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心得体会范文 项目投资与经济效益评价(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23:02:45 页码:11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心得体会范文 项目投资与经济效益评价(3篇)
2023-01-09 23:02:45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心得体会范文一

乙方:------------有限公司

经过甲乙双方多轮洽谈,乙方确定在----开发区投资建设 项目,经过初步协商,达成如下合作意向:

一、项目名称

项目

二、投资方

有限公司

三、公司基本情况及投资规模

有限公司成立于 年,公司注册

资金 万美元,员工 多人,主要从事 业务,年销售量 套,市场覆盖 个国家和地区,20xx年实现销售额 万元,创利税 万元。

由于 该公司计划在----设立 企业,建设 项目,项目占地面积 亩。 建筑面积 平方米,其中标准车间 万平方米,仓储 万平方米,写字楼面积 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 万元。项目建设期限为 个月,项目建成后,年产 台套,年销售额 亿元,实现税金 亿元。

四、选址意向

项目选址方案一:

项目选址方案二:

五、乙方提出:(1)享受----最优惠的土地价格;(2)享受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六、本意向签署后,乙方应在15日内提供企业资信证明文件、项目简介、工艺流程等资料。甲方在收到上述资料后15日内经认证确定厂址,并与乙方商定项目引进协议。

甲方:----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委托代理人:

乙方: 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时间: 年 月 日

主题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心得体会范文二

一、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宣城县接壤。至芜湖市区30公里;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至南京市区45公里,具有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理位置。全市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4.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6公里。

马鞍山交通便利,拥有长江万吨级的马鞍山港,可与国内外港口四季通航;至南京禄口口机场20多公里;有宁马高速与沪宁高速、京福高速、宁杭高速。宁合高速相连;有宁铜铁路与皖赣线、沪宁线相连。距南京40分钟车程,距上海3小时车程,距合肥2小时车程,距杭州3小时车程

2、项目位置

本项目地块是马鞍山控制性规划用地,位于葛羊路、圆桥路、红旗路和江东大道围成的区域内。b地块为葛羊路南、花果山东北,原星火福利厂位置。

南为新城区,距市中心3公里;东1公里为宁马高速公路出入口,北为国道和马钢新厂区;西面为老城区(金家庄区),有铁路慈湖货运站。

3、土地用途

a地块区域面积:1154.917亩(合769944.84平方米)

b地块区域面积:82.472亩(合54981.59平方米)

拟建大型专业综合性市场,商业步行街、服务配套设施、住宅、写字楼、宾馆等。土地出让年限:住宅70年,商业40年。

4、规划指标

容积率:a地块:1.1;b地块:1.0。限高:80m。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

5、项目规模:约20亿元人民币

6、项目开发周期:五年(20_年—20_年)

二、背景资料

(一)宏观形势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gdp持续多年保持8%左右的增长率,为世人所瞩目。受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所吸引,同时中国大陆具有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优势,国际资本向我国,尤其向沿海地区加速流动。当沿海地区的国际资本与民营资本达到一定密度之后,受供求关系所影响,这些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将逐渐丧失,从而促使大量资本开始向内陆地区寻找新的投资场所。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迅速崛起,环太湖地区的苏、锡、常和杭、嘉、湖等城市按照区域分工与协作和错位发展的原则相继为自己的城市重新定位,以保持与上海这一龙头相对接,避免重复建设与过度竞争,拓宽了协作空间,强化了各个城市的特殊功能,增强了城市发展的源动力。_年10月马鞍山市正式加入长三角经济合作圈。

_年的上海世博会将会极大地推进长三角地区的迅猛发展。

近年来,以南京为核心南京都市圈框架正在加速构建,马鞍山市的地缘优势愈加凸现。如何以积极的姿态,在更高的起点上规划城市建设,尽快与大都市城市圈相对接,已经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二市的合作也进入实质性阶段,真正在资源互补上实现区域分工协作,南京市的轻轨延伸至马鞍山市已通过立项,南京中北(上市公司)的公交车已驶入马鞍山。

由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构成的皖江开发、开放带建设亦已启动,三市相互协作,相互联动态势业已形成。马鞍山长江大桥已立项,20_年开工,20_年竣工,因此本项目的批发市场可辐射至巢湖地区。

(二)区域经济

马鞍山市的经济以矿产开发、钢铁工业、特种汽车制造、造纸工业为基础,拥有三家上市公司,经济基础较好,但产业结构不理想。近年来,马鞍山市的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圣戈班、中橡等一批中外合资项目发展迅速,马鞍山市的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给马鞍山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_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2%,五年内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内资100亿元”的奋斗目标。号召全市上下在开发、开放两条线上下功夫、做文章。

马鞍山市20_年提出三年实现双百“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00万”。20_年,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改革攻坚取得历史性突破,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也是全国行政综合执法试点城市。

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快速拓展。目前马鞍山市正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全员发动,全民招商的氛围,加速建设与完善一区五园体系,力争在招商引资方面有大的突破。同时还看到,招商引资除了需要解放思想,变革观念与制度创新之外,还需要创造一个有便捷的交通、通讯条件,完善的、富有人性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廉洁和高效率的行政作风。

20_年人均gdp1858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8749元,人均消费性支出6610元,各项指标均列安徽省首位。

马鞍山市是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旅游城市”,联合国“最佳人居奖”,现在新目标是建设一个“生态马鞍山”。

市政府提出今年着力打造的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信用马鞍山”。

主题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心得体会范文三

近年来,全省上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每年都有许多建设项目开工、在建或竣工,有的项目已投入使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为地方经济的加快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同时基于各种因素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中诸多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存在项目落地难、推进难、资金拨付难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总体推进甚至地方经济发展,需引起高度重视。下面,笔者结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政府投资项目方面的问题,从项目开工、资金拨付、项目验收三个方面重点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推进的各种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项目开工率低。

一是部分项目前期工作欠谋划,申报草率。有的业主单位申报项目凭想象,或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科学细致地谋划,未认真考究项目的可行性,有的项目仅有投资意向便草率申报立项;有的业主单位因地方配套难,将项目以小报大,等项目批复实施时才发现项目根本无法落地;有的项目为了赶时间,或因项目管理人员业务生疏,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不足等原因,很多现场勘察不到位、不充分,有的甚至未搞地勘就直接设计,不仅项目可研报告编制粗糙,且初步设计深度不够。施工图设计根据现场实际无法实施,同时存在与项目批复不一致,无法动工,最终造成实际开工不足这一尴尬被动局面。

二是征地拆迁难度加大,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受各种因素影响,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困难重重,一些项目施工方已进场很久,但因建筑用地上建筑物的拆迁赔偿问题致使项目无法开工;有的项目甚至因拆迁户百般阻拦,建设单位不得不做出大的变更;有的项目拆迁不彻底,“三通一平”未完善,根本不能提供施工场地便匆忙开工建设,导致施工干一天歇一天,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正常推进。

三是原材料难题凸显。砂石料全面关停,即使项目已经开标,施工单位不敢动工,动工即亏损。另外,边远高山农村地带因劳动力不足,机械、材料进场困难,更让项目开工难上加难。

(二)项目管理工作不到位,资金拨付率低。

一是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上级部门下达的项目资金,大多都要求地方配套,一些项目要求的配套资金数额还较大。在没有配套资金上级部门不予立项的情况下,地方为了争取项目就同意配套,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承诺的配套资金大大超过了地方的承受能力。而在项目概算上地方配套资金已计入了投资总额,项目的设计也包括了地方配套资金部分。工程实施后,因配套资金不能到位,工程建设任务不能全面完成,形成半拉子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二是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一方面,由于工程施工进度原因导致项目资金拨付进度缓慢;另一方面,专项资金申请拨付前置条件多而杂,导致专款到位不及时。加之有关部门专款安排的时间与项目实施的时间相差甚远,多种因素影响项目实施的进度,使项目难以如期完工发挥效益。

三是项目施工质量不高。一些项目基础性工作不细致,资金下达后由于客观地理条件的限制,批准的申报项目无法实施,或者实施后资金缺口过大,不能完成工程内容,或者未按照立项要求和标准来实施,使项目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项目质量,造成项目资金无法拨付。

(三)工程竣工决算滞后,项目综合验收率低。

竣工决算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比较重视项目的建设,而忽视 项目的综合验收以及对建设成果进行必要的总结分析。有的项目建成后不按规定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还有一些项目甚至在投入使用几年后尚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移交手续。以某县为例,三年该县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定328个,工程竣工验收后办理工程竣工结算审计190个,而办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仅65个。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程项目责任人履职不到位。在项目投资规模大、工期紧的情况下,工程项目负责人主要精力集中在工程项目按期完工上,对项目完工后及时收集工程结算资料、督促施工单位办理结算、及时审核工程量等未能兼顾。加之施工前期部分图纸资料不全,对应施工合同的工程量无法确定,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负责人未能就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及设计变更产生的较大量差,与施工单位办理签证,加大了事后办理工程结算的难度。或有工程量签证未办理,基础资料未收集整理,项目负责人工作调整,致使工程结算滞后。

二是施工合同不规范,造成计价确定困难。有些项目在签订合同时,合同条款不严谨,漏洞较大,项目施工没有双方签证,或签证模糊不清,只在合同中约定以审计报告为准,把工程结算(决算)工作全部推给审计部门,加大了审计鉴证难度。

三是部分工程项目存在质量缺陷,验收不过关。合同双方在工程质量、定额套用、取费问题上存在分歧,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竣工决算无法按时办理。

(一)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谋划,保障项目落地。

项目前期工作是项目推进的基础、保障和关键,是项目基本建设的重要环节。相关项目主管部门要提高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前期决策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项目投资效益的观念,要精细谋划、科学决策,督促咨询机构、地勘设计单位全面提升项目前期科研、设计工作的质量。结合本地实际和发展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的标准及规范,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建立科学管理程序,深入项目前期考察,加强项目评审与监管工作,认真做好决策前准备工作,全面保证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的正确性、项目实施方案合理性与可行性,推进项目真正落地及发挥效益。同时,提升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加强协调与沟通,提前落实好征地、“三通一平”工作,并就当前原材料紧缺及价格上扬的实际,积极妥善研究解决办法,确保项目开工建设。

(二)积极争取配套资金,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财政和项目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查项目立项的相关资料,实地察看项目前期准备情况,借以确定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同时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尽可能减少资金拨付环节和资金拨付时间,避免资金闲置、截留。二是要力保项目配套资金,或项目立项时有关部门减少或者取消配套资金的比例。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实地察看项目实施情况,对项目不按要求实施和资金不按规定使用的项目单位,除收回资金外,还要对相关人员给予责任追究,以确保项目资金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使用效益。

(三)高度重视竣工决算,强化项目管理。

重视工程项目的后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意识,认清竣工决算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作关系,提高管理效率。对工程项目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办理竣工决算。督促项目负责人员自觉做到各项基础性资料的收集与项目管理同步进行。签订的合同条款经法律顾问审核,减少合同中的纰漏。在工程完工后,工程中的确存在质量缺陷的,提出书面整改措施及期限,项目管理人员负责督促和协调施工单位整改到位,为工程及时竣工决算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一次全面的检查清理,对已投入使用而未决算的项目单位,限期进行决算,切实保证建设项目的安全,如实反映国有资产的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