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6:21:03 页码:9
最新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大全13篇)
2023-11-19 06:21:03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在工作、学习或生活过程中,通过总结和概括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形成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它可以反思过去的经历,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的发展和改进提供指导和启示。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反思自己的机会,有助于提高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在撰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应该注重事实描述,结合具体案例和实例,使总结更加具体、生动。这些总结范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思考。

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举办的道法老师工作报告会,并有机会倾听了各位道法老师的精彩报告。通过这次报告会,我深刻感受到道法老师的辛勤工作和专业素养,也从中受到了许多启发和思考。以下是我对这次报告会的心得体会。

首先,道法老师们在报告中展示了较高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道法是一门复杂而深奥的学科,需要道法老师对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在报告中,道法老师们向我们介绍了道家和法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细致解读了其核心思想和价值观。他们的报告内容严谨、深入,令人钦佩。同时,道法老师们还展示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使我们对这门学科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其次,道法老师们在报告中强调了道家和法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古代的道家和法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道法老师们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向我们展示了道家和法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和效果,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的启示和指导。道法思想的普及和传承,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道法老师们在报告中提出了对于学科教育的思考和建议。他们认为,道学和法学是具有扎实学科基础的独立学科,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注重学科内涵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交叉。道法老师们还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批判思维的重要性,鼓励我们通过书本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和研究道法学科。这些建议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教育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更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为道法学科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我深刻感受到道法老师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在报告中,道法老师们不仅相互支持和鼓励,还积极互动和分享。他们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研究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道法老师们之间的紧密合作和积极沟通,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也充分展示了道法老师团队的凝聚力和专业能力。我被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所震撼,并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总结起来,这次道法老师工作报告会让我深刻认识到道法老师工作的辛勤和付出,也使我对道法学科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道法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令人佩服,而他们对于学科教育的思考和建议也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和帮助。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能够在道法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为道法老师的工作努力付出。

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做为一名舞蹈老师,我以前只是在城市中的学校传授着舞蹈知识,但是当我来到一个小乡村,开始留守儿童课程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乡农村快速发展的同时,仍有大量的留守儿童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关怀,于是我决定将我的爱好和技能带给这些孩子们。

第二段:接受挑战。

初来乍到的时候,我对于这些孩子的情况基本上是一无所知,他们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并没有任何书本或教材可供参考,所以面对这些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我特别有信心,也同样形成了一种对自己的挑战,就是在这个群体中寻找共同点,并希望为他们打开一扇收获美好的门。

第三段:接纳不同。

我清楚地知道这个群体是由不同性格的孩子组成的,他们难免会出现心理孤独、嫉妒、自卑等,我尝试用温暖和关怀去化解矛盾,让每一个孩子知道,他们都是特别的,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能力,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每个孩子都可以被包容和理解。

第四段:分享喜悦。

除了训练脚步,我也欣喜地发现,我的任务是更多地带领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表达,从而更好的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当他们一起跳舞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眼中流露出的喜悦与自由,极大的激励我和孩子们更大胆的尝试、更勇敢的跨出一步。

第五段:结尾总结。

舞蹈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技能传授,更是对于孩子们人生的启发与点化。当我看到他们从无到有,从不自信到领先,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做为一名舞蹈老师的工作的意义所在。在未来,我会继续和这些孩子们度过不平凡的岔路,并期待着我们一起用舞蹈之光照亮未来。

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作为老师,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那就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往往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孩子有所不同,就对他们不同眼光。相反,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关注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于留守儿童学生和工作环境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留守儿童的困境。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生活环境可能会与其他学生不同。由于父母经常不在身边,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同时,由于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也可能遇到更多的挑战。例如,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完成自己的作业。他们也可能因为家庭困难而缺少自信心,无法在学校中获得持续的优异表现。老师需要认识到这些困境,并与学生的家长和社区成员密切合作,以帮助孩子们克服这些困难。

第二段:支持留守儿童的方法。

当处理留守儿童时,老师可以采用几种策略,以更好地支持他们的需求。首先,老师应该倾听这些学生的需求,并与他们建立一个稳定的关系。为了建立这种关系,老师可以选择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或者参与留守儿童俱乐部等社团活动。其次,老师应该了解留守儿童的个性和背景,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挑战。这些信息可以从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和学生社区中获得。最后,老师应该尝试为学生提供支持,包括心理支持、学术支持和职业发展支持。这些支持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他们的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

第三段:留守儿童的好处。

尽管留守儿童面临很多挑战,但我相信他们也有很多优点。由于父母的不在场,这些孩子经常需要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他们往往具有更高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力。他们也更懂得如何与别人建立稳定的关系,因为他们必须克服与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分离。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了解到这些优点,并帮助学生在自身特点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与其他学生一样,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老师来说,了解和支持学生的心理需求非常重要。留守儿童可能会面临与其他学生不同的焦虑和压力,包括恐惧、无助和孤独感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下降和社交行为不当。因此,老师应该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这可以包括与心理诊所合作,提供咨询服务或提供小组谈话等支持。

第五段:对留守儿童的责任。

最后,我相信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关注和支持留守儿童。这些学生常常在生活、学术和情感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是,众多留守儿童获得成功的例子表明,这些挑战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法成功。相反,他们需要与社区成员和老师紧密合作,在独特的背景下,创建更加积极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应该记住,任何学生,无论他们的背景如何,都有可能获得成功。我们的工作是帮助他们做到这一点,提供支持和指导,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之,作为老师和教育者,我们需要了解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我们还有责任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题,打开成功之门。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与学生及其家庭密切合作,以确保学生在学业、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方面取得成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充满希望和机会的未来。

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第一段:引入留守儿童问题,介绍写作过程中与留守儿童接触的情况。(200字)。

留守儿童是一个长期存在却又备受关注的问题。正值新时代,我作为一名新老师,前往农村学校教书,也接触到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多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无法在父母身边生活,他们需要我们这些新老师的关注和照顾。

第二段:探讨留守儿童的特点,以及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300字)。

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常常容易变得胆小而缺乏自信心。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帮助他们建立信任关系,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和独立的意识。此外,在教学中,应该用温暖的语气和理解的态度与孩子沟通,陪伴他们一起成长。还应该注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与存在意义,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第三段: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的分析与如何改进。(300字)。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亟待解决。由于亲子教育的缺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生价值观都得不到充分的熏陶。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如何进行教育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学校应当重视师生互动,提高师生沟通的积极性与程度。此外,还要探索家庭作业的形式,让留守儿童在课堂内外都得到多种培养。例如帮助他们培养阅读习惯,增强阅读能力。多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满足感,提升自信心。在保证教育的公平性与全面性的同时,也要尽力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

第四段:教学案例分享,提高留守儿童综合素质。(250字)。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了解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面对挫折。教学上,我们还注重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例如画画、手工、音乐、体育等,让孩子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小组讨论等互动活动,更有助于帮助留守儿童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这些教学案例旨在帮助留守儿童弥补身心方面的不足之处,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第五段:总结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性,倡导社会科学教育。(150字)。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社会性质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教师是重要的力量,我们应该用知识和爱心去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在培养他们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我们也应该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推进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通过这样的不断努力,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关注与呵护,更好的成长。

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因此他们在身心发展方面都面临很大的挑战。而一个舞蹈老师,通过教授舞蹈,吸引了许多留守儿童,让他们在舞蹈中找到了疏解情绪和发泄身心的出口。这位老师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段落二:舞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舞蹈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舞蹈可以使人放松身心,消除压力。通过跳舞,人们可以释放出多余的能量,积极的情绪会随之产生,这对于情感波动剧烈的留守儿童来说特别重要。

舞蹈老师的教学方式很有特点,他在课堂上融入了更多的游戏元素,让孩子们在跳舞的过程中可以快乐地享受身心的放松和欢乐。而在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和成长,不仅促进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也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

在教学的过程中,舞蹈老师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课堂上的教育,更关心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成长。他常常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这种关怀和信任让孩子们感到温暖和快乐,也更愿意和老师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段落五:总结。

舞蹈老师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领略到了教育的力量。在舞蹈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学习了跳舞的技巧和知识,也感受到了身心成长的快乐和支持。在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孩子们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独立。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也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关注,但近年来,随着城乡差距的扩大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加,留守儿童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作为一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老师,我有幸接触到了很多留守儿童,并深刻体会到他们的困境和需要。

首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令人担忧。由于离乡背井,这些孩子与父母分离,经常面临孤独、焦虑和自卑的情绪困扰。在学校里,他们往往表现出不集中注意力、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支持体系。由此,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发现,与留守儿童多沟通、多倾听,是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境的有效方法。通过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我们可以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指导。

其次,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面临很大的困难。由于家庭环境的限制,他们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甚至幸福的家庭生活。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处于较低水平。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例如,我们可以设置特殊辅导班,为留守儿童提供额外的学习时间和个体指导。此外,我们还可以与村委会、父母及社会资源合作,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熏陶。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再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上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照料,他们的生活常常缺少必要的关爱和保障。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并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我们可以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和扶贫工作,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体验更多的社会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生活技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最后,我们还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父母离开家乡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条件,但却无可避免地造成了他们与子女思想观念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帮助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提供书籍资料和开展家庭教育培训等方式,我们可以引导父母正确关注孩子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教育能力,并让他们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作为一名担任在农村学校任教的老师,我本着教育为人的信念,将尽我所能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我们一定能够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留守儿童是个大问题,以下是小编搜罗的留守儿童。

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全国妇联20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19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0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聚集。这既是他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然而,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限制,农民工的“空间城镇化”并不代表身份的市民化,也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享受和市民同等的社会权利和公共服务,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公共服务和福利作为一种社会屏蔽机制依然在起着身份区隔的作用。同时,受制于家庭经济能力、社会关系网络、城市社会排斥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他们在流动过程中作出了携带或不携带子女进城就学的家庭决策,从而形成了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问题。随迁子女问题主要表现在入学机会、就学途径、经费保障等方面,问题显而易见且相对紧迫,同时他们的空间流动会对城市教育资源分配形成冲击,触及了相关主体的教育利益,因而更容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也较早成为政策议题。而农村留守儿童则主要表现为安全、生活、学习和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且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较少直接触及其他主体的利益,自然难以形成“利益冲突式“的社会关注效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相对滞后,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弱势和弱小群体,作为家庭结构肢解化的承受者,作为中国城镇化不完全发展的代价承受者和衍生现象,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据全国妇联课题组2019年报告,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0%,占全国儿童的21.88%[1]。和第五次人口普查估算的2443万留守儿童数量相比,[2]十年间约增加了1.5倍。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出数量多、增长快的态势,可以预见,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征途中,农村留守儿童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

当前,学术界对农村留守儿童多持“问题化”的研究进路,存在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夸大化、标签化甚至污名化的倾向,把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本文以浙江省、山东省、重庆市、四川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山西省、甘肃省10省(市)944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为样本,通过统计和推断方法,整体把握农村留守儿童特征,摸清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真相,深入探究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在身体、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的差异,科学判断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态势,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现实和潜在问题提供有效的实践应对策略。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对于“留守儿童”的认定标准,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父母外出的结构,即双方均外出还是仅单方外出;二是父母外出的时间,即不能与子女见面的时间为半年以上还是一年以上;三是留守子女的年龄,即是18岁以下还是15岁以下或者12岁以下。我们这里所呈现的数据是父母至少一方外出、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在义务教育学校读书的儿童。为了全面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我们把留守儿童分为三类:一是父母双方外出的完全留守儿童;二是父母一方外出的半留守儿童,其中包括父亲外出留守儿童和母亲外出留守儿童两种。

1.农村留守儿童占39.69%,劳务输出大省尤甚。

在我们所调查的944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有3750人为留守儿童,占39.69%,比全国妇联课题组根据《中国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的37.70%高出两个百分点。但是,全国妇联课题组是按0~17岁全口径计算的,如果仅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计算,则农村留守儿童(2948万)仅占农村同年龄段学生数(10128.5万)的29.11%,这样我们的调查数据要高出六普数据10.58个百分点。在所调研的10个省(市)中,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超过平均值的省份有河南(57.82%)、山西(44.25%)、湖南(44.11%)、重庆(43.17%)和湖北(40.16%),尤以河南省数量最多,可见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

2.完全留守儿童高达43.36%,父亲外出留守儿童最多。

从父母外出结构看,有43.36%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达1626人,如果按照严格的留守儿童定义,即父母双方均外出且一年以上不能与子女见面,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的比例为17.21%。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为半留守状态,达2124人,占56.64%。在半留守儿童中,父亲外出的占82.82%,为1759人;母亲外出的仅有365人,占17.18%。男子作为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创造者,外出打工比例高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甚至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而母亲作为对孩子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性人物,留守家中陪伴子女、从事农业生产应该是家庭较为理性的决策,对缓解社会矛盾意义重大。

3.留守儿童呈低龄化趋势,年轻外出母亲更倾向子女留守。

尽管从农村留守儿童的绝对数量上看4~6年级最多,占50.68%,7~9年级次之,占33.58%,1~3年级最少,仅占15.74%,但是从留守儿童占该年龄段儿童的相对比例上看,1~3年级最高,达44.05%,4~6年级次之,占40.26%,7~9年级最低,只占37.96%,小学高于初中,小学低年级多于小学高年级,基本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这与范先佐教授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3]农村留守儿童低龄化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有关。一方面,年轻人刚刚组建家庭,经济基础较差,需要通过外出打工来巩固家庭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年轻人有着比其他群体更具优势的打工资本(如知识、体力、健康、适应能力等),而且父辈尚有精力帮忙照料孩子。在三类留守儿童中,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小学1~3年级留守儿童在同类型中的占比,母亲外出最多,占22.44%,完全外出次之,占16.27%,父亲外出最少,只占13.88%;小学4~6年级同样是母亲外出最多,占55.11%,父亲外出次之,占53.54%,完全外出最少,仅占46.62%,母亲外出的低龄留守儿童需引起重点关注(见表1)。

4.三分之一农村留守儿童跟祖父母居住,22.62%同兄弟姐妹居住。

调查显示,在各种类型的留守儿童中,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达33.53%,同母亲居住的比例达27.12%,同兄弟姐妹居住的达22.62%,同爸爸居住的占14.26%,还有2.47%的留守儿童同其他亲属同住。在完全留守儿童中,有43.91%同祖父母一起居住,21.36%同兄弟姐妹一起居住。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完全留守儿童还是总体留守儿童,都有五分之一强的农村留守儿童没有跟成年人一起居住,处于监护缺失的状态,这一状况尤其应引起各方关注。

(二)在生长发育关键期,非留守儿童身体发育状况优于留守儿童。

1.在生长发育关键期,非留守儿童的身高、体重状况优于留守儿童。

从身高来看,非留守男生的平均身高比留守男生高1.37厘米。具体来看,在小学阶段,非留守男生平均比留守男生高1厘米左右;初中阶段尤其是八、九年级,两者相差2~3厘米。就女生而言,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高1.10厘米,三、四和八、九年级相差较为明显,尤其是九年级,差出2.60厘米。从体重来看,非留守男生的平均体重比留守男生多1.12kg,在三、四和八、九年级相差最为明显,而女生并没有明显差异。从总体均值来看,留守女生的体重比非留守女生多0.15kg(见表2)。可见,在儿童生长发育关键期(三、四和八、九年级),非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优于留守儿童,尤其是在身高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在身体发育关键期,父母的陪护能让他们的生活获得更好的照料,尤其是在营养水平方面,从而使身体获得较好的发育。

2.非留守儿童的营养水平高于留守儿童。

有65.25%的非留守儿童每天或经常能吃到肉,高于留守儿童3.77个百分点。父母的外出,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在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儿童的营养水平。究其原因,第一,可能是由于儿童的监护人多为祖辈,较之年轻的父母,他们奉行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只关注“吃饱”,忽视“吃好”,不注重儿童营养水平的提高,即使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不会用在提高孩子的营养方面;第二,家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家中大小琐事需祖辈照料,而他们精力有限,故难以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相反,在家的年轻父母有着较为开放的生活理念,比较注重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照料孩子,因而非留守儿童的营养水平高于留守儿童;第三,留守儿童中有五分之一是兄弟姐妹同住的,缺少成人的生活照料和监管,一日三餐质量无从保障,这也可能导致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不佳。

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近日,本校举行了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为主题的教师工作报告会。作为该学校的道法老师,我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并在聆听报告的过程中深受启发。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师工作报告会的心得体会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的启示。在报告会上,报告人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向我们展示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成果。这让我意识到,只有通过精心准备教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开展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决定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规划和准备,并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其次,我从报告会中认识到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的重要性。报告人指出,课堂时间是宝贵的,教师要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生的主动参与。这给我很大的启发,我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时间分配,并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充实且富有针对性。

此外,报告会上的优秀案例也让我意识到多元评价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现实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考试成绩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在知识运用、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然而,这些方面的培养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所在。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多元评价的方式,包括课堂测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帮助他们寻找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最后,报告会上对于家校合作的强调也给我很大启发。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之一。在报告会上,报告人提倡教师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协调家校教育,共同配合培养学生。这让我深感教师肩上责任的重大性,我将积极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为学生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参加这次道法老师工作报告会,我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作为一名道法老师,我将根据报告会中的启示,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教学改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希望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能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而贡献一份力量。

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务工,孩子留在家乡的现象。这一现象已经存在多年,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可能会面临各种困境,包括心理压力和学习上的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

第二段:理解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可能会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爱心。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甚至失去自信心。在我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理解。因此,教师们需要及时与他们沟通和建立信任,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支持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第三段:心理支持和建立信任。

为了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我建议应该经常问候他们,了解他们的家庭和生活环境。如果孩子遇到问题,我们应该主动提供帮助,并引导他们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案。同时,教师要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是他们值得信赖的伙伴,可以随时向我们寻求支持和建议。

第四段:注重个性化教学。

由于留守儿童常常面对困难和挑战,因此,教师们需要根据孩子们的不同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我们可以开设小组活动或提供一对一辅导,以帮助每个孩子在个人能力方面更好的发展。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安排相关的课外活动,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放松身心,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第五段:总结。

在与留守儿童打交道时,我们要理解他们的不同需要和情况,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支持,建立信任和个性化教学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让每个孩子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十

第一段:引入话题,描述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问题(200字)。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父母为了更好地谋生,不得不将孩子寄养在农村老家。这些留守儿童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困境,他们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照顾,由于长时间的分离,和家庭的感情关系日益疏远,往往造成他们心理健康和学习能力的严重受损。为了帮助这些可爱的孩子,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带着责任和希望,前往农村支教,成为了一名留守儿童的张峰老师。

第二段:表达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热爱,以及帮助他们的重要性(250字)。

作为一名留守儿童的老师,我每天都能亲眼目睹他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他们中的大多数孩子都缺乏自信和爱心,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普遍较差。为了帮助他们重建自信,我经常和他们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组织了一些团队活动,让他们学会合作和互助,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领导能力。我也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通过与他们的亲密接触,我体会到留守儿童对关爱和陪伴的渴望,也让我坚信,我们的教育和关爱对他们是如此的重要。

第三段:分享在支教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250字)。

支教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是对于乡村教育的陌生。由于自己在城市长大受到的教育环境与农村有着巨大的差异,我对农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方式不太了解,这让我感到有些束手无策。而且,在面对一些固执和顽皮的学生时,我也曾感到无所适从。但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和学习,我逐渐摸索到了适应农村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我逐渐想方设法与他们建立起了有效的沟通和信任,让他们渐渐爱上了学习。

第四段:谈谈支教收获和成就感(250字)。

虽然支教过程充满了挑战,但同时也带给了我巨大的收获和成就感。我看到了留守儿童们的改变,看到了他们重拾自信,学习成绩逐渐提升的喜悦。我记得有一次,一个与我相处时间较短的学生迈着欢快的步伐跑来告诉我,他在一次测试中取得了全班第一的成绩,他充满了自豪和自信。这个时刻,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他们的成长和改变是支撑力量。这样的时刻,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快乐。

第五段:总结并展望未来(250字)。

通过支教留守儿童的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他们的需求和问题,也体会到了教育和关爱的重要性。在未来,我将继续致力于这个事业,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希望通过教育让他们摆脱困境,拥有更好的未来。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我都会坚守初心,坚持下去,因为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关心和温暖,他们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一

留守儿童问题在中国的乡村地区一直备受关注,这些孩子由于父母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陪伴在身旁,长期以来被迫与家庭分离。近期,我有幸参与了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一次志愿者活动,担当起张峰老师的角色,为这些孩子们提供教育和关爱。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切地体会到了留守儿童们心灵深处的渴望和无助,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和使命。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次志愿者活动使我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些孩子们由于在农村地区生活,很多时候都无法得到很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活照料,他们与城市里的孩子相比,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这种差距在他们的学业成绩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往往在基础知识上存在较大的欠缺,也因此被同龄人嘲笑或边缘化。这让我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后续的活动中,我努力提供他们所需的学习资源和关爱,帮助他们弥补知识上的差距,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

其次,我意识到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辅导,更是情感上的关怀。这些孩子们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心灵上存在着巨大的空虚和孤独感。他们渴望有一个能够倾听和安慰他们的肩膀,希望有人能够给他们温暖和鼓励。在本次活动中,我努力与孩子们建立起信任和亲近的关系,用心倾听他们的困惑和烦恼,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关心。我发现,这种温暖和关怀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他们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也更加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活动中。

第三,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老师的责任和使命。在与留守儿童接触的过程中,我看到他们那渴求知识、求知欲强的眼神,我看到他们通过努力学习希望改变自己的未来。这为我敲响了警钟,作为一名教师,我承担着培养他们的责任。我深知,他们的未来和家庭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背负着这份期望和压力,我责无旁贷地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放在第一位,尽我所能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关爱。

第四,在这次活动中,我也体会到了教育的美好和力量。通过一点一滴的辅导和关怀,我看到留守儿童们逐渐从迷茫和无助中走出来,他们开始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命运,开始对知识充满热爱,积极投入学习。我看到他们脸上带着充实和自豪的笑容,这是教育带给他们的变化,也是他们为之努力付出的结果。这使我更加坚定了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初衷,我希望通过教育的力量,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为社会的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这次活动是一次对我个人成长的宝贵机会。通过与留守儿童接触和教育,我学到了许多与书本知识无关的东西。我学会了倾听和关怀,学会了耐心和包容,也学会了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这是一次珍贵的经历,它让我懂得教育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成长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双向的教育。

总而言之,参与留守儿童教育志愿者活动是一次十分宝贵的经历,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留守儿童生活中的困境和需要,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我相信通过教育的力量,我们能够帮助更多的留守儿童走出困境,拥有美好的未来。

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二

留守儿童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其家庭并非处于贫穷的状态,但因长期离家务工,留下无人照顾的孩子,形成了一个靠老人或亲戚抚养的现象。由于孩子与父母少有机会相处,导致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其心理与行为特点有别于正常家庭的孩子,为此,政府加大了留守儿童关注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同时引入了新的老师,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作为留守儿童的新老师的体会。

留守儿童在与家庭分离的环境下生活,也因长期和小伙伴在一起,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点。首先,他们情绪容易波动,性格内向,常常独自一个人,不善表达情感。其次,他们无法很好地处理与同龄人的社交关系,因此常常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也容易形成攻击性。最后,留守儿童的认知能力比较匮乏,缺乏和家长沟通的机会,也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

第三段:新老师需要关注的点。

首先,要与学生建立密切的关系,沟通好彼此的想法和需求,关注学生的生活、情感和全部存在。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从体制和观念上做出改变,提升留守儿童的社会地位,创造更多的支持和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协调家庭生活与学习间的关系与建立包括孩子在内的良好社区关系至关重要。同时,从教育、体育、艺术等方面着手,为留守儿童提供全面的教育和培训。

第四段:教育与帮助留守儿童。

新老师首先要确保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进度,积极和其家长和学校联系,就学习和生活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指导和帮助。例如,在我的班里,我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困难,采用了一些启发式和个性化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从而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避免他们产生对学习的恐惧。让学生们开始享受学习的过程,从而不仅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第五段:结语。

作为留守儿童的新老师,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留守儿童的深刻关注和理解,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自我成长,让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真正健康和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应该积极开展家长和社区的支持和互动,从而营造一个关爱和倡导人权的和谐社区,带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留守儿童老师工作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孩子长期留在乡村或是在亲戚家中生活。这一群体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往往需要老师的关心和支持,而校园也成为他们心灵的重要寄托。作为教师,关心照顾留守儿童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平凡岗位上的伟大担当。通过近年的工作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关心留守儿童不仅仅是对其心理状况的关注,更是带来积极变革和正面价值观的引导。

第二段:关心关爱留守儿童。

关心留守儿童,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关爱和陪伴。在课堂中,我常常发现留守儿童会因为思念父母、生活环境枯燥无味,甚至避免交流与同学相处,劣势心理极易显现,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关心和鼓励。我常常在课堂上故意与这些孩子拉近关系,与他们聊天关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拥有更积极的态度,慢慢地,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开始好转,开朗起来。对孤独的留守儿童,做点亲情式的关爱,让他们知道在学校不仅仅只有老师的关心,同学之间也充满了温暖。

第三段:培养积极的心态。

除了为留守儿童提供关心与陪伴外,更需要去培养留守儿童积极的心态。教育是唤醒孩子内在潜力和自信的重要手段,我们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文化活动等等,去引导孩子们参与和学习,让他们从中找到乐趣、自信和成就感。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也应尽可能地让留守孩子积极参与其中,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社交资源,从而提高子女心理健康素质。通过这种方式,留守儿童能够在学校中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有一个更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更丰富的人生经历。

第四段:引导道德的价值观。

关心留守儿童的另一个方面是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树立正能量的理念和行为,这对他们日后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为班级同学或是经常去探望自己的老人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的行为不仅能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第五段:结束。

总之,作为老师,关心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巨大的责任,我们必须吸纳每个孩子的情感特点,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有着愉快和健康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耐心、细心、真心的教育方式,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交层次和情感质量,能够塑造他们的健康态度和正面的人生观。相信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更好的让留守儿童的成长之路不再孤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