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培养家国情怀团课心得体会范文(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2:05:18 页码:9
培养家国情怀团课心得体会范文(优秀10篇)
2023-11-19 12:05:18    小编:ZTFB

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写心得体会要注意时态的一致,用现在时态描述过去经历的感受和认识。这些范文中的观点独到、触动人心,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培养家国情怀团课心得体会篇一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风》。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家庭的风气。那么,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

从小,该我写作业的时候,电视从不开着,也没任何杂音打扰我。每次都只能是写完当天作业,才可以看电视或玩电脑,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9:00是必须睡觉的,想玩门都没有。只有周日才可以自由。原来父母想让我养成:认真做事,规律科学的好习惯。

每次家里来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们也是热情招待;爷爷奶奶来了,妈妈总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总是在爷爷奶奶面前,仔细想想,这不也是我家的家风吗?尊老爱幼,礼让待客,谦和做人。

我想:我家的家风,不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美德吗:厚德载物,认真做事,中庸做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也要说: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国家,国家影响世界!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国早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界。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千家万户淳正的家风,用我们民族的精神去影响世界,让世界早日“仁爱”起来吧!

培养家国情怀团课心得体会篇二

团课是一种传统的学术交流形式,它既能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又能培养家国情怀。在参加团课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家国情怀对我个人的影响与意义。下面我将从团队合作、家国情怀的培养、对家国的奉献精神、对家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家国使命的思考等五个方面,对团课家国情怀的心得和体会进行阐述。

在团队合作中,我明确感受到家国情怀的力量。在团课的设立和组织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彼此相互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而建立在这样的团队合作精神之上,家国情怀不仅能够激发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能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团队协作中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和积极的力量。

团课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家国情怀,更让我们对家国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国家的强盛与每个公民的努力息息相关,而家国情怀正是提醒我们作为公民应该肩负起责任赋予的使命感。团课中的讨论和互动,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家国情怀对于建设美好祖国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其中的作用。

在团课中,我还进一步理解了家国人民对于家国的奉献精神。团课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了解到了许多为家国奉献的先辈们的事迹。这些先辈们忘我工作,不计个人得失,默默为家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奉献精神让我深感自愧不如,更激起了我对家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奋斗。

团课还让我对家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团课中的研讨和探讨,让我更加了解并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更是我们的精神支撑。通过团课,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并对其深深敬仰。

在参加团课的过程中,我对家国使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的栋梁,承载着家国的期望和重托。通过团课,我不仅认识到了家国使命的重要性,更明确了自己在建设美丽祖国的道路上的责任和使命。团课课程的开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国的使命,更让我们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所在。

总的来说,团课家国情怀的培养对我个人的影响巨大。通过团队合作,我深深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力量;通过了解家国的奉献精神,我对家国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对家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民族文化;通过思考家国使命,我对未来的努力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团课家国情怀的培养既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成长。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坚持这种家国情怀,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对祖国的贡献。

培养家国情怀团课心得体会篇三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大山里的家国情怀,振兴中的青年担当》。不久前,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到贵州贫困县参与扶贫工作,他曾在日志中写道:“在扶贫工作中,我渐渐有了一些泥土味道”,而我辈青年也该如他一样在触摸乡村中,收获一份家国情怀,展现一腔青年担当。

奔走田间,大山里自然有青年的汗水。

在我国分布最广的是农村,而在实现扶贫工作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新时代青年作为中坚力量,在扶贫工作中不拘小我,成就大我。我们国家领袖毛主席不足16岁,便与乡亲们一起劳作,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百姓结下深厚友谊。乡村教师席红梅,从姐姐到阿姨再到奶奶,她用一生的精力去帮助大山里的孩子得以见识山外的世界,这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奋斗,无一不是由汗水灌溉。

走过溪旁,大山里自然有青年的理想。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将目光放长远,将国家事业作为自己的目标,将中国梦与我们个人梦相结合,当青年遇上扶贫振兴,可以绕道而走,但更该迎难而上。后者的选择让理想有了钙,灵魂有了根,技能有了平台。把理想中到土地上是最正确的报效祖国的方式。青年强则国强,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应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青春与国家共振。

扛上锄头,大山里自然有青年的担当。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广大青年应有大抱负、大作为,自觉主动地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新时代领路人曾多次寄语广大青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这基层在乡村,这人民在乡村,所以,最美村官秦玥飞放弃了耶鲁大学的笔杆,扛起了贺家山的锄头,在大山里继续着他的担当。

同学们,让青年担当显在山坡上,让青年理想绽放在田野上,让青年汗水浇灌在土壤上,让我们用我们的奋斗和担当,助力乡村振兴再创辉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培养家国情怀团课心得体会篇四

团课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高中这个关键时期,团课对培养学生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团课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必要途径之一。通过学习国家历史、文化和伟大人物的故事,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先辈们为国家作出的伟大贡献。团课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学生们了解国家建设的过程,激发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其次,团课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国家的繁荣强盛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努力,而团课正是通过教育学生如何为国家付出而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参与不同的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逐渐培养起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品质,为家国树立正面榜样。

此外,团课还能够增进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在团课中,学生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更被要求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可以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的进步才能够得以实现。

然而,亲身经历才是最好的老师。团课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学习,更是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学生们可以利用暑假参加志愿者活动,关心需要帮助的人们。通过亲身的参与实践,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激发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最后,团课在高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这个关键的成长时期,学生们正处于建立自我意识和价值观的阶段。通过团课,他们得以更好地认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现实以及自己的责任和角色。这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的关键一步。只有高中生们真正具备了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未来的社会才有希望。

总结起来,团课在高中是培养学生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团课,学生们能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先辈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培养起爱国情怀。同时,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只有高中生们真正具备了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未来的社会才有希望。团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家国情怀团课心得体会篇五

第一段:引言(150字)。

团课是我国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参与团课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体会。通过团课,我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未来展望,也深刻感受到了责任与担当。以下通过我的体验和感悟,分享我在团课中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和体会。

第二段:了解历史文化(250字)。

在团课中,我们学习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远古时代的石器时代到现代社会的变革,从传统文化的魅力到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这项知识的积累让我对我国的多样性和魅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我对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认同。我深刻认识到,了解历史文化是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基础,它使我对珍惜祖国的繁荣和发展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

第三段:树立责任担当(300字)。

通过团课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是祖国的一份子,担负着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团课让我明白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每一个举手之劳都能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秉持公益精神,通过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家国情怀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只有每个人都能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第四段:弘扬民族精神(250字)。

弘扬民族精神是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团课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中国古人的杰作和思想,如《论语》、《道德经》等。这些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观,如仁爱、诚信、孝顺等,这些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对我而言,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诚实守信,关心他人,勇于担当,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学习和实践,我逐渐理解到民族精神是家国情怀的根本,弘扬这些价值观能够激励我们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第五段:未来展望(250字)。

通过参与团课,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相信,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努力下,中国一定能实现繁荣昌盛的目标。未来,我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将坚守家国情怀,融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家国情怀传递给更多的人,激励他们也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共同努力。

总结(100字)。

通过团课学习和实践,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体会。了解历史文化,树立责任担当,弘扬民族精神,展望未来,这些都是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路径和方法。我相信,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牢记初心,携手共进,在家国情怀的指引下,书写美丽的未来。

培养家国情怀团课心得体会篇六

家国情怀是指个人对于祖国和家庭的热爱、关心和责任感。作为一名大学生,培养家国情怀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之一。近期,我们学校开设了一门名为“培养家国情怀”的团课,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这种情怀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在参与完这门团课后,我收获颇丰,并对培养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首先,家国情怀是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在团课中,我们通过观看纪录片、读书、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等多种形式了解到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我深深感受到自己身为中华儿女的身份与责任。从小到大,我就在这片土地上成长,我就是这片土地的一部分。我意识到,祖国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努力,我也从内心里产生了热爱祖国的责任感。此外,通过团课还了解到祖国的多姿多彩,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以及各个地区的特色。这种归属感使我更加珍惜和关心祖国的发展。

其次,培养家国情怀也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团课提倡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我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义教活动,前往农村地区授课。通过和农村孩子们的接触,我了解到他们并不幸福,由于交通不便、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原因,他们的学习环境与城市孩子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让我对社会的不公感到愤慨,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帮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决心。通过践行社会实践,我明白了培养家国情怀需要积极行动,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支持。

第三,培养家国情怀需要了解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团课中,我们学习到了祖国的一系列发展规划,如“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和“精准扶贫”等。我从这些规划中意识到,国家在朝更高目标努力的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支持与配合。我学到了尊重与追求国家战略的重要性,也懂得了通过个人的努力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同时,我也认识到国家未来提供的机会与挑战,要想紧跟时代的步伐,我需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和祖国的未来做好准备。

最后,培养家国情怀需要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团课的学习,我了解到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蕴是深厚的,拥有丰富的传统艺术和思想。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同时也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例如,我参加了一个古筝社团,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音乐的美妙。通过学习古筝,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也传承了中华传统艺术。

总而言之,参与“培养家国情怀”团课后,我深刻认识到培养家国情怀是我们大学生应尽的责任。通过了解国家历史、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国家发展规划以及传承优秀文化,我们能把家国情怀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并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会将团课中的所学所感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将家国情怀贯穿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培养家国情怀团课心得体会篇七

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不仅包括对家国的认同和仁爱之情两个方面,还蕴含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成为凝聚和支撑中华民族风雨无阻、坚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这深切表达了党和国家对青年培育家国情怀的殷殷期盼和厚重嘱托。青年一代既要发时代之声,讲好中国故事,又要明时代之德,把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涵养家国情怀、砥砺前行的过程中描绘亮丽的青春底色。

家国情怀具有浓郁的历史特征。

时代是思想之母,家国情怀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传承家国情怀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代表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积极回应时代主题的自发之举。

家国情怀的形成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回顾中华民族思想的发展历程,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理想追求在先秦典籍当中就已经有所体现。《大学》中谈到个人成长应当以修身为本,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礼运》篇中描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宋儒张载在《正蒙》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被后世学者概括为“民胞物与”,这一思想也被后世视为孟子之后论仁求仁的精华思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一批以《颜氏家训》、朱子《家礼》为代表的家教格言,内容也包括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的赓续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是家国情怀的生命力之所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深重苦难,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上下求索“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历史命题的答案。独特的历史境遇为中华民族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为实现中华民族自立自强指明了正确方向。当代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正是锤炼、形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国情紧密结合的实践之中。

家国情怀的传承具有丰富的现代性内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国而忘家,公而无私”,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焦裕禄同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改革开放以来,家国情怀进一步融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之中,其所代表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始终指引中国人民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奋斗,凝聚成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神伟力。

家国情怀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

家国情怀的时代性与实践性紧密相连。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们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年既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获取渠道、拥有更大的平台去施展才智,有时也面临着情感情怀缺位导致的人生困惑。只有把家国情怀融入奋斗实践,使之成为成长成才的压舱石,才能把正人生航向,行稳致远。

秉承家国情怀,要在实践中明大势、谋全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明大势、谋全局是坚定家国情怀,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基础,只有运用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充分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使家国情怀和国家民族发展目标相统一,才能与时代精神同声相应、同频共振,才能通过持续奋斗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秉承家国情怀,要在实践中讲境界、讲追求。不忘初心是共产党人的大境界,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带着共产党员的赤诚扎根偏远地区——湖北恩施来凤县。张富清说,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精神富足、生活清淡、追求纯粹,支撑“平凡”表象的就是这份高尚的家国情怀。

秉承家国情怀,要在实践中访民情、解民忧。祖国的需要、人民的期盼就是干事创业的人生舞台。截至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至1.7%。这离不开无数扶贫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他们甘于奉献,奔走在扶贫路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他们善于把想法变成办法,农电商平台、新媒体推广为农村增收致富创造了新的渠道。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青年一代涵养家国情怀,厚植人民情怀,有助于补足理想信念之“钙”,筑牢成长发展之基,始终保持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培养家国情怀团课心得体会篇八

担当,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媒体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担当”精神的缺失致使家国情怀蒙尘:有人看到摔倒的老人,避而远之,害怕“惹祸上身”;有人推过揽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有人为一己之欲,抛家弃子,泯灭亲情;有人丧失国格,携款潜逃,逍遥域外;有人底线崩溃,寡廉鲜耻……凡此种种,都是弃家舍国缺少担当情怀的表现。如何认识并养成厚重的家国情怀?请看:

“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担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一种不辱使命的气概。林少波的《担当》从敢于担当、甘于担当、乐于担当、勤于担当、严于担当、善于担当和精于担当等七个方面层层分析,对“担当”二字进行了全面深刻、生动精彩的诠释:敢于担当是一种精神,“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要扛重担、挑大梁、打硬仗,能推功、敢揽过、善纠错。甘于担当是一种情操,“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要懂感恩、懂珍惜、懂坚守,能吃亏、能吃苦、能吃气。乐于担当是一种态度,“接受工作不走样,执行任务不打折”,不坐庙子、混日子、守摊子,不盯着干、等着干、比着干。勤于担当是一种习惯,“做好分内是基本,做好分外是进取”,不拖延、不敷衍、不推诿,不浮躁、不散漫、不懒惰。严于担当是一种要求,“为人避事平生耻,在其位要司其职”,要定准位、换好位、补对位,集己之能、他之力、众之智。善于担当是一种能力,“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地位”,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绩,做到底、做到位、做到家。精于担当是一种素质,“做成需要专业化,做好需要职业化”,要处处学、事事学、人人学,善谋大、善谋远、善谋深。

培养家国情怀团课心得体会篇九

家国情怀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一种情感,它体现了一个人对家乡、对国家的深深热爱与关怀。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我们学校开设了一系列团课活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学习先进的家国情怀故事,并提升他们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我参加这些团课活动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启发和成长。

首先,团课活动使我们有机会全面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在团课活动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国家的历史传统,还了解了国家的地理环境、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著名文化人物的事迹等。通过这些学习,我对国家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珍视国家的成就与辉煌。同时,我也认识到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通过学习历史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国家的精神文化,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团课活动让我了解到了许多先进的家国情怀故事。在团课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爱国英雄和先贤的事迹,了解了他们为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这些故事打动了我,激发了我对国家的爱与敬意。例如,我们学习了雷锋的故事,他在艰苦的条件下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为人民谋福利,成为了全国爱国奉献的楷模。这些家国情怀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激励我要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再次,团课活动培养了我对国家的爱与责任的意识。在团课活动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参观了各类纪念馆和爱国主题的展览等。通过这些活动,我感受到了国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深深明白了一个公民有责任爱护国家、建设国家。我明白了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负责,为国家的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决定要积极努力地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团课活动让我明白了自己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我们肩负着兴国强军、建设美好家园的重任。通过参加团课活动,我了解到了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对人才的要求,我明白了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学生,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立志成为一名有用之才,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通过参加家国情怀团课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这些团课活动不仅让我了解了国家的历史文化,了解到了许多先进的家国情怀故事,还培养了我对国家的爱与责任的意识,让我明白了自己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牢记这些体会,努力学习和成长,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在团课活动的指导下,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有用的人,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养家国情怀团课心得体会篇十

1938年,王士光(原名王光杰)与王新(原名王兰芬)在天津设立秘密电台开展地下斗争。

我的父亲王士光原名王光杰,1915年6月出生于北京。我的祖父王治昌曾任北洋政府商务司代理司长、农商部工商司司长等职,很有民族气节;祖母董洁如生于富商家庭,一生追求进步,倾向革命。

1927年,我父亲在中日中学学习。1931年转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读高中,其间接受了进步思想的洗礼。他对物理、数学兴趣浓厚,学习成绩优秀。1934年至1935年,他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后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对无线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入钻研,具备了较高的水平。

在清华大学期间,我父亲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参加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他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于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我父亲受党组织派遣来到天津,在英租界62号路伊甸园(后来的和平区沙市道45号)设立秘密电台。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姚依林是我父亲的上级领导,他安排我父亲化名吴厚和与化名黄惠的王兰芬假扮夫妻,组成家庭开展秘密工作。

在共同的革命工作和生活中,王光杰和王兰芬经历了多次的危险和困难。一次,遇到敌人的搜查,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对方安全撤离,保护电台。王光杰因为白天要去上班,晚上还要接收电台的讯号,经常是通宵工作。有时因劳累过度病倒了,王兰芬就像妻子一样照顾他。苦难的环境中见真情,真挚而热烈的爱情在两个年轻人的心中萌发绽放,经组织同意,他们由假夫妻结为真伴侣。

在日伪军警的眼皮底下,我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用亲手设计制作的电台收发电报,为战斗在敌占区的河北省委、天津市委机关与抗日前线的部队之间,架起了一座红色桥梁。滴滴答答……无线电波不断传来我党我军的消息,同时把搜集到的敌占区政治、经济、军事等情报,传送给党组织和解放区,这部电台被誉为“中国北方的永不消逝的电波”。而我父亲本人也从此走上了以电台为武器的革命生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无线电通信事业奉献了一生。

我父亲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解放战争时期,我父亲承担了组建邯郸广播电台的任务。在无任何技术资料和零配件奇缺的条件下,他带领同志们克服困难,利用缴获敌人收音机上的旧通讯装备,进行设计、分解、改制、组装和反复试验。有一次,他患病高烧,仍然躺在担架上指挥安装。经过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成功组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邯郸广播电台,及时接替陕北广播电台,传播党中央的声音,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我党我军的封锁和“围剿”,为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此,晋察冀中央局、司令部、政治部给他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等功奖章和“人民功臣”荣誉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分管电子工业的科研和生产,组织领导为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我国国防重点工程提供测控设备,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革”期间,我父亲受到林彪、“四人帮”集团残酷迫害,被捕入狱达七年之久,蒙受不白之冤。在艰难的境遇中,他丝毫没有动摇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没有改变对党的赤诚之心。他满脑子想的还是怎样加强国防建设,在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做参考的情况下,撰写了总共70万字的手稿,其中很多表格和数据都是用蘸水笔写的画的。父亲去世以后,我在家里布置灵堂,整理他的遗物时才看到这些手稿,当时那种悲痛心情是无法描述的。虽然我父亲已经去世很多年了,至今我仍然珍藏着这些手稿,就是想时常看看,寄托对他的无限思念。

改革开放后,我父亲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加倍努力工作,领导组织了我国导弹卫星的电子设备、测控系统和高可靠元器件的研制生产,取得可喜成果。1999年9月18日,作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03年,我父亲去世后,机电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彭树廉写下了四句诗:“士卒品行贯一,光明磊落一生,千冤万苦不吐,古后风范长存。”这是对我父亲一生爱国精神的概括和总结。

我曾经作为知识青年到延安插队,后来在当地教书。我爱人毕业后本想通过父母的关系回北京,调到第四机械部工作。我父亲得知后教育我们说:“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是革命的需要,不能靠父母的职务为自己提供方便。”他就是这样一个置身困境仍然想着国家建设,从不炫耀自己,从不谋取私利的好父亲。从那以后,我要求自己,也要求子女传承好这种家风。

《王士光纪念文集》在我父亲去世两年后出版,我参与了主要资料及照片的整理,先后走访六七十位老同志,还到解放军报社去查阅档案,并撰写了回忆文章。我觉得做好这些工作,就是为了传承好父亲的革命遗志,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