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读书分享会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读书分享会活动心得体会(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4:08:51 页码:8
读书分享会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读书分享会活动心得体会(六篇)
2023-01-06 14:08:51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有关读书分享会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细水长流,汇成大海。让课外书给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孩子们遨游在书的海洋里。通过读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读书中体会到书的无穷魅力。开展读书活动,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扩大阅读量。

全校学生

1、通过开展阅读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读书。

2、通过开展阅读活动,积累书中的优美词语、精彩段落,并能将这些好的词句、段落运用到习作、日记当中来。

3、通过阅读优秀的书刊,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1、熟读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2、积累从课外阅读中看到的精彩片段、富有哲理的美文等。

3、三年级以上学生每学期至少共读3本课外读物,一二年级可在教师的帮助下都一到两本注拼音的儿童读物。

4.读中心小学印发的《小学生金典诵读》

1、利用早晨的时间进行经典阅读、朗诵。

2、充分利用中午午休的时间。

3、利用双休日的时间阅读。

(一)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二)实施行动。

1、让学生充分利用早晨、中午的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至少有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2、开展交流活动。例如,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

3、老师做好导读工作,引导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知道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采蜜本”中,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日记。同时,把读书笔记贴在班级墙报“学习园地”栏里,供大家欣赏。

4、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在用好教材以外,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这样,既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5、利用黑板报、古诗天天诵活动等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通过做书签、古诗文诵读、绘制读书小报、读书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1、结合学校少先队工作,在本班开展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征文评比、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体验读书的快乐。

2、每周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自查与互查相结合的检查活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对于有关读书分享会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牛角挂书》篇一

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分秒不愿浪费,有一次他要去绥山,怕途中耽搁太多时间,出发之前他用蒲草编织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阅读的书挂在牛角上,一边骑牛一边读书,十分专注。连当时大臣杨素经过,丝毫不觉。勤学专注之功令人敬佩。

《随月读书》篇二

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光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

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韦编三绝》篇三

形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

《下帷读书》篇四

形容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学习的典故。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促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帏)”、“下书帷”、“闭户垂帷”、“垂帷闭户”等。

《挟策读书》篇五

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策,写书的竹简。博寒,古代的一种游戏。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高凤流麦》篇六

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温舒编蒲》篇七

形容勤学的典故。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负薪读书》篇八

形容勤学的典故。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带经而锄》篇九

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

《焚膏继晷》篇十

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十年窗下》篇十一

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学富五车》篇十二

形容书多或学识丰富的典故。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方术),其书五车,其道舛驳(他的学说多差错而杂乱),其言也不中(正当)。”后人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施车”等来表示书多;用“学五车”、“学富五车”等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三十乘书》篇十三

形容藏书丰富或学识渊博的典故。语出《晋书·张华传》:“(张华)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受此典影响,后人论书之丰富,也每以“三十”为数,不一定必是“乘”或“车”。如果形容书少,则用“无乘书”。

《枕中秘宝》篇十四

形容不愿示人的珍贵图书。典出《汉书·楚元王传》所附“刘向”条:“上(汉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后人于是以“鸿宝”、“秘宝”、“秘枕书”、“枕函书”、“秘之枕中”、“枕中之秘”、“枕中秘书”等来指道术书或珍贵而不愿示人的图书。

《开卷有益》篇十五

勉励人读书的典故。典出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指《太平御览》,该书原名《太平编类》,因宋太宗曾经通读而改名)三卷,因事有阙,睱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陶渊明也有“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的句子。后人也有写成“展卷有益”的。

《读书种子》篇十六

比喻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象种子一样播撒开去,衍生不息。语出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期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效法)裴语,特(只不过)易文种为书种耳。”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书种”、“读书种”。

《束之高阁》篇十七

比喻将收卷充置不用的典故。典出《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刘孝标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刘乂(yì)、殷浩诸人盛名冠世,(庾)翼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等到)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此典本不指书,但后来人们往往以此典来表示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或不再用。其形式有“束高阁”、“束阁”、“束置高阁”。

《三坟五典》篇十八

指称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左史,官职名,倚相,人名)趋过(快步走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好好对待他)。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后人便以“三坟五典”、“典坟”、“坟典”、“坟籍”、“丘坟”等词来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寻章摘句》篇十九

形容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精神实质。语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赵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断章取义》篇二十

常指随意摘取诗文中的一部分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愿意如何。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春秋时各诸侯国进行外交活动时,使节们往往以赋《诗》为表达己方意愿的手段。然赋诗者与听诗者可以对诗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诗的本义。此典的形式常有:“断章取义”、“断章取谊(古谊同义)”、“断章载句”。现今还用,不过已转为贬义之辞。

《梦笔生花》篇二十一

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此,后人多以“梦花”、“梦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文不加点》篇二十二

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语出张衡《文士传》(唐徐坚等编《初学记》引):“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坐,文不加点。”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点”、“不加点”、“万言不加点”、“不加点窜”等。

《着述等身》篇二十三

形容读书或着述很多的典故。典出《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中幼父名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后人遂用“等身书”形容读书很多,只是后来是说将书册摞起来有身子高,与典源中所指有所不同。也可以用来形容着述极富,多作“着述等身”、“等身着作”。

《一字千金》篇二十四

形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的典故。事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人着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千予千金。”此典的主要形式有:“一字千金”、“千金字”、“金悬秦市”、“悬金”等。

《藏之名山》篇二十五

形容作品很有价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视的典故。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此典的主要形式有“藏之名山”、“藏诸名山”、“藏版名山”、“名山藏”、“藏名岳”、“藏述着”等。

《凿壁借光》篇二十六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关于他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他想读书,可是没有钱买油灯。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动手凿个洞,引一点微弱的亮光。

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读到更多的书。

《囊萤读书》篇二十七

车胤,晋代南平人,年轻时就爱读书,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苦,没钱买油点灯。日子久了,车胤觉得长久下去,将不知浪费多少宝贵时光,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才行。

一晚,他见一群萤火虫,一闪一闪的飞来飞去,立刻想到,如果捉十几只萤火虫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它们所发出的光来读书吗?此后,他就每晚靠着萤火虫的光来读书,有时甚至看到天明。

《三余读书》篇二十八

董遇,字季直。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靠朋友将军段煨。

董遇和哥哥收集捡拾野稻子卖钱维持生计,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儒家的书籍,一有空闲,就拿出来学习诵读,他哥哥嘲笑他,但董遇还是依旧读书。

《悬梁刺股》篇二十九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囊萤映雪》篇三十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对于有关读书分享会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1、读书的态度决定人的深度;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的高度;读书使穷人变富人,使富人变贵人。

2、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

3、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4、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5、失败是常有的,如果你能站起来,成功就在眼前。

6、读书是一架梯子,他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读书是一叶小舟,带你遨游汉字王国;读书是在品尝营养面包,它能让人充满了精神粮食。

7、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8、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9、当墨笔轻轻地触动一张空白的纸,便划出了人生的起点;当橡皮擦沉重地擦拭那张洁白的纸上的污点,便擦亮了人生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七色笔刻苦铭心地绘成一张风雨后彩虹高挂的风景画,便为人生谱写了一首优美的扣人心弦的乐曲。

10、读书,读好书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如雨果说的:“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考在火上一样,渐渐地融化。”一般,它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2、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潢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段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

13、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14、读书向来是为历代人所仰慕的事情。培根曾深有感触的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浪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理想的书籍也是智慧的钥匙,读书越多,精神就会越健壮而勇敢。

15、说大话的人像爆竹,响一声就完了。鉴难明,始能照物;衡唯平,始能权物。

16、有两种人是在白白地劳动和无谓地努力:一种是积累了财富而不去使用的人,另一种是学会了科学而不去应用的人。

17、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18、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19、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20、一本好书像一位善意的引路老者,他不会将你带向万丈深渊。相反,等待你的将是书山、学海,是成功的彼岸。

21、书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尽情读书吧!

22、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

23、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24、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25、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

26、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27、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28、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

29、读书使人视野宽阔,读书使人知识渊博,读书使人品德高尚读书的好处真是多得像天上的繁星,地上的细沙,大海的水。我从读书中得到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难怪人们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啊,我实在不能不高声欢呼:读书真好!

30、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

31、没有一个大学,是比拥有我们从未使用过的能力的大自我和人类意志与理智所创造的现实,更能包罗万象的了。

32、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

33、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34、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35、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

36、在我看来,最好的书是那些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思考材料的书。

37、尽管失败和挫折等待着人们,一次次地夺走青春的容颜,但却给人生的前景增添了一份尊严,这是任何顺利的成功都不能做到的。

38、我读书!读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我的最大东西是:知识。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了我的见识。

39、书是人类的母亲,失去了书,就像失去了母亲一样。

40、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对于有关读书分享会的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3、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5、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6、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7、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0、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左拉

11、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

12、读书的名言警句3

1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14、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明)黄宗羲

1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16、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罗

17、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1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19、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20、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21、活着的时候,疑虑牵挂着死;死的时候,又眷眷恋栈着生。无怪乎有太多的人一生都活得不安然,活得好累。杏林子

22、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

23、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24、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25、人们似乎每天在接受命运的安排,实际上人们每天在安排着自己的命运。

26、人唯虚,始能知人。满招损,谦受益。满必溢,骄必败。

2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28、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2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0、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31、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3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3、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3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35、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特莱斯

36、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立兹

3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40、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海涅

4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2、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43、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44、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4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4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7、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8、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49、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5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5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52、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郭沫若

53、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你都应该模仿你自己,成为你自己。(美)莫尔兹

5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56、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57、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58、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请关注:读书方法的名言警句励志读书的句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59、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满足现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来。

60、岁月可以赢去我们的生命,却赢不去我们一路留下的欢声笑语,我们的祝福,无尽的爱意。杏林子

61、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62、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63、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6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65、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6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67、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68、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69、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70、懂得自己无知,说明已有收获。

71、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72、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73、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74、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美)亨利·门肯

75、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汪国真

7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77、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

7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79、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80、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以人为师能进步。

81、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8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对于有关读书分享会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你们喜欢读书吗?我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学生。其实多读书对我们今后是有帮助的。我们应该“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接下来,让我告诉你多读书有什么样的好处。

多读书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读书多了,就能培养“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这样,在预习课文时,就能快速了解课文,复述课文。

背课文很难,但只要多读书,这一问题就解决了。为什么呢?一次看一自然段,多读几遍,直到记会每一词、每一句就行了。

多读书对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好词佳句,我们把它积累起来,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何乐而不为呢!我的小学老师就说过:“世界上的美文上千篇,就看你会用不会用。”这句话使我受益非浅,我的作文有了很大的提高。

“标点符号是基础,用错它们要出丑。”因此,多读书就是对使用标点符号的提升,这样,在今后的写作中,你就不会“闹笑话”了。

多读书也会提高你对社会的见解。如《论语》中就有一则是这样写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觉得孔子说得很好。三个人中,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看见他的长处,我就要向他学习;看见他的短处,看看自身有没有这种毛病,假如有,就要想办法改掉。这就很好,在我们的人生中就多了一面镜子,改掉自己的短处,发扬自己的长处,这不好吗?

我们也要读好书。书当然也有好坏之分,读了好书,有了理解、感悟与体会,这才算读了一本好书。读了坏书,可能会走上人生的歧途,因此,今后不要读不健康的书。

多读书还有许多好处。生活中有许多知识都是从书中引来的。

饭堂中,张贴着一条显眼的标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我们要节约粮食。

校园中,也有这样一条标语:“此言能终身行者之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在公交车上,又有一条标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请大家读书吧!读书对我们今后都有好处!让我们享受读书的快乐吧!祝大家爱上读书!

对于有关读书分享会的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为大力倡导局机关读廉洁书籍的良好风气,强化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深入推进局机关廉洁文化建设,根据省、市、区纪委第四届全省廉洁读书月活动的统一部署,区财政局开展了以“读廉洁书籍,扬清风正气”为主题的廉洁读书月活动,将廉洁读书月活动与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局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多读廉洁文化图书,扎实推进学习型局机关建设。现将开展廉洁读书月活动总结汇报如下:

区财政局党组对开展廉洁读书月活动高度重视,切实将读书活动与纪律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读书活动作为推进学习型机关、促进机关作风建设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做到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全体干部积极参加活动,确保读书活动有效、规范、有序地开展。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局oa公告栏和内部论坛等载体,通过自主分享书籍、内部论坛好书推荐、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努力营造全局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二是领导带头,全局参与。领导干部带头读廉洁书籍、带头做学习交流,干部职工更是积极参加,读书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起到了读书促学习,读书强素质,读书促工作的作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我局廉洁文化建设,为我局增添了动力和活力。

根据上级读书活动文件精神和我局读书活动计划安排,精心策划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促进读书活动深入开展。

(一)推荐廉洁图书书目。把廉洁书籍专题推荐书目在oa公告栏公布,并通过oa内部论坛将好的廉洁图书推荐给全体干部职工,让大家有目标有计划的开展读书活动,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感受阅读带来的充实和愉悦。

(二)建立廉洁图书角。为促进活动开展,扩大干部职工图书阅读范围,我局专门收集整理了系列图书供干部职工阅览。内容涉及政治理论、党史、党纪党规、国家法律法规、道德教育、品行修养、以及长篇反腐文学作品、历史人物传记、廉洁文化作品等。

(三)个人和集体阅读相结合。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安排不同读书时间,采取不同读书方式开展读书活动。本次活动以个人阅读为主,同时,还争取时间组织干部职工进行集体阅读,通过个人阅读和集体阅读相结合,促进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阅读廉洁书籍的好习惯。

(四)观看廉政电教片。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观看区纪委政府纠风办制作的机关作风暗访专题片和省纪委拍摄的警示教育专题片《被玷污的净土》,对干部职工进行生动、直观、形象的警示教育。通过反面教育,给广大干部职工敲响了警钟,让大家引以为戒,吸取教训,学会规矩做人、廉洁做事。

(五)参观反腐倡廉教育。组织副科长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到广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教育学习活动,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敲醒反腐倡廉、廉洁自律的警钟,教育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六)积极参加征文活动。在读书活动中,既引导干部职工多读廉洁文化图书,又鼓励大家都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积极参加廉洁图书读后感征文比赛。我局选送了1篇廉洁图书读后感参加征文比赛。

(一)促进了机关文化建设。通过本次活动,有效推进我局廉洁文化建设,提升了干部职工道德文化修养,在全局营造学廉、思廉、崇廉、守廉的良好氛围,活跃干部职工读书文化交流,提升团队整体素质,促进干部职工廉洁意识、品德修养、精神面貌和工作质效的同步提升。

(二)提高了机关服务水平。在本次活动中,我局注重贴近工作实际,把增强学习的实用性放在重要地位,把廉洁文化教育融入到具体的财政工作当中,强化书本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达到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目的。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局干部职工的廉洁从政意识、工作水平和为民服务水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