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云南山歌村长讲话心得体会实用 赞美云南山歌的句子(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9:55:39 页码:9
云南山歌村长讲话心得体会实用 赞美云南山歌的句子(七篇)
2023-01-06 19:55:39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云南山歌村长讲话心得体会实用一

我们现在游览的景区是九乡风景名胜区五大片区中首期建成开放,也是最具特色、最神奇美丽的叠虹桥景区。它主要包括荫翠峡、白象洞、神女宫、卧龙洞、蝙蝠洞和旅游索道六个游览区,全长近5千米,游览时间约需3小时左右。 大家随我进大门顺扶梯盘旋而下。各位是否有浓荫覆盖、清气袭人的感觉,是否发现自己已脱离了上面喧嚣的尘世。我们可驻足一听,那幽咽的鸟鸣时有时无,澎湃的水声在空中回荡。寻着水声我们即将到达九乡洞外极秀极幽之景——荫翠峡。有人说叠虹桥美景一石,荫翠峡独占三斗。

现在我们已身置峡底。各位请看,一线碧水,蜿蜒渐隐于两壁嵯崖峻石间,曲折幽深,不知所终。这就是九乡景区中以极秀极幽而著称的荫翠峡了。而这河,就是我一再提及的麦田河。

荫翠峡全长1000米,上段沉潭平湖,绿水深蕴,能乘船游览大约700米,一会我们将泛舟一游。

各位请看,荫翠峡两崖壁立,虽无长江三峡之崇高险峻,但青树翠蔓,浓荫蔽

日,这“荫翠”二字从何而来,我想就不用我再解释了。各位请抬头,那露天钟乳石悬垂而下。这样的景观在其它地方是很难见到的。再看前方石壁上一块岩石,我们看它并无特别,而地质学家们见到必定狂喜,它就是被地质学家称为“史前奇观”的海洋微生物化石——叠层石。它因何而成,这仍是专家们探研的课题。各位再环视两旁,是否可以听到看到古老的麦田河河水正在滔滔切割山石壁底。荫翠峡原来也是一处两岸相连接的地下河,后洞顶坍塌,河道出落地表,才终于成峡。

刚才我们看了荫翠峡古老、神奇、雄壮的一面,您还会发现她的另一面。这荫翠峡当地人叫她“情人谷”。据说,情人谷是九乡彝族男女青年对唱情歌的地方。每到节庆的日子,青年男女相约来到情人谷,男的在左岸,女的在右岸,对歌对到一起的,就从横在峡谷的树上跨过峡谷走到一起。现在我们弃舟上岸,去体验新的感受。各位请看,这里怪石雄踞,乱滩横流,水声轰然。静若处子的麦田河似乎突然变得凶悍、威猛。顺河而下我们就要进洞了。前方一个极深极暗的巨洞,张口于天地之间。麦田河乱流在此又聚而为一,扑落洞中。现在我们站在仅容一人通过的栈道上,回望洞口,高达百米,越进越深,而两壁相距又似乎伸手可触,如此极深极狭之洞内峡谷,世间仅见,全球第一。距洞顶一两丈处,天生一道石桥横于洞口,似有若无,再往下看,河流深不可测,色不能辨,水声轰鸣,似千军厮杀,万马奔腾,雷霞震怒,仿佛天地都在震动。这就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洞内峡谷——惊魂峡。

此峡是由河床不断下切而劈成的,最大落差有上百米。当年开辟游路,人攀洞壁而入,稍有不慎,便会掉进深渊,酿成悲剧。工人们要用绳索吊在腰间才能工作,那情境惊险异常,令人魂飞心惧。情景交融,“惊魂”二字不言而喻。 现在各位随我过断魂桥,观达摩面壁,看双鲜细语、飞瀑流云,赏飞来峰,听石鼓清韵,探海底灵芝,观兰田金龟,拜滴水观音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早已深深进入地下,一路游来、朋友们也许方位全失了吧。有朋友问,是不是一直这样“惊魂”下去?

别急,各位请看,前面淡淡一抹天光。

朋友们,我们已站在一个极其轩敞宏阔的大厅入口,刚才所见那一抹天光,就是从大厅东面的巨大入口处射进来的。再看洞口北侧,有一堆怪石,盘屈扭折,梭角分明。大家仔细看看,这堆怪石像什么?大家都看出来了,像头雄狮。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大厅就是以它命名为——“雄狮大厅”。当然雄狮大厅的真正气势不在这头“狮子”上,而在整个大厅之中。经专家们测定,这大厅长宽跨径达200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为中国第一。但各位观赏此大厅时,是否感到这大厅仿佛比专家说的还要大,边际难寻,除东面,其余三面,大厅都延伸到了那不可知的黑暗之中。而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整个大厅完全只是由两片硕大无比

的巨石合成:一片坦荡如砥,作了大厅之地;一片穹窟如盖,平滑也如盖,作了大厅之顶,而顶与地之间,竞没有一根柱子支撑。不仅没有柱子支撑,似乎这两片巨石连个接点也没有。一片向里倾斜但稳稳当当停于下,一片也向里倾斜但也从从容容浮于上,若离若即,相距相关,合成令人心旷神怕的大厅。如此奇景是怎么形成的呢?它形成在大约6亿年前,由两条地下河江流冲刷而成。各位要找证据的话,请看厅顶,厅顶上有许多深陷的小洞,这小洞是河水在这汇流产生的旋涡和空气相排压形成的。

各位随我沿石阶往上走,去往下一景点:神女宫。

“宫”是地下喀斯特风光的典型代表,钟乳石玲戏剔透、秀美端庄,各位请看:玉树琼花、鹊桥会、仙娥迎宾、石花宝柱、玉鳞泻波、群仙聚会、仰仙岩、龙凤双烛、仙女下凡、七仙女、玉柱擎天、瑶池、神女出浴神女宫宽不过百米,高不过三十米,但却峰回路转,移步换景,重重叠叠,融汇了世上种种喀斯特造型。论形态,石钟乳、石笋、石花、石芝、石杠、石果、石杆、石柱、石床、石龛、石龙、石栈众体皆备。论长度, “擎天玉柱”高十余丈,而石芝、石花短的不过数寸。论体积巨者如峦,小者如珠。各位朋友,人常说“地上看石林,地下游九乡”,石林是典型的地上喀斯特地貌,九乡距石林不过几十公里,专以地下喀斯特现象取胜。而九乡地下喀斯特现象变化之繁杂,可说又集中在“神女宫”。

接下来是林荫寨,充满浓郁风情。在深达100米的地下世界中,蕴藏着独特的彝家风情的景观,密枝林 ,土司城堡等,有密枝林和土司城堡等,反映了古彝先民们淳厚的民族风情特征。这儿有林荫寨有浓郁的彝家风情歌舞表演,是彝家人欢庆地方,又称彝家寨,在深达100米的地下世界中,蕴藏着独特的彝家风情的景观。在这里,大家可以欣赏到彝家寨的舞蹈,还可以看到特别的彝家寨婚礼。

各位团友们,前面一方巨石一分为二,一起落下30多米的高岩,又在lo 多米深的渊潭之内溶为一体。人们把他们喻为一对忠贞不渝的痴心情侣,因此命名为雌雄双瀑。

双瀑枯水季节流量为2—3个立方米/秒。洪水季节两瀑合二为一,如一条巨型黄龙,从悬崖上訇然而下,难分雌雄。

现在我们已来到一个幽深宁静的所在。各位请看前方,几座小山簇拥重叠在一起,山上不知何人何时已筑就一湾湾梯田,那田块、那田埂,似乎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遥远的远古农耕时代。田中之水,平明若镜,似乎可以映出天光云影。这就是九乡著名的一绝——俗名“神田”。

神田景观在喀斯特地貌中既很普遍,也很罕见。说它普遍是因为在很多溶洞中

都有这类造型,地质学名叫边石坝,形体较小的称边石盆,是地下水经过亿万年的渗透,水中矿物质在水边渐渐深积为石而围成的。说它罕见,九乡神田体量庞大,其中最大的一块,面积有数百平方米,最大深度为3—4米。这不仅在云南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看完了这么多的景观,我们的行程到此结束啦。

关于云南山歌村长讲话心得体会实用二

各位来宾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所在旅行社,衷心的欢迎诸位来到丽江观光旅游。我姓和,和气的和,大家叫我小和就可以了;驾车的司机姓木,树木的木。在云南,凡是姓和、姓木的,绝大部分是丽江纳西族。今天,我非常高兴能为各位导游,我将尽我所能把丽江最美好的景观介绍给各位。

作为东道主,现在我想用丽江纳西族独有的方式为大家接风。我们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由我为大家唱纳西迎宾曲。

“远方来的朋友啊,纳西家里来到了,坐一坐。山也欢,水也笑,纳西人家多欢喜。祝愿大家心情舒畅……”

我和木师傅衷心祝愿大家在丽江度过一段舒心、愉快的美好时光。我们这个旅行团在丽江的逗留时间是四天三晚,第一、三晚住宾馆,第二晚下榻泸沽湖摩梭山庄。在此期间,我要带大家去参观丽江古城、玉龙雪山、长江第一湾、虎跳峡、泸沽湖等几个主要的景区。在丽江,各位来宾有什么事情要办,有需要我和木师傅帮忙之处,请不要客气,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尽力去办。

我们降落的丽江机场,坐落在与大理州鹤庆县交界的丽江县七河乡境内,海拔2200米,1995年建成通航。丽江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大型客机,现已开通丽江至昆明、北京、广州、上海、成都、香港、西双版纳等多条航线,每年客流量超过了50万人次。丽江机场现已经成为云南省仅次于昆明的第二大航空港。

从机场到丽江城有26公里,乘车时间大约需要30分钟,我将利用这段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沿途的风光和丽江的概况。...

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大(理)丽(江)公路上,前面这座缓坡叫关坡,在古代这里是出入丽江古城的重要关隘,如今也是丽江的南大门。这里距昆明550公里,坐上空调大巴南下大理需要3小时,到昆明需要6-8小时,早上还在四方街吃丽江粑粑,下午就可以到昆明去吃过桥米线了!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丽江既是一个县又一个地区的名称。丽江地区现在管辖4个县,其中华坪县是煤炭基地,永胜县是鱼米之乡,宁蒗彝族自治县和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是重点旅游开发区。全区面积20600平方公里,总人口112万,除汉族外,人口较多的还来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普米族等10个少数民族,人口64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57%。丽江少数民族的语言、习俗、民居、服饰、节日、歌舞丰富多采,独具特色。

现在,我们的车过了关坡丫口,地势一下子变得平坦起来了,一个宽宽的山间盆地展现在眼前,这就是云南特有民族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我们称为丽江坝子,它是滇西北最大的高原盆地,面积近200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左右。丽江县城大研镇就坐落在坝子的中央。人们通常说的丽江古城,就是这个大研镇的中心,这在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成为一座世界文化名城。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了:为什么这里叫“丽江”呢?

“丽江”一名,始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行政区丽江路。《元史·地理志》说:“路因江名。”就是说,“丽江”地名的由来最早起源于金沙江的别称“丽水”。大家知道,金沙江就是长江上游,因产金沙得名。但为什么金沙江又称“丽水”、“丽江”呢?史书上的主要说法是金沙江源于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称犁水,即犁田的犁,山水的水。昆明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翁就在《金沙江》诗中写道:“劈开蕃域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蕃域即今藏族先民吐蕃居住区。后因犁、丽声音相近而异写为丽水、丽江。

从地图上看,丽江的西、北、东三面都有金沙江环绕,就像拉丁字母w,形成三大转折奇观。由此看来,元世祖忽必烈用此突出的自然实体取名“丽江”,是很恰当的。丽江就是美丽的金沙江,当地纳西语又叫“依古堆”,意为大江转弯的地方。说到这里就引出了丽江古城的大环境——玉壁金川。玉壁指的就是玉龙雪山,它位于这个坝子的北端,像是古城的一堵银色照壁,把古城映衬得光彩夺目。金川指的就是金沙江,它三面环绕丽江地区615公里,堪称全球最美丽的江段。

丽江县城虽然地处云南西北高原,终年看见雪山,然而没有严寒,没有酷暑,不要暖气,不要空调。这里年均气温摄氏12.6度,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约为摄氏6度,最热月的平均气温约为摄氏18度,年温差仅有12度左右。同时,丽江出现绝对低温和绝对高温的次数比较少,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所以四季的界限不很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低纬度的地理位置,丽江位于北纬27度左右,冬夏两季日射角度变化小,地面温度比较均匀;而每年夏秋,又受海洋季风暖湿气流影响,阴雨天多,地面气温不易升高;加之纵横交错的高山成为阻挡北方寒流的天然屏障,所以这晨形成干暖温和的独特气候。

同时,丽江工业不多,自然很少受到污染,空气清新洁净,到处青山碧水,四季庄稼生长,尤其冬春季节,天空分外湛蓝,阳光充足明媚,令人赏心悦目。当然,正是由于丽江的四季不很明显,立体变化,遇雨成冬,而且昼夜之间的温差比较大,所以外地客人到丽江后应适当注意增减衣服,以免引起感冒。

各位朋友,丽江虽然地处偏僻,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五万年前,已有旧石器晚期智人“丽江人”在此生息。从新石器、青铜器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丽江是云南古人类的摇篮之一。丽江地区开发较早,公元前120xx年西汉即设遂久县管辖,元初设置云南37路之一的丽江路,“丽江”一名从此开始。元代至清初的470年间,丽江是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区域中心。

如今的丽江县,是中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也是丽江地区最大的一个县,面积7648平方公里,人口约36万,其中纳西族占55%。纳西族源于中国古代南迁的氐羌族群,居住在以丽江为中心的滇川藏交界处,总人口约有30万,而丽江县有20万,占全国纳西族总人口的67%。纳西族人口不多,分布不广,然而却以古老而丰富的民族文化著称,有人说它是小民族创造大文化。

纳西族最为著名的文化特色是“三个活化石”。所谓“三个活化石”,即是文字活化石——纳西象形文字、音乐活化石——纳西古乐、人类社会活化石——摩梭人母系大家庭。创造于唐代的纳西东巴文,被称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至今仍在丽江流行的两套大型古典乐曲《白沙细乐》,被中外音乐界被为“国宝”;泸沽湖畔摩梭人,至至今仍保持着母系大家庭和不娶不嫁的阿夏走婚形态,为世所罕见。

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丽江古城南郊的环城路上。大家请看,右前方有一座苍翠的山岗,形似狮子滚绣球而得名狮子山。秀丽的狮子山天然地把丽江古城和新城分隔开来,但又将它们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山顶高楼,名叫“万古楼”。登楼北望雪山,历历在目,南观古城,尽收眼底。

路的左边,这座高大的建筑叫黑白水大酒店,主楼高17层,客房128间,是由云南黑白水电力集团投资控股的四星级酒店。前面是一个丁字路口,我们右转进入民主路,路口左右各有一座酒店:右边的森龙大酒店,是由丽江森龙集团投资兴建的三星级酒店;左边是云杉饭店,也是丽江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完备的客运汽车站。

我们乘坐的汽车正在环绕狮子山西北侧行驶,途中我们还经过了丽江体育场、神农大酒店、邮电大楼、百信商场、百货大楼等单位。这里是一个三叉路口,右转不远就可以进入丽江古城,我们左转进入新大街,这是丽江新城的第一条街道,也是目前商场最集中、最热闹的街道之一。前面一个丁字路口,左转可以进入福慧路,丽江地区和自治县两级府署就在这条路上。

我们继续北行不远,就是丽江新城最早建的市政广场——红太阳广场。广场左边是新建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右边矗立着毛泽东塑像,像后衬托着一堵语录墙。这座建于1969年的毛泽东塑像,设计极富时代色彩,就连每一处数字的组合都是精心安排。正方形的台基高1.949米,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拉开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序幕。塑像基座高5.16米,南面有韶山、井冈山浮雕,北面是延安、西柏坡浮雕,西面(正面)是天安门和红旗浮雕,它们简明地勾勒了毛泽东有代表性的重要革命历程。塑像全身高7.1米,寓意中国共产党7月1日成立。整座塑像包括基座和塑身高12.26米,寓意毛泽东生于12月26日。

请看:毛泽东身穿军装,左手自然贴裤,右手上扬,正向人们致意。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七级大地震,广场四周建筑顷刻间大量坍塌,让人惊讶的是这座毛泽东塑像却丝毫无损、巍然不动,一时传为奇闻异事。不管怎么说,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在老百姓的情感上,是永远不会磨灭的。这一特殊时代的产物,既能引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也可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

各位来宾,我们下榻的宾馆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请大家到大堂后稍事休息,我和领队立刻给大家办理入住手续,进房间后首先请检查一下房间的物品是否齐备,大家可以洗洗脸,喝点水,休息一下。请记住,中午12点在一楼餐厅用餐。因为我们中午饭后就直接到丽江古城游览,请带好下午参观游览的必需品。

好的,现在我们可以下车了。谢谢大家的合作!

关于云南山歌村长讲话心得体会实用三

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距昆明740公里。景区包括景洪县风景片区、猛海县风景片区、猛腊县风景片区三大块。 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13平方公里。该区有著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之为动、植物王国。其中许 多珍稀、古老、奇特、濒危的动、植物又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引起了国内外游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景观以丰富迷人的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沟谷雨林风光、珍稀动物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为主体。该区景观独特,知名度高,经国务院1982年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在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之间,系北回归线以南,亚洲大陆向东南亚半岛过渡地带。全州总面积19184.45平方公里,人口79.6万,下辖景洪市和猛海、猛腊两县。这里居住著傣、哈尼、布朗、基诺、拉祜、佤、瑶等十几个民族, 其中傣族占1/3,汉族占1/3, 其他民族占1/3。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069公里。

西双版纳距省会昆明约700馀公里,乘汽车两天或一昼夜可到达。版纳机场可起降“波音737”飞机,每天有从昆明到西双版纳的直达航班,空中飞行时间约50分钟, 另外辟有从成都、重庆、曼谷等城市到西双版纳的直达包机航缐。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十分方便。 西双版纳这个名称,是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宣慰司(当地最高的行政长官)把辖区分?十二个“版纳”(傣语“十二”?“西双”,“版纳”?一 千亩之意,即一个版纳?一个徵收赋役的单位)。从此便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傣语名称。

西双版纳是国家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有著300多万亩自然保护区,其中70万亩是保护完好的大原始森林,森林占全州总面积近60%, 到处青山绿水,郁郁葱葱,以其美丽和富饶闻名遐迩。

西双版纳境内共有植物二万多种,其中属热带植物5000多种,有食用植物一万多种,野生水果50多种,速生珍贵用材树40多种。许多 植物是珍贵用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药物美登木、嘉兰;治高血压的罗芙木;健胃虫的槟榔;风吹楠的种子油是高寒地区坦克、汽车 发动机和石油钻探增粘降凝双效添加剂的特需润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誉为“花中之王”依兰香可制成高级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树;有天然的“水壶”、“雨伞“;会闻乐起舞、会吃蚊虫的小草……

广大茂密的森林,给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生息场所,目前已知有鸟类429种,占全国鸟类总数2/3,兽类67种,占全国兽类总数的16%, 西双版纳鸟兽种类之多,是国内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其中被列为世界性保护动物的有亚洲象、兀鹫、印支虎、金钱豹等;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牛、羚羊、 懒猴等13种,还有许多二、三类保护动物。

西双版纳还盛产橡胶,是全国第二大胶区、橡胶单产居全国之首,另外还盛产大米、多种热带水果和砂仁等珍贵药材,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 “动物王国”、“绿色王国”、“南药王国”。

到版纳旅游,有时会看到美丽的孔雀、白鹇、犀鸟在林中飞翔;有时会看到大象在公路上漫步;有时会看到羚羊、野鹿、野兔在奔跑……那情那景,真叫 人开心,这是在其他地方难以想象得到的奇观和乐趣啊!

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内分干季和湿季,年平均气温在21℃。干季从11月至翌年4月,温季从5月至10月。终年无霜雪。 年雾日达108—146天。景洪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达41.1℃,极端最低气温2.7℃,常年适於旅游观光。 傣族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文和绚丽多采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於世。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贝叶、绵纸上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小说、诗歌等,仅用傣文写的长诗就有550馀部。《召树屯与楠木诺娜》、 《葫芦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编成电影、戏剧等,深受群众的喜爱。

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动作为多类比和美化动物的举止,如流行广泛 的“孔雀舞”、“象脚鼓舞”等。 傣族的音乐悦耳动听,除了为舞蹈伴奏外,常与诗歌相结合。雕刻、绘画也具有鲜明的特点。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 佛塔和佛寺随处可见。傣族民居——竹楼,是我国现存最典型的干栏式建筑,造型古雅别致,住在里面清凉舒爽。

傣族男子有纹身的习俗,表示勇敢、美观,亦能吸引异性的爱慕。 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有:傣包、傣锦(绣花埝单、枕头、筒裙)、陶瓷水罐、竹篾饭盒、银腰带、筒巴、各种民族服装、花包、绣花腰包、木雕、鹅石工艺等。至于别有风味的傣味菜,那是每一个游客都要品尝一番的。临别,你千万不要忘了买几盒红豆(也叫相思子)回去,送给你的妻子、恋人或朋友,那是最具有特殊意义和浪漫情调的礼物啊!因此古人早就有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著名景点有:景洪、曼飞龙佛塔、澜沧江畔、曼阁佛寺、曼景兰旅游村、依澜度假村、猛仑植物园、民族风情园、野象谷、热带作物研究所、傣族风味菜、傣族园、景洪原始森林公园、红旗水库、打洛原始森林公园、动物奇观、植物奇观、热带雨林、傣族泼水节

知名学校有:云南省热带农业工程学校(原云南省农垦管理学校与原思茅热带作物研究学校合并办学),是我国规模较大,分科较全的研究热带经济作物的专业学校。

关于云南山歌村长讲话心得体会实用四

九乡溶洞奇观形成的机理是由于强烈的喀斯特作用。九乡巨大的洞室、洞穴系统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解碳酸盐岩的结果,而洞穴中色彩斑谰的钙华堆积,则是地下水中碳酸钙沉淀堆积的结晶。九乡周围分布有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地层,这些地层的形成时期大约是在6亿年前的震旦纪。诗云:"地造天生六亿年,九乡溶洞甲于滇",即此之谓。碳酸盐岩分布在九乡、麦田河两岸,面积约为100平方千米。由于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以来,云南高原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而不断地被抬升,南盘江溯源侵蚀将滇东高原切割,形成了南盘江峡谷。南盘江的一级支流麦田河深切,切过九乡的地域。在强大的地表水流和地下水流联合作用之下,形成九乡奇异、雄浑、壮观的喀斯特洞穴群和九乡荫翠峡。在地壳间歇式的抬升运动中,九乡地貌演化完成了多层喀斯特洞穴的演化过程,造就了它巨大、奇特的溶洞系统。

麦田河两岸不同海拔高度上发现的近百个溶洞,各种溶洞景观在这里都有代表。由于九乡地区碳酸盐岩的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水动力条件与其他洞穴系统有差别,致使九乡溶洞群景观特色突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巨大的震撼力。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在九乡溶洞中还有许多"地质奇观",这些奇观的情况等到了洞中我再一一给大家介绍。

各位朋友,九乡风景区除溶洞奇观和各种奇特地表景观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这里有彝家的火把节、猎神节、祭白龙、祭密枝、送火神等节庆祭祀活动。在节庆日子时,您可以听到彝族青年男女的情歌,可看到摔跋、跳大三弦舞,还可到彝家饮一碗清香四溢的泡缸酒,听一听那古老神奇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临走时别忘了带点九乡的特产:刺绣、编织、米糕等。

各位朋友,说话间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了。各位请带好随身携带的物品,并记住我们的车牌号、停车地点,好了,大家就随我下车,去领略那神奇的九乡风姿。

我们现在游览的景区是九乡风景名胜区五大片区中首期建成开放,也是最具特色、最神奇美丽的叠虹桥景区。它主要包括荫翠峡、白象洞、仙人洞、雄狮厅、卧龙洞、雌雄瀑、神田、彝家寨、蝙蝠洞和旅游索道几大游览区,全长近5千米,游览时间约需3小时左右。请大家注意,叠虹桥景区的命名是由我们游览途中的一个特色景点而来的,各位可以根据字面含义在我们的旅途中找一找,看谁能最先发现这个秘密。

大家随我进大门顺扶梯盘旋而下。各位是否有浓荫覆盖、清气袭人的感觉,是否发现自己已脱离了上面喧嚣的尘世。我们可驻足一听,那幽咽的鸟鸣时有时无,澎湃的水声在空中回荡。寻着水声我们即将到达九乡洞外极秀极幽之景--荫翠峡。有人说叠虹桥美景一石,荫翠峡独占三斗。

现在我们已身置峡底。各位请看,一线碧水,蜿蜒渐隐于两壁嵯崖峻石间,曲折幽深,不知所终。这就是九乡景区中以极秀极幽而著称的荫翠峡了。而这河,就是我一再提及的麦田河。

荫翠峡全长1000米,上段沉潭平湖,绿水深蕴,能乘船游览大约700米,一会我们将泛舟一游。

各位请看,荫翠峡两崖壁立,虽无长江三峡之崇高险峻,但青树翠蔓,浓荫蔽日,这"荫翠"二字从何而来,我想就不用我再解释了。各位请抬头,那露天钟乳石悬垂而下。这样的景观在其它地方是很难见到的。再看前方石壁上一块岩石,我们看它并无特别,而地质学家们见到必定狂喜,它就是被地质学家称为"史前奇观"的海洋微生物化石--叠层石。它因何而成,这仍是专家们探研的课题。各位再环视两旁,是否可以听到看到古老的麦田河河水正在滔滔切割山石壁底。荫翠峡原来也是一处两岸相连接的地下河,后洞顶坍塌,河道出落地表,才终于成峡。

刚才我们看了荫翠峡古老、神奇、雄壮的一面,您还会发现她的另一面。这荫翠峡当地人叫她"情人谷"。据说,情人谷是九乡彝族男女青年对唱情歌的地方。每到节庆的日子,青年男女相约来到情人谷,男的在左岸,女的在右岸,对歌对到一起的,就从横在峡谷的树上跨过峡谷走到一起。现在我们弃舟上岸,去体验新的感受。各位请看,这里怪石雄踞,乱滩横流,水声轰然。静若处子的麦田河似乎突然变得凶悍、威猛。顺河而下我们就要进洞了。前方一个极深极暗的巨洞,张口于天地之间。麦田河乱流在此又聚而为一,扑落洞中。现在我们站在仅容一人通过的栈道上,回望洞口,高达百米,越进越深,而两壁相距又似乎伸手可触,如此极深极狭之洞内峡谷,世间仅见,全球第一。距洞顶一两丈处,天生一道石桥横于洞口,似有若无,再往下看,河流深不可测,色不能辨,水声轰鸣,似千军厮杀,万马奔腾,雷霞震怒,仿佛天地都在震动。这就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洞内峡谷--惊魂峡。

此峡是由河床不断下切而劈成的,最大落差有上百米。当年开辟游路,人攀洞壁而入,稍有不慎,便会掉进深渊,酿成悲剧。工人们要用绳索吊在腰间才能工作,那情境惊险异常,令人魂飞心惧。情景交融,"惊魂"二字不言而喻。

现在各位随我过断魂桥,观达摩面壁,看双鲜细语、飞瀑流云,赏飞来峰,听石鼓清韵,探海底灵芝,观兰田金龟,拜滴水观音......

关于云南山歌村长讲话心得体会实用五

云南民族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部的滇池之滨,距市区8公里,占地面积1250亩,是云南省新兴旅游基地展示云南各民族文化风情的窗口。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鸟语花香,自然人文景观与民族风情和谐地融为一体。

云南民族村拟建25个少数民族村寨。同时还建有民族团结广场、民族歌舞厅、风味食品城、宿营娱乐区等一批集观赏、游乐、度假、水上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配套设施,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和爱好。

傣族村

傣族村寨是进入民族村的第一个村寨,占地面积27亩,三面环水。寨内绿树、鲜花掩映着一幢幢"干栏"傣家竹楼,交错蜿蜒的红砂石小径通向庄严肃穆的缅寺,巍峨壮观的白塔,精巧玲珑的风雨桥、风雨亭、水井、钟亭等建筑充满着傣乡的浓郁风情。傣寨最富特色的是动态文化展示。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活泼欢快的"象脚鼓舞",婀娜多姿的"嘎光舞",还有节庆期间的傣族婚礼表演、赛龙舟、丢包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异常热闹。

白族村

白族村位于云南民族村以西,占地62.5亩。村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本主庙"以及按实物比例缩小4倍建造的大理"崇圣寺三塔"等建筑,造型对仗工整、富丽堂皇,整座村寨院落鳞次栉比,宽敞整齐。一条以经营精美工艺品的"大理街"贯通南北,民族扎染、草编工艺、珠宝玉器、木雕石刻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白族文化历史悠久,白族民间艺术"霸王鞭","草帽舞"、"大本曲"充满喜庆欢乐的气氛;民俗节庆活动有热闹欢快的"三月街"、"绕三灵"、"迎新媳"等;白族传统"三道茶"可渭是民族茶道文化中的一绝,其精美的配料做工,高雅的礼仪氛围,使人有"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饮几回"的感觉。村中还有堪称"石中之王"的大理石作坊和精美绝伦的蝴蝶标本展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白族典型的民族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彝族村

彝族村地处民族团结广场以西,占地面积51余亩。村内具有导向性的三虎浮雕墙、别具一格的虎山,充分展示了彝族绚烂的虎文化特色。雄伟壮观的太阳历广场中央耸立着高大的图腾柱,柱上有太阳、虎、火和中国古代的八卦图,周围环绕着黑白面向不同方向的十个月球雕塑,最外围的十二生肖石雕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村内有烤酒作坊、文化楼、"土掌房"建筑和茶山、斗牛场、磨秋等,全面生动地体现了彝族粗犷古朴而不乏精巧别致的民俗风貌。彝族不仅能歌善舞,而且热情好客。彝族"左脚舞"、"大三弦"热情奔放;"土司礼仪"、"拦路酒"等民俗活动情浓意深。每逢"火把节",在太阳历广场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弹起大三弦、纵情高歌,气氛异常热烈欢快。

纳西族

纳西族村位于白族村以西,占地面积 49.5亩。村寨入口处的纳西族保护神"三朵神"坐骑塑像和两面以《创世纪》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墙表现出强烈鲜明的东巴文化气息。以重彩绘画、雕刻为主题的"三坊一照壁"、"民居楼"、"花马坊"、"工艺楼"等主要建筑衬托出极富特色的丽江"四方街"。纳西族历史文化悠久丰富,著名的东巴文化象形文字堪称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它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还在民间流传使用的活的象形文字。用这种象形文字写成的典籍叫"东巴经",是一部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清新优雅、娓婉动听的纳西"洞经音乐",溶合了古代中原宫庭宴乐的旋律音韵,是当今民族音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佤族寨

佤族寨内建有茅草房、牛头广场、神灵广场及粮仓等。牛头广场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动场所,而神灵广场表现了佤族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观念。佤族"木鼓舞"节拍鲜明强烈、风格粗犷豪放,佤族姑娘在舞蹈中长发飞舞,舞姿刚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藏族寨

藏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俗节日等都带有鲜明的高原印记。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自酿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为肉制和奶制品,且爱吃风干的牛羊肉。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有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基诺族寨

步入基诺族寨,可以看到绿树鲜花丛中点缀着嶙峋怪石,一幛幛基诺茅草屋错落有致,仿佛走进了滇西南山峦起伏的基诺山区。基诺族寨建有基诺族大公房、民居楼、粮仓和太阳广场。基诺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同时能歌善舞。在表现基诺族太阳崇拜的太阳广场上,欢快热烈的"太阳鼓舞"鼓声雄健浑厚,舞姿轻快活泼,是基诺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项活动。

拉祜族寨

拉祜族寨内建有拉祜族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以及葫芦广场。位于拉祜族寨中心位置的葫芦广场形似一只硕大的平面葫芦,中心有一组石雕葫芦。传说拉祜族的祖先源于葫芦,因此葫芦广场表现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拉祜族寨中,葫芦笙悠扬婉转、口弦声余音绕梁,表现拉祜族劳动场面的"丰收摆舞"充满欢腾和激情,使人难以忘怀。

布朗族寨

布朗族寨内建有民居、鬼神广场等建筑。鬼神广场表现了布朗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广场中央竖立着布朗族的图腾,同时,广场也是布朗族祭拜神灵和表演歌舞、习俗活动的重要场所。

摩梭之家

紧依"泸沽湖"畔建有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这座全部用原木建成的风格古朴的四合寨楼取名为"摩梭之家"。摩梭人居住在滇西北高原永宁地区的泸沽湖畔,人口约8万多,至今还保留母系氏族和母系家庭的生活习惯。这一奇特的民俗引起了全世界人类学家的关注,由时给摩梭人增添了奇异,神秘的色彩。在"摩梭之家"这个风光秀丽、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热情好客的摩梭姑娘载歌载舞,向贵宾献上酥油茶,为游客荡起"猪槽"船,一曲情深意长的"玛达咪",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民族团结广场

民族团结广场座落在翠漪洲北面,象征着云南各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她汇集了云南各民族体育、民俗活动之精华。每天有苗、彝、藏、佤、傈傈等民族歌舞表演和民俗活动表演。亚洲象群表演是云南民族村新近开展的一项游乐项目,7头训练有素的大象在驯象员的指挥下表演各种惊险、滑稽节目,让人捧腹开怀,乐不可支。

关于云南山歌村长讲话心得体会实用六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怒江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怒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与缅甸、印度接壤,国境线长达449公里,面积1.4万平方公里。怒江僳僳族自治州首府设在六库,共辖泸水、碧江、福贡、兰坪和贡山5县。人口45.4万人,有傈僳、白、怒、普米、独龙等少数民族。怒江和独龙江在境内高山峡谷中流过,为举世闻名的怒江大峡谷的主要地段,高差多达4740多米,长达621公里。两岸有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群峰雄峙,横亘千里,其间的怒江奔腾咆哮,沿江多急流、险滩、峡谷、溪流、瀑布、翠竹绿林,云雾拥山,景色壮丽,有“东方大峡谷”之美誉。

在贡山还发现了古老的岩画,怒江及其支流独龙江上,还保留有溜索、藤桥、铁索桥等各式桥梁,宛如一座活的桥梁博物馆。在泸水县片马口岸建有片马抗英纪念馆,展示边疆人民-英军入侵的史实。傈僳族和独龙族村寨的垛木房及生产、生活用具独具民族特色。傈僳族信仰原始宗教,保存有原始图腾崇拜的遗迹,有“伴朵”、“迪母瓦”、“盍什”等民俗节日.怒族有“仙女节”、独龙族有“卡雀哇”等民俗节日。他们穿自制的麻布衣、火草衣,显得古朴大方。傈僳、怒、独龙等民族性格豪爽,热情好客,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怒江地区民俗丰富多彩,尤以傈僳族的刀杆节,独龙族的镖牛习俗最为独特。各民族均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原始宗教、-教、天主教、基督教并存。

怒江是我省高山河谷探险和考察民俗的重要旅游区,六库距昆明635公里,至大理235公里,至保山150公里。有公路接320国道,即滇缅公路,通往昆明、大理、保山等地,泸水县的片马为省级边境口岸。

奔腾的怒江,仿佛是一条被激怒了的金色大蟒,自北向南奔腾而来。汹涌澎湃的江水,冲击着石崖,震撼着山谷,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像怒江这样狂暴、险恶的河流,只有到此旅行,亲自耳闻目睹,才能体会到怒江这个名字真是取得太妙了——这是一条真正的愤怒之河啊!

这条流贯中国西南横断山脉的大江,源出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上游叫黑水河,藏名叫“拉曲卡”。经过西藏、云南,出境流入缅甸后,称为萨尔温江。它全长3200公里,在中国境内有1540公里.怒江两岸,东边是怒山(又名碧罗雪山),西边是高黎贡山,许多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峰顶积雪皑皑,而河床海拔只有七八百米,江面与山巅高差达3000米左右,为中国最著名的大峡谷。据说,怒江峡谷,全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o米,仅次于世界最著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全长348公里,深度1737.4米),为世界第二大峡谷。

月亮石是谷中的一大奇景,从公路上遥看,清晰可见山峰拖着一轮园月。实际上,这是高黎贡山的一座岩峰开了一个约100米高、直径45米的竖椭圆行大洞,可以窥见山背面的天空。怒江两岸尽是高山夹峙,峭壁千仞,危岩磷峋,不少江岸都是垂直的石壁。由于江水长年累月的冲刷,有的甚至形成向江面倾斜欲倒的险崖。当地有一首顺口溜形容怒江峡谷:“上山到云端,下山入深渊;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

这里实在找不到什么平地。沿江公路,不是削坡而筑,便是炸石掏岩,硬把公路嵌进山崖里。远远看去,这条造价比一般公路高出三倍的山间公路,就像一条风中的黄色绸带,飘拂在悬崖深谷之间。历史上,怒江曾使一些勇敢善战的英雄为之驻足。相传,三国时代蜀国宰相诸葛亮曾带兵远征到这里,当他听到部下报告“一十卒未过二三死”时,这位著名的军事家只得摇着鹅毛扇叹息道:天堑为阻,人力弗能。

1942年,日本侵略军占领缅甸后,妄想东渡怒江,进攻中国西南腹地。可是,由于当地人民的-和怒江天险的阻隔,也使他们最后望而却步了。

从前,高山深峡的阻隔,民族之间的压迫,使这里连盐巴一类的生活必需品,也缺得出奇。不少人一年只能吃到几次盐,有些老人临终前的最后希望是吃到一次盐巴。

关于云南山歌村长讲话心得体会实用七

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随小何导游进行抚仙湖图文声象旅游。话不多少,我们来事先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湖泊吧。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云南省会昆明60多公里。要说着玉溪,可谓是人杰地灵的地方,被称为“云烟之乡”、“花灯之乡”和“聂耳的故乡”。在20xx年,玉溪荣获“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称号,位列全国第二位,仅次于长沙市。玉溪,由于有一条穿城而过的玉溪大河而得名。而这条玉溪大河正是从抚仙湖中潺潺流淌而出,也就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一起来见识下,养育了玉溪这一方子弟的母亲湖——抚仙湖。

要说抚仙湖,只能用“六大神奇”来加以概括。

神奇一:全国最深淡水湖

抚仙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境内。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158.9米,足以淹没一座五十层的大楼,相当于滇池和洱海总蓄水量的四倍,相当于太湖蓄水量的四倍。占云南全省湖泊总蓄水量的67%,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

抚仙湖的水温,冬夏变化不大,水质又好,是极好的游泳之地。特别是北部沿澄江坝子一带,近岸200米左右,水深仅在1至3米,湖水亮晶晶,清盈盈,湖底全铺 细沙伸延至湖岸数米,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来游泳。

神奇二:水清异常

抚仙湖水的补给除靠雨水和泉水补给。抚仙湖水清澈纯净,属于一类水,可直接饮用,透明度平均为5-6米,最大可达12.5米,是我国内陆淡水湖中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居云南省湖泊之最。诗人们形容为“琉璃万顷”。明末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写道:“滇山唯多土,故多勇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为什么同是湖泊,抚仙湖的清澈度能位列全省之最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抚仙湖多为雨水补给,周围地区的雨水汇集成小溪,流经地区植被较为完好,流入抚仙湖自然水质较好。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过去,在抚仙湖的西南边有一星云湖,通过南面山间的海门河与抚仙湖相连,仅长一公里多,补给的水通过星云湖的沉淀过滤再流进抚仙湖,自然水质相对于之前好了很多。但是现在,由于星云湖水质逐渐变差,红藻时不时会爆发,所以政府部门现于20xx年开始封堵海门河,让抚仙湖的水回流回星云湖,想通过两个湖泊之间的流经顺序来改变星云湖每况愈下的水质。

当然,海门河河中段有一个神奇的景点就是,界鱼石。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赧色石壁,称“界鱼石”,其旁还有一块石碑。如石碑上所言:星云湖栖息之大头鱼,抚仙湖生长的抗浪鱼,以石为界,不相往来。

神奇三:生物奇观

抚仙湖湖水深,风浪大,湖中的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不易生长,浮游生物以及底栖生物如螺蛳、蚌、虾也很少,只在沿湖浅水一带才有生长。这种多风的水域环境,有了一种神奇的鱼类——抗浪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原名鱇浪白鱼,属鲤形目鲤科白鱼属。对生长环境水质要求极高,抗浪鱼是云南抚仙湖的特产。每一批亲鱼产卵活动通常持续3天,约停7天后又来第二批,此所谓渔民说的“来三去七”的规律。用水车把水抽向引水渠,抗浪鱼便自动游入渔民特制的鱼篓中。由此出现了最有特色的“水车捕鱼”,抗浪鱼由于数量少,鱼质鲜美,市场价格在1000元一斤左右。

抚仙湖是全国少数几个可以看到青鱼阵的地方。青鱼阵以每年的农历七月至十一月为高潮期,逢万里晴空,风平浪静之日,游人皆可大饱眼福,且近前鱼群不散,拍照不乱,悠游自如。最近几年由于抚仙湖水质维持在较高水平,所以每年夏天,幸运的游客都可以一睹青鱼阵奇观

当然,在抚仙湖附近还有被称为国际古生物学界誉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澄江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1984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侯先光在澄江县帽天山发现了"纳罗虫"化石,向人类揭示沉睡了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世界,中国、云南、玉溪、澄江、帽天山声誉鹤起,名声不胫而走,传遍世界。

这里埋藏着距今5.3亿年的,该动物化石群再现了距今5.3亿年前达尔文进化论中“寒武纪大爆发”的猜想。并作为事实依据,有力的支撑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猜想。在澄江帽天山地区采集了约5万块化石,在澄江化石中发现了40多个门类的80余种动物,涵盖了现代生物的各个门类。我们在这里,可以找到最早的脊椎动物,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人类最早的祖先起源的地方。

神奇四:古滇国墓葬—李家山墓葬群

李家山古墓群为战国至东汉初期的墓葬。随葬品10多件至50多件出土的文物以青铜器为主,另有金、银、铁、玉、石器物;按功能分为礼器、乐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等,以“牛虎铜案”最珍贵,高0.43m、长0.76m。是云南古代青铜文物的杰出代表,并于1995年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专家组通过正式认定为国家级文物。案又称“俎”,是中国古代一种放置肉祭品的礼器。牛虎案就是用来放献祭牛牲的,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献祭。因牛牲居祭祀“三牲”中首位。而虎在滇文化中具崇高地位,常立于滇人祭祀的铜柱顶端,为崇拜之对象。

此铜案为古滇战国时期青铜材料铸成的案祭礼器。其造型由二牛一虎巧妙组合而成。以一头体壮的大牛为主体,牛四脚为案足,呈反弓的牛背作椭圆形的案盘面,一只猛虎扑于牛尾,四爪紧蹬于牛身上咬住牛尾,虎视眈眈于案盘面。大牛腹下立一条悠然自得的小牛,首尾稍露出大牛腹外,寓意了大牛牺牲自己对小牛犊的保护。牛虎铜案中的大牛颈肌丰硕,两巨角前伸,给人以重心前移和摇摇欲坠之感,但其尾端的老虎后仰,其后坠力使案身恢复了平衡。大牛腹下横置的小牛,增强了案身的 稳定感。 此铜案是滇国青铜器中较大的一件,其特殊的组合造型使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均衡统一。也因其器奇特造型,新颖构思,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 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此铜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极具艺术观赏价值,是中国青铜艺术品的杰作,更为我国古代文化之稀世珍品。

此外出土文物中,还有各类贮贝器、各类铜鼓、铜编钟、立牛葫芦笙、曲铜锄、孔雀衔蛇纹锥、手执形銎 戈、铜柄铁剑及金鞘饰、鹿形金饰、金腰带、各类铜扣饰等精品。

李家山墓葬群,在文物量上,媲美长沙马王堆墓葬群,而距离抚仙湖不到十公里,已被初步证实为古滇国的墓葬群。到目前为止,已发掘的墓葬出出土4000多件青铜器,还有200多座墓葬没有发觉 价值连城

本来按照依山傍水的墓葬风水要求,墓葬本应朝向星云湖,但在已发掘的87座墓葬中,统一朝向抚仙湖。这就是第五大神秘之处:

神秘五:碧海王城

20xx年11月13日,云南的权威报纸《春城晚报》发表了《抚仙湖里有古城?》, 20xx年、20xx年,我国曾两次湖泊水下考古,央视都对其进行了直播,其中20xx年的水下考古是我国首次进行水下考古工作。在水下考古工作的进程中:

发现类似金字塔高大建筑和罗马斗兽场圆形建筑。其造型是一座阶梯状建筑,气势非常恢宏。它上下共五层,第一层底部宽63米,第二层宽48米,三四层倒塌比较严重,无法仔细测量,第五层宽27米,整个建筑高21米,类似于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在每一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台阶相连,其中第一级大台阶从底部有一条笔直的小台阶直通而上,其规模不逊玛雅文明,对其研究将成世界性课题。

在另外一片区域里,还发现了一座圆形建筑,底部直径为37米,南面偏高,依稀可以辨别出台阶。该建筑北面倒塌得比较严重, 东北面有个缺口,形状类似于古罗马的斗兽场。此外,在这两座建筑中间还有一条长300多米、宽5-7米的石板路面,用不同形状的石板铺成, 石板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几何图案。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回顾一下,在云南澄江县的历史上,有史可查的有3个城市,其中最早的是俞元古城,后来在史书上神秘消失, 这是很多专家倾向于认定水下城市就是俞元城的原因。 “俞”在古汉语中有“最初”之意,而“元”有“原 始、根基”之意,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最初的高大的根基”。

1920xx年以前被埋在维苏威火山下的庞贝古城也不过只有1平方公里,而据可靠数据显示,该古城范围面积有2.4平方公里,相当于故宫博物院的四倍。当然具体,这是传说中史前文明,还是古滇国文明,都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

神奇六:抚仙湖的传说

在神奇之旅的最后,我们来感受一下抚仙湖不一样的神话传说。抚仙湖的大名给它赚来了不少人气。但是,真正知道抚仙湖名字由来的人可谓寥寥。在澄江县城的凤山公园,有一个名为“抚仙”的雕塑展现的是肖、石二仙陶醉于抚仙湖的情景。雕塑上有这样的记载:“传说天上有石、肖二仙因慕‘澄江海’的清澈明净,驾云来到湖边,被这瑰丽的湖光山色所陶醉,以至流连忘返。久之,二仙搭手抚肩化为山石。抚仙湖也因此得名。”

相传,深居天宫的玉皇大帝,一日步出宫门,远眺人间,发现一颗状如葫芦的明珠,镶嵌在云雾缭绕的万山丛中,湛蓝明净,波光粼粼,美丽至极。玉皇大帝为之倾倒,急传肖、石二仙立即下凡,描摹这人间美景,带回天宫,装点天堂。

肖、石二仙急忙腾云驾雾,飘落在明珠东南方向。走近一看,迷离美景展现在眼前:明珠四周,嶙峋怪石密布,峥嵘多姿,仪态万千;有的如冲天玉笋,有的似文房笔架,有的如大象汲水,有的似猛虎下山;孤山独坐湖中,云雾迷漫时,似一座忽大忽小、忽升忽降、缥缈无常、变化莫测、神奇美丽的仙岛,与明珠交相辉映;烟波浩瀚的湖泊,无波时水平如镜,柔和妩媚,像一位袒胸露怀的少女,在安闲舒适的憩睡。起浪时白浪叠现,如满盘碎玉在晃动,又似朵朵睡莲在竞相开放。

远山近水,州岛错落,好一幅色彩怡人、幽深奇崛的山水画卷。肖、石二仙只顾搭手抚肩地在观看,在赞叹,竟痴痴迷迷地忘了画画,忘了归期。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他们定定地站在那里,陶醉在迷离美景之中。久而久之,两位神仙变成了两座石峰。看,在 抚仙湖的东南方,果真叠立着两座形似搭手抚肩、俯视明珠的石人山。据说,这就是肖、石二仙变成的,抚仙湖之名便由此而来。

到此呢,我们今天的图文声像了解抚仙湖就告一段落了。小何还是希望,各位游客能在今后有机会的时候真正走进抚仙湖,了解这个神秘的湖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