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导论心得体会和感想 中国传统文化导学感悟(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5:16:37 页码:9
中华传统文化导论心得体会和感想 中国传统文化导学感悟(三篇)
2023-01-10 05:16:37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中华传统文化导论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大家好!

我是_三小五年二班的宋佳玉,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中华美德,争做有志少年”。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每天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听着轻音乐,翻看着自己喜欢的书籍,尽情地在书本的海洋汲取知识和道德的力量。从三年级起我喜欢上了中华魂教育读本,《颂歌献给党》《理想点亮人生》《中华美德颂》,这些薄薄的小册子里藏着许许多多催人上进、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主人公身上所闪耀的中华美德的光芒,在我悲伤、困惑、烦恼的时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今年春天,当老师把《中华美德颂》这本小册子送到我手里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一个个弘扬中华美德的小故事跃入眼帘,震颤着我的心灵。在我这本书里,我认识了汶川地震中“最美女教师”袁文婷;认识了用生命诠释职业的责任与担当的“最美司机”吴斌;认识了用孝心撑起一片天空的普通女孩孟佩杰;我还认识了用单腿拼搏人生的汪涓……在书里我跟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同紧张、一同骄傲。

夏天时,妈妈看到我的学习桌上有一本快被翻烂了的小册子,要给我扔掉,我一把夺了过来,用双手将它捂在胸口。妈妈下了一跳,不解地问:“这是什么宝贝呀,你这样爱不释手?”我神秘地笑了。从那天开始,我们家晚饭后就有了一个保留节目,也就是我负责每天给爸爸妈妈讲一个《中华美德颂》读本中的小故事。爸爸妈妈都特别爱听,有时候他们也会被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和执着的精神而感到。

每一次翻看和给别人讲这些小故事时,我都像穿越时空一样,与书中的主人公对话,看他们如何心系天下,彰显社会公德,看他们如何鞠躬尽瘁,弘扬职业道德,看他们如何孝爱情浓,传承家庭美德,看他们如何修身养性,光大个人品德。

渐渐地,这些美德真正地融入我们心中了,因为妈妈说原来那个小心眼的、自私又任性的女儿不见了,现在这个女儿知道主动帮着父母刷刷碗,收拾收拾屋子,抢着帮爸爸妈妈洗臭袜子,奶奶咳嗽时不再避而远之,而是主动把痰盂端到奶奶面前,还经常陪着邻居有脑血栓后遗症的老爷爷去楼下散步……

美德像一汪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美德是一篇乐章,陶冶着我们的情操;美德像一张考卷,检阅着公民的行为。在社会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与美德背道而驰的现象。“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交车上对站着的老人视而不见”“中国式过马路”“不赡养老人,导致老人饿死在家中”……事情有正反,美德无大小。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声轻轻地问候,几秒耐心的等待,都可以折射出美德的光环,让我们如沐春风。

老师们,同学们,虽然我现在还不算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美德的种子已经在我的心中埋下,它已经生根、发芽,有一天它会在我们心中长成参天大树。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美德,争做有志少年”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主题中华传统文化导论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我,中华”。

有两句话“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祖国.“ “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 我爱我的祖国,胜过爱我的一切!

每当读爱国主义书籍的时候,看到詹天佑、钱学森等人热爱祖国,放弃良好待遇,放弃美好前程,就是为了给瞧不起那些帝国主义者一个强大回击,他们用行动大声地说:“祖国,我爱你!”

每次我看爱国主义电影,看着英雄战士们为祖国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保卫边疆。

每当中国奥运健儿在比赛中获得冠军时,他们总是面带灿烂的笑容,看到这一幕,作为祖国的儿女,感到非常地自豪。

虽然我们不能像战士一样血战沙场,不能像伟人一样建设祖国……但我们可以努力学习,用智慧和知识武装自己,长大后报效祖国,我们要像周恩来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有抱负的人!

“中国”,多么神圣的名字!它,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它是我们自信的源泉,它用宽广的胸怀哺育我们,广阔的土地给了我们成长的空间!

是的,我的祖国,您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养育了伟大的民族!祖国被侵略者占领时,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当祖国背负上“东亚病夫”的污名时,她的人民决心摘掉这个污名。当刘翔自豪地站在领奖台上,双手高举奖杯,举国上下欢腾不已,扫除了历史上的失败,开始了新的篇章;在“神舟”号载人飞船向浩瀚的天空发射的那一刻,中国人民激动不已,我们都感到自豪!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祖国的未来要靠我们创造,要靠我们发展。俗话说:“如果我有一些能力,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然后,我们才能把能力献给祖国!让我们永远记住“中国”这个响亮而神圣的名字!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你!

主题中华传统文化导论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班的_x,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孔融让梨》。

古时候,有个名叫孔融的小朋友,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里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觉得很奇怪,他问孔融:“这么多的梨,你为什么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们吃。”

爸爸接着问:“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孔融才四岁,就知道让梨,上面让哥哥,下面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所以这个故事呀,虽然很老很老了,可是一直讲到了现在。

听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起了发生在我作文身边的一个小故事。那是一天早上,妈妈带我去吃早餐。早餐店人很多,坐我们旁边的是一位奶奶和一位六七岁的孙子女。服务员端来两碗牛肉粉,放到这位奶奶和孙女面前,只见小女孩端着自己的那碗,又一把夺过奶奶的那碗,还理直气壮的说:“奶奶,牛肉是妞妞最爱吃的,必须全给我!”奶奶说:“好,好!只要咱乖孙女爱吃,夹去吧。”只见小女孩抄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粉上面的牛肉来。牛肉吃完了,下面的粉丝,她却像没胃口似的只吃了两口,然后把自己没吃完的粉丝推向奶奶:“奶奶,我吃饱了,这些全给你。”奶奶还是笑呵呵地说:“好,好,奶奶来吃,奶奶来吃。”而这样的情景,似乎每家每户都在发生,我们家也一样。

但是,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后,我感到十分的惭愧,老师常常教我们说:“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可我们常常不会注意这些。

尊敬长辈,孝顺长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的小孔融为我们做出了这么好的榜样,我们当代的小学生更应如此。

在这里,我要呼吁所有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美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