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江苏瑞金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江西瑞金红色教育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16:50:41 页码:7
江苏瑞金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江西瑞金红色教育心得体会(三篇)
2023-01-07 16:50:41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江苏瑞金红色教育心得体会一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锦溪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锦溪位于苏州市昆山市,东邻上海,西接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江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美誉。

锦溪(旧称陈墓),位于昆山市西南23公里处,东与上海市青浦区接壤,西与苏州市吴中区为邻。全镇占地面积90.69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6平方公里。锦溪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北有沪宁铁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南有318国道,沪青平高速,昆山南北交通主干道在此过境。风景名胜锦溪桥梁星罗棋布,桥之密度国内罕见,当地名谣素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之说,其中较著名的有十眼长桥。十眼长桥建于明代,与古莲池、文星阁、长堤回廊和桃园构成完整的古莲景区。

桥有九柱十孔,全长52米,造型古朴别致,为远近水乡所罕见,人称“小宝带桥”,是观湖赏月极佳之处。 古董馆古董馆系苏州薛仁生先生古玩收藏品陈列馆。在36座桥中,锦溪最有名的有8座。它们是天水桥、太平桥、十眼桥、锦溪中和双桥、众安桥、溥济桥、普庆桥、里和桥。天水桥俗称北观音桥。在锦溪的砖瓦博物馆中,除了各种各样的古砖,古瓦的陈列品也很有特色。最佳旅游时间苏州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

无霜期年平均长达233天。历史文化锦溪得名于一条古老的河流,小溪穿过古镇,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志载,南宋金兵入侵,宋室南迁,孝宗帝及宠妃陈氏途径于此,因陈妃深爱锦溪美景,恋不忍离。后陈妃病殁,水葬于锦溪五保湖中,孝宗帝亦将锦溪改名为陈墓,长达840年之久,1992年10月8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锦溪原名。

锦溪,旧称陈墓,位于昆山市西南隅,距古镇周庄8公里锦溪。东临淀山湖,西依澄湖,南靠五保湖,北有矾清湖、白莲湖,“东迎薛淀金波远,西接陈湖玉浪平”。故锦溪历来有“金波玉浪”之称。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民生存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史载,南宋建都临安时,宋孝宗的宠妃陈妃病殁水葬于此,锦溪便改名陈墓,长达830年。1993年,恢复锦溪古名。古镇原有一溪,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如今,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锦溪,仍然以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若隐若现的陈妃水冢,风铃悦耳的文昌古阁,蛟龙卧波的十眼长桥,以及“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传说,全国首创的古砖瓦博物馆,都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是锦溪的写照,水巷、河埠、拱桥、骑楼、廊坊、街市,二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蕴积所调集凸现的水乡神韵,宛若一幅动人心魄的绝妙画卷。沈从文喻她“睡梦中的少女”,冯英子则称她"淡抹浓妆总相宜",已故大师刘海粟则赞誉她是"江南之最"。

锦溪,曾是南宋皇妃香消玉殒地。史载,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孝宗赵昚宠妃因病殁水葬锦溪五保湖中,为怀念陈妃,孝宗赵昚在五保湖畔钦旨建庙,为陈妃诵经护坟,锦溪亦因此被宋朝皇帝御旨改名“陈墓”长达800余年。

锦溪,亦自古为文人骚客荟萃之地。南宋名人卫径、诗人梦窗、特别是明人沈周、高启、文征明、祝允明、唐伯虎等辈都为之留下了诵景思物的千古诗文。锦溪,因溪得名,湖荡密布,古桥联袂。有着“36座桥,72只窑”美丽传说的古镇,桥梁密度,举世罕见,不足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就有古桥36座,而且大多数古桥保存完好,桥柱、楹联、碑刻保存俱全,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

这些年,锦溪古镇又坚持走“旅游兴镇”之路,定位于“文化旅游”,在挖掘古镇自然景观与传承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建设中,努力打造“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旅游品牌。如今,古镇众多的民间收藏的博物馆已经在周边水乡古镇中真正脱颖而出。“中国古砖瓦博物馆”因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极高的功史文物价值而堪称“国内之最”,“紫砂馆”精集了明代紫砂巨匠时大彬的提梁壶,清代蜚声海内外的“曼生十八壶”以及当代世界工艺大师顾景舟的紫砂器。还有古镇的“古董馆”、“张省美术馆”、“锦溪杰出人物馆”、“柿园”、“金石人家”、“马若特泥禅坊”、“中国锦溪宣卷艺术馆”等都深受了各地旅游界人士的喜爱和高度赞誉。

家居中原,相对江南人来说,我就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北方人对江南的想象,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神秘色彩。坐在旅游大巴上,看到沿途一晃而过的南国景色:满眼的河湖交错、水网纵横、鱼塘遍布,给人一个总体印象就是水,水!水!!

遥想今日目的地——锦溪。她此刻就象一个披着面纱的女郎俏立于烟雨蒙蒙的白石桥边在对着我们这群从未谋面的北人遥遥招手。进入古镇,远远就见一条长长的仿古长廊横亘于湖面上,大红的灯笼一路悬于廊檐,给水乡涂抹了一缕鲜活的色彩。特有的江南园林风味一下子抓着了游客的心,人们纷纷拍照留影。我们沿着弯曲的石桥一路向她走进。她很安静,依然沉浸在一千多年的静谧中,没有一丝那种过度开发的风尘味。掀开她的历史面纱。

据志载,这里“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晖尽撒江面,灿若锦带,故名锦溪。”相传南宋孝宗宠妃陈妃为避战乱,来到这个美丽的江南水乡。来到这里,她就再也舍不得离开了,死后她就永远地留在了此地,在五保湖中的小岛有她安息的地方——陈墓。锦溪长期以来也被当地百姓称为陈墓,一直到九十年代古镇开发后,才正名为锦溪。我们弯腰入坐于水乡特有的乌蓬船,伴随着船娘手中摇撸的吱嘎声,我们居然也象游鱼般穿行在有着四千余母水面的五保湖上了。只不过走的是旅游线路,先围着湖中岛——陈墓转了一圈,然后向着水巷深处驶去。

健壮的船娘控船本领不错。她们统一穿着蓝地白花的外衫,头带斗笠,帽下耳边各悬垂一串俗艳的粉红毛线饰物,随着摇船而来回摇晃。小船轻松通过窄窄的水巷、桥洞,岸边的迎春绿丛枝条纷披下垂,似要探腰戏水,两旁的古民宅保留着固有的风貌,枕河而居,廊桥下挂着涮的干干静静的拖把。真是让人羡慕,因这水的缘故,这里与北方有着很大的不同,比之北方的尘土这里是纤尘不染。信步在古老的青石路,循着老街的古道前行。那班驳的石桥、粉墙青瓦的老宅,古朴的廊街岸柳,无不临水而居。巷水与湖水相通,灵动成这秀美的小桥流水。站在躬身河上的古桥,看着穿梭来往的手摇船,满目青瓦白墙,我的思绪象这流水一样绵软而又悠长:千百年来,这小桥,这流水,这青石板依旧,只是已然物是人非。这里就是北人梦里烟雨中与知己共撑一把红油纸伞漫游过的地方吧?

一个充满感伤与忧郁的地方。

古镇的老街很窄。我站在古道上,与南来北往的游客摩肩而过。为着梦中的水乡,今天,大家汇集在了这里,共同领略这旖旎的水乡风光。“守侯千年,只为今生与你檫肩而过”这种机缘是多么难得啊,而着一切皆因水乡才有的,她是如此的宝贵,要好好珍惜啊。两旁的老铺一家挨着一家,中间间或也有民居。导游说这里住着原住民,看来不假。小小的铺面展示着民间的收藏:奇石、根雕、古董、钱币、古砖瓦。

更多的则是糕点铺、茶馆,摆着土特产:五香毛豆、袜底饼、酱汁肉、各式南点。

刺激着游人的购买欲、食欲。我吃着酥酥的热热的袜底饼前行,眼光在两旁的铺面上忙乱的游移。在街角,看到一衣着简朴的老人在卖刚从湖中打捞出的水红菱,禁不住停下来问价,一问才1。5元/斤,我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景区里的物价大家也都知道,这里并未象别的热点景区那样商业化。我装了一袋让老人给我称2斤,他提着称一再的添加,常与菜场小贩打交道的同伴一眼看出,老人是不会缺称的。有几个游客乘机尝而不买,老人也默不做声。我对锦溪的印象因淳朴的老人而一下子改观,再也不抱怨导游未把我们领到声明远播的水乡周庄了。可惜我们是跟团游,不象自助游那么自在,未能在那临水民居小客栈慢慢领会“人家尽枕河”的江南风韵。中午我们品尝到了在老街买的据说是沈万三家传的酱汁肉,那红烧的肘子、猪蹄与北方的最大区别是甜,甜香中除尽了肉类的别味。而此时,我不禁又怀念起那甜香不腻的酱汁肉来。想起了回味悠长的酱汁肉,想起了卖菱老人,想起了碧波荡漾、莲叶田田的湖水,还有那种细腻的水乡特有的静瑟。

描写江苏瑞金红色教育心得体会二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周近400公里,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半岛山峰,共有72峰。

太湖横跨江苏、浙江两省,但作为风景区,最精华的部分则在无锡。游览太湖,一般都是游览位于太湖北部的无锡太湖风景区,其胜处又在鼋头渚。

太湖绝佳处在鼋头渚位于太湖之滨的充山西端,因有石渚形如鼋头伸入湖中,故称为鼋头诸。太湖,古称震泽,亦名具区、笠泽、又名五湖。面积三万六千顷,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风光以雄浑清秀见长,四季景色不同,晨暮意境迥然。鼋头渚是观赏太湖风光的最佳地方,“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鼋头渚从1920xx年开始建园。先后辟有横云小筑、郑园、退庐等。游人进园先至“太湖佳绝处”牌坊,过“间津”、“利涉”门后,渐行至长春桥边。这里初春时樱花破绽怒放,排红粉白,一树树,一片片,像彩云,似晨雾,灿烂眩目。这些樱树是日本友人赠送的。

过了长春桥,从“具区胜境”牌坊左转,有荷花池,曲桥和湖心亭。“藕花深处”是夏日赏荷的好地方。“清芬屿”位于荷池中央,有小桥相通,上筑3间古式敞厅,名“诵芬堂”。曲折幽深,动中有静,景色富于变化,与浩瀚的太湖相映成趣。

登上鼋头,绕过矗立的灯塔,只见一块未经雕琢的巨石立于绿树丛中。正面刻有“鼋头渚”三字,为秦敦世所写。游人到此,纷纷摄影留念。反面“鼋渚春涛”囚字为清末唐陀手笔。站在此间,面向太湖,即可见似神龟漂游的3个小岛,即为”三山”。三山,亦称笔架山,由西鸭、大矶和小矶3个湖岛组成。距鼋头渚2.6公里,面积12公顷,最高处49.8米。山上筑有环山公路,又有石桥使三山联成一体。山上边植松、竹、枫、樟及批把,红橘等。还散养了猴群,更增添了野趣。近年来,三山已成为一座令人神往的大湖仙岛。最佳的游览线路为:牌坊影壁——洞天福地——会仙桥——月老祠和鸳鸯亭——天都仙府——天门、摘星亭——天街——灵霄宫——太乙天坛。沿着环岛幽径散步漫游,微风拂面、赏日出、观日落、宛如身入仙境。

离开“鼋渚春涛”巨石,不远处即可见一八角形的“涵虚亭”,亭下崖石上刻有“明高忠宪公濯足处”字样。再放眼望去,沿湖的峭壁上刻有“包孕吴越”、“横云”的摩崖题字。湖上薄雾迷蒙时,“横云”二字点出了鼋头渚一带风景的特色。循山路而上,有一座仿宋明的古式建筑“澄澜堂”,建于1931年。中堂书有“天然画图”额,两旁槛联”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雨卷珠帘,云拂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意即在澄澜堂看太湖,比在南昌滕王阁看鄱阳湖还要美。离此循山向左,可登飞云阁,劲松楼。一路直上。则可到广福寺,万方楼,万浪桥一带。如从七十二峰山馆、小南海,陶朱阁则可到达鹿顶山的最高处光明顶,俗称“海龟之背”。山顶舒天阁巍峨耸峙,登阁远眺,可鸟瞰整个太湖山水。“鹿顶朝晖”,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天上彩霞万道,给群山披上金色,给湖水撒下一片金点,十分壮观。

鼋头渚公园是一个以天然山水为主,人工修饰为辅的园林。当游人进入公园的大门,看到的是花木、庭园,根本见不到太湖的影子。只有当你在庭园内走出一段路,登上一个高阶,那浩瀚壮阔的太湖,一下子展现在你的眼前,使你感心胸开阔。这就是采用我国园林艺术的“欲露先藏”的手法。

鼋头渚公园花木扶疏,郁郁葱葱;湖岸怪石嶙峋,曲折多变;在绿树丛中,又有长春桥、澄澜堂、飞云阁、劲松楼、万浪桥、万方楼、光福寺、陶朱阁、光明亭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整个公园景色秀丽多姿。

蠡园在蠡湖畔。蠡湖是太湖的一部分,又名五里湖。蠡园的布局,一部分以太湖石堆放的假山为主;另一部分以湖边的千步长廊、沿湖长堤为主。 千部长廊一边紧靠碧波荡漾的蠡湖,一边是砌有不同团案的89扇花窗的长墙,墙壁上还嵌着一些珍贵的石刻。

蠡湖、蠡园皆因著名历史人物范蠡而得名。传说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曾与西施泛舟在五里湖上。后人为纪念此事,把五里湖改名为蠡湖。

描写江苏瑞金红色教育心得体会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锦溪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锦溪位于苏州市昆山市,东邻上海,西接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江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美誉。

锦溪(旧称陈墓),位于昆山市西南23公里处,东与上海市青浦区接壤,西与苏州市吴中区为邻。全镇占地面积90.69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6平方公里。锦溪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北有沪宁铁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南有318国道,沪青平高速,昆山南北交通主干道在此过境。风景名胜锦溪桥梁星罗棋布,桥之密度国内罕见,当地名谣素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之说,其中较著名的有十眼长桥。十眼长桥建于明代,与古莲池、文星阁、长堤回廊和桃园构成完整的古莲景区。

桥有九柱十孔,全长52米,造型古朴别致,为远近水乡所罕见,人称“小宝带桥”,是观湖赏月极佳之处。 古董馆 古董馆系苏州薛仁生先生古玩收藏品陈列馆。在36座桥中,锦溪最有名的有8座。它们是天水桥、太平桥、十眼桥、锦溪中和双桥、众安桥、溥济桥、普庆桥、里和桥。天水桥俗称北观音桥。在锦溪的砖瓦博物馆中,除了各种各样的古砖,古瓦的陈列品也很有特色。最佳旅游时间苏州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

无霜期年平均长达233天。历史文化锦溪得名于一条古老的河流,小溪穿过古镇,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志载,南宋金兵入侵,宋室南迁,孝宗帝及宠妃陈氏途径于此,因陈妃深爱锦溪美景,恋不忍离。后陈妃病殁,水葬于锦溪五保湖中,孝宗帝亦将锦溪改名为陈墓,长达840年之久,1992年10月8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锦溪原名。

锦溪,旧称陈墓,位于昆山市西南隅,距古镇周庄8公里锦溪。东临淀山湖,西依澄湖,南靠五保湖,北有矾清湖、白莲湖,“东迎薛淀金波远,西接陈湖玉浪平”。故锦溪历来有“金波玉浪”之称。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民生存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史载,南宋建都临安时,宋孝宗的宠妃陈妃病殁水葬于此,锦溪便改名陈墓,长达830年。1993年,恢复锦溪古名。古镇原有一溪,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如今,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锦溪,仍然以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若隐若现的陈妃水冢,风铃悦耳的文昌古阁,蛟龙卧波的十眼长桥,以及“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传说,全国首创的古砖瓦博物馆,都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是锦溪的写照,水巷、河埠、拱桥、骑楼、廊坊、街市,二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蕴积所调集凸现的水乡神韵,宛若一幅动人心魄的绝妙画卷。沈从文喻她“睡梦中的少女”,冯英子则称她"淡抹浓妆总相宜",已故大师刘海粟则赞誉她是"江南之最"。

锦溪,曾是南宋皇妃香消玉殒地。史载,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孝宗赵昚宠妃因病殁水葬锦溪五保湖中,为怀念陈妃,孝宗赵昚在五保湖畔钦旨建庙,为陈妃诵经护坟,锦溪亦因此被宋朝皇帝御旨改名“陈墓”长达800余年。

锦溪,亦自古为文人骚客荟萃之地。南宋名人卫径、诗人梦窗、特别是明人沈周、高启、文征明、祝允明、唐伯虎等辈都为之留下了诵景思物的千古诗文。锦溪,因溪得名,湖荡密布,古桥联袂。有着“36座桥,72只窑”美丽传说的古镇,桥梁密度,举世罕见,不足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就有古桥36座,而且大多数古桥保存完好,桥柱、楹联、碑刻保存俱全,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

这些年,锦溪古镇又坚持走“旅游兴镇”之路,定位于“文化旅游”,在挖掘古镇自然景观与传承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建设中,努力打造“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旅游品牌。如今,古镇众多的民间收藏的博物馆已经在周边水乡古镇中真正脱颖而出。“中国古砖瓦博物馆”因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极高的功史文物价值而堪称“国内之最”,“紫砂馆”精集了明代紫砂巨匠时大彬的提梁壶,清代蜚声海内外的“曼生十八壶”以及当代世界工艺大师顾景舟的紫砂器。还有古镇的“古董馆”、“张省美术馆”、“锦溪杰出人物馆”、“柿园”、“金石人家”、“马若特泥禅坊”、“中国锦溪宣卷艺术馆”等都深受了各地旅游界人士的喜爱和高度赞誉。

家居中原,相对江南人来说,我就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北方人对江南的想象,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神秘色彩。坐在旅游大巴上,看到沿途一晃而过的南国景色:满眼的河湖交错、水网纵横、鱼塘遍布,给人一个总体印象就是水,水!水!!

遥想今日目的地——锦溪。她此刻就象一个披着面纱的女郎俏立于烟雨蒙蒙的白石桥边在对着我们这群从未谋面的北人遥遥招手。进入古镇,远远就见一条长长的仿古长廊横亘于湖面上,大红的灯笼一路悬于廊檐,给水乡涂抹了一缕鲜活的色彩。特有的江南园林风味一下子抓着了游客的心,人们纷纷拍照留影。我们沿着弯曲的石桥一路向她走进。她很安静,依然沉浸在一千多年的静谧中,没有一丝那种过度开发的风尘味。掀开她的历史面纱。

据志载,这里“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晖尽撒江面,灿若锦带,故名锦溪。”相传南宋孝宗宠妃陈妃为避战乱,来到这个美丽的江南水乡。来到这里,她就再也舍不得离开了,死后她就永远地留在了此地,在五保湖中的小岛有她安息的地方——陈墓。锦溪长期以来也被当地百姓称为陈墓,一直到九十年代古镇开发后,才正名为锦溪。我们弯腰入坐于水乡特有的乌蓬船,伴随着船娘手中摇撸的吱嘎声,我们居然也象游鱼般穿行在有着四千余母水面的五保湖上了。只不过走的是旅游线路,先围着湖中岛——陈墓转了一圈,然后向着水巷深处驶去。

健壮的船娘控船本领不错。她们统一穿着蓝地白花的外衫,头带斗笠,帽下耳边各悬垂一串俗艳的粉红毛线饰物,随着摇船而来回摇晃。小船轻松通过窄窄的水巷、桥洞,岸边的迎春绿丛枝条纷披下垂,似要探腰戏水,两旁的古民宅保留着固有的风貌,枕河而居,廊桥下挂着涮的干干静静的拖把。真是让人羡慕,因这水的缘故,这里与北方有着很大的不同,比之北方的尘土这里是纤尘不染。信步在古老的青石路,循着老街的古道前行。那班驳的石桥、粉墙青瓦的老宅,古朴的廊街岸柳,无不临水而居。巷水与湖水相通,灵动成这秀美的小桥流水。站在躬身河上的古桥,看着穿梭来往的手摇船,满目青瓦白墙,我的思绪象这流水一样绵软而又悠长:千百年来,这小桥,这流水,这青石板依旧,只是已然物是人非。这里就是北人梦里烟雨中与知己共撑一把红油纸伞漫游过的地方吧?

一个充满感伤与忧郁的地方。

古镇的老街很窄。我站在古道上,与南来北往的游客摩肩而过。为着梦中的水乡,今天,大家汇集在了这里,共同领略这旖旎的水乡风光。“守侯千年,只为今生与你檫肩而过”这种机缘是多么难得啊,而着一切皆因水乡才有的,她是如此的宝贵,要好好珍惜啊。两旁的老铺一家挨着一家,中间间或也有民居。导游说这里住着原住民,看来不假。小小的铺面展示着民间的收藏:奇石、根雕、古董、钱币、古砖瓦。

更多的则是糕点铺、茶馆,摆着土特产:五香毛豆、袜底饼、酱汁肉、各式南点。

刺激着游人的购买欲、食欲。我吃着酥酥的热热的袜底饼前行,眼光在两旁的铺面上忙乱的游移。在街角,看到一衣着简朴的老人在卖刚从湖中打捞出的水红菱,禁不住停下来问价,一问才1。5元/斤,我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景区里的物价大家也都知道,这里并未象别的热点景区那样商业化。我装了一袋让老人给我称2斤,他提着称一再的添加,常与菜场小贩打交道的同伴一眼看出,老人是不会缺称的。有几个游客乘机尝而不买,老人也默不做声。我对锦溪的印象因淳朴的老人而一下子改观,再也不抱怨导游未把我们领到声明远播的水乡周庄了。可惜我们是跟团游,不象自助游那么自在,未能在那临水民居小客栈慢慢领会“人家尽枕河”的江南风韵。中午我们品尝到了在老街买的据说是沈万三家传的酱汁肉,那红烧的肘子、猪蹄与北方的最大区别是甜,甜香中除尽了肉类的别味。而此时,我不禁又怀念起那甜香不腻的酱汁肉来。想起了回味悠长的酱汁肉,想起了卖菱老人,想起了碧波荡漾、莲叶田田的湖水,还有那种细腻的水乡特有的静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