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茶文化节课心得体会和感想 感受茶文化实践感悟(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8:49:03 页码:13
茶文化节课心得体会和感想 感受茶文化实践感悟(六篇)
2023-01-10 08:49:03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茶文化节课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关键词:英德红茶;宣传;传承;文化

前言 红茶的干茶色泽与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所以称为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红茶按制造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红茶有健康保健的作用,而且还有预防疾病的功效,有益于心脏健康。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英德市,属叶型红茶。茶色乌黑雪亮。身披金毫,冲泡后汤色格外鲜红,味醇清爽,回味无穷。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的英德市的英山区,这里在19世纪前半叶就曾是红茶的产地。“英德红茶”是与“祁门红茶”“云南滇红”齐名的三大红茶之一。

主体 一.英德红茶的历史与现状:

英德茶历史悠久,可上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代;英德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就有“岭南英德产茶”的记载。英德红茶创造制于1959年,品质优异,除了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外,与选用适制红茶的云南大叶种为主体,搭配凤凰水仙和推广成功高香、优质大叶红茶新品种有关。1963年英国女王的盛大宴会上,英德红茶就被用于招待贵宾,并受到一致推崇,英德红茶此后作为高级红茶被英国指定为王室用茶。英德红茶中以英红九号最为出名。英红九号产自英德市的英红镇,英红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产出了高香型的英红九号,广受英德人民的喜爱。英德红茶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与国内被誉为“茶中明星”的滇红(云南红茶)和“茶中英豪”的祁红(祁门红茶)一起被认定为中国三大著名出口红茶。

英德红茶英德红茶花色品种齐全,品质特点突出,规格分明:

叶茶:条索紧直,匀齐,色泽乌润、芽尖肥壮,金黄色毫尖显露,无梗杂;汤色红亮,香气清高、滋味鲜爽醇厚;叶底嫩匀红亮,抖筛8~9孔,长度1~1.5厘米。

碎茶一号:颗粒紧结重实,芽尖金黄显露,色泽油润;汤色红亮,香气高爽持久,花香明显,滋味鲜爽浓醇,叶底嫩匀明亮,圆筛8~10孔。

碎茶2~5号:颗粒紧结、匀齐,色泽油润,不含毫尖;汤色红浓明亮,香气鲜爽浓郁而持久,滋味浓强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明亮,圆筛12~28孔。

碎茶6号:较细嫩的茎子茶,色泽乌褐尚润;汤色尚明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叶底红匀,圆筛9~12孔。

片茶:叶片皱褶,大小匀齐,色泽尚润,汤色红亮,香尚鲜纯,味醇尚浓厚;叶低红匀明亮,圆筛12~28孔之轻身茶。

末茶:手感重实呈砂粒状,色泽润,不含粉灰及泥砂;汤色浓红、香气纯正,滋味厚,叶底红匀尚亮,圆筛28~60孔。

金毫茶:外形条索圆紧,金毫满披,色泽金黄润亮;汤色红亮,香气毫香或花香,浓郁持久,滋味浓爽甜润;叶底芽叶完整,肥嫩红亮。成为红茶名茶的新花色,填补国内大叶种红茶类高档名茶的空白。

英德红茶在以往与现在都受到人们的喜爱,20__年12月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英德红茶和英红九号以其独特的韵味征服了大多数人。英德红茶的发展带动的茶文化的发展,并以其独特的魅力一如既往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带给人们茶的享受。

二.英德茶的文化内涵

在英德人民的眼中,英德红茶文化是与英石文化同等重要的,它们不仅展现了英德人民热情好客的一面,更是代表了英德人民的文化内涵。通过英德红茶那种苦中带涩,反映了英德人民刚毅又有温柔的一面,与英德人民的性情结合在一起了。虽然英德人民不像其他城市的人民那样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又不及潮汕人民的好客,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是通过英德红茶来诉说自己的独特的山区文化。英德红茶带动了英德茶文化的发展,喝茶已经成为了英德人民的“家常饭”。

1.客来敬茶成为英德人寻常礼节

凡是有客人来作客,人们总是先敬上一杯热乎乎的茶,让客人有种在家的感觉,然后宾主啜饮交谈。通过茶这种媒介,沟通宾主双方的心,让客人令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让主人心感温暖。“来客不敬茶,不是好人家”这已经成为英德人民约定俗成的规矩,一种为人豪放的美德。不管客人是否需要,主人都会敬上热茶,英德茶乡人民把“客来敬茶”当作一种崇高的礼仪对待。英德人民通过茶体现了英德人民的好客,以茶会友是英德人民的待客之道。

2. 以茶馈赠,以茶交友

以茶交友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喜爱的交友方式,茶不仅作为待客之物,更是朋友间礼尚往来的酬赠佳品。“茶山滴绿翠,处处有佳茗”。茶作为一种礼物,是英德人民探亲访友的必备之品,体现了茶乡人民的一种情怀,一番美意。在英德,喝茶是最容易交友的方式之一,无论相识与否,一杯茶之后就会有一种“遇知音”的感觉。以茶交友被称为“君子之交”,与那种被斥为酒肉朋友的“小人之交”不同。“君子之交”是通过相互的品茗而谈茶艺,“茶经”,是一种和谐知音而高雅的交往。以茶交友常在挚友和志趣相投朋友之间,发展到高层领导和知识界层之中,且愈有发展之趋势。

3. 茶店林立、茶叶芬芳、琳琅满目

在英德的大街上,处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庄与茶室。“陆羽茶庄”等茶庄更是人民喜爱的名字。兼营茶叶的专柜顾客盈门,各个茶类,各种茶叶,花色品种,各种包装一应俱全,俨然是茶的世界,处处是茶的芬芳。英德还有一条长长3.3公里,宽30公尺的茶园路,以及以喜欢喝茶的诗人杨万里为名的杨万里大道。

4.英德独特的“擂茶粥”

吃擂茶粥的习惯是英德人的传统习惯,不但从历史上保留了下来,而且变得富有新意,并被推而广之。擂茶粥不仅在普通百姓家里有,而且在一些的餐馆也提供擂茶粥,可以说是擂茶粥的一大推广。擂茶粥不但清香可口,四季皆宜,而且生津止渴,健胃提神,而且人们一有小病就会吃擂茶粥用以治病。

三.英德茶文化的发展,保护和利用

由于英德盛产茶,所以英德人民把茶花定位英德的茶花,不仅表达全市人民的心愿,更加反映了英德人民爱茶的浓厚情怀和精神风貌以及热情好客的美德。大力鼓励人民经营茶类的商品经营,把英德红茶继续的推向全国及全世界。英德还开辟了旅游观光茶园枣茶趣园。茶趣园离市区3公里,有茶园面积20公顷,在美丽的茶园中,设有大茶壶笑迎客人,茶寮观景、采茶区、制茶坊、品茶轩等景点,还喜食“擂茶粥”。游客在欣赏茶园大自然风光之余还可实践采茶、制茶、识茶、品茶的技艺。英德市政府还对英德茶区拟进行第二次创业,其重点是大力发展高香型名茶3000公顷,推动英德茶业经济的发展步伐及弘扬英德红茶文化。英德还建设“茶叶博物馆”、“旅游茶馆”、“茶苑”、“茶庄”和“百茶园”,成为广东的茶城,鼓励人民继续发展茶类事业,学习泡茶的技术,推广茶艺。茶城的兴建反映了英德人民为推动茶文化的奉献精神,是英德茶文化的新起点。为弘扬茶文化,英德还拟建茶叶一条街,拟建建成具有展览、贸易、信息交流等多功能的大型茶叶市场,集齐全国各地的名茶,在此处交流与发展。在这方面来说,从茶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说,是汲取各地茶文化之营养;切磋交流发展茶文化之经验;融合贯通各地茶文化之精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这不仅发展了英德茶文化,而且还发展了英德的商业,做到了文化反哺经济。英德还拟建一座塑像“茶花女”,作为英德茶的象征。英德市政府及英德市民都极力的发扬发展英德茶文化,通过茶经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通过茶文化的发展反哺英德的经济。

英德红茶是英德茶的代表,更是英德茶文化的重要弘扬途径,通过英德红茶的推广与发展,英德红茶把英德推向全国,让全国都知道英德,知道英德人民的热情好客及精神风貌。希望通过此次的报告,可以更好的把英德红茶宣传出去,让英德红茶走进更多人的视线里,让更多的人知道英德红茶。这更是一种发扬英德茶文化的一种途径,希望借此机会更好的传承英德茶文化,也希望政府更加的重视英德的茶文化,不仅把茶作为一种文化事业来建设,还要更好的把茶文化当做是文化产业来宣传和发展冀传承下去。茶,不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的食品,更是一种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可以建立博物馆或者纪念馆来弘扬茶文化,更是把茶作为广东的一个特色,广东的文化事业和广东的文化产业来发展,不要只靠一个小县城来发展茶文化,如果把茶文化放在全省的文化事业来发展,相信茶文化一定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的。

主题茶文化节课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活动背景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课活动的教学是继《碧螺春》一课的延伸,选题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生成的。《碧螺春》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品尝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学了课文后,学生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整理有关茶的资料,组织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在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悠悠茶韵中品味书香。

活动目的

1、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茶文化的信息,拓宽茶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2、通过尝试制作茶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艺术审美能力。

3、关注课堂生成,注重学科的综合,融语文、美术、自然、社会、劳动等各科于一体,培养学生搜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善于交流、合作、探究的精神。

活动准备:

学生:1、通过阅读书籍、考察市场、个体采访、上网搜索等途径搜集整理有关茶文化信息,编辑茶韵文集,制作小报,布置展版。2、自主合作制作茶食。

教师:1、准备课件及茶具、茶叶、开水等实物。2、有计划地指派一名同学担任这次活动的总指挥,具体协调和组织大家开展好前期的调查研究。3、为学生提供网络平台及相关网站。

活动过程

一、课前互动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聊聊好吗?

1、这两个星期你为今天的活动做了哪些准备?(生:找资料、逛书店、考察市场、到超市调查、访问他人、设计展板、制作茶食、准备茶具……)

2、通过这些途径,你们都了解到了什么?

(生:茶叶的种类、茶具的品种、有关茶的诗词对联、茶的药用价值……)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以便使下面的活动有的放矢开展,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愉悦的学习心理,使学生愿学、乐学。】

主题茶文化节课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东部华侨城,位于中国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由华侨城集团斥资35亿元精心打造,被授予国内“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循环经济标兵单位”的荣誉称号,集三个生态主题公园、两个山地高尔夫球场、三座主题小镇、四家主题酒店、四台主题演艺、主题地产和主题佛教园区等于一体,主要包括大侠谷探险乐园、茶溪谷度假公园、云海谷体育公园、大华兴寺、茵特拉根华侨城酒店、大华兴寺菩提宾舍、茵特拉根房车酒店。

在花香中悠游,感受大地艺术描绘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更有昆虫、蜘蛛蝴蝶、蛙、蟾蜍、鱼类和鸟类等湿地动物,共同繁衍成的一个热闹居所,是都市之外的另一种活力。该景点包括:四季植物馆、花桥广场、湿地长廊、湿地浮桥、茵特拉根兰花园、四季花田、向日葵园、花钟教堂。

美得令人遐想的瑞士小镇,无处不散发出浪漫优雅的气息,因此许多新人都选择来这里拍摄婚纱照。该景点包括:古朴的茵特拉根廊桥、清幽的茵特拉根湖畔、典雅的茵特拉根酒店、充满怀旧味道的咕咕钟舞台、融于森林的茵特拉根温泉、透露着异国浪漫的茵特拉根街景公寓。

闲雅的氛围,山风柔柔地吹过,看端庄儒雅的茶艺师娴熟的茶道表演;看绿绿的茶叶在杯中沉浮;看身旁青竹摇翠,远处云雾缭绕,耳边水声敲石,诗情画意难以言说。该景点包括:半坡街、百茶屏、铁观音、 古镇广场(古镇戏台)、醍醐灌顶。

大侠谷生态乐园俯瞰深圳东部黄金海岸线,集山地郊野公园和都市主题公园于一体,体现生态动感旅游文化,实现了自然景观、生态理念与娱乐体验、科普教育的创新结合,主要包括:水公园、海菲德小镇、峡湾森林、生态峡谷、云海高地等五大主题区。

云海高地--大侠谷的云顶观光区,海拔480米,是总览东部华侨城的至佳观景台,包括拥有亚洲云上山顶极速转轮的云霄飞轮、110米高的自然之眼观光塔、全透明的玻璃延伸至悬崖之外的登峰造极、跨越山脉的云中走廊以及云海索道、丛林缆车等项目。

生态峡谷--以生态探险为主题,通过全方位的视听觉仿真体验营造各种地球自然环境与生态的虚拟实境,让游客化身“生态侠”,进入大自然未知世界接受各种挑战。包括地心4 千哩、深海探奇、木质过山车、飓风营救、丛林穿梭、咆哮山洪、探险广场、水上人家、生命之墙、4d影院、童趣园等项目,让游客在惊险刺激的体验中探索地球 奥秘,亲身感受自然原力的强大。

海菲德小镇--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美洲风情小镇,原木与砖石相结合的建筑温馨质朴,系列铜雕展示了从葡萄采摘到红酒酿造的全过程,演绎了19世纪美国加州纳帕山谷的红酒小镇风情。主要包括天幕、海布伦宫、红酒体验馆、自酿啤酒屋、湖畔美食廊、小镇客栈等特色项目,为游客精心打造了一处与红酒约会的陶醉之乡。小镇上空覆盖着一条天幕,长120米,宽12米,投影达12米,天幕技术非常先进,不但可以分别播出普通影视节目,还可以播出特制的节目信号,为小镇增添浪漫的风情。

《天禅》是一部以禅茶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交响音画晚会,其多维表演空间组合成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和精美绝伦的艺术画面。晚会长达60分钟,高潮迭起,让人仿佛走进天人合一、梦幻神秘的天禅之境。

《天禅》将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运用国内专业的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演绎神秘的东方文化;其多元立体的表演空间、恢弘震撼的舞台效果、独特的主题视角、厚重深邃的思想内涵,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震撼和全新的艺术享受。

看过"

主题茶文化节课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角度对茶艺教育的研究对象以及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茶文化与茶艺教育之间的关系,试图为茶艺教育提供一种更有价值的理念与模式。

茶文化;茶艺教育;结构体系

文化主要包括物质行为文化与精神心理文化。随着文化的发展进步,文化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形态,而是一套价值体系。茶文化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茶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代表,以茶叶作为基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而且许多传统的饮茶习俗还保留至今,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人类对茶文化研究的深入,茶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现代教育之中,成为一门专业化的教育课程。在关于茶文化研究中,如何组织更科学有效的茶文化体系,构建茶文化的应用领域,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茶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就呼吁应当将茶文化作为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茶文化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研究内容,有标准的价值体系。茶艺是茶文化的主要组成内容,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茶艺教育已经成为茶文化研究的代表内容。随着当前茶艺活动的日渐繁荣,对于茶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许多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于是开设了茶艺课程。茶艺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茶文化仍是其前提和基础。

茶艺教育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目的是更全面地掌握茶文化知识,以满足茶艺活动的各种需求。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区分。由于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如果要构建出一个统一完善的教育体系是不现实的,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可以构建不同的结构体系,使彼此之间相互补充完善。对于茶艺教育来说,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培训,所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是在科学系统化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主要面向的是社会岗位,因此,只有以专业的茶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茶艺人才的培养也要符合教育规律,要充分明确茶文化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1茶艺专业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演变,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饮茶的规范化和艺术化,即茶艺。茶艺不仅展现了茶活动的技术性,同时也更倾向于艺术性和思想性,茶艺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形态,因此被称之为茶艺。茶艺的方式也十分丰富,无论是民俗生活还是普通饮茶活动都有茶艺的存在,人们在追求思想与精神的净化与升华时也有茶艺,在现代茶叶宣传推广中,茶艺也必不可少。如何推广更为科学的饮茶方式,以及如何在茶艺这种艺术形态中宣传树立茶品牌都成为当前茶文化的研究内容,茶艺是因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岗位,茶艺也成为专业人才就业的领域。茶艺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之一,提供了专门的职业与人才,而在他们背后,则是与茶文化内涵密切相关的科学进步,如果没有茶文化的基础与支撑,茶艺是无法真正确立起地位的。

2.2茶艺专业课程的构成

无论是从社会需求来看,还是从茶艺的结构层面来看,茶艺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的课程知识结构包括以下几个系列。首先是茶叶学。茶叶学的课程主要可以分为茶叶种植、加工、茶综合利用茶健康等内容。学科主要侧重于茶的应用以及民族体质的提升作用。其次是经营学。主要是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研究茶产业的发展经营,主要包括茶叶外贸业务、茶旅游等内容。再次是茶艺学,主要包括茶艺、茶具、茶道、茶俗等内容,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饮茶的形式、制度和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是茶史学,主要包括茶文化发展史、茶文学、茶与哲学思想等内容,是从不同的角度学习饮茶文化及相关的文学艺术研究。

2.3茶艺内容的相关性

茶艺教育是具有茶文化特征的专业教育,教育内容与知识结构的研究对象相一致,二者不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关联性。首先,茶叶学是茶艺教育中的基础内容,也是茶艺课程中的基础内容,主要研究对象是茶叶,只有以茶叶作为科学基础,才能使茶文化得到稳固的发展,茶艺教育才能经得起检验。茶叶也是茶艺教育中最具实物特征的文化代表。茶叶的研究是极具知识性与艺术性的学科。其次,茶史是茶艺课程的主干内容,研究对象是饮茶文化历史。由于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茶文化的研究包括了史学、文学以及哲学等综合内容,厚重丰富的茶文化内涵,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再次,茶艺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主要以茶的行为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茶艺学是一门综合的实践学科,主要是以茶史为基础背景,利用茶叶这一实物,演绎出丰富而具有创造力的饮茶方式,同时对茶叶的生产经营、经济发展都有较积极的推动作用。茶艺是一门特殊的文化学科,也是体现茶文化的重要形式,从茶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知识结构与表现形式。最后,茶经营学也是茶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对象是饮茶的经济法则。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密切相关,学生在接受茶艺教育时,不仅要符合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获得专业的提升与肯定,并从职业发展中获得经济收入。茶艺教育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教养性,因此,将茶文化与茶经营学相融合,使茶文化能够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激发出更鲜活的力量,才能有效促进茶艺的良性发展。

茶文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茶文化的渗透,茶艺教育能够与人类的本性更加协调,使人在真善美等方面获得更好的融合发展。茶文化的价值与茶艺目标价值是相一致的,这也使茶艺教育的意义更具典型性。

3.1真的价值

茶艺教育是一门实物教育,是以茶文化为基础,具有求真的价值体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客观物质的求真。茶文化是以茶叶为载体,通过对茶叶的质量鉴别、冲泡技术、品饮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对其内在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获得其真的价值所在。茶文化的这一价值体现在茶艺教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茶艺作为一种茶文化艺术形态,在教育实践中也要求学生要遵守物质求真的价值观,以获得更真实有效的科学规律,有助于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其次,是对健康的求真。茶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饮品,更有益于人体健康,通过多项科学实验证明,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茶的养生功能被不断的推崇,使茶成为世界上的健康饮品之一。最后,是对历史文化的求真。文化与历史是相互融合的,文化就是历史,历史也是文化,虽然历史不可重演,但可以通过茶文化延续历史,使茶文化的历史得以还原,从茶文化史中可以更真实地看到中国文化的精彩一面。

3.2善的价值

茶文化中有善的价值内涵,这也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至诚为德,尽性是善。在茶文化中,有尽茶之性和尽茶具之性,即再远大的理想也要通过实践而实现,而在实践过程中,要通过至诚来实成人与物的情感连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虽然是历史的还原与再现,但始终离不开现代人的思想与感觉,茶文化有深厚的茶德精神,从特性到人性,最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价值,这也是善的价值最形象的体现。茶文化不仅是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只有满足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茶习俗,才能与人们的生活意义相符合。同时,通过专业化的茶艺形态,能够促进人们的完善生活,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在继承了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更明确了生活的信念,使人们的生活理想超越了生活的人文意义。茶艺教育既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氛围,同时也为社会生活的平和高雅塑造了文化榜样。

3.3美的价值

美是人类的天性,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现,是人类对自由的想象与追求。茶艺中展现出的独特艺术魅力正是茶艺之美的体现。茶艺之美是形式与内容美的统一,展示茶艺形式的同时也体现出其内在美。茶艺的形式美主要是由茶、水、器、环境的组成,茶艺的内在美实质上是泡茶的意境之美,茶艺活动体现了一种人与茶相融的意境之美,是最接近生活的艺术表现。茶艺之美主要包括外在美与内在美。外在美主要体现在茶叶、茶具、茶环境、茶技艺之美。内在美是指茶体现出的人格之美,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提升茶艺的修身养性之乐,实现人与茶的和谐。通过茶艺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人生情感,情顺万物、对应自然等思想情感。茶文化体现了怡情养性的和谐之美,茶文化的美是规范的美,是高洁的美,是自然的修养,是对于人生的无限憧憬与热爱。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几千年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独特艺术形态。以茶文化为基础和支撑,为茶艺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样本,使茶艺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思想之美得以体现,对于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力和价值。

[1]王玲。关于中国茶文化学的科学构建及有关理论的若干问题[a]。茶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7-29.

[2]庄晚芳,王家斌。研究茶文化,振兴茶业,促进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a]。茶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30-34.

[3]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25-226.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98-300.

[5]朱红缨。以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品牌经济发展[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4):18-24.

[6]朱永兴,王岳飞。茶医学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主题茶文化节课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茶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将我们深深吸引,于是决定对其展开全面探究。因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中国茶的历史、种类、冲沏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九位好茶的同学就组成了这个有关中国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

关于茶,可以研究的极多,有茶具,茶饮,茶道等等。我们上图书馆,上网,请教老师等,从多方面研究,不仅对茶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调查的技术有了更深的实践。

研究过程概述

通过对中国茶文化较详尽地介绍,让大家能够对中国茶有更深的了解,懂得如何去品茶,品出中国茶的韵味。在研究学习中,我们组的成员都积极地寻找资料、提供素材。我们通过上网、到书店寻找相关图片,最后交由课题组长加以整理并制成网站。我们的网站分别介绍了茶史、茶叶的制作、茶的冲沏等各方面的知识。

研究内容

l 沏茶之水

“茗者,叙茶品也;水者,择茶水也;盏者,示茶具也;居者,论茗饮之环境也;茶艺者,阐茶饮之哲学精髓也。此五者融会贯通,既有其博大精深,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一面,又有其雅俗共赏,不拘一格,各取所需,灵活应用的一面。茗、水、盏、居、艺,每个字都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在综述古人择水的同时,用科学指标归纳水质的基本条件是无异色、异味、异嗅,无肉眼可见物,浑浊度不超过5度,ph值在6.5~8.5之间,总硬度不高于25 度以及毒理学细菌指标均符合标准等。比如如龙井茶和虎跑泉就是好水配好茶的典范,它们被称为“西湖双绝”。在明代的《四时幽赏录》)一书中,作者先是对虎跑泉的地理环境作了描述和分析,它三面环山,形成马蹄形洼地,成为泉水集水的来源,接着给泉水以科学的解释:“由于虎跑泉水从难于溶解的石英岩中渗出,所含不溶性矿物质、杂质、污染物少,不易形成硅酸盐沉淀,因此泉水透明澄澈,甘冽醇厚,质地洁净,硬度很低,含有珍贵的微量元素和其他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

另外,沏茶倒水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步骤如下:

1、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2、烫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3、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乌龙茶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上,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或自由一点直接用手抓茶叶亦可。

4、烫杯:将茶杯放入茶船中,利用水的得余温烫杯。烫杯的作用是:保持茶汤的温度,不致于冷却太快。

l 茶叶种类

我中华茶饮历史悠久,历代积累的名茶品种不胜其多,据傅宏镇《茶名汇考》的统计,包括失传的和现在仍然生产的,超过了八百多种,难以一一缕述。我们着重介绍了普洱茶、乌龙茶、功夫茶、铁观音等著名茶种。

温文尔雅普洱茶

普洱茶因集散地的地名而得名。普洱茶的原料,主要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现代的普洱茶,包括普洱散茶和普洱紧压茶两大类。其原料,主要滇青茶。作为普洱茶原料的滇青毛茶,因采摘时期不同,可以分为春尖茶,二水茶和谷花茶。清明至谷雨所采的茶叶,称为“春尖”。芒种至大暑所采的茶叶,称为“二水”,又分细黑茶,二介茶和粗茶,为紧压茶的原料。白露至霜降所采的茶叶,称为谷花茶,白毫特多,亦很细嫩,为制饼茶的原料。

普洱茶的功效:

1、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

2、防癌、抗癌。

3、养胃、护胃。

4、消炎、杀菌、治痢。

功夫茶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乌龙茶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就制造中鲜叶内含物转化而言,作为茶叶特征性物质的多酚类酶促氧化作用程度,介于抑制酚类酶促氧化作用不发酵绿茶与促进酚类酶促氧化作用全发酵红茶之间;即发生酚类的部分酶促氧化作用,遂形成乌龙茶特有的品质风韵一香高、味醇,绿叶红镶边。伴随茶文化的宣传发展,乌龙茶凭借其优良品质,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喜欢,畅销国内外。

铁观音

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而在中国台湾,铁观音茶则是指一种以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所以,中国台湾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l 缤纷茶具

中国把茶具提到“器是茶之父”的高度。且不说法门寺出土的唐代令人眼花目眩的高贵茶具,就是民间的茶具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茶具并不是简单的盛茶之具,茶具的选择要视一定的茶品、季节、饮茶的场合等而异。古典的茶具又是一种可以欣心赏目悦目的艺术品,收藏对象,真是妙不可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不同于古人的悠闲自适,所以茶具也必然与时共进,发展出许多新式的茶具,

饮茶的环境是中华茶文化“天人合一”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佛道儒的佛茶与茶禅结合,更是超然物外,悠游哲学境界。民间的茶馆、茶肆、茶坊等则是另一种风光,它们还兼有沟通信息、谈判条件、和解纠纷等的作用,这一切都在中陷于中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生活的迅速提高,传统的茶馆终于逐次恢复,并进一步向丰富多彩的茶艺馆发展。

l 茗的药用

我国古籍上说茶叶具有清咽、解渴、消暑、去乏、安神、明目、利尿、下气、去肥腻、养性等等功用,现代科学确认一点也不错。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茶有防辐射、防高血压、冠心病、减肥、健康美容等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茶也将扮演新的角色,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茶饮具有清新、雅意的天然特性,并且能静心神,还能做药料,可见茶的确是有多种妙用的极品。卢全这个爱茶成癖的“茶中亚圣”也曾在《饮茶歌》中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孤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羽清风生。“茶是提神醒脑,清肠解毒的灵药啊!茶饮更是人们下的饮料,它独特的风味,较强的营养价值以及保健功效吸引了众多人;茶也以它自身的妙用,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l 关于茶的几点感想

? 郁闷的时候,都喜欢借酒浇愁,其实不妨品茶。

? 酒如诗,而茶如道。

? 酒奔放、浓烈、刺激,是宣泄物,也是麻醉品。而茶,平中见滋味,淡里有幽香,苦中有甜,涩里有醇。之于口感,是回味绵长;之于感受,是恬淡宁静,之于心情,是悠然自得;之于韵律,如同爵士的音符,低沉婉转,凝重深厚。

? 绿茶淡雅,红茶深沉,茉莉香,乌龙醇,龙井如西湖引人神往遐思,普洱使人倍感亲切,铁观音茶如其名,似乎也染上了一丝历史沧桑。好茶未必需好水,要的是好心情、好品味、好境界。最好还要有一份洒脱,“飘萧我是孤飞雁,不与红尘结怨”。

? 真水无痕 茶过留香

茶道者,饮茶之道也。其炊茶用具、煮茶方法、茶室布置、礼节礼貌、交谈话题等一系列高雅考究的道道,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一招一数、一板一眼都马虎不得,其刻板程度比起孔孟之道来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茶道乃日本民族特有的一种饮茶艺术,讲究“四规七则”,以体现“和、敬、清、寂”的精神。据说,它已成为日本促进家庭和睦、人人相亲,以及教育子女讲究礼仪、尊敬师长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对于茶道,周作人曾做过这样的解释:“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

? 中国最终没有发展出像日本那样精致的“茶道”,但有“茶艺”。道可道,非常道。而“艺”是大众文化,既可意会,又能言传,不需技巧、不溯渊源,不分高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随心所欲,这或许也是一种禅意。可以在喧哗中七嘴八舌,喋喋不休;可以几人对坐,高谈阔论,古今付之于笑谈;可以两人相对,或轻言细语,或不致一词而心有灵犀;更可以一杯在手,独自品茗,茶洗尘埃,不觉心静如水,物我两忘。

? 夜深人静,独处一室,沏上一杯清茶,那蒸腾的氤氲,如同清明时节迷朦飘渺的雨露,透过城聊如雾袅袅上升的水汽,人不知不觉会陷入一种无限的遐思,一种入禅的意境,浓淡相宜的泼墨山水画,江南小桥流水的景致萦绕于怀。茶叶不同,杯中的茶水亦不相同,色彩变幻,深浅纷呈。鹅黄清澈,淡雅素净,恰似久藏琥珀;汤明色绿,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苏东坡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轻盈升腾的水雾中观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胜收。杯中的茶叶沉浮不定,茶香也随之飘飘渺渺,在空中悄悄弥漫。茶香好似深谷幽兰,若隐若现。用力嗅之,不留痕迹;不经意间,却清香宜人,沁人心脾。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便慢慢地有所感悟,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

? 古诗云:“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甘泉天际流,香茗舞中飘。”一杯好茶,一对知己,畅谈古今中外,神游雄山名峰。正如中国悠久的文化,茶的文化也蕴涵在它的清茗中。“嗅觉精新极,尝知古自轻。”无需什么语言,无论什么民族,不管你来自天涯海角,一杯清茶包含无数情谊;忧愁、迷无助、失落、伤心、痛苦……有杯清茶,化解心中的一切不满。正是茶文化,让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来共同了解中国,也正是茶文化,让迁客骚人思绪万千,谱下一次次动人的诗篇。酣醇的中国茶文化,让我跌足在香茗中,让我“沉醉不知归路”。

? 多彩茶联

中国茶叶,源远流长,茶联亦是我国楹联宝库的一枝夺目鲜花。

成都早年有家茶酒铺,联曰: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问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来。人一生都在为名利奔波,而浅茶一杯,人心可静,从古至今,多少人借酒交友,但茶亦是友谊的传递方式。如:美酒千杯难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茶的醉人之处在于品茶者的心境,人心已醉,那喝茶亦能醉人,一幅幅茶联,道出多少茶语,让人看到多少“悠乎哉”。

且看那“甘泉天际流,香茗雾中飘。”

且闻那“飘乡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且赏那“精致”茶联,品味茶之真谛。

研究过程

首先,确定了我们的课题,然后,由组长撰写开题报告,为我们分配任务。因由于我家庭条件的限制,我只能负责整理资料和一些文笔工作,而其他的组员.则按照各自的情况给予合理的分配。我对于组长的分配给我的任务较为满意,因为这些对我来说不算很难,而且这对我是个新的挑战,我要努力把我的份内工作做好,把我们的课题尽量完成得尽善尽美。我们经常出外进行必要的实地考察或采访工作。在出外的研究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原来,不只是书本上那些华丽的文字是吸引人的,而外面社会百态,酸甜苦辣,也一样是吸引我的。另外,我们每个人在回家后也有事先分配好的任务,例如茶文赏析、研究感悟等等,在完成以后分别用邮箱、msn等各种渠道将资料汇总到组长处进行统一编排,甚至利用假日参观茶馆茶场,听茶文化讲座,记录下了大量有意义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其实还有好几张有关茶文化的图片,但由于种.种原因及时间关系我们只能挑选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图片进行扫描)增长了我们对于茶种、茶具、茶艺的了解,也丰富了我们的假日生活,使我们度过一个个充实多彩的休息日。我们也知道了很多关于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还知道了许多茶的知识,例如要怎么冲泡茶、怎么分辨茶的好坏等,还了解了中国各族的饮茶习俗以及外国的饮茶习俗,使我们受益匪浅!在学习的后期,我们的工作任务更紧张了。要把一份份资料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还要逐字查看资料,检查是否有错字或有需要改善的地方;还有在组长撰写结题报告时,每个人也参与进去写了。

整个研究性学习融合了我们找资料的汗水,探索的辛劳和收获的喜悦。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使我们懂得了,人在这个世界上绝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而且,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也加强了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了解,还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我们还要努力将这个角色扮演好,学会通过多渠道去解决问题,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勇敢的挑战!关于这一次对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找到了大量的,不计其数的资料,但由于时间问题以及其他外在因素导致我们只能摘要取出其中独具代表性的关于茶文化的精髓。例如:茶文化中的“茶叶的鉴别方法”就长达十页,我们还在茶馆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茶叶进行拍摄,并存入每个组员的磁盘中,每一个图片还附带一篇对该图片上显示茶叶的简要介绍。如茉莉花茶、安西铁观音茶、普陀佛茶、西湖龙井茶、英德红茶、祁门红茶。沈骊和邵瑜、张莹同学还曾经到茶艺馆中观察茶艺师们泡茶的整个过程,并亲自品尝。那是一种潮洲功夫茶,后来大家又和小组成员严含雪、庄琳一起去一家茶店进行采访、拍摄并亲自试验泡潮洲功夫茶,还拍摄了一些泡茶的照片,最后,茶馆老板还帮我们全体成员在茶馆拍了一张照片。由于其他许多外界因素,我们未能把照片扫描出来。我们还从有关茶文化的书籍上找到了少数民族泡茶的图片并扫描附上。这些图片分别为傣族竹筒茶、基诺族的凉拌茶、云南烤茶以及白族的三道茶。

主题茶文化节课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关键词:历史档案;茶文化典故;形成影响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饮茶历史最长的国家。我们已经很难确定我国饮茶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无法证明是谁发明了饮茶。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我国不仅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上多数地区的茶文化与茶叶生产理念都是从我国传递过去的,可以说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中国的茶文化有着重要价值和内涵。

1.1我国茶文化的历史内涵分析

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内涵和价值,尤其是进入新中国之后,茶文化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相对传统文化来说,当前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其更注重时代特点和人民需求。可以说,茶文化体系中更讲究“写真”,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认知的融入。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想要有效了解传统文化,就必须对茶文化的特点和内涵进行全面系统化了解。首先,茶文化的内涵表现为传承性。茶文化并不是在一天之内所产生的,如今整个茶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体系和产业,正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延续,在不断沉淀的过程中,其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茶文化机制。一直以来,我们的茶文化都没有断绝过,其关键原因在与茶文化被直接、有效的传承下来。其次,我国的茶文化并非在一个地区,而是在多个地区都形成了茶文化体系,分布广泛、内容多元的茶文化体系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机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茶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事物发展融合的产物。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一系列文化元素,将茶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情况下,茶文化都通过一定文学形式展现出来。因此无论茶文化如何发展,其都需要有一定文学作品做传播铺垫。

1.2我国茶文化中形成的相关典故分析

典故一:赐茶代酒。现代社交礼仪中,酒是重要的“情感表达”工具。但也存在一些场合,不适宜喝酒,因此就会用“以茶代酒”来具体代替,既不失去礼节,同时也能有效开展情感沟通活动。这一“做法”的来源事实就是从记载的典故中转变而来的。根据《三国志》中介绍,吴国第四代皇帝孙皓非常喜欢喝酒,而且每次举办宴会时,来宾都要喝很多酒。但其中有一位大臣韦曜酒量并不多,而孙皓非常器重博学有才的韦曜,因此每次当韦曜喝不了酒的时候,孙皓就会让内侍偷偷的用茶换掉韦曜杯中的酒。这就是以茶代酒的典故来源,从这一典故的形成,其中就是茶文化内涵的一种展现,以茶代酒,实际上是茶文化中以礼待人的具体展现。而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传承这一典故,正是经典著作记录的结果。典故二:陆纳杖侄。实际上,茶在饮用之风兴起初期,只是被作为贵族和上层人士品鉴的饮料。陆纳杖侄是根据东晋著作《中兴书》的记载所流传至今的茶文化典故。其大概讲的是:陆纳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有一次他在接待谢安的拜访时,仅仅安排了茶果来接待。而其侄子认为接待人是东晋极其有权势的人,因此就认为整个接待的安排过于简单,所以便自主主张,用丰盛的菜肴替代了原来的瓜果安排。待谢安走之后,陆纳便对侄子这一行为愤怒职责不已,并且杖责其侄子40板子。这就是陆纳杖侄典故的来源,这一典故也被成为我国茶文化十大典故之一,而在这一典故中丰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勤俭节约的道德理念。当然这一典故的传承,离不开《中兴书》的记载。典故三:王蒙与水厄。真正意义上,饮茶从贵族走向大众,还是唐宋以后的事情,因此在魏晋时期,很多人并没有形成饮茶的习惯,即使是多数贵族,也没有形成相应习惯,所以多数人对喝茶并没有太多兴趣。根据《世说新语》中记载,东晋时期的王蒙,非常受皇帝器重,因此也是当时的权势重臣。而王蒙有个爱好就是喝茶,并且是非常喜欢喝茶,其喝茶的热度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接受范围,一旦家里有客人来,其就一定要来访的客人和自己一起豪饮,由于多数贵族尚未养成喝茶的习惯,所以每次去王蒙家中拜访,就表达出自身的担心和害怕,因此在每次去之前,通常都说今天有水厄。通过这一典故,我们可以了解到茶在东晋时期并未形成风气,同时其也被作为招待客人的重要工具。此外饮茶风气的形成,应该与权贵推广有很大关系。

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档案是一种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书。其中囊括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文化成果,同时其中也富含了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共同信仰和社会风俗等等。可以说,历史档案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字记载,而整个档案中也包含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因此想要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必须体系化了解历史档案的作用和价值。一方面,我们应该清楚历史档案是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文明的记录依据,也是几千年文明的见证者。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证明同时期文明的方式都不复存在,无论是民谣,还是语言,其对原有故事内容记载的内容缺乏客观依据。而只有历史档案能够对同时期发生的事件进行清晰化描述,后人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档案内容,能够对故事进行真实有效的还原。除了真实记载价值之外,实际上历史档案也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但在多数人看来,更在意的是历史档案对历史事迹记录的内容,因此其看中的是档案文化的历史性和传承性。随着我们对文化观念认知不断成熟,如今我们在研究历史档案时,通常也充分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内涵。通过对档案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认知历史档案典故中所记载的历史事实。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历史档案与中华五千年文明深深相融,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真实可靠性,以及文明延续性都有极高要求。想要达到中华文明的有效创新、传承和发展,不能只靠语言,更重要的是依赖可信度极高的文字记载,历史档案就一起客观性成为重要的传播载体。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如今历史档案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档案内容,而是融入了社会发展心态和实践价值的重要内涵。所以,历史档案中所记载的不仅是一种文化内容和历史资料,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社会观念的有效继承,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所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

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是文字和语言,只有依托这两种形式,各种文化才有可能被传承发展下去,而语言的传递方式比较多,比如民歌、民谣等等,但传播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文字,通过文字的记载,不仅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整个传承过程不发生变质,同时也能实现对整个文化的等量传递。因此我们在界定一种文化或者文明时,最有力的证明依据就是其文字内容。历史档案无疑是其中最具说服力的证明方式。茶文化如何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日益重大,其关键就是有陆续出现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乃至经典专著对整个文化内容进行了体系化宣传和记载。历史档案作为文化记录的重要文字形式,其中记载了整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富含了各种文化元素。相对于文化传承的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而言,历史档案更具有稳定性和真实性,可以说历史档案是我们了解茶文化的最正面渠道。深度了解传统茶文化,不仅需要了解其文化内容,还要有效认识其外部延伸。所谓传统茶文化的外部延伸,并不是简单元素,并非一般人所想到的茶道等。实际上其外围延伸是融入了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文学艺术,而这些外围延伸是我们必须了解并且学习的内容,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并且相应融入情感和价值内容,从而才能为有效了解、学习、传承、创新茶文化奠定基础。历史档案所记载的方式比较科学,同时其保存性比较好,因此其就成为我们传递文化,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有关茶文化所形成的历史档案是我们体系化了解茶文化的依据和前提,也是我们认知茶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茶文化典故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但凡可信度高,而且具有研究价值的典故事迹都是通过相关经典著作所形成的。因此茶文化的历史主要依据历史档案来实现记载和传承,如今我们所知道的第一部有关茶叶的著作就是唐代陆羽的茶经,因此当前我们研究、学习茶文化的主要依据也是这些文字记载,因此,可以说历史档案是茶文化典故传承与发展的主要载体。此外,茶文化典故的形成都有独特的背景,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因此一直以来,我们在学习和认识茶文化时,都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其中的内涵与价值,这是我们传承茶文化的依据和前提。

我国的茶文化不仅体系全面,内涵丰富,更重要的是其承载和沉淀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因此我们可以说茶文化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也是融入了整个民族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过长期传承、发展,如今茶文化已经形成了遍布各地区,涵盖多种茶叶类型,融入了多种元素的茶文化体系。而记载我国茶文化体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就是历史档案,通过历史档案的有效记载,为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前提。因此通过对历史档案的价值意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深层次分析历史档案在茶文化不断传承、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价值和内涵。

参考文献

[1]朱时磊。唐代茶文化问题研究[j]。茶世界,2013(11):151-154.

[2]陈文华。魏晋六朝饮食文化与文学[j]。世界农业,2013(17):112-125.

[3]范增平。试论唐诗对茶文化的传播[j]。农业考古,2014(7):53-57.

[4]于越。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农业考古,2014(15):79-83.

[5]陈香白。文化产品及其相关范畴再论[j]。艺术百家,2015(17):44-4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