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培训民生监督员心得体会报告 基层风气监督员培训心得体会(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12:39:45 页码:11
培训民生监督员心得体会报告 基层风气监督员培训心得体会(2篇)
2023-01-09 12:39:45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培训民生监督员心得体会报告一

                             

甲乙双方于【 】年【 】月【 】日签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互惠、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员工外派培训事宜及《劳动合同》相关内容达成如下条款,以共同遵守。

甲方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意出资送乙方参加          培训,乙方同意参加培训结束后,回到甲方单位继续工作服务。

培训时间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乙方参加培训及考试需占用工作时间时,视为正常出勤。

 

1、乙方在培训结束时,保证取得国家部门颁发的相关资格证书;

2、乙方荣获的相关资格证书由甲方保存,待乙方离职日(按甲方规定办理完毕离职手续和工作交接之日)或协议服务满年限后交付乙方。

3、乙方完成培训后,需能够熟练掌握应用专业或相关理论知识,并具备甲方安排的岗位或职务实践操作技能和关键任务能力。

1、本次培训总成本费用预计      元,分别包括:【 】、【 】、

培训费、考试费等与资格证书有直接关系的费用               。(以上费用需经公司财务及管理部门核对批准后,才可根据实际票据进行结算。)

2、除乙方在培训期间的培训总成本费用由甲方承担外,其他费用(如因培训产生的交通费、饮食费、住宿费等其他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1、甲方保证及时支付乙方约定范围内的各项培训费用;

2、乙方参加培训及考试需占用工作时间时,甲方保证正常支付乙方期间的工资;

3、乙方在培训期间自行提出中止培训或解除劳动合同,或在培训后未取得国家颁发的证书前解除劳动合同,或在培训后因未通过相关考试或其他原因而未取得国家颁发的证书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全额赔偿已产生的培训费用;

4、乙方在培训期间违反甲方管理制度或劳动合同约定内容,甲方有权终止乙方的培训,并有权要求乙方全额赔偿已产生的培训费用;

5、乙方出现本协议第六条第3款、第4款及第七条第4款任意一种情况时,甲方有权在乙方的工资里扣除乙方需承担的培训费用,若乙方工资不足以弥补甲方已支付的培训费用的,乙方应当补足。

1、乙方保证完成培训目标和学习任务,取得国家颁发的相关证书;

2、乙方在培训期仍需履行岗位职责,不可因此影响甲方工作;

3、乙方保证培训结束后,服从甲方分配,并为甲方服务   个月(由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

4、乙方在培训协议规定的服务期限届满前,要求离职或因乙方原因被甲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乙方需按照约定办法承担相应培训费用。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培训总费用

服务期限

赔偿培训费用

元(含)以下

24个月

(培训总费用÷协议服务期限)×

(协议服务期限-实际服务期限)

元<费用≤  元

36个月

10000元以上

基础赔偿金额:培训总费用的50%

基础赔偿以外的赔偿金额:以实际约定为准

本协议作为甲、乙双方所签定《劳动合同》的补充协议,经双方签字后,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若与《劳动合同》约定不一致的,以本协议为准。

如本协议的服务期限长于《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应按本协议之期限相应延长,即《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日期与本协议服务期限届满日期一致。

1、未尽事宜双方可另作约定;

2、当双方发生争议不能协商处理时,由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或人民法院处理;

3、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章):                                乙方:

日期:                                   日期:             

关于培训民生监督员心得体会报告二

阳春三月的画乡大地,到处显现着勃勃生机,机关干部忙碌的身影出现在田间地头、山村院落、厂矿车间、基层单位,这是户县以“转作风、解难题、惠民生”为载体,机关干部下基层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活动的真实写照。继省市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三问三解”活动以来,户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动员会,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机关干部“三问三解”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县领导干部在全县扎实开展“三问”摸实情、三解”办实事、帮扶促发展活动,全县上下涌动着深入基层解难题、服务群众惠民生的滚滚春潮。

领导带头 沉下身子解民困

“三问三解”活动开展以后,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研,走进村组农户家中走访座谈,了解群众所急所盼,解决民众所忧所怨。30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与30个村结成了帮扶对子,与30户困难群众确立了帮扶关系,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443户困难群众实现了对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已下村走访调研300余次,解决群众急难问题13件。

由于去年户县部分镇萝卜种植面积增大,近期户县涝店、渭丰等镇出现萝卜滞销情况。县委书记陆晓延和县长张永潮在此次“三问”摸实情、访民情调研中了解到群众这一困难和期盼后,立即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全力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题,并组织县农业、民政、宣传等多个部门召开关于萝卜促销工作紧急会议,多方联系客商,帮助群众销售萝卜5万吨。同时组织县民政局、县慈善协会筹措2万元资金,用于购买因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滞销量大的菜农的100多吨萝卜开展献爱心活动,将这些“爱心萝卜”发放到县公安局、京西双鹤制药厂等一线职工以及全县部分学校和困难群众手中,短时间内有效解决了群众萝卜滞销的难题,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涝店镇东保安村村民王建厂看着从自己地里拉出来的一车车萝卜激动地说:“要不是县委县政府和镇上干部帮我联系客商购买了1万多斤萝卜,我家今年的萝卜就烂在地里了,领导帮我们卖菜可为我们解决了大困难啊!”

结对帮扶 共谋发展办实事

自20xx年以来,户县县委、县政府相继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和“城乡结对帮扶”推进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活动,今年通过继续深化“城乡结对帮扶”活动,扎实推进“三问三解”活动取得成效。全县79个县级部门成立了79个帮扶工作组与79个村结成帮扶对子,实现了机关干部与上千户群众面对面的对接。活动开展以来,全县机关干部纷纷下基层,通过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温暖等形式,积极为联系户提供项目、资金、培训等服务,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县级帮扶部门共投入资金发展道路建设、经济发展、基层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农村社会公益事业20多个类别,帮扶工作组主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345件,慰问贫困党员500多人,承诺帮扶项目328个,制定村级发展规划170多个,培训基层干部群众53场次7800多人,扶持新增设施大棚6340亩,户太葡萄4200亩,新培养农家乐接待户50多户,完成村内街道硬化100多万平方米。

干部驻村 转变作风贴民心

结合“三问三解”活动,户县在坚持乡镇机关驻村制度的同时,加大了干部驻村的力度,制作了便民联系卡,各镇为每个村至少派驻1名指导员,大村和问题多的村至少有两名驻村指导员,共为518个村派驻驻村指导员650名。通过驻村指导工作,听民声、化民怨、解民忧、连民心,与群众零距离交流沟通,进一步转变了乡镇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他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咱们的知心人、贴心人和暖心人。活动开展以来,共建立村情档案518份,户情档案10万多份,开展各类培训活动1000多场次,参加人员20xx0多人,化解各种矛盾纠纷1368起,撰写各类民情日记万余篇。涝店镇马营村驻村指导员张培昭深有感触地说:“我已成了马营村的一名编外‘社员’,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学习,一起研究村子大事,就连村里的红白喜事都一起参加,群众也对我充分认可,只有面对面,才能心贴心呀!”

实事惠民 群众满意促和谐

“我是下岗职工,一直在家待业,这次县上客运电动三轮车的承包权优先照顾我们下岗职工、特困家庭和残疾人,以后我就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车主张大姐激动地说。这是“三问三解”活动中户县办实事惠民生的一个缩影。针对残疾人、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就业难,城区三轮车非法营运、影响正常交通秩序问题,县委县政府问需于民,力解民忧,在全县投放150辆经过改装的、方便残弱人士驾驶的电动三轮车进入市场营运,实行公司化管理,协调保险机构办理车辆、驾驶人和乘坐人等相关保险,并由相关单位组织为220名驾驶员举办了为期7天的城区客运三轮车交通安全培训班,既解决了部分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又方便了群众出行。

乘坐三轮车的李大爷说,“因为家在小巷子,一般出租车只会拉到路口,非常不便,但是三轮车却可以直接到家门口,尤其县上统一管理了,乘坐起来更放心了!”针对农村特困群众住房难问题,今年县委县政府还将继续实施农村温暖安居工程,投资800万元帮助农村97户困难户建房261间,不断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使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