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激活市场主体心得体会总结 如何服务市场主体心得体会(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9:37:16 页码:7
激活市场主体心得体会总结 如何服务市场主体心得体会(六篇)
2023-01-10 09:37:16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激活市场主体心得体会总结一

1、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政策环境

电影产业的政策环境整体趋好,部委之间的互动和协作逐渐增多,文化部、广电局出台的政策,得到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的配套支持和实施条件补给。

20xx年9月,国务院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旨在提升文化产业水平、促进电影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电影行业由行政法规监管转向专门法监管。《(草案)》提出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便利市场主体、社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首次对社会资本投资电影摄制等业务不做限制。同时减少了行政审批,强化了备案制在电影摄制、放映和对外展销环节的运用,有利于减少行政审批缩短投资周期;在信息公开方面也强调主管部门及时公布电影基本情况和放映环节经营单位的情况,利于减少行业重复投资。《(草案)》在专项基金、税收优惠、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等多方面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将助力全产业链全面均衡发展。

《电影产业促进法》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

政策覆盖全产业链

经济环境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需求会进入快速发展期,人均 gdp 达到 5000 美元时就会出现井喷式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经济数据,20xx 年中国人均 gdp 约为7485 美元,文化需求被迅速激活,人均gdp增长为其电影消费奠定了经济基础。20xx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镇化推动了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身,在初期为了吸引客流,影院配套不可或缺。商业地产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影院投资的增长,20xx年底,中国影院数量达到5700家,银幕数量2.36万块,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

资本、互联网经济和影视产业化布局成为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环境因素。20xx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中涉及影视行业并购事件已超过30件,平均一周一件并购案,而去年a股涉及影视行业的并购案件为54件。20xx年以来资本对电影产业的渗透,延续了 20xx 年的资本热度和景气,运作模式包括影视基金、借壳上市、上市公司并购等。bat 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和商业主体开始影视业务布局,分别成立爱奇艺影业、百度影业、阿里影业、腾讯影业等公司,通过互联网功能和平台优势,挖掘电影产业链存量市场,并开始探索电影后产业环节的增量部分。同时上市影视公司寻求多元化发展,以丰富互动娱乐业务为目标,如华谊兄弟领投手游发行商咸鱼游戏a轮融资。

社会环境

观影人群快速增长,90后成观影主力。20xx年上半年中国电影总观影人次再次高速增长,同比增长46%。从观众年龄分布来看,90后已经成为观影主力,占比从20xx年的52%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7%,其中,95后观影群体迅速扩大,占比从20xx年的仅4%窜升至今年初的15%。从学历分布看,大学本/专科占到8成,高知白领成为中国核心电影观众,该群体对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代表了主体电影观众的意见。

中国电影新力量正在快速崛起,新晋、跨界导演作品以及话题性、粉丝电影显著增加,这些电影打破固定模式,受到年轻主流和核心观众的喜爱。随着影院终端的发展,观众可接受的内容和信息愈加广泛,观众对电影内容的需求会趋于定向和精细。

2、电影产业规模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规模整体在高速增长,国内票房收入占比逐年增高,从20xx年的61.8%攀升到20xx年的81.4%,国内票房增速除 20xx 年低于产业规模增速之外,20xx-20xx 年都以高出 10%的速度增值,但 20xx 年差值缩窄到 5%以内,电影产业规模增速的动力开始部分转向到国内非票房和海外销售的拉动上,20xx-20xx 年二者的平均增速分别为32.1%、32.8%,可以预见后续几年二者将逐步保持稳定增速,共同带来产业规模的增加。不过,参照北美电影业的发展情况,中国电影产业成长的动力,在未来都需要借助多元盈利渠道来拓展。

电影市场票房收入方面,20xx年1月-6月,中国大陆市场票房总计202.4亿,同比增长48.9%。20xx上半年新片158部(1月1日-6月30日上映),其中国产影片117部,票房86.7亿,单部平均票房7410万;进口影片33部,票房107.1亿,单部平均票房3.2亿;特殊影片8部(纯港片和纯台片),票房6105万,单部平均票房763万。

纵观过去几年的票房趋势,国产片和进口片票房贡献净差在 20xx-20xx 年大致维持在 8-12%比例,20xx 年被后者反超为-4%,20xx年恢复反弹后拉大到 18%,20xx 年实现回归,恢复到平均范围内。在国产片和排片保护政策,以及引进片审查机制背景下,预计后续几年国产片和进口片的贡献差值将继续维持在平均范围内。从国产片、进口片票房增速对比来看,二者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37%、40%,前者对中国电影总票房的贡献度要低于后者,国产片需要进一步提高票房竞争力。

20xx年上半年国内票房过亿的影片总计42部,其中国产影片22部,票房81.1亿,吸引2.3亿人次观影;进口影片20部,票房104.9亿,吸引2.8亿人次观影。国产过亿影片票房集中在2-5亿区间,进口过亿影片则在1-2亿区间及9亿以上区间占较多数量。

全球范围内,20xx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增速与20xx年相比下降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北美市场放缓所影响。艺恩咨询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电影票房仍将保持5%的平均增速。

继20xx年票房出现负增长后,20xx 年北美电影票房增速再次掉入负增长,延续了20xx 年票房增速放缓之后的颓势,导致110亿美元大关的票房预期成为泡影。缓速增长甚至下降将成为未来北美票房市场的一个特点,原因包括观影人次增长乏力、票价压力、其他发行窗口分流、续集表现不佳、全球发行问题等因素。事实上,这种下降趋势还发生在日本、英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多数国家。

不过,20xx年北美、亚洲、西欧仍为全球重要电影票房市场,其中中国电影票房占全球电影总票房总额突破10%,相较于20xx年增长2.5%;相应地,北美由20xx年的30.4%占比下降了2.7%,北美的市场总额进一步被分摊;中国与北美之间的总额差距由20xx年的20.4%,缩窄为20xx年的15.2%,但是中国票房仍不及北美的一半。

3、电影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产业链延伸、跨界经营和互联网化并购潮将会持续

影视公司的跨界行为是以围绕产业链的细分领域而进行,具备清晰盈利模式的手游业务成为诸多影视公司参投的重要对象;宣发部分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最为直接,因而也成为影视公司加强产业链整合力度的关键节点,通过对外并购、产品研发等手段覆盖在线购票相关业务。

影视公司与互联网的联姻表现在跨界和互联网化过程,产业链中的内容制作、终端和衍生品节点成为互联网化的重要实施方向,如阿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参与华谊20xx年36亿定增方案,华谊以此接入阿里电商和腾讯社交娱乐资源,并有针对地进行项目合作与计划执行。

20xx-20xx年影视公司跨界与互联网化分析

在线票务高速发展,电影发行去中介化

20xx年到20xx年是在线票务高速发展阶段,根据易观智库数据,20xx年第1季度中国在线电影票务(包括传统线上团购和在线选座)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3.42%,具有市场先发优势的猫眼电影、格瓦拉排名一二,bat旗下的微信电影票、淘宝电影、百度糯米也在奋起直追。电影在线票务主要把握的是电影的发行、营销环节,利润主要来源于票务服务费、宣传发行费。近期,参与联合出品的电影,票务网站参与出品的电影可以最终进行票房分成,票务网站盈利模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线票务网站已经部分具有发行功能,未来这一趋势会被进一步强化。

电影营销进入移动互联时期

电影产业的互联网化最先开始于营销领域。早在门户网站时期,电影互联网营销主要表现为在新浪、搜狐等门户的娱乐版块发布电影上映信息以及相关新闻报道,这实质上仅是纸媒、电视等传统媒体电影宣传内容向互联网的迁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营销。社交网站时期,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蓬勃兴起,20xx年《失恋 33 天》迎合了这种传播趋势,在社交网站发布预告片,进行病毒式传播,在票房冷清的11月创造了 3.5 亿元的佳绩。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营销以其精准性高、互动性强等优势迅速获得广告主认可,20xx 年中国移动营销市场规模达到134.3亿元,20xx年达到472.2亿元,未来电影营销移动化的趋势将会加强。

院线集中度提高、影院建设城市层级下沉

目前我国院线行业集中度较低,而院线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对上游物业租赁的议价能力,降低成本,与上游采用更为灵活的分账比例及合作形式,提高盈利能力。万达院线的上市刺激了院线市场的资本集中和市场聚集,院线行业将从充分竞争阶段过渡到规模和品牌竞争阶段,大地院线、金逸院线、上海联合等将加速 ipo 步伐;国内院线或将在资本市场的帮助下进行一系列的兼并收购,形成 5—8 条主力院线拥有80%左右市场份额的格局,使得院线市场真正地成熟起来。届时,电影产业链上的放映环节发挥终端优势,在影院银幕数的增长之下带动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的扩张。

随着一线城市影院建设的逐渐饱和,影院投资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流动,城市层级下沉。20xx年新增1234 家影院,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之外,二、三线城市共建设803家影院,占总影院数的 65%,一线城市仅占 10%,这表明一线城市对新建影院不再具有吸引力,二、三线城市正式成为院线竞争的主要阵地。除一线城市影院建设市场的相对饱和之外,二、三线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也是重要的原因,它们的人口规模都在百万以上,拥有一定的居民消费能力,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相对合理化的成本投入,诱使影院投资公司纷纷将目光锁定二、三线城市。

二、电影行业产业链分析

1、电影行业产业链

从传统的产业链来看,电影行业主要分为制片商、发行商、院线和影院四个环节。其中制片和发行处于产业链上游,而院线和影院处于下游。后续几个部分我们将按此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

电影产业链

20xx年以来,以bat为主体的互联网公司加速进入影视产业,他们以技术、平台、用户思维重塑影视产业链,带来影视产业格局新发化,并在颠覆影视产业链中寻找利润空间。 bat从视频平台和渠道端定位,逐步向上游内容环节和终端用户延展,分别通过宣发、ip孵化、众筹投资,以及大数据分析、在线票务、在线点播等手段,介入内容制作和观众营销,影视产业链节点更趋多元,利益市场化带来新模式和新商业机会,影视内容、互联网模式与城镇经济、居民娱乐消费的连接更加紧密。我们将在企业介绍章节中更为详细的介绍bat在电影方面的业务布局。

互联网化影视产业链

互联网的进入为电影融资、项目筹备提供了一些便利。融资方面,对于大额资金而言,各种影视线上创投平台层出不穷,直接对接电影片方和资金方,并在项目筛选、评估方面提供增值服务,使更多的业外资本能够更加便捷、更加专业的分享电影产业发展的红利,避免了投资的盲目性;对于小额资金而言,众筹在电影产业开始兴起,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类众筹产品投资门槛已降至100元,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电影的投资人。

项目筹备方面,电影项目决策一直以来较为盲目,缺乏理性数据支持。传统电影产业无法记录的数据可以在互联网上沉淀下来,如用户视频网站电影观看数据,影院用户观影行为数据,票务网站电影购票数据等等。通过对这些海量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制作方可以得出有效的项目目标观众属性数据,观影行为数据、ip 舆情数据等等,为项目编剧、选择演员提供重要依据,大大降低电影投资风险。

以猫眼电影、格瓦拉为代表的电影在线票务平台蓬勃兴起,对传统电影发行产生了剧烈影响。在线电影票务网站绕过院线和影院,连接观众和座位,并且依靠观众向片方要营销费用,向院线争取排片,打乱了传统的发行、放映体系。三四线城市是目前中国电影票房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这些区域单个影院或城市的票房产出有限,而传统的电影发行公司渗透成本高。线上发行边际成本低,可提升这类城市的发行效率。

互联网已经成为观众获取电影营销物料的主要渠道,占比 92.25%。其中从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获得电影上映信息的人群占据43.77%,从视频网站贴片广告、预告片获得信息的人群占据 13.35%。微博重传播、视频网站重内容,两者结合成为电影片方进行营销宣传的主要平台。

整体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主要以票房分账来实现。从目前来看,除去电影基金(5%)和营业税(3.3%)以外,剩下的分账制片方+发行方占到了43%,院线+影院占到了 57%,且无论是国产片还是海外片,院线+影院的分成比例大约都在 55%-60%之间,十分稳定;发行环节则存在较大的差异。

各类型影片分账比例

注:(1)分账大片是指按照票房分账的形式引进的电影,分成比例为扣除电影专项资金及营业税后,制片方获得25%,发行方分成比例 18,其余为院线和影院;分账片来自美国好莱坞,影片质量优良,上映时间一般与北美基本同步或滞后一个月以内;

(2)批片是指直接买断国内发行权而不需和制片商分账的电影,电影不局限于美国,发行权购买金额从几十万美元到几百万美元不等,整体质量和分账片有差距;扣除电影专项资金及营业税后,发行方票房分成比例 43%,院线及影院分57%。

票房的分账按照层层抽取方式进行:

1. 影院收到票房收入后,扣除电影基金和营业税,按照合约收取应得部分的分账,然后交给院线(如有)或发行方;

2. 院线扣除分账后将剩余部分交给发行方;

3. 发行方收取发行代理费、服务费或按比例收取分账收入,扣除代垫的宣发费用(如有)后,将剩余部分交给出品方;

4. 出品方收到分成后确认收入或缴纳指标管理费(进口片)等相关费用。

除影院缴纳的3.3%营业税外,其它各方不需缴纳营业税;上映后至票房结算至发行方至少需要3个月;结算至出品方需要3到6个月。

2、制片市场分析

以 20xx 年为分界点,国产故事片产出总部数开始从稳步增长转为减量减速,国产片从数量竞争开始步入到单片产出效果和票房竞争阶段,提高产能利用率成为关键。作为电影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院线上映成为衡量影片投资回报的基本要素,国产片上映比例已从20xx年的低谷改善至目前已跨越 60%,但对于电影投资制片方,还需关注除上映比例之外的票房总数、票房增长潜力、周票房占比及增长速度等最终产出结果。

20xx 年各类型电影中动作、科幻、爱情影片累计票房贡献比例高达 66.3%,此三种类型基本上各占 22%的市场总额,成为电影市场主流细分类型;相反,战争、剧情、纪实等近期观影市场缩小或偏小众的类型影片,累计票房贡献不到5%,相比于魔幻类型的有市场但供给偏少的特点,此三种类型属于市场虚火性质;另外,惊悚类型与魔幻类型一样,存在票房增长和产量优化的提升空间。单片票房占比产出上,科幻、魔幻、动作居前三甲。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有57.87%的被调研人群青睐科幻电影。就科幻片而言,国内影市的供给远远落后于中国观众们迅速增长的观影需求。中国科幻片起步正面临“内外困境”。一方面在好莱坞大片的连年轰炸下,国内观众已经被培养出“好莱坞科幻片适应症”,好莱坞影片的优势在于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贴切。另一方面,好莱坞科幻大片代表了美国先进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剧情、技术与思想都是国产科幻发展的软肋,可以说国产科幻几乎还没有真正的积累。但是好莱坞科幻片的成功意味着国内影市的潜力,并会刺激国产科幻加快进步。

国产片中,喜剧、爱情类影片受欢迎程度最高,其中喜剧类型收获超7成受访人群的青睐。《泰囧》、《致青春》和《心花路放》等喜剧和校园爱情片获得巨大成功,致使这类中小成本的电影逐渐受到业内重视。但是,这类影片作为类型片的一种,仍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目的和原则,这些影片开创了电影商业资本的时代,让场外资金看到了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而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对市场需求的贴切把握。

目前“ip”概念被热炒,由文学作品催生出热门ip,进而改编成电影的链条式产业逐渐受到行业重视。从调研结果来看,由小说、游戏及动漫转化而来的观影意愿合计达到75.27%,其中“非常强”观影意愿的人群占据37.19%,这意味着优秀的ip在改编电影前确实已经拥有了大量粉丝,而这些粉丝也是电影最直接的受众。但是转化率问题一直是片方的痛点,尤其反映在网络ip上,根据网文改编的影视作品,在人物关系对应、核心情节设计等方面仍然较为薄弱,导致很大一部分改编电影票房未如理想。

电影是动漫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国际化以及衍生性兼备。日本和美国是公认的动漫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动漫电影作为类型片的一种,经历数十载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在整个电影市场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美国,动漫电影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优秀的动漫电影延伸至全球市场,并借助脍炙人口的动漫角色向其他领域拓展衍生。

20xx年国内动漫电影票房达到30.5亿,同比增长88%,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11.3亿,同比增长85.2%。具体来看,华强动漫的熊出没票房达到2.48亿人民币,但大部分电影票房在 4000-6000 万之间,整体格局非常分散。

据艺恩咨询统计,国产动漫电影除了 11 亿的国内票房之外,还涉及到相关版权收入(海外版权、网络版权、电视版权、商品化授权等)约 6.2 亿,但与海外的著名ip相比,商品化率明显偏低。

20xx年动漫电影《西游之大圣归来》累计票房突破9亿人民币,击败《功夫熊猫2》获得国内动漫电影票房冠军,与此同时《大圣归来》获得了业内良好口碑,仅700多万元的宣发费用依赖口碑营销逆袭市场。《大圣归来》的成功点燃了国产动漫电影的热情,预计后续与海外动漫电影的竞争中,国漫电影的竞争地位将不断提高。

在制片市场竞争格局方面,20xx年电影制片机构top15 合占约 30%的市场总额,平均占比2%,市场较为分散,主体间的差距区分度不够,行业龙头实力有限。传统电影制片机构中,中影凭借数量优势继续取得的领先地位,万达影视加码电影制作环节,跃居民营公司首位;光线影业主力宣发,华谊兄弟实施去电影化战略,导致二者总额占比下降。一九零五网络作为电影频道子公司,在《变形金刚 4》高票房的助推下,市场上升最快,进入年度前五。文化投资公司华盖映月参与年度国产票房冠军《心花怒放》出品,分得1.27%总额;以电视剧为主业的中联华盟、华策影视、唐德国际在电影产业利好、影视联动效应作用之下,纷纷进入前十名。

上游制片环节竞争格局分散,究其原因,是新的主创力量和资本不断进入,且电影制片风险共担制度的普及,制作环节新晋力量参与制片市场的空间仍然很大;来自新人新作的优秀内容供给仍在爆发中。以 20xx 年现象级国产影片为例,《捉妖记》参与的制片机构达 11 家,《煎饼侠》参与制片机构为 4 家,《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参与制片机构 11家,且 3 部影片的主创团队均为新晋团队。

近三年票房前十影片制作方

3、宣发市场分析

20xx年中国电影发行企业市场总额,发行市场前十机构总份额接近 90%,其中中影、华夏由于垄断分账片发行,两家发行市场份额超过 50%。中影基本与20xx年持平,继续坐稳头把交椅;华夏以超二成的比例独居第二阵营。光线、博纳和万达跻身top5,影联传媒、福建恒业和安石英纳异军突起,传统豪强华谊兄弟表现较为颓势。

值得关注的是,光线传媒、万达影视、乐视影业均为纵向整合经营特点突出的公司,在20xx年之后快速崛起。光线传媒从发行环节切入制片,品牌及份额快速扩张;万达影视与万达院线具备“制片-发行-放映”纵向一体化经营基础;乐视影业长于发行,并有乐视网作为新媒体院线渠道支撑。

如果仅考虑国产片市场,光线、博纳、万达、乐视、华谊几大公司发行份额在 60%左右。

20xx-20xx中国电影发行市场集中度top10

根据艺恩咨询的数据,20xx年中国电影营销费用从20xx年的11亿元增至20xx年的36亿元,增速从 20xx 年起稳定在 20%至 25%之间。从营销手段和方式上看,新的营销模式层出不穷,有视频营销、整合营销、大数据营销、跨ip营销、移动营销等。影片要素方面,影评和口碑在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也远超其他基本要素,这意味着ugc模块价值所在,用户参与并完成整个观影流程的闭环,使得影片再次传播。

4、院线、影院市场分析

我国的“院线制”是在国家行政引导下起步。最初,电影到达观众主要是按照行政区域供片,采取省市县逐级层层发行放映的模式,为了提高发行效率,引入市场化机制,20xx年12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联合颁发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正式确立了院线为主体的发行放映体制,由院线直接对接发行制片单位,成为我国院线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20xx年6月我国首批30条院线正式成立运营,大多是由当地省市电影公司转制而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xx年底,全国共有院线47条,国有院线占主导,但民营院线快速成长渐成主力。

在整个电影产业链中,院线及影院处于中下游,主要涉及电影的院线发行和放映部分,按照现行的票房分账制度,在扣除了 8.3%电影发展基金和税金的净票房中一般可占52%的比例,确保了较好的现金流水平。院线的经营模式主要分纯资产联结、资产联结为主加盟为辅和签约加盟为主三种模式。纯资产联结以万达院线为代表,能够实现旗下影院的统一品牌和统一管理,海外对标院线也大多是这一模式。以资产联结为主加盟为辅的模式以广东大地和金逸珠江为代表,而中影星美、北京新影联和上海联合则是以签约加盟为主、资产联结为辅。

我国现有城市院线的经营模式

截止到 20xx 年底,中国城市院线数为47条,农村院线252条,二者双双增长,但是由于实际上很多农村院线采取得合并运作,因而实际的农村院线数量为231条。未来国内城市院线将在整合、并购之中实现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运营效率的提高,形成 5-8家规模较大的龙头院线;另外,农村院线数量则在政策性扩展保护下缓慢增长。

20xx 年城市院线总票房为 294.21 亿元,国内47条城市院线中过亿院线达33条,同比增长4条。突破 10 亿院线较 20xx 年增加 4 条到 10 条,主力院线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维持“一超多强”局面。根据院线年度总票房及增速、市场总额等维度,院线前三梯队为:第一梯队,年总票房在40亿元以上,目前只有万达院线属于此区间,为格局中的“一超”;第二梯队,年总票房在 20-30 亿元之间,分别是中影星美、大地院线、上海联和院线、广州金逸珠江、中影南方新干线5条院线;第三梯队是年总票房在10-20 亿元之间,分别是浙江时代、中影数字院线、横店院线、北京新影联4条院线。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xx年我国排名前五的院线产出了45.35%的票房份额,低于北美前五大院线53.7%的份额,且远低于韩国和香港的80.00%以上,因此相较成熟市场,我国院线市场的集中度有待提升。

20xx年全球院线集中度情况

在电影院方面,20xx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影院600家,新增银幕数为2449块,平均每日新增13.5块,全国累计银幕26244块,银幕增长率同比下降6%。

新增影院数增长缓慢与影院上座率普遍低下不无关系,20xx年全国影院上座率不足16%,影院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而20xx至20xx年全国影院平均上座率仅为13%~16%,85%的产能被闲置,这意味着提升上座率与观影频次将大有作为。

5、在线票务市场分析

在线票务服务在智能硬件普及和人口红利的因素下,迅速发展导致市场扩充,但是竞争同质化严重。截止到目前,全国至少80%的影院已经支持线上售票。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预计到20xx年底,支持线上售票的影院比例将至少提升至85%。

在线票务业务有多方切入,包括影评网站、院线、社交平台、入口类app、团购网站、专业票务网站、电商网站等。下面简单对各类参与方作简单介绍:

影评网站:豆瓣、时光网等以影评、电影评分为重要产品的网站,用户以电影发烧友为主。这类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高,观影频次高,购买转化潜力大,此类网站线上电影用户资源优势强。但一般不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进行线下影院拓展。影院资源的掌控能力,以及未来对二三线城市的深耕是其未来发展瓶颈。

院线:院线系票务网站建立的初衷在于方便影院会员购票,提高观众的忠诚度。由于直接把控影院资源,院线系票务网站在价格,与制片沟通效率方面,占据优势。院线系票务网站以自己旗下影院为主,影院数量较少是用户不愿意购买的直接原因。

社交平台:由于社交平台已成为电影片方进行电影宣传的重要阵地。口碑作为观众观影前重要的考量指标,对观影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社交关系相对封闭平台,微博在话题发酵,观影舆论形成、影片造势方面均成为其优势体现。

入口类app:入口类模式主要是在超级app中嵌入直接支持购票的入口,依托本身的用户优势及产品属性(比如地理属性、支付属性等)关联电影票务。百度入口为:百度搜索+百度地图+百度糯米、微信入口:app钱包+微信上的院线公众号、支付宝入口:支付宝app的淘宝电影入口。从bat三家入口对比来看,百度覆盖更全面,而微信的入口较深、影响购票体验,但是其朋友圈的广告价值意义重大。支付宝的购票导引主要借助低价票推送,竞争手段单一,用户形成习惯购票意识较难。

团购网站:团购网站拥有成熟的o2o商业模式,且目前同时支持在线选座和团购电影票业务。团购类网站线上拥有多年积累的海量生活服务用户和线下全国各线城市的地推、商家资源布局,三四线城市已充分渗透。目前团购的电影票业务开始分化:一类是细分业务,垂直电影发展,以美团为例,单独成立猫眼电影独立运作,目前在在线选座市场占据35.9%的份额。另一类是以百度糯米和大众点评为主,以构建多场景生活消费,给电影票业务做增量。

专业票务网站:专业票务网站成立时间较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综合类的票务网站,如格瓦拉、蜘蛛网,还售卖运动场馆等其他票务;一类为电影票专营网站,如卖座网、抠电影。专业化程度高,善于线上、线下活动的策划、实施,专业票务网站有自己的用户社区进行观影评论、互动,用户粘性高,体验性好。

电商网站:京东类电商网站的电影票在线售票业务,由于具有流量优势以及健全交易支付体系,电影票导流即可正常运营。由于线下影院资源布局严重不足,在实际业务中,此类票务公司以与专业电影票务公司合作模式为主,接入网票网、抠电影等网站平台。

20xx年中国电影票房线上出票135.7亿元,占到该年总票房的45.8%,同比上涨179.07%。20xx年1季度中国在线电影票务市场收入为60.8亿元,占据63.42%市场份额,其中在线选座占42%,传统线上团购占21%,总体同比增长95.69%,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线票务市场资源进一步集中,体现在猫眼、格瓦拉等垂直票务厂商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增大,由此也拉动在线选座占比快速提升

推荐激活市场主体心得体会总结二

一、电影产业发展概况

1、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政策环境

电影产业的政策环境整体趋好,部委之间的互动和协作逐渐增多,文化部、广电局出台的政策,得到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的配套支持和实施条件补给。

20xx年9月,国务院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旨在提升文化产业水平、促进电影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电影行业由行政法规监管转向专门法监管。《(草案)》提出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便利市场主体、社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首次对社会资本投资电影摄制等业务不做限制。同时减少了行政审批,强化了备案制在电影摄制、放映和对外展销环节的运用,有利于减少行政审批缩短投资周期;在信息公开方面也强调主管部门及时公布电影基本情况和放映环节经营单位的情况,利于减少行业重复投资。《(草案)》在专项基金、税收优惠、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等多方面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将助力全产业链全面均衡发展。

《电影产业促进法》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

政策覆盖全产业链

经济环境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需求会进入快速发展期,人均 gdp 达到 5000 美元时就会出现井喷式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经济数据,20xx 年中国人均 gdp 约为7485 美元,文化需求被迅速激活,人均gdp增长为其电影消费奠定了经济基础。20xx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镇化推动了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身,在初期为了吸引客流,影院配套不可或缺。商业地产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影院投资的增长,20xx年底,中国影院数量达到5700家,银幕数量2.36万块,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

资本、互联网经济和影视产业化布局成为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环境因素。20xx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中涉及影视行业并购事件已超过30件,平均一周一件并购案,而去年a股涉及影视行业的并购案件为54件。20xx年以来资本对电影产业的渗透,延续了 20xx 年的资本热度和景气,运作模式包括影视基金、借壳上市、上市公司并购等。bat 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和商业主体开始影视业务布局,分别成立爱奇艺影业、百度影业、阿里影业、腾讯影业等公司,通过互联网功能和平台优势,挖掘电影产业链存量市场,并开始探索电影后产业环节的增量部分。同时上市影视公司寻求多元化发展,以丰富互动娱乐业务为目标,如华谊兄弟领投手游发行商咸鱼游戏a轮融资。

社会环境

观影人群快速增长,90后成观影主力。20xx年上半年中国电影总观影人次再次高速增长,同比增长46%。从观众年龄分布来看,90后已经成为观影主力,占比从20xx年的52%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7%,其中,95后观影群体迅速扩大,占比从20xx年的仅4%窜升至今年初的15%。从学历分布看,大学本/专科占到8成,高知白领成为中国核心电影观众,该群体对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代表了主体电影观众的意见。

中国电影新力量正在快速崛起,新晋、跨界导演作品以及话题性、粉丝电影显著增加,这些电影打破固定模式,受到年轻主流和核心观众的喜爱。随着影院终端的发展,观众可接受的内容和信息愈加广泛,观众对电影内容的需求会趋于定向和精细。

2、电影产业规模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规模整体在高速增长,国内票房收入占比逐年增高,从20xx年的61.8%攀升到20xx年的81.4%,国内票房增速除 20xx 年低于产业规模增速之外,20xx-20xx 年都以高出 10%的速度增值,但 20xx 年差值缩窄到 5%以内,电影产业规模增速的动力开始部分转向到国内非票房和海外销售的拉动上,20xx-20xx 年二者的平均增速分别为32.1%、32.8%,可以预见后续几年二者将逐步保持稳定增速,共同带来产业规模的增加。不过,参照北美电影业的发展情况,中国电影产业成长的动力,在未来都需要借助多元盈利渠道来拓展。

电影市场票房收入方面,20xx年1月-6月,中国大陆市场票房总计202.4亿,同比增长48.9%。20xx上半年新片158部(1月1日-6月30日上映),其中国产影片117部,票房86.7亿,单部平均票房7410万;进口影片33部,票房107.1亿,单部平均票房3.2亿;特殊影片8部(纯港片和纯台片),票房6105万,单部平均票房763万。

纵观过去几年的票房趋势,国产片和进口片票房贡献净差在 20xx-20xx 年大致维持在 8-12%比例,20xx 年被后者反超为-4%,20xx年恢复反弹后拉大到 18%,20xx 年实现回归,恢复到平均范围内。在国产片和排片保护政策,以及引进片审查机制背景下,预计后续几年国产片和进口片的贡献差值将继续维持在平均范围内。从国产片、进口片票房增速对比来看,二者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37%、40%,前者对中国电影总票房的贡献度要低于后者,国产片需要进一步提高票房竞争力。

20xx年上半年国内票房过亿的影片总计42部,其中国产影片22部,票房81.1亿,吸引2.3亿人次观影;进口影片20部,票房104.9亿,吸引2.8亿人次观影。国产过亿影片票房集中在2-5亿区间,进口过亿影片则在1-2亿区间及9亿以上区间占较多数量。

全球范围内,20xx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增速与20xx年相比下降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北美市场放缓所影响。艺恩咨询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电影票房仍将保持5%的平均增速。

继20xx年票房出现负增长后,20xx 年北美电影票房增速再次掉入负增长,延续了20xx 年票房增速放缓之后的颓势,导致110亿美元大关的票房预期成为泡影。缓速增长甚至下降将成为未来北美票房市场的一个特点,原因包括观影人次增长乏力、票价压力、其他发行窗口分流、续集表现不佳、全球发行问题等因素。事实上,这种下降趋势还发生在日本、英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多数国家。

不过,20xx年北美、亚洲、西欧仍为全球重要电影票房市场,其中中国电影票房占全球电影总票房总额突破10%,相较于20xx年增长2.5%;相应地,北美由20xx年的30.4%占比下降了2.7%,北美的市场总额进一步被分摊;中国与北美之间的总额差距由20xx年的20.4%,缩窄为20xx年的15.2%,但是中国票房仍不及北美的一半。

3、电影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产业链延伸、跨界经营和互联网化并购潮将会持续

影视公司的跨界行为是以围绕产业链的细分领域而进行,具备清晰盈利模式的手游业务成为诸多影视公司参投的重要对象;宣发部分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最为直接,因而也成为影视公司加强产业链整合力度的关键节点,通过对外并购、产品研发等手段覆盖在线购票相关业务。

影视公司与互联网的联姻表现在跨界和互联网化过程,产业链中的内容制作、终端和衍生品节点成为互联网化的重要实施方向,如阿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参与华谊20xx年36亿定增方案,华谊以此接入阿里电商和腾讯社交娱乐资源,并有针对地进行项目合作与计划执行。

20xx-20xx年影视公司跨界与互联网化分析

在线票务高速发展,电影发行去中介化

20xx年到20xx年是在线票务高速发展阶段,根据易观智库数据,20xx年第1季度中国在线电影票务(包括传统线上团购和在线选座)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3.42%,具有市场先发优势的猫眼电影、格瓦拉排名一二,bat旗下的微信电影票、淘宝电影、百度糯米也在奋起直追。电影在线票务主要把握的是电影的发行、营销环节,利润主要来源于票务服务费、宣传发行费。近期,参与联合出品的电影,票务网站参与出品的电影可以最终进行票房分成,票务网站盈利模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线票务网站已经部分具有发行功能,未来这一趋势会被进一步强化。

电影营销进入移动互联时期

电影产业的互联网化最先开始于营销领域。早在门户网站时期,电影互联网营销主要表现为在新浪、搜狐等门户的娱乐版块发布电影上映信息以及相关新闻报道,这实质上仅是纸媒、电视等传统媒体电影宣传内容向互联网的迁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营销。社交网站时期,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蓬勃兴起,20xx年《失恋 33 天》迎合了这种传播趋势,在社交网站发布预告片,进行病毒式传播,在票房冷清的11月创造了 3.5 亿元的佳绩。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营销以其精准性高、互动性强等优势迅速获得广告主认可,20xx 年中国移动营销市场规模达到134.3亿元,20xx年达到472.2亿元,未来电影营销移动化的趋势将会加强。

院线集中度提高、影院建设城市层级下沉

目前我国院线行业集中度较低,而院线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对上游物业租赁的议价能力,降低成本,与上游采用更为灵活的分账比例及合作形式,提高盈利能力。万达院线的上市刺激了院线市场的资本集中和市场聚集,院线行业将从充分竞争阶段过渡到规模和品牌竞争阶段,大地院线、金逸院线、上海联合等将加速 ipo 步伐;国内院线或将在资本市场的帮助下进行一系列的兼并收购,形成 5—8 条主力院线拥有80%左右市场份额的格局,使得院线市场真正地成熟起来。届时,电影产业链上的放映环节发挥终端优势,在影院银幕数的增长之下带动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的扩张。

随着一线城市影院建设的逐渐饱和,影院投资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流动,城市层级下沉。20xx年新增1234 家影院,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之外,二、三线城市共建设803家影院,占总影院数的 65%,一线城市仅占 10%,这表明一线城市对新建影院不再具有吸引力,二、三线城市正式成为院线竞争的主要阵地。除一线城市影院建设市场的相对饱和之外,二、三线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也是重要的原因,它们的人口规模都在百万以上,拥有一定的居民消费能力,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相对合理化的成本投入,诱使影院投资公司纷纷将目光锁定二、三线城市。

二、电影行业产业链分析

1、电影行业产业链

从传统的产业链来看,电影行业主要分为制片商、发行商、院线和影院四个环节。其中制片和发行处于产业链上游,而院线和影院处于下游。后续几个部分我们将按此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

电影产业链

20xx年以来,以bat为主体的互联网公司加速进入影视产业,他们以技术、平台、用户思维重塑影视产业链,带来影视产业格局新发化,并在颠覆影视产业链中寻找利润空间。 bat从视频平台和渠道端定位,逐步向上游内容环节和终端用户延展,分别通过宣发、ip孵化、众筹投资,以及大数据分析、在线票务、在线点播等手段,介入内容制作和观众营销,影视产业链节点更趋多元,利益市场化带来新模式和新商业机会,影视内容、互联网模式与城镇经济、居民娱乐消费的连接更加紧密。我们将在企业介绍章节中更为详细的介绍bat在电影方面的业务布局。

互联网化影视产业链

互联网的进入为电影融资、项目筹备提供了一些便利。融资方面,对于大额资金而言,各种影视线上创投平台层出不穷,直接对接电影片方和资金方,并在项目筛选、评估方面提供增值服务,使更多的业外资本能够更加便捷、更加专业的分享电影产业发展的红利,避免了投资的盲目性;对于小额资金而言,众筹在电影产业开始兴起,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类众筹产品投资门槛已降至100元,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电影的投资人。

项目筹备方面,电影项目决策一直以来较为盲目,缺乏理性数据支持。传统电影产业无法记录的数据可以在互联网上沉淀下来,如用户视频网站电影观看数据,影院用户观影行为数据,票务网站电影购票数据等等。通过对这些海量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制作方可以得出有效的项目目标观众属性数据,观影行为数据、ip 舆情数据等等,为项目编剧、选择演员提供重要依据,大大降低电影投资风险。

以猫眼电影、格瓦拉为代表的电影在线票务平台蓬勃兴起,对传统电影发行产生了剧烈影响。在线电影票务网站绕过院线和影院,连接观众和座位,并且依靠观众向片方要营销费用,向院线争取排片,打乱了传统的发行、放映体系。三四线城市是目前中国电影票房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这些区域单个影院或城市的票房产出有限,而传统的电影发行公司渗透成本高。线上发行边际成本低,可提升这类城市的发行效率。

互联网已经成为观众获取电影营销物料的主要渠道,占比 92.25%。其中从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获得电影上映信息的人群占据43.77%,从视频网站贴片广告、预告片获得信息的人群占据 13.35%。微博重传播、视频网站重内容,两者结合成为电影片方进行营销宣传的主要平台。

整体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主要以票房分账来实现。从目前来看,除去电影基金(5%)和营业税(3.3%)以外,剩下的分账制片方+发行方占到了43%,院线+影院占到了 57%,且无论是国产片还是海外片,院线+影院的分成比例大约都在 55%-60%之间,十分稳定;发行环节则存在较大的差异。

各类型影片分账比例

注:(1)分账大片是指按照票房分账的形式引进的电影,分成比例为扣除电影专项资金及营业税后,制片方获得25%,发行方分成比例 18,其余为院线和影院;分账片来自美国好莱坞,影片质量优良,上映时间一般与北美基本同步或滞后一个月以内;

(2)批片是指直接买断国内发行权而不需和制片商分账的电影,电影不局限于美国,发行权购买金额从几十万美元到几百万美元不等,整体质量和分账片有差距;扣除电影专项资金及营业税后,发行方票房分成比例 43%,院线及影院分57%。

票房的分账按照层层抽取方式进行:

1. 影院收到票房收入后,扣除电影基金和营业税,按照合约收取应得部分的分账,然后交给院线(如有)或发行方;

2. 院线扣除分账后将剩余部分交给发行方;

3. 发行方收取发行代理费、服务费或按比例收取分账收入,扣除代垫的宣发费用(如有)后,将剩余部分交给出品方;

4. 出品方收到分成后确认收入或缴纳指标管理费(进口片)等相关费用。

除影院缴纳的3.3%营业税外,其它各方不需缴纳营业税;上映后至票房结算至发行方至少需要3个月;结算至出品方需要3到6个月。

2、制片市场分析

以 20xx 年为分界点,国产故事片产出总部数开始从稳步增长转为减量减速,国产片从数量竞争开始步入到单片产出效果和票房竞争阶段,提高产能利用率成为关键。作为电影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院线上映成为衡量影片投资回报的基本要素,国产片上映比例已从20xx年的低谷改善至目前已跨越 60%,但对于电影投资制片方,还需关注除上映比例之外的票房总数、票房增长潜力、周票房占比及增长速度等最终产出结果。

20xx 年各类型电影中动作、科幻、爱情影片累计票房贡献比例高达 66.3%,此三种类型基本上各占 22%的市场总额,成为电影市场主流细分类型;相反,战争、剧情、纪实等近期观影市场缩小或偏小众的类型影片,累计票房贡献不到5%,相比于魔幻类型的有市场但供给偏少的特点,此三种类型属于市场虚火性质;另外,惊悚类型与魔幻类型一样,存在票房增长和产量优化的提升空间。单片票房占比产出上,科幻、魔幻、动作居前三甲。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有57.87%的被调研人群青睐科幻电影。就科幻片而言,国内影市的供给远远落后于中国观众们迅速增长的观影需求。中国科幻片起步正面临“内外困境”。一方面在好莱坞大片的连年轰炸下,国内观众已经被培养出“好莱坞科幻片适应症”,好莱坞影片的优势在于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贴切。另一方面,好莱坞科幻大片代表了美国先进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剧情、技术与思想都是国产科幻发展的软肋,可以说国产科幻几乎还没有真正的积累。但是好莱坞科幻片的成功意味着国内影市的潜力,并会刺激国产科幻加快进步。

国产片中,喜剧、爱情类影片受欢迎程度最高,其中喜剧类型收获超7成受访人群的青睐。《泰囧》、《致青春》和《心花路放》等喜剧和校园爱情片获得巨大成功,致使这类中小成本的电影逐渐受到业内重视。但是,这类影片作为类型片的一种,仍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目的和原则,这些影片开创了电影商业资本的时代,让场外资金看到了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而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对市场需求的贴切把握。

目前“ip”概念被热炒,由文学作品催生出热门ip,进而改编成电影的链条式产业逐渐受到行业重视。从调研结果来看,由小说、游戏及动漫转化而来的观影意愿合计达到75.27%,其中“非常强”观影意愿的人群占据37.19%,这意味着优秀的ip在改编电影前确实已经拥有了大量粉丝,而这些粉丝也是电影最直接的受众。但是转化率问题一直是片方的痛点,尤其反映在网络ip上,根据网文改编的影视作品,在人物关系对应、核心情节设计等方面仍然较为薄弱,导致很大一部分改编电影票房未如理想。

电影是动漫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国际化以及衍生性兼备。日本和美国是公认的动漫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动漫电影作为类型片的一种,经历数十载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在整个电影市场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美国,动漫电影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优秀的动漫电影延伸至全球市场,并借助脍炙人口的动漫角色向其他领域拓展衍生。

20xx年国内动漫电影票房达到30.5亿,同比增长88%,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11.3亿,同比增长85.2%。具体来看,华强动漫的熊出没票房达到2.48亿人民币,但大部分电影票房在 4000-6000 万之间,整体格局非常分散。

据艺恩咨询统计,国产动漫电影除了 11 亿的国内票房之外,还涉及到相关版权收入(海外版权、网络版权、电视版权、商品化授权等)约 6.2 亿,但与海外的著名ip相比,商品化率明显偏低。

20xx年动漫电影《西游之大圣归来》累计票房突破9亿人民币,击败《功夫熊猫2》获得国内动漫电影票房冠军,与此同时《大圣归来》获得了业内良好口碑,仅700多万元的宣发费用依赖口碑营销逆袭市场。《大圣归来》的成功点燃了国产动漫电影的热情,预计后续与海外动漫电影的竞争中,国漫电影的竞争地位将不断提高。

在制片市场竞争格局方面,20xx年电影制片机构top15 合占约 30%的市场总额,平均占比2%,市场较为分散,主体间的差距区分度不够,行业龙头实力有限。传统电影制片机构中,中影凭借数量优势继续取得的领先地位,万达影视加码电影制作环节,跃居民营公司首位;光线影业主力宣发,华谊兄弟实施去电影化战略,导致二者总额占比下降。一九零五网络作为电影频道子公司,在《变形金刚 4》高票房的助推下,市场上升最快,进入年度前五。文化投资公司华盖映月参与年度国产票房冠军《心花怒放》出品,分得1.27%总额;以电视剧为主业的中联华盟、华策影视、唐德国际在电影产业利好、影视联动效应作用之下,纷纷进入前十名。

上游制片环节竞争格局分散,究其原因,是新的主创力量和资本不断进入,且电影制片风险共担制度的普及,制作环节新晋力量参与制片市场的空间仍然很大;来自新人新作的优秀内容供给仍在爆发中。以 20xx 年现象级国产影片为例,《捉妖记》参与的制片机构达 11 家,《煎饼侠》参与制片机构为 4 家,《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参与制片机构 11家,且 3 部影片的主创团队均为新晋团队。

近三年票房前十影片制作方

3、宣发市场分析

20xx年中国电影发行企业市场总额,发行市场前十机构总份额接近 90%,其中中影、华夏由于垄断分账片发行,两家发行市场份额超过 50%。中影基本与20xx年持平,继续坐稳头把交椅;华夏以超二成的比例独居第二阵营。光线、博纳和万达跻身top5,影联传媒、福建恒业和安石英纳异军突起,传统豪强华谊兄弟表现较为颓势。

值得关注的是,光线传媒、万达影视、乐视影业均为纵向整合经营特点突出的公司,在20xx年之后快速崛起。光线传媒从发行环节切入制片,品牌及份额快速扩张;万达影视与万达院线具备“制片-发行-放映”纵向一体化经营基础;乐视影业长于发行,并有乐视网作为新媒体院线渠道支撑。

如果仅考虑国产片市场,光线、博纳、万达、乐视、华谊几大公司发行份额在 60%左右。

20xx-20xx中国电影发行市场集中度top10

根据艺恩咨询的数据,20xx年中国电影营销费用从20xx年的11亿元增至20xx年的36亿元,增速从 20xx 年起稳定在 20%至 25%之间。从营销手段和方式上看,新的营销模式层出不穷,有视频营销、整合营销、大数据营销、跨ip营销、移动营销等。影片要素方面,影评和口碑在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也远超其他基本要素,这意味着ugc模块价值所在,用户参与并完成整个观影流程的闭环,使得影片再次传播。

4、院线、影院市场分析

我国的“院线制”是在国家行政引导下起步。最初,电影到达观众主要是按照行政区域供片,采取省市县逐级层层发行放映的模式,为了提高发行效率,引入市场化机制,20xx年12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联合颁发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正式确立了院线为主体的发行放映体制,由院线直接对接发行制片单位,成为我国院线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20xx年6月我国首批30条院线正式成立运营,大多是由当地省市电影公司转制而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xx年底,全国共有院线47条,国有院线占主导,但民营院线快速成长渐成主力。

在整个电影产业链中,院线及影院处于中下游,主要涉及电影的院线发行和放映部分,按照现行的票房分账制度,在扣除了 8.3%电影发展基金和税金的净票房中一般可占52%的比例,确保了较好的现金流水平。院线的经营模式主要分纯资产联结、资产联结为主加盟为辅和签约加盟为主三种模式。纯资产联结以万达院线为代表,能够实现旗下影院的统一品牌和统一管理,海外对标院线也大多是这一模式。以资产联结为主加盟为辅的模式以广东大地和金逸珠江为代表,而中影星美、北京新影联和上海联合则是以签约加盟为主、资产联结为辅。

我国现有城市院线的经营模式

截止到 20xx 年底,中国城市院线数为47条,农村院线252条,二者双双增长,但是由于实际上很多农村院线采取得合并运作,因而实际的农村院线数量为231条。未来国内城市院线将在整合、并购之中实现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运营效率的提高,形成 5-8家规模较大的龙头院线;另外,农村院线数量则在政策性扩展保护下缓慢增长。

20xx 年城市院线总票房为 294.21 亿元,国内47条城市院线中过亿院线达33条,同比增长4条。突破 10 亿院线较 20xx 年增加 4 条到 10 条,主力院线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维持“一超多强”局面。根据院线年度总票房及增速、市场总额等维度,院线前三梯队为:第一梯队,年总票房在40亿元以上,目前只有万达院线属于此区间,为格局中的“一超”;第二梯队,年总票房在 20-30 亿元之间,分别是中影星美、大地院线、上海联和院线、广州金逸珠江、中影南方新干线5条院线;第三梯队是年总票房在10-20 亿元之间,分别是浙江时代、中影数字院线、横店院线、北京新影联4条院线。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xx年我国排名前五的院线产出了45.35%的票房份额,低于北美前五大院线53.7%的份额,且远低于韩国和香港的80.00%以上,因此相较成熟市场,我国院线市场的集中度有待提升。

20xx年全球院线集中度情况

在电影院方面,20xx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影院600家,新增银幕数为2449块,平均每日新增13.5块,全国累计银幕26244块,银幕增长率同比下降6%。

新增影院数增长缓慢与影院上座率普遍低下不无关系,20xx年全国影院上座率不足16%,影院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而20xx至20xx年全国影院平均上座率仅为13%~16%,85%的产能被闲置,这意味着提升上座率与观影频次将大有作为。

5、在线票务市场分析

在线票务服务在智能硬件普及和人口红利的因素下,迅速发展导致市场扩充,但是竞争同质化严重。截止到目前,全国至少80%的影院已经支持线上售票。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预计到20xx年底,支持线上售票的影院比例将至少提升至85%。

在线票务业务有多方切入,包括影评网站、院线、社交平台、入口类app、团购网站、专业票务网站、电商网站等。下面简单对各类参与方作简单介绍:

影评网站:豆瓣、时光网等以影评、电影评分为重要产品的网站,用户以电影发烧友为主。这类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高,观影频次高,购买转化潜力大,此类网站线上电影用户资源优势强。但一般不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进行线下影院拓展。影院资源的掌控能力,以及未来对二三线城市的深耕是其未来发展瓶颈。

院线:院线系票务网站建立的初衷在于方便影院会员购票,提高观众的忠诚度。由于直接把控影院资源,院线系票务网站在价格,与制片沟通效率方面,占据优势。院线系票务网站以自己旗下影院为主,影院数量较少是用户不愿意购买的直接原因。

社交平台:由于社交平台已成为电影片方进行电影宣传的重要阵地。口碑作为观众观影前重要的考量指标,对观影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社交关系相对封闭平台,微博在话题发酵,观影舆论形成、影片造势方面均成为其优势体现。

入口类app:入口类模式主要是在超级app中嵌入直接支持购票的入口,依托本身的用户优势及产品属性(比如地理属性、支付属性等)关联电影票务。百度入口为:百度搜索+百度地图+百度糯米、微信入口:app钱包+微信上的院线公众号、支付宝入口:支付宝app的淘宝电影入口。从bat三家入口对比来看,百度覆盖更全面,而微信的入口较深、影响购票体验,但是其朋友圈的广告价值意义重大。支付宝的购票导引主要借助低价票推送,竞争手段单一,用户形成习惯购票意识较难。

团购网站:团购网站拥有成熟的o2o商业模式,且目前同时支持在线选座和团购电影票业务。团购类网站线上拥有多年积累的海量生活服务用户和线下全国各线城市的地推、商家资源布局,三四线城市已充分渗透。目前团购的电影票业务开始分化:一类是细分业务,垂直电影发展,以美团为例,单独成立猫眼电影独立运作,目前在在线选座市场占据35.9%的份额。另一类是以百度糯米和大众点评为主,以构建多场景生活消费,给电影票业务做增量。

专业票务网站:专业票务网站成立时间较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综合类的票务网站,如格瓦拉、蜘蛛网,还售卖运动场馆等其他票务;一类为电影票专营网站,如卖座网、抠电影。专业化程度高,善于线上、线下活动的策划、实施,专业票务网站有自己的用户社区进行观影评论、互动,用户粘性高,体验性好。

电商网站:京东类电商网站的电影票在线售票业务,由于具有流量优势以及健全交易支付体系,电影票导流即可正常运营。由于线下影院资源布局严重不足,在实际业务中,此类票务公司以与专业电影票务公司合作模式为主,接入网票网、抠电影等网站平台。

20xx年中国电影票房线上出票135.7亿元,占到该年总票房的45.8%,同比上涨179.07%。20xx年1季度中国在线电影票务市场收入为60.8亿元,占据63.42%市场份额,其中在线选座占42%,传统线上团购占21%,总体同比增长95.69%,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线票务市场资源进一步集中,体现在猫眼、格瓦拉等垂直票务厂商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增大,由此也拉动在线选座占比快速提升

推荐激活市场主体心得体会总结三

作为市场部主管,需要不断订立计划,来完成新年度的工作任务。

1、建立有活力、有创新的市场营销队伍,工作要求务实、创新、高效,明确各自职责和具体工作任务。

2、建立内部市场客服体系,包括客户资料档案、回访处理,对潜在客户的开放,对不满意客户的准确解释。

3、建立标准规范的服务体系,包括服务标准、服务礼仪、服务语言,规范医护人员语言行为。

4、加强社区宣传,拟在社区内建立宣传橱窗,并定期更新内容。

5、和电视、报纸及媒体合作,拓展医院宣传平台。

营销策略是营销战略的战术分解,是顺利实现企业销售目标的有力保障。根据行业的运作形势,合自己多年的市场运作经验,制定了如下的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坚持差异化,走特色发展之路,产品进入市场,要充分体现集群特点,发挥产品核心竞争力,形成一个强大的产品组合战斗群,避免单兵作战。

2、价格策略,高质、高价,产品价格向行业标兵看齐,同时,强调产品运输半径,以600公里为限,实行“一套价格体系,两种返利模式”,即价格相同,但返利标准根据距离远近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定价策略。

3、通路策略,创新性地提出分品项、分渠道运作思想,除精耕细作,做好传统通路外,集中物力、财力、人力、运力等企业资源,大力度地开拓学校、社区、网吧、团购等一些特殊通路,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的突破。

4、促销策略,在“高价位、高促销”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连环促销”的营销理念,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促销体现“联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其目的是大力度地牵制经销商,充分利用其资金、网络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有效挤压竞争对手。连环的促销方式至少两个以上,比如销售累积奖和箱内设奖同时出现,以充分吸引分销商和终端消费者的眼球。促销品的选择原则求新、求奇、求异,即要与竞品不同,通过富有吸引力的促销品,实现市场“动销”,以及促销激活通路、通路激活促销之目的。服务策略,细节决定成败,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转”的思路下,在服务细节上狠下工夫。提出了温情服务承诺,并建起““贴身式”、“保姆式”的服务观念,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上,务求热情、真诚、一站式等等。通过营销策略的制定,也为其目标的顺利实现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推荐激活市场主体心得体会总结四

自20xx年9月至20xx年2月,我在宣城市伟弘商贸公司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习,通过这半年的实习,我基本掌握了快速消费品的营销方法,和领导同事都相处愉快,并向他们学习了很多社会经验。这次实习在老师的指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专业实习

通过专业实习,使我们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掌握营销技能,出色的完成工作,做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

宣城市伟弘商贸公司

经过慎重的考虑后,我选择了快速消费品这个行业。实习的最初两周,公司对新人进行了集体培训,主要是了解公司基本流程,学习公司经营理念,以及深入浅出的传授营销技巧。通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销售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刚开始参加工作的两周,我都是跟着公司前辈后面学习,看着他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维护客情,以及快速而有效的推销公司产品。在经过两周的实地学习之后,我开始了独立完成工作,只是一个很困难的开始,由于对自己所管辖区域的不熟悉,有些小的客户会被自己漏掉,和客户沟通也是比较困难的,很多客户并不信任我,不愿从我这里购进货物,但是我每周都去按时拜访客户,与他们交流,经过几周过后,很多客户开始信任我,工作也从此开始进入正轨。每天都按照公司规定的拜访步骤去拜访客户,除了嘴上的功夫,也需要手头上的功夫,在与客户进行沟通的同时,还要进行货架的整理,如果货架上本公司产品不足的话,需要自己从客户仓库搬货物进行上架,将本公司产品摆放的整齐,且排面比其他竞品大。对于一些客情关系较好,且销售量大的销售点,可以向公司申请陈列费用。这些费用主要是为了买货架陈列的特权,所买货架必须陈列本公司产品,且有本公司业务管理。我们业务所谓的管理是终端管理,终端管理是指企业的产品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端面的管理。

终端管理的意义:

1.使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产生注意;

2.促使消费者去买企业的产品;

3.加强广告及行销策略的效果;

4.使消费者很容易买到企业的产品;

5.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6.建立消费者对品牌长期的忠诚度和偏爱度。

终端陈列管理

快速消费品的终端陈列需要“生动化”,即利用产品本身、宣传资料、辅助工具、陈列变化等共同作用达到生动、吸引人,促使消费者购买。对于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快速消费品企业来说,经过广宣开路、渠道布局、终端抢位、价格血拼、消费者密集促销等垂直手段后,不少营销者发现,从基层寻求竞争突破已经越来越难,因为垂直竞争就如钻牛角尖,越陷越窄,越钻越紧,除了极少数本事如孙悟空者能化作一缕轻烟超脱外,大多数解数不多者都只能在挤压中而消亡,或有聪明的营销者能从牛角中退身而出,反从牛角的最尖端开始钻孔,跻身于突破的制高点传统理论认为:淡季、旺季形成的原因都是由于某些市场因素致成

的。受这种理论的影响,营销界就出现了“淡季做市场,旺季做销量”之说。淡季一到,企业营销人员不是创新方法进行销售,而是做一些加强基础管理、市场培训等基础性工作。这种思维的前提是淡季市场不可能有大的起色,这种理论根源来自于以前在淡季做许多工作却不能有效激活市场,来自于营销界个别所谓专家的炒作。

最终市场营销者把销售低谷期这些宝贵的时间用在基础管理加强、培训等工作上,美其名曰:为旺季上量打基础。咋一听,无可厚非,并且很有道理,“思想决定行动”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可事实是这样的,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机制的不断完成,企业竞争也不断升级,如果在淡季不能形成销量的突破,不但目标任务的完成难上加难,而且直接消弱了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在营销工作中做好时间管理是很重要的,必须珍惜时间,讲究效率,在每一个单元时间内,办尽可能多的事,充分利用每一分钟。时间这种资源公平地分给每一个人,但各人在相同时间里所产生的效益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有意识地利用时间,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呢?首先,树立科学时间管理的概念。其次,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既要总结当天的工作,又要提前一天安排好第二天的计划,有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办公桌上备有工作日记,把重要的事情记录在本子上,办公物品摆放要有规律,文件资料不乱丢,用时才不会手忙脚乱。再次,禁止闲谈,办公室人员多,客人多,不能东拉西扯,说长道短,漫无目的,这种谈话要适可而止。

尊重你的竞争对手,很多业务员把其它公司的业务员看成敌人,这个想法是错的。如果你刚好在客户那边见到其它厂家的推销员,可礼貌地发张名片给他,他一般也会回张给你,说不定还有意外的收获。 做营销一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在接触市场的过程中,随时留意市场的变化,要推断下一步这个市场的需求,而主动提前做好推广计划,什么事都要快对手一步。

做市场营销其实就是也是在营销自己,营销自己的理念和自己的人格。做人很重要,不要想着去欺骗你的客户,客户可能会因为相信你而上一当,但是他绝对不会上二次当,你可能会因此失去更多的客户和机会。诚信对于营销者整个的营销生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一定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诚信也是最基本的人格保证。营销者要和自己的客户真心的交朋友,多了解客户的需要,多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产品虽然是没生命力的,但是人是有生命力的,人也可以赋予产品于生命力。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营销者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客户对自己的看法,你的一个微小的动作都可能会使你成功或者全牌皆输。

做市场营销一定要吃苦耐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真的在这上面有最全面的体现,做营销是很辛苦的,是体力和脑力的共同结合。守时对于营销者至关重要,与客户约好了时间一定要提前一些时间到达,无论是多么的风雨交加、电伞雷鸣都不是你迟到的借口,如果真的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告知客户迟到的原因并致歉。营销者一定要学会微笑,对自己微笑、对客户微笑、对困难微笑。微笑的魔力真的很大,当你见到客户的时候对他微笑,客户会觉得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在良好的气氛中交谈肯定你的成功率会大很多。在现代通讯非常发达的今天,一定要用多种渠道去开拓你的客户,多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等,多给自己争取一些机会,勤奋和得法的市场营销者才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最后一点就是持之以恒,凡事贵在坚持,客户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是需要营销者长时间的努力日积月累起来的。如果你因为惧怕困难而放弃那么就永远不会成功,坚持到底就有见到曙光的那一天。

推荐激活市场主体心得体会总结五

调查范围: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在校所有大学生。 调查项目和内容:消费者性别、近期使用饮料产品、对各饮料品牌的认知度、消费习惯、购买途径、价格范围、每次购买数量、对饮料的评价、包装、促销方式、广告宣传效果、新产品上市因素、对饮料厂商的建议。

调查方法:共发放220份问卷,并按男女等额比例进行问卷发放调查,实收有效问卷200份。

(1)在本次问卷调查过程中,出现问卷答案不完整,选择不够明确,甚至出现缺失或者乱填的现象以及问卷编码编排出现重复的问题。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问卷都计入无效问卷,对其做无效处理。

(2)在调查过程中缺乏基本的调查知识,以及调查礼仪、沟通方式不妥问题,导致有些调查被拒绝,因此在今后的调查过程中一定要切记调查礼仪和调查方式。

调查主体报告

(1)宏观经济背景。 新华网北京1月18日电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20xx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7%,均高于全年7.8%的gdp增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在注重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开始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消费市场日益活跃。作为物质需求的一部分,饮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各种不同品牌间的商品竞争也愈加激烈。而作为追求时尚,具有青春活力的大学生无疑成了消费饮料等主流。

(2)行业背景。中国饮料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30年来,饮料行业不断的发展和成熟,逐渐改变了以往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竞争无序的局面,饮料企业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日趋合理。近几年,我国饮料年产量以超过20%的年均增长率递增,达到1300多万吨。饮料市场已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人们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给商家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饮料市场与其他消费市场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能更快的打入市场;其新产品能更快的被消费者广泛接受;与其他行业产品相比价格较低,符合大多数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

(3)消费背景。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消费群体,在整个饮料消费市场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从大多数的饮料宣传广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绝大部分的饮料在推向市场的时候,都主要是定位于年轻的

顾客群体,因此,只有充分掌握、准确分析年轻人对饮料的消费态度 方可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引导其购买决策,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扩大市场份额。大学生生活费用相对较宽裕,具有一定的购买力,饮料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给了大学生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机会,此外,性别不同,饮料选择的偏好可能也有所不同。目前的饮料消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不断涌现,饮料消费市场变为典型的买方市场,人们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在消费日益理性的今天,厂商们只有掌握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其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大学生饮料市场状况分析

① 功能型饮料。功能型饮料走到今天,已步入白热化竞争阶段。近年来,中国市场上功能饮料层出不穷,如乐百氏的“脉动”、娃哈哈的“激活”、农夫山泉的“尖叫”、康师傅的“劲跑”、汇源的“他+她”等。而在如今这个时时处处都讲究新营销策略的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功能饮料新一轮的激烈竞争市场也将发展到以“品牌+品质”为核心的竞争上,市场争夺愈演愈烈,全球功能饮料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② 茶饮料 我国茶饮料工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整体呈快速增长趋势,市场渗透率迅速提高,茶饮料市场进入成长中期,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成长阶段:

1、1998年及以前,旭日升占市场主导,一枝独秀。

2、1999年,康师傅,统一迎头赶上,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3、20xx年,旭日升品牌老化,康师傅统一双雄争霸。

4、发展至目前,康师傅统一占主导地位,其他品牌(可口可乐,宏宝莱等)进入市场,诸侯纷争。

③碳酸饮料。近年来,我国的碳酸饮料制造业稳步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健康越来越关注,碳酸饮料的消费受到影响。传统的碳酸饮料因含糖量和热量过高,被认为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发达国家,碳酸饮料日益受到挤压,“两乐”的市场份额也持续下滑。在我国,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家长已把碳酸饮料列入饮食“黑名单”。随着果汁、茶饮料等健康饮料的流行,碳酸饮料的销量增速放缓。 碳酸饮料在整个饮料行业中的比重处于下降趋势,并不代表碳酸饮料制造业的衰落。果汁和茶饮料的崛起反映了中国人饮料消费的多样化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不能完全替代碳酸饮料的消费。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碳酸饮料制造业逐渐步入其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大学生饮料市场概述:价格,品质,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大学时代是个性张扬的时代,

他们喜欢自由,我行我素,这一点在饮料的购买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购买者还是高居榜首,通常他们又喜欢瓶装或罐装的饮料。同时他们追求潮流,喜欢从当前的时尚潮流出发购买商品,因此产品的包装外形也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对于饮料这个产品更新速度快的行业来说具有较大的优势。他们同样崇尚理性消费,注重产品的质量。

结论:从以上的市场竞争状况可以看出,当前饮料市场各种类型的产品竞争激烈,同时呈现出势均力敌的态势,因而对于各种类型的饮料生产厂商来看,整个饮料市场的竞争机会是均等的,谁能有效把握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谁就能占领市场先机。对于大学生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也是如此。

大学生喜欢饮料的类型

表中数据清晰地描述了大学生对各种类型的饮料及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不同种类型的饮料的喜好,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30%的大学生选择碳酸饮料,其中60%的男生选择碳酸饮料;35%的大学生选择果汁,其中女生选择果汁饮料的比重较大,达到60%左右;而男女生对功能型饮料的选择差异性较小。

大学生对含糖量的敏感程度

从上表可以看出女性对于果汁的含糖量更加敏感,超过80%的女大学生偏向于含糖量较低或者是无糖的果汁,而男性对于对于果汁的含糖量则没有女性那么敏感,但是同样趋向于选择低糖和无糖的饮料,因此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消费者而言更加喜欢低糖甚至无糖的健品。大学生对饮品容量的选择

从上图可以看出,约有40%消费者选择了250ml的饮品容量,约有5%的消费者选择500ml的饮品容量,所以有95%的消费者选择250-500ml区间的饮品量,这也是当今消费的主流。但是250ml以下的灌装或小瓶装饮料以及500ml以上的大瓶装任然受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这与近年来各大品牌推出家庭装等大容量包装不无关系。 大学生一个星期饮用于购买饮料的支出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在600-1000元时,购买饮料支出通常在0-20元;月生活费在1000-1200元时,购买饮料支出通常在10-30元;月生活费在1200元以上时,购买饮料支出在30元以上的偏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生活费越高,用于购买饮料的消费支出越高,即大学生用于购买饮料的支出与购买力成正比。

大学生在购买饮料时,选择3-5元价格区间的比重较大,约有60%,说明饮料定价在3-5元区间内是合理的,比较容易让大学生消费者接受。

很明显,超市和便利店是大学生购买饮料的主要场所,而在餐厅、地摊和促销活动现场购买饮料的消费者数量相对较少,这可能主要是餐厅、地摊和促销活动现场本身的局限性导致的,这同时也说明超市和便利店是企业主要的的分销渠道。

可以看出约有50%的大学生喜欢瓶装包装的饮料,同时,接近二分之一左右的大学生喜欢纸质和灌装包装,这也完全符合大学生追求便捷消费方式的需求,也体现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环保节约意识,这为饮料的生产厂商在针对大学生市场的饮品包装上提供依据。

只有接近1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会受到广告的影响,而大学生市场营销调查计划书的大学生一般都会或多或少受到饮料广告的影响,这是多数饮料企业对广告投入大量精力并且乐此不疲达到的效果,而且有超过40%的大学生在选择饮料时受到广告的影响较大,这说明广告对于部分消费者对饮料的选择的有重要作用,这是很值得关注的。

电视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体担负起消费者心里近60%的广告宣传份额,

网络广告、报纸和杂志以及海报则显得相对弱势,别人介绍和其他选项则占了超过1/4的份额,这说明饮料在消费者中的口碑对饮料销售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说明还有其他宣传途径有待饮料企业的发掘和拓展。

大学生喜欢的促销方式

打折销售和有奖销售是消费者较喜欢的促销方式,但女性消费者却不大喜欢有奖销售的促销方式,这是值得促销人员注意的。赠送小礼品、多买附赠和免费试饮影响相对较小,可作为附带的促销方式,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大学生是否会尝试新产品?

该表格的数据说明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消费者对饮料新产品基本保持接受态度,只有小部分消费者很难尝试新的饮料产品,同时近七成的消费者不会随意尝试新的饮料产品,这说明只要有适当的优势吸引消费者,还是有很多消费者愿意尝试新的饮料产品的。

与消费者选择饮料的因素有很多相似之处,口味成为40%的大学生尝试新饮料的因素,所以口味成为消费者尝试新饮料产品的首要因素,但是广告宣传和低价位也对消费者选择新产品起到了一定作用,造型独特和独特功能也是值得考虑的影响因素。

产品策略

(1)产品口味:产品口味是消费者选择饮料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产品口味一定要进行消费者测试。根据调查可知,口味是大学生接受新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根据大学生对于饮料的消费特点可知,饮料生产商应不断加大大学生饮料市场的口味创新,不断地推出新的口味,缩短产品更新的周期,以满足大学生的各种口味需求。

(2)产品类型:在综合平衡的推广饮料类型的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生市场的特点,有所侧重的选择产品类型,同时根据调查可知,性别差异也对于大学生饮料市场产品类型也起着一定的影响,男生比较喜欢碳酸饮料,女生比较喜欢果汁饮料。针对这一市场现象,饮料生产商和渠道商应当尽可能的调查出高校的性别比例,再根据比例适时确定各种饮料的比例,最后应当加大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在高校的销售比例。

(3)产品包装策略:最好采用瓶装和罐装,也可以采用较为环保的纸装,同时可以用几种包装形式相互补充,但是包装风格一定要统一,色彩搭配要明显、有视觉冲击力,最重要的是要够时尚,追上当今潮流,这符合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心理。

(4)产品容量策略:从调查可知,250-500ml容量的饮料最易被大学生所接收,因此,生产商在针对大学生市场的时候,应当尽量将饮料的容量对位在这一区间。

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要恰当。针对大学生消费市场的特殊性,产品价位可以略低

于市场中的领导品牌,如果有的产品生产成本较高或加入了特殊的营养成分,其价位也可以略高于市场上的领导品牌。根据调查可知,具体的价格应该定位在3-5元这一价格区间。

渠道策略

尽可能增加铺货率。充分调查和掌握高校零实体的状况,加大高校超市、便利店、小卖部、杂货店的铺货力度,尽可能增加产品的铺货率,以高校超市带动其他各类渠道的销售,减少渠道流通环节,合理设计和管理分销渠道,从而降低流通成本,使销售价格得到价格,让惠于大学生。

促销策略

综合运用各种促销策略,利用人员推销、广告宣传、公共关系、营业推广以及销售促进等促销策略。比如定期开展免费赠饮、买一送一、打折促销、有奖销售等促销活动。

推广策略

加大与各高校的合作力度,通过赞助高校社团等活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各卫视合作,通过电视媒体这一快速有效的媒体平台推广产品,比如:娃哈哈的格瓦斯通过赞助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等时下非常的火的节目,产品的知名度迅速得到提高,销售市场达到打开。因此对于生产商而言在高校推广产品的时候可以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平台推广产品,尤其是新产品的推广,充分运用微博、互联网、电视媒等平台。

其他策略

(1)对大学生饮料消费市场进行更进一步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充分把握大学生消费者的爱好和饮料消费习惯,并从中寻求突破点。

(2)规范调研与策划活动。在产品上市前或运作过程中,定期进行消费者、销售渠道和竞争对手的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经销商的心理动态和市场竞争动态,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既全面、又细致的整合营销策划。

推荐激活市场主体心得体会总结六

一. 实践目的

1. 了解当前就业形势

(1)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加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使得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处于当前阶段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自然要受到整个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更何况近几年来各大学一直在扩大招生,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过渡,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关注的焦点。

(2)原因

大学生明显供过于求,培养的大学生方向以及大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大学生缺乏胜任力,大量的理论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大学生毕业后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最后导致高不成低不就。

(3)如何解决

政府,企业,大学生三方面结合,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要及时调整就业思路,拓宽就业渠道。选择职业技能培训,社会需要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我们大学生就更应该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做社会需要的人才。

2. 上海_市场营销服务有限公司

(1) 概况

上海_市场营销服务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市场营销服务代理商,我们拥有强大而完整的执行办事处网络系统,能迅速将营销的触角延伸到中国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成为jwt及wpp集团成员之一后,_不仅可以直接运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广告公司jwt的创意与品牌管理,同时更可将全方位的品牌激活方案通过_的网络在中国展开. wpp集团总部座落于伦敦,是世界最大的市场营销传播集团,在全世界106个国家有超过_个办事处同97,000名员工.

(2) 发展情况

上海_市场营销服务有限公司是1999年成立于上海.在全国有5大分公司,70个办事处,260名员工,400个地区项目督导,超过10,000名长期促销员和工作人员,超过70,000名短期促销员.

自成立以来,_不但迅速成长壮大,同时为众多知名销费品牌及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利华,诺基亚,汇丰银行,卡夫食品等)提供市场营销解决方案.在不同行业的专业经验积累,以及对中国消费者的深入了解,使我们能给予客户所需要的一切支持和帮助.

我们知道一家正真好的营销服务公司,要为客户带来创新思维,同时要能将计划变为现实;也就是说,好的创意,需要执行力的贯彻! 每当执行营销计划时,_成为一个军事化团队,我们有良好的作战经验、有熟练的业务知识、思路敏捷反应迅速、能适应各类变化、恶劣环境下生存。

_自创立以来,一直以 “客户完全满意”为目标!我们的企业文化、亦是_最宝贵的特质:

● 正直诚实

● 持续成长

● 激情洋溢

● 雷厉风行

● 纪律严明

● 精诚合作

二.实践内容

1.实践安排及流程

(1)实践安排

20_年寒假,我来到上海_市场营销服务有限公司进行这次的社会实践,在活动的期间我们受到了集团以至各分公司的热情接待。大区经理安排我到人事部门进行学习,了解公司工作流程及日常运行。

(2)工作内容

1. 行政公文处理;

2. 员工征信调查及对保工作;

3. 招募行政工作;

4. 考绩行政工作;

5. 资料档案管理;

6. 劳保行政工作;

7. 考勤行政工作。

2.专业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运用

(1)建立联系

在人事部门工作时,会有不同的人来进行面试,在面试过程中我们会预先拟好会问的问题,与其他有关方面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联络,这时就需要英语技能的运用,在交流中就更容易更高效。

(2)真诚对待

我需要以诚恳友善态度与其他单位协调、联系,并就其所提出的有关本单位工作的询问、质疑予以解答,这个时候所学的待人接物,礼貌礼仪就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有时还需要用英语在网站上发点帖子来招收人员,这个时候我的英语优势就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三. 实践结果

1.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1)员工职业素质

一名合格的营销策划人员应具备一下几点要求:

1、需要掌握综合知识和技能。

2、必须有丰富的阅历和营销经验。

3、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能把握市场上存在的各种机会。

4、要有系统思维能力,能用综合的知识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5、要有狂热的工作热情,把策划当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才能有强烈的动机和兴趣把工作做到极致。

但是有些人员纪律意识不明确,克扣工资,贪污受贿,导致企业作风存在严重问题。

(2)传统营销模式

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渐渐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慢慢丧失原有的市场份额,所以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有待开发与完善。

2.对策与解决

(1)职业技能素质培训

企业必须定时对新老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及时对条件不达标的员工进行进一步的培训,最终使其能够胜任。同时应该加强对新员工的培养,使其成为企业的精英。“在快乐中学习”,游戏形式的体验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在参与中学习”,快速实现由转变认知模式到转变态度,直至改善行为。“在错误中学习”,不断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不断调整,从而迅速用于实际工作。

(2)新营销

1、品牌公关化:品牌公关机制、组织机构建立、品牌公关战略、隐性传播、显性传播、危机管理、危机公关、非传统营销、口碑营销、互动营销、品牌联合;

2、品牌模式化: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品牌模式、产业模式规划、资本策略规划、盈利模式规划、 项目及产品规划、产业整合规划。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1.收获与体会

(1)清楚了就业形势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率普遍低,就业难,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身,通过这次实践我了解到一个事实,其实大学生就业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我们肯端正态度,调整心态就能顺利就业。现在是工作挑我们的时候并不是我们挑工作的时候,我们只有抓住机会,及时就业,积累工作经验,才能够找到更好地工作。

(2)提高了就业能力

现在我们这一辈大多数都是90后,社会各界对于我们这一代有着诸多的争议,很多就业单位直接说90后的孩子过于自我,做事能力太差,脾气大说不得,让很多用人单位不放心。通过这次实践我锻炼了自己的做事能力与交际能力。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耐心,有一件事情我感触很深,在投简历的时候,公司对简历的要求很严格,不能有任何涂改修改,必须认真对待不容许有一点差错。从一份简单的简历上就可以充分体现应聘者的态度,态度是否端正,做事是否严谨。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能力,有时候一个细微的疏忽就可能毁掉一个人的前途。在企业工作,还有一点就是要谦虚,多听前辈们的教诲,努力吸取经验教训,人们更喜欢谦虚好学的人,而讨厌骄傲自大的人。这次实践,我跟很多同事相处得特别好,他们都很热情,教会了我很多事情,也让我对未来更有信心。

2.不足与改进

(1)经验不足

我对于人事部门的一些具体工作还是不太了解,本身也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没有经验,很多事情做起来有很多小麻烦,不是很顺利。我觉得我还是要去多做兼职多实践积累更多的经验,把自己所学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此我去网上调了很多学习资料回家认真研读,也去图书馆借了很多相关方面的书,同时我请教了很多工作人员让他们带着我,这样久而久之,我发现一开始很多觉得难以胜任的工作都简单了很多。

(2)做事能力有待提高

我不得不承认相比那些工作了好几年的工作人员来说,我的做事能力不高。有些事情明明很简单却找不到合理的方法,饶了很多圈子,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后来我请教了里面的工作人员,他们鼓励我说一开始都这样,他们热心地给我培训。慢慢地我了解到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动脑子想好方案,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多问问多学学,什么事情都不是问题。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学会了很多,认清了就业形势,就业创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将来顺利地毕业就业。

了解所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掌握社会就业岗位和行业人才需求信息,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明确自身努力方向。依托已建立的创业、就业见习基地,组织大中专学生开展“就业我先行,创业我也行”实践体验活动,培养职业素养和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