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2与时代同步心得体会教师和方法(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6:04:44 页码:12
2022与时代同步心得体会教师和方法(3篇)
2023-01-10 06:04:44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与时代同步心得体会教师和方法一

大家好!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大学生的思想也要随之改变,与时俱进,共青团组织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志愿加入共青团!

我们已跨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富强,我们的国家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我们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现代化国家的重任。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团员要抓住机遇,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广大青年团员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这一性质决定了团员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保持团员先进性,也是保持团组织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共青团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既体现在团组织的纲领和行动中,也体现在每一位组织成员的身上。

大力开展团员先进性教育,努力建设一支先进性强、模范作用突出的团员队伍,才能更好地保持和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我们青年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有着在开创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不断要求自己,跟随着共青团的脚步,不曾松懈,牢记自己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时刻为祖国而奋斗。

谢谢大家!

2022与时代同步心得体会教师和方法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扎根基层绽放青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青年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必须铸牢成长成才的“根”与“魂”,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使命光荣、重任在肩。

身为基层年轻干部,当前我们拥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我们应将实现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群众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绽放青春”。

在2014年,我光荣地踏上了基层干部的道路。从那一刻开始,我便告诉自己,多接地气才能更有底气,要牢记我的使命,绽放我的青春色彩。有人说,基层工作很艰苦,也有人说,基层工作很平淡。但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入手,不放过每一次可以锻炼的机会。了解个体户实际问题,调解消费者矛盾纠纷,摸清辖区经济主体情况,打赢疫情防控守卫战,我都积极参与。是的,青春赋予我激情,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只要有满腔热忱的身体力行。机构改革经历了一次次兴衰变迁,职能调整经历了一次次新旧交替,而我们却依然坚守在监管的岗位上,不忘初心,倾力付出,穿梭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青春与责任,守护着辖区民众的一方安宁。

回眸昨日,祖国的成就辉煌,展望明天,我们豪情满怀,新的世界是祖国青年人的世界,我们要勇敢地承担起祖国的重托,我们要跨越新的一代,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祖国、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做个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善于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实现人生的价值,为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而贡献力量。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与期望,让我们在党的领导与鼓励下,勇敢地担当,以更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负党对我们青年人的无限厚望,让青春与党同行!

谢谢大家!

2022与时代同步心得体会教师和方法三

6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与河南大学联合主办的“新中国70年建设成就与经验”学术研讨会在开封举行。会议旨在深入探讨和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建设与外交活动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及宝贵经验。来自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研究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解放生产力是历史主线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中国在诸多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举世瞩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汉国认为,回顾当代中国建设的历程,总结当代中国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对于我们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表示,7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扫除发展的制度障碍;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开展民主改革,解放了城市生产力。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跨越了“贫困陷阱”。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硬道理”,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正领导中国人民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升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新中国70年的伟大发展成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运用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张星星认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既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深入研究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时代课题。

武力提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中国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衡量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的优劣,最根本的标准是能否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70年的生产力发展成就向世界证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不是只有资本主义一条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希望大家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与会学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领域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学界亟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提出,当代人写当代史,这是当代学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作为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亲历者和贡献者,当代学者要以今天的眼光看待我们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提出我们的认识与见解,为后代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张星星提出,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国史研究适应国家、社会和党的理论创新发展的要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以世界历史大势变迁为坐标,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以大国兴衰经验教训为鉴戒,鉴往知来,防微杜渐;以完善国史学科体系建设为基础,拓宽视野,固强补弱;以适应时代的政治文化需求为着眼点,更新观念,勇于创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