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0:34:21 页码:8
最新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通用13篇)
2023-11-20 00:34:21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的经历、感悟和观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每一次心得体会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更加深入思考和反思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和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总结就像是给自己一个反馈和总结的机会,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且找到改进和进步的方向。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心得体会要以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来传达观点和思考。心得体会的多样性使得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同一个问题。

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一

诗歌鉴赏是语文考试的必考试题之一,想赢得高分,需要掌握以下几点解题技巧:

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点。

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就可以为贯通全诗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有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总体看,后一类居多。

2.关注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关注题目,分析题意,同样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诗都能找到立足点,像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哲理诗等,一般就没有,那就更应该关注题目。

3.了解诗歌的结构。

起承转合是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结构中固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视角窥探作者的思路,进而贯通全诗。在初三复习备考中,如果我们遵循这种规律的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依着起承转合的程式来写的诗,尤其要注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贯通全诗、解读全诗的钥匙。

4.答题应紧扣原诗的内容。

命题者对诗歌鉴赏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能空泛而谈。如果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否则难以说明自身是否读懂了原诗。

5.明白选择题选项常见干扰设置。

句意理解方面:误解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表达技巧方面:张冠李戴、想当然等。我们在平时要多加练习,并及时总结答题规律。

6.熟悉有关意象与意境的知识。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而且这两者又常常是一致的。

7.清楚诗人的用典。

古代的诗人喜欢用典,其原因一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为表达委婉一些;二是以古喻今,更理直气壮一些;三是可以用较少的文字传递较多的信息,使表达简明一些。一般用典有两层含义:(1)用历史旧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既自明心迹,又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诗歌的文化品位,用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脱胎换骨。

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从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1)认读感知。读诗后继续仔细阅读各个选择项,借助它们进一步再去对材料做全面的理解,再去解题。另外,还要读标题,读注释,弄清材料的背景或领悟作者的心情。

(2)启动情思。熟悉材料以后,或联想,或想象,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同时对已知选项进行大胆筛选。比如,选择项中对一些典故或前人诗句的解释,有些比较冷僻,有些比较牵强,则可以去掉;对作者的评价过高或过小,或武断,或偏激的,也可视为不恰当。

(3)单项核对。选择项中有的是解释或分析单项内容的,如对诗歌中的修辞项的解释,我们就可以与诗句逐一核对,去掉那些无中生有的,指鹿为马的。这样,又可为鉴赏扫除了一大障碍。

(4)辨析真伪。在提供的答案中,有时会出现似是而非,有时会出现前是后非,有时还会出现自相矛盾,如选择项中出现都、全部的判断词,我们就更要注意它是否能自圆其说,结合全诗内容去伪存真。

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二

1、辨诗题(看题材):写作缘起、时间、处所、人物、场合、感情基调,如《望月怀远》、《春夜喜雨》、《旅夜书怀》、《柳》。

认真研究诗歌的题目,分析其包含的信息,对提高诗歌鉴赏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许多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主要表现手法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2、审作者(解背景):时代、身世生平、思想、风格流派。

3、看注释:难字,或有典故。

4、通词句:认清歧义、理顺倒文、解读典故、推断品味关键字词,概括句义。

5、品意象:形声色质味情调;时空位置(在脑海中形成“多媒体”的图景)。

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6、入意(主旨)境(意象):设身处地,涵泳品味,领悟其中的“情”或“理”。

7、定主旨:综合思想因素与感情涵义,比较主次轻重。

8、认“技巧”:结构关系类、语意关系类、表达方式类(主要是写景抒情方式)、语句修辞类)。

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三

古诗词的考查,在选材范围上坚持突出经典性,以唐宋诗词为主体,兼及其他时代诗词曲等。考查杜甫的《奉陪郑驸马韦曲》,考查苏轼的《醉翁操》,考查陆游的《西村》,考查王维的《晓行巴峡》,均为唐宋诗词作品。

北京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的题型多年来稳中有变,体现导向性,追求综合性。一是将古诗词语言鉴赏能力、对诗歌内容的概括能力以及读后感受的表达能力结合起来考查。如北京卷第13题:阅读张耒《示秬秸》,要求针对张耒的家教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二是将诗歌鉴赏与课内所学的诗词在内容或手法方面的异同进行对比赏析,如20北京卷第17题:“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是将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阅读、古今名言名句积累的考查综合起来,如20的第17题(2)和第18题,年的第18题,20第18题。

北京卷古诗词鉴赏试题向外进一步延伸,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效链接,引导学生拓展利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阅读课外浅易古诗文。这正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的必然趋势。

二、基于学科素养:重视基础性、综合性,追求应用性、创新性。

新考试大纲的修订,注重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关系,体现了素养导向,标志着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建构,将在高考考核目标中落新实,在各学科高考试题中践行。

北京卷一直注重古诗词命题的开拓与创新,注重课内与课外联通、必修与选修渗透,经常呈现富有突破性的题型,促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建构。

2017年北京古诗词试题的题型及分值、考核目标定位以及开放度,基本与年、2016年保持一致。2017年诗歌选材清新别致,诗句理解略有难度,但是第15题基本上阐释了诗意,学生应该能够理解。4道试题涉及所学过的课文4篇:陶渊明《归园田居》、王勃《滕王阁序》、杜甫《秋兴八首》、辛弃疾《菩萨蛮》,体裁包括诗、词、散文;涉及课外古代诗歌5首,都是古代文化经典。试题考查的视角仍然保持多元化,总体难度基本与2016年持平。

2017年古诗词阅读注重考查学生积累、运用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主要是古诗词常用意象的理解、赏析能力。

第15题和第16题,侧重考查考生对“意象”的理解。古人常常通过意象来表情达意,学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手法,这是考生学习古诗词的基本功。这两题对应《考试说明》中“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和“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赏析”两个考点,与2015年第16题、2016年第15题一样,均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与把握。

第17题考查古诗词对比阅读能力。2017年第17题: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与2015年第19题,2016年第17题,题型和分值都一样,2015年需要学生回忆背诵篇目《醉翁亭记》后再进行比较,2016年将所要对比的诗歌《游山西村》全部呈现出来,2017年选择了杜甫和郦道元的两句诗并直接呈现,无需学生完成回忆后才能做题,这就大大降低了难度,使试题考查目标直指阅读鉴赏能力。

第18题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和运用名句名篇的能力”,与2015年的第17题(2)和第18题、2016年的第18题基本一致。这些题目以具体情境为试题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而导致死记硬背。第18题的3个小题目均给出了诗词的上句或下句,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作答。

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四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1)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的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本题第一个问题是对诗歌意象的考查,属于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考查,第二个问题是对诗歌精妙词语的考查。

解析:做这类试题,要关注古典诗歌“意象”与作者情感存在着的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因此,对此类问题的解答,从意象与感情的对应关系入手是捷径。

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五

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论证结构: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

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总分式——先总后分。

先分后总。

先总再分后总。

分析结构有两个重点:一是分析段落、层次,二是分析论证方法的使用。

分析段落层次时,首先看文章到什么地方完成了提出问题的任务;从什么地方开始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结束,归纳出结论。在分析问题时,还要注意论证方法的使用,如有的段集中使用事实举例的论证方法,有的段则侧重引用名人名言进行论证,有的段则集中阐述道理进行论证。\^o^/注意:段落的领起句往往是关键,要紧紧抓住它进行分析认知。

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六

总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种,平均每分钟得1分。默写题、选择题稍快一些,要给作文留足60分钟的时间。

二、各个题型时间分配。

(一)现代文阅读,3个选择题,共9分,大约需要10分钟。

(二)文言文,3个选择题,2个翻译题,共19分,大约需要15—20分钟。

(三)诗歌阅读题,2个小题,大约需要10分钟。

(四)默写题,6个空,共6分,控制在2分钟左右。

(五)大阅读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4个小题,大约需要25分钟。

(六)语言文字运用,大约需要15分钟。

(七)作文,共60分,最少需要60分钟,这是底线。即使时间不够,最好也有一个提纲,再动笔。

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七

最近考试语文作文都碰到材料作文题,不是不会写作文,而是找不准倾向性,老是得不到高分。比如这样一则材料,大概意思是:一个人买了一座房子,见院子里面杂草丛生,就把它们全部铲除。结果原来的主人告诉他,院子里有一株名贵的牡丹被他当杂草铲除了。那人第二次买房子时,依旧见到满园杂草,但他一直等到了秋季,看清了哪些是有用,哪些是没用的,并铲除没有用的。我从“价值”入手的,是金子都会发光。因为有用的花之前都看不出,但经过时间的洗礼,才显现出它们的价值。但这主题只算是第二等级,并没切对题。第一等级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之类的。

材料作文最重要的是找准题目的重点,通常这种题都是有内涵的。

遇到这种题,先看材料字面内容所表述的意思,然后想到其抽象意义,最后关于这个意义升华主题。

比如这题,就是说一个人原来有眼不识名贵花草,后来改正了。楼主想到了“价值”上,思路是对的。但是,注意,这里的材料是对比性的,这个人的做法前后是变化了的。这说明什么呢?主题应该关于一种行为或思考方式,才能够有改变,光是“价值”,是名词,没什么好变的。那么与价值有关的行为是什么?自然想到“对价值的判断”上。如何判断价值?联想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难事吧。

我做材料作文时,有个方法,就是关于这个材料想出三个不同的思路,一般选第三个思路来写,因为对一般人来说前两个思路都是大家容易想到的,这样基本上是第二等的作文,而第三个思路,假如不是牵强附会的话,一般就是一等作文的思路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八

今年我所在的学校举行了一次高中语文解题大赛,作为一名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中生,我自然是义不容辞地参加了这次比赛。在紧张的比赛中,我付出了很多努力,也获得了很多收获和体会。

第二段:备战过程。

在备战过程中,我主要是通过做题巩固自己的语文知识和技巧。我不仅做了很多历年的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还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和记忆名言警句、成语词语等语文常识。同时,我也和同学交流讨论,互相学习。我发现这种相互学习、讨论的方式让我收获更多。

第三段:比赛过程。

在比赛现场,我发现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合理分配时间,科学策略地解题。在比赛中遇到难题,我不急躁,也不放弃,而是冷静分析题目,找出生字义项,联系上下文判断,尝试改变思路。在比赛的最后一个小时,我还剩下一题没有做完,考场的时间也快到了。我决定放慢节奏,好好想一下,最终我成功地解出了这道题。

第四段:获得的收获。

通过这次比赛,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但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的优势和信心。这次比赛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我还学会了更合理地安排时间、制定有效策略,以及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思维难题。

第五段:总结。

通过高中语文解题大赛的经历,我得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我认为,只有不断挑战自己,才会不断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我会继续保持自己的学习状态,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九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面临着即将到来的高考,语文成绩是我最为注重的,因此,我非常重视这一次高中语文解题大赛。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答题,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次比赛带给我的收获和启示。

第一段:明确目标,提高基础。

在备战比赛之前,我清楚地认识到一定要明确目标,因此,我通过阅读往年的试题和分析学霸答题思路,总结出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为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深刻理解到语文是一个技巧和思维活动的综合体,所以,我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如诗词歌赋、修辞手法等。同时,加强单词的积累,深入理解和掌握语文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和文献理解能力,使得自己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出正确的答案。

第二段:综合素质,注重细节。

在考试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外,比赛中还需要综合素质。比如,我在快速阅读文章的时候,需要注重细节,以便在紧张的时间内快速找出相关内容,从而解答问题。同时,我还要保持冷静,不让压力影响思路和判断,并对不能理解的题目不要浪费过多时间,在紧急的情况下要保持效率。换句话说,在比赛中,技能和素质并重,这是一次全面提高自己的过程。

第三段:变化多样,灵活应对。

总的来说,语文解题大赛的试题有些变化多样,特别是学科的拓展和频繁的思考要求。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变化之中求稳定,寻找其中的规律和套路,及时进行知识的备战和融汇贯通,使得我们能够迅速适应变化和应对挑战。我们也需要灵活应对,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灵活转化运用到解题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段:思路清晰,答案准确。

作为高三学生,每天都有必须要完成的大量作业和复习内容,而且时间紧迫,随时都需要处理多个事情。因此,在瞬息万变的语文解题大赛中,需要我们清晰的思路和正确的答案。如何做到这点?首先要加强思维的训练,提高自己的内省和分析能力,注重问题阐述和思路逻辑的清晰性。其次,需要多一些总结和反思时间,从做错的题目中寻找答案和经验教训,为下一次备战和比赛积累经验。

第五段:心态稳定,持续努力。

最后,要说到自我价值和心态调节这个方面了。不管在任何的比赛中,要保持心态的稳定非常重要,快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从而使自己达到最佳状态。同时,要积极面对考试中的挑战,去学习他人的优点和方法,一步一步地超越自我,持续不断地努力。

在这次高中语文解题大赛中,我当机立断,紧张充分地投入战斗,以高度的自信和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目标。通过这场比赛,我清楚了解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地磨练自己的技能和素质,最终建立了自信和信念,为取得更好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语文材料作文解题方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近考试语文作文都碰到材料作文题,不是不会写作文,而是找不准倾向性,老是得不到高分。比如这样一则材料,大概意思是:一个人买了一座房子,见院子里面杂草丛生,就把它们全部铲除。结果原来的主人告诉他,院子里有一株名贵的`牡丹被他当杂草铲除了。那人第二次买房子时,依旧见到满园杂草,但他一直等到了秋季,看清了哪些是有用,哪些是没用的,并铲除没有用的。我从“价值”入手的,是金子都会发光。因为有用的花之前都看不出,但经过时间的洗礼,才显现出它们的价值。但这主题只算是第二等级,并没切对题。第一等级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之类的。

材料作文最重要的是找准题目的重点,通常这种题都是有内涵的。

遇到这种题,先看材料字面内容所表述的意思,然后想到其抽象意义,最后关于这个意义升华主题。

比如这题,就是说一个人原来有眼不识名贵花草,后来改正了。楼主想到了“价值”上,思路是对的。但是,注意,这里的材料是对比性的,这个人的做法前后是变化了的。这说明什么呢?主题应该关于一种行为或思考方式,才能够有改变,光是“价值”,是名词,没什么好变的。那么与价值有关的行为是什么?自然想到“对价值的判断”上。如何判断价值?联想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难事吧。

我做材料作文时,有个方法,就是关于这个材料想出三个不同的思路,一般选第三个思路来写,因为对一般人来说前两个思路都是大家容易想到的,这样基本上是第二等的作文,而第三个思路,假如不是牵强附会的话,一般就是一等作文的思路了。

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一

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

(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

(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词:诸焉。

1语文里可能一些学生除了作文后就头疼文言文,毕竟,文言文里的知识点太多,而且涉及的面也较广,所以同学们在遇到文言文的时候会打退堂鼓。

2拿到文言文的时候,先通读一遍,然后明白,这段文言文大概出自哪段历史,大概讲了什么样的中心故事,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和意境是什么。这是粗略的第一步。

3接下来,仔细看一下后面的答题,问题,记下来,有可能会让你找到主旨思想,以及主题或者是某些段落里的细节,这个时候,你就要回过头去再仔细看一遍提供的这篇文章了。

4接下来,就是几个关键。关键一:通假字。对于文言文里的通假字来讲,我们一定要掌握住。这个就得靠你平时的积累了。在考试中要善于发现这些通假字,并找出来,并能理解其真实的意义和意思。

5关键二:古今同字不同意字。对于一些特殊的文字,现代里的意思已经和古代里的意思完全不同了。这个时候,你可以把其用笔画出来,然后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和辨识。一般情况,这些词在古代文里的意义会有很大的出入。

6关键三:虚词的使用。文言文里常见的就是虚词的出现,例如,而,何,乎等。这些词,看似没有什么作用,可是却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可以起连结的作用,或者是起到语气转换的作用等。遇到这些词的时候,要看好是否肯定或者是否定。

7关键三:联系实际生活。所有的文言文的测试,最终的目的,都会让你联系到现实的生活,例如,某一个问题,如果在古代会如何,如何放在现代会如何。所以,同学们在遇到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思考一下现代。

8关键四:文言文之所以会出现在高考语文卷里,这是因为其有着重要的意义,同学们遇到后,一定要记得,不能放弃,最好是多看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就把文言文放在最后做。

第一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帮助题目答题。

第二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考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考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三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考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1.留:。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比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2.删:。

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3.补:。

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比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4.换:。

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如《观潮》:“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这里的“岁”应换成“年”。

5.调:。

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6.选:。

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7.译:。

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如《核舟记》:“石青糁之。”这里的“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时必须译出。

8.意:。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如《鸿门宴》:“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9.缩:。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10.扩:。

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二

作为高中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语文学习不仅是考试得分的关键,更是培养思维能力,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参加语文解题大赛,则是展现语文能力的平台和锻炼思维的良机。在经历了一次语文解题大赛后,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加以改进之处。

一、面对题目的心态和技巧。

解题前的心态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在比赛之前,我通过对往届试题的研究以及老师的指导,了解了一些解题技巧,例如仔细阅读题目,确定题目类型,思考针对性的解题方法,以及不断练习等等。在比赛过程中,我时刻保持冷静的心态,避免被紧张情绪影响了解题。同时,我还通过快速浏览和分析题目,找到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加快解题速度。总结来说,解题前的心态和技巧不仅能够提高解题效率,还能够帮助我们把握解题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事半功倍。

二、知识储备的积累和系统化。

语文解题大赛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从诗歌赏析到文言文解析,令人应接不暇。因此,对语文知识的储备和系统化整理至关重要。经过复习,我意识到自己原来对于一些概念和理论理解不足,需要补齐这些知识空缺,并通过不断的练习,加强对于语文知识的记忆。此外,我发现还需要建立起系统的语文知识网络,而非孤立地记忆一些片段知识点,这样才能够理清知识的脉络,更好地应对各类题目。

三、严谨的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

语文解题大赛不仅考察了我们的语文知识和解题能力,还考验了我们的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在平时多进行积累,增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具体来说,这包括了多读好书,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多写好文章,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多听好音频,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和口才。这样,不仅可以在实际解题中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题意,还能够在即将来临的高考和职业生涯中受益匪浅。

四、合理分配时间和提高效率。

在比赛中,时间非常宝贵,合理安排时间和提高效率是关键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注意划分每道题目的时间,避免时间卡在某个题目上,导致其他题目无法完成。同时,在解题过程中,要保持清晰的思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挖掘出各个题目的精髓和重点,做到高效解题。此外,多做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也是必要的。

五、团队协作和心理调节。

语文解题大赛不仅是个人能力的展现,更是团队协作的体现。因此,和队友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作,以及在比赛中的相互支持和鼓励都非常重要。此外,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到小失误或错误,这时候,及时调整心态,保持自信,并进行及时的心理调节也是非常关键的。

总之,语文解题大赛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成长的机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改进。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语文学习中继续前行,在语文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步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

高中语文解题大赛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三

题目形式一般为“__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或者“__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给分依据:表态1分+含义1分+作用1分。

2、拓展应用类题型。

题目形式一般为“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谈谈你的感悟或启发)?”。

给分依据:结合本文1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感悟或启发1分,分值一般3分左右。

【答题格式】文中说到(主题或观点),其实,在我的生活中上,也有(生活事例),我觉得(启示或看法)。

高难度题型。

1、请围绕文章论点(或给__段),补充一个论据。

答题要点:看清楚是补充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如无要求,则选择自己认为简单的类型来补充。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名人/事件等)。

2、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论证结构)。

要熟悉论文的常见结构,从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理清顺序。

【答题格式】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