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河南电力抢险救灾心得体会和感想 河南暴雨救灾心得体会(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7:01:11 页码:10
河南电力抢险救灾心得体会和感想 河南暴雨救灾心得体会(2篇)
2023-01-08 07:01:11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河南电力抢险救灾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古人云:“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心不死”。今天,我们就要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去参观。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黄河游览区的基本情况。

郑州黄河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约30公里处,北临黄河,南依岳山、广武山。它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这里过云曾就是一片荒山秃岭和贫脊川原,经常就是风沙起时天上、地面、水里浑然一体的黄色景象,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年之中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全年可游的郑州黄河游览区了。

好了,黄河游览区到了。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源头就是一股清泉,但就是由于流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上最浑浊的河,每年经黄河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3-5厘米,所以,下游的河床高出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地面要高出7米。

在历史上,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也曾使黄河泛滥成灾,3000多年以来,黄河中下游决口泛滥达1600多次,它吞噬过无数的生命财产,因而成了害河,历代民众迫切希望根治黄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黄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工作,40多年来,黄河再也没有泛滥过,而且,治理后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它又成了一条造福于人民的河流。

总之,黄河对人类社会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就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我舞来看这尊“哺育”塑像,它高5米,重30吨,用白色水泥塑成。母亲身着唐装,头挽魏髻,象征黄河,怀中健壮的婴儿象征中华民族,整个塑像形象地表达了黄河与中华民族密不可分的骨肉亲情。黄河流动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血液,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无与伦比的凝聚力,这就是一种民族感情的凝聚力。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周围的山岭,这一带的山称为邙山,就是从洛阳绵延至些的,过去这里曾就是荒山秃岭,经过绿化,现已绿树成荫。山上的制高点那些亭台楼阁就是一些与黄河风光相匹配的建筑特,若登监最高处极目阁远眺,更能体会“登北邙居高瞰远气象万千广阔无垠伟伟乎神州大地,观黄河抚今追昔波涛澎湃奔流不息悠悠然华夏摇蓝”的意境。诸位请看右边的山头,那里有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大象雕塑唤起人们对河南远古历史的幽思。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就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中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河南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河南古属豫州,豫即多象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然用作河南的简称。山上的大象塑像反映了这个历史典故。

接下来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就是旅游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宇中的大禹塑像。大禹就是4000多前前的治水英雄,传说大禹的父亲鲧曾因治水失败而遭到惩处,大禹继承父志,终获成功,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故事,午百看来激励着后人不懈奋斗。我们来看,这尊塑像高10米,重150吨,大禹头戴斗笠,右手持耒,左手指向前方,仿佛在号召人民治理洪水。他发明的疏水导流的科学治水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他治水的成功,也使他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民谚有“治水者治天下”,正就是对治水重要性认识的真实写照。

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在这里突出地表现为现代黄河碑林,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砖雕和黄河澄泥砚民间艺术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黄河碑林就是正在筹建的一处当代石刻艺术宝库,目前已刻碑1500多块。作品有真、草、隶、篆、行,刻碑手法有平、圆、尖、麻、光。黄河碑林以歌颂灿烂的黄河文化,社会主义的光辉业绩,祖国的大河风光为主要内容。建成后将分书法艺术馆,名人书法馆、民族书法馆国际书法馆和五大部分,其中汇集了中国书法巨擘手泽东、舒同、启功、张大千、林散之、陈书亮等人的书法精品,石碑以古朴、多样、生动、浑厚为特色,其卓然不群的艺术形象必然成为新时代的文化里程碑。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就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又一力作。塑像设计高度为106米,并于1991年9月12日破土动工。她的兴建对全球炎黄子孙将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激发海内外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激情。目前,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前的广场上,已安置了钏鼓九鼎的主鼎“炎黄鼎”。鼎高6.6米,重20吨,内部铸有“炎黄始祖,万代景仰”八个篆文,鼎座四壁铸有“炎黄鼎”三个金文和国_、邓小平、陈去同志的题词,体现了亿万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的敬仰。“炎黄鼎”文化内涵十分丰厚,工艺、铸造均属上乘,就是当代最具的青铜大鼎,就是炎黄子孙瞻仰子中华人文始祖的主要礼器。

大家知道,黄河自古难行船。但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克服了道道难关,在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成功了“郑州号”水陆两栖气垫船,使千百年东游黄河的梦想变成了现实。郑州黄河气垫船就是高科技的结晶,它就是由般下的大型鼓风机向船身下充气,使船下产生一个强大的气流把船身向上抬升20-50厘米。船体借助船后两个巨型螺旋桨产生的推动力向前行进,几分钟内便可以飞抵黄河彼岸。大家可以乘坐黄河气垫船到母亲怀抱进行40分钟左右的黄河漫游,在40分钟的时间里自东向西逆水而上,穿越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到达公元前发2_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争天下时的古战场遗址--汉霸二王城,在河中心的沙滩上将停船十几分钟,大家可以出船拍照留念。

今天的讲解就要结束了。黄河将我们的心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励我们踏上新的征程,愿我们将来再次相会,谢谢大家。

主题河南电力抢险救灾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参观的是昭平湖风景名胜区。昭平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城西部10公里处,是依托原昭平台水库开发建成的年轻的风景名胜区。昭平台水库1959年建成,控制流域1430平方公里,蓄水量7.27亿立方米,是集防洪、灌溉、发电、养鱼、旅游为一体的一座大型人工湖。景区面积4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8平方公里,这里自然景观秀美,人文内涵丰富,1995年8月,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凡到过这里的人都说:“庐山奇,峨嵋秀,昭平湖美景看不够”。

的确如此,昭平湖不但有雄浑苍郁之气概,而且兼南国水乡柔美之韵味,是不可多得的绝佳去处。随着水陆两条路线,我们可以逐一领略昭平湖每一个景点。

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叫杨家岭。据记载,公元918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屡犯中原,威胁北宋政权,为抵御外侮,北宋杨家的孟良、焦赞二位将领曾在此安营扎寨,操练人马,后人就把此山命名为杨家岭。山上现有的电视转播塔高130米,信号覆盖周围200多平方公里。

右面这座大大的圆柱形建筑物是昭平湖水电厂的调压塔,两旁亭亭玉立的翠柏掩映着道路向前延伸,颇有曲径通幽之感。王新宇同志纪念碑就坐落在此。当年修建水库时,王新宇同志任水文地质组组长。那年6月20日,沙河上游突降暴雨,洪水凶猛,王新宇同志为抢救国家财产不幸光荣牺牲,时年3l岁。

拦河大坝被誉为昭平湖的“佳境门”。大视的主坝、副坝总长7000余米,像一条巨龙横跨两山之间,大有“长龙卧波,未云何龙”的气韵。登监大坝,极目湖面,烟波浩渺,一碧万顷,视野尽头,山峦茸翠,苍郁窈冥。置身其中,恍若仙境。灵魂为之升华,五内为之一净,世俗的一切烦恼、焦虑会荡然无存。

坝北端那座山是招兵台山。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曾隐蔽此山,招兵买马。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也曾在此招兵买马,“招兵台”便由此得名,后改名为“昭平台”,意为平安祥和之意。山坡平台上至今还遗留有当年招兵插旗的座孔。

现在我们看到的有2500平方米的阶梯、平台,是我们近年来开发建成的综合性娱乐广场。它依山傍水,采用本地优质石材构成主框架,顺地势自然伸至水面。广场周围是精品游乐项目:飞渡、垂钓园、人工浴场、碰乐车、儿童嬉水等,适应各个年龄层次游客娱乐,使您既能领略大自然古朴的风韵,又能享受现代文明热烈的情趣。

朋友们,前方那座好似漂浮在水面的小岛叫邱公城岛,它随着湖水的涨落时隐时现,是景区的海市届楼。它是鲁阳城遗址,叠压有仰韶、龙山两层文化遗物,是省级文保单位。讲到这里,我想问一下,在我们团队中有没有刘姓人士?如果有,我非常荣幸地告诉您,刘姓发源地就在此岛。别看现在此岛这么小,却是华夏刘姓始祖刘累的故邑。据史料记载:刘累是尧帝的裔孙,原为“祁”姓,出生时手纹有“刘累”字样,因此得名。小时曾从“豢龙氏”学习养龙,后来夏后孔甲得两条龙,便请刘累前来饲养,刘累养得很好,所以被封为“御龙氏”。后来有一条雌龙病死,刘累伯孔甲降罪逃到鲁山一带邱公城这个地方,隐姓改名。因此前在“邱”姓住地养龙,故改姓“邱”,后人称其为“邱公”。称刘累隐居的城池为“邱公城”,邱公即刘累。其子孙以“刘”为姓,是华夏最早的。邱公城岛曾有刘累墓、刘累亭。刘累仙逝迄今已4000年之久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兹全等都为此挥笔题词。自建库以来,此岛时常随水位涨落时隐时现,给游客观光及刘姓人土拜祖带来很大不便和遗憾。在刘姓人士的迫切要求和协助下,于20_年2月将刘累墓迁至招兵台山,现名“刘累祠”。“刘累祠”已初具规模,欢迎刘姓人士--刘累后裔到此寻根祭祖。

现在我们泛舟湖面。这里水域广大,水色湛蓝。放眼湖面,白露横江,水色接天。

泛舟潮面,惟见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加之画舫如织,桨声蔼乃,于是便构成了一曲情味别致的音乐和一副风格独特的画卷。遇上秋高气爽的傍晚,夕阳在天边燃起万道霞光,湖上金光灿灿,闪烁迷离,似看到一只晚归的鸟,迎着霞光匆匆飞来,此时,展现在您面前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妙景致。

遇到开库捕鱼季节的晚上,湖面的景致,更是妙趣横生。整个昭平湖,清风微拂,水波不兴,灯光明灭,渔歌互答。若身处其境,把酒临风,您会宠辱皆忘,仙邪?人邪?您自己也恍然不能自辨。

现在我们登上的岛就是昭平湖湖心岛金山环岛,此岛海拔190.3米,面积7700平方米,由观光区和服务区组成。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名列世界前10位的伟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节用”、“尚贤”,他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古代的墨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著经阁就是墨子著书立说的地方。据说墨子晚年,意欲著书立说,但却找不到一处清雅之地,后鲁阳公得知此事便在金山环岛上为墨子建造了著经阁。这里四季分明,环境清幽,绿水青山,互相映辉。墨子十分满意。就在这里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墨子》一书。世道沧桑,他著书的楼阁虽早已消融于历史的尘烟之中,但他“兼爱”、“非攻”、“节用”、“尚贤”的思想却留传于世。为纪念这位伟人,当地群众于1994年集资重建了“墨子著经阁”。若墨公泉下有知,一定会欣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