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开展阳光大课间心得体会及感悟 阳光心态课程课后心得(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20:15:26 页码:9
开展阳光大课间心得体会及感悟 阳光心态课程课后心得(二篇)
2023-01-08 20:15:26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开展阳光大课间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正像一个健康的人,人体的各个器官、各种机能之间都是保持平衡的,一旦某个环节失去了平衡,人就会生病。自然界也一样,自然界中的人类、生物和气候、土壤、水等环境条件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本来是保持着平衡的,一旦失去了生态平衡,便会产生种种不良后果。

而森林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卫士。有了森林,地面就不怕风吹雨冲,水土就不易流失。大风遇到了防护林带,会被大大减弱;雨水沿着树干慢慢流到地上,被枯枝落叶、草根树皮所堵截,能渗透到地下而不会迅速流走。在少雨的季节里,这些储藏在地下的水,一部分汇成溪流,流出森林,滋养农田,一部分经过树根的吸收、树叶的蒸腾,回到空中,又变成雨。森林让气候变得稳定正常。

同时,森林又是制造新鲜空气的工厂,森林是绿色的水库,森林是人类生命的摇篮。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以叶为衣,以果为食,垒木为巢,剖木为舟……使得人类繁衍生息。可是今天,由于人类的无知与贪婪,利斧挥向了一片片森林,挥向了山坡、河边的一棵棵树木,绿色的大地被剥掉了外衣。于是,狂风卷着飞沙侵蚀了良田沃土,暴雨卷着泥沙淤塞了千条江河;天气变得旱涝无常;人和动物失去了越来越多的生存空间……1950年以来,仅仅50多年,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森林消失了,平均每年要减少1~2千公顷。在原来几乎全是森林的非洲腹地,现在已与月亮表面的荒漠毫无差异。

那么,假如有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森林了,那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如果世界上真的没有了森林,陆地上90%的动植物会因没有森林蓄水,而面临干旱的威胁;450万种生物将死绝。生物释放的氧气将减少60%,地球将会急剧升温,许多地区的风速将会加快60%~70%,亿万人将死于风灾。

人类失去了森林,既没柴烧,又没建材、药材,经济生活将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许多地区将发生水灾,大批农田、城市被淹,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加之太阳辐射增强,人类将无法生存。

救救森林,救救绿色,救救大自然。自1979年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6次会议,决定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来的20多年中,我国人民响应号召,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至xx年底,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城市建城区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6.52平方米,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亿公顷。而实践表明,当国家森林覆盖率占全国总面积的30%以上,而且分布均匀时,才不会发生较大的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有16.55%,这怎么能不让我们深感焦虑呢!

如果在我们的周围,在高大的楼房之间,拥有一片又一片的绿地,种下一棵又一棵能成荫的绿树,你就会仿佛走进了绿洲,不再觉得枯燥和单调,心情开朗,生趣盎然。研究证明,在城镇的住宅小区,多栽种一些植物,会给人类带来莫大的益处。为此,大队部向全体队员发出倡议,开展“我和小树交朋友”活动。

我们的口号是:人人有护绿的区域,个个有认养的树木。

我们的要求是:一个学生动员一个大人种一棵树,栽一盆花,用我们的零花钱买树种,种小树,养小树,使“绿在身边,花在眼前”,争当花草小卫士,争当家乡小主人。同时,我们还要学习护绿知识,向周围的人宣传绿化家乡、美化家园的重要性,每个少先队员在校园里,在街道上,在家中认养或看护一片绿地或一棵小树,为它们松土、浇水,保护环境;我们还要抵制使用一次性木筷,使用再生纸,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做绿色小天使。

关于开展阳光大课间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创造性地开展环境保护宣教工作。充分发挥环境新闻的先导作用和环境教育的基础作用,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科学发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促进我镇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全面完成。特以"清洁家园、美化镇村"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化宣传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1、开展“拒绝白色污染,倡用环保布袋”活动。

2、精心策划和组织“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

3、开展以“你我携手同行,共建生态文明家园”为主题的农村环境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发放环保宣传资料。

4、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活动

二、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把握舆论导向

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主旋律。注重发掘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在县、市电视台和报刊杂志上发表,弘扬先进事迹,曝光落后行为,加强舆论监督,扩大社会影响。

我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使广大群众和企业职工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进一步普及了环境知识,在全社会营造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和风气,使广大群众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促进广大群众形成对地球、人类、资源的积极态度和自觉的环境保护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