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上海名师空中课堂心得体会及收获 上海教师空中课堂体会收获(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7:12:08 页码:12
上海名师空中课堂心得体会及收获 上海教师空中课堂体会收获(四篇)
2023-01-08 07:12:08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上海名师空中课堂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总之,上海之行,感触颇多,收获颇多!在此,就跟岗学习和参观幼儿园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心得。跟岗学习

在跟岗学习之前就听陈爱华老师为我们简单地介绍了上海市幼儿园教育特色及经过二期课改推出的新教育模式“四大板块”:运动、生活、游戏、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们一组五人被安排到普陀区回民幼儿园跟岗学习。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的是生生互动和生材互动,把主题始终贯穿于活动之中,把互动的空间留给孩子们,因为幼儿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更能为幼儿所接受,而教师在互动过程中注重幼儿情感认知以及兴趣能力的培养。

教师能够深入挖掘孩子的能力和潜能,让孩子在自由探索中变被动为主动,以个别化学习的形式让幼儿深入活动其中,真正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放得很开,都是让孩子自由的玩,自由的探索。而在自由的活动中,幼儿体验到的乐趣和获得的感受是老师的教授所不能替代的。

观摩课中不仅仅是语言课中,会听到老师提醒幼儿:“请用完整的话来说”,而是基本上在所有的活动中都能听到老师类似的话。可以看出,教师并不单单地把语言表达能力归属于语言课,而是把语言看作是所有活动的基础。

教师语言组织精炼,活动环节设计不拖沓,环环紧扣主题内容,老师的提问适时恰当,在活动的组织上,老师能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此次给我们安排参观的幼儿园都是上海市普陀区比较有名的幼儿园,也各自有着不同的特色。

在这次参观的十所幼儿园的门口一侧都有几个洗手池,为的就是让孩子每天早上入园后必须得把手洗干净后才能进教室,有的园所更为人性化,同样的水池是从高到低排成斜“一”字,高的是为了方便大中班孩子,低的是为了方便 小班矮一些的孩子。

几乎在每个幼儿园的每个班级教室门口,都能看到点名板。但每个园所每个班级却各不相同,有的是不同颜色的塑料方块;有的是孩子们自己用吸管和橡皮纸做的“棒棒糖”上面贴上自己的照片,放在提示栏里。点名是每个班级每天必须做的,老师们就花了一点心思,把看似枯燥的事情变的生动有趣,重要的是幼儿参与其中体验了乐趣。

一走进幼儿园的大厅或班级,我们都不约而同的被他们的环境装饰所吸引,区角的建立以及个别化学习材料都是利用废旧物制成的,好多班级的区角都延伸到了走廊,形象逼真的区角建设和丰富多彩的材料投放,为幼儿的区角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每所的幼儿园里都能看到他们单独的活动室:美工室、探索室、音乐室、建构室、阅读室等等,每个活动室都是属于孩子们的一片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的玩耍。

通过这次学习,我获益颇多。每次的活动都给了我不少启迪和思考,“如果是我,这个活动该怎么进行?”,“如果是我,这个环境该怎么去布置?”等等。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虚心地向老师们学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经验尽快付诸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把工作做得更好。

推荐上海名师空中课堂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欢迎大家来到上海枫泾古镇!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上海市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

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20xx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20xx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

上海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总的说来就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枫泾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92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邮电局”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上海地区现存不多的一处大清邮局旧址。由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枫泾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元年(520xx年),枫泾南栅已建有道院,明清时,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庙,全镇共有3处寺院庙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开始传入枫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观,可以寻觅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属越境的历史陈迹。

北大街是商业古街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穿过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两层楼房,身处其中,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楼房临街的一边清一色都呈平面结构,看不出每一栋建筑的特色和规模,而从后门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底层的近水楼台,层层石级通向河埠,或倚朱阁、小轩窗,组成一道多姿的水乡民居风光,间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穿行其中,人景辉映,夕阳夕照,真是中国的水乡,东方的威尼斯。

北大街古代店铺作坊集中,手工业历来发达。早在宋代就有铁、木、竹、农具和日用小商品的手工制作。纺织技术传入,纺纱织布盛行,明清时,枫泾地处全国棉纺织业生产贸易中心,“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到了现代,古作坊多已破败,保存最完整的就数375号的石泰山制药房(药铺)。为了展示古代手工业生产状况,现将当年手工业作坊集中的北大街规划为手工作坊按古代形制,配置生产器械,培训有关人员,届时向游人展示古代织布、打铁、制药和制造竹木器具等手工业生产技艺。游人也可以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在这些作坊里,你可以挑选购买到原汁原味、土气十足的手工艺品。当然也可以尝试自己制作小竹筒、小铁铲、小锄子、布鞋子、土布头巾......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推荐上海名师空中课堂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无论上海变不变,这都是我最爱的上海“——《题记》

说起我对上海的爱,那要从弄堂还在上海驻足的时候。

小时候,在房子没拆迁以前,我也在弄堂里呆过几年。

“大饼油条粢饭糕!卖大饼油条粢饭糕了!”这就是我对弄堂最深的印象。每年冬天的早上,我的餐桌上就有一碗喷香的咸浆,这样即使是冰雪爬上窗户的天气也不会寒冷,拿起大饼包上油条,恶狠狠地咬一口,喝口咸浆,只感觉每一个味蕾绽放着花朵。“四大金刚”就是上海的味道。

跳橡皮筋、造房子、踢毽子、挑绷绷想来大家必须不陌生。夏天的夜里,知了“呱啦呱啦”地叫个不停。爷爷奶奶们搬出了自家的竹椅子,坐在树下,聊着“今日哪家小祖宗打碎了几只碗”、“谁家的小祖宗又磕破了皮”琐碎的家常就像弄堂的小路一样走不完。而我们一帮孩子在一起用树枝画个房子,再来一块石头就构成了我们最纯粹的游戏——造房子。那时的我们会因为李家的孩子赖皮了而不理他,张家的孩子打了一拳怀恨在心,可是过了一会,继续在一起打闹。一群孩子在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里穿梭,冷不防地窜出辆自行车让你吓一跳。孩子踏过的地方就是上海成长的足迹。

“奶奶,外边下雨了,我把你衣服收下来放我家里了!”简简单单的一声吆喝,体现了邻里的和睦,更体现了上海人朴实与纯真。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单纯朴实的上海人,就是上海的模样。

在我居住的老弄堂的几条马路外黄浦江缓缓流动,它也是上海的一个风向标,在上海的热地上见证了上海点点滴滴的变化。

它看着上海的房子变了。原先陈旧、暗淡、狭小、喧闹的老房子被成片成片地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耸入云的现代化高楼和一片片整齐、美观、宽敞的新式公寓。其中更不乏有享誉世界的标志性建筑金茂大厦、东方明珠。

它看着上海的交通变了。马路变宽了,交通工具丰富了。地下、地上、空中、水上,一个现代化、智能、立体的交通网已经构成,它们如同一滴滴鲜活的热血,流入上海这座心房,为上海注入了满腔的活力。

它看着上海人变了。每一天清晨,响在耳边的都是一声声殷切的“侬好。”也不乏一些老年人在广场晨练,外柔内刚的太极拳就像上海,有着它独特的风韵。

普通、单纯、善良,就是上海。阿拉是上海宁。

推荐上海名师空中课堂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游览的地方是上海著名的金融一条街,有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的外滩,它是百年上海的一个影子,也是旧上海资本主义的写照。那现在大家就随我一起找寻下这片浦江土地吧。

外滩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与浦东陆家嘴金融区隔江相望。它北起北苏州路南至金陵东路,长约1800米,地形呈新月形。

外滩原来是上海城厢外北面的沿江滩地,旧时俗称“黄浦滩”,筑路后,名为黄浦路,1945年更名为中山东一路。那黄浦江的名字又是由何而来的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十分有威望的人叫春申君,浦江这一带是他的领土,故上海简称“申”,春申君名叫黄歇所以就叫黄浦江。它是发源与浙江安吉的龙王山,全长114公里,平均水深14米。但并不是从龙王山算起的,是从上海的淀山湖一直流往吴淞口来最后注入长江,期间经过10个区。那有人会问我黄浦江的水为什么是黄的呢?我就简单的和大家解释下。其实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因为黄浦江江底的泥土是壤土,壤土是介于泥土和沙土之间的一种土质,是又有泥又有沙的。第二是因为它流入的时候经过10个区,所以经过了一定的污染。第三是因为长江水的回流把一定量的沙土带了进来。基于以上三种原因所以黄浦江的水是黄的。

1843年上海开放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外滩一带地方,在1845年以上海道台公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根据,划定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1849年法国也在英租界的南侧划得986亩土地为法租界。但临江而立的巍峨参差、的世界各国风格的建筑群,是到上世纪初,特别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建造起来的。它从这一时期起,逐步成为远东最大的经济中心的象征。经过百年历史沧桑的外滩,在1992—1993年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后,旧貌换新颖,景色更为迷人,被中外游客评为上海“最喜爱的风景点”。

外滩是上海标志性的景点,到上海必游外滩,否则就等于没来过上海,它的总体布局可以5条线来概括。1、万国建筑博览群(在这条路上有中外建筑26幢形成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2、10车道的中山东一路贯通了四方的交通。3、外滩的绿化、城雕、喷泉。4、浦东新兴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5、外滩情人墙

那我们就连着这几条线,把外滩迷人的风景尽情的欣赏下吧。

走到这里,我们先看下对面那幢不起眼的房子,它位于中山东一路和金陵东路口。现在看起来十分的不起眼,但在解放前他是上海比较高级的公寓房,里面的房间布置相当豪华,每个房间都有20平方左右,而且有独立的卫生设备,它是专门给在外滩工作的高级职员居住的。郭沫若先生在日本和他第2个老婆安娜生的儿子也在这里居住过。

首先我们在这里揭开外滩序曲的是这座具有86年历史被人们称为“阿脱奴婆”式的气象台。他建于1907年的3月9日,他统高50米,包括上面的天线等,塔的实际高度为36.8米。这个塔原先并不是在这个位置上的,因为92年外滩改建的时候马路拓宽,修建新的防汛墙,基于这个天文台历史悠久,而且十分有价值,就把他从原来的位置向东北面整体移位20米,并对他进行装修。他在以前的作用是他可根据徐家汇气象信号台测得的气象信息。每天5次在塔顶桅杆上悬挂各种形状的标志,向往来船只告示吴淞口外的风浪和海浪等气象信息,以保证航行安全。另外在桅杆上有一只可以上下升降的大球,每天中午11:45分,球升到桅杆一半的高度,11:55分又将球升到顶端,12点正又将球升到原来的位置向往来的市民、船员报时,所以他也是中国出现的第一座报时台。但随着现代划信息传播科学的发展,它也只能“退休”了,现在是外滩的历史陈列馆,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进去参观一下。

[上海总会]

现在我们位于中山东一路3号,现上海总会,原英国侨民活动的上海总会又称皇家总会。它1910年建成,耗资白银45万两,是文艺复兴式风格。所谓文艺复兴式风格的特点就是整体感觉给人十分均匀、对称。整幢建筑以正门为纵轴线,左右对称,显得和谐均匀而稳重。大楼的第三层与第四层之间,有六根爱奥尼克立柱,爱奥尼克立柱特点是柱身修长,柱身有条带状,柱头上有卷起的旋涡状,是“女性美”的象征。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两种柱子风格叫多立克柱式,柱身粗壮,柱顶是突出的圆形,上方有方形的石头盖顶,是“男性美”的象征。海关大楼地层就是用这种柱式。还有就是科林斯柱,此柱出现在希腊时期商业繁荣的科林斯城,柱顶有一束树叶和花蔓组成,似花篮状,雕刻华美,是“富豪”的象征,汇丰银行和怡和洋行都使用这种柱式,以显示自己的财富。这里要和大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幢建筑中远东第一长酒吧台,有34米长。大堂北侧是环形楼梯,旁边有半圆形铁栏电梯,现仍能上下通行。市内装修由日本设计师承担,参照日本帝国主义王宫的风格设计,故又称之为“东洋的伦敦”,这做优秀近代建筑已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位于中山东一路6号的中国通商银行大楼是一幢四层哥特式建筑。1906年建造。屋顶坡面陡,顶端原立有十字架。尖角顶的两侧原来也有小尖塔,如向上帝供奉的巨烛。第四层的窗户形状都像教堂的窗框一样,采用尖卷形。正门前有古典式柱廊。中国通商银行是1879年由盛宣怀筹资兴办的中国人自己最早经营的一家银行。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中山东一路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该建筑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顶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不失一种优雅的感觉。这楼是现在的盘谷银行上海分行,自1908年建成以来,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称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后为中国通商银行及长江航运公司所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