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河南家教第六讲心得体会及收获 家教经验分享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01:12:34 页码:13
河南家教第六讲心得体会及收获 家教经验分享心得体会(二篇)
2023-01-07 01:12:34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河南家教第六讲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万仙山景区位于河南省辉县市沙窑乡境内,距新乡市70多公里,面积达64平方公里,最高山峰海拔1672米,至峰顶可远眺黄河,一览逶迤群山。景区由中华影视村——郭亮、清幽山乡——南坪、人间仙境——罗姐寨三个分景区组成。主要景点有:红岩绝壁大峡谷、影视村、绝壁长廊、天池、莲花盆、白龙洞、喊泉、日月星石、黑龙潭瀑布、五峰山林海、黄龙洞、磨剑峰、罗姐寨、孙膑泉、七朗峰等200余处。

万仙山并非名山,能在短短的数年间挤身于知名景区,凭得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拍电影拍出名的,有人说,是照像照出名的,而更多的人说,万仙山是画笔画出名的,的确,每年来万仙山临景习作、绘画写生的人很多,全国有100多所院校把这里定为写生基地,绘画写生对宣传万仙山景区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万仙山景区风光秀美,集中了南太行的精华:赤岩绝壁雄浑、巍峨、粗犷、恢弘;红岩绝壁翠峰重叠,高耸入云。奇峰俏石立山巅,青风轻拂欲飘然,姿态迥异盈灵气,恰似万仙临凡间。飞瀑、溶洞、老树、巨石、古寨和石墙、石院、石房子的山村,成为一个个鲜活的亮点,点缀在景区之内。

万仙山的由来

千峰无语立斜阳,万壑有声伴天籁。雄峻奇秀的万仙山里没有庙宇,不烧香火,为什么叫万仙山呢?地质学家和神话传说给予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回答。地质学家认为,万仙山和整个太行山脉一样,形成于距今28亿年前的新太古代。海底的基性岩浆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构成最早的基底岩系——花岗绿岩系。岩层露出水面后,河流冲刷的沙粒,一层层的覆盖,年复一年的沉积,泥沙层在地壳变动中,陷入海底,陷入地壳深处,经过沉积挤压形成沉积岩。在距今20亿年发生全球性地壳运动——“阜平运动”,地应力和温压效应的作用下,海底的花岗岩浮出海面,成为陆地,并变质为片麻岩类。“阜平运动”产生的巨大应力和温压效应,使距今28—25亿年间此区沉积于海底的新太石界花岗绿岩系,褶皱成石,隆升出海面,经受11亿年的风化剥蚀,直至距14亿年的中元古代蓟县纪才又沉入水下,形成滨海环境,接受沉积。随着地壳裂变,几经沉浮,几度沧桑,形成这种多层重叠,皱折隆起,断壁垂悬,岩层清晰的独特地貌。万仙山的岩层构造是十分醒目的,深处是黑色的花岗岩,依次向上是红色花岗岩、红色沉积岩、黄色黑色的页岩,万仙山的峰顶均为石灰岩。

多少年来,据传宝莲灯的故事就发生在万仙山。农家子刘彦昌进京赶考途中,到三圣母庙内避雨,被三圣母看中,婚配生子。三圣母的哥哥二郎神知道后,恼羞成怒,说她有辱门风,以违反天条定罪,将三圣母压在华山之下,三圣母的儿子沉香,被元始天尊抱走,教他习武学艺,沉香长大后,带着斧头劈山救母。二郎神知道后,力阻沉香,恶战数日,二郎神的剑、沉香的斧,砍削出耸立的红岩绝壁。二郎神战不过沉香,求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助阵。天兵天将为沉香救母之心所感动,不愿帮二郎神作战,留下个替身回天上去了,这些替身似人似仙,蹲立各异,千姿百态。万仙山里的华山、磨剑峰、圣母洞都一个个传说故事。

1992年,国家建设部旅游资源调查组的专家到郭亮、南坪考察,时任沙窑乡乡长的刘兴国和南坪村党支部书记崔电亮给专家讲了神话传说,专家们听了就给郭亮、南坪周围的山峰定名为万仙山。从此,沙窑风景区就成了万仙山风景区。

清幽山乡——南坪

万峰竞秀 俏装列阵作仪仗

千瀑飞流 同音欢奏迎宾曲

这里是南坪停车场,南面是五峰山,西南是龙潭沟,西面的悬崖绝壁属于山西省地界,西北面是通天河谷,北面是将军峰,峰顶上的山岭是翠屏山,山那面是郭亮景区。

将军峰

将军峰是一座孤立的石峰,高89米,游离绝壁28米,似身披盔甲的武士。据传,玉皇大帝召集万仙聚会,命令一天将在此值更守护。散会后忘了撤更,这一天将就永久的站立在这里,化成了一座岩峰,成为万仙山的守护神。将军峰左右两侧壁立如削,高120余米。1996年,全国第四届攀岩比赛就在将军峰西侧的岩壁上举行,是万仙山第一次举办这样的体育盛会,从那一年开始,每年都有许多攀岩爱好者来这里练习。攀岩活动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活动,谁如果有兴趣攀岩,可以试一试,但一定要带上保险绳。将军峰也是美术学生绘画写生的最佳景点之一,来南坪写生的学生都给将军峰作过素描和速写。

到南坪景区不能不看日月星石,这是一块淡红色的沉积岩,石面长2.28米,最宽处1.28米,最厚处1.07米。1995年,村民宋运林凿石盖房,在河边破开一块大石头,见石板面上清晰地显着太阳、月亮、星星的图像,他立即收起铁锤钢钻,把村里人叫来观看,老支书崔电亮同志说这块石头是一块奇石,一定要保存好。石英岩属于沉积岩,石头内有这种逼真的图案实属罕见。村里人给这块石头定名为日月星石。

日月星石上的太阳呈圆形,乳白色,直径33公分,圆心中有一个淡粉色的圆圈,直径4公分;月亮呈月牙形,直径16公分,月牙中间有一个直径11公分的白色图案,太阳挨着石头的边沿,似初升的红日,右上方19公分处是弯弯的月牙,石面上的56个星星是56粒晶体状的石英石子,均匀地镶嵌在沉积岩里,图案逼真清晰。

1996年春,河北省《邯郸市报》副主编乔建勋为日月星写诗,赞曰: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三宝精华聚南坪。

1999年,一位客商愿出10万元买走这块石头,村里人说,日月星石是万仙山的镇山之宝,千金不卖,真是黄金有价石无价。

从日月星石向南走就是龙潭沟,沟底是黑龙潭瀑布,落差30多米,水量随季节的变化明显,历经岁月,瀑布在石板上冲击出一潭,名黑龙潭。黑龙潭瀑布虽然落差不太高,但它具有太行瀑布的鲜明特点,瀑布的壑口有2米多深,上宽下窄,呈梯形,瀑布中间那一片红色的岩石光华亮丽,光洁度可与最好的花岗岩石材媲美。黑龙潭有多深呢?至今也没人能探到底。1998年夏天,南坪村请济南军区某部潜水员了来探水深,也没有测定其深度。不过黑龙潭周围空气清新,含有极高的负离子;黑龙潭的水含有各种矿物质,用水洗浴,可使皮肤光滑细嫩。距黑龙潭百米处是白龙潭,沿着之字形的石梯走进了有红河谷之称的丹分沟,清澈的山泉在殷红的岩石上流淌,男人说是一条血水河,女人说是一条胭脂河。这条河不知用了多少万年的时间在红岩绝壁之间冲涮出来一个石缸似的深潭,泉水如一束白绢穿潭而过。在这流淌的小溪里,有一只脚印清晰地印烙在赤红的岩石上。据说,太上老君从这里取水时留下的脚印,跺一跺这个脚印,可以健身祛邪。

从丹分沟逆水而上是丹分村,葱郁的松林环抱着这个秀美的小山村。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分发仙丹而得名。

五峰山林海

最高山峰海拔1561米,由五个山峰组成,面积1600公顷。1962年,南坪人在崔电亮同志的带领下,开始在五峰山上造林,抡撅刨坑,点播松籽,苦干20xx年,五峰山全部绿化,荒山秃岭变为郁郁成林,五峰山成为南太行最有名的人工林,南坪人植树造林的经验曾向全国推广,南坪人曾多次接待国外贵宾和朋友。现在五峰山木材积蓄达上百万立方米,林内空气湿润,被誉为“太行天然氧巴”,茂密的树林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豹子、野猪、黄羊、獾、角雉、山鸡、画眉、山雀等珍稀动物时有出没。

躬腰刨坑二十年,汗浸松籽千百万,

艰难创业化浓荫,绿山更比移山难。

双龙泉

双龙泉属淇河源头。泉眼在海拔1200米处的悬崖峭壁中间,上为千仞壁立,下是百丈深涧,两股泉水从石缝间竞相喷涌,水击岩石,似二龙啸叫吟唱,故名双龙泉。

黄龙洞

黄龙洞口又高又宽,进洞10米处,有一潭清水,乘小船摆渡进入洞内,可看见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和一个个圆口的石瓮、石罐、石缸,最深的有1米多,直径20公分,内壁光滑,细细浏览,可悟出水滴石穿,岁月悠悠的真谛。

赶羊土爽

丹分东面的那个小山村叫马庵,村正南有一条山沟,叫赶羊土爽。自古以来,是南太行东侧沿山各村养羊户,夏季上山牧放的必径之路。万仙山风景区对外开放后,封山禁牧,山羊基本绝踪。赶羊土爽成为一条旅游精品路段。20xx年修建的2400级石阶步道,蜿蜒幽曲,穿黑松林,过连翘丛,沿途步步新景,美不胜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在1942年,国民革命军二十七军为阻击企图打通进攻山西通道的日军,在这里构筑工事,居高临下,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双方为争夺至高点投入主要兵力,直打得尸填沟坎,血浸荒坡。赶羊土爽 曾是对日作战最激烈的地点。六十多年过去了,岁月抚平战伤,花香驱散血腥,青山作碑慰英魂,赤岩有幸塑忠骨。沿台阶行至1200级处,可看到沟边岩石风浸雨蚀,似一尊尊天然浮雕,像一幅幅抽象油画,让人联想到那烽烟四起,战马嘶鸣,大刀横飞,肉搏拼杀的激战场面,像看到一个个持枪肃立的士兵,卧姿击发的射手,中弹倒下仍顽强挥臂投弹的壮士,被炮弹炸飞血肉之躯的英雄亡灵。

在山崖高处有无数块岩石似人卧俯状,一律头朝北方,似仍在坚守阵地。图像栩栩如生,令人顿生敬意。台阶路旁生长着一丛丛香草和一束束绣仙菊、野梅花,可嗅到清新的香气,象征着抗日勇士英名长存、千古流芳。忠魂崖中间有一座石壁山峰,厚不过5米,高达30多米,宽约百米,如一块石碑高高耸立。当地人称其为无名碑。南马庵一战,二十七军几乎全部阵亡,除军长刘进和几个高级将领外,阵亡的数千官兵都没有留下任何可查找的音讯,世上无字碑很多,无名碑极少,这座天然石壁就是一通天成无名丰碑,聚结着二十七军将士的英灵。

据当地老人讲,二十七军曾在沟顶最窄最陡处用石块砌了一道一丈多高的石墙,居高临下,扼守要道,使日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后来,日军买通汉奸领路,从山后的一条小路迂回包抄,使二十七军腹背受敌,以石岸作工事的士兵,被逼跳下石岸,全部壮烈殉国。现在这条石岸还留有一截岸基,在靠东边的山崖跟前,还有1米高,2米长一段,岸上的石块灰黑,有的已长出苔藓,无言地记载着那段悲壮的战事。

赶羊土爽岭东侧,有一高耸的团扇形岩峰,石壁斑驳,岩质被侵蚀变质,有多处孔隙透光通气。二十七军与日军为争夺赶羊土爽岭,都投入了大量兵力,血战数昼夜,阵地几度易手,伤亡惨重,最后因二十七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加上装备落后,弹尽粮绝,全线失守,为纪念二十七军宁死不降,决战到底的气慨,把这座山唤作弹洞峰,那透明的孔穴好似枪弹所穿。那场战役尽管失败了,史书也记载的很少。岁月将战场留下的痕迹全部抹平,忠魂崖、无名碑、残岸、弹洞峰,

笔架崖

从南马庵去王莽岭,翻过赶羊峡岭,往前再走百余米,在俊秀奇特的页岩丛中,有一座悬崖,南北长20余米,高40余米,最厚处不足2米,薄处不足1米,岩壁顶端有尖、圆、方、锥、弧不同形状的岩石,好似一个大笔架。据传,刘秀从王莽岭逃奔下来,天降暴雨,到窑龛内避雨,让随从展纸备墨,书写檄文,讨伐王莽篡位野心,诏告刘氏宗亲和全国百姓,举旗反抗,恢复刘姓天下,写完后,掷笔山涧,后来这些笔砚,变成岩状,后人称为笔架崖。

王莽岭

从赶羊土爽 一直往西走就可以登上海拔1732米高的王莽岭。王莽岭雄冠太行,由50多个山峰组成,如“驼鸟峰”、“姊妹峰”、“莲花峰”、“仙女峰”、“天官赐福峰”巍峙排空,嵯峨峥嵘。登临观景台极目远眺,万仙山、十字岭、老爷顶、大小井……,峰峦挺拔宛如石笋云中生,沟壑纵横恰似蟒蛇游绿丛。王莽岭最壮观处,当数观云海日出,其景其势与泰山极顶毫不逊色。

王莽岭是豫晋两省的分界点,悬崖之上属山西陵川县的王莽岭景区,悬崖之下是万仙山,两个景区山连山,峰连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沿途可看到,刘秀城、断山、刘秀庵,聆听西汉末年,刘秀被追杀途中,于绝境处化险为夷的故事。

圣母洞

圣母洞是一个石灰岩洞,洞深300余米,洞内有很多光滑的雨花石,据传,沉香的母亲曾在这一带为老百姓治病,为纪念她,在这个洞里塑了圣母像,这个山洞就成了圣母洞。据说,来这个洞内进香求孩子平安十分灵验。

铁打寨

海拔1517.1米。西汉末年,一将领对王莽篡政不满,在此设寨称王,用铁打造山门,四周用石块垒成围墙,故称铁打寨。历经千年,铁寨门已锈蚀化泥,但石围墙依然残存,攀越石阶,进入寨内,可见多处遗迹。

神龙石

神龙石是南马庵村村前河沟里一块直径4米的大石头。石头上部略成方形,下半部被山洪常年冲剧,成为弧形。这块石头是山体崩塌滚落到这儿的一块石灰岩,当地群众图吉祥给它起名“神龙石”。传说有两种。一说,沉香劈山救母,与舅舅二郎神决战,二郎神用神弓射出弹丸,被太白金星空中收回,放到此处。一说,玉帝召见红、白、黑、黄、青五龙聚会,达成治水公约,刻在此石上,石上留有五龙的痕迹。

磨剑峰瀑布

谷深410米,两壁山峰高118-125米,瀑布落差100余米,水源来自圣母洞。据传,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时,在此绝壁上劈石试剑,被称为试剑石,刘秀试剑时,声震如雷,惊得一条鲤鱼从瀑布下冲天一跃,落在峰顶,被后人称为鲤鱼石。磨剑峰上有一块凹进去的印痕,宽4米多,长30余米。据说,是二郎神在此磨剑,磨出了印痕,由此称为磨剑峰。

磨剑峰瀑布北侧被地质学家称为最典型的地壳断层,是地质学最好的课堂,在这里可以看到地壳运动断裂形成的岩层。

五彩石板路

从小双停车场到磨剑峰瀑布,全长2600米。20xx年春,修建了2米宽的石板路,就地取材,选用砂砾沉积岩,岩石色泽深浅不一,浅红、粉红、玉白、淡紫多种色彩,雨点石、波纹石、侵溶石图案清晰可见。

石板路两旁山楂、山核桃、柿子树荫遮道,有石桌石凳休息处。

小双唐榆

唐榆是一棵大叶榆树,树干高8米,胸围2.1米,树冠高20米,树下有一石碾,抗日战争时期,太行七分区司令员皮定均率部曾在此驻扎,百姓用此碾为八路军碾米面,皮定均将军曾推过这盘碾。

八路健儿战太行,农家倾缸筹军粮

追忆当年艰难时,古榆石碾情意长

华夏影视村——郭亮

影视村是郭亮的美誉。只有几十户人家的郭亮村,依地势座落在一个山坳里,房子不分行,不成排,错落有致,参差不齐。青石垒墙,白灰粘缝,蓝瓦盖顶,木门木窗。村后是翠峦叠嶂的莲花山,村前是沟壑起伏的皇碑尖岭。从1975年以来,海内外影视界看好郭亮的自然风景,40多部影视剧的摄制组住在这里拍摄外景。影坛巨臂谢晋,为拍《清凉寺钟声》三上郭亮,在村里常住百天之久。于本正、郭凯敏、沈好放、冯小宁……等导演曾在郭亮食宿多日,留下墨宝;著名演员杨在葆、许还山、赵丽蓉、濮存昕、赵炎、郭达、潘长江等曾在这里拍摄过影视剧,原国家女子乒乓球队教练员张燮林曾在这里留言。亚洲车王卢宁军曾率车队穿越绝壁长廊,在郭亮村前的河床上击水辗石飞车表演。

郭亮村拍影视剧的趣闻轶事很多,村里人个个能说几段,全村的成年人都有多次当群众演员的经历,只要导演说明演什么戏,他们就会自行化妆,自带道具,很快入戏,在摄影机前不拘谨,不怯场,有表演天赋的还能过一把瘾。村民申合山在《战争角落》里的表演被拍成剧照,已卸任的老书记宋保群在《缸九醒酒》电视剧中,作了个签约演员,名字上了演员表。

郭亮村还是辉县抗日政府所在地,太行分区司令员皮定钧和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王云清曾在这里住过多日,电影《李向阳》生活原型,传奇英雄郭兴曾在这里学习培训、接受任务,那些老房子仍然完整的保存着。

绝壁长廊

游至郭亮,必穿郭亮洞。这是一条横穿绝壁的长廊通道,1972年3月9日开工,1977年5月1日通车,长1250米,宽6米,高4米。投工3万个,清理石渣2.4万立方,消耗钢钎12吨,铁锤20xx个。郭亮村投资8万元,20xx年又投资40万元进行扩修。郭亮洞开工之初,村内挑选了13名硬汉组成施工队,号称十三壮士,腰系大绳,凌空作业,钢钎凿赤岩、铁锤破石壁。13壮士抡锤打钎放炮,炸出的石渣由全村的男女老幼清理,没有用任何机械,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8岁的娃娃,人人上工地,大石块用力搬、挪、抬、翻、推到崖下,小石块装进筐、篓、篮子里,倒到崖下。肩头磨成茧,十指磨出血。

郭亮洞是南太行第一个横穿绝壁的隧道,号称太行隧道之父。郭亮绝壁与太行山断层一样,属砂质沉积岩,硬度达到8.3级,一支钢钎只能打10公分深,就得淬火,打10公分的炮眼,12镑重的铁锤要打4000次,开凿郭亮洞打了多少个炮眼,抡了多少次铁锤,是无法统计的天文数字。1977年5月1日,郭亮人用5年时间打通了隧道,汽车穿越太行腹,天堑从此变通途。

十三壮士出郭亮,抡锤执钎凿太行

打通天崭破石壁,横断千仞穿一廊

这里是郭亮停车场,南面这条小路通往另山和大峡谷观景台,沿着这条路可经过山西昆山村,到达南坪的五峰山,北面是莲花山,有台阶通往莲花盆,郭亮村的多数景点在村西北的里沟,喊泉、老潭、白龙洞、红龙洞等一线相连。长约3600余米的洞沟,两厢山崖对峙,沟底乱石填塞,山崖绝壁上灌木、青藤缠绕,野花常开,幽香阵阵,之所以唤作洞沟,是因沟两边窑龛、岩穴、石窟成排相连,一个接一个,深的不见底,浅的可容身,洞洞相连,洞洞相套。最奇怪的是每个石洞外,都竖立着一根石柱,大洞大柱,小洞小柱。大洞口高阔数丈,小洞口不过尺余,大石柱高30余米,小石柱高不足5米。

主题河南家教第六讲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商丘,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她地处河南的最东端,豫、鲁、苏、皖四省的结合部,是河南的东大门,也是距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较近的一座城市,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辖6县2区1市,面积10704平方公里,人口800万。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和中国最长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在此相交,北京至珠海的105国道与天水至连云港的310国道在此交汇,形成了双十字交通枢纽。这里地理、区位、交通优势在我国名列前茅,屈指可数。所以不难相信,商丘这个古老文明而今又披上新装的城市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商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4000多年的文明史,为商丘留下了灿若繁星的历史人文景观:商丘古城保存完好,城内以“八卦”图形排列,堪称古代建筑艺术瑰宝。商丘是至圣先祖孔子的祖居地,文哲大师庄子的故里,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这里有距今4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第一座天文台----阏伯台也称火神台;1996年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永城芒砀山汉墓群;有被世人誉为“敦煌前的敦煌”的汉墓画和堪称世界之最的石室墓;还有火祖纪念地----燧人氏陵;唐朝爱国将领张巡的殉难地----张巡祠;北宋时期全国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桃花扇的主人公侯方域著书之所-----壮悔堂等等。共有国家级保护单位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现代革命胜迹20多处,馆藏文物1万多件。

当您在这里游览的时候,您不得不沉思,也不得不振奋,因为这里是“商”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里深扎着中华民族的“根”。

下面就开始我们的游程。

(神火大道)

现在我们正在行进的这条道路叫神火大道。长6.5公里,宽60米。路两旁黄杨碧绿,芳草如茵,使这条路显得宽广、美丽而明亮。

前面的城市二环路长42公里,宽52米。市区12条纵横交错的城市街道,把相距近10公里的商丘古城和新兴的商丘市连为一体,使城市框架扩大到40平方公里。

(途经豫东宾馆)

路边的这座宾馆是豫东宾馆,这是一座花园式的宾馆,形态各异的石雕点缀其间,使这座宾馆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大门口的这座黄牛石雕象征着豫东宾馆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勇往直前的精神。

(途经天宇大酒店)

路边的这座酒店叫天宇大酒店,天空的“天”,宇宙的“宇”,听她的名字,就可以想象到她的宏大规模和非凡的气势。这座宾馆装修的富丽堂皇,豪华气派,是商丘市的一座形象工程。投资2.1亿元,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是按五星级标准设计装修的一座现代化的大酒店。

(远望前面古“商”字)

请往前看,猜猜那座巨大的深红色的雕塑是什么?(汽车行驶古商字下)现在我来给大家提供正确答案,这是一个古老的“商”字,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看,都是相同的一个字,这“商”字是根据甲骨文中“商”字进行造型上的变异、取舍和夸张,创作了这座既有东方传统文化,又有商丘特定文化内涵的城市雕塑。她位于京港大道与南京路交汇的环岛中心,高21米,横向跨度为22米。是1997年商丘市人民政府投资修建的,和位于310国道环岛中心的那座城雕“玄鸟”一起花了200多万元。她寓意商丘古城为“商都”,祖先的灿烂与荣耀仍是今日商丘人的自豪。“商”字城雕显示着商丘人向现代化旅游商贸城市发展的追求,更是商丘人为自己的城市兴旺发达所赋予的象征。

那么为什么要用古“商”字作为商丘市的市标呢?(请回答)。因为,商丘历史悠久,是“先商”民族的发祥地。这里曾是商族人的居住地,是他们发明了与邻国进行物品交换的交易活动,从此,从事物品交换的商族人便被成为“商人”。“商人”一词的特殊含义由此固定下来,并派生出了“商品”“商业”等与“商”有关的众多词汇。

北城门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到了。

这座古城叫归德府城,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即1551年,距今已489年。这座古城建的很美,它是按八卦修建的,也有人称它为“八卦城”,这座城外圆内方。

古城有四个城门。东门叫“宾阳门”。宾客的“宾”,太阳的“阳”。因出东门迎着太阳,所以叫“宾阳门”。南门因拱着“太阳”,所以叫“拱阳门”。北门因拱着北斗星,所以叫“拱辰门”。这里的“辰”,是指北斗星。西门叫“垤泽门”。“垤”作“丘”,古时说的商丘,不是指这座城池,而是指城西南的阏伯台,那个高丘,就是“商丘”。水为泽,因为睢水自西东上,路经城南。西方有丘有水,所以西门叫“垤(叠)泽门”。这四座城门的名字都起的很美。

内城的地势呈拱背形,象乌龟的背一样,中间高,四周低,略向南倾斜。南门东、西两侧,各有一水门,通过这两个水门把水排进护城河。需要说明的是,内城的南门和城墙,是北宋南京城的北城门和北城墙,距今已逾千年。在地面上能保留上千年城墙,实属罕见。

很多建筑专家认为,商丘古城是一座很有科研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所以,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又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也是陇海和京九线上的一颗明珠。

(张巡等雕塑前)

这六座雕塑是唐代为睢阳殉难的六忠烈塑像。商丘古城坐落在睢水北岸,即睢水之阳,所以称睢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掉了安禄山,为了夺取唐王朝的江山,不惜派重兵十三万夺取睢阳城。睢阳太守许远和真源令张巡合兵一处,只有6800将士。这6800将士抵挡叛军十三万。许远自知不如张巡,主动让贤。张巡授命于危难之时,指挥了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睢阳守卫战。粮食吃尽了,捕鼠罗雀,就是逮老鼠捉麻雀吃。老鼠、麻雀吃光了,连草纸、树皮也吃净。有的战士,就偷偷地将死者的尸体吃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张巡又将自己的妻子杀掉让士兵吃,士兵不忍吃,张巡就拔出佩剑,喝令将士为了大唐江山和黎民百姓一定要吃下去。含着眼泪分而食之。最后终因寡不抵众城破,叛军用刀压住张巡的脖子,劝张巡投降,张巡破口大骂,他们又把刀插进张巡嘴中,把舌头搅碎,牙齿搅落,杀害在睢阳城一小巷内。所以后人称此巷为“断头巷”。

阏 伯 台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高台叫阏伯台。阏伯是轩辕氏黄帝的四世孙,帝喾(愧)高辛氏的儿子。曾辅佐大禹治水,因功封于商,赐为“子”姓,就是儿子的“子”。至今我们商丘还有个风俗,谁家生了孩子就送鸡蛋表示祝贺,并将鸡蛋染红分给孩子们去吃。因为咱们中华民族有个很好的传说,谁能吃了玄鸟蛋,就能生下一个有作为的儿子。吃红鸡蛋就源于子阏伯。《诗经商颂》有两句诗:“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的就是呢?

古时所说的商丘不是指城池,这个台就叫“商丘”。为什么叫商丘?天上有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有颗商星,因为这里上应商星,故名“商”。古时将居住地和坟墓称丘。因阏伯曾在这上面居住,死后又葬在这里,为纪念阏伯故名商丘。后来人们把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商人这一名词也是源于商丘。的天文台,玄鸟生商,阏伯就是商的始祖。当年阏伯就是在这台上观星计时,掌握四时变化,指导农牧业生产,这座台就是咱们中华民族最早距今已四千年。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建筑,是元代大德年间的建筑,距今已有720xx年的历史,它比北京故宫还要早得多。它的东边是钟楼,西边是鼓楼,所谓晨钟暮鼓,就是早上敲钟,晚上击鼓。中间是拜殿,拜殿之后是大殿,大殿东西各有一耳房,种鼓楼后面有东、西禅门,整个建筑小巧玲珑而别致。

此台高88尺,周长200步,共有42个台阶。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42个台阶就是6个7级,六是吉祥数字,为之六六大顺。台阶由薄及厚,步步登高,意思是凡来此朝拜者都会有好运,就象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祝大家好运,请台上观光。

(阏伯台大殿内)

中间这尊塑像是阏伯塑像。东边这位是负责祭祀,古时谁不搞祭祀就是大逆不道,所以,他负责祭祀商星。西边这位负责做文字记载和数字计算。相传,阏伯将火种至于丘上,黎民百姓如需火种,就来此取。这位负责保存火种。失了火怎么办?西边这位负责灭火。和起来叫管火用火。从此不难看出,4020xx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知道搞消防了。请出门向左转,从后面绕到西禅门。

遂 皇 陵

阏伯台西北数百米处就是三皇之首的遂皇陵。遂人、伏羲、神农,号称三皇。

中华民族还有一个很美好的传说。上古时,商丘叫遂明国,不识四十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遂木,又叫火树,屈盘万倾,云雾处于其间。有鸟若窳(雨),就是猫头鹰。用嘴去啄燧木,发出火光,圣人受到启发,于是就折下燧木钻木取火,人们就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氏。

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于远古人类的生活无疑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所以才引起后人极大的重视。这些传说固然夹杂着后代人的生活内容,蒙上了神秘的外衣,但它依然反映着朴素的远古人类生活的事实背景。

燧皇陵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原有大殿、东西厢房、石像等,古柏参天,庄严肃穆,后毁于战火。1992年又进行了重修。1992年国际旅游观光年“黄河之旅”首游式点火仪式。同年七月河南省第七届青年运动会有在此取了“圣火”。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德生、钱伟长、伍修权,亲自题词,誉为“中华第一火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