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农业保险合规发展心得体会精选 合规心得体会保险公司(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11:08:07 页码:11
农业保险合规发展心得体会精选 合规心得体会保险公司(二篇)
2023-01-07 11:08:07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农业保险合规发展心得体会精选一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实现粮食产量8197吨,油料1507吨,蔬菜45000吨,柑橘18300吨,核桃40吨,生猪出栏52520头,山羊出栏19070只,家禽出笼93700只。

二、特色产业:

1、柑橘:柑橘是我镇传统优势产业,现有面积22500亩,深度村至古洞村沿河两岸海拔500米以下已连片形成柑橘带,具有一定规模,近几年由于受市场影响,加之品种老化,管理方式陈旧,致使增产不增效,严重挫伤了柑农的积极性,导致其发展处于瓶颈状态。对此,镇农办与镇农技部门紧密配合,引导农户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抓手,强化管理,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全年引进长虹、伦晚等优良品种实施品改800亩,新定植300亩。完成修剪、清园、深翻、施肥等各项管理措施22500亩,镇农办与农技站、县特产局联合组织各类柑橘技术培训25场,346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__份。同时,镇村联合,组成工作转班,开展柑橘大实蝇联防工作,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致使今年全镇柑橘大获丰收,质量大幅提高。当前正组织柑橘销售工作,充分发挥柑橘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流动商贩的作用,全面输通销售渠道,切实做到增产增收增效,保障柑农利益。

2、核桃:核桃产业是结合我镇山大人稀,山坡地资源丰富且适合核桃生长发育等特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产业。目前已累计发展17500亩,今年组织调运核桃苗20789株,新定值770亩。为农民政策兑现核桃苗补贴975128元,兑现整地补助款677100元。同时农办还配合林业站在古井坪、麦仓、古洞等地开展技术培训8场,420人次,无偿向农户发放农药3万余元,各类技术资料650份。

3、蔬菜:蔬菜产业是我镇起步早,效益较好的产业,按照边远地区山野菜,高山反季节菜,半高山时令菜,城郊大棚菜的思路和格局,紧紧依靠县城蔬菜市场需求,放眼县域外大市场,发展不同品种、不同时段蔬菜。全年累计种植蔬菜面积22700亩,实现产量45000吨。镇农技站不断强化对蔬菜产业的服务,组织调运各类蔬菜种30000袋,微肥8000袋,农药15000瓶,培育蔬菜类科技示范户20户,开展技术培训15场次,3480人,发放技术资料1800份。

4、畜牧:畜牧业是我镇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传统产业。镇农办把畜牧产业放在首要位置重点发展,面向市场,以惠农政策宣传落实和优质服务管理为推力,创新了公司+农户、工作专班+畜牧中心+村干部+村兽医员、专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生猪+沼气池+蔬菜等一系列生产经营和服务模式,并结合县生猪“1112、”“1124”、“1115”、山羊“1235”、等健康养殖模式的推广和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发放各类技术资料和宣传手册8000份册,严把疫病防治关,确保了无重特大疫情的发生,有效地促进了该产业的大力发展。全年实现生猪出栏52520头,山羊出栏19070只,鸡出笼93700只。新引进能繁母猪52头,新建标准化羊舍20个,发展各类养殖大户120户,其中生猪大户50户,山羊大户85户,养鸡大户5户。

三、项目建设:

一是投资3000万元,面积20__亩的低丘岗改造项目将接收省级验收

二是投资中阳垭、深度等村500万元面积450亩的石漠化工程竣工验收;

三是完成了高池、古洞、古井坪、咸水等村农村道路硬化工程22公里。

四是积极争取农村安全卫生饮水项目,及时解决农户饮水难问题。今年完成四个村680户、1800人安全卫生饮水工作。

五是投资1600万元的上长坪蔬菜基地项目建设正在加紧施工。

四、其它工作:

1、民政工作:

一是及时发放灾民救助款28万元;

二是及时发放困难户棉衣140件,棉被120床;

三是确保了五保户生产生活安全,供养资金及时发放到位;

四是及时发放789户、1513人农村低保户低保金;

五是争取社区建设专项资金35万元,将北斗、夫子、深渡等村进行了整修;

六是实施大病救助825人,落实救助资金1784780元;

七是协助县民政局落实并发放了城镇三无人员生活保障金和城镇低保户最低生活保障金。

2、森林防火及防汛抗旱工作:

一是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宣传,利用短信平台、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屋场院子会及入户宣传等方式强化对村民的教育和监管,增强森林安全意识;

二是由农办牵头组织安办、国土、水保等单位开展汛前、汛期安全检查,对查出隐患及时整改,同时及时组织调运防汛物资,确保安全渡汛。镇农办还及时组织应对了今年出现近年来少有的旱情,积极组织引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确保了农村社会稳定。

3、三万工作:在中心村主线公路建垃圾池18个,配垃圾桶350个,同时开展了“五好”户联理事会及“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

4、一事一议项目检查及申报工作:20__年一事一议项目接受省级验收,并按要求对全镇20__年度一事一议项目进行申报实施,共申报项目7个,争取财政奖补资金1364691元。

20__年主要工作: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侧重于发展立体农业,并加大对农业产业大户的培植力度,力争发展家庭农场达到18家;二是积极争取项目并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

主题农业保险合规发展心得体会精选二

一年来,区农技推广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及今年中央和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提质增效落实年”活动要求,认真做好农业新品种和实用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服务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组织出版了《__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为我区制定农业发展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等提供科学依据。《新型杀虫剂福戈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市农技推广奖三等奖。

一、全年各项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开展各项农技推广业务工作,农技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我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51.3万亩(包括冬种),早、晚造总面积为42.1万亩,其中水稻16.7万亩、甜玉米8.53万亩、花生5.3万亩、蔬菜8.91万亩、甘薯1.2万亩,其它作物1.46万亩。预计冬种面积为9.2万亩。回顾一年来的农技推广工作,主要体现在“五推进,三确保”八个方面:

1、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推进了新品种的引进与示范推广

“科技创新,良种先行”,优良品种的应用是农业增产稳产的最基本保障。20__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引进优良品种的力度,加快良种的更新换代,以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来推进我区良种的推广。全年主要推广近30多个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全区良种播种面积达98.6%,良种覆盖率在97%以上。在横沥镇墨园村建立500亩水稻优质品种和航天品种示范区,示范推广华航31号、华航丝苗、粤禾丝苗、粤齐新占、粤丰新占、固丰占、广8优169等10个品种;并在下半年,引进试验华航32号、华航33号、华航36号、金航油占等4个航天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效益显著。在横沥镇土桥村百亩水稻新品种展示区示范推广华航丝苗、粤美丝苗、粤禾丝苗、桂晶丝苗、玉晶软占、广红2号、宁优1179等品种。在农科示范基地内开展花生、玉米优新品种示范推广,展示了粤油45、湛油75等5个花生优新品种,以及华美甜8号、粤甜16号等9个玉米优新品种。通过建设示范基地,为完成全年的良种良法推广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通过举办农作物优新品种展示观摩会、与华南农大合作示范新品种、技术跟踪指导、宣传配套技术等方式加快新品种示范推广。

2、加快普及科学施肥技术,推进了新肥料、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是我区近年来持续实施的国家级农业项目,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坚持“增产、高效、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紧紧围绕配方肥推广这个核心,在全区建立8个示范村整建制推进,建立健全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服务体系,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施肥示范工程,针对规模化经营主体进行技术指导服务,示范面积2万亩。在全区水稻种植大户、示范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水稻配方肥“一卡通”补贴,补贴面积400亩。全年全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万亩次,其中水稻16万亩,甜玉米9万亩,花生4万亩,梅菜4万亩,蔬菜7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11.8万亩次,覆盖全区129个行政村,为4.8万户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5万份,入户率达到93%以上,建立1个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10个村级示范方,在117个行政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公开上墙。此外,在全区实施“沃土工程”,大力推广有机肥施用技术、秸秆回田技术等,加强土壤地力建设。通过建立示范区进行新肥料、新技术的展示与推广,在横沥镇土桥村、沙岗村各建立1个百亩水稻控释肥示范区,在农科示范基地内建立甜玉米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示范展示区,并组织农民进行现场观摩,推动了新肥料、新技术在我区的推广。

3、加强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推进了植保新设备的引进与示范

农作物病虫测报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提高我区病虫测报准确率,围绕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这一主题,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测报人员根据农作物生长的不同季节,针对不同病虫害发生时期,到有关乡镇进行田间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通过科学分析做出病虫害发生预报、研究制定防治措施并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镇(街)和广大农民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全年共印发了15期《农作物病虫情报》,病虫情报准确率达95%以上,全区全年没有发生大的农作物病虫害。向省、市植保站报送测报数据34期,为指导农户适时用药、对症防治、减轻污染和损失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全区开展了荔枝病虫的监测普查,并进行防治防控指导,提高了农户的科学防控荔枝病虫害水平,确保了荔枝生产安全。据统计,今年全年各类作物病虫草螺鼠害发生面积302万亩次,防治面积398万亩次,挽回损失56619吨。此外,还加强植保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联合珠海绿卫士航空植保技术有限公司在横沥墨园村开展植保无人机田间施药现场演示会,以此让更多农户、合作社了解并接受新技术、新设备,更好地为农户服务。

4、完善“惠城农技110”服务,推进了农业科技信息的进村入户

不断创新农科信息服务方式,丰富农科信息服务内容,完善了“惠城农技110”的各项工作制度,使服务的方式更趋科学化和更具实效性,让广大农户方便、及时、有效地获得农技信息,加快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共接受咨询220多人次,解决100多宗关于病虫防治、农用物资信息、种植技术指导咨询及求助业务。此外,继续维护管理好惠城农技信息网和农技手机快讯,并使该网与“惠城农技110”服务热线相结合,通过农技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科技网络”到镇、科技信息到村的目的,使农民能及时得到相关农技信息。全年在惠城农技信息网发布230多条有关农技动态、实用技术、良种推介、农作物病虫情报等信息。利用惠城农技手机快讯发布47000多条有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灾害补救复产措施、良种推介以及如何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信息。

5、积极开展农科教育培训,推进了农业科技下乡的便民惠民

坚持以农民实用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宣传,认真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全年在马安、汝湖、横沥、芦洲等农业大镇共举办了80多场有关水稻、花生病虫害防治、甜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培训班、科技集市、田头论坛等活动。据统计,今年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共出动了农业科技人员300多人次,培训农民达5000多人次,咨询人数1万多人次,发放各类农科资料及挂图5.5万余份,赠送种子、肥料、病虫害防治农药、害蚁防治药物各一批。各媒体对我中心开展的科技下乡、农技推广工作宣传报道了62次,其中惠州电视台播报了2次、惠州广播电台报道了3次、《惠州日报》宣传7次、市农业局网站宣传14次、市农技中心网站宣传14次、城区政府网宣传18次,在《中国农业信息》、《广东农业》、《惠州农业信息》等刊物发表文章4篇。

6、狠抓红火蚁防控工作,确保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秩序稳定

至今年底,我区13个镇(街)142个行政村都有发生红火蚁,总发生面积达12.8万亩。为加强红火蚁的防控,我们加大了防控力度。一是加强监测普查。每月组织植检人员对全区红火蚁疫情开展普查和监测,定期统计和上报红火蚁发生面积,及时摸清了红火蚁发生点的分布情况,建立和完善红火蚁的监测网点。二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和广度。在村(社区)、公园、小区等公共宣传栏张贴红火蚁防控技术挂图,向市民公开咨询热线电话,向群众广泛普及红火蚁的防控救护技术。全年共发放了2.5万余份红火蚁防控图册等宣传资料,举办了32场红火蚁防控技术培训班。三是加强示范区防控工作。继续加强横沥翟村、建安村、江北、九龙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农科示范基地等五个红火蚁防控示范区的防控工作,并以点带面扩大防控范围,推动红火蚁防控工作的全面开展。四是积极组织群众力量,开展群防群控。据统计,今年全区共投入人力1万人次,投放药剂6吨,投药面积达4.5万多亩。五是加强植物检疫。通过大力宣传植物检疫法规和植物检疫知识,提高植物检疫人员业务水平,提高社会对植检工作的认识程度。组织人力、物力,定人包区分赴到各镇(街)进行疫情的产地检疫,发现疫情后及时指导有关人员进行扑杀,从源头上防止了红火蚁疫情在我区进一步扩散和蔓延。通过努力,全区的红火蚁发生基本上得到了有效遏制,重点防控区内防治效果达到了95%以上,维护了人们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7、建立全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机制,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继续在全区耕地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治理工作,建立防控机制。全区全年建立了95个市级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监测点,完成了样品采集工作,并建立了15个“省控点”与20个“区控点”,完成了布点工作。通过整合专业技术队伍,并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加强专业技术能力建设。通过面源污染物治理、科学施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等技术的推广,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职能。建立了污染重点区域和一般农区的耕地土壤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对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发展趋势、土壤地力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监控。

8、配合开展农业投入品质量检测工作,确保了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

积极配合农业行政部门开展农资打假、市场调查等活动,认真开展种子、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质量检验检测,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促进农资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用药和用肥安全,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主要与市农技推广中心共同开展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种子质量抽查4次,协助区农业局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管、服务和指导,解决种子质量纠纷2宗,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