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考诗歌阅读鉴赏心得体会范本 诗词鉴赏与写作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11:01:46 页码:11
高考诗歌阅读鉴赏心得体会范本 诗词鉴赏与写作心得体会(三篇)
2023-01-09 11:01:46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高考诗歌阅读鉴赏心得体会范本一

2、今日寒窗苦读,必定有我!明朝独占熬头,舍我其谁?

3、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行者常至,为者常成。

5、一心读遍圣贤书,三心二意无益处,四书五经励我志。

6、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7、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8、再露锋芒,宜将剩勇追穷寇;一展鸿图,不可沽名学霸王。

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0、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珍惜分分秒秒。紧跟老师,夯实基础。

11、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

12、良辰美景惜时如金敢与金鸡争晨晖,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同峨眉共比高。

13、进更理想大学,铸更辉煌人生。须更刻苦的奋斗。

14、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15、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16、勤学,勤思,勤问,苦钻。

1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18、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

19、辛苦一年,收益一生。

20、不要回避哪怕是一个简单得不好意思的问题,其实它对你很重要,其实它对别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难题。

21、你想是怎样的人,你就是怎样的人;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离这个目标就不会太远。

22、五洲四海任我游,三堂二课皆用功,一生前程始于此。

23、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屡挫屡战,笑傲群雄。

24、苦海有涯,而学无涯;志者战高考,惰者畏高考。

25、拥有知识改变命运,拥有理想改变态度。

26、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拼搏一年天高地阔

27、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8、勇者,必以决斗之勇气与五张试卷一决雌雄;懦夫,概以鼠目之寸光量人生此战必输无疑!

29、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

30、舍我其谁,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尚待一朝试锋芒。

31、为五月最后统考拼搏,稳做王者看谁与争锋?

32、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33、惜光阴百日犹短,看众志成城拼搏第一;细安排一刻也长,比龙争虎斗谁为争锋?

34、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

35、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2022高考诗歌阅读鉴赏心得体会范本二

我是倾向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小李作为风采人物的。我们之前预测过今年高考作文题,在创新的话题下,列举过三个参考子题:《美丽的创新之花》、《创新的意义》、《为有创新活水来》等几个题目。这并不是说因为我们预测的方向如此,我们就要强词夺理或者一厢情愿地认定这是审题的主方向。实际上,我认为这个题目反应的是我们国家未来、现状和历史的重大问题。

中国在前些时候出台了“中国制造20xx”,这被认为是德国“工业4.0”之后,中国制定的中国版“工业4.0”。“工业4.0”被人们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革命,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命题。不同于改革,改良。而是一场将颠覆现有工业模式,深刻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革命。

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缺席,第二次工业革命缺席,导致了中百年屈辱。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幸运地上了末班车。使我们在沉重的历史中缓了口气。

这次高层果断提出中国版工业4.0。其抓住机遇实现中国崛起的意义十分明确。

作为教育者,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中国和德国同为制造大国,两国的制造业区别是什么?毫无疑问,中国大而不强。沦为世界的工厂,付出了环境污染的代价。而缺乏创新的许多“山寨技术”,使我们多了许多“工匠”,获得的却是低附加值的报酬。这是不是和“大国工匠"“老王”几分神似?而其中“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看似褒扬,却有点暗藏杀机的意图。也是命题者的智慧表现。

在这个时候,人们还有一种生活态度,那就是高中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载的:

"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仆,到沂河里游泳(祈福),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回家。" 这是“点”的中庸式的生活。这不就是“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界美景”的小刘吗?

这是历史的记忆。

所以我说,材料中的三个人物:小李代表了国家的需要的人才,“老王”代表了中国的现状,小刘,则是属于历史的追忆。

时代呼唤的是小李式的创新人才,这是一个很好的作文题。

2022高考诗歌阅读鉴赏心得体会范本三

当我们回顾历史,摇旗呐喊“举子的时代离我们而去”的时候,高考已出其不意地压的人喘可是气。

将数十年劳苦付诸一纸试卷,这是中国大多数青年学生不可抗争的命运。历史继续上演着九小时改变人一生的戏剧。九小时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即短暂又漫长。短暂是十年磨一剑的短暂。漫长是心徨徨然似惊似喜似哀似悲的漫长。考生们是在用这九个小时做一场盛大而隆重的赌博,赌注是数十年的劳苦学习,他们期望的开盘结局是四年的安心以及四十年的安逸。而他们中又有几人能偿所愿

六月我们在高考,我们也在准备着流亡。

当然有人会说:“金榜题名”为人生极致。然而在古代科举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的儒生境界,也早已被后世冷峻的史家揭露的体无完肤时,人们是否在研究当今的高考制度有没有一种完善的文化体系,是不是有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支撑。回眸短暂的高考史,人们定然悚然而惊,我们在高考,而我们又不足以拿高考作为信仰,那我们的信仰何在

当代信仰危机时代的中国,高考似乎难以成为社会出纳的载体。高考制度和大学教育不接轨是人们不愿正视的问题,这正是一种不完善的文化系统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文化信仰,社会教育家们各施其职,但始终没能完善,不能结合成一种统一的文化体。要想使高考制度至善至美,当务之急是完备青年学生的文化信仰。

在信仰危机的世道,考生们孜孜以求,除了可怜兮兮,苟且偷生的书生梦想之外,还有什么呢千千万万读书人为了高考交付了自我本该斑驳陆离的青春。在高考的路上,我们没有听到壮阔的军号,只剩下了哀歌声声。但愿在新的文化制度下,我们不要见到新范进、孔乙己者流。

在现今的高考制度下,学生都是批量生产,似乎是在应试的模具中制造,然后交付给社会,个个都型号相同,不生任何枝节。而教师的处境也极为尴尬。教师本是园丁,是育才的有机质,今却成了应试教育下培养应试人才的工具。他们最了解高考,他们也最明白,我们是在高考,同时也在流亡。

六月,高考来的太突然,但流亡已注定。七月又有几人能喜。成绩好,他们在感叹只让十年苦读成了今日欢笑一场的成本。成绩差,他们在哀叹十年苦读或成了今日的一枕黄梁。千千万万的考生抬起头,他们在说,高考结束了,而我们又是在哪里。

无论成绩好坏,这注定是一场流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