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如何做到事业平衡心得体会范本 事业成功的感悟(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9:20:58 页码:11
如何做到事业平衡心得体会范本 事业成功的感悟(8篇)
2023-01-08 09:20:58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如何做到事业平衡心得体会范本一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种理论要想时刻走在时代前列,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对时代的引领力,就要注重联系实践、观照现实,把理论的根基深深植于鲜活的社会实践之中,在回答时代之问中推动理论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珍贵理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认为,《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基于《宣言》发表25年中大工业和工人阶级政党组织发生的巨大变化,他们认为,“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76-377页)恩格斯晚年针对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多次强调,他和马克思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也正是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代特点和俄国革命形势新变化,进行了大胆的理论创造,才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理论转化成了现实中的社会制度,使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焕发了勃勃生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传入中国后能够迅速生根、发芽、结果,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1956年4月,毛泽东基于当时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苏共二十大引起极大思想混乱的双重背景,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堪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典范。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敏锐地把握到时代的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并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与1978年相比,今天的中国社会呈现出许多阶段性特征,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要论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果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喻成一条历史长河,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条河的一个河段。只有善于把历史长河的一般规律与具体河段的阶段性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既不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又能在新的历史方位聆听时代声音、引领时代发展。

文化体现着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就是天方夜谭,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就无从谈起。新社会形态的文化并不是对旧社会形态文化的简单否定,而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积极扬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的“非常革命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资产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还在于他们奔走于世界各地,“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4-405页)同样,从文化的角度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是一个“类似的运动”,即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否定和扬弃。因此,我们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就在于它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

今天,如何正确处理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关系,检验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影响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要不忘本来,让中华文化基因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不能将其扣上“封建糟粕”的帽子一概否定;二要面向未来,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三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守旧复古,更不能“儒化中国”“以儒代马”。对待世界各国文化,一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不能全面拒斥,认为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二要有辩证取舍的态度,不能照单全收,甚至把西方理论当成“唯一准则”,搞文化上的“崇洋媚外”;三要有转化再造的能力,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新的理论创造,不能照搬照抄。总之,只有善于多方整合各种优秀文化资源,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才能更好引领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发挥文化凝聚人心、指引航向的作用。

话语体系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任何思想、价值和主张,都必须通过一定的话语体系展现出来。如果话语体系建设跟不上时代发展,再先进的科学理论、再正确的理论主张,也会陷入“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尴尬境地。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形象地把我们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历史进程比作一个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的过程,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针对一些人“言必称希腊”、习惯用西方的话语体系评价中国实际的情况,他深刻指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解读中国实践,我们自己最有发言权。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任何一种来自西方的理论观点都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的生动实践,也开不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济世良方。无论从研究能力还是主观意愿上,我们都很难寄希望于西方学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提供“方案”。当年,苏联在美国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制定“500天纲领”,试图用“休克疗法”解决国内问题却导致国家解体,这样的历史悲剧,距离今天并不遥远。可见,保持话语体系的独立性,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领域的研究范式问题,更加关乎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支撑话语体系的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增强话语体系建设,就要按照既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也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又体现系统性、专业性的要求,根据时代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提供有力学术支撑。

推荐如何做到事业平衡心得体会范本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实现这一目标,呼唤更有力的理论创造,需要更坚定的文化自信,也要求我们通过打造更加具有自身特质的话语体系展现中国思想、阐述中国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种理论要想时刻走在时代前列,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对时代的引领力,就要注重联系实践、观照现实,把理论的根基深深植于鲜活的社会实践之中,在回答时代之问中推动理论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珍贵理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认为,《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基于《宣言》发表25年中大工业和工人阶级政党组织发生的巨大变化,他们认为,“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76-377页)恩格斯晚年针对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多次强调,他和马克思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也正是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代特点和俄国革命形势新变化,进行了大胆的理论创造,才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理论转化成了现实中的社会制度,使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焕发了勃勃生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传入中国后能够迅速生根、发芽、结果,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1956年4月,毛泽东基于当时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苏共二十大引起极大思想混乱的双重背景,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堪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典范。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敏锐地把握到时代的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并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与1978年相比,今天的中国社会呈现出许多阶段性特征,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要论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果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喻成一条历史长河,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条河的一个河段。只有善于把历史长河的一般规律与具体河段的阶段性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既不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又能在新的历史方位聆听时代声音、引领时代发展。

文化体现着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就是天方夜谭,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就无从谈起。新社会形态的文化并不是对旧社会形态文化的简单否定,而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积极扬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的“非常革命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资产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还在于他们奔走于世界各地,“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4-405页)同样,从文化的角度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是一个“类似的运动”,即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否定和扬弃。因此,我们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就在于它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

今天,如何正确处理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关系,检验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影响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要不忘本来,让中华文化基因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不能将其扣上“封建糟粕”的帽子一概否定;二要面向未来,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三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守旧复古,更不能“儒化中国”“以儒代马”。对待世界各国文化,一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不能全面拒斥,认为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二要有辩证取舍的态度,不能照单全收,甚至把西方理论当成“唯一准则”,搞文化上的“崇洋媚外”;三要有转化再造的能力,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新的理论创造,不能照搬照抄。总之,只有善于多方整合各种优秀文化资源,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才能更好引领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发挥文化凝聚人心、指引航向的作用。

话语体系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任何思想、价值和主张,都必须通过一定的话语体系展现出来。如果话语体系建设跟不上时代发展,再先进的科学理论、再正确的理论主张,也会陷入“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尴尬境地。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形象地把我们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历史进程比作一个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的过程,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针对一些人“言必称希腊”、习惯用西方的话语体系评价中国实际的情况,他深刻指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解读中国实践,我们自己最有发言权。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任何一种来自西方的理论观点都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的生动实践,也开不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济世良方。无论从研究能力还是主观意愿上,我们都很难寄希望于西方学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提供“方案”。当年,苏联在美国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制定“500天纲领”,试图用“休克疗法”解决国内问题却导致国家解体,这样的历史悲剧,距离今天并不遥远。可见,保持话语体系的独立性,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领域的研究范式问题,更加关乎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支撑话语体系的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增强话语体系建设,就要按照既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也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又体现系统性、专业性的要求,根据时代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提供有力学术支撑。

推荐如何做到事业平衡心得体会范本三

中国的改革发展正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取得世界公认的发展成就的同时,一系列风险挑战也愈发严峻。20xx年11月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开幕式上做的政治报告,提出了诸多新概念、新表述、新提法,体现了共产党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领导人口最多的执政党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清晰构想、迎接挑战的坚定决心以及完成使命的扎实举措。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从12个方面谈了报告的主要内容。谈了我们社会的问题,同时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如何走好社会主义道路,用开拓的精神解决问题,深化改革,转变思想。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迈出厚重坚实的步伐。

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在约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时间里,这份共12部分、近3万字的报告赢得30多次掌声,其中的几个关键词格外引人关注。

“不走老路”与“不走邪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作出上述表述。

“自信”。“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对全党提出上述希望和要求。

“分开”与“公开”。“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较大篇幅论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引发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热议。

“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作出上述表述,明确了在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仍是中国的兴国之要。

“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论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中,报告如是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胡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全面系统总结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大家充分意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时刻保持努力学习,深入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

我们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胡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信赖党中央、拥护党中央,保证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自觉。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要求,以实际行动实践党的精神内含。 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的第一次集体学习中要求“把党的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笔者以为,学习贯彻精神要做到“三学三真”。 一要学实真懂

学习贯彻精神以领会把握精神实质为前提,报告全面系统、博大精深,有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务,对报告全文,要坚持认认真真读,踏踏实实学,全面掌握报告内容,真正弄懂弄清报告所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务。 二要学透真信

精神对于今后的工作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清醒,学深学透报告,准确把握报告的主题、主线、主体,充分领会报告精神,深刻掌握报告精髓,从思想深处理解、认可、吸收、信仰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务,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精神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三要学活真用

学习贯彻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口上,停留在会议上,停留在文字材料上,更不能呆板僵化,要充分结合工作实际,力求学有所用。要把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把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转化为工作实践,转化为工作实绩,真正用精神来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

推荐如何做到事业平衡心得体会范本四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度过重重困难和迎来次次胜利就在于她时刻坚守宗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许多党员把这根本且唯一的宗旨忽视甚至是违背了,在行动上背离了党的宗旨,不把为人民服务当回事,独行独断,伤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脱离了群众,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在当前的形势下,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发挥党员作用显得刻不容缓。

一、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至今天,与我们党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分不开,只有坚持了根本宗旨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如果党的根本宗旨得不到践行,失去了群众基础,那么党执政根基就会动摇。

二、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党员干部要做到从群众来到群众去。人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社会才会和谐安定。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应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我们作为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这也是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要践行党的宗旨,首先要做一个合格党员。我们党的开创者之一的陈云同志早就指出:“群众常常根据我们党员的行动来测量我们的党,所以党员无论在何时何地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给非党群众一种好的影响,使他们更加信仰我们的党,更加敬重我们的党”。

做一个合格党员发挥党员作用首先要以人为本,保持与人民的血肉关系,这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种诠释。身为党员干部,有职责为民干实事、谋利益。党员干部是从群众中来,更要走到群众去,切切实实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做一个合格党员发挥党员作用要提高个人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思想上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抵御腐败思想的侵蚀,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深刻领会党的政策精髓内涵,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要谦虚谨慎,埋头苦干,以人民和国家利益为重,绝不谋私利。在作风上,要严于律己,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清正廉洁。在组织上,要一切服从党的领导,听从组织的安排。

做一个合格党员发挥党员作用还要务实求真,实事求是。只说不做、空话连篇只会失信于民,大大影响了党与人民的密切关系。务实求真就是要求党员干实事、求实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我们每个党员都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一个合格党员,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在党的领导下,心怀人民,效力国家,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看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心得体会还看了:

1.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心得体会

2.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心得体会

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4.教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心得体会

5.立足岗位做贡献争做合格党员心得体会

推荐如何做到事业平衡心得体会范本五

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并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要求。把“讲政治、有信念”作为合格党员的首要标准,可以说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凸显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对“讲政治、有信念”的标准要求,特别是关于做到“有信念”,有些党员觉得这些是比较“虚”的,甚至是不以为然。其实,信仰信念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虽然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但具体到行为实践上,却是实实在在的,是有标准、可检验的,我们为此而努力的方向也是很明确的。

矢志不移忠诚于党的信仰,这是对信念的塑造。北京日报刊载过一篇文章《张学良谈“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围绕这一话题张学良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到:“国民党没有中心思想,党首蒋介石也是一样。与国民党正好相反,共产党有目的,他相信共产主义。

甚至于每一个士兵,完全是一个思想——共产主义。信仰就是力量啊。”诚然,信仰的力量坚不可摧,有了对党忠诚坚定的信仰,就有了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任何考验和挑战面前,就可以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就是对信念的塑造。

当然,信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的过程,需要我们学习党章、党史国史、党纪党规、党的优良传统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做到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后,自然可以树立起坚定的信念。

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是对信念的践行。政治本色,反映着共产党员独特的精神、情操和气节。90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铸就了坚定理想、服务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等鲜明的政治本色。

这些政治本色,是对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总结,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每一名党员,如果做到始终不渝的保持政治本色,这就是对信念的践行。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正确的认识什么是政治本色。

政治本色,说到底,还是党性的问题,只有党性纯正,本色才能纯洁。永葆政治本色,在实现路径上要靠锲而不舍的党性锻炼。要把党性锻炼作为一辈子的任务,用长期不懈的学习和修养来塑造,用持续的锻炼和完善来保持,真正做到永不褪色、永不变质。

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这是对信念的检验。“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革命战争年代,判断一个党员干部是否合格,需要经过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如今,在和平建设时期,虽然没有了战争的考验,但我们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却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对这些现实挑战,能做到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中,始终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就是牢固的信念。

做一名合格党员,就要把时刻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终生课题,体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上,体现在对大是大非、重大原则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坚定立场上,体现在对错误思潮、言论、观点的正面回击、发声亮剑上,无论何时何地,始终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推荐如何做到事业平衡心得体会范本六

农村党员干部是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领路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农村基层第一线的实践者。农村党员干部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近年来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明显增强。但是,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党员干部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适应形势,就能发展,不适应形势,就会落后。当先锋就是领先超越,冲锋在前,为后面的人开路、铺路。作为农村党员干部,要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拼在经济建设的“一线”。

(一)要认清形势。农村党员干部面临的形势,就是当前农村工作所处的形势。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极其深刻的的变化。从党员自身看,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作为农村党员干部,必须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目标,必须面对现实,正视困难,战胜困难,努力为群众寻求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来。

(二)要抓住机遇。形势就是机遇,认清了形势,并适应了形势,就抓住了机遇。作为农村党员干部,一定不能小视自己。作为农村党员干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贫富差距,都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压力感,抢抓机遇,振奋精神,不断地自我审视,解剖自己,不断地自我完善,提高自己,成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联系群众的贴心人,遵纪守法的带头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

党员带头致富是职责,带领群众共富是义务。目前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如何,主要体现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

(一)要带头致富。作为农村党员干部,要敢于闯市场,增强致富本领,在群众中率先致富。

(二)要带领群众致富。“自己富了不算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才算富”,这已成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新追求。

如何带领群众致富?有三点。一是富了不忘众乡亲。不管党员,还是群众,自己富了都不能忘了回报社会,要想想怎样带动大家富起来。特别是干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组织优势,制定规划,确定目标,努力带领群众致富。二是领着群众闯市场。农村党员干部要当好农民的“千里眼”、“顺风耳”,学会捕捉准确的市场信息,搞好信息咨询,积极帮助农民开拓市场,切实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三是多为群众解难题。农民在致富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如资金、技术、场地、销售等。对此,致富党员、村干部要积极帮助解决。

(三)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一是强化知识灌输。要通过“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及市场经济知识等,不断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

二是强化党员电化教育培训。发挥好党员电教和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制定好计划,认真组织党员和群众收看,使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学到丰富的知识。

三是强化活动载体。要深入开展“双强双联争十佳,共建和谐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为农村党员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舞台,努力在全社会激发产生“能人带众人,增收路子宽”的裂变效应。

促进经济发展,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是“生力军”,村两委班子是“桥头堡”。维护团结是所有农村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和要求,也是上级党组织和群众评价考验每一个农村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干部之间需要团结,党员之间也需要团结,没有党员之间的团结,就没有干部之间的团结,更没有两委班子的“大团结”。

(一)服从大局,维护团结,要有团结的愿望和协作的精神。团结协作,形成合力,要做到四点: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农村工作很辛苦,任务很艰巨,大家能在一个集体共事,是一种缘分,应当团结一致、和衷共济,形成亲如兄弟姐妹的良好氛围。

当然,大家在一起干事,难免意见不一,有磕磕碰碰。但只要有团结的愿望、协作的言行,再大的磨擦,也会得到妥善解决。团结出活力,出效益,出生产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搞好班子团结,关键是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的配合要默契。两人要多演“将相和”,不唱“对台戏”,做到“将相心头可跑马,宰相肚里能行船”。当然,讲团结不是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要坚持党性原则,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在权责明确、科学高效、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

第三,作为班子成员,要增强大局观念,求大同,存小异;多信任,少猜疑;多负责,少推诿,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形成团结战斗的坚强集体。

(二)服从大局,维护团结,要正确对待信访问题。信访问题是涉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不论哪一个单位,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视,不能放松。信访多,村上就不稳定,党群、干群关系就会紧张,经济发展就停滞不前。处理信访问题,党员重任在肩。

一是摆正位置。每名党员都受支部的直接领导,要自觉维护支部班子的权威和形象,真正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发展的事不做。

二是当好参谋。党员与群众接触得最多、最直接,可以说,是群众心声的“睛雨表”,群众心里想什么、怎么想、怎么看,党员最清楚、最了解。特别是对容易引起群众上访的矛盾问题,党员要及时向支部反映,给村里当好参谋,切实帮助解决。

三是一身正气。党员要认真执行支部的决议和决定,不能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对群众一时不理解、不支持的,要耐心细致地解释,做疏通化解工作。要知法、懂法,不能违法。

(一)要改进作风。作风关乎民心,关乎党的形象。每名党员,每名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要自觉奉献。农村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十分辛苦,加上受客观条件制约,村干部的经济待遇不高,利益分配不公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只能随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步解决。农村干部要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当成大事,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要自觉奉献,首先要廉洁自律,不贪不沾,双手干净。群众评价干部,既看是不是干事,还看是不是干净。公生明,廉生威,威则有信,信则有众服。干部只有自己干净了,在群众心里才会有威信,群众才会跟你贴心。农村干部要带头廉洁纪律,事事处处严以自律,不为自己捞好处,不向公家乱伸手,不搞特殊化。

(三)要办事公道。群众看干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干部能不能出以公心、公平待人、公道处事。群众利益无小事,体现在一些很具体很实在的事情上。有些事虽然不大,但是对某一户、某个农民来说,却是贴心连肉的大事。如果农村干部能够秉公处事,办事就会十分简单和顺利,群众也服气;如果私心作怪,优亲厚友,公事和亲情纠缠在一起,不仅办不好事情,群众也不买你的帐。因此,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公正、公道、公平,一视同仁,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否则,早晚让群众赶赶下台。

(四)要为民解困。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就要从那些群众最关注、最盼望、最不满意、最急需办的事抓起。比如部分贫困户生活困难,上学难、看病难、吃水难、行路难问题等等,都要认真考虑,帮助解决好,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当前,农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是发展经济。农村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带领群众干事创业,治穷致富。要落实好“联、帮、带”责任,要经常进村入户,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技术,从实际出发,帮助农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解决当前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面临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和农民打成一片,受到农民的欢迎。

干事创业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尤其是夯实集体经济实力。只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事情,才能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一)严格奖惩。要旗帜鲜明地鼓励支持干事的,让干事的人政治上红、有地位,经济上富、得实惠,社会上香、腰杆硬,真正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在村干部配备上,就应用一把尺子量,标准就是“凭工作说话,凭政绩说话,让群众说话“。

(二)发挥优势。发展经济,山有山路,水有水路,城有城路,村有村路。关键是发挥优势,少走或不走弯路。只有抓住棱角,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推动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什么理由,什么情况,都要深挖潜力,找准优势,这才是发展的突破口,关键就看干不干、抓不抓。要围绕发展干点真事、办点实事,因地制宜,干出几件可圈可点的工作来。

(三)真抓实干。“认真就是能力,扎实就是水平,求实就是成绩”。作为村干部,要做到舍小家、顾大家,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上不糊弄领导,下不亏待百姓。树立起措施围绕“实”字定,工作围绕“实”字抓,一切围绕“实”字干的良好风气。要做到说了算,定了干,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不拖泥带水,不龙头蛇尾。拿出“拼命三郎”的干劲,发扬一种奋发有为、坚韧不拔,不干则已、干则一流的精神状态,时时刻刻想事不混事,一心一意干实事,雷厉风行、风风火火地抓落实、促工作,决不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中、文件里。一句话,对确定的事情就要立即分解任务到人头,定时、定量、定效果,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到头。把工作落实到加快发展的实践上,不给历史留下遗憾,不给百姓留下骂名。

推荐如何做到事业平衡心得体会范本七

根据意识形态工作相关要求,对照20-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要点,现将街道2019年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1、抓好理论学习。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主题教育作为首要学习任务,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党工委理论中心组9次,组织领导班子学习研讨2次,开展干部集中学习4次。积极做好“学习强国”平台的推广和使用,全街道党员下载248人,占党员总数67.57%。

2、提升宣讲实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开展全市“举旗帜·送理论”专题宣讲活动5次。常态化开展“微宣讲”,利用进村入户、党小组会议等形式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策宣讲60余次。

3、突出志愿服务。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按照有人管、有阵地、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五有”工作要求,积极整合各种资源,组建街村两级志愿者服务队伍,登记在册志愿者210人,已开展志愿扫雪、卫生整治、移风易俗、义务植树、走访群众等志愿活动50余次。

(二)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落细

4、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党工委主体责任、党工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和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召开意识形态专题工作会议1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情况通报1次,并按要求向市委做专题汇报。

(三)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

5、提高正面宣传水平。街道利用宣传栏、宣传车、咨询服务、微信、微博等形式,开展“七五”普法、扫黑除恶专项斗阵、食品安全、卫生健康等多种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凝聚共识、统一力量。我街道聚焦和突出建国70周年主线,开展了“七一”“国庆”等系列活动工作,让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都参与进来,更加坚定了爱国爱党的理想信念和决心。

6、加强网络舆情引导。成立8人网评员队伍,建立网络值班制度,及时有效回复处理网络舆情5起。严格落实政务类网站、政务“双微”信息发布“三审制”,做到信息发布层层把关。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党政机关互联网工作群组信息摸底统计工作。

(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7、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坚持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开展制度化、常态化,按照每月理论宣讲和志愿服务不得少于一次的要求,组织办、村精准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目前已开展各类活动120余次,打通宣传群众、聚焦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8、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印发《“推动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好人、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四会”组织作用。推行“党员先锋认领工程”,

要求干部带头、党员示范,全力攻坚补齐农村环卫、基层治理、移风易俗等文明创建短板,积极开展“好人”建设,上报“竹峰好人”9人,2名党员入选好人。

(五)严格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9、强化阵地管控。严格落实思想文化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审批程序,及时对涉及我街道论坛的问政进行回复,街道网评员在论坛开展舆论引导4次。根据上级要求,全面完成下去内宗教活动场所“四进四有”工作,维护宗教领域安全。

(六)培育意识形态工作新风尚

10、认真办好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和群众性文艺活动,开展“送电影下乡”3次,开展群众自办春节联欢会活动,得到了群众好评。让主流核心价值文化深度传播,让群众在参加文化活动的愉悦中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七)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

11、为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我街道定期梳理排查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切实做到稳思想、稳预期、稳人心。对1名党员信教参教行为给予谈话处理,要求限期整改。

我街道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中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1、理论学习不够充分深入。存在以干代学,以忙挤学现象,理论联系实际有差距,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是基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不够。

2、平时信息报送还不够及时、全面。由于平时较多的应付于基层工作,存在着“重业务轻思想工作”的倾向,片面的认为只要把各项业务工作完成了就是尽职尽责,报送内容数量、质量和全面性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3、与上级部门交流不够。与上级交流主要局限于上级布置任务、开展相关培训等活动,常常是被动进行工作。缺少主动与上级对接,沟通,学习相关业务工作,缺少了主观能动性,工作激情有待加强。

4、“学习强国”平台的使用力度需要进一步提升。由于我街道库区党员、老年党员较多,“学习强国”平台的下载率和使用率还需进一步提升,仍然需要督促各支部持续对“学习强国”平台的安装使用进行推广,并对老年党员进行3手把手教学。

5、宣传工作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宣传质量方面我街道宣传报道较少再高级别的报刊网站进行刊稿。在如何更好的提升宣传新闻稿件质量方面,仍需要不断探索学习。宣传手段上单一,缺乏创新机制,创新手段。未能积极主动去探索更符合我街道实际情况的宣传手段,宣传内容。

6、村级宣传队伍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村级宣传队伍不能常态化进行培训,理论功底有限,当前工作要求不能完全相适应。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村干部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知识结构更新不够快,思想观念相对滞后,难以达到新时期基层宣传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7、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街道经济不断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现有宣传文化阵地等方面设施缺乏多样性,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0-年我街道将持续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相关工作,坚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继续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二是强化担当意识和战斗意识。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宣传队伍培训,狠抓学习教育,传播凝聚正能量,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地落实。三是加强短板意识和创新意识。将先进单位的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标杆作为参照物,补齐短板,做好创新工作,为实现竹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推荐如何做到事业平衡心得体会范本八

浅谈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

农村,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是保持稳定的第一线,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农村基层的重要性,我认为怎么形容都不过分。由于农村基层的极端工作重要性,因此,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在农村开展基层建设活动,如何做好农村工作?我认为首先必须解决好自身定位的问题。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出口乏力、内需不振、通涨不下的国内局面;处身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政治、经济利益诉求;以及转型期各种矛盾问题交织互联的复杂局面,农村基层干部以怎样的心态应对如此局面,或者说以怎样的思维方式、指导思想,承接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显得尤为重要。搞不清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工作定位,不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就永远不可能有共产党员的历史担当。那么,重新审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身方位,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当有什么样的自身定位呢?这个定位就是: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干部,我们这帮人组成基层政权代表共产党在基层为共产党、为人民执掌政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执政。请注意我们是在“执政”,而不是在“革命”。

      我们是“执政党”,不再是过去曾经的“革命党”。基层干部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做好群众工作,

一是掌握发扬民主的工作方法。积极推行党务、政务等公开工作,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完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健全社情民意信息征集体系,不断扩大群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是掌握宣传教育的工作方法。加强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村文化大院、城市文化广场等平台,切实发挥群体活动在宣传政策、联系感情、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中的独特作用。

三是掌握依法行政的工作方法。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做事先要考虑一下职责是否越位、程序是否健全、内容是否合法。审慎地依法行政,考虑行政行为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是否符合当前社会心理、是否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四是掌握思想政治的工作方法。概括地说要增强“三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使群众在遇到问题时能见到领导、能听到真相、能了解到政策、能解决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群体、同一群体内部的诉求差别,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对于诉求过高的群体,适当放缓处理过程,待群众诉求降到相对合理时迅速予以解决,决不能久拖不决.五是掌握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通过试点推进的方式积累经验,同时注重挖掘、培育工作一线典型,发挥典型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为全面推进工作提供样板。

五是掌握化解危机的工作方法。在遇到公共危机事件时,首先要保持冷静、敏锐观察,果断地做好应对决策,最大程度地减少和缓解危机造成的损害。在化解危机的过程中,积极回应社会和公众的现实需求,明确态度,稳定人心,解决问题,确保平稳渡过危机。抓好危机后的恢复与重建,通过深化危机后的相关改革重塑组织新形象。

基层干部要融入群众,走进群众作为基层干部要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耐心倾听群众呼声。要深入村组、基层一线走访群众,贴近群众,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甘当群众的学生,认真倾听群众言语。把老党员、老村干部、种养殖大户、退休干部、换届落选村干部、计生困难户、老上访户等作为走访的重点,耐心倾听群众声音。交流多了才能密切联系群众,沟通深了才能真正带动群众。在交流中,一要坦诚地听。放下架子,坦诚相见,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让群众有机会把心声充分表达出来,把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全部说出来。二要全面地听。放弃个人的判断,抛开过往的经验,不以干部者自居,更不以老师、领导者自居,保持客观立场,不偏听偏信,耐心倾听。三要深入地听。完完全全专注于事、专注于人,不仅关注表面的信息、现实的问题,更要关注群众心底的声音,不东张西望,做出满不在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样子。

      基层干部要用真心去对待群众,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时机场合,不同的利益关系,分清哪些是合理诉求,需要予以解决;哪些是不合理诉求,需要加以解释;尽力去满足群众实际的、合理的需求;真心关爱群众,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积极适应工作职能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丢老办法、用好硬办法、探索新办法。要善于办惠民、富民、安民的民生小事,真正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服务群众工作当“家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要做好思想帮扶,在征求意见上下功夫。切实帮助贫困户、“五保户”、“计生户”和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增强应对困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