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福建疫散花开心得体会和感想 同心战疫,静待花开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04:17:50 页码:14
福建疫散花开心得体会和感想 同心战疫,静待花开心得体会(二篇)
2023-01-07 04:17:50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福建疫散花开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一个多小时了,这题也太难解了!我要出去透口气。来到楼下花坛旁,我才发现,天阴沉得厉害,黑灰色棉絮状的云彩低低的压下来,小狗也趴在地上懒懒地吐着舌头……

“暑假还布置这么难的题,真不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思路枯竭的我,脑袋里不断冒出抱怨。“不做了,不就是一道题嘛。”这么想着,我倒觉得轻松了。

我揉了揉眼睛,顺着小狗的方向看去,成群结队的小蚂蚁正在忙着搬家,其中的一只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正在奋力挪动一个体积和重量远大于它的饭团。我蹲下身,饶有兴趣地观察着。

只见小蚂蚁用小黑点一般的头顶住饭团,两只前脚死死抱住饭团的一角,纤细的后脚用力蹬住地面,中间的两只脚飞速地扒拉着。饭团似乎动了一下,接着就像黏在了地面上,纹丝不动。这边不行,到另一边。小蚂蚁爬上饭团,来到另一边,使出浑身解数,可饭团依旧“岿然不动”。无奈的小蚂蚁又一次改变方向,朝着目标再次发力……不知是它的坚韧与执着感动了上苍,还是这小生灵突然有了强大力量,一阵微风吹来,饭团奇迹般向前挪动了起来……

我看得目瞪口呆,忽然觉得自己异常渺小。面对如山的饭团,小蚂蚁尚且坚持不懈。面对一道题,我就轻言放弃吗?“不!”

天逐渐明亮,下起雨来。我迅速回到书桌旁,似乎有了一种不解出来誓不罢休的豪情。转换思路和视角,我突然茅塞顿开,题目迎刃而解。“嘘——幸亏坚持了下来。”我畅快地扬起嘴角。

此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今天,我要为自己点个赞!

>

>

天气渐渐转凉,此时的窗外没有一丝阳光。太阳被层层乌云挡住,使人寻不见它的影子,小雨渐渐沥沥地从空中滴落,使人的心情也随之黯淡。

厚厚的衣服层层将我包裹,但阵阵寒风依然吹得我瑟瑟发抖,随之而来的是阵阵困意,一整天,低迷的情绪都环绕着我,

偶然向窗外望了一眼,大片的绿浮现在我眼前,使我吃了一惊:他们怎么经受这般风吹雨打?

又一阵寒风刮过,我缩了缩脖子,看到那些草木也在寒风中剧烈的摇曳。但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精神抖擞。我不禁有了想下楼看看它们的冲动。

一声咆哮伴随着剧烈地吹打向我扑来——原来室外的情况要糟糕得多,我撑着雨伞,缓缓地向那片草木移去。它们依然东摇西摆。我走进那片小林子近距离地注视着它们;它们的身上粘满了雨水,但因此显得色彩靓丽、十分高贵;它们虽看起来瘦小,但在狂风怒吼着冲过时,它们却勇敢地迎接。

我认真地注视着这浩瀚的士兵的队伍,不禁起了敬佩之情——它们比我勇敢,它们比我坚强!

雨更小了,也温柔了,风渐渐暖了,像一只温柔的大手拂过我的脸颊,也像是在为那屹立着的士兵祝贺。

狂风暴雨过后的雨水还留在它们的身上,像为他们编制了一套新衣。微风舞蹈着从他们身旁跳过,他们也若有若无地点了点头。

他们屹立在狂风暴雨中,也屹立在了我的心中。当我心中下起了倾盆大雨,他们屹立在我心中的形象便浮现在我脑中,让我勇敢面对。

隐隐约约,心中那一抹绿更茂盛了,我默默地笑着,为这顽强的生命之歌点赞。


<

描写福建疫散花开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各位团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各位来到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旅游观光。我是××旅行社的导游。我姓×,大家叫我小×或×导都行。我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这两天都由我和××师傅为你们服务,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大力支持,希望我们的服务,能使您的福州之行留下美好的回忆。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720xx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920xx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

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48o多万,其中城区人口116万。“因州北有福山”,故名福州,又因900多年前就遍植榕树,“绿阴满城,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的美称。现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晋安五个区和福清、闽侯、罗源、连江、长乐、平潭、闽清、永泰等二市六县。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苗、回等20多个少数民族。福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绿树常青,属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10.5℃,最热7月平均气温为28.6℃,年均降水量1 342.5毫米。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市区内有闻名全国的温泉。

各位团友,今天我讲解的内容是福州明清时期古建筑瑰宝——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标志,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近代诗人陈衍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这大约就是“三坊七巷”的由来。

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常以三坊七巷为中心,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渡,等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几时返?”这是唐朝观察使常衮作的一首民谣。它曾给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几代百姓带来多少童年的回忆。直到现在,特别是老一辈人听到这首琅琅上口的民谣仍激动不已。

三坊七巷,以它近300座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物闻名于世。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了古朴而富有特色的传统风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游客前来福州的必到之处。可以说,它是“全国少见,江南仅有”。而老家在福州的海外游子,三坊七巷是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故园乡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