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0:37:55 页码:10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大全13篇)
2023-11-19 10:37:55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总结和概括的经验和感悟,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进行复盘,从中得出教训和启发。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是我们精心挑选的,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篇一

为了进一步“科学发展观”的有关指示和市教委有关“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要求,学校党政十分重视党员和全体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把政治思想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只有加强了这块工作,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才会提高,学校的素质教育才会深化。我校在教职员政治思想工作、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思路,可以概括为:以营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求上进的教师人文环境氛围为目标。以法制学习教育和组织教职工开展活动为依托。以“以法治校”的制度管理、科学评估、重在激励为手段,形成良好的教师队伍,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形象。

学校拟订了“教师政治学习、师德训练计划”,每次学习内容都落实到具体的人。由主讲人根据计划去准备内容,拟订主讲提纲,一般由校长和中层人员承担。本学期组织教职工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并联系实际进行宣讲,把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师德师风建设与深化素质教育、民族兴衰的高度来认识、来探讨。

加强全员管理、科学管理,提高教职员的师德水平,真正做到防微杜渐,在此基础上,向教师提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忌哪些言和哪些行?在教师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学校师德领导小组进行综合归类,并要求压在台板下,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师工作的特点指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条例,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育人是更好的育人途径。通过活动前的宣传发动,活动中的启发引导,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学年学校组织了“家校联谊”活动,每位教师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和家长交流了心声,促进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师德建设扎实稳步推进通过学习和活动的开展,制度的约束,我校教职员在师德师风上有了进展。为了巩固这一成果,及时发现问题,真正地、全面地了解教师的《学生评价学校、教师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广,有学校办学条件、教育改革成果,有教师上课、批改作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方面等等。在收回问卷之后,学校组织行政进行了逐项总结,从数据统计来看,我校教师的师德行为95%以上受到家长、学生的肯定。但也有少数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接着由校长作出“调查分析报告”,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将此报告反馈给教师,使教师深深感到:自己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必须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本学期学校对每位行政护导值日提出了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要求行政值日做到“腿勤、眼勤、口勤、手勤”,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违规行为或好人好事及时记录在案,并与当月评估挂钩,更严重的违规行为,将待岗。刚性管理,加强了师德建设的力度。学校重视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整体风貌是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很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及师德师风水平提高的很快,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如:有的在校加班加点不计报酬。有的自己孩子住院吊水,含泪丢下女儿匆匆赶到学校为学生上课,为后进生耐心补缺补差是常有的事,有的班级有一两个弱智生,老师们总是那样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从没有丝毫厌弃的言行,受到了家长的高度评价。总之,通过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使教职员工深深体会到:只有制度完善、加强过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保证师德建设有成效。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师德水平。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篇二

近年来,立德树人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过程中,建立公平的教育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思考,我对于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的体会与心得渐渐丰富起来。

首先,我认为教育公平是一种社会的责任。在现代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实现个人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每个孩子都应有享受教育公平的权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明白,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是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只有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其次,我认为教育公平需要侧重于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十分明显。因此,教育公平的关键是要向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比如,可以通过开设扶贫教育项目、设立助学金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平等享受教育的权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

第三,教育公平需要改革考试制度。目前我国的教育考试制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应试教育过重、评价标准不合理等。这导致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激烈,甚至出现了一些非正常竞争现象。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我们应该逐步改革考试制度,减少对分数的过分追求,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评价。可以引入多元评价方式,包括学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考察,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潜能。

第四,教育公平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实用技能。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追求学生的高分。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发展途径和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最后,我认为教育公平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要培养孩子们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育指导。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教师要有教无类,注重个性发展,为每个孩子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社会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社会应加强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和支持。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公平目标。

总之,立德树人教育是我们建设美好社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而教育公平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基础和保证。只有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平等的教育权益,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有道德修养、具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教育公平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篇三

家长良好的兴趣爱好,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熏陶出孩子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家庭环境决定一个人的品味及审美观,良好的家庭布局能让培养孩子秩序感及做事的条理性。让孩子参与家庭布局设计,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孩子的房间布局有孩子做主安排,不仅尊重了孩子的意愿,更能给孩子责任感,成就感,更能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家长注意自己的兴趣爱好修养,并注重家庭格局,让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温馨的家庭环境浸润,陶冶孩子生活情趣。寓教于乐,在玩乐中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的人喜欢抽烟,有的人喜欢喝酒,有的人喜欢打麻将,而我的爸爸有点不一样,他喜欢养鱼、观赏鱼。

他养了一条热带鱼——罗汉。罗汉生性好斗,得单独养,冬天得用加热棒。罗汉特别好看,头上有一个大包,好像寿星,头红色,身体浅蓝,从鱼头到鱼尾,排列三个黑点,这鱼特好斗,人要是把手放在鱼缸上,它就过来咬,不过,现在生病了,身子歪着,特别瘦,快要死了。

在我们家后院,新房子挖了一个宽1。7米,长2。4米,深1。7米的养鱼池,里面养锦鲤,有50多条,大小不一,有红的、黑的、黄的、银白色的、带蓝色斑点的,大的40多厘米。爸爸累的时候,就爱坐在鱼池边看鱼,他说,看鱼在水里悠然自得,特别轻松,一天的疲劳都没了。

爸爸养鱼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开始,新买的鱼不知什么原因就死了,我们家院子平均每平方分米埋一条鱼我爸爸心疼,从网上查资料、学习、买药,现在,已经看不到死鱼了,每一条都又肥又壮。

我爸爸的爱好很特别,是吧?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四

“师德至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比较念旧,十分珍惜大学的情缘,每每聚会都会邀请老师参加。这几年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比较多,他们跟我聊到大学时代对他们记忆深刻的、或者影响到他们考研、择偶的话题,大多是我带他们史迹考查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课下交谈的一句话、课堂讨论时一个肯定或赞许的眼神。每每至此,你会感到身为教师的欣喜、压力和责任。这时你会发现,我们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等等话语,对塑造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我的感受是只有秉持和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学术为本”。学高为师,备好课、上好课、育好人是作为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操守。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在谈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时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j·迈克尔·毕晓普在他的自传《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中写到:“教学,这是大学教师生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职责,可以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可以是荣誉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学的愿望是发自肺腑,不需要辩护,不需要解释,它是一种文化义务,是一种使命。只搞学术研究而不尽教学使命,是枯燥无味的。现代的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发现和教学两方面的杰出本领结合在同一人身上。”从事教学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实践和我自身的教学科研经历,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教学与科研如同鸟的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激发科研的灵感,研究成果反哺教学,我自己研究的课题有些就是来自备课、上课、与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讨论过程中。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需求成为推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教师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把握最新的知识体系和创新技能,才能适应和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可以说,教学过程既是对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传播和验证,也是教师科研动力激发的过程,教学实践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为科研工作带来启发;科研有助于革新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品位。只有教师是创造性人才,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这几年参与我课题研究的学生,所做的毕业论文和考研方向的选择也多受此影响。

“用爱点燃爱”。爱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前提,用爱点燃爱,建立“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师生的共同成长至关重要。历史学是基础学科,历史学专业的生源和就业都面临着现实的挑战,许多学生一开始有着“所学非所爱”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转专业。如何通过入学教育、毕业生的成长经历、教师的现身说法来确立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几年下来,历史教师的感觉是树立学生意识,站在学生的角度,付出真爱,用爱点燃爱,主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培育积极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文化,多途径为学生考研、就业服务,就会让学生明白专业没好坏,关键在于你能否学好。逐年好起来的生源质量,不断提升的考研率和就业率就是教师付出真爱,最终赢得了学生的真爱的说明。在培育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们也享受到过程本身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生命价值实现的欢乐。爱是彼此成全,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已成为师生的共识。

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着更加美好的职业。好老师是学出来的,好老师是做出来的,好教师是通过好学生成就的,好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为做党和人民的好老师而努力。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篇五

近年来,立德树人筑梦教育在中国的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个人的教育经历和参与其中的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和价值。立德树人筑梦教育提倡学生在明确价值观的基础上,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评价方式的转变以及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对于立德树人筑梦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在立德树人筑梦教育中,教学内容的转变是关键。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立德树人筑梦教育通过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到课程中,使学生从小就明确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此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和项目学习,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转变,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意义和实用,培养出了更为全面的人才。

其次,教师的角色转变是立德树人筑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主要扮演着知识传授的角色,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而在立德树人筑梦教育中,教师则更加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伙伴。教师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这种角色转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学习空间和更加积极的学习环境。

第三,评价方式的转变对于立德树人筑梦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和排名为衡量标准,追求分数和名次的高低。而立德树人筑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评价方式也相应地从定性到定量进行转变。学校引入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项目评价等方式,更加细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发展情况。这种方式的转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成长。

最后,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是立德树人筑梦教育成功的关键。在立德树人筑梦教育中,学校将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学校也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邀请社会资源进入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发展机会。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使学校因为服务社会而变得更有价值。

总而言之,立德树人筑梦教育在中国的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评价方式的转变以及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对于立德树人筑梦教育的重要性。这一教育理念促使学生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更好地担当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立德树人筑梦教育的推进将励志成为中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值得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六

“教育立心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关键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期望和要求不断提高,而教育的目标也应从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变为全面发展。

第二段:教育应该立足于道德教育。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的衡量标准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智商,更关键的是道德。教育立心立德树人,注重长期培养学生的道德心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加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因此,教育应该通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道德规范,建立起值得推崇的道德精神。

第三段:教育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相互之间有着联系和依存关系,因此,一个社会公民注重个人价值,体现在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上。教育立心立德树人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要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意识,促进其对自己和别人的负责任态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作为计划者,组织者和执行者的担当意识,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社会责任。

第四段: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素,它关系到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个人价值观。教育立心立德树人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优势,培养自信,调整自我管理,处理好与人的关系,避免与他人冲突而影响自己和别人。同时,教育应该鼓励学生用包容、理解、爱和善解人意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增强他们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第五段:教育要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未来的社会更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因此,教育立心立德树人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了解新技术新方法,发扬文化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探索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实践能力,尽可能地发挥个人的创新才能和学科特长,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为出色。

综上所述,教育立心立德树人不仅要注重学术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准,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知识型、有道德、责任感强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篇七

怎样搞好小学生的教育呢?关键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小学生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对小学生施教,作为家长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为家长要放下架子,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平时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的语言,比如可以说“来,爸爸跟你一起想看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来一起画画好不好!”等等。因为孩子胆小,如果家长经常教训孩子,势必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不敢亲近你,同时还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爱听你的话,就连学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为家长,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不能随便乱来,因为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时分辩是非能力差,在家里,家长们都教育孩子,到学校后要听教师的话,所以孩子们都认为老师的话永远是对的,老师做的永远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无形已经树立了伟大的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们模仿学习的榜样,所以在孩子们面前,家长要像教师一样,言谈举止要文明得体。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成长影响深远。

再次,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善于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动、贪玩,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他才会真正认真去学,认真去做,自觉地做。否则,对他们不感趣的事,他们死活都不愿去做,赶鸭子上架在孩子们身上行不通。只有善于引导孩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们学得更多,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游戏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八

立德树人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的一种教育理念,而教育公平则是确保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都能享有平等的机会和资源。这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塑造了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在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和制约性。以下是我对这一主题的体会和思考。

立德树人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只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学生才能在面临困难和诱惑时保持正确的选择和行为。因此,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灵魂。

第二段:教育公平是挖掘潜力的重要保障。

教育公平是确保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能享有平等的机会和资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和优点,只有公平的机会和资源分配,才能让每个人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才华。教育公平的实现,也是社会公平的体现,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现实中立德树人教育与教育公平不尽如人意。首先,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水平明显落后。这就使得一些孩子失去了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影响了他们的人生发展。其次,德行教育的过程是长久而漫长的,除了教师和学校的努力,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但是,由于不同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个别学生可能无法获得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教育。

尽管存在制约,但立德树人教育公平依然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其次,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德育课程和活动。另外,家庭和社会也要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素养。

最后,无论是立德树人教育还是教育公平,个人的努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和进步,为学生树立榜样。作为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素质。只有个体的良好品德和教育意识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推动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的实现。

总之,立德树人教育与教育公平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公平的保障。尽管存在制约,但通过政府、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的目标会越来越接近。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篇九

立德树人筑梦教育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在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立德树人筑梦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在这个世界上,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奋斗,而一个人的奋斗离不开正确的教育引导。立德树人筑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能够有自己的追梦之路。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立德树人筑梦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二段:德育培养。

在立德树人筑梦教育中,德育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德是一种品质,是一个人在行为上的表现和处世原则。在我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注意到给予学生正确的道德引导和教育有助于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教的每一堂课都会融入对真善美的诠释,让学生从小就培养出热爱真善美的品质。通过让学生思考品德的要义和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自治能力,我发现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进步是显著的。他们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尊重师长,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等,这些都是立德树人筑梦教育的成果。

第三段:智育培养。

除了德育,立德树人筑梦教育也非常重视智育的培养。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我提倡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形式促进他们的互动和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第四段:体育和艺术教育。

立德树人筑梦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体育和艺术教育。在我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和艺术表演,培养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我组织学生参加田径比赛和运动会,让他们感受体育锻炼的乐趣和挑战。同时,我鼓励学生参与音乐、舞蹈和绘画等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通过体育和艺术教育,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

第五段:结尾总结。

立德树人筑梦教育的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德育的培养,我看到学生的品质得到了提高,他们更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关心社会。通过智育的培养,我看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更善于思考,勇于探索。通过体育和艺术教育,我看到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他们能够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立德树人筑梦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具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有能力追逐自己的梦想。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解决当前教育公平的困境,立德树人教育被提出并逐渐得到实施。在我国的教育改革过程中,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实践中也不乏成功的案例。通过对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的学习和思考,我深刻体会到了其带来的益处和意义。以下将从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的内涵、实施方案、应用效果、问题与思考以及未来展望等五个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的内涵丰富,具有深远的意义。立德树人教育公平强调以德育人,不仅培养学生的智力,更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理念的提出,突出了教育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使教育目标更加多元化、综合化。立德树人教育公平也意味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人品修养和品质培养。只有素质教育与学术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其次,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公平需要有科学的方案与方法。在校园内,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校风校纪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要注重课程设置的改革,使其更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此外,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发扬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只有在合理的实施方案和有效的方法指导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的工作。

第三,立德树人教育公平得到了积极的应用效果。在一些学校的实践中,立德树人教育公平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学生成绩和学生发展方面看,立德树人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此外,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校园暴力和欺凌等问题也有了一定的改善。这些改变都表明了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的实际效果。

然而,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的推行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一些学校对于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的理解和实施并不到位,导致效果不佳。此外,在资源分配和选拔机制上,也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教育公平问题依然是一个比较复杂和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重视这些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的途径。

最后,对于未来的展望,立德树人教育公平仍然需要继续深化和完善。在实施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对于教师的培养和师德建设也要重视起来。教育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机制,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的目标。

总之,立德树人教育公平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在实施中,我们要充分认识教育公平的内涵和重要性,提出科学的实施方案和方法。通过积极的实践和总结经验,我们相信立德树人教育公平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而对于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勇于面对,不断改进,并对未来充满信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下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十一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教育者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通过爱心与关怀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道德观念。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立德树人用爱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

第二段: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石。

在立德树人用爱教育中,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石。作为教育者,当我们用爱心对待学生时,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通过与每个学生建立深入的情感联系,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关怀与帮助。通过关爱和包容,我们可以传递正能量,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曾有幸观察到一位老师运用立德树人用爱教育的成功案例。这位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通过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这位老师以身作则,不仅在课堂上示范正确的行为,也亲力亲为地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被爱和关心的。这位老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还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的效果显而易见。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学生的道德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关心社会,形成了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同时,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进步,还养成了积极向上、勇敢拼搏的生活态度,以及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这些都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总结。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它强调通过爱心与关怀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与学生建立深入的情感联系,不仅通过教学来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爱心和包容,激励学生的积极向上和全面发展。通过立德树人用爱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成为道德品质高尚、充满正能量的人。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十二

教育是立心立德树人的过程,是传承文明、培育人才、繁荣社会的重要途径。教育要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培养他们成为有用之才,参与社会发展和进步。近年来,教育立心立德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的关键词汇之一,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立德树人,从爱开始。

立德树人的核心在于发展学生的美德和品行,从内心让学生自觉自愿地为社会做出贡献。爱是立德树人的最好方法。以爱之名教育孩子,以爱之名引导孩子,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爱心,从爱心中积累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学生们也会像海绵一样吸收爱,领会爱并学会给别人爱,一步一步地成为有爱心的人。

第三段:教育“心”——打造精神家园。

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一种温情,需要用心去呵护学生的心灵。要让学生走进学校,感受到一种家的温馨,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关心。只有在这个温馨的氛围下,学生们才会安心学习、积极进取,才能在学业上有所突破,在心理上更加健康。

第四段:教育创新,引领学生成长。

立德树人的路径中,创新是重要的导向。教育应该不断地跟上时代步伐,摒弃陈旧、僵化的教育模式,根据学生学情和个性化需求进行针对性教育。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教学更具生动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促进了师生的互动,推动了教育创新的深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第五段:总结。

教育立心立德树人是长期又艰苦的过程,需要教育者不断的探索、创新和总结。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行为可持续。这需要教育者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具有思考和执行能力,更需有爱心和耐心。教育是终身事业,也是培育人才的伟大事业。我们应该更加用心地去关心和引导下一代,为祖国的发展繁荣创造更好的未来。

立德树人用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十三

党的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立德树人就是要解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求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明白政治方向,明白做人道理。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根本任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以下教育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政治信念。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念的人,常常只能受自己本能所驱使,他的人生发展就没有明确的方向,这种人或是浑浑噩噩、虚度光阴,或是唯利是图、狭隘自私,最终只能是精神空虚、人格低下,为社会所不齿。我们国家是用共同理想来凝聚人心的。如果全社会没有一个共同理想,就会像一盘散沙。

(二)、做人修养教育。

学习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是工具性的,而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是根本性的。如果重智轻德,学生就会片面发展。按照片面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有一种概括,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文化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理想,有目标没有信仰,最终是有青春没有热血,这将是十分危险的。一个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就是“危险品”。一个人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必须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一切成功,做人成功;一切失败,做人失败。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要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道德人格、思想品质比谋生手段训练、专业知识学习、竞争能力培养更重要。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可以做好任何一件事,一个工具化的人,只能机械完成一件事。今天危害人类持续生存的问题,没有一个是工具理性不发达造成的,根源都是价值理性问题,价值理性已经影响到人类整体生存。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很多国家非常重视品德教育,对优秀人才的评价看以下指标:品行、动机、潜能、理解力、知识、经验。这些指标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把品行置于首位。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用五句话简要概括:没有品行光有动机很危险,没有动机光有潜能是无能,没有潜能光有理解力是有限的,没有理解力光有知识毫无意义,没有知识光有经验变得非常盲目。

(三)、民族精神教育。

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大学生既要有世界眼光、国际知识,又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既懂得保持民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潮流,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有根的世界公民是以血缘性、本土性、全球性为基础的。从血缘角度看,更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懂得感恩。从本土性角度看,要热爱自己的乡土,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本民族优秀文化。从全球性角度看,有根的世界公民不仅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更是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欣赏者、沟通者。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根系,是我们民族的“大树”,任何时代精神、外来精神都要嫁接在这棵“大树”上才能成活。加强民族精神教育,需要强化国家意识,加强国家观念、国家安全、国家自强教育;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加强民族历史革命传统、人文传统教育;加强社会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等教育。

(四)、社会责任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20_年)》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方式。简单讲,责任是主体自我的一般规定,职业角色的基本表征,社会认同的主要依据,价值实现的集中体现。责任出智慧、出勇气、出力量。什么是责任感?责任感是对责任的全面深刻认识和理解,是一种基本的文明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人是否优秀、能否成功的标志。责任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美德,强调的都是同一个词——责任。面对国家,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尽忠之心;面对长辈,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孝顺之心;面对自己,没有责任感,就没有进取之心。作为大学生,必须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叫负责任。有责任感才会有远大理想抱负。人的每一项潜能都因为有了责任感的驱动,才变得强大。当代大学生应当担当社会责任,要做到平凡之中有伟大的追求,平静之中有强烈的责任感。

(五)、现代公民教育。

教育的首要责任不是培养科学家、学者,而是培养现代公民。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在受教育者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包括对世界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以使受教育者成长为现代合格公民。现代公民要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团队合作价值观念、诚信受益价值观念;现代公民素质包括:对社会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国家具有责任感,对他人富有爱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遵守社会准则。因此,德育工作要强调抓好基本的公民道德修养,使每位公民学会承担责任,讲诚实信用,懂感恩报恩,善于团结合作。要成为好的接班人,首先要成为好的建设者,要成为好的建设者,首先要成为好的公民。

总而言之,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我们的责任与追求,而不仅仅做一个教书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