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山东新时代新动态心得体会精选 奋进新时代时期心得体会(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5:39:45 页码:8
山东新时代新动态心得体会精选 奋进新时代时期心得体会(3篇)
2023-01-08 05:39:45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山东新时代新动态心得体会精选一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

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原来只有弥陀寺和龙王宫,后来在北宋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登州知府朱处约来到这里,看到这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便将龙王庙西迁,建立了蓬莱阁。

经过宋,明,清三代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景区总面积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0平方米。

景区内层楼修阁凌空而起,苍山翠柏掩映期间;山下碧波万顷,烟波浩淼,素有“人间仙境”之称。

1982年,蓬莱阁与蓬莱水城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成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我们进入蓬莱阁景区的正门,首先看到的是“人间蓬莱”坊,这是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是集苏东坡的手迹。

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好,朋友们跟着我往上走,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蓬莱阁内唯一的佛教建筑“弥陀寺”。

弥陀寺始建于唐代,弥陀是阿弥陀佛的简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这里是弥陀寺的前殿,右边的是密迹金刚,左边的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成为护卫寺院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接下来参观一下弥陀寺的正殿,这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

正中间的就是阿弥陀佛,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的胸前有一“万”字符,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

阿弥陀佛是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又叫“接引佛”。

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凡是遇难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会顺着声音来救助,所以被称为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之所以称为“大势至”,据说,在他出行的时候十方土地都为之震动,所以得名。

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

在和尚之上,菩萨之下。

他们是奉佛祖的之命到世间拯救众生的,常住世间不涅磐(不进行生死轮回)。

出了弥陀寺拾级而上,这座牌坊叫做丹崖仙境坊,这四个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来蓬莱时题写的。

这是迈入仙境的第二道牌坊。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牌坊下面了,俗话说得好:牌坊下面站一站,无灾无难保平安。

仙境里面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寿。

进入仙境自然就有神仙显灵,前面就是显灵门了。

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

为了有最佳的游览线路,我们从这里先往西走,到龙王宫去参观一下。

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供奉的就是传说中四海龙王之首的东海王敖广。

古时候,渔民们驾一叶小舟行使在风浪里,安全得不到保障,自然就容易把福祸安宁和神灵联系起来,于是这笼罩着仙气的丹崖山就被渔民派上了用场。

唐代,渔民们便在丹崖极顶建起了龙王庙,北宋嘉佑六年,登州太守朱处约见这里山高水阔,景致秀美,便把龙王宫西迁到现在的地方,在龙王宫原址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蓬莱阁。

现在来到的就是龙王宫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一定一静寓意着海面风平浪静,保佑渔民平安出海。

好,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龙王宫的正殿。

中间端坐的就是东海龙王敖广。

他身边站的是八位判官。

我们先看东边的四位。

第一位是巡海夜叉,他负责夜间海上的巡逻,相当于现在的海上110。

第二位是千里眼,顾名思义,他一眼能望到千里之外。

后面的两位就是我们熟悉的雷公和电母了。

左边的四位第一位叫做赶鱼郎,他负责把海中的鱼赶到一起供渔民捕获,所以深受渔民的喜欢。

第二位是顺风耳,和对面的千里眼是兄弟,你可不要说龙王的坏话,否则他可是会听见的。

下面的就是风婆婆了,她手里拿的风口袋,只要把手松一松便会狂风四起。

最后一位就是雨神。

八位判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听命于龙王的调遣。

这里是龙王办公的地方,后面便是他休息的地方了。

后殿过去有龙王的木雕象和龙王出行的步辇、仪仗,那是人们为了求雨所设的。

古时候人们遇上酷旱,便到这里顶礼膜拜,然后头戴柳条帽高呼“求大雨”“求大雨”,抬着龙王的雕像走街串巷,走到哪儿两边住户都要端水泼洒,讨个吉利。

如缕求不应,便把龙王爷抬到烈日下暴晒。

当龙王大汗淋漓时,他就会兴云布雨了。

这也是龙王脸黑的原因。

经过子孙殿,接下来我们游览天后宫。

天后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0xx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首先我们看一下戏楼,每年正月十六为天后宫庙会,在这里会有戏曲演出为天后祝寿。

这上面的“观止矣”匾额,即“叹为观止”,意思是看了这里的戏,别处的戏就不需要再看了。

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象三台星座。

乾隆年间,时任山东学政、大书法家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并刻石嵌在天后宫前殿外墙上。

后来知府张酋认为六尊巨石排列形状像极了八卦之一的坤卦,因此又称为坤爻石。

这六尊巨石,是开山建阁时留下来作为装点的,和山体连在一起。

古人认为:天为乾,地为坤,男为乾,女为坤,所以这个名字也昭示着天后宫里供奉的是一位女性海神。

我们先来看看前殿的两位门神,一是嘉应,一是嘉佑,是保护天后的神将,传说他们都是天后在莆田湄洲降伏的妖怪。

院内有一棵唐槐,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虽然树干已经中空,依然枝繁叶茂。

相传当年八仙中的铁拐李与吕洞宾在这里下棋,烈日当头,为了遮荫,铁拐李从他那宝葫芦里取出一粒树种,撒在地下,霎时间长出了这棵大树,于是浓荫蔽日,凉风习习,好不逍遥。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天后宫失火,烧毁宫观30余间,近在咫尺的这棵唐槐却安然无恙,实在是令人称奇!这个树还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发芽和落叶都比别的树晚一个月。

我们往前走,进天后宫的正殿。

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

天后在南方称为妈祖,历史上确有其人,姓林,名默。

传说林默出生时,红光满室,异气飘香。

林默生下后,直到满月都不哭不笑,默默无声,于是她的父亲就给她起名“默”。

林默只活到了28岁并且终身未嫁,所以她的雕像用格子格了起来,意味着没出阁。

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候,有一天在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了头部,落水而亡。

后来人们都说:“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认为她是升天为神了,专门到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去了。

她死后不久,奉祀她的宫庙就应运而生,皇帝的封号步步升级,元代被封为天妃,康熙、乾隆年间被封为天后。

天后身边站的是四位侍女,东西两侧是八名站官,其中有四位是四海龙王,其余的西边第一个手持印盒是玉印官,掌管官印,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

第二位手持环海司命,是为海神娘娘发布命令的。

东边的两位一个手持圣旨,下达天帝旨意,一个手持万法归宗,如果海中的鱼鳖虾蟹兴风作浪,他都记到这上面,属于哪个海的,就交给哪儿海龙王处置。

后殿是天后的卧室,门上的匾额“福赐丹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费新我题写的,意味天后娘娘把福气赐给每一位来到丹崖山上的人。

寝室里有东西两个厢房,因为天后娘娘有个习惯,双日睡东,单日睡西。

朋友们可以看看天后娘娘的床有什么特点,对了,那就是又长又窄,取得是长寿之意。

二楼也是娘娘的梳洗装扮的地方,因为在古代未出阁女子家的闺房外人不得轻易入内,所以二楼就不对外开放了。

另外,在这个寝宫的院落里,有一个极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东西厢房的屋檐下藏着四句诗。

大家不妨找找看。

这是清朝乾隆时登州知府陈葆光写的一首诗的前四句:“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

云海千里目,海岛四时秋。

”想那古代,承建者在砖坯上一一雕刻,而后入窑烧制成砖,再运到这里分别砌于四处檐下,两两相对,文序不乱,其独特之匠心,由此可见一斑。

游览完天后宫,现在我们就要登上蓬莱阁的主阁了。

我们从这边上去叫做“登阁求仙”,身到蓬莱及神仙嘛。

我说过了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正门上方悬挂的“蓬莱阁”横匾,为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登上高阁,确有超凡脱俗之感。

海山有雾的时候,让人感觉仙气缭绕。

凭栏远眺,各位可以看到,如今的蓬莱古城高楼迭起,广厦林立,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

西面的这座山叫田横山,那里是渤黄两海分界线的南端起点。

对面就是长山列岛,是由大小32个岛屿组成的,距蓬莱8海里。

我们进来看一下八仙,传说他们就是因为喝醉酒了才从这里乘坐各自的宝器漂洋过海的。

从右往左看,这是八仙中最丑的铁拐李,也是八仙中年代最久远、资历最深的一位,他的宝器就是前面的葫芦,里面装的是灵丹妙药,能治百病,不过现在看来只是对内伤有效,要不他怎么还治不好自己的腿呢?接下来的白须老翁就是年纪最大的张果老,他的宝器是渔鼓(一种乐器)和纸驴。

民间有张果老倒骑驴的传说。

他为什么要倒骑毛驴呢?有这样四句话可以作答:访过多少人,不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告诫人们做事要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

他旁边的何仙姑是唯一的一位女仙,她的宝器是手中的荷花。

八仙之首,便是端坐在中间的吕洞宾了,他的宝器是身后背着的宝剑。

长相最为帅气的是韩湘子,据说是韩愈的侄子,他的宝器是手中的洞箫。

那个袒胸露乳的是汉钟离,汉朝人,复姓钟离,故得名。

曹国舅的宝器是云板。

趴在凳子上的是年纪最小的蓝彩和,成仙的时候只有14岁,所以他不胜酒力先醉了,他的法器就是身边的花篮。

八仙过海究竟去了那儿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去给王母娘娘拜寿了,有的是说东渡日本了,不管怎样,神仙都是逍遥自在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蓬莱阁二楼长度为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绕以回廊,木栅格扶栏,东、西、北三面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

南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景”。

阁外北侧正中悬挂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匾额,字体雄健浑厚,历经浩劫得以幸免,十分珍贵。

西壁悬挂董必武1964年游览蓬莱阁时的题诗“来游此地恰当时,海国秋风暑气吹;没有仙人有仙境,蓬莱阁上好题诗。

”另有叶剑英元帅1960年的题联“蓬莱士女勤劳动,繁荣生活即神仙。

推荐山东新时代新动态心得体会精选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红叶谷游览观光,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刘x,大家可以叫我刘导,希望大家喜欢我的讲解,也希望你能从我的讲解中对红叶谷有更多的认识。

钟馗雕像

现在咱们所在的位置是在红叶谷的大门景区,在这一圈的唐式建筑围绕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组雕塑了,这尊雕塑的名字呢叫春风得意,它是传说中一位驱邪避鬼的英雄,那大家现在猜一猜这尊雕塑的主人公是谁?……对他就是传说中的打鬼英雄钟馗,玄宗皇帝在在武皇后和王皇后死后,再也没有册立新的皇后,当时有个武惠妃专宠,为了巩固地位和为儿子争得太子之位,诬陷害死了许多后宫嫔妃,有太监宫女夜里在武惠妃的门前用糖汁写了一个“冤”字,等到白天就有一群蚂蚁附在上面,武惠妃惊吓之下一病不起,太医也束手无策,唐玄宗于是召画工唐朝大画家吴道子(《天王送子图》),让他画钟馗像,挂在床头,驱邪避鬼,从此,钟馗就成了民间专门用来驱鬼的英雄。相传,钟馗打鬼曾经来到过红叶谷这里,在观景台上一望,他看到红叶谷只有人没有鬼,只有好人没有坏人,红叶谷所有景象尽收眼底,非常漂亮,他觉得红叶谷是个乐得逍遥的地方,久而久之,我们就给他取了“春风得意”这个名字。

各位朋友大家这边走,现在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咱们红叶谷。红叶谷是由济南市园林局与济南市园林开发建设集团共同投资兴建的以野生黄栌为主要树种的大型近郊郊野公园,总占地4000余亩, 红叶谷内山水林潭峡湖瀑泉种类齐全 ,是一处绝佳的休闲娱乐圣地,红叶谷以自然生态为主要特色,因此希望朋友们在游览的过程中不要抽烟、乱折花木,也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来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

马头山

大家抬头望上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山峰叫做马头山,它是我们红叶谷的主峰也是最高峰,海拔675米,相传在明朝以前,山体内藏有母子两匹马,这两匹马常是夜出昼归,一方面是出来觅食,另一方面是出来观看人间百态。然而有一天,小马偷偷地跑了出来,越玩越高兴,竟把回去的时间给忘了。这是天已经快亮了,被一位起早上山干活的老人看见了。只见这匹小马浑身上下金光闪闪,绒毛好似金丝线刺绣一般,跑起来也是神速无比,心想这匹马一定是宝马,回家后就把所看到的情景跟家人说了。没曾想传到了盗宝人的耳朵里,有一天,两个盗宝人上山探道,刚走到半山腰,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刮的是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狂风过后,早已不见了盗宝人的踪影。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来此盗宝了。而山神触怒于小马让凡人看到了山中的秘密,就把小马点化成山。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马子山。久而久之,人们就称顺了口,把马子山称为马头山了。可能大家在这看这座山并不像马头,其实最佳的观赏位置是在咱们上山盘山路的第二个拐弯处,马头山的背部长了许多松柏,远远望去非常像马的马鬃,不过,大家不要遗憾,听当地的老人说,看马头山的最佳时机是在下山途中,这样就可以带回家一个马到成功的好运!

这边有一株树长得非常奇特,它的树干是没有皮的,有没有人告诉我这株树叫什么?这株树的名字五花八门,“百日红、六月红、紫薇”最有趣的一个名字叫“痒痒树”,因为在无风的情况下用手轻挠它的枝丫部位 ,它的枝叶会发出轻轻的颤动,痒痒树由此而来。

在咱们红叶谷,有三种红叶子的树,一种是左手边山坡上的火炬树,一种是由手边的枫树,还有一种就是我们漫山遍野的黄栌。不论我们到哪里看到和听到的红叶树都是指黄栌树,而不是枫树。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的右手边,这里种植了一种中草药,据医学记载,这种中草药有宣散风热,又善清解血毒,可以治疗种种热性病,享有“药辅小神仙”之誉,不知道有没有叫上它名字的。这就是金银花,花开初期是象牙白色,两三天快要凋谢的时候变成金钗黄色,由此得名。我们吃的治疗感冒的维c银翘片的“银”就是指的金银花,而“翘”呢就是红叶谷的另一种中草药,过会我会带大家认识一下。

绚秋湖

前面我们看到的那个湖泊就是绚秋湖,每到秋天万山红叶倒映水中阳光一照绚丽多彩,绚秋湖由此得名。

垂花门

大家看这个仿明清式牌坊,在西方,亭台楼阁屡见不鲜,唯独见不到的就是牌坊,可以说牌坊是中国所独有的。大家再看这个门,名为“垂花门”,它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葩。垂花门整座建筑占天不占地,这是垂花门的特色之一。

匾上书“仁山智水”,意思是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红叶谷有山有水,可以说大家来红叶谷是既做了回仁者,又做了回智者。大家看一下两边的楹联“山连泰岱添秀色,水通趵突共幽情”这两句写出了红叶谷的山处在泰山山脉上,而红叶谷的泉水与济南泉水则是一脉相承。再看“一谷红雨复红叶,四时绚春犹绚秋”,这说出了红叶谷最美的两个季节,春天的郁金香节(4月2日—5月10日)和秋天的红叶节(10月1日—11月12日),不过我们今年最新推出了夏季百合展(6月-8月),百合展期间将展出二十多个品种三十万株的百合。大家随我过来看这边,上书“岱北洞天”,岱是指泰山,北是说红叶谷是泰山的余脉,就是说泰山山脉上的红叶谷景色别有天地。

流笺桥

流笺桥本来共有100根柱子,可能天意使然,现在仅存99根,可能也应了有句话:“流笺桥上走一走,都能活到九十九”。流笺桥也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岁桥”和“长寿桥”,朋友们可以来回摸足着99根柱子,可以福寿延年。

流笺,是唐朝的一种文化活动,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笔会。唐朝时,诗文化盛极一时。诗人把诗写在红叶上,将红叶放在流水中,任其漂流,有谁捡到,可以写诗作答复。诗人之间以红叶为媒,以红叶会友,互相交流,这种活动就叫流笺。此桥取名流笺桥,是因为每逢秋季,层林尽染,红叶随风飘落水中,像一封封信笺一样,令人不由想起古时举办流笺活动时的种种诗情画意的美。(诗曰:每恨流笺题律绝,时收红叶论禅空。归来一扫飘零意,梦外还留一树枫。)

传说,在唐朝玄宗皇帝时候,有一个宫女,无聊时就把自己的情思写在红叶上,放入水渠中,没想到,几天之后。宫女在那见到了一封“回信”,经宫女的宣传,其他的宫女也开始写一些诗词寄出宫外。等到千秋节(皇帝的生日八月五日)的时候,皇帝特准方三天假,等到假期结束,有差不多将近1/3的宫女没有回来,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千秋节事件”。

好!在这里给大家留出十分钟的时间,可以在此拍照留念,尽情体会一下这种绝妙的美。

长廊

大家往远那边看,在绚秋湖的中心有一个亭子,亭子的名字叫“陶亭”,这有三层意思,一是它是陶瓷做的,二是取陶醉之意,第三层意思是源自孟浩然的一句诗,“待到菊黄佳酿时,共尽一醉一陶然”。

走在这长廊上大家不妨随我走上长廊来感受一下这绚秋湖“三绝”;一绝是绚秋湖的景,令人留连忘返;二绝是绚秋湖的风,清爽宜人;三绝是绚秋湖的鱼,美味可口,大家一会儿可以去真切的体会一下这三绝的绝妙之处,还可以告诉一些未婚的朋友们在这里拍摄的婚纱外景更是美妙绝伦,无与伦比。

蔷薇园简介

前面大家所到的这处景点就是蔷薇园。

蔷薇园是一座依山就势,景观起伏,设计精美,又充分突出蔷薇科月季为主要特色,多层次植物景观组成的园中之园,该园有近50个品种的名贵月季:蔷薇月季、藤蔓月季和丰花月季等,家中女儿出嫁的人家爱养一盘月季,因为月季每月都开花,就像女儿每月都回了娘家一样。

麒麟

整个蔷薇园是由站台地、小广场和休闲后花园三部分组成的,首先大家可以看到小广场两侧这两只动物,大家能认得出它们吗?它们就是中国三大瑞兽之一的麒麟(狮子/权利平安、麒麟/富贵吉祥、貔貅/pi xiu聚财),据传麒麟是古代的一种神兽,它长着龙头,鹿角、狮尾、牛蹄,遍身火焰纹,它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富贵吉祥, 国泰民安,同样它也是一种充满灵性的动物,俗话说的好,摸摸它的头万事都不愁,摸摸它的角一生乐逍遥,摸摸它的背浑身都不累,从头摸到尾一辈子不后悔。在中国又有麒麟送子之说,麒麟为仁兽,是吉祥的象征,求子求孙的朋友赶快过来试一下沾沾灵气,不过,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怎么摸福气:大家先把自己的口袋撑开,摸一把就装在口袋里,这样才能摸到的福气带回家,不然,摸到也丢掉了。

雕塑

小广场上的这尊雕塑看起来非常抽象,它像一双手捧着地球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它还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太湖石

(俗话说“斋无石不雅,园无石不名”)大家过来看一下,这边有尊石头非常的奇特,它孔孔相通,它在江南园林造景中经常被用到,而且这石头的名字还与我国的一个淡水湖有关联,大家有没有认出来的?对了,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无锡太湖石。在宋代有位著名书法家叫米芾他形容太湖石就用了瘦、皱、漏、透、秀这五个字,我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瘦是说它非常挺拔,迎风而立,皱是指它表面不平滑有褶皱,漏和透有相同之处,就是如果你拿一壶水从石顶住下浇,水可以从每个洞穴漏出来,体现出漏的特色,你再把一个香炉至于石底,它便冒烟,而秀呢是比喻它的秀美迷人,说了这么多,其实最主要的特点还是“漏和透”,大家说像不像现代女性朋友追求的美的境界啊!

神秘香巴拉

现在大家所到的这处景点就是富有神秘与野趣的景点“香巴拉”,香巴拉在藏语中是“神秘美丽的地方”的意思。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肯定是这处宽 8米的人工瀑布,在瀑布前方依山就势搭建的这处演出舞台,主要是为一些民族歌舞及民间艺术演出团体而准备的,游客在此可经常观赏到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当我们在这里吃着烧烤看精彩的节目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右边这一条绿树相映的峡谷,是一处充满神奇色彩和生活情趣的地方,这条谷深200余米,现在大家可以随我到里面去欣赏一下,大家可以看到这一座座建在树上的木屋,我们叫它“空中别墅”,一座座小木屋,各自形成一个幽静神秘的生活空间,大家可以攀软梯,过呆桥走进小屋,它的外表看起来像鸟巢一样,内部设施却是非常完善。山间流水环绕,山风送爽,尤其是晚上登上这离地三四米高的小木屋,真的仿佛是闯入一个童话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喧嚣,没有纷扰,有的只是淡淡的花香,幽幽的虫鸣,透过透明的玻璃天窗,能看见朦胧的月光中辰星眨眨,听到蟋蟀声声,着实会让您体会到大自然的田园野趣。

天趣苑

各位游客前面所到的景点是天趣苑。天趣就是天然成趣之意,漫步其中,可以赏群莺乱舞,听百鸟争鸣,观流水飞瀑。大家先看这几个字,“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是老舍的夫人胡洁青在88岁时写的,我们将它拿来,刻在此处,意思是说:“竹子看上去很稀松,但在烟雾笼罩下就显的很密,梅花枝很细,但上面压着雪,就会显的粗大。

天趣苑是红叶谷最具有特色的专类园之一,后边的天网是天趣苑中的鸟笼,是山东省最大的鸟网,面积为一万平方米。园区在建设上充分利用山势与峡谷的结合,在山谷上覆盖鸟网,采取鸟类自然放养式的形式,给人以接近和观赏鸟类的充分空间,同时又使鸟类有一个合理的生存和栖息的空间,依据园中起伏的地势,在建筑手法上,筑石为山,引水为瀑,在有限的空间上筑造了一个流水飞瀑燕飞鸟鸣的天堂圣地。

园中现有鸟类40余种上千余只,分为散养区和笼养区两个区域,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笼养区,首先看的就是鹩哥,它们会说“您好”“老板您好”“欢迎光临”“再见”还会学摩托罗拉手机的铃声,这是红绿金刚鹦鹉,它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墨西哥等地,由于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红绿金刚鹦鹉已经是非常的珍贵。

噪犀鸟

大家看一下这边的这种鸟,这种鸟嘴形粗厚而直,嘴上通常有盔突,形似犀牛角而得名——噪犀鸟,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部,中国仅见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和广西西南部,体长65-68cm,羽毛雌雄不同色,栖所为森林,不迁徙,,每年春后约5—6月由群居转成成对,选择高大树干距地约16—33的树洞为巢,自己不啄木,利用天然腐朽的洞穴,雌鸟选好址后在洞底铺一层木屑,在洞内产1—4个卵,产卵后蹲在巢内不出来,将自己的排泄物混着种子堆在洞口,雄鸟从洞外频频送来湿泥、果实、残渣,帮雌鸟将洞口堵上,最后在洞口留一个垂直的裂隙,供雌鸟伸出嘴尖接近雄鸟的哺食,直至雏鸟破洞而出。雌鸟出洞时已全身换完年羽,立即负责哺雏。属于善于攀岩的并趾型鸟,外趾和中趾基部有三分之二互相并合。

白鹭

白鹭属鹳形目,鹭科,全世界只有几种,大多数白鹭有白色羽毛,到繁殖季节还会长出很多漂亮羽毛,羽性和其他鹭相似,它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地和潮湿的森林里,属涉鸟类,主食小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浅水中的甲壳类动物,身长约90cm,只有背上长羽毛,羽毛,羽毛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古人喜欢用它来做装饰,西方主人喜欢用它来点缀女幅,由于它的羽毛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加上白鹭喜群居,容易被人大量捕捉,造成数量锐减,几乎陷入灭绝,后来人们穿戴打扮起了变化,加上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白鹭才幸免绝种。而在这里,白鹭主要以带鱼为食。

黑天鹅

现在我们穿过彩绘绘画的山洞就来到了散养区了,首先看到的是天鹅,黑天鹅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而澳大利亚珀斯又有黑天鹅的故乡之称。而白天鹅喜欢集群营巢,有固定的配偶,实行一夫一妻制,一旦配对后永不分离。除夏季外,其它季节均能产卵繁殖,年产二十多只,经公母天鹅轮流孵化,35天后小天鹅即破壳而出。刚出壳的小天鹅毛色灰白色,几天后即可下水游泳了,三、四月龄毛色逐渐转变成白色,6月龄后具有与成年天鹅一样的体型和体重了。

孔雀

再往上走,我们就会看到蓝孔雀和白孔雀,我们可以用红色的手绢在它们眼前晃一晃,因为孔雀爱比美,可能会开屏哦。大家知道开屏的孔雀是雄孔雀还是雌孔雀吗?对了,是雄孔雀开屏,那你们知道雄孔雀为什么开屏吗?这是因为开屏是它们求偶的一种方式,它开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防御外敌,当它们身体受到威胁,或侵害时,用尾巴上的“眼睛”吓退敌人。蓝孔雀原来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它主要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尤其在水域附近。清晨和傍晚它们随其群到田地里觅食。由于孔雀吃年幼的眼镜蛇,因此在印度它们非常受欢迎,在许多地方它们不会遭到捕猎,它们可以非常亲人。

鸳鸯

如果运气好的话,在散养区的最里边我们可以看到鸳鸯,鸳鸯害羞、怕人,因此,在游人多的地方,不容易看到。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甚至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其实这只是人们看见鸳鸯在水中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事实上,鸳鸯在生活中并非总是成对生活的,配偶更非终生不变,在鸳鸯的群体中,雌鸟也往往多于雄鸟。咱们看到的天鹅才是一夫一妻的典范,一旦配对后永不分离。

现在大家游过了天趣苑,前面将要到的是红叶谷景区唯一一处历史人文景观兴教寺。在这里沿途大家也可以欣赏一下这一段充满文化气息的长廊,也被习惯地称为文化墙壁,上面作品都是出自于一些有名气的书法家和作家之手,这些作品可能会为一些研究和爱好书法的朋友们提供一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细细的品味一下。

推荐山东新时代新动态心得体会精选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政治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万里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xx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逼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xx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台儿庄地势较微山湖一带低洼,其海拔高度低于微山湖的湖底。为了防止汛期储存的湖水通过运河一泄而下,治河官员想出了多建船闸的办法。在这段运河开通之初的明朝万历年间,从微山湖口的韩庄至台儿庄,建起了八座节制闸。从南方载货北上的船只,经过船闸需要一定的时间,大量的官船和商船要在台儿庄等待,这个特殊的漕运枢纽于是滞留了大量流动人口,使得台儿庄迅速繁荣。明末至整个清代,台儿庄始终保持着“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台儿庄是一个移民城镇,这里的居民基本上不是土着,没有排外的“地头蛇”欺负外乡人。所以,南来北往的富商大贾,都愿意借助台儿庄的商机创造财富,置办家业,长久定居,进而捐助善款,修桥铺路,建庙办学,成为台儿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到清代的康熙年间,台儿庄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五万人,流动人口达到七八万人。由于在此经商和定居的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在营建自己的商铺和住宅时,带来了各地的建筑风格,使得台儿庄城里集中了京派、晋派、陕派、鲁南、江浙、徽派、闽南、岭南、欧式、中东等不同建筑;容纳了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妈祖等民间宗教在内的中外各大宗教,据文献记载,大战前的台儿庄,大小庙宇多达72座;由于台儿庄富有商机,吸引了官员、军人、儒生、商贾、僧道、医药、农夫、匠人、武侠、梨园、术士、杂耍、艺妓、掮客等三教九流在这里驻扎、布道、淘金和发展,成为不同文化的汇聚融合之地。

以上是台儿庄的文化标志符号。

关于军事符号,我想大家马上就能想起发生在70多年前的台儿庄大战。诗人桑恒昌曾在一首诗里写到:“也许,台儿庄没有看到全世界;//但是,全世界都看到了台儿庄。”1938年的台儿庄人,受交通和通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看到全世界,可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确确实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台儿庄大战不是规模最大的战役,却有着其他战役所不能比拟的经典意义:它是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抗击外侮的正面战场上打的第一次胜仗,也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败仗,同时,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维护和平的力量第一次给军国主义重创的战役,它给法西斯的最终灭亡敲响了丧钟,给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极大鼓舞。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在“亡国论”甚嚣尘上的时刻,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国威,也给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建立了必胜的信心,彻底破除了军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中华民族面临绝望的危急关头,台儿庄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之地,维护世界和平之地。这一军事标志符号,体现了战争与和平的永恒主题。

在中华民族对日抗战史上,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大型会战很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天,回顾战史,目前在海峡两岸得到认同的将领,首选台儿庄大战的指挥者。这样,台儿庄又成为国共两党联系互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标志符号。

繁荣兴盛了300多年的台儿庄,到1855年也就是清朝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从山东入海,淤塞了山东境内的运河航道,京杭不能贯通,台儿庄的繁荣受到影响。1938年春天,中日军队在台儿庄持续了半个月的血战,使这个称得上中外建筑历史博物馆的台儿庄,无土不沃血,无墙不饮弹。坚固的城墙、威严的衙门、宽敞的会馆、庄重的庙宇、华丽的商铺、朴素的民宅,被夷为一片废墟。战后,国民政府登报承诺,要重建台儿庄。可是,因为战事紧张,加上后来的内战,国民政府的承诺一直没能兑现。台儿庄的居民,在断垣残壁上重建的商铺和民居,已经无法重现台儿庄往日的辉煌。

xx年隆冬的一天,新任枣庄市人民政府市长、海归双博士陈伟,带领政府部门和各区市的负责人,从滕州市的红荷湿地上船,沿运进行考察,研究讨论资源枯竭城市的发展战略。汽船航行了11个小时,天色擦黑才到达考察的终点台儿庄。这时,台儿庄区的一位负责同志告诉陈市长,在台儿庄旧城区,还保留着一段明清时期的古运河。这段运河,因为废弃不用,在月河街一线留下了十多处古运码头。具有历史视野和战略眼光的陈市长,不顾一天的劳累,当即决定到现场进行考察。当他听说上海的绿房子公司计划投资六亿元,把这一带开发为商品房时,陈市长立即下令叫停。之后,陈市长利用节假日,先后40多次到台儿庄明查暗访,发掘古城遗迹。经过专家论证,市政府作出了重建台儿庄古城的决定。这样,我们在四百年前兴建、一百年前衰落、七十年前被战争摧毁的基地上,复活了台儿庄古城。

可以说,台儿庄古城是抢出来的,挖出来的,创出来的:所谓抢,指的是抢救性保存与重建,如果不是陈市长当机立断,所有的历史遗迹都在商品房开发过程中彻底破坏,失去了恢复的可能;所谓挖,指的是挖掘古城的文化基因,与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相衔接,进行基因修复与再造;所谓创,就是在重建中,不拘泥于战前的原貌,而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创造出康乾盛世时期的台儿庄古城风采。决策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本着存古、复古、生古的原则,使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承载了大战文化、运河文化和鲁南地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台儿庄是运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杨威之地,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这里,国家级的景点有,国务院第一个批准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国家级爱国教育基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等。

今天我们到台儿庄参观游览的景点有: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观、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a区。

到达现场之后,各景点的导游会给大家作具体的介绍。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