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低碳生活你我同行心得体会范文 低碳生活与我同行作文(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15:57:19 页码:13
低碳生活你我同行心得体会范文 低碳生活与我同行作文(五篇)
2023-01-09 15:57:19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低碳生活你我同行心得体会范文一

背景说明:据统计,在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开1.6 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吨。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全球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想象:如果不提倡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我们的生存环境将会越来越怎样 ?

调查的意义:通过调查,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能减排这些环保理念应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低碳生活更应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理念正渐渐被世界各国所倡导。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自觉养成低碳生活方式是大学教育面临的新课题。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进行气候变化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节能减排,是目前社会人人必须为之努力的工程。从当前的经济社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三高一低难循环” 发展方式来看,节能减排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扰着我们。由于公众的节能减排意识不强,

掠夺式的快速发展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亟需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那么,低碳对我们的生活到底产生哪些重要的作用?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活又有多远?为此,我没有采取传统的纸质问卷方式,而是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和短信的方式随机调查了100名在校大学生,了解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和他们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知度和参与情况,从而宣传和倡导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方式。

20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使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提前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去年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让低碳生活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今天,你减碳了吗”也变成了很多年轻人见面时新的问候语。

1、低碳生活是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方式的前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物质需求。这些需求和发展,一方面消耗着大量的资源、能源,另一方面又排放出大量污染物,破坏环境,使得全球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环境污染压力。例如,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许多资源被浪费、被污染;污染物的排放节制不够等等。

通过调查,75% 的大学生认为气候和环境问题对自身生活影响不大,仅有15% 的大学生认为对自身生活影响很大。调查显示,对节能减排认知度不够的75% 的大学生因认识不足,对低碳生活也了解不够,从而觉得气候和环境问题对自身生活影响不大。

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认为“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二氧化碳给全球带来的生存危机,增强了我们的忧患意识,世界各国都在减排问题上进行着艰苦的努力,低碳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

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它是一种简约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习惯。它还是一种自然而然地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从而养成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并

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虽然是一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忧患意识。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我们不得不考虑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并尽快养成低碳生活方式。

2、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大学生中积极宣传和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1)、推广绿色奥运理念,倡导低碳生活

2008 年,为兑现绿色奥运的承诺,北京市修建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运会体育场馆设施大量使用了节能、环保新技术。不仅有效减轻了奥运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也使北京奥运会成为一届绿色减排的体育盛会。2010 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都将成为推广自愿减排的平台,2014 年南京青奥会也提出了要努力办一届绿色青奥的目标,这都是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的良好契机。

(2)、 宣传低碳生活的项目,启动大学生低碳生活的活动

由气候组织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起的“百万森林项目”,号召社会公众倡导低碳生活,应对气候变化,支援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它一方面倡导公众每天做到10 件日常生活中的减碳小事来达到“减碳”目的,另一方面鼓励公众以每棵5 元的价格向西部干旱地区认捐一棵树,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善全球气候,保护全球生态环境。2008年12 月,中国首个官方碳中和标识——中国绿色碳基金碳中和标识发布。碳中和标识是由国家林业局气候办设计注册,中国绿色碳基金捐资人实践低碳生活的一种证明。因此,在大学生中要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大学生积极关注并真正参与其中。

为了鼓励更多女大学生投身科研领域,欧莱雅公司启动了“科学校园行”活动,以节能低碳为主题设定四个环保课题,在全国重点大学中征集环保畅想及提案,最终评选出6 名女性“欧莱雅校园科学之星”。此外,活动还特别设置了“欧莱雅减碳达人”活动,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提升环保意识,倡导科学健康的低碳生活。2007 年3 月,澳大利亚率先开展了“熄灯一小时”活动,三年多来已成为一项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保活动。

对于低碳生活你我同行心得体会范文二

亲爱的家长朋友:

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是改变生活细节,养成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呵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以下是一点小小建议:

1.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2.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3.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4.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5.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6.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7.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

8.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

9.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开车出门购物要有购物计划,尽可能一次购足。

10.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地铁,少开车。

倡议人:

时间:

对于低碳生活你我同行心得体会范文三

有效降低碳排放量,不仅仅是国际和国家的事情,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不在加速恶化,我们每一个地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减少碳排放量。

长期以来的高碳排放,破坏了大气,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受到威胁。要想想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来怎么生活。

我并非杞人忧天,我只觉得我们应该为减少碳排放,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所以,我要倡议大家:

1、 减少开大会开长会,提倡少开会、开短会。这也是一种节约,照明、空调、扩音用电都能省下来;参加会议的人少了,车辆行动量也会减少,会议服务人员也会减少。

2全面实行无纸化办公,多用电邮、msn等即时通讯工具,最好不用用传真机和打印机;各级各部门取消纸质文件,只下发电子文档。

3、改革会议形式,尽量减少或者取消聚集式会议,大力提倡视频会议。

4领导讲话稿也要改革,取消空洞的言语和大量的理论说教,只保留实质性的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一般来说,过去一篇讲话稿四五千字,去除空话之后,不会超过1500字。

5、 尽量节约用电,任何电器一旦不用立即拔掉插头;热水饮水机平时把电源关掉,喝水时再开起电源。要知道一台饮水机每天常开可耗电1.4度。

6、家庭做饭尽量取消煤火炉。

7、如果太阳能发电设备能大幅度降价,个机关、家庭最好使用太阳电能。

8、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开车出门购物要有购物计划,尽可能一次购足,多步行、骑自行车、少开车。

9、开车时,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挡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高速莫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对于低碳生活你我同行心得体会范文四

首先,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细节上注重节能减耗。除了做作业必须开灯之外,其余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灯来相助。因为我们的客厅大,窗外的照明灯照进来都可以醒目地看到室内的一切,吃饭时,真像一桌“烛光晚餐”,这真是一大盏“天然的灯啊!”

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龙头拧的紧紧地,不让水“逃”出来,这样,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爸爸妈妈会不会做好,每次看见爸爸妈妈进洗手间洗手并顺其自然的把水龙头关紧,我十分高兴,我希望 “低碳家庭”会做的更好。

冰箱里放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妈妈说很浪费电,我灵机一动,想出了妙招:于是,我就拿起以前堆积如山的硬纸板,把它做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盒子,上面贴上了各种分类的标志,然后,按分类去整理,不一会儿,冰箱变得又干净又整洁,焕然一新,一眼就目睹摆放整整齐齐的东西。这样,既帮助了我们,又节省了电。

原来,电器开着,就连小小的手机电池在插座上插着时都会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电就应该将电池立刻取下。我本来以为,二氧化碳只有汽车尾气、煤炭燃烧这些会排放,没想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着我们大家的生活和地球。

每当我看见妈妈要把洗衣粉的桶扔掉时,我会上前去阻止。我会把它做成一个小垃圾桶,有的像个洋娃娃,粉嘟嘟的脸,可爱极了!有的又的像只小动物,活灵活现的,真像一道美丽的“风景”!

当夜幕降临,晚饭过后,路边的霓虹灯为夜晚增添了一份光彩,老爸总是把家里所有的灯都关掉,只剩下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然后,趴在窗户上,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一边唱着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真是五音不全,一塌糊涂。

养花是妈妈的爱好。家里的吊兰、常春藤一年四季都是绿意盎然。在每个炎炎的夏日,妈妈总会把花搬进家里来,大家看着那些绿色,允吸这那些绿色,心中顿时感觉丝丝的凉意,有了好空气又养眼,真是一举两得啊!

这么好的家居环境,并且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

听说在网上转账,不仅能避免在银行排队,还能减少纸质单据在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于是我便开始向朋友学习在网上购物、交水电费、交电话费等,非常省时省力。

我不仅在家中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在单位也是如此。比如,尽可能少用打印纸,用过的打印纸反面再打印一次,能通过网络传阅的材料、文件,都用电子邮件发给领导和同事。

另外,将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随手拔下电器插头……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

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节水、节电、节油、节气,这是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改变过去以增加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代价的“面子消费”。

对于低碳生活你我同行心得体会范文五

低碳生活,原意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的生活方式。具体的解释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作为一名普通人,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一种方式。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小建议,供大家思考及采纳。

早晨起床后刷牙和洗脸时,不要让水龙头一直开着,而是等用时再打开;洗脸用的水保留着,用来冲洗抽水马桶。早餐喝牛奶时,用玻璃杯盛,而不是用一次性纸杯;热馒头只用微波炉热40秒至1分钟,不用耗时又耗能的煤气。用家里的不锈钢饭盒带饭,不用一次性的快餐盒,同时不忘带上环保购物袋,以便装东西时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离开家时,随手关上所有的灯和煤气灶总开关,切断所有家用电器的电源,让前一天晚上充电的手机充电器离开插座,因为它们即使不充电,也仍然在消耗电能。

出门上班,尽量选择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上班。上班每天早上先打好一壶开水,在口渴时选择喝白开水或泡好的茶,而不是去附近的超市买饮料喝,一来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二来可以减少塑料瓶的使用。在办公时,如非光线不好,尽量开顶上的节能灯,这样一天下来,可以为单位节省不少电呢。

有办公资料需要复印,选择使用双面打印。这样由于复印而留下的碳足迹会少得多。与其他单位的文件或资料往来尽量用电子邮件的方式代替纸质文件或传真,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用纸,还可以节约打印机墨粉。喜欢绿色植物的话,可以在办公桌上放置两盆小小的室内盆栽,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吸附空气中的污染颗粒。

中午吃饭时,不用一次性筷子,而用自备的不锈钢筷子和勺子,低碳又方便。用完中餐,去超市买水果吃,不仅自己尽量选择本地产的新鲜水果,也提议同事选择本地的,因为可减少水果在运输过程的能源消耗。开会时,自带杯子,减少纸杯的使用。

购物时,在购买一些新鲜果蔬和生活用品的时候,尽量购买简装的商品,拒绝过度包装的商品等。基本不用塑料袋,而用环保购物袋装。

烧饭前,先擦干锅外的水,能够煮的食物尽量不用蒸的方法烹饪,不易煮烂的食品用高压锅或无油烟不锈钢锅烧煮,加热熟食用微波炉等方法,也都有助于节省天然气。用洗菜水或淘米水浇花。倒垃圾的时候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区分。

在家里接待客人的时候,尽量不用一次性纸杯,而用家里的玻璃杯。吃完零食后,尽量用干净的客用毛巾来擦拭,用完后都用微波炉消毒几分钟。

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

购买衣服时,尽量选择棉质衣服,拒绝皮草和化纤衣服,通过这样细小习惯的改变来减少碳排放。

如果天气不过冷或过热的话,一般不开空调,如果实在太冷或太热,空调也尽量设置在26℃。另外,外出时还要例行检查家里所有的电器有没有切断电源。

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无力解决臭氧层保护、沙漠化防治等重大课题,但我们可以身体力行做到绿色消费、低碳消费,这是一种社会时尚,说得实在一点,更代表着健康、自然、安全的进步,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减轻了我们的生活压力,也减轻了地球的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