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医疗救治工作心得体会(优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05:57:06 页码:11
医疗救治工作心得体会(优质11篇)
2023-11-22 05:57:06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和感悟。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首先要对所要总结的经历进行全面回顾。在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观点和体验是否与之相似。

医疗救治工作心得体会篇一

为认真落实《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川疫指发〔20__〕38号),进一步做好我区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卫健委应对新冠疫情医疗救治工作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原则,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常态化防控要求,细化措施,关口前移,压实责任,最大限度提高我区医疗救治水平和能力,为可能出现的新冠疫情做好应对准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内容。

(一)严格发热哨点体系管理,发挥“哨点”作用。

1.规范设置发热哨点体系。按照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体系和规范运行的通知》,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规范设置发热门诊,乡镇中心卫生院、区妇幼保健院应尽快规范设置发热诊室;其余医疗机构规范设置发热哨点诊室。设置“三区两通道”和相对宽敞的空间,配齐设备仪器,增加医务人员配备,原则上能够满足患者所有检查、检验在该区域独立完成。相关医疗机构要按照就诊高峰期诊疗量做好发热门诊诊室、留观病房和防护、消毒等用品的准备,确保满足临床需求。各单位及时将设置的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发热哨点的医疗机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及时向区卫健局报送并向公众公布。

2.严格预检分诊制。预检分诊和发热哨点体系工作实行一体化闭环管理,要规范和细化发热病人接诊、筛查、留观、转诊工作流程,所有来院患者需经预检分诊后再就诊,对于预检分诊中发现不能排除的疑似患者和发热患者,由专人按照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防止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医疗机构要安派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或相关专业的医师,充实预检分诊力量。

3.严格首诊负责制。发热门诊、发热哨点、发热诊室要安排具有呼吸道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的医务人员出诊,做好发热病人基本身份信息登记,并及时查验健康码,加强流行病学问诊,强化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临床症状早期识别,不得推诿任何患者;要按照最新新冠疫情诊疗方案要求,加强对新冠疫情疑似病例的诊断;疑似和确诊病例要及时登记、报告和隔离,专人专车(救护车)尽快转运至定点医院诊断和隔离治疗,绝不允许患者擅自转院或离院。各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迟转诊疑似和确诊病例;对应诊断而未诊断、应转诊未及时转诊而造成新冠疫情传播扩散的,将启动责任倒查程序。

4.规范工作流程。发热门诊、发热哨点、发热诊室全部患者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和血常规检测(必要时可进行抗体、ct等检查),患者核酸检测报告未出应全部留观,不能随意走动,待核酸检测结果明确再作进一步处置。各医疗机构要按照2小时报告疑似和确诊病例,4-6小时回报核酸检测结果,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要求进行排查;发热门诊、发热哨点、发热诊室要安排一定数量有临床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执行24小时值班制,不得擅自停诊。

(二)落实感染控制措施,树立标准预防意识。

1.确保“院内零感染目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院感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院感防控工作,按规定配备足够的院感督查员,发挥院感督导员作用,协助落实院感防控措施。医疗机构全员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加强佩戴口罩、手卫生、环境通风和物表消毒管理。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均应佩戴口罩、测量体温,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要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减少人员现场聚集,最大限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2.加强病区的封闭管理。住院病区设置唯一进出口通道及筛查专岗,出入口实施24小时门禁管理,核对出入病区人员陪护/探视证和身份证,严格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3.落实陪护和探视管理制度。三级护理患者住院期间原则上不安排陪护,重症病区、传染病区禁止陪护;特殊情况确需陪护患者,陪护人员需按规定办理陪护证,一人一陪护。陪护期间,陪护人员均应核酸检测、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原则上不得离开病区,严禁病区内、病区间串门。住院患者原则上不予现场探视,鼓励视频探视。传染病区严禁现场探视,特殊情况确需探视的,按规定办理探视证后做好相关防护进行探视。探视人数仅限1人,时间30分钟内,并严格限制进出路线和活动范围。

(三)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夯实“零漏检”底线。

1.加快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统筹各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核酸检测能力,制定核酸检测能力提升应急预案,检测能力要与辖区医疗机构最大诊疗量相匹配。设置发热门诊的二级公立医院应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2.全面落实应检尽检。按照“应检尽检”要求,对发热哨点诊室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对其他人群要主动提供服务,确保“愿检尽检”。落实核酸检测分时预约分段检测,科学设置核酸标本采集室,减少人员聚集。缩短出具报告时长,发热门诊、急诊患者原则上4-6小时内报告结果;普通门急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原则上12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结果。按照《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稀释混样检测技术指引的通知》相关要求,必要时对大人群样本筛查釆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稀释混样技术,提高新冠核酸检测效率。

3.规范建设提升质量。要强化采样和实验室检测能力规范化建设,实行网格化、片区化管理。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站要开展和组织医疗机构参加国家、省、市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确保全区已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至少参加1次室间质评且结果合格。

(四)落实“四集中”原则,保障患者医疗救治。

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建立疑似、确诊定点(雁江区定点医院为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原则。强化抢救设备、防护用品、药品器械和区中医医院中医药治疗特色等医疗资源的统筹调度,对新冠疫情患者实行定点集中治疗,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五)加强医疗物资储备,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1.明确定点,按标改造。按照要求,雁江区新冠疫情患者救治工作由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负责,雁江区中医医院为市、区储备定点医院,以应对爆发性新冠疫情。定点医院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要及时向社会公布。硬件条件不达标的储备定点医院要限时进行改造。储备定点医院的救治床位要按照辖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总床位数的10%进行准备,重症监护床位原则上不少于救治床位总数的10%;加强三区两通道、供氧、通风、供暖、污木污物处理等设施改造,使之符合传染病诊疗要求;加强物资和设备配备,确保满足满负荷收治患者相关要求。

2.完善方案,有序启用。雁江区中医医院要做好储备定点救治医院(院区、病区)启用工作方案,以确保启用时能整体腾空,不得将新冠疫情病人与普通病人同时收治于一个院(病)区。同时根据区情,做好丰裕镇中心卫生院第一分院作为临时集中收治场所的准备。

3.统筹调配医疗资源。摸清全区呼吸、感染、重症、护理、临床检验、院感防控等重点科室以及可以整建制调派的医疗力量底数。区直医疗机构加强统筹调配,保障临床一线力量充足和必要时整建制派出医疗力量相关准备。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配足配齐急救、抢救、重症救治、监护、检测等仪器设备,做好医用耗材、药品、防护装备、消毒用品等储备工作,建立物资储备清单,实行物资设备动态储备,原则上物资药品储备量应满足医疗机构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六)强化人员培训和技术演练,提升应战能力。

1.强化培训,开展技术演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务必于8月底前完成新冠疫情病例发现、报告、隔离、规范化诊疗、密接管理、医废处理以及核酸检测、院感防控、医务个人防护等内容的全员培训,呼吸、传染、icu和发热门诊等重点科室还要针对新冠疫情相关特殊医疗技术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和能力,以及医疗救治水平。加强医务人员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利用病人与医生的纽带,进一步掌握患者疫情防控相关信息。

2.充分发挥专家队伍指导作用。市、区级专家队伍和相关质量控制中心(站)切实发挥专家指导作用,通过远程视频、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指导。适时组织新冠疫情诊疗技术交流,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模拟演练,提高基层新冠疫情诊疗能力和水平。

(七)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患者正常就医需求。

1.建立预约诊疗制度。三级医疗机构年底前实现非急诊患者全部“先预约、后就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采取自助预约、微信、银行卡、电话等多种方式实现预约诊疗全覆盖,增加门诊预约号源,提高预约诊疗服务比例。

2.设置必要的缓冲区。各医疗机构要设置必要的急诊抢救缓冲区、急诊手术缓冲区、病房缓冲区和门诊缓冲区。对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孕产妇、慢病患者等需要定期检查和心脑血管等需要急诊急救的患者、儿科患者,要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给予及时治疗,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停诊、拒诊或延误治疗。对于高度怀疑且不能排除新冠疫情的患者要在救治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对救治后需留院治疗的,应先在缓冲区进行单人单间隔离治疗,排除新冠疫情后再转入普通病房。

3.支持发展互联网医院。鼓励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在确保医疗质量和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全面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各医疗机构要积极发挥互联网作用加强医疗管理,指导互联网医院依法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及时为患者提供在线互联网诊疗服务,满足患者正常就医需求。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发挥合力。成立雁江区应对新冠疫情医疗救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医疗救治专班,做好沟通协调,细化工作方案,建立救治预案。汇集全医疗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理念,提前做好医疗机构布局改造、资源储备、人员培训等工作,做好应对新冠疫情医疗救治准备。

(二)强化责任,严肃追责。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对医疗救治工作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地。坚持结果导向,对医疗救治工作中开展不利的、出现重大失误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要开展问题倒查、责任倒究。

(三)强化指导,落实整改。各单位要深刻汲取近期发生新冠疫情案例,充分预判发展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新冠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区卫健局将适时组织专家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指导,对于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的医疗机构进行台账管理,限期整改到位。确实需要改造和扩建的医疗机构,要制定改扩建计划。医疗机构改扩建、物资设备配备等工作应于20__年8月中旬全部完成,切实保障新冠疫情医疗救治工作顺利开展。

(四)强化监督,确保成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机构类别将《资阳市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接诊流程图》张贴在医疗机构显眼位置,确保人人知晓、人人执行。区卫健局将组织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加强全区医疗机构整改效果的“回头看”,严格时间节点,严格进度要求,聚焦薄弱环节,补齐短板,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医疗救治工作心得体会篇二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医疗救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参与医疗救治工作的医生,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多年的实践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医疗救治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作为一名医生,我们需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时刻以病人的利益为重。在医疗救治中,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胜利或者失败而高兴或者沮丧,而是应该以病人的康复为最终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我们还要尊重病人的权益,尽量保护他们的隐私,提供尊贵的服务。

其次,医疗救治工作需要严谨的医学知识和扎实的技术功底。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作为一名医生,我们需要具备系统全面的医学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跟上医学的发展。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医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救治。

然后,医疗救治工作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医疗救治中,医生需要与病人和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病情和需求,同时也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紧密的合作。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增强病人的信任感和满意度。在沟通和合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和倾听能力,善于与人交流,共同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最后,医疗救治工作需要善于创新与总结。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医生,我们需要敢于创新,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每一次救治结束后,我们还要及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只有不断总结与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水平,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医疗救治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严谨的医学知识、扎实的技术功底、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与总结的精神。作为一名医生,在医疗救治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病人的疾病,更要关心病人的身心健康,为病人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只有不断努力,始终以病人的利益为重,才能做好医疗救治工作,为病人带来美好的健康。

医疗救治工作心得体会篇三

为解决好百姓遇到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竭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服务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医疗救治便民举措实施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要求,通过实施各项疫情防控便民举措,减少人群聚集,尽最大可能减少人群交叉感染机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开展互联网诊疗。为方便市民和发热患者在家中进行线上咨询或复诊,最大限度保障市民和医护人员安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市立医院3处启动发热门诊的医院均要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通过“慧医”app、“健康”、“健康服务号”微信公众号等途径为市民提供免费线上咨询服务。

(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成立市咨询专家组,即精神医师专家咨询组和社会心理咨询师咨询组。将两个专家组整合重编6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两个医生加一个心理咨询师组成,每个小组负责2个乡镇的心理问题业务。将市咨询专家组名单发送给各镇街、各成员单位,并通过官方网站、媒体上公示联系人和电话,以便咨询人联系。

(三)公布发热门诊电话。为确保全市群众及时了解和规范处理病毒感染肺炎的相关问题,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市立医院立即面向社会公布发热门诊的咨询电话(附件2)。各单位要确保电话24小时畅通,尽快制订电话接听服务须知,第一时间培训所有值班人员接到群众咨询后规范处理,凡有问题立即建议群众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四)开通网上中药房。为加强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定市中医医院近期开通网上中药房服务,依托微信公众服号等网络服务平台,推广中医药预防处方、送汤药上门服务(市民可通过上传处方,经审核后,医院将通过快递将中草药(可代煎)快递至居民家中)。其他各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服务能力,可进行开通。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根据服务内容制定实施方案,抓紧落实;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根据市民反映的相关问题,持续改进完善网上中药房服务。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省、市防控指挥部的具体要求上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便民措施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专人负责,确保履职尽责、责任到位,保障各项便民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单位要加大便民举措的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集中宣传我市线上发热门诊app、心理咨询、发热门诊电话咨询、网上中药房等便民举措,提高市民知晓率,确保便民举措取得实效。

医疗救治工作心得体会篇四

我认为医生对自己的专业应有博有专。临床医学专业,又可细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骨科等专业。我们对自己的专业,尤其是自己所在的专科,要做到"术业有专攻",也就是对自己所处的专科,如内科中的呼吸内科,我们要做到对呼吸内科诊疗知识和技能了如指掌。同时我们对自己的专业要博学,即身为呼吸内科的医生,我们也要对消化内科、内分泌科有一定的研究。同一个病人有时兼患几个专科的疾病,自己多掌握几门知识,可以说是利人利己。

医生应学会释放压力。医生,是经常要和死亡打交道的。抢救病人不及时,有时可以导致病人死亡;用药剂量错了1mg,有时会让病人产生严重的不适;一次误诊,就有可能让病人接受不必要的手术。用过药后,有时要担心病人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下班后,有时怀疑自己遗嘱是否下错了……因此,医生的压力是很大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宣泄方式去宣泄这种压力。比如下班后躺在床上听一些轻音乐,养成跑步的习惯等。毕竟精神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对医生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

医生也可以适时地梳理一下工作心得体会,因为这些工作心得体会的总结,会让你的工作更轻松,更有章法。

医疗救治工作心得体会篇五

医疗救治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必须要做好的任务,特别是在人类历史上遇到重大灾难和疫情时。最近,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医疗救治工作不仅考验了国家的应对能力,也成为了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考验。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员,我深受其影响,并通过阅读和反思,得出了一些个人心得体会。

第二段: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准备工作是医疗救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从确诊病人到治疗病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准备和安排。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理解和执行所有的程序,例如安全措施、隔离措施、手术规范等等,这是保障医疗救治工作的最基本保障。我们需要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同时,也要做好学习相关知识,特别是不断更新最新知识,科学指导我们的医疗救治工作,提高我们的应对能力及技能水平。

第三段: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医疗救治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团队紧密合作,才能完成各项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懂得团队协作,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团队合作,无私地共享知识和经验,协作是我们完成高质量医疗救治的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彼此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第四段:情感关怀的重要性。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我们看到了许多的同胞在疾病和痛苦中表现出了强大的意志力和生命力。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提高对症治疗的技术,还要关注患者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我们的温情,安抚和关怀也是给予患者安宁和力量的主要来源。所以,我们必须时刻警醒,关注患者的心理、情感、需求和权益。

第五段:总结。

拥有救治医疗工作的责任和使命,是医务工作者的基本宗旨之一。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前进,我们需要保持心态良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总结。我们需要具备科学理性的态度,发扬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团队协作来实现我们的目标。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我们要坚定信念,相信我们会度过难关,并全力以赴地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医疗救治工作心得体会篇六

20xx年8月16日,放射科全体工作人员在本科进行了关于医疗安全内容的认真学习,大家热烈讨论,踊跃发言,对每个人收获颇丰,均有深刻心得体会。我们是医务工作者,是白衣天使,负有“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之重托,我们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应该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全心全意地去为病人服务。我们在这个科里工作,要将高尚的医德、严谨的'工作作风、温暖热情的服务态度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广大,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真正让病人在感到放心、满意。为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坚决做到:

一是加强业务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在工作中、在工作之余,都要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采取集体学习讨论、个人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业务技术素质,使自己在病人面前、在病情面前,能够做出正确诊断,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尽快解除病人的痛苦。

二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对工作精益求精,更好的提高影像诊断的符合率,更好的为临床及病人服务。

三是对病人如亲人,病人带着伤痛来就医,无论在体质上还是在精神上,本身就很痛苦,我们要用亲人般的温暖对待他们,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文明用语,礼貌用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决不能因为问题小而不当回事,以免小问题引发大问题,对任何有疑问的情况决不能放松,也决不允许放过,一定要弄清并解决为止,决不掉以轻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操作上做起,时时处处抓安全,上安全岗,干安全活。“安全”应牢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融入血液、融入理念,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做一个“生命”的安全保护员。

放射科。

20xx年xx月xx日。

医疗救治工作心得体会篇七

xx年,x区医保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市医保局总体部署,围绕和服务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中心工作,努力做好惠民利民、依法治理、改革创新、服务大局四篇文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将xx年工作开展情况及xx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民生为本,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一是加强部门协作,抓好医保筹资。加强与相关区级部门和乡镇(街道)协作,全力推进城乡居民筹资工作,全面落实免收重特大疾病参保费用、降低大病互助补充保险缴费基数和费率等降费减负惠民政策。二是强化救助托底,抓好医保扶贫。认真落实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医疗救助待遇一卡通发放于x月顺利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政策范围内费用救助比例达xx%。三是做到精准施策,抓好待遇落实。积极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互助补充、重特大疾病保险待遇,认真贯彻落实药品、耗材零加价惠民政策,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切实提高参保群众医保待遇水平。x-xx月,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xx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xx人,参保率达xx%以上;共有xxx人次享受城职医保待遇xx万元;xx人次享受城居医保待遇xx万元;xx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xx万元,xx人次享受长照险待遇xxx万元;xx人次享受医疗救助待遇xxx万元。

(二)服务为先,提升医保服务能力。一是理清职能边界,夯实部门职责。主动与涉改部门对接,做好医疗保险费用征缴、工伤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服务及药品价格等职能职责划转,以区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夯实部门职责,确保医保惠民工程顺利推进。二是推进异地联网,方便群众就医。我区已实现定点医院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全覆盖,开通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定点药店和诊所扩大至xxx家,共有异地参保人员xx名在我区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医疗费用xx万元,xxx人次在我区定点药店刷卡个人账户xxx万元。三是搭建便民平台,提升服务水平。整合医保内部资源,实现基本、大病、补充、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深化医保业务网上通办服务模式,目前,已有异地就医备案、个体医疗退休、新生儿参保、个帐返还等xx项业务通过x医保微信平台办理,并与天府市民云x专区对接,已有xxx余人通过微信平台申请办理医保业务。

(三)监管为主,确保基金安全有效。一是构建监控体系,强化内控管理。研究制定了《稽核管理工作规程》和《审核管理办法》,构建以区级医保部门为主导,乡镇(社区)医保协管力量联动、相关区级部门互动、定点机构强化履约、第三方专家评审、媒体监督、社会监督员为补充的医保监督体系,打造三岗定责、三权分离、一窗进出审核内控体系,规范医保服务行为。二是建立监控系统,实施精准稽核。开发医保智能预警监控分析系统,对定点医药机构进销存、结算、总控等运行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建立医保审核、稽核联动机制,按月对比分析特别数据,为医保监管方向提供准确指引。三是加大检查力度,严格协议管理。建立打击骗取医疗保险基金联席会议机制,科学实施医保总额预算管理,深入推进医保医师管理,按照日常巡查辐射全域,专项检查重点稽核思路,开展打击欺诈骗保集中宣传月及基层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情况、医疗保障基金专项治理、医疗乱象专项整治、门诊血液透析专项检查等专项行动,确保医保监管全天候、全覆盖、常态化,全年共追回违规金额xx万元,扣减保证金xx万元,中止定点医药机构服务协议x家,对xxx人次存在违反服务协议的医保医师给予扣分处理,约谈定点医药机构xxx家/次。

(四)改革为重,引领医保创新发展。一是扎实推进药品集中采购与使用试点。按照国家、省、市对x+x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要求,成立工作推进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按月细化工作任务,全面收集、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辖区xx家试点医疗机构已完成中选药品采购xx万盒,占中选药品采购总量的xxx%。二是深入推进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在全市率先建立长期照护保险评估人员管理x+x+x制度体系,依托微信公众号搭建长照险论坛评估人员学习、交流平台,切实夯实队伍建设,规范评估行为,提升评估水平。

(一)推进金x大港区医保协同发展。一是设立大港区医保便民服务窗口,实现医疗费用申报、异地就医备案、城乡居民参保登记业务大港区通存通兑。二是搭建大港区医保业务数据交换中心,实现业务事项影像受理资料、医保审核数据等高效传输和即时办理,规范服务行为。三是建立大港区服务事项内控管理制度,制定《大港区医保便民服务一窗办理实施方案》,实施跨区域与本地业务事项同质化管理,专柜管理跨区域业务档案,严格做好业务风险防控。四是建立三地医保监管联动机制,开展检查内容统一、检查人员联动、检查结果互认的联合监管,组建大港区第三方专家库,建立专家抽调机制,解决第三方评审专家资源分布不均、技术差异和风险防控等问题。自三地签订医保事业协同发展协议以来,已开展交叉检查x家次,万元,扣减保证金x.x万元,暂停医保服务协议x家;开展专家交叉评审x次,万元,扣减违约金xx万元。

(二)推进医共体建设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作为全市首个医共体建设医保改革试点区县,通过试点先行,确定了一个总额、结余留用、超支分担、共同管理医保总控改革工作思路,被x区委、区政府《x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青委发〔xx〕xx号)文件采纳,将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作为医疗集体化改革重要运行机制,也为x市医共体建设积累了医保改革经验。

(一)医保行政执法问题:医保行政执法尚无具体流程和规范化执法文书,建议市局尽快出台医疗保障行政执法相关流程和文书模板并进行培训。

(二)数据共享问题:由于数据向上集中,区县自行建立的.预警监控分析系统数据来源不够及时、全面、准确,不能自主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医保精准监管。建议在市级层面建立医保大数据云空间,向区县提供大数据查询和使用接口。

(三)区外医疗救助未实行联网结算问题:目前医疗救助区外住院费用仍采用参保群众全额垫付手工结算方式,程序繁琐、报费时间长,建议实行医疗救助全市联网结算,方便参保群众。

(四)门特期间住院费用联网结算问题:参保人员反映在门特期间发生的住院费用需全额垫付后到经办机构结算,办理过程不便捷,建议开通门特期间住院费用医院联网结算。

(一)以服务大局为引领,立足保障促发展。一是深入推进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强化照护机构监管,引导照护机构提能升级,逐步建立康养、医疗一体化机构;有效释放市场潜在需求,培育和发展照护市场,促进照护产业发展。二是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支持东部新城五个未来之城建设二十条医疗保障政策措施,重点推进定点医疗机构申请提速增效,扩大照护机构定点范围,助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三是下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这盘棋,按要求推进按病组分值付费方式改革,激发医疗集团和医疗机构内生动力,实现全区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整体提升。

(二)以基金安全为核心,立足发展促规范。一是推进医保领域法治建设,理清协议、行政、司法医保管理职能边界并建立有效衔接机制,推动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发挥联合惩戒威慑力。二是丰富医保监管手段,通过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商保机构,夯实社会监督员和基层协管员队伍等,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体系,巩固基金监管高压态势。三是按照医保智能监控示范城市建设要求,完善智能监控预警系统,提升智能监控功能,丰富智能检测维度,探索异地就医监管手段,实现基金监管关口前移、高效、精准。

(三)以创新理念为抓手,立足规范优服务。一是以大医保思维建立医保+医院协同发展服务理念,提升前端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后端医疗保障水平,实现医疗和医保服务能力双提升。二是围绕x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推进医保联盟战略部署,树立医保+商保协同发展服务理念,大力推进长照险商保委托经办,强化大病保险商业化运作,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实现深度合作。三是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和成巴协同发展,深化金x大港区医保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全域服务和全方位监管。

(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立足服务惠民生。一是加强部门协作,确保xx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维持在xx%以上,圆满完成扶贫攻坚、待遇保障等民生工作目标。二是提能升级医保微信掌上经办平台,逐步扩大网上经办项目,做优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三是继续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进一步扩大个人账户异地直接结算医药机构范围,为外来就业创业人员就医购药提供便利。

医疗救治工作心得体会篇八

近年来,医疗救治工作在我国迅速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深感在医疗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对提升救治效果至关重要。以下将从加强沟通交流、持续学习进修、关注细节、注重团队协作和关心患者心理五个方面,分享我的医疗救治心得体会。

首先是加强沟通交流。医疗工作需要与患者进行频繁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病情、需求和期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到耐心倾听,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选择,并能够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同时,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团队工作中。通过及时准确的沟通,我们可以互相协调工作,提高救治效果。

其次是持续学习进修。医疗学科不断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了解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最新的临床指南。通过不断学习进修,我们可以有效地改进自己的临床技能,提高诊疗水平,并提供更好的医疗救治服务。

第三是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在医疗救治过程中尤其如此。我们要注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例如通过轻声细语、温暖微笑等方式与患者沟通,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专注。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医疗操作的细节,例如遵守洗手和消毒的规范,严格执行医疗操作指南等。只有通过关注细节,我们才能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事故和误诊。

第四是注重团队协作。医疗救治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合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间的协作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进行沟通和协调,形成紧密的团队协作关系。同时,我们还要尊重和倾听团队中其他成员的意见,并与他们共同制定和执行工作计划。只有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我们才能提供高效且安全的医疗服务。

最后是关心患者心理。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对医疗救治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们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我们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与家人和朋友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缓解他们的焦虑和压力。通过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我们可以提高他们对医疗救治工作的信任感,促进他们愈合的过程。

在医疗救治工作中,我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医疗救治技能。通过加强沟通交流、持续学习进修、关注细节、注重团队协作和关心患者心理等方面的努力,我相信我们可以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救治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医疗救治工作心得体会篇九

进一步细化新冠疫情医疗救治各项措施,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原则,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目标要求,为可能出现的秋冬季疫情做好应对准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重点工作。

(一)充分发挥发热门诊“哨点”作用。

1.规范设置发热门诊。二级综合医院要在门急诊设置预检分诊点,并在相对独立区域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可设置发热门诊(或诊室)和留观室,规范开展预检分诊工作。发热门诊应设置“三区两通道”和相对宽敞的空间,原则上能够满足患者所有检查、检验在该区域独立完成。20__年10月31日前,县人民医院要按照《江西省发热门诊基本设置标准(试行)》完成发热门诊建设,并申请验收。相关医疗机构要按照秋冬季就诊高峰期诊疗量做好发热门诊诊室、留观病房和防护、消毒等用品准备,确保满足临床需求。

2.加强发热患者闭环管理。一是规范工作流程。各医疗机构要实行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一体化闭环管理,将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工作紧密衔接。要规范和细化发热病人接诊、筛查、留观、转诊工作流程,确保所有来院患者经预检分诊后再就诊,发热患者全部由专人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防止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二是落实首诊负责制。发热门诊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安排具有呼吸道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的医务人员出诊,做好发热病人基本身份信息登记,加强流行病学问诊,强化新冠疫情临床症状早期识别,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三是加强病例排查。发热门诊全部患者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和血常规检测(必要时还可进行抗体、ct等检查),可疑患者应全部留观,按照2小时报告疑似和确诊病例,4-6小时回报核酸检测结果,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要求,对可疑患者进行排查。发热门诊要执行24小时值班制,不得无故自行停诊。秋冬季为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医疗机构在对呼吸道症状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的同时,要加强流感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筛查。

要按照新冠疫情诊疗方案要求,加强对新冠疫情疑似病例的诊断,不漏诊任何一个可疑患者。各医疗机构要制定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方案,疑似和确诊病例由专人专车(救护车)尽快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各级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迟转诊疑似和确诊病例。对应诊断而未诊断、应转诊未及时转诊而造成新冠疫情传播扩散的,开展责任倒查。

(二)着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

按照“应检尽检”要求,对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对其他人群要主动提供服务,确保“愿检尽检”。要加快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步伐,20__年9月1日前县人民医院应具备核酸样本采集和检测能力,提供核酸检测服务,检测能力要与秋冬季最大诊疗量相匹配,避免采集数量明显超过检测能力导致的标本积压、失效以及结果反馈迟缓等问题。对于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的核酸检测,要在4-6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普通门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的核酸检测,原则上要在12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结果。通过开展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做好核酸检测质控工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制定病毒核酸检测应急工作方案,建立新冠疫情病毒核酸检测人员和标本采集人员库,做好全域人群检测的人员和技术储备,保障在发生聚集性疫情或疫情扩散等情形下,5-7天完成辖区所有人员核酸采样检测要求,全县共储备核酸检测标本采集人员744人,县卫健委组织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对核酸检测标本采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三)落实院感防控和人员培训。

1.严格落实医疗机构院感防控要求。各有关医疗机构要牢固树立“院内零感染目标”,严格执行院感制度,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院感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院感防控工作。要开展院感防控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和能力。医疗机构全员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加强佩戴口罩、手卫生、环境通风和物表消毒管理。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坚持“一人一诊一室”,充分利用各类就诊、叫号、检查预约等系统,分流患者,减少人员现场聚集,最大限度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技术演练。县卫健委、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新冠疫情防控和救治知识培训及技术演练,围绕新冠疫情病例发现、报告、隔离、规范化诊疗以及核酸检测、院感防控、医务个人防护等开展全员培训,重点科室还要针对新冠疫情相关特殊医疗技术组织开展专项培训。县级专家队伍要通过现场指导、视频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指导,适时组织新冠疫情诊疗技术交流,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模拟演练,提高基层新冠疫情诊疗能力和水平。

(四)新冠疫情救治和日常诊疗两手抓。

1.全力做好新冠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加强组织协调、医疗力量调配和医疗设备配置,对新冠疫情患者实行定点集中治疗,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进一步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轻型、普通型患者尽早介入,防止轻症转为重症;重症病例按照“一人一策”原则,开展多学科诊疗,千方百计提高诊疗效果;加强治愈患者健康监测、心理疏导和康复治疗,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健康。定点医院县人民医院、后备定点医院县中医院要在前期组建的专家组基础上,及时调整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原则上应涵盖呼吸、重症、感染(传染)、院感、检验、影像、中医、护理等专业,全力做好新冠疫情医疗救治技术指导、咨询、会诊及救治等工作。

2.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正常医疗服务。各有关医疗机构要设置必要的急诊抢救缓冲区、急诊手术缓冲区和病房缓冲区,对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孕产妇、慢病患者等需要定期检查和心脑血管等需要急诊急救的患者、儿科患者,要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给予及时治疗,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停诊、拒诊或延误治疗。对于高度怀疑且不能排除新冠疫情的患者要在救治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对救治后需留院治疗的,应先在缓冲区进行单人单间隔离治疗,排除新冠疫情后再转入普通病房。要通过预约诊疗、分时段就医、线上咨询、慢病管理长期处方等方式,加强医疗管理,满足患者正常就医需求。

(五)加强集中救治场所准备。

1.确定县级救治医院。确定弋阳县人民医院为县级新冠疫情教治定点医院,确定弋阳县中医院为县级后备定点医院。按照本县二级综合医院总床位数的10%进行准备,重症监护床位数量应不少于定点医院床位总数的10%。当县级定点医院收治能力达到最大收治能力的50%时,立即启用后备定点医院。

2.做好临时性扩充收治床位(方舱医院)准备。加强临时性扩充收治床位储备,将老硅肥厂、冠军集团厂房等可分隔的封闭式大空间建筑做好改造为临时集中收治场所的准备,并做好方舱医院改造预案。

3.加快医院升级改造。要加快对定点医院县人民医院和后备定点医院县中医院进行改造,重点加强三区两通道、供氧、通风、供暖、污水污物处理等设施改造,使之符合秋冬季传染病诊疗要求,加强物资和设备配备,确保满足满负荷收治患者相关要求。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要加快发热门诊改造进度,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保障医疗救治需求。

4.完善定点医院启用方案。原则上,定点医院启用时必须迅速整体腾空,不得将新冠疫情病人与普通病人同时收治与一家医院(或一个院区);当定点医院收治病例数达到最大收治能力的50%时,应在24小时内腾空后备定点医院,在48小时内投入使用;当后备定点医院收治病例数达到最大收治能力的50%时,要迅速启用方舱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要制定完善本单位医院启用方案,明确分级启用程序要求,落实整建制腾空要求,明确医疗资源、物资设备等各项保障措施,并加强预案推演,保证分级启用方案切实可行。

(六)加强医疗力量和物资储备保障。

1.统筹调配医疗力量。县卫健委对县内医疗力量特别是呼吸、感染、重症、护理、临床检验、院感防控等重点科室医疗力量以及可以整建制调派的医疗力量,统筹调配。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制定人员储备预案,加强人力资源统筹调配,保障医生,护士、后勤、清洁、保安、消防、餐饮等人员配置力量。

2.加强物资设备配备。各有关医疗机构配足配齐急救、抢救、重症救治、监护、检测等仪器设备,做好医用耗材、药品、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防护装备、消毒用品等储备工作,建立物资储备清单,实行物资设备动态储备,原则上物资药品储备量应满足医疗机构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县卫健委对全县物资药品统筹调配,确保储备充足,调配渠道畅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卫健委要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做好协同配合。各相关单位提前做好医疗机构布局改造、资源储备、人员培训等工作,要细化方案,完善预案,扎实稳妥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组织工作。

(二)严格责任落实。进一步明确新冠疫情医疗救治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强化部门责任落实。各相关医疗机构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部门领导分头负责,对医疗救治工作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对医疗救治相关工作开展不力的,要开展责任倒查。

(三)明确工作进度。各相关医疗机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细化制定本单位秋冬季新冠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对于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的医疗机构要尽快整改,明确整改方案和进度安排。确实需要改造和扩建的医疗机构,要制定改扩建计划。医疗机构改扩建,物资设备配备、人员培训等工作应于20__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切实保障秋冬季新冠疫情医疗救治工作顺利开展。

医疗救治工作心得体会篇十

为进一步提高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院前医疗急救应对能力,确保院前医疗急救转运安全高效,医疗机构接受迅速顺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安全,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转运工作方案(试行)》等文件和我市新冠疫情防控整体安排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高度重视,加强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建设。

各旗市区卫生健康委和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要强化政策协调衔接,统筹推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健康发展,结合人口规模、服务需求,医疗资源功能布局、科学规划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布局。整合资源,要加大医疗机构投入,落实自治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提高救护车配置水平,特别是提高负压监护型救护车比例,要达到每个旗市区至少有1台负压救护车的要求。负压救护车到位率达到100%,负压救护车纳入属地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平台比例达到100%。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人才培训,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质量与效率。加强质量控制,确保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质量和安全。

二、加强管理,确保转运工作高效安全。

各旗市区卫生健康委要要认真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转运工作方案(试行)》等文件,结合新冠疫情防控整体安排和实际情况,制定辖区内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方案,提出明确要求,并监督网络医院切实落实,在及时高效完成转运任务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转运过程中的传播风险和医患交叉感染风险。

三、统筹安排,专车执行高风险任务。

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统筹负责辖区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辖区内新冠疫情病例的转运指挥调度工作。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一定数量的负压救护车辆和专业人员,成立新冠疫情转运车组,采取平战结合管理,“战时”全力承担新冠疫情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发热相关病例的转运任务,平时承担日常院前医疗急救任务,在网络医院和定点收治医疗机构,设置专门区域停放新冠疫情转运救护车车辆,配置标准化的洗消中心,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转运车辆、医疗设备等进行终末消毒。专门车组执行高风险任务,在调度环节加强问询,最大程度降低转运过程中的传播风险和医患交叉感染风险。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调度水平。

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与通信、公安、交通、应急管理等部门及消防救援机构的急救调度信息共享与联动,提高调度效率,探索居民健康档案与调度平台有效对接,提高调度水平,有效提高指挥调度和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要加强调度人员培训,在调度环节加强问询,准确掌握有关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分类调派。受理有发热、呼吸系统症状患者急救电话时,必须主动询问两周内旅行史、居住史、密切接触史、疫区暴露史等相关情况。自述有相关流行病史且患者病情稳定的,派遣新冠疫情转运车组执行任务;有相关流行病史且病情危急或不明的,或无相关流行病史的,就近派遣日常急救车组执行任务,并加强个人防护;受理无接诊高度疑似发热病人条件的医疗机构请求转运相关病人的急救电话时,派遣新冠疫情转运车组执行任务,迅速将患者转运至辖区指定定点医院。

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网络医院和急救车应当做好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时,需向当地旗市区卫健委报告,由呼伦贝尔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组织将病例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跨旗市区转运时旗市区卫健委需向呼伦贝尔市卫健委报告。

五、院前院内有效衔接,提高救治效率。

各级卫健委要按照有关要求加强医疗机构急诊、发热门诊管理,确保医疗机构于院前急救网络有效衔接,要求医疗机构间转接病人前必须做好信息对接,缩短院前院内交接时间。对于新冠疫情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发热相关病例等,提前预留接诊区域妥善安置,做好医护人员防护,入院立即进行相关检查尽快明确诊断,完善院内流程,整合呼吸、重症等相关科室,迅速开展救治,提高救治效率。

六、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的处置和管理应当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按照常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

各旗市区卫生健康委、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要高度重视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根据本方案和实际情况,提高院前医疗急救应对能力,旗市区卫生健康委要加强对辖区内应对新冠疫情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实施情况的政策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评价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并定期通报工作进展。

医疗救治工作心得体会篇十一

进一步细化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各项措施,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原则,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目标要求,为可能出现的秋冬季疫情做好应对准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充分发挥发热门诊“哨点”作用

1.规范设置发热门诊。二级综合医院要在门急诊设置预检分诊点,并在相对独立区域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可设置发热门诊(或诊室)和留观室,规范开展预检分诊工作。发热门诊应设置“三区两通道”和相对宽敞的空间,原则上能够满足患者所有检查、检验在 该区域独立完成。2020年10月31日前,县人民医院要按照《江西省发热门诊基本设置标准(试行)》完成发热门诊建设,并申请验收。相关医疗机构要按照秋冬季就诊高峰期诊疗量做好发热门诊诊室、留观病房和防护、消毒等用品准备,确保满足临床需求。

2.加强发热患者闭环管理。一是规范工作流程。各医疗机构要实行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一体化闭环管理,将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工作紧密衔接。要规范和细化发热病人接诊、筛查、留观、转诊工作流程,确保所有来院患者经预检分诊后再就诊,发热患者全部由专人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防止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二是落实首诊负责制。发热门诊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安排具有呼吸道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的医务人员出诊,做好发热病人基本身份信息登记,加强流行病学问诊,强化新冠肺炎临床症状早期识别,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三是加强病例排查。发热门诊全部患者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和血常规检测(必要时还可进行抗体、ct等检查),可疑患者应全部留观,按照2小时报告疑似和确诊病例,4-6小时回报核酸检测结果,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要求,对可疑患者进行排查。发热门诊要执行24小时值班制,不得无故自行停诊。秋冬季为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医疗机构在对呼吸道症状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的同时,要加强流感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筛查。

要按照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要求,加强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诊断,不漏诊任何一个可疑患者。各医疗机构要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方案,疑似和确诊病例由专人专车(救护车)尽快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各级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迟转诊疑似和确诊病例。对应诊断而未诊断、应转诊未及时转诊而造成新冠肺炎传播扩散的,开展责任倒查。

(二)着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

按照“应检尽检”要求,对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 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对其他人群要主动提供服务,确保“愿检尽检”。要加快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步伐,2020年9月1日前县人民医院应具备核酸样本采集和检测能力,提供核酸检测服务,检测能力要与秋冬季最大诊疗量相匹配,避免采集数量明显超过检测能力导致的标本积压、失效以及结果反馈迟缓等问题。对于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的核酸检测,要在4-6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普通门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 的核酸检测,原则上要在12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结果。通过开展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做好核酸检测质控工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制定病毒核酸检测应急工作方案,建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人员和标本采集人员库,做好全域人群检测的人员和技术储备,保障在发生聚集性疫情或疫情扩散等情形下,5-7天完成辖区所有人员核酸采样检测要求,全县共储备核酸检测标本采集人员744人,县卫健委组织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对核酸检测标本采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三)落实院感防控和人员培训

1.严格落实医疗机构院感防控要求。各有关医疗机构要牢固树立“院内零感染目标”,严格执行院感制度,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院感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院感防控工作。要开展院感防控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和能力。医疗机构全员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加强佩戴口罩、手卫生、环境通风和物表消毒管理。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坚持“一人一诊一室”,充分利用各类就诊、叫号、检查预约等系统,分流患者,减少人员现场聚集,最大限度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技术演练。县卫健委、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知识培训及技术演练,围绕新冠肺炎病例发现、报告、隔离、规范化诊疗以及核酸检测、院感防控、医务个人防护等开展全员培训,重点科室还要针对新冠肺炎相关特殊医疗技术组织开展专项培训。县级专家队伍要通过现场指导、视频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指导,适时组织新冠肺炎诊疗技术交流,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模拟演练,提高基层新冠肺炎诊疗能力和水平。

(四)新冠肺炎救治和日常诊疗两手抓

1.全力做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加强组织协调、医疗力量调配和医疗设备配置,对新冠肺炎患者实行定点集中治疗,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进一步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轻型、普通型患者尽早介入,防止轻症转为重症;重症病例按照“一人一策”原则,开展多学科诊疗,千方百计提高诊疗效果;加强治愈患者健康监测、心理疏导和康复治疗,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健康。定点医院县人民医院、后备定点医院县中医院要在前期组建的专家组基础上,及时调整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原则上应涵盖呼吸、重症、感染(传染)、院感、检验、影像、中医、护理等专业,全力做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技术指导、咨询、会诊及救治等工作。

2.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正常医疗服务。各有关医疗机构要设置必要的急诊抢救缓冲区、急诊手术缓冲区和病房缓冲区,对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孕产妇、慢病患者等需要定期检查和心脑血管等需要急诊急救的患者、儿科患者,要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给予及时治疗,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停诊、拒诊或延误治疗。对于高度怀疑且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要在救治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对救治后需留院治疗的,应先在缓冲区进行单人单间隔离治疗,排除新冠肺炎后再转入普通病房。要通过预约诊疗、分时段就医、线上咨询、慢病管理长期处方等方式,加强医疗管理,满足患者正常就医需求。

(五)加强集中救治场所准备

1.确定县级救治医院。确定弋阳县人民医院为县级新冠肺炎教治定点医院,确定弋阳县中医院为县级后备定点医院。按照本县二级综合医院总床位数的10%进行准备,重症监护床位数量应不少于定点医院床位总数的10%。当县级定点医院收治能力达到最大收治能力的50%时,立即启用后备定点医院。

2.做好临时性扩充收治床位(方舱医院)准备。加强临时性扩充收治床位储备,将老硅肥厂、冠军集团厂房等可分隔的封闭式大空间建筑做好改造为临时集中收治场所的准备,并做好方舱医院改造预案。

3.加快医院升级改造。要加快对定点医院县人民医院和后备定点医院县中医院进行改造,重点加强三区两通道、供氧、通风、供暖、污水污物处理等设施改造,使之符合秋冬季传染病诊疗要求,加强物资和设备配备,确保满足满负荷收治患者相关要求。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要加快发热门诊改造进度,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保障医疗救治需求。

4.完善定点医院启用方案。原则上,定点医院启用时必须迅速整体腾空,不得将新冠肺炎病人与普通病人同时收治与一家医院(或一个院区);当定点医院收治病例数达到最大收治能力的50%时,应在24小时内腾空后备定点医院,在48小时内投入使用;当后备定点医院收治病例数达到最大收治能力的50%时,要迅速启用方舱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要制定完善本单位医院启用方案,明确分级启用程序要求,落实整建制腾空要求,明确医疗资源、物资设备等各项保障措施,并加强预案推演,保证分级启用方案切实可行。

(六)加强医疗力量和物资储备保障

1.统筹调配医疗力量。县卫健委对县内医疗力量特别是呼吸、感染、重症、护理、临床检验、院感防控等重点科室医疗力量以及可以整建制调派的医疗力量,统筹调配。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制定人员储备预案,加强人力资源统筹调配,保障医生,护士、后勤、清洁、保安、消防、餐饮等人员配置力量。

2.加强物资设备配备。各有关医疗机构配足配齐急救、抢救、重症救治、监护、检测等仪器设备,做好医用耗材、药品、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防护装备、消毒用品等储备工作,建立物资储备清单,实行物资设备动态储备,原则上物资药品储备量应满足医疗机构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县卫健委对全县物资药品统筹调配,确保储备充足,调配渠道畅通。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卫健委要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做好协同配合。各相关单位提前做好医疗机构布局改造、资源储备、人员培训等工作,要细化方案,完善预案,扎实稳妥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组织工作。

(二)严格责任落实。进一步明确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强化部门责任落实。各相关医疗机构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部门领导分头负责,对医疗救治工作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对医疗救治相关工作开展不力的,要开展责任倒查。

(三)明确工作进度。各相关医疗机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细化制定本单位秋冬季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对于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的医疗机构要尽快整改,明确整改方案和进度安排。确实需要改造和扩建的医疗机构,要制定改扩建计划。医疗机构改扩建,物资设备配备、人员培训等工作应于2020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切实保障秋冬季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顺利开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