录下来,以作为对自己的督促,也作为对这段难忘日子的纪念。

一.选题是重中之重。

之所以把选题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在这次论文中深受选题的苦。做论文之前我一直有个误解,认为写论文、写论文,其关键在于写,在于数据,在于在统计软件中运行得到显著结果,而选题只是一个开端,无需花多大功夫。正是这种想法,使我在开题时直接被老师枪毙,我也成为了很少在开题中就被枪毙的几个人之一。现在看来,被枪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太被动。我的论文方向是导师给的,当时心里很高兴,觉得省掉了时间去找方向,却未考虑过这个题目我有没有兴趣,我到底能不能做出东西。二是准备不充分。在开题答辩之前,我甚至都没有搞清楚我的论文究竟要用什么基本理论和方法,只是以为当老师问我时,我可以侥幸地用“目前还没有考虑清楚”搪塞过去。而结果是,老师们识破了我的小算盘,并没有放过我。直到现在,我想起开题答辩现场王培欣老师清晰地说出“你的开题不能通过”时,我还冒一后背的冷汗。当然,事后王老师向我解释了她在开题时否定我的原因,也对我最终做出的东西进行了称赞,但我仍旧为自己当时的表现感到惭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话不假。开题的目的就是要作者明确写作的思路和方向,之后所有的工作都要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除了方向,开题时还应明确论文的写作重点和难点,有些工作可能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可以完成,有些工作却可能需要作者对相关理论进行嫁接和融合,对相关方法进行突破,这些前人没做过的东西是文章的创新点,往往也是重点和难点。明确轻重缓急,不仅有利于使论文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也有利于作者制定书写计划,高效完成书写。

虽然我们常说写论文,其实论文的关键不在于写,而在于思考,在于有好的思想,好的思想的建立就是从选题开始的。选题最好是选择有前沿性的、自己感兴趣的好题目,因为做一个好题目和一个坏题目所花费的时间是没有太大差别的,都要查文献、搜数据、做分析,而好坏题目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在此次论文中,我虽做出了能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但所选的方向毕竟有些窄,不太前沿,所以我答辩之前一直信心不足,即使是现在心里也仍有遗憾。所以,选题是至关重要的,选题阶段就应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投入大量的时间,这个时间的付出一定是值得的,事半功倍的。

二.理论是根基。

之前我总以为,理论部分是最容易写的,这部分不像绪论那样要自己总结梳理,也不像实证部分那样要自己搜集数据进行验证,理论总是要借鉴别人的,借鉴便少不了复制与粘贴。这种错误的思想使我在论文写作中走了不少弯路,理论部分洋洋洒洒写了不少,但导师总不能满意:一般概念性常识性的东西不能要,因为这会降低论文水平,太深奥的本篇论文没用到的东西不能要,因为和下文无关,同时还应保证这部分内容的篇幅,并对下文的创新点有铺垫。为此,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找理论,甚至是在文章完成初稿之后我的理论部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常理来讲,理论是支撑,是根基,是首先要明确的,而我却本末倒置了,所以每修改一次理论,整篇论文都要从头到尾修正一遍,花费了不少功夫。幸运的是,最终我寻找到了一个切入点,把论文的理论与实证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这本应在开题或论文初期完成的工作,我却在论文中后期才做完。事后我常在想,还好这次写的只是硕士论文,篇幅不算大,内容不算深,还算好对付,若是博士论文,我头两年肯定是白念的了。

此次硕士论文使我深刻地体会到理论部分的书写绝不是复制粘贴那样简单,理论部分在论文中起着支柱性的重要作用:理论错了,所有的实证都将没有意义;理论浅了,整篇论文的档次就下来了。选用哪个理论,着重用这个理论的哪部分,理论和实证如何衔接,这些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硕士论文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理论和研究内容相对应,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相对应,前后呼应,一环扣一环,理论便是这个链条的第一个环,是整个论文的根基。

理论部分一定要扣题,扣准创新点,对下文有支撑。下文要用到的详写,用得不多的略写,没用到的在不影响整体连贯性的情况下便可不写,以保证文章的紧凑简明清晰。

三.软件仅仅是工具。

我是理科生,理科生都有个通病——钻。我总以为自己擅长数学,所以每次做统计题都会很兴奋,也愿意死抠一些统计软件的原理,不弄懂不罢休。对于学习知识来说,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而对于管理学论文写作来说,这就有些过犹不及了。研一学习的统计课程由于是一门重要的考试课,再加上软件中的许多东西对当时的我来说是陌生的,所以投入了很大的时间和热情来研究为什么要这么操作,这样操作反映了怎样的统计原理。这种思维惯性延续到了做论文期间,我的思路总是“跑偏”,花了时间研究软件是怎样运行的,却改变不了任何统计结果,我成为了一堆数据的玩偶,被数据搞得晕头转向。以至于到最后每要开始研究一个问题,我都要逼着自己事先问一下,这个对论文的书写到底有没有用,若没有,便pass掉,因为时间真得是有限的。

此次论文使我明白,在硕士论文写作中,对统计软件的掌握重在应用,而不是弄懂其原理,虽然在课程学习阶段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这方面,但它们不决定论文的实质性内容,而只是辅助。尤其是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更应灵活地进行时间分配,分清轻重缓急。软件是一种工具,就像是物理实验中的仪器一样,虽然有误差,但不影响结果分析,至于为什么有这种误差,不是论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硕士论文对统计方法的要求相对简单,而博士论文也许就不这样容易了。博士论文又提高了一个档次,我想对统计知识的要求应该也高一个水平,自己以后还应深入掌握。

四.常与老师沟通。

在这一点上,我自己做得还有不足,我不是很经常地去找老师沟通,尤其是在论文初期,老师帮我选好题后我就再也没找过他。我总以为自己的思想还不成熟,不知道与老师谈些什么,而我的导师也不是很善谈、能调动别人情绪的那种(除了喝酒的时候,呵呵)。所以,我每次找导师都是因为大事要来了,比如中期、结题。中期时与导师沟通了一次,导师没有提什么意见,因为那个时候我做出的东西还是四分五裂的。在这篇论文上,与导师有实质性的沟通是我完成初稿之后。我初稿完成的比较快,5月中旬就完成了,这样导师有充分的时间给我修改,因为我们6月底才答辩。导师对我的论文逐字逐句地进行了修改,从结构到语言,从理论到实证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且导师提出的大都是些关键性的问题,这对我的论文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与自己的导师进行沟通是必须的,与其他老师,尤其是开题、中期、结题时答辩组的老师进行沟通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论文不像是数学题,答案是固定明确的,论文中的观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的老师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层面的问题,这对论文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往往作者在论文写作中会产生一些盲点和思维惯性,束缚着新东西的产生,而不同老师的意见可以促进我们不断产生新的想法,使论文不断完善。我在中期和结题之后都会主动地找评阅老师,请老师详细地为我讲讲他们的意见,以保证我在下面的书写中不要走错路子。

值得注意的是,与老师沟通并不意味着完全听从老师的,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观点,老师的意见大都是建议性的,而关键还在于自己,因为是我们在做论文,而不是老师在做。

五.其他。

论文写作中还有一些应注意的小问题,不好一一详细整理,就都归纳在其他里吧。比如,参考文献一定要阅读好期刊上的文章,因为做研究是承前启后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论文写作过程中,最好用日期为每天的论文命名,这样可以看到论文的进展情况,使自己有成就感;适当地用图和表,四五万字的论文让读者一看很容易发怵,而适当地图表可以使读者醒目地看到作者的思路和观点;注重格式,虽说格式不影响论文的实质内容,但它是论文的面子,是作者工作态度的体现,在这种稍微细心一点就能做好的工作上一定不要出现差错;有了想法及时书写,不拖拉,有些想法是转瞬即逝的,所以有了好的点子应马上记下来,等积攒多了,也许就会是个大的创新点,并且写论文是会上瘾的,最初要逼着自己有这种瘾,待上了道之后速战速决,完成书写;正确对待ppt,ppt不是要上台念的,而是要讲出来,并且做ppt的过程也是作者梳理思路的过程;答辩之前做好准备,对自己提问,大胆猜测老师们会问些什么问题,自己应怎么做答,有充足的准备才会有十足的信心。

硕士论文结束了,但这只是我学术生涯的一个开端,我的学术之路还很长很长。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到了科研的最初体验,这个第一次对我来说是珍贵的。也许,多年以后,再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会为自己的幼稚和浅薄感到羞愧,但我不会忘记我写下这些文字时的激动与自豪,因为我勇敢地踏出了第一步,即将开始新的征程。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和方法篇七

篆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对篆刻艺术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个人篆刻心得体会,我探索了许多方面。在篆刻的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我的意志力和专注力,还体会到了我与文字之间的一种亲近感。以下是我个人篆刻心得体会的五个方面。

首先,篆刻让我明白了对于每一个细节都要有严格的要求。篆刻的每一刀每一画都需要我斟酌再三,方能达到我所追求的效果。篆刻刀力的决定、刀法的掌握、印面的平整度等等都需要我反复琢磨和实践。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我慢慢明白了篆刻需要耐心和恒心,每一次创作都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只有对每一个环节都有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创作出精致美观的篆刻作品。

其次,篆刻让我找到了与文字之间的一种亲近感。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匆匆忙忙,对文字的关注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但是在篆刻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创作作品,更是在与文字进行一种灵魂上的沟通。每一个字的造型和意义都在我的创作中得到了体现。这种与文字亲近的感觉,让我更加热爱篆刻这门艺术,也更加懂得了文字的美妙之处。

第三,篆刻给了我一个可以表达自己的平台。在我个人篆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有着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创作思路。每一个字的创作都是我个人对世界的一种思考和感悟。通过篆刻,我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理念融入到作品中,让观者能够体会到我的独特艺术魅力。篆刻不仅是一种文字的形式,更是一种对于生活哲学的表达,让我能够在创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

第四,篆刻给予了我一种专注力和集中力。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往往会投入全部的精力和注意力,全身心地融入到作品中。不论是文字的构思还是刀法的运用,我都需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并且将整个作品的布局和结构考虑到。这种专注力和集中力让我感受到思维的自由和创作的快感,同时也提升了我的专注能力和应变能力。

最后,篆刻让我领悟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篆刻是一门需要气质和内涵的艺术,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通过篆刻的过程,我发现只有内心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才能创造出真正有灵魂的作品。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让我更加懂得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领悟到了生活中的智慧和真谛。

总之,个人篆刻心得体会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思考和实践的过程。通过篆刻,我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专注力,还找到了与文字亲近的感觉。篆刻给了我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展现了我的独特创作风格。在篆刻过程中,我能够体会到专注力和集中力的重要性,并且领悟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通过个人篆刻心得体会的探索,我不仅收获了篆刻艺术带给我的快乐,同时也加深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个人心得体会论文和方法篇八

[1]刘晶,刘亚,田园.中国商业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监管研究--以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j].金融与经济.20xx(06)。

[2]林石.影子银行的庞氏骗局[j].新财经.20xx(12)。

[3]徐英江.理财新规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xx(03)。

[4]朱永利.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性质探讨[j].武汉金融.20xx(03)。

[5]王晓红.商业银行资产收益权类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金融纵横.20xx(12)。

[6]屈庆,刘阳.我国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和趋势--从监管规避到资产管理[j].银行家.20xx(04)。

[7]李景欣,刘楠.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法律分析[j].法商研究.20xx(05)。

[8]李江鸿,郑宏韬,黄旭.商业银行托管业务法律问题与法律风险[j].金融论坛.20xx(05)。

[9]汪丽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xx。

[10]闫海,刘顺利.独立与制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法律地位的重构[j].浙江金融.20xx(06)。

[11]黎四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制度的检讨与反思[j].时代法学.20xx(02)。

[12]曾梓梁.“银信合作”理财模式的发展及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xx(11)。

[13]黄韬.我国金融市场从“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的法律路径--以金融理财产品监管规则的改进为中心[j].法学.20xx(07)。

[14]胡云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性质与理财行为矛盾分析[j].上海金融.20xx(09)。

[16]孙海军.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xx。

[17]颛孙玉.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法律风险的防范[d].西南政法大学20xx。

[18]刘俊峰.齐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xx。

[20]罗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从理财产品“零收益”事件谈起[j].福建金融.20xx(08)。

[21]刘迎霜.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探析--兼论对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中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借鉴[j].现代法学.20xx(03)。

[22]裘莹.新疆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探析[d].上海交通大学20xx。

[23]张玮.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x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