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河流湖泊环境保护心得体会 河湖环境保护心得体会500字(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22:12:01 页码:7
河流湖泊环境保护心得体会 河湖环境保护心得体会500字(二篇)
2023-01-08 22:12:01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河流湖泊环境保护心得体会一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在这片黄土地上流淌不息,孕育了我们的华夏文明,滋养着我们炎黄儿女,然而,沙漠化,水污染日趋严重,黄沙正在侵袭我们的土地,污水正在毒害我们的水源,尘土遮蔽了湛蓝的天空,我们的生命时刻遭受着威胁。

随着黄河被不断开发,岸上树木被伐,河水污染,水中鱼虾减少;水土流失极为严重,黄河频频断流、草场退化沙化、湿地萎缩、湖泊干涸、……生态恶化触目惊心。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合理和不合理地开发着黄河的资源,正是因为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开发因素,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近年来,兰州市政府相继出台多方面的环保政策,并引导我市志愿者团队植树造林,清理黄河,为兰州市的环境保护作出颇多贡献。

借此机会.我们郑重倡议,志愿者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加入到保护山川河流的活动中来;

我们要做保护山川河流的倡导者,保护植被水源,需要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环保理念;

我们要做保护山川河流的维护者,保护植被与水源,需要我们的实际行动,增强环保意识,培养良好习惯,积极植树造林,在志愿服务中展现在我,弘扬志愿精神

我们要做保护山川河流的捍卫者,保护环境,需要全民监督,用于制止,大胆举报, 海纳百川,聚沙成塔,只要人人都保护环境,山川会更秀美,河流会更清澈,让我们的母亲河辉煌灿烂下去,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倡议人:

时间:x年xx月xx日

推荐河流湖泊环境保护心得体会二

各位,今天请大家参观的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这一个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距市内约三十公里,南依岳山,北临黄河。1970年,为了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这里修建了提灌站,工程历时两年,后经八年的努力,终于在这里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十七平方公里的游乐场包。今天主要请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宽阔的河床,以及这周围的景色。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很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一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_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因此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

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一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因此,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_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队伍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