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简短(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17:36:34 页码:10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简短(六篇)
2023-01-08 17:36:34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下午好!

今天是5月12日,是我国法定的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活动日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今天我们安全幸福健康的站在这里,我们不会忘记:20__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在地震,地震共造成7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1.7万多人失踪,5335名四川学生在地震中遇难,直接经济损失八千五百亿元,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历史让我们铭记,历史更需要我们从中吸取教训,珍爱生命,因为我们知道,人世间没有什么能比健康、安全、幸福的活着更美好的事情了。

我们的身边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灾害的侵犯的隐患,如台风、暴雨、火灾、地震、雷电、交通事故等等,因此,对我们全体师生而言,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显得至关重要。灾害确实可怕,但比灾害更可怕的是无知。今天,我们全校1107名学生能够按照学校的统一指令和要求,较快地撤到了指定地点,其目的就是利用这次演练活动,学习和掌握应急自救知识,增强消防安全与防震防灾意识,在遇到危险时,知道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

今天上午,我们五(1)班学生在班主任李老师的组织下,认真学习了校园安全墙的相关知识。这很有必要。因为校园安全它关系到我们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它关系到我们老师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和谐工作。因此,校园安全是我们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希望全体师生都能认真做好。

1、全校师生都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安全第一、从我做起,安全第一、从小事做起;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人人讲安全、保证人人都安全;

2、要注意交通安全。要认真学习交通法规,丰富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法规,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3、要注意运动安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运动时要注意不能剧烈地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所有的体育运动器械,必须在老师的指导、监督下使用;不要到河边、沟边等危险地方玩水。

4、要注意心理安全。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不能发生同学间打架的事件,要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5、要注意食品安全。夏天到来,气温渐高,食物中毒事件开始增多,同学们不要买过期的、变质的、不卫生的食品,尽量不要校门前街头小摊上买东西吃。

老师、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生命无价,珍爱生命!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彼此的生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谢谢大家!

描写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大家好!

今日,我来到绍兴科技馆,上了一堂生动的“防震减灾”教育课。在这堂课中,我收获多多。

一走进科技馆,一块块图文并茂的牌子映入我的眼帘。上头讲述着一个个小百科、小故事。有大陆漂移学说,有地球构成结构,有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的构成原因和遭地震侵蚀后与地震来临前的样貌的比较,并经过一个个的小实验、小游戏、小问答来增强我们“防震减灾”的意识。

除了图文并茂的展板,还有许多要我们自我动手、实践的游戏。

比如:你来制造地震。让我们先搭一座房子,然后推动下头的“平地”,让我们准确地明白地震。还有地震波的演示。更趣味的是在电脑上玩游戏。

先是让你选择一个场地,比如:野外、学校、商店、家里……我就选学校吧!图中的小男孩由我控制着,走在一片荒凉的地方……

除了这些,还有地震的讲解,足以吸引大家津津有味地看。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想:

如今,我们国家真是注重对中小学生的自护自救教育。办了“防震减灾”展,让我们了解到了地震时,应当怎样避免伤害,怎样减少灾害。又了解到地震是怎样发生的,怎样构成的,怎样扩散的。虽然灾难还未降临,但我们要防范于未然,多一份安全知识,少一份不必要的损失,让我们多学一些知识,少一些安全隐患。

这一堂“防震减灾”教育课,让我受益匪浅!

感激为我们办展览的叔叔阿姨!

描写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1.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提高防震意识,落实减灾措施。

3.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4.减灾知识进校园 减灾意识入人心 家庭社会更安全。

5.发扬不屈不挠的决心和勇气,克服地震灾害。

6.树立防震意识,增强防震技能。

7.防震减灾人人抓,幸福社会千万家。

8.灾害之前早预防,灾害来了少伤亡。

9.防灾减灾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

10.防灾防住孩子的眼泪,减灾减去母亲的伤悲。

11.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

12.天灾无情人有情,大爱无疆传真情。

13.积极行动起来踊跃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

14.掌握地震自救常识,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15.人生路漫漫,防灾莫怠慢。

16.防震重在教育,减震重在保障。

17.防震减灾践于行,和谐幸福见于心。

18.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奉献爱心、情系灾区!

19.行动起来抗震救灾,为中华民族铸就新的长城!

描写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根据县减灾委《关门源于进一步做好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门减发【20xx】1号)文件精神,我局立即组织人员,对照《地震应急预案》逐条自查,查漏补缺,做好工作落实和督查,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地震应急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县委、县政府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坚持与经济建设一起抓,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规划,全县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全部提交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并要求地震部门参加,确保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变化及时进行了调整充实。地震应急工作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地震部门的汇报,研究地震应急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由我局牵头,组织工作人员根据《门源县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门源县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全县地震应急工作实际制定了《门源县地震应急工作程序》和《门源县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应急预案》,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震后的责任和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要求各成员单位牢固树立震情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和应急意识,把落实震情和做好地震应急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全县的地震应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建立联动机制,提高应急能力,地震应急工作有序推进。一是着力加强应急管理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制定印发了《门源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完善了预案管理体系,建立了预案演练制度,并将地震应急预案纳入了全县总体预案中,得到了高度重视。20xx年全县新修订地震预案33个,同时,全县将应急救援工作作为防灾减灾指标之一纳入全县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目标责任书,及年度各项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同考核、同验收。有力的促进了地震应急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地震应急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应急值守,规范信息管理工作。目前,全县已初步建立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值班室为接点,层层相连、上下畅通、快捷高效的值班网络。认真落实政府系统主要领导干部在岗情况报备工作。制定下发了有关信息报送和应急值守工作的文件,明确信息报告要素、时限、渠道、责任主体和紧急情况重大事件报告的工作程序,强化了对重要值班信息的查询、研判、跟踪和汇总,规范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收、采集和报送工作。三是扎实做好重点地区的地震防范工作。认真对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度全省地震趋势和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提出的34条具体的措施意见和州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通知》(北政办﹝20xx)112号)要求和目标责任进行了自查。全县共排查出风险点、隐患点、危险源115个,其中国土部门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76处;供电部门排查出变电厂房、输电线路杆塔等隐患;民政部门存在救援物资品种单一、数量有限;消防部门排查出县消火栓损坏较多不能较好地为消防供水提供有力保障;供水系统排查出供水管线严重老化、蓄水池数量过少;水利部门排查出境内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未与县防汛监测系统联网,信息传递不及时,水库管理主体混乱,泄水调水困难,需进行统一调度;教育部门排查出学生校舍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有27栋;城建部门排查出6个方面的危险隐患点等,均已有计划地推进整改。四是着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194支,1.5万余人,应急保障车辆能抽调60多辆。其中县级15支、335人(专业救援队伍2支,为消防队和矿山救护队,专业救护人员48人);全县已组建了通讯抢险救灾队、医疗救护队、卫生防疫队、供电设施抢修队、供排水管道抢修队、救灾队、公路抢修队等9支应急救灾队伍,并配备了一定的应急救援装备。五是加强地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和避难场所建设。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的专项救灾资金,用于全县各个领域、行业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民政局储备救灾帐篷480顶,救灾面粉320吨,棉被625床,特大自然灾害救济金168万元;县粮油收储公司储备粮食450吨(其中面粉305吨,大米100吨,青油45吨);石油公司原油储备量保证在150吨;卫生部门储备价值40万余元的防护服、消毒用品、急救用品等急救物资及救护车辆17辆;建有县金源广场、古城2个ⅲ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13个乡级应急避难场所。六是认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全县有针对性地开展易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公共卫生等事件的应急演练,为应急工作提供保障。各乡镇、各部门在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突出各自特点,及时组织开展了应急演练。

(三)认真贯彻法规,严格行政执法,抗震设防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强地震行政执法工作,确保重大建设工程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每年组织一次地震行政执法集中活动,对于符合地震安全性评价法规要求的建设工程项目,向企业负责人宣传督促企业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二是依法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和管理,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审批和竣工验收的必备内容。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事窗口,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行政审批、民居抗震咨询服务、地震信息查询等事项。截至目前,已对312项开工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抗震设防审核备案,对全县51所中小学进行了校址勘察鉴定。同时,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危房改造等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我县的城关二完小、县第二寄宿制初级中学、向阳路社区、北山乡相继被评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和示范乡镇。三是加强对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的指导。我县利用科技三下乡、科普宣传周到乡镇宣传农村房屋抗震设防知识,制作了《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知识读本》、《农村民居建设图集》和《建设我们美好家园》等宣传册,对农牧区的建筑工匠480余人进行了农村民居抗震施工培训,现场向农牧民宣传如何建造即抗震又实用的住宅。

(四)建立群防网络,提高监测能力,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全面加强。一是不断提高监测工作水平,20xx年1-6月份,门源地震台共处理地震事件1523个,刻录地震数据记录光盘8张,测震、形变、流体观测月报各6期,月震情会商6次,测震仪器运行连续率为99.9%,数据处理率达100%。二是作为专业监测手段的补充县建立了以水井、动物习性为观测主体的宏观观测点12个,并坚持每天有观测记录,周报告、有异常立即报告制度。三是密切关注县境内及周边地震活动情况,对周边3级以上、全球6级以上、全国4级以上地震活动信息以《门源快讯》、《地震动态》和手机速报的形式,及时进行三要素公示。20xx年1月1日至6月30日,我县辖区内共发生ml1.0级以上地震18次,其中最大地震为2月20日ml2.3级地震,位于甘青交界,无震感。四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群测群防县、乡(镇)、村三级网络已初步形成。全县已在12个乡镇和部分重点部门设立防震减灾助理员14名、灾情速报员143名,组建了由县防震减灾指挥长、主管领导、乡镇党政领导和群测群防人员组成的门源县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应急通讯网络。

(五)广泛开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切实增强。让广大群众掌握地震应急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是防震减灾宣传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按照“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一是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防震减灾意识。将防震减灾法规、文件及地震有关报刊、资料分送给各级领导,让县领导及时了解防震减灾工作情况,争取各级领导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重点对中小学生进行宣传。自去年以来,共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120余次,印发《中小学避险应急安全常识》2万本,配发《中小学生放火用火自救手册》、《中小学防灾减灾应急手册》240套,组织开展应急演练69次,参与师生达4.8万人次,有效地普及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三是创新了宣传形式。在县人民政府网站开通了防震减灾宣传专栏,通过借助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以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四是利用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举办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送地震科普知识下乡。在城镇人员集中场所,设置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站,发放地震科普知识小册子20xx份,《地震应急知识读本》20xx本,《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节选》5000份,摆放展板20块,接受群众咨询达50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五是抓住4·14玉树地震纪念日、5·12汶川地震纪念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特殊时期,开展专题纪念宣传教育活动,以摆放展板、散发传单和科普读物、提供咨询、在县电视台播放地震防灾救助科普动漫片等方式开展街头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富有特色的宣传活动,扩大了防震减灾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社会各界群众防震减灾法规意识明显增强,做到处急不慌,防患于未然,增强了群众辨别地震谣言的能力,保障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地震应急工作人员编制少、经费缺,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县地震局人员编制和业务经费紧缺,缺乏必要的观测设备和专业人员,严重制约了地震应急工作的开展。

(二)防震减灾能力需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工作还非常薄弱,专业执法人员不足,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三)全民防震减灾的意识依然不够高。社会公众麻痹侥幸心理普遍存在,全民防震减灾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地震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地震观测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县级财政困难,地震观测网点建设薄弱,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

(一)加强群测网点、应急通讯网络和灾情信息速报网络建设,着力提高地震观测水平。重点抓好地震“三网一员”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各项地震应急措施,努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实现地震应急工作快速、有序、高效运行。

(二)严格执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强化抗震设防工作能力。对县内建设的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在选址阶段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参数。开展和加强地震行政执法工作,把地震应急工作检查作为安全生产检查的重要内容。加快县城综合防震减灾建设步伐,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把县城整体震害防御和建筑物单体评价结合起来,全面提高震害防御能力,抓好县城中心区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力争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三)强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继续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地震科普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所有学校在每个学期都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目的,有效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努力做到小震不慌,大震不乱。

描写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从201-年5月7日-5月13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突出安全工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狠抓学生安全防范,提高学生安全自护能力。现总结如下

201-年5月7日—13日是全国第四个“防灾减灾宣传周”,我校结合实际,广泛宣传,坚持安全知识教育与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制定了“应急逃生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好“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在“防灾减灾宣传周”中做到“防灾减灾日”活动进课堂、进班级、进校园。加强师生的逃生意识和技能训练,以促进广大师生防范灾害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的提高。

1.积极营造氛围。我校通过宣传橱窗、墙报、广播等各种媒体,通过召开晨会、班会、观看宣传图片等多种形式,重点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通过广泛宣传,扩大舆论影响,积极营造防灾减灾的氛围,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日”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技能。各年级开展了“远离灾害,一起行动”的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班级黑板报展示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为主题的橱窗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通过广泛宣传各种灾害的避险知识,提高师生自救能力。

2、5月7日充分发挥升旗仪式的阵地,由校长张洪军同志给全校师生讲解汶川地震有关知识和安全常识。在国旗下讲话中学校号召全体师生做到: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积极配合学校的防灾减灾演练,防患于未然。同时,在5月7日,各班班主任为学生上好一堂安全教育课。

3.组织全校学生阅读一本防灾减灾的书籍。我校学生人手一本《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手册,在宣传周活动期间,各班集中进行阅读,学生们学会了避险知识,提高了生命安全意识。学校还组织各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自护自救安全知识竞赛”。每班通过筛选各评出3名“自护自救知识小能手”。

4、全校分享“我的避险经历或避险经验”。学校除了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积极参加知识竞赛。特别是三年级还通过开展“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我的避险经历或避险经验”征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家长宣传防灾减灾有关知识,并通过各种专题教育活动形式,切实提高了学生及家长的认识。

5、组织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我校经常性地针对冰雹、雷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积极开展防震、防雷、防风、防雨、防火、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食物中毒等技能培训。认真制定《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并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我校于5月12日,组织全校师生进行逃生演练,全校师生安全疏散花时不到2分钟。由于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提高了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逃生技能,检验了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

6、本周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针对校园门、窗、栏杆、围栏、教室、实验室、电脑室可能存在的问题认真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掌握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减灾能力,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最大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收效明显。在今后的工作中,纸坊小学还将一如既往地要求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描写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今年,我乡一手抓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一手抓防震减灾工作,在市防震减灾局的指导下,我乡的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民胜乡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成立了以书记为指挥、乡长、联乡工作队长为副指挥、全乡干部职工为成员的领导机构,下设抢险救灾组、交通治安组、物资保障组、医疗保障组、通信保障组五个组,各村也成立了相关组织,并在全乡9个村组建立了防震减灾抢险队员共500名,确保一有灾情,拉得出、用得上。

通过乡、村、组三级干部开会,利用赶场、板报、标语等形式向全乡广大百姓宣传了防震减灾知识。并在5.12防灾减灾日,在乡政府和中心校开展了防震演练和在20xx年度民兵军事训练时进行了地震应急队伍培训,各村还适时组织防震演练,通过此类活动,大力提高了全乡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有关自救、互救能力。

建立了由乡长、分管领导、防震减灾助理员、各村委会主任为防震主监测人的管理人员,各村还建立了村、组干部、广大人民群众组成的信息网,确保一有异常及时上报,平时也在每月月底向市防震减灾局书面汇报情况。

总之,我乡今年的防震减灾工作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部分不足,如我乡是少数民族乡、经济基础差,农民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砖木,砖混结构少,抗震能力弱,除要求农户成员要具有防震、避震的方法及措施外,目前因乡财政紧缺,经费不足,许多问题暂无解决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