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检察官讲述党课心得体会实用 党课心得体会 检察(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4:00:44 页码:10
检察官讲述党课心得体会实用 党课心得体会 检察(4篇)
2023-01-10 14:00:44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检察官讲述党课心得体会实用一

(一)学习渎职侵权案件的具体规定

刚进入实习单位,单位领导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反渎职侵权处工作的基本情况,又给了我一本关于反渎职侵权工作的手册。我认真学习了有关反渎职侵权案件的一些细节情况。检察院实习报告。

通过学习,使我对于课堂上有关这一类罪名的相关情况有了更细化的认识,对于渎职侵权罪的认知程度加深了。

(二)法律文书处理

在实习期间,我协助处理了各基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科的立案报批表;负责录入一些预立案案件的基本状况;协助打印记录一些询问和讯问笔录以及一些其他的基础法律文书工作。

实践中的检察文书与我所学习的司法文书课程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有些有区别,但基本大同小异。对于笔录的记录,我觉得我还是缺少实践经验,不知道该记那些语言,不该记录那些语言,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协助办案人员办理相关案件

通过跟随办案,我深知实践与理论的差别。理论是系统化的,而实践中的案件由于时间地点的差别,可以说是非常凌乱的,没有丰富的经验和能力是根本拿不下来的。

有关检察官讲述党课心得体会实用二

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根据学校的安排我被分配到开封市金明分局检察院进行为期六周的实习,实习时间是从20xx年3月13号至4月22号。进行此次实习的目的是为了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深化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实习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和检察院工作人员交付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检察人员的好评,但同时也发现了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实习单位情况

这次实习,我是被安排在检察院公诉科,刚到科室的时候我主要从事的是内勤工作。学习一些文书的制定,包括起诉书、公诉意见书不起诉书等,帮老师打印有关的案卷材料,做好卷宗的装订归档工作。空闲时间向科室的老师们请教问题,得到很多的指点。在公诉处老师的知道下,很快我就熟悉了进行公诉的一系列法律程序。

二:实习过程的主要情况

在公诉科的实习过程中,我主要从事的是一些法律文书的处理,对一些没有完全经过程序的卷宗进行补充和修订,以及一些辅助性质的工作。在次期间,我又认真学习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完备深化自己的法律知识,这对我的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以下是具体的实习工作。

(一)学习公诉程序的具体规定

刚进入实习单位,领导给我介绍了一些关于公诉科工作的基本情况,又给我一些关于公诉工作的书籍让我学习。我通过认真的学习理解,大致了解了公诉的具体工作范围和内容。同时也体会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浅薄,所学东西过于的肤浅。

(二)法律文书处理

在实习期间,我工作的重点就是法律文书的处理和卷宗的装订归档。例如起诉书.审问笔录.裁决判定书等等,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对这些文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熟悉了这些文书的书写格式和内容要点,极大的丰富了我的法律知识,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在卷宗装订归档的过程中,我又学习到了在课堂上见不到的知识。例如公安局和法院等相关文件在检察院文件提起公诉后,怎样去整理?各种文件和文书在归档时是否都应该装订上?这些问题在检察院老师的指点下,我慢慢地掌握了。

(三)协助办案人员办理相关案件

实习过程中,我跟随检察人员一起办理了一起关于一起人身意外死亡的案件。在办案期间,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差距。学校所学的法律专业知识有时候在办案过程中完全没有用处,而且我所学的知识也太过与肤浅,根本不能深层次的去理解,通过实践接触办案过程,亲身体会法律知识的运用,使我受益良多。

三:专业知识在实习过程中的应用

我在学校所学的是法学专业,所包括的法律门数相当的广泛,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正因为这样,我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更为深刻的理解各门法律知识,不能从本质上掌握这些内容。现在能够通过实习来是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需要,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时机。抓住这样的机会,我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使自己的知识上升一个层次。

在公诉科我从事的工作内容基本上都是与刑法相关,所以在空闲时间我及时充电,又深入学习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通过学习,使自己在工作中更加有把握,游刃有余。

首先,在整理案件和卷宗过程中,我留意了下起诉书和判决裁定书的制定和具体的内容。把这些东西同我的刑法知识想结合,自己来判断案件的性质和判定结果,再与卷宗对比查出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这样的方法我对刑法的条文规定更加的熟悉。同样,作为一门程序法的刑事诉讼,更加是不能缺少的。各种文书的制定都是要经过法律规定的程序的。

其次,由于公诉科的案卷过于烦琐,单纯的刑法相关知识根本不能应对,其他的法律知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案件甚至有时候要运用几门法律结合来判断,这对我的理论知识是个很大的挑战。我不断的请教检察院的老师们,请他们指点我的工作方法,暗地里和同学相互交流知识心得,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我有了长足的进步。

最后,文书的制定虽然在实践中比在书本上的类型要多很多,但基本的格式内容还是一样,我在实习过程中也练习了下,感觉到文书制定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四:实习过程中发现的几个问题

由于公诉案件的复杂性,加上我们国家体制的一些不完善地方,使得在处理相关案件的时候产生了很多的问题。通过我在实习过程的观察,具体有以下几个:

首先:对于案件的后续工作做的不是很充分。当相关的侦查人员侦查过后,对于案件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处理,没有及时的提出司法建议,这对以后犯罪的预防十分不利。

其次:在工作过程中,对于现在科技的东西运用手段不是很完善。可能是由于经济或者其他什么因素的限制,检察人员并没有很多现代化的技术设备能够运用。

最后,在各个检察院之间的案件调动办理过程中,不必要的程序过多,使得整个办理过程拖延时间太长,影响了办案的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检察机关应该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既要满足检察人员的需要,有不能过于的浪费。同时还应该加紧对检察人员法律素质的培养强化,培训他们掌握新科技的运用,提高办案效率。

五:实习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接触到了法律的最前沿工作,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水平,明白了许多新的道理,有了很多新的体会。

(一)在课堂中一定要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应当明白“书永远都不白读”的道理。现在许多同学都说,实践与理念是不同的,书上讲的在实践中是用不上的,看书没什么作用。从我的实践来看,课堂知识对于从总体上把握工作的方向,对于某些工作的指导作用,是实践所不能代替的,加强课堂知识的学习,对于工作是很重要的。

(二)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和认可,这样才能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工作。虽然实习单位的工作,我在课堂上都有所闻,但到实际中,才发现,现实还是很复杂的,不是说光凭一些框架式的理论就能解决的。参加实践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深化,是很有帮助的。

(三)必须扩展知识面,增强综合素质。这次实习中接触的案件,与其他各门科学都有联系。在办案过程中,侦查.证据的知识显得极为重要,不明白,就不懂;还有其他相关知识对于了解当事人所处的环境,对于案件的侦查对有帮助。加强综合技能的培养,扩大知识面,可以切实的开展实际工作。

六:实习结语

我们学习法律的最终目的是要面向群众,服务大众,为健全社会法治,为我们的依法治国服务的。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规则的社会,我们的国家要与世界接轨,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因此,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法律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相关的实践体会。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模式来深化自己的理解层次,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为做一个合格的法律工作者奠定稳定良好的基础。

有关检察官讲述党课心得体会实用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你们好!

在今天爱岗敬业这个演讲会上,对刚才各位同志的精彩演讲表示热烈的祝贺!当领导交给我这个任务的时候,我觉的太有点艰巨了,到不是这个任务的本身的有多少困难,而是我自己太平凡了,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讲出来让大家学习,只好讲些工作中的平凡琐事,来叨扰了。

在这时间的大刻度上回过头来,整理整理自己走过的足迹,比一比过去和今天的自己,收拾收拾久已潦草的心情。是啊,多少都有些变化。这当中有一夜之间风云突起、地覆天翻的巨变,可更多的,都是些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头发少了、皱纹多了、孩子有了、朋友难见面了……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那么每一个检察官就是一个奇妙的提纯器,朝他们涌来的是发臭的污水,肮脏的垃圾,而他们转手捧献给世人的却是鲜花、微笑、宁静、详和。当曾经年幼的我在冥冥之中顶礼膜拜,接过了神圣的正义之剑时,才真切地体会到检察事业的凝重感。的确,每一位检察官的双肩扛着的是闪亮的五星,头上顶着的是耀眼的国微,那是一个用血肉之躯撑起的昭示着神圣与正义的正三角。高擎着雪亮的正义之剑,深情凝望烁于国徽上圣洁的光环,热血沸腾的胸中倾刻间耸立起默默无言的巍巍群山,无论春霜秋露、冬雷夏雨,它们永远昂首激越、浩然正气。纵然我们也是有着七情六欲的凡胎俗骨,但是只要撑起了这个神圣的正三角,我们所需要的敬业精神正如山之魄雄壮、豪迈、刚毅!

一转眼,我在长治城区人民检察院,从一个普通书记员到代理检察员,检察员已经干了二十四个年头了。回首往事,似乎那年轻岁月里的"自己就在眼前。二十八、九岁,中等个精精干干,我永远那么兴冲冲的,铆着一股楞劲儿。手握法律的利剑,肃清社会的毒瘤,我觉得真光荣!在我涉世未深的头脑里,做个好人、好检察官,让坏人在我手里绳之以法,是一件既简单又痛快的事儿。工作第一年,我就递交了决心书,决心要在光荣的检察队伍里,做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除害的好检察官。今天我扪心自问,这些刚进入检察院时立下的志愿,仍然在我的内心炽烈、激荡、沸腾,一点本文来自第一范文网,也没有变。二十四年了,潮流花样翻新,享乐不断攀升。我们这一代人,是得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之先的一代,是意气洋洋的弄潮儿的一代。从小一块儿踢足球放风筝的街坊小伙伴,如今开私家车、住豪宅的我的同龄人,真不在少数。而我呢,二十几年穿着制服蹬着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来来去去都是奔着检察院,都是为了那一本本载着受害人血泪辛酸的案卷。别人用存款和产业来衡量夸耀自己,而自己呢?除了增长的经验、丰富的思想、更沉重的责任感,年轮老去,记载的全是多少付出、投入,我依然是两袖清风,什么也没有存下。经我眼看的案卷、亲手写的报告材料,要是都积起来,怕也称得上"汗牛充栋"了吧?这就是我所有的"无形资产"。

20xx年初,我被派驻长治监狱检察室,工作环境变了,接触的人也变了,检察院内流行的说法是批捕的有权,起诉的露脸,驻监狱检察室既没权又不露脸,整天和犯人打交道,枯燥无味。但我却不这么认为,人民检察院对监狱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依法实行监督,是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它包括对监狱执行刑事案件判决、裁定,以及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和生活卫生等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还有对监狱管理范围中发生的刑事案件和监狱警察的职务犯罪的立案查处,监督检察的任务和范围既多又广,不是没事可干而是需要干的工作太多了。

我一到监狱检察室,就立即深入狱区内的各分监区,了解干警的值班情况和犯人的教育改造和生活卫生等情况。走进食堂看见油腻的地面,水啧啧的锅台面,叮满苍蝇的凹璇的面案板,给人一种不好的感觉,我们立即找来监狱的有关领导,指出这种不卫生状况可能给犯人带来的危害后果,监狱领导很重视这个问题,当即拍板对食堂进行改造。现在走进食堂面貌大变,地面亮了,锅台净了,案板换成不锈钢的了,苍蝇老鼠不见了,给人的感觉卫生了,漂亮了。

有一次有个犯人,突然拒不出工,分监区干部找其谈话不但不起作用反而绝食了,干部就将其关了禁闭,在禁闭室该犯人还是绝食,我知道这件事后,立即深入禁闭室找其谈话,但该犯人一句话也不说,我不厌其烦找其谈了十几次话,仍不见效果,我就深入其所住的监舍找和其要好的犯人了解情况,得知该犯人是因为妻子提出离婚,家里只剩近70岁的老母亲一个人无人照看,就觉的活的没意思,想自杀,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知道他的问题在与正确对待妻子提出离婚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两方面做工作的办法,一方面继续做该犯人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找到该犯人的妻子了解情况,发现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好,还有一个三岁的孩子,她提出离婚是其父母逼迫的,我们又找到她的父母和其谈心,终于做通了其父母的工作,这样我们带着该犯人的妻子立即返回监狱,让二人见面,该犯人见到妻子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当他妻子说明情况后,他立即抱头痛哭,并跪下给我们磕头,我立即将他拉起来,他表示从今后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和家人团聚。

我是一名人民的检察官,必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身体力行"立检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具体地说,就是要公正执法,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20xx年来,我感触最深的是,再好的法律也要,也要靠执法者去执行。所以执法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做到公正执法。作为一名人民的检察官,只有加强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有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否则,讲政治就没有方向,讲正气就没有基础。只有严格自律,自重、自省、自励,才能防微杜渐,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努力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公公正正执法,不做懒官、不做昏官、更不做贪官,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对得起党、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群众。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清醒地知道,我在思想上、工作上还有缺点、弱点,与党和人民的要求、与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一定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自觉地接受党的监督,接受同志们的监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与时俱进,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厚望。请同志们放心,请人民放心,请党放心!谢谢领导和同志们!

有关检察官讲述党课心得体会实用四

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我去区检察院实习,时间是从二00三年七月十六日至八月九日。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和检察人员交办的工作,得到院领导及全体检察干警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此次实习,主要岗位是审查起诉科,因此主要实习科目是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也涉及一些其他私法科目。在实习中,我参加了几起案件的开庭审理,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司法程序,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的了解了公诉起诉的全过程及法庭庭审的各环节,认真观摩一些律师的整个举证、辩论过程,并掌握了一些法律的适用及适用范围。跟随干警提审,核实犯罪事实,探询犯罪的心理、动机。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国的公诉程序及法庭的作用和职能,同时还配合公诉人员做好案件的调查笔录和庭审笔录,做好案卷的装订归档工作。

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领导和检察干警求教,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政策,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这也许是我一个人的感觉。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我们的法学教育和实践的确是有一段距离的。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法学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所以,我们的法学教育应当与实践结合起来,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好 “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暑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暑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

在实习过程中,也发现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我国政府为推进法治建设而进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们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普法的深度与广度上还有一些不足。比如有些时候,人们对有些法律条文是知道的,但却不知道如何适用它,以至于触犯法律;有时候人们对两个以上不同法律对同一问题的规定不明白,不知道该适用哪一部法律,有一个案件就是这样的,被告人原是某村会计,后来在改选中落选,这样一些会计帐簿、会计凭证需要移交,但是他一直认为《会计法》是规定的要等帐目清算后再移交,所以就坚持不交出,结果被以隐匿会计帐簿、会计凭证罪逮捕。这一个案例就说明我们的普法活动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实际,真真正正的让人们了解法律、法规的含义。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确立人们对法律的信仰,确立法律神圣地位,只有这样法治建设才有希望。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青少年犯罪。在实习中所接触的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的被告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甚至有两个犯有抢劫罪的被告人是八七年的。不考虑被告人家庭和自身因素,从社会大环境来说,我觉得社会也有一些责任的。从八十年代初改革开始到八十年代末,这是一个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段时间对精神文明建设有些放松,也就是说,有些犯罪人在童年时期就有可能已经沾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所以说,教育从娃娃抓起,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要真正落到实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近一个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领导和干警们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学习法律的最终目的是要面向群众,服务大众,为健全社会法治,为我们的依法治国服务的。高等法学教育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培养的具备一定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技能人才,将在社会上起到重要作用。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规则的社会,我们的国家要与世界接轨,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因此,对人才的培养,应当面向实际,面向社会,面向国际。法学教育本身的实践性很强,所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是比较可行的,大学的法学院应当与公、检、法、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定期安排学生见习,让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法学的兴趣,避免毕业后的眼高手低现象,向社会输送全面、合格、优秀的高素质法学人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