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河南郑州洪水新闻心得体会总结 河南洪水新闻感受(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2:18:38 页码:11
河南郑州洪水新闻心得体会总结 河南洪水新闻感受(七篇)
2023-01-08 02:18:38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河南郑州洪水新闻心得体会总结一

鸡冠洞为石灰岩溶洞,地质学上称它为“喀斯特岩溶地貌”。该地形常发育在碳酸岩山体当中,在溶洞内常伴有地下暗河,由于碳酸岩长时间的被雨水所侵蚀而形成了诸如石笋、石柱、石花等千姿百态的洞穴景观。

鸡冠洞发现于清朝乾隆年间,1992年9月开发,1993年月10日对外开放。目前全洞已开发8个景区,依次为“玉柱潭”、“溢彩殿”、“叠帏宫”、“洞天河”、“聚仙阁”、“瑶池宫”、“藏秀阁”、“石林坊”八大景区连缀而成,全洞大小景点188个;尤其以“众仙迎客”、“金龟渡仙翁”、“玉兔望月”、“海豚戏珠”、“叠帏宫”、“鲤鱼戏水”、“八仙拜寿”、“西天取经”、“小人王国”等80余个景点,景观姿态奇异,形象逼真而备受广大游人青睐。

北国第一洞--鸡冠洞,它为什么称为北国第一洞,因它是长江以北形成的一个最大的溶岩洞穴。洞内二厅是国内洞穴生成最早的一个大厅,时间达6亿年之久,三厅一组石笋生长奇特,被世人称为中华龙宫,鸡冠洞为此根石笋投保5000万。六厅石盾遍布,目前世界各地大大小小20xx多个溶洞,共发现石盾10面,鸡冠洞内就有6面,大的石盾直径达3米,而小的石盾直径不到10厘米,其形状各具特色。另外一大特色是六厅的九龙玉柱,又称中华第一柱,由九条石龙攀附其柱身,直径达20余米,支撑着6000余平方米的游览大厅。鸡冠洞中的四大特色将给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带来惊和实实在在的收获。

玉柱潭主要行特点是:它是由高低粗细不等的石笋组成。

我们所处的位置是第一景区景观最为集中的地方,前面突出的景观叫“金龟渡仙翁”。这个景观由三块平放的石块组成,上面的石笋形象仙翁。你们看它伸着长长的脖子,仿佛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不畏艰险,乘风破浪。因金龟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进洞的方向,所以这个景观也叫“金龟指路”。

我手灯指引的方向,是一个自然通风孔;直径不大高达38米直通山顶。我国有大大小小溶洞两千多个,惟有鸡冠洞有一个自然通风口。所以洞内空气清新。红光照亮的地方,景观取名叫“玉兔望月”。

请看绿灯打亮的石龛里,站着一位小仙人,你看他头戴一顶尖尖的帽子,神情悠悠自得,在他们旁边挂着刚洗过的一件短袖衫,衣衫随风飘荡,景观取名“仙人晾衣”。

在仙人晾衣的右边,还有一种什么动物?请大家猜一下,对,它是一只雪白的山羊,两只羊角高高耸起,你们细看,就连眼睛里的黑眼珠也显得特别有神,这个景观名叫“雪羊奋蹄”,展示着它们不畏艰辛,不屈不挠的精神。

随手电照射的方向,大家看到这片三角形的壁流石,它像不像一座陡峭的山峰?整座山峰上有五个仙人分布不同位置,故名“五佛画山”。你们看最上面的一尊是观世音菩萨,正双手合拢,向今天到来的各位朋友祝福,祝各位朋友新世纪新千年里事事如意,财源连年。中间是如来佛,下面是阿弥陀佛,左边还有两尊佛。

请回过身来顺着我手电指的方向向上看,这一景观名叫“山涧层楼”。你看两山对峙,山涧流水,峡谷水中有一头海狮稳坐,它瞪着机警的眼睛,生怕有什么不祥之物惊扰他们的安宁生活。背后远处两山之间层层高楼高耸云端,雄伟壮观。大家看它像不像现代化小康村的建设风格。让我们回过头,看下屹立在路边的这根石笋。据洞穴专家考察,这根石笋是溢彩殿中形成最早的一根石笋,大约生长时间在5.4万年。现在经过顶端修饰,便妙趣横生。

正前方洞顶红光照射的地方,名叫“八卦溢金”。相传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年久失修,从炉底溢出一片丹液,像一块红色的宝石镶在洞壁上。从这里看溢彩殿整个谷底全貌,还有不少精彩的地方。你看那山坡上有一位老人披着斗篷,戴着风雪帽,冒着漫天大雪正向上奋力攀登,连一身厚厚的积雪也来不及抖落,简直成了一个雪人,有位朋友给他取名“风雪夜归人”。

在那谷底的山崖下拔地而起的一根石笋,有人说它是一个玉米穗,更有人说它是长征三号火箭,玉米也好,火箭也好,都寄托和承载着人们的期盼,希望新世纪新千年我们祖国繁荣昌盛!

第三景区是鸡冠洞景区最精彩的景点,它不仅景观秀丽、壮观,而且还有8根向上生长的石笋,错落有致,别开生面。第三景区正面为叠帏宫,你从下向上看,千层飞瀑,万道流泉,宝盖罗帐,重重叠叠,活像现代化剧场悬挂的帐幕一般。眼前这根庞大的石笋最为漂亮、壮观,它像一座千年宝塔,玲珑剔透,洁白如玉,塔上三个石笋不偏不斜,像三位老仙翁久座塔上,样子巍峨端庄,这此景观真如神功鬼斧凿一样。这根石笋生长独特,国内溶洞罕见,为鸡冠洞重点保护景观鸡冠洞景区管理处投保5000万元,列为鸡冠洞重点保护观之一。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有道是:四廊石阶小桥头,花红柳绿春意稠,景现形成千般秀,更有美景在前头。

这里是叠帏宫的正殿,刚才大家看到的宝塔,到了这里顷刻间变成了斜塔,故名斜塔殿。你看它层次清楚,依坡倾斜,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相比美!

这个斜塔是怎么生成的呢?这座斜塔是洞顶滴水位置的时期不同变化而形成的。滴水位置不同,滴水量大小不等,就连这个塔上生成的三个尖顶也不同,你看中间那个尖顶像不像一位慈眉善眼的老翁?确实很像!你们看他一副鹤发童颜,道风仙骨般的模样,头上还挽着高高的发髻。

我们面前站立的这根石笋,像一位诗人、作家,他高高的鼻梁,一副搜肠刮肚的模样。有朋友说他是古代的杜甫、李白,还有朋友说他是现代作家,国外的莎士比亚。朋友们您说他到底象谁呢?

朋友们,因洞顶滴水位置变化,这根石笋的形状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对了,粗大的石笋上还有一根小石笋生长,这真是鸡冠洞内天造地设的奇秀特点之一。这根小石笋大家看她像不像一位长发披肩的少女,有位朋友还风趣地说应是望夫石,一位少妇站高远眺,盼望外出打工的郎君早日回归,恩恩爱爱白头到老,永不分离。这根石笋很像一位将领,你看他身披战袍,头戴尖盔,威武不可侵犯的样子。

鸡冠洞景区是河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河南省十佳景区,它是以奇、丽、幽、深四绝的四大优势并举。所有前来参观的朋友均称名不虚传。原新华社社长穆青看后题词:“北国第一洞”。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碧玉螺人工通道,这里是一个大泥洞,因为要去第四景区,需用箩筐上下,为方便朋友们,人工修造了螺旋形人工洞。以前进入碧玉螺中,伸手不见五指,现在依靠这根定海神针日夜放光芒,才使我们顺利达到下一景区。

请朋友们继续往前行。我们所处的位置是鸡冠洞的海拔最低点,鸡冠洞最大的特点就是进出口基本水平,洞内落差大,台阶多,我们目前己下了台阶586个。

听到洞天河哗哗流水声了吗?它是鸡冠洞的地下暗河。你们看灯光照射的地方,从石缝中奔涌而出的泉水,它不受季节,旱涝影响,日流量600余吨,经化验,泉水中含铁、钾、钙、镁、磷、钼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质的矿泉水。这正是:

洞中有河不知源,埋没山下千万年,

琼浆玉液矿泉水。要为人类献甘甜

主题河南郑州洪水新闻心得体会总结二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风景名胜

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5a级旅游景区8项11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鸡冠洞。世界地质公园4处:中岳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洛阳龙门、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林虑山、青天河、神农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最佳旅游时间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最佳旅游时间是秋季。

区域分布

河南省辖18个省辖市,其中地级市17个、省直管市1个,5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8个县。

历史文化

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洛阳(十五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郑州(五朝古都)、安阳(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夏代先后在夏邑(今商丘)、偃师二里头(今洛阳)、阳城(今郑州)等附近建都。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后来迁到“殷”(今安阳),自夏而金的4000年间,有1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长达3200余年。每当中国内乱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争之地,“中国”的名称就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带的国家。

主题河南郑州洪水新闻心得体会总结三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风景名胜

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5a级旅游景区8项11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鸡冠洞。世界地质公园4处:中岳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洛阳龙门、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林虑山、青天河、神农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最佳旅游时间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最佳旅游时间是秋季。

区域分布

河南省辖18个省辖市,其中地级市17个、省直管市1个,5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8个县。

历史文化

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洛阳(十五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郑州(五朝古都)、安阳(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夏代先后在夏邑(今商丘)、偃师二里头(今洛阳)、阳城(今郑州)等附近建都。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后来迁到“殷”(今安阳),自夏而金的4000年间,有1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长达3200余年。每当中国内乱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争之地,“中国”的名称就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带的国家。

主题河南郑州洪水新闻心得体会总结四

欢迎朋友们来省级风景名胜区河南十佳景区鸡冠洞观光游览。鸡冠洞洞长4600米,现已开发1800米,观赏面积23000余平方米。整个游览过程需60多分钟,鸡冠洞坐落于鸡冠山半山腰,因而得名--鸡冠洞。

鸡冠洞为石灰岩溶洞,地质学上称它为“喀斯特岩溶地貌”。该地形常发育在碳酸岩山体当中,在溶洞内常伴有地下暗河,由于碳酸岩长时间的被雨水所侵蚀而形成了诸如石笋、石柱、石花等千姿百态的洞穴景观。

鸡冠洞发现于清朝乾隆年间,1992年9月开发,1993年月10日对外开放。目前全洞已开发8个景区,依次为“玉柱潭”、“溢彩殿”、“叠帏宫”、“洞天河”、“聚仙阁”、“瑶池宫”、“藏秀阁”、“石林坊”八大景区连缀而成,全洞大小景点188个;尤其以“众仙迎客”、“金龟渡仙翁”、“玉兔望月”、“海豚戏珠”、“叠帏宫”、“鲤鱼戏水”、“八仙拜寿”、“西天取经”、“小人王国”等80余个景点,景观姿态奇异,形象逼真而备受广大游人青睐。

北国第一洞--鸡冠洞,它为什么称为北国第一洞,因它是长江以北形成的一个最大的溶岩洞穴。洞内二厅是国内洞穴生成最早的一个大厅,时间达6亿年之久,三厅一组石笋生长奇特,被世人称为中华龙宫,鸡冠洞为此根石笋投保5000万。六厅石盾遍布,目前世界各地大大小小20xx多个溶洞,共发现石盾10面,鸡冠洞内就有6面,大的石盾直径达3米,而小的石盾直径不到10厘米,其形状各具特色。另外一大特色是六厅的九龙玉柱,又称中华第一柱,由九条石龙攀附其柱身,直径达20余米,支撑着6000余平方米的游览大厅。鸡冠洞中的四大特色将给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带来惊和实实在在的收获。

玉柱潭主要行特点是:它是由高低粗细不等的石笋组成。

我们所处的位置是第一景区景观最为集中的地方,前面突出的景观叫“金龟渡仙翁”。这个景观由三块平放的石块组成,上面的石笋形象仙翁。你们看它伸着长长的脖子,仿佛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不畏艰险,乘风破浪。因金龟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进洞的方向,所以这个景观也叫“金龟指路”。

我手灯指引的方向,是一个自然通风孔;直径不大高达38米直通山顶。我国有大大小小溶洞两千多个,惟有鸡冠洞有一个自然通风口。所以洞内空气清新。红光照亮的地方,景观取名叫“玉兔望月”。

请看绿灯打亮的石龛里,站着一位小仙人,你看他头戴一顶尖尖的帽子,神情悠悠自得,在他们旁边挂着刚洗过的一件短袖衫,衣衫随风飘荡,景观取名“仙人晾衣”。

在仙人晾衣的右边,还有一种什么动物?请大家猜一下,对,它是一只雪白的山羊,两只羊角高高耸起,你们细看,就连眼睛里的黑眼珠也显得特别有神,这个景观名叫“雪羊奋蹄”,展示着它们不畏艰辛,不屈不挠的精神。

随手电照射的方向,大家看到这片三角形的壁流石,它像不像一座陡峭的山峰?整座山峰上有五个仙人分布不同位置,故名“五佛画山”。你们看最上面的一尊是观世音菩萨,正双手合拢,向今天到来的各位朋友祝福,祝各位朋友新世纪新千年里事事如意,财源连年。中间是如来佛,下面是阿弥陀佛,左边还有两尊佛。

请回过身来顺着我手电指的方向向上看,这一景观名叫“山涧层楼”。你看两山对峙,山涧流水,峡谷水中有一头海狮稳坐,它瞪着机警的眼睛,生怕有什么不祥之物惊扰他们的安宁生活。背后远处两山之间层层高楼高耸云端,雄伟壮观。大家看它像不像现代化小康村的建设风格。让我们回过头,看下屹立在路边的这根石笋。据洞穴专家考察,这根石笋是溢彩殿中形成最早的一根石笋,大约生长时间在5.4万年。现在经过顶端修饰,便妙趣横生。

正前方洞顶红光照射的地方,名叫“八卦溢金”。相传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年久失修,从炉底溢出一片丹液,像一块红色的宝石镶在洞壁上。从这里看溢彩殿整个谷底全貌,还有不少精彩的地方。你看那山坡上有一位老人披着斗篷,戴着风雪帽,冒着漫天大雪正向上奋力攀登,连一身厚厚的积雪也来不及抖落,简直成了一个雪人,有位朋友给他取名“风雪夜归人”。

在那谷底的山崖下拔地而起的一根石笋,有人说它是一个玉米穗,更有人说它是长征三号火箭,玉米也好,火箭也好,都寄托和承载着人们的期盼,希望新世纪新千年我们祖国繁荣昌盛!

第三景区是鸡冠洞景区最精彩的景点,它不仅景观秀丽、壮观,而且还有8根向上生长的石笋,错落有致,别开生面。第三景区正面为叠帏宫,你从下向上看,千层飞瀑,万道流泉,宝盖罗帐,重重叠叠,活像现代化剧场悬挂的帐幕一般。眼前这根庞大的石笋最为漂亮、壮观,它像一座千年宝塔,玲珑剔透,洁白如玉,塔上三个石笋不偏不斜,像三位老仙翁久座塔上,样子巍峨端庄,这此景观真如神功鬼斧凿一样。这根石笋生长独特,国内溶洞罕见,为鸡冠洞重点保护景观鸡冠洞景区管理处投保5000万元,列为鸡冠洞重点保护观之一。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有道是:四廊石阶小桥头,花红柳绿春意稠,景现形成千般秀,更有美景在前头。

这里是叠帏宫的正殿,刚才大家看到的宝塔,到了这里顷刻间变成了斜塔,故名斜塔殿。你看它层次清楚,依坡倾斜,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相比美!

这个斜塔是怎么生成的呢?这座斜塔是洞顶滴水位置的时期不同变化而形成的。滴水位置不同,滴水量大小不等,就连这个塔上生成的三个尖顶也不同,你看中间那个尖顶像不像一位慈眉善眼的老翁?确实很像!你们看他一副鹤发童颜,道风仙骨般的模样,头上还挽着高高的发髻。

我们面前站立的这根石笋,像一位诗人、作家,他高高的鼻梁,一副搜肠刮肚的模样。有朋友说他是古代的杜甫、李白,还有朋友说他是现代作家,国外的莎士比亚。朋友们您说他到底象谁呢?

朋友们,因洞顶滴水位置变化,这根石笋的形状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对了,粗大的石笋上还有一根小石笋生长,这真是鸡冠洞内天造地设的奇秀特点之一。这根小石笋大家看她像不像一位长发披肩的少女,有位朋友还风趣地说应是望夫石,一位少妇站高远眺,盼望外出打工的郎君早日回归,恩恩爱爱白头到老,永不分离。这根石笋很像一位将领,你看他身披战袍,头戴尖盔,威武不可侵犯的样子。

鸡冠洞景区是河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河南省十佳景区,它是以奇、丽、幽、深四绝的四大优势并举。所有前来参观的朋友均称名不虚传。原新华社社长穆青看后题词:“北国第一洞”。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碧玉螺人工通道,这里是一个大泥洞,因为要去第四景区,需用箩筐上下,为方便朋友们,人工修造了螺旋形人工洞。以前进入碧玉螺中,伸手不见五指,现在依靠这根定海神针日夜放光芒,才使我们顺利达到下一景区。

请朋友们继续往前行。我们所处的位置是鸡冠洞的海拔最低点,鸡冠洞最大的特点就是进出口基本水平,洞内落差大,台阶多,我们目前己下了台阶586个。

听到洞天河哗哗流水声了吗?它是鸡冠洞的地下暗河。你们看灯光照射的地方,从石缝中奔涌而出的泉水,它不受季节,旱涝影响,日流量600余吨,经化验,泉水中含铁、钾、钙、镁、磷、钼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质的矿泉水。这正是:

洞中有河不知源,埋没山下千万年,

琼浆玉液矿泉水。要为人类献甘甜

主题河南郑州洪水新闻心得体会总结五

各位朋友:

大家好,鸡冠洞风景区位于河南洛阳栾川城西三公里处,景区内山青,水秀,石奇,洞幽,四季成游;春天,春花烂漫,十里飘香;盛夏,浓荫蔽日,飞瀑流泉;金秋,红叶满山,层林尽染;隆冬,冰挂银条,松柏凝翠.区内一山.山中一洞,山以形名,洞以山名,因此而取"鸡冠洞风景区"

鸡冠洞属于天然石灰岩溶洞,地质学上称她为喀斯特岩溶地貌.据专家考证,她形成于早,中更新纪,诸多景观早在六,七万年前就已定形.早在清代就有人冒险探幽,奇险.惧而返.

鸡冠洞,洞长1800米,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由八大景区连缀而成,依次为"玉住潭:,"溢彩殿",叠帏宫",洞天河",瑶池宫","石林坊",洞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景观布局疏密参差,钟乳石形象各异,姿态万千,或如逸仙,如卧佛,如飞禽,如走兽;或如春竹,如密林,如竹帘,如帷幕,其景观无不栩栩如生,维妙维俏,一片片庞大的石幕犹如琴瑟,以石轻击,琴音清脆,余音袅袅,万古流淌的洞中河,清澈见底,"叮咚"作响,给静逸的鸡冠洞增添了无尽的活力!

鸡冠洞旅游资源丰富,洞中共有大小景点168个,尤其以"众仙迎客","金龟渡仙翁","贵妃出浴","玉兔望月","海豚戏著","鲤鱼戏水","八仙拜寿",等88各景观,姿态奇异,形象逼真而倍受广大游客青昧.

鸡冠洞考古研究价值及高.洞中石花,石旗,石瀑,石幔,石钟乳,石笋密布,据科研数据表明,较长石笋在18.4万年前就已行成,现在通过石笋的内部结构、层关结构以及沉淀下来的物质,可考察出古气候、古环境、古地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另有石盾、莲花盆等,它们的结构成因及特征、形状属世界罕见,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科研价值。

鸡冠洞中一年四季恒温18°c,严冬季节洞内热浪扑面、暖意融融、盛夏酷署,洞内寒气侵袭,清神爽心,爽凉宜人,被称为"自然空调"。

九四年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九七年被省旅游局授予:"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九八年被河南省建设厅授予"风景区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全省风景区卫生达标先进单位"。

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为鸡冠洞欣然题名"北国第一洞",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为鸡冠洞作出了"景观壮、堪称北国第一洞府;成因独特,正是国内首家龙宫"的权威性评语。

目前,鸡冠洞正以崭新的姿态、优质文明的服务,迎接四海宾朋观光游览。

主题河南郑州洪水新闻心得体会总结六

按照《全县公安机关开展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以案促改工作方案》要求,我认真学习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精神,认真对照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暴露出的问题和违法违纪典型案例,深入思考,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切实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找准这些违纪违法行为的根源、原因,从而进一步从灵魂深处挖掘,查找存在问题,认真剖析存在问题原因,下面我把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在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防灾救灾减灾和应急处突的决策部署,对防汛救灾和灾害信息报送工作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等方面:一是大局意识不强。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中,应急能力和防灾避险自救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二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够深入。多数时候是上级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存在应付思想,没能更好地通过理论武装来坚定理想信念。

(二)在对党忠诚,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署要求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压紧压实各级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等方面: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虽然平时经常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及相关的部署要求和相关的规定精神进行学习,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

(三)在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等方面:工作站位不高,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要求理解还不够透彻,对灾害可能带来的隐患还缺少清醒认知,可能引发的风险缺少警惕思想。

(四)在推进改革发展中是否存在推诿挂皮、玩忽职守、不思进取不作为,绩观偏差,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形式主义、官主义问题等方面:民主生活会上,存在谈具体工作多,谈思想、讲问题的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顾虑和担心比较多,往往是自我批评为主,相互批评大多是“蜻蜓点水”,存在效果递减现象。

(五)在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对防汛工作认识不足、统一指挥缺失、应急响应后、防范组织不力、抢险处置不当等履职尽责方面:虽然也经常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精神,学习县委有关防汛工作精神,但往往停留于表面,对结合上级精神,开展业务工作方面思考不足。

(六)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建设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突制度机制,提高综合治理成效等制度执行方面:

暂未发现问题。

认真剖析自已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根源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对自己而言,总感到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了,锐意进取的积极性有所下降,满足于完成任务和表面上不出问题,创新意识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宗旨意识欠缺。“公仆”意识有所淡薄,在实际工作中,仅仅满足做好眼前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没有完全入脑入心。

(三)党性修养减弱。工作中在面对困难时有畏难情绪,在本职工作面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开拓创新意识有待加强。有时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就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防线。端正思想态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以案促改工作要求,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力、政治执行力。

主题河南郑州洪水新闻心得体会总结七

我从来没看见过真正的山,看到的只是一些小山丘。在我没上学的时候,我甚至以为真正的山也只是一座矮矮的用土垒成的土堆;上学以后,我从课本上体会到了山的雄伟、壮观。暑假前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游览了河南辉县的“万仙山”,那景色,令我流连忘返……

蜿蜒的山路

汽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缓慢地向充满神秘感的万仙山驶去。从车窗往下看:盘山公路下是万丈悬崖,在竖直的山岩上,许多树木在顽强地生长着——它们的树干倾斜着,仿佛就要栽倒下去;它们的根扎得那么深,石岩缝中,暴露着它们长而有力的筋脉——谁看了这苍劲的树木,不为之惊叹呢?行了一段路程,我们已经能够看清万仙山的面目了。呵,这万仙山可真高呀,跟我想象中的山一点也不一样:它苍劲有力,身上的岩石层次分明,还戴着一串由怪石串成的项链;它高耸入云,身穿一件绿色毛绒褂,还披了一丝薄纱——这使我越发地对万仙山的美景充满期待。

农家乐拾趣

到了万仙山,已是晚上8点。车子开进了万仙山的停车场。下了车,只觉得整个身子轻微一震,连思想也活跃了起来——啊,空气真新鲜呀!清爽的树叶,潮湿的空气,野花的芳香……这些就是大自然的味道啊!清新的空气像是在给我的身体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洗涤,我顿时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时,已经乘坐了5个小时车的我不禁担心起一个问题——晚上在哪儿休息?这时,随行的人都向一个转着弯的小土坡走去,我也紧跟其后。上了土坡,拐了几个弯,只见一群鸡在旁边的草地上休息。再上一个坡,呵,一个精巧干净的庭院映入眼帘——我的问题顿时有了答案,原来是住在农家乐啊!山里的人们常见树,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树也是一定的了,什么杏树、枣树、柿子树,在这个院子里应有尽有,上面结出的果实,让人看了心里就欢喜。院前的空地里,种满了挺拔的竹子,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人们的眼睛。好客的主人端来美味可口的饭菜,让我们在山中尽情地休息。主人养的小狗也来凑热闹,在我们腿下钻来钻去,似乎在为我们的到来而高兴哪!

山中的美景

第二天早晨吃过饭,我们就早早来到山脚,准备爬山。站在山和地相接的地方,望着高耸入云的万仙山,我的心中竟升起一种恐惧。是啊,谁看了这么高的山没有一丝恐惧感呢?沿着通向山头的陡陡的阶梯,我们走到了山上。山边是一条深沟,里面长满了数不清的树木。正当我们说说笑笑,享受绿景的时候,哧溜一声,眼前有一个小东西蹿过,哈,是一只小松鼠,它拖着长长的绒尾巴,爬到树上去了。我们又攀了一段路,忽地听见潺潺的流水声,循声一看,原来是一条由山泉汇成的小溪,泉水在大石头缝中哗哗地流淌,过了一会儿便流得无影无踪,再往上走,水又从另一边的石缝中出现了,听别人一介绍,我才明白,这原来是一条暗沟,水都从看似干燥的石头下面流去了。看,大自然塑造出的一切是多么神奇呀!不知攀过了多少台阶,我们来到了一条由铁板铺成的腾空的“空中栈道”,走上去,使人心惊胆战。可不,下面就是万丈悬崖,人和深谷之间只隔着一层铁板,给人一种随时都会掉下去的感觉。

走过栈道,一处瀑布映入我们的眼帘,那飞奔而下的水流随着一阵轰鸣,溅起朵朵浪花。我们来到专门用来观赏瀑布的小亭子,竟发现了一道彩色的东西铺在瀑布的中间——啊,原来是彩虹!瀑布的水雾经过阳光的照射,形成了这道装饰瀑布的彩练。在小亭休息了半晌,我们又继续踏上了登山的路。刚起身,就遇到了“阻挡我们前进的困难”——“好汉梯”。它呈螺旋状,转着弯儿不断向上升,走上去,使人有一种眩晕的感觉;但这也是欣赏美景的好地方——360度旋转的阶梯上,自然也就可以看见深山中360度的景物,每一处具有特点的景色都尽收眼底。好不容易登上了好汉梯,我们都已经筋疲力尽,但前方的标牌又让我们精神百倍——快到山顶了!我们鼓足了气,充满信心地走上最后几节阶梯。终于,我们走上了山顶!山顶的风景别有一番滋味,地上都是小碎石:红的,黄的,花的,黑的……我捡了几块颇有艺术价值的石头装进袋子里。看着自己捡到的“宝贝”,欣赏着从头到脚一身碧绿的山岭,我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我们乘山顶的出租车,沿着小路下了山,下山之后,再看看车子走过的道路,才感到我们当时的处境多么危险——高高的山崖上,一条弯弯窄窄的小路向下倾斜,好似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用一个字概括就是——险!

山上的泉水

休息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万仙山的另外一处景点。这里的路很特别:走在石板铺成的路上,使人有力;走在石块铺成的路上,使人谨慎;走在木头系成的桥上,使人清爽……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一片小水潭,我们买来了杏子,在这清甜的泉水里清洗、食用。杏子经过泉水的洗涤,似乎更加香甜了。这时,我发现水里竟然有不足1厘米的小鱼,真是惊喜不已,连忙用手去拢,可小鱼那么机灵,我哪里拢得着?不过收获了两只小蝌蚪,它们已经长出了后腿,显得特别强壮,也许是它们生长在山泉水里的缘故吧!离开小水潭,我们又来到了一个瀑布下,这个瀑布和刚才的瀑布不大一样,瀑布水流到一个小潭里,潭水碧绿碧绿的,简直就像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水从潭的缺口又流到一个浅浅的水池里,我们干脆脱光了脚,让脚在水池里浸泡,凉凉的,顿时疲劳全消。泡了一会儿,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水潭,走上了通往我们住处的路。

万仙山,的确是仙人住的山。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色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