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防诈骗心得体会范文 关注防诈骗公众号是否会被监听(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10:13:58 页码:14
关注公众号防诈骗心得体会范文 关注防诈骗公众号是否会被监听(3篇)
2023-01-08 10:13:58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关注公众号防诈骗心得体会范文一

很荣幸参加今天的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关注安全,珍爱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嫩绿的小草,清澈的溪流,巍峨的群山,皎洁的月光,虽然平凡,虽然司空见惯,但这些只有在拥有生命的前提下,才会拥有这一切。但各类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也让我们足以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据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发生各类安全事故高达2800多起,每4分钟就有1人被夺去宝贵的生命,各类安全事故使上千人成为残疾,让上百个家庭陷入与亲人的生离死别之中……

煤矿透水事故中,被困矿工那渐渐消失的求救敲打声,高楼火灾中不堪忍受烈火的煎熬如树叶般在空中飘落的人影,车辆相撞现场的扭曲车厢和斑斑血迹,空难中散落的飞机碎片和肢体残骸…..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事故的背后汇集了多少人悔恨的泪水和撕心裂肺的痛苦,往往事故发生后,人们总是追悔莫及,如果当初对安全问题能够高度重视,那么事故就不会发生,悲剧也不会上演。

温总理指出:安全是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近几年来,各级主管部门也多次强调要加强企业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但各类危害到人身安全的事故仍时有发生。吞噬着我们的生命毁坏着我们的幸福。有了安全这根保险带,我们就可以尽情挥洒青春的豪迈,演绎绝对精彩!有了安全,我们的企业才能红红火火,有了安全,我们的国家才能国泰民安,蒸蒸日上!

往事如烟,岁月峥嵘。看看我们湖北航建走过的艰难曲折、辉煌的23年历程。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近两年,经过我们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在施工安全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先后获得湖北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科工集团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了公司施工生产的安全发展,保障了员工生命安全。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坚定“安全第一,遵章守纪,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方针,围绕“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投入”事故预防管理及应急管理等现代管理方法,加快了由传统的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向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转型的步伐。

然而,当我们翻开公司的事故档案,看看20__年11月4日发生的一起死亡事故,某工地,工程完工拆脚手架的时候,当事人在2米高的地方作业,由于未带安全帽,未系安全带所造成的人间悲剧。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走了,留下哭天喊地的妻儿,让年迈的父母饱尝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这是一起用生命为代价,用“三违”做颜料涂抹的人间悲剧给我们的警示!

20__年8月14日,在我们公司发生了另外一起安全事故,某工地,一名职工从六楼坠落地面。由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较强,头带安全帽,虽从15米高空坠落,却只是受伤而无生命危险,从而避免了一场悲剧发生。从这两起事故可以看出一个是心存侥幸而违章作业失去了生命,另一个却因遵守了安全生产规章在事故中幸存。由此可见,违章作业发生安全事故是必然的,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只是偶然。

为了更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科技兴安,建设本质安全型建筑工地,公司加大投入,应用了建设工程远程视频监控,随时随地可以看到现场的每一个角落,相当于有了建筑工地的电子眼。作为一名安全管理人员,我对此投入感到很欣慰,因为我亲眼看到过现场安全隐患。

有一天,我在现场看到一名职工未带安全帽,他的理由是室内作业不需要带安全帽,我立刻反驳他危险往往认为安全才发生,虽然你现在在室内,但如果你出去取工具,你一定不会想起带安全帽,而危险往往就在瞬间发生,这就是隐患。我相信同一时刻还有千千万万象他这样心存侥幸的人,只有远程监控才能够及时大面积排查这样的隐患,从而提高安全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安全生产。科技兴安,使我们的生命又多了一道安全保障。

生命诚可贵,安全责任大。为了让广大干部职工牢记、反思、吸取沉痛的事故教训,我们要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防护意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努力营造本质安全型建筑工地建设的良好环境,最终实现本质安全化工地。

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为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让我们时刻关注安全,牢记安全,把关系生命的脉搏紧紧地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共同建设平安、和谐的湖北航建!谢谢大家!

推荐关注公众号防诈骗心得体会范文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陕西围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聚焦“四个全面”,落实“五个扎实”,着力推进改革,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对陕西公众获得感的调查,主要了解公众对获得感的理解,对自身获得感状况的评价,以及影响获得感的因素和对未来提升获得感的信心。

为获取陕西公众对获得感的整体评价,在调查中,我们使用李克特10级量表来测量公众对获得感的评价。即如果获得感满分为10分,请对您当前的获得感进行打分。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居民2019年的总体获得感得分为6.9分比2015年调查(5.8分)提高了1.1分,上浮19.3%。2019年持正面评价(回答“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受访者比例(63.2%)显著高出2015年受访者比例(25.4%)37.8个百分点。同样,2015年持负面评价(回答“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受访者比例(30.1%)显著下降至2019年的8.1%。这表明,陕西过去几年实施的系列改革发展举措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大多数居民的高度认可和肯定。见图1。

调查进一步发现,观察标准差的值,发现离散程度大,可见整体来说公众内部对获得感的感受不甚一致,不同群体的主观评价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受访者年龄越大,获得感越高,反之亦然。其中,20-29岁青年组和30-39岁中年组受访者在所有年龄段中的获得感打分最低。具体如图2所示。受访者婚姻状况不同,对获得感的打分亦存在显著差别。其中,“离异”和“再婚”受访者的獲得感评价最低。有无住房和医疗保险成为受访者评价获得感的重要依据,有房子和医疗保险受访者的获得感评价均显著高于无房、无医疗保险受访者。

当前,我们以获得感来评价改革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既是改革的目标,也是检视改革成效的标准。然而,获得感并不等同于幸福感,它相对客观,更强调实惠,更具体也更具有实际意义。

1、纵向比较,近半数受访者认为陕西居民的获得感得到较大提升;横向比较,陕西居民的获得感与邻近省份居民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居民获得感的强度和烈度既来自于生活感受,也来自于对既往生活经历的纵向对比评价。基于此,在调查中,我们请受访者对自身获得感做了一个纵向的对比评测,请他们对自己近年来的获得感状况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49.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近年来的获得感“提升很大”(7.2%)或“有较大提升”(47.2%),另有接近四成(38.0%)的人表示“有一定提升”。相比之下,只有少数受访者认为其获得感近年来“提升不太大”(9.8%)或“没有提升”(2.8%)。见图3。调查进一步发现,若将陕西居民的获得感评价与邻近省份进行横向比较,则发现陕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调查数据表明,当问及“与邻省居民相比,您认为陕西居民获得感近年来的提升力度”这一问题时,不到四成(39.4%)的受访者认为“很大”(6.1%)或“比较大”(33.3%),近两成受访者认为“不太大”(11.4%)或“不大”(6.1%),另有43.1%的受访者持“一般”模糊态度。依据5级量表赋值方法测量并求取平均值的结果发现,在公众眼中,与邻省居民相比,公众对陕西居民获得感近年来提升力度的总体得分仅为3.22分(标准差:0.942),处于“一般”和“比较大”略偏向“较大”的水平,整体评价比较积极。见图4。

2、居民在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旅游休闲、家庭关系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获得感越来越好,但健康状况、教育保障、心态情绪和医疗保障等方面的获得感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

如上表1呈现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涵盖居民个人工作、生活、学习、精神/心理、社会交往、社会感知、社会保障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十六项评价指标中,相比以前,受访者在“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旅游休闲”、“家庭关系”和“养老保障”等方面感受“越来越好”,位次排在前五位,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此均给予认同,占比分别为58.1%、58.1%、57.9%、56.1%、54.3%。可见,陕西近年来立足实际,强化措施,在全面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得到了居民群众的较高认可。相比之下,不少受访者认为“健康状况”(17.4%)、“教育保障”(14.2%)、“心态情绪”(12.3%)和“医疗保障”(11.0%)等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表现“越来越差”,已成为备受社会和公众关注和议论的焦点,这值得我们深思。除此之外,受访者表示近年来变得“越来越好”比较突出的还有:“归属感”(53.0%)、“人际关系”(49.2%)、“收入水平”(48.5%)、“住房条件”(48.3%)和“婚姻情感”(48.2%),这意味着随着陕西各项改革发展举措的落实和推进,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3、对各项政策、举措提升居民安全感社会作用的评价

如表2所示,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以近年来陕西推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的改革举措为基础,针对陕西省实际情况,在问卷设计中围绕9个选项分“作用很大”、“作用较大”、“有点作用”、“作用不太大”和“没有作用”五个评价等级就陕西省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等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访问。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将“作用很大”赋值为5,“作用,较大”赋值为4,“有点作用”赋值为3,“作用不太大”赋值为2,“没有作用”赋值为1,从而得到综合加权比例,并据此对各项改革发展举措进行排序。见表3。如表3所示,在所列出的9项政策、举措中,影响力位居首位的是“省内多条高铁线路开建”,逾八成(83.1%)的受访者认为“作用很大”(49.4%)或“作用较大”(33.7%),只有极少数人(0.4%)认为“没有作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被受访者认为是对提升居民获得感产生较大影响的另外两大举措,受访者认为两者“作用很大”或“作用较大”的比例分别为72.7%和73.3%。接下来是“加快教育改革”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受访者认为其对提升居民安全感“作用很大”或“作用较大”的比例分别为71.2%和69.5%。尽管受访者认为近年来上述两个领域的改革举措对提升居民获得感有所贡献,但相较前述政策举措的社会效能仍然偏小,距老百姓的需求和预期尚有较大差距。此外,不少受访者认为“完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带一路建设”、“整治秦岭违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举措对提升陕西居民获得感也有不小的作用,认定这些政策、举措“作用很大”或“作用较大”的比例依次是:67.7%、64.5%、65.2%、63.4%。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近年来,您在如下哪些方面的获得感较为突出”这一问题时,“生活质量”和“交通出行”的呼声最高,提及率分别高达53.0%和52.1%;被受访者排在第三位的是“城市绿化、环境建设”,47.1%的受访者提及此项;接下来是“医疗、卫生、养老等基本保障”、“收入水平”和“人际关系”等三项,受访者提及率均在三成左右,分别为32.3%、31.3%和29.3%;受访者对“教育”、“住房”、“婚姻情感”、“食品卫生安全”、“个人就业及事业发展”、“旅游休闲”的提及率也在两成以上,分别为26.8%、23.5%、22.8%、22.1%、21.8%、21.2%;被受访者排在末位的是“政策性补贴、大病救助等福利性保障”,只有16.9%的受访者提及此项,折射出受访者在该方面的获得感处于最低水平。见表3。

影响人民获得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物质、精神、分配、安全以及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实现公众获得感该如何用力?又该从哪些方面/领域入手开展工作。受访居民在本次调查中也表达了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对于“要增强居民获得感,当前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所列出的24項各类问题中,位居首位的是提高“收入水平”,选择比例为47.8%,高出第二个选项14个百分点;其次是“教育公平”,选择比例为33.8%。这表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促进教育公平是陕西增强居民获得感必须予以重点强化和关注的领域。接下来,“食品安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环境污染”等直接关乎百姓生活与尊严的民生问题依然被重点提及,提及率分别为32.8%、32.5%、30.6%和29.9%。其他选择率较高的政府应重点关注的工作领域/方面还包括:“社会风气”(23.3%)、“贫富差距”(22.6%)、“就业创业”(22.5%)、“政府作风”(22.0%)。相比之下,如下工作领域/方面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居民心目中则均较低:“心态情绪”(8.6%)、“科技转化”(6.3%)、“发展动能”(5.4%)、“治理创新”(5.1%)、“国企改革”(3.1%)、“军民融合”(1.0%)。见表4。总体而言,“民生”议题依然持续升温,并呈现出日趋严峻的态势,成为陕西下一步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和提升居民获得感的主要推动力。

推荐关注公众号防诈骗心得体会范文三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 阳光我心》。

文明是道德的底线,文明是生活的根基,文明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文明是由一些细节构成: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的口香糖残迹,显得格外刺眼——40万平方米的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甚至有些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污渍,这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实现文明行为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要想做到文明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是习惯的改善,这是修养的提高,这是品质的提升,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文明的养成,又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那么作为教师,怎样做才是文明教师呢?

文明的教师,一定是讲礼貌的人。礼貌用语在他嘴边,他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因为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同样重要。

文明的教师,一定是关爱学生的人。他爱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既是老师,又是朋友。

文明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会和同事领导和-谐相处,正确处理身边的人和事,有一颗感恩之心。

当学生调皮任性、惹是生非时,我努力告诉自己,做一个文明的教师,耐心地说服教育他们,一定会促使他们成长;当家长爱子心、大声指责时,我努力告诉自己,做一个文明的教师,和风细雨地交流,一定会换来谅解;当社会上一些人挖苦老、斤斤计较、毫无形象时,我努力告诉自己,做一个文明的教师,不和他们争吵,公道自在人心。

文明也许是一张纸的厚度,也许是一点耐心的等待,也许是一句善良的问候,更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言一行总关情,在不经意间,我们传播着热情,尊重,关爱和友谊,这就是讲文明。这点点滴滴的赞美和欣赏,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小处着手,文明有礼,城市环境会变得卫生整洁;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养成习惯,始终如一,风景就会变得更加靓丽;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让文明之光,阳关我心,人与人之间会更加和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