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黑龙江日报直播心得体会实用 黑龙江感受(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16:32:42 页码:11
黑龙江日报直播心得体会实用 黑龙江感受(7篇)
2023-01-08 16:32:42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黑龙江日报直播心得体会实用一

美食

漠河特产珍贵的冷水鱼,像鳕鱼炖豆腐、烤狗鱼、红烧鳇鱼等都非常有名,白肉血肠、漠河人特制的风干香肠、油炸糕也非常有地方特色,值得品尝。漠河县地域狭小,餐馆饭店却不少,随便哪家都可以吃到这些菜肴,如果到了北极村,这些菜肴当然也都有,不过相对要贵些。通常来看人均每顿饭40元左右。

购物

漠河的土特产主要有:蘑菇、野生药材野生浆果、山野菜、鹿茸片等。漠河旅游多数都在北极村,村中谈不上什么购物地点,多数都是当地老乡到山上采回的各色物产,榛子、松子,或者应季的水果野菜,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购买,但类似灵芝、人参之类,建议游客还是回漠河县城内的正规药店购买比较妥当。

漠河县城地域狭小,主要商业街只有一条,是火灾后重新建的,各色特产及一些生活的日用品都可以买到。漠河县市场也在那里,出售应季的水果、蔬菜,也有少数的冷水鱼,有兴趣的游客可以简单逛逛,不过总体来说,谈不上繁华,满足需求罢了。

交通

每天抵达漠河三趟火车:

n41次-特快-哈尔滨直达漠河:哈发车时间:21:15分 到达漠河时间:18:18分 运行时间:21小时 全程公里数:1213公里

n6345次-普快-齐齐哈尔直达漠河:齐发车时间:11:43分 到达漠河时间:8:40分 运行时间:20小时57分 全程公里数:923公里

n2667次-营口直达漠河:营口发车时间:12:12分 到达漠河时间:20:14分 运行时间:32小时02分 全程公里数:1992公里

飞机抵达漠河一天一趟:

哈尔滨-漠河县cz6279

哈尔滨起飞时间:13:20分;到达漠河县:15点

漠河旅游主要景点门票:

北极村景点门票:60元/张 (65岁以上、军官证、记者证、军人残疾证、导游证免门票。学生证半票)

北极村景点电瓶车:20元/张 (提倡环保不准汽车开进村子,直对夏季,冬季免)5.6火灾纪念馆门票:10元/张 (其余的景点全部免票)

以上景点公里数:

漠河县-北极村88公里(路况:省级一级公路全部沥青路,现在修路中,艰难)

漠河县-北红村130公里(路况:国防公路土路)

北红村-黑龙江第一湾70公里(路况:国防公路土路)

提示

漠河地处北纬53度半,在大兴安岭北坡,是“神州的北极”。那里是国内最冷的地方,夏季平均温度18.4°c。冬季极端最低气温曾达零下52.3摄氏度。

漠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海洋暖流影响局部小气候变化突出,春季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上3度-15度、夏季15度-25度、秋季6度-0度、冬季零下15-35度,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且降雨量集中(多集中在7-8月),故应携带保暖衣物和雨具,蚊虫较多,略备药品。

线路参考

漠河县--观音-胭脂沟-李金庸祠堂-古墓群-北极村原始森林公园-白桦林-飞来松-北极村

漠河县主要景点:西山公园、松苑公园、5.6火灾纪念馆、北陲农贸市场等。

北极村主要景点:中华北陲、七星山、村碑、最北邮局、最北哨兵、最北哨所、最北气象站、乡政府、中小学、最北沙洲、神州北极广场、日伪电厂遗址、俄罗斯村庄(依格娜-村)

对于黑龙江日报直播心得体会实用二

四季分明的气候

黑龙江省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雨热同季,全省年平均气温4°c?5°c。夏季凉爽宜人,春秋时间较短,午晚温差大。全年有5个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1°c;7月是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26°c,昼无酷暑,夜有清凉,每年6到9月是黑龙江养生避暑旅游的黄金季节。

丰富的物产资源

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1/10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境内生态条件优越,植被类型多样,共有高等植物183科2200多种。植被类型以森林为主,面积占全省的42.9%,其中原 始森林占2/3,木材蓄积量居全国第一,是我国主要的商品材基地。林中食用、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龙胆草、人参、剌五加、黄芪等16种名贵药材被列为国 家保护资源,产量和质量都居全国首位。

全省有矿产资源133种,石油、石墨、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三省第一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钼、铅、锌、铜、石墨、耐火黏土等矿藏。在动物资源中,有陆栖脊椎动物498 种,鸟类374种。这些动物,既有驰名中外的东北虎、丹顶鹤,也有马鹿、棕熊、紫貂、猞猁等国家重点保护类野生动物。

灿烂曲折的历史沿革

黑龙江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现已发现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处。我国古代文献对黑龙江地区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西周年间,居住在这里的肃慎民族就已经开始臣服并纳贡于中原王朝。战国、秦、汉时期,在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以宁安为中心建立了真番郡。肃慎,汉代时称为挹娄,北魏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 辽、金时称女真,清代起改称满族。自唐代以后,历代王朝均派官员在黑龙江地区任职。

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入侵黑龙江流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沙皇俄国通过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据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黑龙江省又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长达14年之久。17世纪以来/黑龙江人民在同沙俄和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留下了漠河古城岛(雅克萨之战古战场)、依兰靖边营要塞和泰来江桥等多处抗战、抗联遗址。1946年,黑龙江省获得解放,是全国解放最早的省份之一。

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多元的文化形态

黑龙江省为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还有53个少数民族,人□近200万人。 主要有满、回、朝鲜、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10个民族。

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在居住上呈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全省各市县都有分布,多数在农村小片聚居。目前全省建有1个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个民族区(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69个民族乡镇,680个民族村。各少数民族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其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汉族比较接近,但各民族在饮食、居住、服饰、节庆婚俗、娱乐、禁忌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区别。

灿烂曲折的历史沿革,与众不同的多民族聚居,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g然生 态的北疆特色,形成了黑龙江省鲜明独特的北方多元文化形态。

独具特色的旅游优势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地理区位与物候条件,决定了这里成为四季分 明的“四重世界”:春天是活力世界,夏天是清凉世界,秋天是多彩世界,冬天是冰雪世界,呈现出“八大”旅游资源特色:

大冰雪 黑龙江省降雪充沛,雪期长,雪质好,山体坡度适中,非常适合滑雪 旅游活动。1998年,黑龙江省率先举办了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开拓了滑雪旅游市场,使黑龙江滑雪旅游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当您脚踏雪板从高山而降,或穿行 于林海之中,就会感受到征服自然、融入自然、回归自然的无穷乐趣。

“冰城”哈尔滨荟萃了世界一流的冰雕和雪雕艺术精华,使之成为我国冰雪 艺术的摇篮。“中国雪乡”——大海林双峰旅游区,景区被深达2米的大雪覆盖,高挂的红灯笼以及窗花、红福字和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的雪屋构成了雪乡独有的景观。

全省众多的林海雪原与冰河树挂等景观,构成了黑龙江极具魅力的冰雪旅游资源。

大森林

黑龙江省森林面积居全国之首,具有苍阔、雄伟、粗犷等寒温带森林的鲜明个性。高大挺拔的原始红松林,亭亭玉立的白桦林,奇特的高山偃松,以及百余种针、阔叶树种,乔、灌、草结合的多层植被,形成了天然的氧吧和绿色的生态屏障,景色十分壮观。其中,伊春丰林自然保护区的红松母树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网络成员,伊春汤旺河国家公园是中国首个国家公园。

黑龙江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97个,是拥有森林公园最多的省份,也是中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最好的省份之一。纯净的空气、良好的森林植被,使黑龙江省成为全国森林养生、避暑度假、森林旅游的首选地。游客可以去大、小兴安岭参加健康之旅,在观赏北国森林景色的同时,还能得到健康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

秋季是黑龙江省最具色彩的季节,枫树的鲜红,松树的浓绿,桦树的洁白…… 广袤的林海形成了五彩缤纷的“五花山”景观,如同一束束鲜花堆起的大山,铺天盖地,接霞连宇,置身其中,仿佛游走在无框的油画之中。

对于黑龙江日报直播心得体会实用三

丽江黑龙潭,始建于乾隆二年(1737年),其后乾隆六十年、光绪十八年均有重修记载。旧名玉泉龙王庙,因获清嘉庆、光绪两朝皇帝赦封“龙神”而得名,又名玉泉公园,因其泉水从山麓岩石间涌出,汇聚成四万平方米的深潭,水碧如玉故名玉泉公园。黑龙潭不仅是丽江古城最重要的活水源头,也是古城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以高耸洁白的玉龙雪山为背景的黑龙潭清澈见底,四周绿树婆娑,锁翠桥、解脱林、龙神祠、五凤楼等古建筑掩映其间。优美的自然风景与独特的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使黑龙潭日益成为备受诗人瞩目的风景名胜区,曾被列为《中国名泉》、《中国风景名胜》等书。

黑龙潭正门是一座涂金绘彩的清代牌楼,四座明代石狮子,云南省书法协会会长李群杰的墨宝。这座古老的公园大门牌楼具有古老的文化符号,并没有将历史和现代分隔,而是将继续承载与见证岁月的更迭和世事的变迁。

锁翠桥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年(1887年),长12米,宽2米的廊屋式风雨桥,桥面铺盖石板,上部为人字形通廊瓦顶,飞檐翘角,造型轻盈优美,是丽江独具特色的古桥之一。桥上有古联“惊涛撼树飞晴雪,未雨垂虹卧曲波。”正如院墙无法关住满院的春色,,取名“锁翠”的廊桥又怎能锁住这潭不竭的泉水呢?

一文亭,水中一个玲珑的小亭子,又是一个传说,传说一位年迈的纳西族老奶奶(有说僧人)向每人募捐一文钱而建起的这座亭子。可不论传说的的主角僧人还是妇人,为什么非要将多年来化缘得来而建成的亭子放在水中不可呢?也许当人们驻足聆听这个传说的时候,才发觉建亭子的人已经永远与这山水相守了,这样的智慧原来是和雪山一样高,潭水一样的深………

解脱林:此“林”乃指众僧聚居的寺院,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20_年),是明朝皇帝朱熹曾御赐“福国寺”的山门,1974年搬迁重建于此。解脱是个佛教用语。意思是放下尘世烦恼,潜身修身养性,以求成佛,解脱林自然也就是修身之地。据传这里可以不用出家,到里面转转就可以把烦心的事情抛一边了。

东巴文化研究所:纳西族的东巴经,现在已经成为“地球人”的记忆遗产。古人云“书画同源”可最终书还是书,画还是画,而大智慧的纳西族祖先发明了书画合一的东巴文,字画得跟图案一样还不过瘾,还要染上各种艳丽的色彩。路边一块大石头,石头上的“东巴文化研究所”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任继愈所题。1981年建立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主要是开展以东巴讲座。东巴字画书写、东巴仪式展示、东巴文翻译、设计、咨询等多项社会服务为主。

万寿亭这个亭子的由来可不是什么传说故事了,而是真实的事,1996年泰国m集团总裁宋提,因其在丽江投资兴建的格兰林酒店开业,又时逢老母80大寿,故临水而建此亭,以示纪念。“万寿”只是个心愿,亭台也只是个念物,能常回家看看就好,“寿比玉龙山”“福如金沙江”送给天下的父母。

五孔桥:建于1966年,又名相思桥,桥上有许多的狮子和大象,取其谐音“相思”之意。也就是每张黑龙潭的经典照片里面都有的那座桥,在画中游走的人,只是一个一个的过客,为来而来,为走而走。而这桥,从来都无所谓谁来谁走,枕着潭水,伴着鱼群,就是完美的生活。

龙神祠跟龙王庙是一回事。名气颇大,清朝黄帝两次加封“龙神”封号,想必是很灵验的。

得月楼:此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楼名取自古人对联“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中三字,1963年重建时,郭沫若为该楼题写了匾额“得月楼”三字及两幅对联。一副是诗词句“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另一幅是郭老撰写的楹联:“龙潭倒影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抗日阵亡纪念碑: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各族儿女组编成第六十军,由卢汉担任军长,开赴抗日前线。仅在1938年3月该军参加的台儿庄战役中,就有纳西族官兵和世鸿等110人为国捐躯。1940年8月丽江地方政府为抗日阵亡将士祭奠亡灵时,共有烈士280名之多,为了教育后代,丽江各界竖立了“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现存于黑龙潭公园内。

五凤楼:建立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20_年),原为福国寺的主要建筑,因明代皇帝御赐((藏经))一部,建此藏经楼,故又称为“法云阁”,清代同治年(公元1864年)遭兵患受损,光绪年(公元1920_年)重修。为了保护这一古代辉煌建筑,1974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和有识之士的要求和倡议之下,由当时县革委会决定,搬迁五凤楼及门楼到黑龙潭。1979年完成搬迁工程。五凤楼楼高20米,为三叠八角飞檐阁楼,三层共24角,从任何角度望去都有五个翼角,好似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称五凤楼。该楼造型独特,结构严密,雕刻精美,彩绘绚丽,融汇了纳西.藏族.白族.汉族的建筑特点和文化特色。是纳西族古代建筑的佼佼者。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明崇祯十二年春,徐霞客游历丽江,曾留居此楼八日,为土司木增编校杂著并作序,在纳西文学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对于黑龙江日报直播心得体会实用四

各位朋友:

欢迎你们来黑龙江省旅游.黑龙江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无论是哪个季节来,您都会享受到各具特色的旅游。茫茫的林海雪原、浩瀚的原始森林、绿茵千里的湿地草原、神秘地大界江、五彩缤纷地秋季“五花山”,会使您领略到黑龙江省风光的自然、粗犷、古朴与绮丽,感受到回归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崇高境界。

黑龙江省,系由境内最大的合理流黑龙江得名,简称“黑”。面积4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8%,在各省中居第六位。人口3700万,占全国人口的3.22%。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土地肥沃,山川纵横,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黑龙江经历了曲折发展和振兴腾飞的历史进程。今天,黑龙江省已成为雄踞北疆的国家商品粮基地、机械工业基地、石油化工和煤炭工业基地、木材生产基地。

(独特的区域优势)

黑龙江省位于东北边陲,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太阳升起最早的省份。最北端在漠河一带,纬度超过了53°,它是中国最接近北极圈(66°31’)的地方,农历夏至时和冬至时,在这里可以看到北极圈的极昼极夜现象,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北极”。东端位置在抚远县东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汇流处乌苏镇,被称为“东方第一镇”,是我国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因此有中国“东极”之称。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整个陆地、水面与俄罗斯之间的边界线全场3045公里,有得天独厚的边境贸易和边境旅游的优势。

(多姿多彩的山林湿地)

黑龙江省地势北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

大兴安岭山地,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兴安岭,面积8.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1400米,主要由火山岩组成。由于受古代冰川作用和现代水流侵蚀,因而山体浑圆,东陡西缓。东坡边缘为阶地山麓,西坡成高原状,皆有森林覆盖,被称为“绿色长城”。

小兴安岭山地,它同大兴安岭相毗邻,东南连接三江平原,东北部紧抵黑龙江边,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1000米。山体和缓,呈丘陵台地状,盛产红松,被誉为红松地故乡。

东南部山地,包括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1000米。玄武岩地熔岩台地经流水长期切割,行程显著地平顶方山,花岗岩地区有无数局部山间盆地,蕴藏着深厚地煤层和近代冲积层。

松嫩平原,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由松花江,嫩江侵蚀冲积而成。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50米-200米,内有大片宜耕地、沼泽、湖泊和风沙地,是黑龙江省主要农牧区和湿地旅游区。

对于黑龙江日报直播心得体会实用五

亚布力滑雪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方向195公里处的张广才岭大锅盔山和二锅盔山北麓,海拔1374米,占地面积2255公顷。其是中国目前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滑雪场,与哈尔滨市区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相连接。

无论从雪道的数量、长度、落差还是其他各项滑雪设施及综合服务水平来看,亚布力滑雪场都远远胜于国内的其他滑雪场,它无疑是中国最好的滑雪场。这里是开展竞技滑雪和旅游滑雪的最佳场地,曾于1996年成功举行了第三届亚冬会的全部雪上项目,这里还是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的永久会址,被誉为“中国的达沃斯”。

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除单板滑雪和冬季两项以外,所有雪上项目(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和自由式滑雪)比赛的比赛均将在这里进行。

亚布力原名亚布洛尼,即俄语“果木园”之意。清朝时期曾是皇室和满清贵族的狩猎围场。整个滑雪场处于群山环绕之中,林密雪厚,风景壮观。锅盔山主峰三锅盔已经辟为大型旅游滑雪场,大锅盔和二锅盔曾是第三届亚冬会赛道,是国家滑雪运动员的训练基地。

亚布力风车山庄(亚布力滑雪中心)位于亚布力境内的长白山山脉。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总趋向为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是444米,当年《林海雪原》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亚布力风车山庄(亚布力滑雪中心)占地240公顷,最高海拔1000.8米。由于这里山形地貌独特,雪质丰厚硬度适中,积雪期长,积雪最深可达1米以上。经过6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级旅游滑雪场。世界旅游组织官员、法国滑雪场规划专家让?皮埃尔先生曾说:亚布力的雪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是中国建设滑雪场最好的地方。

黑龙江景点导游词3

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龙头品牌,于1999年底在美丽的松花江畔诞生,每年举行,汇天下冰雪艺术之精华、融世界冰雪游乐于一园,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于一体,场面恢宏壮阔,造型大气磅礴,景致优美绝伦,被誉为恢宏壮阔的“冰雪史诗画卷”。

冰雪大世界自举办以来,几经迁址,终于在20_年第三届时定址松花江北岸的太阳岛西区。哈市太阳岛西区包括冰雪大世界在内共占地282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设以冰雪大世界四季乐园为龙头的旅游度假区,将以生态自然风光建设为主线,开发建设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水上乐园、体育娱乐设施及欧陆风情景观。

本届冰雪大世界将全面展现俄罗斯风情,整个园区将由冬宫、红场、十月广场、风情小镇、列宁广场、欢乐城堡、彼得广场、尼古拉广场8个主题景区组成。总体规划占地面积,

28万平方米,计划用冰量12万立方米,用雪量8万立方米,景观数量近20_件,规模、数量、景观高度、展品文化内涵、精品设计水平都超过历届。

对于黑龙江日报直播心得体会实用六

四季分明的气候

黑龙江省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雨热同季,全省年平均气温4°c?5°c。夏季凉爽宜人,春秋时间较短,午晚温差大。全年有5个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1°c;7月是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26°c,昼无酷暑,夜有清凉,每年6到9月是黑龙江养生避暑旅游的黄金季节。

丰富的物产资源

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1/10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境内生态条件优越,植被类型多样,共有高等植物183科2200多种。植被类型以森林为主,面积占全省的42.9%,其中原 始森林占2/3,木材蓄积量居全国第一,是我国主要的商品材基地。林中食用、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龙胆草、人参、剌五加、黄芪等16种名贵药材被列为国 家保护资源,产量和质量都居全国首位。

全省有矿产资源133种,石油、石墨、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三省第一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钼、铅、锌、铜、石墨、耐火黏土等矿藏。在动物资源中,有陆栖脊椎动物498 种,鸟类374种。这些动物,既有驰名中外的东北虎、丹顶鹤,也有马鹿、棕熊、紫貂、猞猁等国家重点保护类野生动物。

灿烂曲折的历史沿革

黑龙江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现已发现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处。我国古代文献对黑龙江地区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西周年间,居住在这里的肃慎民族就已经开始臣服并纳贡于中原王朝。战国、秦、汉时期,在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以宁安为中心建立了真番郡。肃慎,汉代时称为挹娄,北魏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 辽、金时称女真,清代起改称满族。自唐代以后,历代王朝均派官员在黑龙江地区任职。

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入侵黑龙江流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沙皇俄国通过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据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黑龙江省又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长达14年之久。17世纪以来/黑龙江人民在同沙俄和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留下了漠河古城岛(雅克萨之战古战场)、依兰靖边营要塞和泰来江桥等多处抗战、抗联遗址。1946年,黑龙江省获得解放,是全国解放最早的省份之一。

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多元的文化形态

黑龙江省为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还有53个少数民族,人□近200万人。 主要有满、回、朝鲜、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10个民族。

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在居住上呈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全省各市县都有分布,多数在农村小片聚居。目前全省建有1个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个民族区(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69个民族乡镇,680个民族村。各少数民族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其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汉族比较接近,但各民族在饮食、居住、服饰、节庆婚俗、娱乐、禁忌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区别。

灿烂曲折的历史沿革,与众不同的多民族聚居,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g然生 态的北疆特色,形成了黑龙江省鲜明独特的北方多元文化形态。

独具特色的旅游优势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地理区位与物候条件,决定了这里成为四季分 明的“四重世界”:春天是活力世界,夏天是清凉世界,秋天是多彩世界,冬天是冰雪世界,呈现出“八大”旅游资源特色:

大冰雪 黑龙江省降雪充沛,雪期长,雪质好,山体坡度适中,非常适合滑雪 旅游活动。1998年,黑龙江省率先举办了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开拓了滑雪旅游市场,使黑龙江滑雪旅游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当您脚踏雪板从高山而降,或穿行 于林海之中,就会感受到征服自然、融入自然、回归自然的无穷乐趣。

“冰城”哈尔滨荟萃了世界一流的冰雕和雪雕艺术精华,使之成为我国冰雪 艺术的摇篮。“中国雪乡”——大海林双峰旅游区,景区被深达2米的大雪覆盖,高挂的红灯笼以及窗花、红福字和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的雪屋构成了雪乡独有的景观。

全省众多的林海雪原与冰河树挂等景观,构成了黑龙江极具魅力的冰雪旅游资源。

大森林

黑龙江省森林面积居全国之首,具有苍阔、雄伟、粗犷等寒温带森林的鲜明个性。高大挺拔的原始红松林,亭亭玉立的白桦林,奇特的高山偃松,以及百余种针、阔叶树种,乔、灌、草结合的多层植被,形成了天然的氧吧和绿色的生态屏障,景色十分壮观。其中,伊春丰林自然保护区的红松母树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网络成员,伊春汤旺河国家公园是中国首个国家公园。

黑龙江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97个,是拥有森林公园最多的省份,也是中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最好的省份之一。纯净的空气、良好的森林植被,使黑龙江省成为全国森林养生、避暑度假、森林旅游的首选地。游客可以去大、小兴安岭参加健康之旅,在观赏北国森林景色的同时,还能得到健康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

秋季是黑龙江省最具色彩的季节,枫树的鲜红,松树的浓绿,桦树的洁白…… 广袤的林海形成了五彩缤纷的“五花山”景观,如同一束束鲜花堆起的大山,铺天盖地,接霞连宇,置身其中,仿佛游走在无框的油画之中。

对于黑龙江日报直播心得体会实用七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雪乡旅游观光!雪乡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称呼,它的学名叫双峰林场。

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是海林林业局下属的一个林场,从长汀往南走还有100多公里,藏在张广才岭深处。我们在地图上可以找到海林,找到长汀,但找不到双峰林场。它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28。02’---129。01’,北纬44。03’---44。41’,这里山清水秀,景色神奇。生态旅游中的冰雪、森林、水域漂流三大热点、旅游精粹全部囊括其中,张广才岭主脉从西南入境,其境内主峰老秃顶子雄踞群峰之冠,海拔1689.6米,为东北第二高峰,与雄伟壮丽、海拔1672米的平顶山并称二奇。两山山顶均终年积雪不化。夏无三日情,冬雪漫林间,年积雪期7个月,积雪最厚处近两米,雪量堪称中国之最,并且雪质好、粘度高,皑皑白雪在风力作用下随物具形,千姿百态,吸引了无数游人、也吸引许多国内外摄影记者和电视剧组来此创作。解放军“八?一”滑雪场就建在这里。这里也是“红白松的故乡,原始红松母树林面积297公顷,平均有四百年的树龄,树高平均三十米以上,松涛轰鸣,雄浑苍郁。

牡丹江的支流--海波河发源于此,奔流不息。夏季进行漂流、露营、原始森林探险、山产品采集,冬季进行滑雪、赏雪、戏雪,观看专业滑雪队表演等活动,360宿木屋,品尝野味,在此亦是一绝。是一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在黄河以北,能看见雪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但能让雪与人极为亲近,并且悦人以万千之美的地方,还并不多见。在“中国第一雪乡”双峰林场,就让我不仅亲身领略了雪的妙趣,而且深切感受到了与雪为伴、以雪为生的林场人和皑皑白雪之间,那种纯粹而真挚的感情。这里每年十月初便开始下雪,积雪随物具形,千姿百态,形成了一座天然的雪雕城。这里的雪雪质细腻,晶莹剔透,积雪期长达七个月,雪原最深可达两米。中国第一雪乡也因此而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滑雪队把双峰作为冬训基地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了,世界冠军于淑梅、王锦芬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领奖台的。

车驶进林场,最先看到的就是家家户户房顶上突出来的雪檐,像圣诞节时迪斯尼的店铺,仿佛走进檐下就可以买到彩球、魔力棒等各式各样圣诞树的装饰。雪檐大都一两米宽,半尺来厚,伸出房檐三四尺还低悬不落,叫人很容易联想到生日宴会上巨大的奶油蛋糕,让人馋涎欲滴。最有趣的是,有的雪檐竟在空中拐了个弯,一直伸到地上,和雪地长在了一起,于是就把房子严严实实地包起来,成了一个完整的雪屋。

雪乡的房子多是木格棱式的老房子,一场大雪过后,它们就像是从雪地里刚长出来的一株株矮矮胖胖的“雪蘑菇”,慵懒而立。老房子外面的小院儿,都是用木栅栏围起来的,线条简洁却不规则,如同炭笔画漫不经心的勾勒。当栅栏的木枝披上了银色外衣之后,则酷似一根根即将融化的奶油冰棍,和中间的“蛋糕”相映成趣。

漫步雪乡,看着那些“雪蘑菇”、“雪蛋糕”和“奶油冰棍”,仿佛置身于《绿野仙踪》里北风女神的宫殿,一切的一切,都被雪公主的巧手做成了冰清玉洁的雕塑。称这里是一座天然的“雪雕城”,真是一点也不过分。在冰天雪地中思绪飘飞,无疑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这个美丽的冰雪世界,是怎样造就的呢?林场的老场长为我们解开了疑团。由于双峰林场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它同时受到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双重影响,加上这里海拔高、坡度大,山区小气候对它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双峰林场夏季降雨充沛,冬季则降雪早、雪期长,是我国降雪的地区。每年10月初,外面还是仲秋时节,双峰已经开始下雪,雪下到时,地上的积雪可达到2米深,积雪期长达6个月。双峰的雪,雪质细腻,晶莹剔透,而且随物现形,于是才有了我们眼前这些千姿百态的天然雕塑。

我们进山的这条公路,到双峰林场就是尽头,本地人在这里谋生显然有些艰难。虽然獐子、狍子满山跑,猎户们也无法忍受这里长久的寂寞。只有那些闯关东的人们,被大兴安岭无尽的宝藏吸引着,扛着油锯义无反顾地走进这冰天雪地的老林子。所以,现在双峰林场的职工,大都是外乡人。每个职工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一到冬天,每个小院儿里都堆着一座小雪山,那是铲雪开道时堆下来的。老职工说,现在这样的雪不算大了,早年间,经常是下了一夜大雪,第二天早上家家大门就被封住了,要费好大的劲儿才能推开。林场人家没有什么家用电器,大雪堆就是天然的“冰箱”,有什么食物需要储藏,往雪堆里一扔就行了。

从前,双峰林场的居民收入主要靠木材,如今树砍光了,经济来源也随着减少,出门打工吧,舍不得雪乡。留下来的职工说,在大山里工人不比农民,还有土地可以种,森林资源一贫乏,整个林业系统都艰难起来。在上世纪80年代那几个闯进雪乡的摄影师,成了使双峰振兴的功臣。当时他们拍掉了身上所有的胶卷,意犹未尽地离开这里。次年,他们再进双峰,身后大批的摄影发烧友一拥而至。随着一幅幅让人痴迷的雪乡图景在媒体上发表,双峰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来这里旅游的人数开始成倍增长。每年冬季,有近万人来到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双峰人热情好客。遇到外地人到此观光,当地的老百姓会热情的把客人带到自己的家中,吃纯天然绿色食品、住东北小火炕,乘狗拉爬犁。闻着雪后的山野气息,那淳朴浓厚的乡土人情浓得让你化也化不开。

而近期也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海林林业局已宣布双峰林场正式停止采伐,这对雪乡森林生态的保护无疑是一个福音。这个季节,中国东北方向是刺骨的天寒地冻。那种冷比北方的冷“结实”,因为常冻到耳朵和手指尖,那种冷又比北方的冷真实,因为带着只有那片土地才能酝酿出的醇厚乡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