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在桥梁工地上的心得体会如何写 桥梁施工心得体会(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6:50:53 页码:9
在桥梁工地上的心得体会如何写 桥梁施工心得体会(7篇)
2023-01-06 16:50:53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在桥梁工地上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在市区东北郊洛阳江入海处,该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建桥处海潮汹涌,江宽流急,建桥工程非常艰巨。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建桥方法,即在江底随桥的中线铺满大石头,筑起一条二十多米宽,里长的水下长堤。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横直垒砌桥墩,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筏形基础”的先驱。这种技术,直到十九世纪,欧洲人才开始采用。

为了使桥墩更为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砺房”的方法,来联结胶固石块。这种用生物加固桥梁方法,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当时,大桥建成后,桥上还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石狮子、石塔、石亭,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

洛阳桥的修建成功,轰动了泉州远近,引起当地造桥热潮,先后造了十大石桥,其中建在晋江上的安平桥,规模更是宏伟。

洛阳桥是当时泉州郡守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倡导兴建的,他撰写的《万安桥记》碑刻,是书法珍品,为历代书法家珍视,现保存在桥头蔡忠惠公祠内。

“万历三十五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桥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南四尺奇。余乃采石从海底结趾二十三,葺旧三十五,整补扶栏五百,增两翼镇风塔各一,折梁重易,关搂亭榭一新。”

中国第一座海湾大石桥洛阳桥(原名万安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构桥,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也对它做了很高的评价。千百年来,一提起洛阳桥备受赞颂的是北宋一代名臣蔡襄,其实建造洛阳桥的实际主持人却是卢锡。

最新在桥梁工地上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一、一般桥梁的结构构造

桥梁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结构。

1.上部结构由桥跨结构、支座系统组成。

桥跨结构

或称桥孔结构,是桥梁中跨越桥孔的、支座以上的承重结构部分。按受力图示不同,分为梁式、拱式、刚架和悬索等基本体系,并由这些基本体系构成各种组合体系。它包含主要承重结构、纵横向联结系、拱上建筑、桥面构造和桥面铺装、排水防水系统,变形缝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等部分。

支座系统

设置在桥梁上、下结构之间的传力和连接装置。其作用是把上部结构的各种荷载传递到墩台上,并适应活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所产生的位移,使桥梁的实际受力情况符合结构计算图示。一般分为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

2.下部结构,由桥墩、桥台、墩台基础几部分组成。

桥墩、桥台

是在河中或岸上支承两侧桥跨上部结构的建筑物。桥台设在两端,桥墩则在两桥台之间。而桥台除此之外,还要与路堤衔接,并防止其滑塌。为保护桥台和路堤填土,桥台两侧常做一些防护和导流工程。

墩台基础

保证桥梁墩台安全并将荷载传至地基的结构部分。

3.附属构件,主要包括伸缩缝、灯光照明、桥面铺装、排水防水系统、栏杆(或防撞栏杆)等几部分。

伸缩缝

在桥跨上部结构之间,或桥跨上部结构与桥台端墙之间,设有缝隙保证结构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变位。为使桥面上行驶顺直,无任何颠动,此间要设置伸缩缝构造。特别是大桥或城市桥的伸缩缝,不但要结构牢固,外观光洁,而且需要经常扫除深入伸缩缝中的垃圾泥土,以保证它的功能作用。

灯光照明

现代城市中标志式的大跨桥梁都装置了多变幻的灯光照明,增添了城市中光彩夺目的晚景。

桥面铺装

或称行车道铺装,铺装的平整、耐磨性、不翘壳、不渗水是保证行车舒适的关键。特别在钢箱梁上铺设沥青路面的技术要求甚严。

排水防水系统

应迅速排除桥面上积水,并使渗水可能降低至最小限度。此外,城市桥梁排水系统应保证桥下无滴水和结构上的漏水现象。

栏杆(或防撞栏杆)

它既是保证安全的构造措施,又是有利于观赏的最佳装饰件

二、桥梁常见病害的检查

桥梁检查的种类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三种。

经常性检查由路段检查人或桥梁养护人员进行巡视检查。

定期检查是对桥梁结构的质量状况进行定期跟踪的全面检查。

特殊检查是因各种特殊原因由专家们依据一定的物理、化学无破损检验手段对桥梁进行的全面察看、测强和测缺,旨在找出损坏的明确原因、程度和范围,分析损坏所造成的后果以及潜在缺陷可能给结构带来的危险。

1、桥面系的外观检查

(1)桥面铺装的检查

沥青桥面铺装的主要病害有:轻微裂缝(发状或条状)、严重裂缝(龟裂、纵、横裂缝)、坑槽、车辙、拥包、磨光和起皮等。此外,沥青桥面铺装应保证足够的平整而粗糙,过分光滑雨天易使车辆打滑。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主要病害有:裂缝、剥落、坑洞、磨光等。

(2)伸缩缝装置的检查

各种伸缩缝装置一般具有的缺陷往往表现在伸缩缝本身的破坏损伤、锚固件损坏、接头周围部位后铺筑料的剥落、凹凸不平等等,这些缺陷也成为伸缩缝处漏水的原因,从而加速支座和结构本身的恶化。

(3)桥面排水设施的检查

桥面排水设施的缺陷,在降雨和化雪时表现得最显著,因而对桥面排水设施缺陷的检查最好在此时进行。

桥面排水设施不良,主要是排水设施本身被破坏以及尘土、树叶、淤泥等堵塞排水设施,以致不能正常排水。

(4)栏杆、扶手及人行道的检查

主要检查栏杆、扶手本身破坏情况以及相互连接处是否脱落,钢制构件是否锈蚀、脱漆,对于人行道,检查路缘石是否有破碎,人行道与桥面板连接的牢固程度,等等。

(5)照明设备、交通设施检查

检查灯具完整性,电路正常否,灯柱有无损坏、锈蚀、变形、标志、标线是否完整、清晰、有效。

2、桥梁上部结构的检查

(1)基本受力构件缺陷及损伤检查

①桥面板断裂。

②桥面板碎裂。

③由钢筋锈蚀而引起的抗弯强度不足遭到的破坏。

④桥面板刚度不够而引起的裂缝。

⑤由主梁的影响而引的破坏。

⑥拱桥或箱梁(槽形梁)桥梁结构中采用小拱板或空心板做桥面板时,由于小拱板或预制的空心板强度不足或施工不良,与主梁连接不好,而引起板的折裂、破损、甚至掉落,形成空洞。

(2)、基本构件的横向联系检查

对于起横向联系的构件状况检查一般包括它们本身状况检查及它们与基本构件连接状况的检查。

(3)、基本受力构件及几何纵轴线的检查

一般量测基本构件的实际长度及截面尺寸。构件连接处的完整性及线形,可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进行。

基本受力构件的变形(下挠扭曲侧屈、位移等)及裂缝调查应重点深入。

3、支座的检查

(1)、支座本身(2)、支座底板

4、桥梁墩台的检查

桥梁墩台的检查主要是墩台身缺陷及裂缝检查,墩台变位(沉降、位移、倾斜)的检查。

5、桥梁基础的检查

对于墩台基础的检查,主要指墩台基础的冲刷情况和缺陷情况的检查。

三、铁路预应力混凝土t梁结构构造

1、构造布置

常用跨径——20~50m

主梁布置

梁距通常在1.5~2.2米之间

大跨度尽量增大梁距

2、主要尺寸

主梁——高1/15~1/25l,宽15~18cm

横梁——中横梁3/4h,端横梁与主梁同高,宽12~16cm

翼板——1/12h,一般为变厚度

下马蹄——占截面总面积的10~20%

(1)马蹄总宽度约为肋宽的2~4倍,并注意马蹄部分(特别是斜坡区),管

道保护层不宜小于60mm。

(2)下翼缘高度加1/2斜坡区,高度约为梁高的(0.15~0.20)倍,斜坡宜

陡于45。

梁端,梁宽与下马蹄同宽

3、钢筋构造

主梁受力钢筋为预应力筋

箍筋

锚下局部加强钢筋

翼板横向钢筋

架立钢筋

分布钢筋

4、横向连接

钢板连接

现浇接缝

企口铰

扣环式接头

主要构造作用:

1主梁是上部构造的主要承重构件。

2横隔梁起着联系各主梁、增强全桥整体性的作用,保证作用在桥面上的车辆荷载对主梁有良好的横向分配。

3支座作用是把上部结构的各种荷载传递到墩台上,并适应活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所产生的位移,使桥梁的实际受力情况符合结构计算图示。

四、桥梁常见的病害

1.桥面系病害:桥面蜂窝、漏筋、麻面、空洞、磨损、锈蚀、老化、整体化接缝破坏、裂纹、桥面脱落、桥面厚度不足、钢筋下落等

2.主梁病害:梁体裂缝(网状裂缝、下缘受拉区的裂缝、 腹板上是竖向裂缝、 腹板上是斜向裂缝)、顶板混凝土漏水渗水、钢筋外露及钢筋锈蚀、预应力过大过小、拱度过大、管道压浆混凝土溶蚀、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梁体冻裂等

3.墩台病害:侵蚀、台后填土冻胀、桥台前移、墩台裂纹、墩台倾斜、表面剥落、混凝土强度低、墩台变位(沉降、位移、倾斜)支座病害(止浮装置的损害;限制移动装置的损害;辊轴的偏移和下降;销子和辊轴的破坏;支座构件裂痕;螺母松动;带头螺栓固定螺栓的脱落;滑动面、滚动面锈死;下底板的破裂;各构件的腐蚀;插座相互间接触锚栓切断;填充砂浆裂缝;支座底板混凝土碎裂;支座垫石压坏、剥离)等

4.附属结构病害:桥面铺装磨光、裂缝、坑槽;伸缩缝破坏损伤、锚固件损坏、接头周围部位后铺筑料的剥落、凹凸不平;桥面排水设施破坏以及尘土、树叶、淤泥等堵塞排水设施; 栏杆、扶手本身破坏、连接处脱落、钢制构件锈蚀、脱漆;灯柱损坏、锈蚀、变形、标志、标线不完整、不清晰;锥体护坡坍塌等

五、某铁路预应力混凝土t梁(沋河特大铁路桥)所出现的病害及主要病害维修

1.病害有:桥墩锈蚀、混凝土剥落掉块、出现裂纹、麻面;桥梁顶板裂缝、混凝土漏水、浸蚀,翼缘板钢筋外露及钢筋锈蚀、混凝土掉块;桥梁伸缩缝破损、伸缩缝接头周围部位后铺筑料的剥落;支座各构件的锈蚀;泄水管堵塞等

2.主要病害维修:

(1)梁体出现的裂缝

原因:

①混凝土浇注后处于塑性阶段,由于混凝土骨料沉落及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而产生裂缝 ②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裂缝

③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

④施工不当产生的裂缝

预防办法:

①一旦裂缝出现可以用环氧树脂配固化剂、丙酮配合修补,将裂缝周围5cm内的混凝土用钢刷刷净,用丙酮清洗后,在涂环氧树脂,贴玻璃布后,再涂一层环氧树脂

②配置足够的温度应力钢筋,增加结构安全储备来防止裂缝的产生

③施工时尽量选择温度低的时间浇注混凝土

(2)梁体钢筋外露及钢筋锈蚀

原因:

① 梁体渗水或裂缝进水,造成钢筋锈蚀而露筋先露筋

②引发钢筋锈蚀膨胀混凝土开裂进水

预防办法:

①钢筋保护层一定足够,不能当时露筋或很短时间便露筋

②混凝土要做到密实。

(3) 梁体顶板混凝土漏水

漏水现象,对梁的混凝土及钢筋都造成损害。使混凝土溶蚀、钢筋和钢丝锈蚀。 造成渗漏的原因有:

①设计没有防水。

②顶部混凝土不密实。

③开设的拆除模天窗封闭不严密。

④桥面排水不良。

⑤桥面出现裂缝。

预防办法:

①桥面用防渗性能高的材料做防水。

②做好桥上纵横向排水坡度。

③梁顶板混凝土要用平板振捣器捣实,顶板厚度达到设计要求,要抹平拉

(4)桥梁墩台混凝土出现的裂缝

原因:

① 混凝土早期温缩、干缩裂缝

② 混凝土沉降裂缝、模板变形裂缝

③ 荷载裂缝

④ 地基沉降裂缝。

预防办法:

①从设计上根据不同结构,加密防裂钢筋的间距,使之成为抗裂钢筋网,要比加厚混凝土为佳。

②在浇混凝土注后,要加强养护,包括防止外力作用,加强浇水保持湿润,覆盖产生。 ③改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降低单位用水量,减少坍落度,选择粘性好的水泥和外加剂。 ④降低混凝土浇注速度,减少每次浇注高度,在混凝土初凝左右(4h), 贯入值 35kg/cm2,进行二次振捣。

⑤台后填土和主梁安装时,要充分考虑墩台混凝土强度,结构特点,采取防止裂缝的方法施工。

最新在桥梁工地上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在北京附近,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整座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只有16米,长的有21.6米。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卢沟桥叫做连拱石桥。永定河发大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自从建成卢沟桥,再没有出过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它的设计很科学。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抵,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检阅桥上的车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于世界。那时候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赞扬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特别欣赏柱子上的狮子,说它是“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在我国人民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卢沟桥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爱-民奋起抗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北侧有望柱140根,南侧有141根。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

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一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决定修建的。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桥身跨越卢沟,人们都称它卢沟桥。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兵必争之地。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区西)之后,这座浮桥更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

卢沟桥公元1444年重修。由于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洪水,桥受损严重, 不能再用,大量古迹在洪水中销声匿迹。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公元1920xx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目的在于恢复卢沟桥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后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同时将机动车的通行移至紧邻的卢沟新桥与之后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

建桥历史

明代自永乐十年(1420xx年)到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共修桥6次。6次均无大工程。

清代自康熙元年(1662年)至光绪年间,共修桥7次,其中5次工程不大,只有两次工程稍大一些。

公元1920xx年,清光绪帝死后,殡葬于河北省易县西陵,须通过此桥。由于桥面窄,只好将桥两旁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以便顺利通过棺椁。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历史上有两个卢沟桥

最初的建于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这才有了卢沟桥。因此,通常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我们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文革期间的修缮工程

1967年8月,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命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市政府)解决卢沟桥交通不畅问题。在这加宽400余米步道、建立59道混凝土挑梁的修缮工程中,由于正值"文革",原工区主任和老工程师都在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参加劳动),由一名青年工人任施工队队长,施工队中有一名贫农出身的老石工,自己做主大胆地更换望柱91根、栏板9块。在91根望柱上共雕出石狮164只。比原有91根望柱上的狮子总数多出5只。使全桥望柱上的狮子总数达到491只。

新建"卢沟新桥"

1971年,北京市在距卢沟古桥约一公里远处又新建了"卢沟新桥"。这是一座17孔跨河公路桥,全长54.99米,宽15.5米。

1985年又在旁边建了一座新桥,旧卢沟桥从此成为文物,不再通车。

全面修缮古桥

1986年,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全面修缮了古桥。工程筹资355万元,拆除了1967年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并清除沥青,中间空出印心,完全恢复了古桥原貌。

1988年9月3日是一雷雨天,一个霹雷将卢沟桥北侧东起第68根栏杆望柱击坏,望柱上的石狮也同时坏损。1997年又对部分被雷电击坏的石狮和望柱进行了补救。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民间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之谓,各方说法不一,此处据卢沟桥文物部门数据。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而最有特色的,则是桥墩的造法。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其作用则在于抗击流水的冲击。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数之不尽的石狮子。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缭乱,最后只有作罢。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共485个,至此,应该说是"迷团冰释"了。孰料,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个,这样,大小石狮子的总数应为502个,今后是否还会发现,谁也不敢来划这个句号。

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

卢沟桥的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因此,长期以来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据统计,望柱上有大石狮281个,小石狮211个,桥上石狮共492只,桥东端还有顶着栏杆的石狮,左右各1只。桥两头有华表各1对,华表顶部石兽各1对(东边为一对狮子,西边为一对大象)。总计石狮496个,两畔还各有石碑一座:一座碑上记载清康熙二十七年(1698)重修卢沟桥的经过。另一座是乾隆所写金章宗所题"卢沟晓月"四字。碑高4.52米,宽1.27米,厚84厘米,卢沟桥为燕京八景之一。1937年"七七事变"就发生在此。望柱上当年日军的弹痕犹斑斑可见。1981年建立卢沟桥史料陈列馆,1987年在桥南另建一座新公路桥,叫京石公路桥,全长1120米。卢沟古桥只准许行人步行通过。卢沟桥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坐落在桥西头的石碑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建成此城。城东西长640米,南北长320米,城门分东西两座,东门为"顺治"西门为"永昌",清代改为"威严"。东西城门建有城楼、瓮城和闸楼。原来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南北城墙正中有马道并在台上盖有楼和兵房。城墙周围有垛口、望孔,下有射眼,每个垛口都有盖板,古称"崇墉百雉,严若雄关"。

三狮齐吼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性的抗战。

桥东端伏地大石狮

抗战雕塑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是由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观光胜地。她于1995年7月7日奠基,20xx年7月竣工,8月16日正式对社会开放。

抗战雕塑园位于丰台区宛平城与京港澳高速公路之间的三角地带,西临永定水,南望京港澳高速,北倚宛平城,占地二十公顷。园内有前亲笔题写碑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有以《国歌》为主题反映中国人民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雕塑群区以及下沉式中心广场、历史悠久的宛平城墙等主要景区。园中还种植了雪松、合欢、珍珠梅等十余种乔灌木和名贵草坪,林草相映成趣。置身于雕塑园中,举目眺望,纪念碑巍然高耸,雕塑群凝重悲壮,宛平城墙岁月沧桑,不禁令观众浮想联翩,万千感受油然而生。

雕塑群区由日寇侵凌、奋起救亡、抗日烽火和正义必胜四个部分共计三十八尊铜铸雕塑。

最新在桥梁工地上的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为明确甲乙双方的责任,保障桥下空间人员、财物的安全,依据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法律法规的若干规定,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乙方须严格按照甲方相关规定使用桥下空间,包括桥下空间消防安全规定、用电安全规定、

一、桥下空间场地消防安全规定

1、桥下空间使用单位,须按照《北京市防火安全责任制度的现行规定》,把桥下空间场地列为防火重点部位,建立健全防火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防火责任,加强防火安全管理。

2、桥下场地停放车辆的,要按顺序停放,不得阻塞消防车通道和占压消防栓。车辆停放要保持安全疏散距离。

3、配备相应种类和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定期检查维修,保证完好和有效性。

4、桥下空间场地禁止使用易燃材料搭建设施。

5、严禁载有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车辆停放在桥下空间场地。

6、桥下空间场地内部准从事加油、修车的活动。

7、桥下空间场地内不得吸烟和使用明火烧水、饮食等活动。

8、进入桥下空间场地停车后,驾驶员要进行防火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方可离开。

9、桥下空间场地不得存放汽油,柴油易燃可燃物等。使用过的油棉纱的废弃物品,必须及时清理,不准存放在场内。

10、对违反以上规定的视其情节严重否,扣罚安全抵押金,对违反规定造成后果的终止合同移交国家司法机关处理。

二、桥下空间场地用电安全规定

1、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定,按照电工操作规程做到用电安全

2、除专业电工人员外。任何人不得私自自接、换或挪动供电设施,需在桥下设置电线、设施应向桥下空间管理部门做出书面申请。

3、未经批准不得安装和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一经发现将扣罚安全抵押金。

4、电源线绝缘套管不得被挤压,与灼热部位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5、有专人负责用电的管理,并挂牌明示。

6、桥下场地不的私拉乱接各种电线插座。

7、用电设备必须接好安全地线,移动电器必须有专用插座,电器插头必须完好。

8、电源之路上使用的电器设备总功率不得超过线路和配电室总电量的负载能力,防止因过载引发事故 。

9、桥下场地照明设施要完好,对破损的照明设施要及时更换。

10、桥下场地使用的电器设备,须离开现场时必须关闭。

11、对违反以上规定并发生事故的,将视其情节轻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依据合同扣除安全抵押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桥下空间场地内务卫生管理规定

1、桥下空间场地使用单位是桥下空间环境卫生责任人,担负桥下空间场地的环境卫生工作。

2、桥下空间场地环境卫生要保持:

1)地面无垃圾、污垢、积水、落叶、果皮、烟蒂等。

2)墙面无广告,无污垢。

3)场地护栏下无垃圾杂物。

3、桥下场地每日清扫一次,有污垢要及时情路。清扫后的垃圾要及时处理,不可随处堆放,日扫日清。

4、值班室或值班岗的墙体,玻璃要保持干净,无污渍、无破损;室内干净整齐,不得堆放杂物。物品码放要整齐有序。

5、护栏、护网完整、整洁,无缺失,无损坏,不准在护栏、护网搭挂物品,如护栏护网被撞损坏,要及时滞留肇事车辆,记录车号、司机姓名,报告主管部门及时修复。

6、对违反上述规定并劝告不听的,发告知通知书,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扣罚安全抵押金,终止合同,取消试用资格。

四、本协议有效期自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五、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最新在桥梁工地上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在我心中架一座桥我一向有一个幻想:如果在我心中能建起一座桥,那该有多好!

如果在我心中能建起一座桥,我期望这座桥像彩虹一样有魅力,像桂花一样那样有一种属于自我的芬芳,像水面那样纯洁,像田野那样有一个属于自我的独特风景。

那座桥是我一个人的,单单属于我。我能够在上头散散步,看风景,也能够在上头开奔驰,兜兜风。那里没有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法,没有家长的唠叨,没有同学的讥笑声……并且,这座桥还有一个趣味的名字:“如意桥”。

你们必须会问:为什么要叫如意桥。那是因为在桥的两边有两座别墅,一座是我的,叫做“麻烦小屋”因为我很麻烦,经常会有困难,所以要叫麻烦小

屋。而在桥的另一端,住的都是像火柴那么大小的小守护神,你可别小看,他们可都是有自我的看家本领。在里面也住着一些小动物。它们也是我的小守护神。当我被数学或语文难题所困时,我会去找什么都难不倒他的博士涛涛;音乐不懂时,我就会去找音乐家乐乐;当我科学实验做不好时,我会去找智多星小猴子;我悲痛时,我会去找调解员小百兔,向它倾诉;当我生气时,我会去找出气桶小猪,给我解解气;我寂寞时,我会去找小鸟,给我唱歌听;当我开心时,我会找来大家和我一齐享受欢乐。如果我真的有这么一座“如意桥”和这些小守护神,那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

桥是什么?对啊!桥是什么?谁会研究这个问题呢?著名的桥梁学家茅以升却仔细地研究过这个问题。他说“桥可是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能够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小河,或是一个小谷,就构成一座桥。”不!桥,不是这么简单的!不是的,绝不是的!如果是的话,那爱心桥算什么呢?那天上迷离的彩虹桥又算什么呢?所以,它并不简单。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两座不简单的桥。

友情之桥——万年桥窗外雨潇潇,把思绪浸润得葳蕤多姿。冬已去,春光一缕送来温馨一片,故乡的桥连着难忘的友情。还记得那座古韵悠悠的小桥么?我记得,我们记得,我们这一群嘻嘻哈哈的小孩、一伙年少天真的伙伴、一群朝夕相处的同窗记得。我们曾同行,带着真诚,怀着希冀,揣着梦想,走过风雨中的古桥,走过艳阳下的古桥。几丛青苔,几棵小草,抑或是几粒小螺,悠然展示着小桥的殷实和安宁。走过前人屐履磨润得青石板路,足音空跫,当是现实与历史相互碰撞的回声······

古桥的学名叫万年桥,我称她友情之桥。它曾陪伴我们走过幼稚,走过童真,走向靓丽的花季。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座座嶙峋的牌坊托举着你,细细柔柔的炊烟笼罩着你,双双深情的明眸挂念着你。

啊!亲情之桥——友情之桥,纯洁的色彩,矫健而有不失优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缕春风,一抹阳光。

最新在桥梁工地上的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大家好!首先我欢迎各位来泉州参观、考察。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泉州就被誉为东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踏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历史宗教遗迹和古典建筑。在泉州就并存着七种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摩尼教等,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所以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同时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些都证明了当时泉州港经济的发达,社会的繁荣。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泉州伟大的古建筑——洛阳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讲到这里也许各位来宾会提出疑问,洛阳桥应该在河南洛阳,此桥为何取名洛阳桥呢?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夷民主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现在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象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洛阳江畔的洛阳桥头。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洛阳桥。当时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人们往返只能靠渡船过渡,每逢大风海潮,常常连人带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桥也因此称之为“万安桥”。据《泉州府志》记载,旧万安渡是北宋庆历初郡人李宠甃石作浮桥,后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桥。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053年至 1059年,花了六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耗资一万四千多两银钱才建成。洛阳桥原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七百棵。我们身后的这棵松树就是当年遗留下来的,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

当年主持修建洛阳桥者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相传蔡襄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聪明博学,十八岁高中状元,遂本朝为官,但他从小受其母教诲,为官后要为郡人修桥,为民解难。所以他在朝庭不久便申请回本府为官,为泉郡守(知府)。他回到泉州后为洛阳江水深浪大,难造桥基而日夜发愁。一天他突然梦见观音大士指点他派人向海龙王求助。蔡襄一觉醒来十分惊奇,便给海神写一封求助公文,问手下衙吏:“谁人下得海。”一个衙吏随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来此人姓夏得海,误以为老爷叫他,随口应答。于是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无回,便告别了妻子,买了一壶酒喝得大醉卧在海滩上,想让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觉醒来,黄色的公文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于是连忙回来交给蔡襄,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醋”字。蔡襄冥思苦想,终于领悟了海龙王的启示,当月甘一日酉时动工,果然此时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涨潮,桥基终于顺利砌成。但是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桥的高度不够,每逢洪水,桥面经常被淹没。所以后来又传说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为此桥出资增高三尺。李五为泉州大富商,由于他生活的奢侈和挥霍,被小人诬告,无故被抓往京城问罪。当他的囚车过洛阳桥时,水已淹没路面,他很艰难地过了桥,因此他对天发誓,要是他能平安无事回乡,一定出资将洛阳桥增高三尺。果然,三年后他顺利回家,因此就出资将桥增高了三尺。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洛阳桥已经是经过修葺的,最后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带领十九路军路过泉州时修建的。

下面向各位来宾介绍一下有关洛阳桥的建筑特点。早在北宋,我们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 ——筏型基础。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我们先民建桥的非凡才智。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分水。洛阳桥成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接着我们继续参观蔡襄词。它始建于宋代,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修建,饲堂大厅中间是蔡襄的塑像,中亭有“万安桥记”碑刻,此碑世称为 “三绝”碑。文章精练,用一百五十三个字记载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书法遒美,刻工精致。此碑为洛阳桥增辉不少。这碑文由蔡襄自撰自书。蔡襄字君漠,仙游人,曾两次任泉州知府。是我国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除了著名的《万安桥记》外,还有藏于河南安阳魏公饲的《昼锦堂记》;福州鼓山的《忘旧石》等碑刻。除此之外,他还有大量的纸本书法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前人优秀书法精华的吸收。有古书《评书》认为“追配前人者,独蔡君漠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由于他大量接受前人的优点,融会贯通,因此蔡襄的书法充满了艺术魁力。

蔡襄的书法作品表现了一种当时文人的气息,他效法过王羲之,颜真卿等,取法争上,超然脱俗,神清气淡,达到古雅优美的境界。这种境界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欣赏的同时得到提升。蔡襄的书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不是重复,因此形成一种新的书法格局。学古人而泥古,继承前人而创造,使蔡书有了新的美学价值,因此他的书法作品永留书法史册。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请各位来宾自由活动,留影纪念。

最新在桥梁工地上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今天我们的游览行程是天坑三桥,这是重庆周边景点比较著名的自然景观。下面,我就随着大家的脚步一一为大家讲解。

武隆喀斯特是重庆唯一一处世界自然遗产,它是在xx年和贵州荔波及云南石林一起以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入的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它有三个独立的喀斯特系统,芙蓉洞洞穴系统、天坑三桥喀斯特系统和后坪冲蚀型天坑喀斯特系统,均具有喀斯特特征的世界性意义。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天坑三桥喀斯特系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串珠式天坑桥群,三座喀斯特天坑桥,分布在同一峡谷的1.5千米的范围内,桥间是天坑,按顺序分别是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

现在请大家把目光投向对面那座山峰,像不像是一只大象正昂首迈步前来迎接各位朋友?那座在它鼻子上的亭子就是专门接待宾客的。虽经万年,它仍神采奕奕的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默默的守护着天龙桥。

下面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观台,大家可以在这里观看天龙桥的英姿。天龙桥是天坑三桥中最像真正的桥的一座,它的桥洞呈规则的长方形,高120米,宽30米,洞长120米。整座桥的跨度有200多米,我们的停车场就建在桥面上。现在我们是在谷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观景点,大家可以看到他真的是非常形象逼真,雄伟壮观,坚不可摧,虽自天开,宛若人造。正如一位桥梁专家参观考察后说的那样:“我造了一辈子的桥,也造不出这么好的桥来,大自然的力量太神奇伟大了!”

现在大家请看前面有一个小院子,你们应该都听过《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吧,当时张艺谋拍它的时候,这里是唯一的外景拍摄地,大家可以进去看看,这里还可以照相的。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继续前进。大家请看这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层次分明。近看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远看山色如黛,天高云淡。有没有生出“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上云卷云舒”的闲情逸致啊?

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二座桥青龙桥,它是三座桥中最雄险的一座。你们看,这桥孔就像是洞开的天门,每当雨过天晴、阳光照耀时,天门中便有七色的彩虹出现,变化万千,犹如一条青龙,青龙的名字由此而来。青龙桥的洞高150米,洞长120多米,从洞底到山顶的高度有350多米。它洞口两侧是悬崖绝壁,猿猴不攀,飞鸟徘徊。若遇云雾,便是“山在虚无缥缈间,云深不知处”了。

穿过小桥流水,我们来到了最秀丽的第三座桥黑龙桥下。黑龙桥高210米,宽30米,桥洞长170米。它的特点是桥洞高且狭长,洞内光线昏暗,宛如一条黑龙盘旋洞顶,黑龙桥由此得名。洞中有四泉,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大家看这里,这就是三迭泉,一波三折,顺壁而下;一线泉,水流一线;雾泉,宛若轻烟,似雾非雾;珍珠泉,当空高挂,入地难寻,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眼光照射下,晶莹剔透。洞壁上的沉积物如远古社会的图腾雕刻,逼真传神,堪称洞中一绝。

走到这里,我们已经把天坑三桥的核心景点都看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有半小时的自由时间,大家自己四处看看吧,我们半个小时之后集合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