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查寝留守儿童心得体会及感悟 寒假走访留守儿童心得体会(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15:40:08 页码:10
查寝留守儿童心得体会及感悟 寒假走访留守儿童心得体会(2篇)
2023-01-07 15:40:08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查寝留守儿童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寝室火灾隐患大检查策划书

一、活动意义与背景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的我们,总洋溢着年轻的活力、充满着狂热的激情,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寝室是我们在校大学生联系最为紧密,交流最频繁的场所之一,寝室文化的好与坏,直接反映着在校大学生的成长情况。为了强化学生宿舍管理,优化生活学习环境,创造整洁、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氛围,同时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宿舍同学相互了解沟通,信息工程系开展了每周不定时查寝活动。每周不定时查寝旨在增强同学们的自主生活意识,提高同学们的生活质量,让同学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就寝习惯,尽量做到不晚归,不夜不归宿,促进寝室内部团结,和谐,健康发展,同时对于一些大功率电器的检查,特别是对违禁电器的重点检查,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同学们生活品味,使寝室成为同学们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阵地。

从此的火灾隐患大检查加强对在宿舍楼的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防止其丢失、损坏,确保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坚决消除各种火灾隐患。重点排查学生宿舍违规使用“热得快”、电磁炉、电热杯等大功率用电器以及私拉乱接电气线路、损坏消防设施器材等情况。对排查到的消防安全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一时不能彻底整改的要采取临时性防护措施,确保安全,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整改;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大、自身难以整改要及时报保卫处或学校解决。此次活动可以改善宿舍环境,营造平安、尚学、文明、和谐的学生宿舍环境,强化学生寝室育人功能提高同学的自理能力,让同学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学习环境,进一步推动我系宿舍区文明建设。强化学生宿舍管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改正各种不良现象和陋习,增强宿舍学习氛围,营造温馨家园氛围。

二、活动时间

2014年——2015年第一学期第16周三、查寝范围

信息工程系全体学生

四、具体工作安排

1a 101-118 201-226,232-234 305,307,308,316-319 1b 101-103,105-118,120-122 201-236,238 301-336,338 401-438 501-534 601-634 3a 101-114 202-230 301-322 3b536

学习部助理2人

体育部助理2人 组织部助理2人 宣传部助理2人

外联部助理2人 生活部助理3人 生活部助理4人 记者团助理2人 学习部助理2人 文艺部助理2人

组织部助理2人 生活部助理4人 7a 242 301--342 401-406 学习部体育部助理共4人

共计

记者团助理 2人 学习部助理 2人 组织部助理 2人 宣传部助理 2人 文艺部助理 2人 生活部助理 11人 体育部助理 2人 外联部助理 2人

刘继平主任,徐双立老师,颜丹娘老师,向胜涛老师,肖梦老师,陈志忠老师,彭贝贝老师,张亚光老师,张琦老师

五、相关要求

1、生活部把学生会各个部门助理分成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检查。

2、生活部对于寝室检查出违禁电器的同学都要做好认真记载并为其保管,以便于日后的批评教育工作后让其带回家。

3、在检查过程中不能干预学生正常学习,不可占用同学的正常学习时间,尽量不要打乱同学的日常生活。

4、在检查过程中不得大声喧哗、吵闹,要协同辅导员生活部干事做好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信息工程系生活部 2014年12月22日

推荐查寝留守儿童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留守儿童远离父母或其他原因,时常会有孤独感,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会有悲痛时的热泪。他们渴望得到属于自我的各种权利,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和尊重。他们平常不愿与人交往,但如果有人无意触犯到他自身的利益,他们会立刻变得蛮横起来,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鉴此,我采取"攻心"战术,倾听他们,帮忙他们,关爱他们,用朋友式的信任对待他们。利用班会,让其倾诉自我的内心。让同学们给留守学生多一份友谊,让留守学生在自我的群体中找到知心朋友,叫他们少一点掩饰,多一点倾诉;少一点漠视,多一份倾听;少一份冷漠,多一份帮忙。并要求周围的学生多与他们交朋友,一齐学习、一齐玩耍,让他们感受到友情的珍贵,班团体的温暖,学校生活的欢乐。

耐心帮忙,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留守生中大部分都是"学困生"。正因为自我的学习成绩不好,得不到任课教师的关注,他们就显得有些自卑。针对这些问题,应耐心地帮忙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了解他们的学习情景,组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帮他们补课,在班上构成"多帮一"的帮扶形式,让他们的学习成绩尽快赶上来,并督促他们慢慢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学习成绩上来了,他们的自信心也大大地提高,做其他事情的劲头也更足了,其余的问题也都将迎刃而解。

感受成功,培养他们的进取心。留守生在家往往得不到监护人的认可,他们在校更期望得到教师的赞扬、学生的赞赏。经常用语言来激励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小小的成功体验中感受到自我价值被认可,寻找到自信和优势,找到成功的感觉,让成功的喜悦强化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当然,有奖励就会有惩罚,当他们犯错时,要让他们明白自我错在哪里。就事论事的批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惩罚要讲究艺术,惩罚要及时、要适度、要公正,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惩罚是为他好,最终必须要让他自我下决心改正错误。

作为一个班的班主任首先摸清本班学生情景,对本班学生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单亲的、贫困的、留守的等都有个大概了解。然后再分类召开座谈会,或者个别谈话,做进一步详细的了解。充分利用晚上查寝时间(几乎是10分钟),因为学生宿舍几乎是他们学校生活的全部,个性张扬的空间,班主任应时常站在他们中间,坐在他们的床沿上,真心诚意的关爱他们,了解他们的愿望,了解他们的行为。经常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对他的爱是无私的,是发自内心的。力是相互的,爱也有相互的作用力,给予他们一份爱,他们回馈的将是爱的漫反射。让学生学会爱别人、爱自我才是我们教育的首要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团体的教育功能,熏陶他们,用前途梦想激励留守学生。如召主题班会,激发每个学生的关爱意识、感恩意识,激励留守学生自我奋发向上。在班团体中,让留守学生们把对父母的思念化作对团体的信赖,化作对前途梦想的追求。利用读书时间,引导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丰富学识、富于同情心和关怀心,具有社会职责感的人,才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引导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礼貌待人习惯、节俭习惯、运动习惯等。组织班级活动,培养他们具有感恩的心。以活动为载体,如"诉说父母养育苦,抒发前途拼搏志"、"我的前途我作主"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倾诉父母养育苦,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有效利用"亲情电话",让他们每周至少给亲人打一次电话,问候亲人和汇报自我学习情景,同时感受亲人的关爱、理解亲人的教育。

总之,留守儿童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对留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是我们教师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更应懂得如何管理和教育他们,让他们父母不在身边的情景下也能健康、欢乐地成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