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百里黄河参观心得体会实用 参观黄河博物馆心得体会(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4:24:59 页码:9
百里黄河参观心得体会实用 参观黄河博物馆心得体会(8篇)
2023-01-10 14:24:59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百里黄河参观心得体会实用一

根据季节的变化,你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经过西北部的船桥或乘渡船来到兰州。城市对面的河宽将近有300码,我们途经时,河水尚未解冻。冬天人们就在(河水)冰面上直接经过,听说每年解冻的时候都会淹死很多人。在河面早就不再安全的时候,这些人还坚持走这条冰面上的路,疏忽了潜在的危险。对此,兰州诗人王光晟倒是很抒情地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黄河冰桥的情形:一夜河凝骇神异,碎玉零琼谁委积?错落元冰大壑填,经过漫步如平地……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5只大船搭成,每船相距一丈五尺(约4.5米),下下碇石固定在河面上,一字排开,用大木连接起来,再铺上木板,围上围栏,两岸各立2根将军柱(大铁柱)、6根大木柱,又用两条各长120丈的铁索将船固定在河面上。但这种浮桥属于季节性的桥,因为黄河凌汛,每年十一月份黄河结冰前必须拆除。英国人布鲁斯紧接着又这样描写了每年春天浮桥落成时的宏大场而:

每年组建船桥的开幕仪式都热闹非凡,主要的官员和社会各界都来参加这次盛会。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与古老的威尼斯一年一度的风俗相媲美,那是国王杜格娶亚得里亚的仪式。

冬季,黄河结冰,行人和车马要过黄河,就只有靠冰“桥”。翌年,河冰消融,又重新搭浮桥,不但十分麻烦,而且一年之中拆了建,建了又拆,耗资巨大。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宋国公冯胜与元将廓扩铁木尔(王保保)作战时,在七里河(今七里河黄河大桥西500米处)搭造了浮桥,这是兰州地区最早的黄河浮桥。但这座浮桥当时只是为了方便军队渡河,仗一打完就拆除了。洪武八年(1375),卫国公邓愈率军平定河西,在城西十里建浮桥,以运送粮饷,命名为“镇远浮桥”。20_年后的洪武十八年(1384),兰州卫指挥佥事扬廉,将浮桥移至“河水少缓,近且易守”的白塔山下,因为靠近城区,除了军事用途外,这座黄河浮桥也成了黄河历史上第一座可供民众过河的浮桥。

1920_年,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奏清朝廷,批准修建黄河铁桥,并在1920_年10月以16.5万两白银包工包料的总价承包价德国泰来洋行,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黄河铁桥竣工之后,实际耗银30.66万两。

修建铁桥所用的钢材、水泥等材料都是从德国购置,海运到天津,由京奉铁路运到北京丰台火车站,再由京汉铁路运到河南新乡。从新乡取道西安,分36批,用马车运到兰州。

一个清晨,数十辆大马车浩浩荡荡从新乡火车站简陋的货场里潮水般涌了出来,车轮声,马蹄声,铃铛声,还有梆子,秦腔,花儿,马的嘶鸣,汇成了一曲众声混杂的交响乐,响彻漫漫古道,从新乡到西安,从西安到兰州,从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到第二年五月……

桥建成后,两边建了两座分别刻有“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的大石坊,分别有楹联:

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第一桥。

天险化康衢直入海市楼中现不住法;

河蠕开画本安得云梯天外作如是观。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

中山桥不但经受了三次黄河特大流量的考验,而且在1949年8月26日的解放兰州战役中,炮弹击中了过桥的两辆国民党军车,车上弹药爆炸,大火烧毁了桥南端18节木桥面和部分纵梁。军管会组织了300多人星夜抢修。

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整修,将原有的梯形拱架换成了五座弧形钢架拱梁,将原来的木板桥面全部换成现在的铁板桥面。现在兰州市的桥梁已达十余座,使自西固达川入境从榆中与白银交界的乌金峡出境,在兰州境内全长152公里的黄河成为桥梁最密集的河段。

铁桥古渡老斜阳,塔影河声寻旧梦……

今天,中山桥的观赏价值、历史和文物价值,已远远大于它的交通价值,成为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

2022百里黄河参观心得体会实用二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金城——兰州。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话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开心!希望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玩的欢欢快快,吃的欢欢欣欣,享受的欢欢畅畅……,总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谢谢~

兰州作为西出阳关中的丝路之重镇,其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构成了兰州旅游的核心内容,而我们今天要去参观的正是集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中国最长的室外滨河公园——百里黄河风情线,他分布在黄河南北两岸、市区的西部也在南北两山之间,是兰州的名片和窗口,同时也被称为“兰州的小外滩”。

黄河风情线是有着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反差之美的绿色长廊,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花草树木都发芽了柳絮飘香,一切都像刚苏醒的样子可爱极了;夏天的时候这里又是人们乘凉观景的好地方;金秋时节这里有果实累累,落叶纷飞;冬天呀这里就更美了!两边的松柏树跟战士一样穿着绿色的军装挺立着,那场面相当壮观!

黄河风情线呢,可谓是我们金城兰州最出彩发旅游线路之一了。大家都知道,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几个省区,但在全国大型城镇中,兰州得天独厚,被黄河穿城而过,所以这里肯定有你想不到的独特与惊喜。我们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那我就先用这段时间给大家解开一点迷吧!

风情线也是兰州的咽喉,东西通车,南北通桥,为此也是交通长廊,风情线上首屈一指的是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美誉的中山桥。中山桥跨在黄河上,桥长233.33米,宽7.5米,4墩5孔,桥上飞架了5道弧形钢梁,俗称“黄河铁桥”。到20xx年6月,就是黄河铁桥的百岁诞辰了。在很早很早以前,每年冬天,黄河上都会结一层厚厚的冰,河对岸的许多东西都由马车通过“冰桥”驮运到河的另一边,但冰桥毕竟会随着气温的上升而消融,当然这种景观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并不是应为大型的桥梁替代了它,而是现在的黄河冬天不会结冰,后来人们有发明了一种新的漂渡工具——羊皮筏子,顾名思义是用羊皮做的,但这些羊皮必须小心并且不留任何刀口的从羊的身上剥下来,然后固定在木制的框架之下,形成筏子。如果我们的风情线游览完了以后,时间允许的话大家不妨去体验一下坐羊皮筏子的刺激感……

再后来啊,就是1372年了,卫国公冯胜将24只大船用铁链排成排并用四根柱子固定,然后在船上铺上木板,就是所谓的“浮桥”。直到1385年杨廉命人将浮桥移到现在中山桥的位置,然而随交往的日益频繁与发展,固定的桥梁的修建也应用而生,当然,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桥建于公元1920xx年,它是由彭英甲提议,征得甘肃总督府升允的同意,德国喀佑斯承建,美国的满宝本、德国的德罗负责具体施工,天津刘永起负责功底操作,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建起了黄河上第一座永久性的铁桥——“天下黄河第一桥”,1920xx年由于战火导致中山桥中断了11个昼夜,1942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天下黄河第一桥”改名为“中山桥”,1954年由4墩5孔梯形变为弧形、桥面由木板改成钢筋铁皮,20xx年将公路桥改为步行桥。

接下来呢就是滨河路中断、黄河南岸、小西湖北侧,呈现在各位眼前的是兰州四十里黄河风情线中最具代表性的雕塑——“黄河母亲”,她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她是何鄂女士设计创作的,北京雕塑厂于1986年雕塑而成的,整个雕塑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孩子、基座三部分组成,母亲象征着哺育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黄河;孩子象征华夏子孙;基座象征着甘肃悠久的历史及彩陶文化。那么大家都来

说说看,母亲怀中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呵呵~其实各位说的都有道理!如果说他是男孩,则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如果说她是女孩吧,又显得我们华夏儿女娇柔可欺,所以何鄂女士专门将孩子设计成爬着的,这也正是这尊雕塑的设计精华所在。

当然,一路上大家还会看到很多雕塑,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很有文化色彩的雕塑,我们风情线又被称为雕塑长廊。同时,风情线也是园林长廊,因为有很多的公元可以供人们游玩,如:老年人晨练的最佳场所体育公园;每当傍晚的时候,很多情侣们手挽手肩并肩漫步在我们的寓言故事园、水上公园等感受着属于他们的浪漫;尽管中午相对来说是比较炎热的,但是在我们的水车博览园里仍人有很多的观光者…… 风情线有这么多别称,但是最名副其实的是文化长廊,众所周知道教是我们中国的本土教,而大家现在所看到的“白云观”正是甘肃省道教协会所在地,同时这里也是八仙中的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中国九大区管之一的省图、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书刊杂志——读者编辑部、敦煌研究院等,这些都是兰州历史文化的见证。

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可以用一副对联来说明:兰州好!景物胜当年,昔日无风三尺土,而今万里碧晴天,爽气沁心田;兰州好!好景在滨河,万里笼阴遮天路,长天涟水剪鳞波,两两踏青歌!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马上就到达目的地,就先给大家讲到这,到达景点再给大家细讲,大家也可自己亲临境地的细细品味兰州独有的风韵!

好,大家准备一下,检查一下自己随身的贵重物品,我们就准备下车!

2022百里黄河参观心得体会实用三

光绪三十二年春天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一个英国人从河西走廊出来后,沿黄河河谷进入兰州,大约在公历3月10日到达兰州。这个叫布鲁斯的英国人先是站在黄河北岸,很抒情地对当时兰州的北城墙进行了“风景如画,给人印象很深”的赞美后,接下来便对如何过黄河进入“风景如画”的城里感到头疼了,他这样写道:

根据季节的变化,你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经过西北部的船桥或乘渡船来到兰州。城市对面的河宽将近有300码,我们途经时,河水尚未解冻。冬天人们就在(河水)冰面上直接经过,听说每年解冻的时候都会淹死很多人。在河面早就不再安全的时候,这些人还坚持走这条冰面上的路,疏忽了潜在的危险。对此,兰州诗人王光晟倒是很抒情地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黄河冰桥的情形:一夜河凝骇神异,碎玉零琼谁委积?错落元冰大壑填,经过漫步如平地……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5只大船搭成,每船相距一丈五尺(约4.5米),下下碇石固定在河面上,一字排开,用大木连接起来,再铺上木板,围上围栏,两岸各立2根将军柱(大铁柱)、6根大木柱,又用两条各长120丈的铁索将船固定在河面上。但这种浮桥属于季节性的桥,因为黄河凌汛,每年十一月份黄河结冰前必须拆除。英国人布鲁斯紧接着又这样描写了每年春天浮桥落成时的宏大场而:

每年组建船桥的开幕仪式都热闹非凡,主要的官员和社会各界都来参加这次盛会。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与古老的威尼斯一年一度的风俗相媲美,那是国王杜格娶亚得里亚的仪式。

冬季,黄河结冰,行人和车马要过黄河,就只有靠冰“桥”。翌年,河冰消融,又重新搭浮桥,不但十分麻烦,而且一年之中拆了建,建了又拆,耗资巨大。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宋国公冯胜与元将廓扩铁木尔(王保保)作战时,在七里河(今七里河黄河大桥西500米处)搭造了浮桥,这是兰州地区最早的黄河浮桥。但这座浮桥当时只是为了方便军队渡河,仗一打完就拆除了。洪武八年(1375),卫国公邓愈率军平定河西,在城西十里建浮桥,以运送粮饷,命名为“镇远浮桥”。20xx年后的洪武十八年(1384),兰州卫指挥佥事扬廉,将浮桥移至“河水少缓,近且易守”的白塔山下,因为靠近城区,除了军事用途外,这座黄河浮桥也成了黄河历史上第一座可供民众过河的浮桥。

1920xx年,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奏清朝廷,批准修建黄河铁桥,并在1920xx年10月以16.5万两白银包工包料的总价承包价德国泰来洋行,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黄河铁桥竣工之后,实际耗银30.66万两。

修建铁桥所用的钢材、水泥等材料都是从德国购置,海运到天津,由京奉铁路运到北京丰台火车站,再由京汉铁路运到河南新乡。从新乡取道西安,分36批,用马车运到兰州。

一个清晨,数十辆大马车浩浩荡荡从新乡火车站简陋的货场里潮水般涌了出来,车轮声,马蹄声,铃铛声,还有梆子,秦腔,花儿,马的嘶鸣,汇成了一曲众声混杂的交响乐,响彻漫漫古道,从新乡到西安,从西安到兰州,从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到第二年五月……

桥建成后,两边建了两座分别刻有“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的大石坊,分别有楹联:

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第一桥。

天险化康衢直入海市楼中现不住法;

河蠕开画本安得云梯天外作如是观。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

中山桥不但经受了三次黄河特大流量的考验,而且在1949年8月26日的解放兰州战役中,炮弹击中了过桥的两辆国民党军车,车上弹药爆炸,大火烧毁了桥南端18节木桥面和部分纵梁。军管会组织了300多人星夜抢修。

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整修,将原有的梯形拱架换成了五座弧形钢架拱梁,将原来的木板桥面全部换成现在的铁板桥面。现在兰州市的桥梁已达十余座,使自西固达川入境从榆中与白银交界的乌金峡出境,在兰州境内全长152公里的黄河成为桥梁最密集的河段。

铁桥古渡老斜阳,塔影河声寻旧梦……

今天,中山桥的观赏价值、历史和文物价值,已远远大于它的交通价值,成为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

2022百里黄河参观心得体会实用四

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做客我的家乡——洞天湖地,花海鹤乡。我是大家此次百里杜鹃之行的导游,希望通过这次的杜鹃之行能给大家带来一个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中部,距省城贵阳130千米。公园占地面积12580公顷,有杜鹃8350公顷,是同纬度上保存最完好的天然原始杜鹃林。景区内有杜鹃种类三十余种,花色多样,一树不同花的景象令人赞叹,故又有“杜鹃王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之美称。她既是览略百里烂漫杜鹃,洗尽都市纤尘的“花之天堂,心之旷野”,也是体味乌蒙生态民族风情,探幽揽胜的“杜鹃花乡,彝疆古城”。

景区主要由金坡景区和普底景区两大景区组成。金坡景区如同一个壮实的东北大汉,气势宏伟,大度壮观。而普底景区则纤细小巧,秀丽玲珑,犹如一个淡雅的江南女子。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金坡景区的首站——凝香台。每到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杜鹃花瓣便会随风零散地飘落在步行道上,让人颇有“梦里花落知多少”之感。看着花儿,踏着花瓣,闻着清香,游客们,您们是否心醉了呢?

远远看去,一片开阔地已经映入了大家的眼帘,这便是我们今天的第二站百花坪了。这里是金坡景区开发得最早的景点之一,也是百里杜鹃的精华部分。这里的杜鹃花品种多样,五彩斑斓,因而也就成为了彝族、苗族青年人相亲的好场所。每到节日,盛装打扮的彝家、苗家姑娘小伙在杜鹃花丛中翩翩起舞,姿态万千。

沿着岩石小路一路前行,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金坡景区的顶端。站在这里俯瞰四周,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颜色的杜鹃花在青山绿树之间云蒸霞蔚,一团团一簇簇,开得那么热烈,那么绚丽。花儿迎风玉立娇艳欲滴,花瓣相互依偎竟相辉映,引来无数的蜂蝶飞舞。整个山头苍翠浓郁,花繁叶茂,大家可以一饱眼福了。

在贵州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彝族女英雄叫“奢香夫人”,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龙场九驿就是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所建。相传奢香夫人掌管彝族部落,她为了进一步加强与朝廷的联系,发展水西的经济,修建起了东起贵阳,西至毕节的驿道,长560里,设九个驿站,第一站到达龙场,故称“龙场九驿”。

马缨岭,这里是马缨杜鹃最密集的地方。由于毕节特殊的地形地貌,过去的水西人民都靠马作为他们的交通工具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马帮从林中穿过,把头上的红缨抖落在这里,抖落的马缨就变成了这些灿烂艳丽的杜鹃花。大家不妨仔细看,这些杜鹃花真的好似马头上的大红缨呢!

游完金坡景区,接下来我们即将领略的是普底景区的首站云台岭。漫步在云台岭的青石板路上,疏影横斜的树,阵阵扑鼻的香,柔肠寸断的啼,让人顿生忘却都市繁华而归隐田园之感。如果碰到下雨天,这里的杜鹃花便会完全笼罩在烟云之中,若隐若现,更增添了云台岭的朦胧美感。

整个普底花区的最高点便要数这数花峰了,在这里,您们可以尽情体验一把“一览众花峰”的快感。从这往下看,整个花区连绵不断,此起彼伏。雪白杜鹃,似鸳鸯戏水;粉团杜鹃,如浪漫情怀;鲜红杜鹃,璀璨绚丽,正如同我们此刻的炽热心情。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醉九牛,这是普底景区最为传神的景点之一。关于醉九牛名字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明洪武年间,水西土司奢香夫人为了维护水西安宁,向朱元璋进贡了九头水西壮牛,但是当路过这里时,九头牛都被色彩缤纷的杜鹃花吸引而醉倒在山林中,不肯动弹。奢香禀告朱元璋后,朱元璋大笑,并将此地赐名为“醉九牛”。

五彩路也称五叉路,通过这五条路都可以进入花区。在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五条道路上都飘落着各色的杜鹃花,鲜红、粉红、紫色、淡黄、雪白、淡白,各色各样,分外美丽。

游到这,我们此次的百里杜鹃之行也将要划上一个句号了,希望这个伫立在贵州西北高原上的真实神话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欢迎您下次再来。

2022百里黄河参观心得体会实用五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金城——兰州。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话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开心!希望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玩的欢欢快快,吃的欢欢欣欣,享受的欢欢畅畅……,总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谢谢~

兰州作为西出阳关中的丝路之重镇,其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构成了兰州旅游的核心内容,而我们今天要去参观的正是集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中国最长的室外滨河公园——百里黄河风情线,他分布在黄河南北两岸、市区的西部也在南北两山之间,是兰州的名片和窗口,同时也被称为“兰州的小外滩”。

黄河风情线是有着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反差之美的绿色长廊,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花草树木都发芽了柳絮飘香,一切都像刚苏醒的样子可爱极了;夏天的时候这里又是人们乘凉观景的好地方;金秋时节这里有果实累累,落叶纷飞;冬天呀这里就更美了!两边的松柏树跟战士一样穿着绿色的军装挺立着,那场面相当壮观!

黄河风情线呢,可谓是我们金城兰州最出彩发旅游线路之一了。大家都知道,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几个省区,但在全国大型城镇中,兰州得天独厚,被黄河穿城而过,所以这里肯定有你想不到的独特与惊喜。我们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那我就先用这段时间给大家解开一点迷吧!

风情线也是兰州的咽喉,东西通车,南北通桥,为此也是交通长廊,风情线上首屈一指的是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美誉的中山桥。中山桥跨在黄河上,桥长233.33米,宽7.5米,4墩5孔,桥上飞架了5道弧形钢梁,俗称“黄河铁桥”。到20xx年6月,就是黄河铁桥的百岁诞辰了。在很早很早以前,每年冬天,黄河上都会结一层厚厚的冰,河对岸的许多东西都由马车通过“冰桥”驮运到河的另一边,但冰桥毕竟会随着气温的上升而消融,当然这种景观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并不是应为大型的桥梁替代了它,而是现在的黄河冬天不会结冰,后来人们有发明了一种新的漂渡工具——羊皮筏子,顾名思义是用羊皮做的,但这些羊皮必须小心并且不留任何刀口的从羊的身上剥下来,然后固定在木制的框架之下,形成筏子。如果我们的风情线游览完了以后,时间允许的话大家不妨去体验一下坐羊皮筏子的刺激感……

再后来啊,就是1372年了,卫国公冯胜将24只大船用铁链排成排并用四根柱子固定,然后在船上铺上木板,就是所谓的“浮桥”。直到1385年杨廉命人将浮桥移到现在中山桥的位置,然而随交往的日益频繁与发展,固定的桥梁的修建也应用而生,当然,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桥建于公元1920xx年,它是由彭英甲提议,征得甘肃总督府升允的同意,德国喀佑斯承建,美国的满宝本、德国的德罗负责具体施工,天津刘永起负责功底操作,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建起了黄河上第一座永久性的铁桥——“天下黄河第一桥”,1920xx年由于战火导致中山桥中断了11个昼夜,1942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天下黄河第一桥”改名为“中山桥”,1954年由4墩5孔梯形变为弧形、桥面由木板改成钢筋铁皮,20xx年将公路桥改为步行桥。

接下来呢就是滨河路中断、黄河南岸、小西湖北侧,呈现在各位眼前的是兰州四十里黄河风情线中最具代表性的雕塑——“黄河母亲”,她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她是何鄂女士设计创作的,北京雕塑厂于1986年雕塑而成的,整个雕塑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孩子、基座三部分组成,母亲象征着哺育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黄河;孩子象征华夏子孙;基座象征着甘肃悠久的历史及彩陶文化。那么大家都来

说说看,母亲怀中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呵呵~其实各位说的都有道理!如果说他是男孩,则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如果说她是女孩吧,又显得我们华夏儿女娇柔可欺,所以何鄂女士专门将孩子设计成爬着的,这也正是这尊雕塑的设计精华所在。

当然,一路上大家还会看到很多雕塑,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很有文化色彩的雕塑,我们风情线又被称为雕塑长廊。同时,风情线也是园林长廊,因为有很多的公元可以供人们游玩,如:老年人晨练的最佳场所体育公园;每当傍晚的时候,很多情侣们手挽手肩并肩漫步在我们的寓言故事园、水上公园等感受着属于他们的浪漫;尽管中午相对来说是比较炎热的,但是在我们的水车博览园里仍人有很多的观光者…… 风情线有这么多别称,但是最名副其实的是文化长廊,众所周知道教是我们中国的本土教,而大家现在所看到的“白云观”正是甘肃省道教协会所在地,同时这里也是八仙中的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中国九大区管之一的省图、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书刊杂志——读者编辑部、敦煌研究院等,这些都是兰州历史文化的见证。

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可以用一副对联来说明:兰州好!景物胜当年,昔日无风三尺土,而今万里碧晴天,爽气沁心田;兰州好!好景在滨河,万里笼阴遮天路,长天涟水剪鳞波,两两踏青歌!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马上就到达目的地,就先给大家讲到这,到达景点再给大家细讲,大家也可自己亲临境地的细细品味兰州独有的风韵!

好,大家准备一下,检查一下自己随身的贵重物品,我们就准备下车!

2022百里黄河参观心得体会实用六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做客我的家乡——洞天湖地,花海鹤乡。我是大家此次百里杜鹃之行的导游,希望通过这次的杜鹃之行能给大家带来一个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中部,距省城贵阳130千米。公园占地面积12580公顷,有杜鹃8350公顷,是同纬度上保存最完好的天然原始杜鹃林。景区内有杜鹃种类三十余种,花色多样,一树不同花的景象令人赞叹,故又有“杜鹃王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之美称。她既是览略百里烂漫杜鹃,洗尽都市纤尘的“花之天堂,心之旷野”,也是体味乌蒙生态民族风情,探幽揽胜的“杜鹃花乡,彝疆古城”。

景区主要由金坡景区和普底景区两大景区组成。金坡景区如同一个壮实的东北大汉,气势宏伟,大度壮观。而普底景区则纤细小巧,秀丽玲珑,犹如一个淡雅的江南女子。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金坡景区的首站——凝香台。每到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杜鹃花瓣便会随风零散地飘落在步行道上,让人颇有“梦里花落知多少”之感。看着花儿,踏着花瓣,闻着清香,游客们,您们是否心醉了呢?

远远看去,一片开阔地已经映入了大家的眼帘,这便是我们今天的第二站百花坪了。这里是金坡景区开发得最早的景点之一,也是百里杜鹃的精华部分。这里的杜鹃花品种多样,五彩斑斓,因而也就成为了彝族、苗族青年人相亲的好场所。每到节日,盛装打扮的彝家、苗家姑娘小伙在杜鹃花丛中翩翩起舞,姿态万千。

沿着岩石小路一路前行,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金坡景区的顶端。站在这里俯瞰四周,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颜色的杜鹃花在青山绿树之间云蒸霞蔚,一团团一簇簇,开得那么热烈,那么绚丽。花儿迎风玉立娇艳欲滴,花瓣相互依偎竟相辉映,引来无数的蜂蝶飞舞。整个山头苍翠浓郁,花繁叶茂,大家可以一饱眼福了。

在贵州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彝族女英雄叫“奢香夫人”,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龙场九驿就是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所建。相传奢香夫人掌管彝族部落,她为了进一步加强与朝廷的联系,发展水西的经济,修建起了东起贵阳,西至毕节的驿道,长560里,设九个驿站,第一站到达龙场,故称“龙场九驿”。

马缨岭,这里是马缨杜鹃最密集的地方。由于毕节特殊的地形地貌,过去的水西人民都靠马作为他们的交通工具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马帮从林中穿过,把头上的红缨抖落在这里,抖落的马缨就变成了这些灿烂艳丽的杜鹃花。大家不妨仔细看,这些杜鹃花真的好似马头上的大红缨呢!

游完金坡景区,接下来我们即将领略的是普底景区的首站云台岭。漫步在云台岭的青石板路上,疏影横斜的树,阵阵扑鼻的香,柔肠寸断的啼,让人顿生忘却都市繁华而归隐田园之感。如果碰到下雨天,这里的杜鹃花便会完全笼罩在烟云之中,若隐若现,更增添了云台岭的朦胧美感。

整个普底花区的最高点便要数这数花峰了,在这里,您们可以尽情体验一把“一览众花峰”的快感。从这往下看,整个花区连绵不断,此起彼伏。雪白杜鹃,似鸳鸯戏水;粉团杜鹃,如浪漫情怀;鲜红杜鹃,璀璨绚丽,正如同我们此刻的炽热心情。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醉九牛,这是普底景区最为传神的景点之一。关于醉九牛名字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明洪武年间,水西土司奢香夫人为了维护水西安宁,向朱元璋进贡了九头水西壮牛,但是当路过这里时,九头牛都被色彩缤纷的杜鹃花吸引而醉倒在山林中,不肯动弹。奢香禀告朱元璋后,朱元璋大笑,并将此地赐名为“醉九牛”。

五彩路也称五叉路,通过这五条路都可以进入花区。在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五条道路上都飘落着各色的杜鹃花,鲜红、粉红、紫色、淡黄、雪白、淡白,各色各样,分外美丽。

游到这,我们此次的百里杜鹃之行也将要划上一个句号了,希望这个伫立在贵州西北高原上的真实神话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欢迎您下次再来。

2022百里黄河参观心得体会实用七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您随我一道游览被誉为:“天然花园、地球彩带、养生福地、避暑天堂”的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在此呢预祝各位朋友旅途愉快。百里杜鹃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和黔西县交界处,百里杜鹃因整个天然杜鹃林绵延100里而得名,是贵州西部原生地带性植被中保存最好的一部分。暮春三月至四月各种杜鹃花先后怒放漫、山遍野千、姿百态。真是好一幅“千峰叠起嶂,乌金地下埋,杜鹃花似海,满山留异香”的美丽画卷。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阅朗洗尽都市纤尘的“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还可以体味原生态民族文化风情。尤其是令人神往的彝族火把节和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人类的祖宗戏,”的舞蹈《撮泰吉》;还有苗族的滚山珠、芦苇舞等等,使人陶醉。

百里杜鹃景区现在主要分为金坡景区和普底景区,金坡景区的特点是连绵起伏、气势宏伟。普底景区的特点是纤细小巧、秀丽玲珑。

怀着美丽的心情我们来到了金坡景区第一站凝香台,大家知道为什么把这里叫做凝香台吗?是因为“每到杜鹃花盛开时,花瓣就会飘落步行道上,踏着花瓣,清香四溢,惹人心醉。你就会有种“花落知多少”的感叹,因此人们就把这里叫做凝香台了。

金坡景区杜鹃花品种最多的景点要算百花坪了,这里是金坡景区开发得最早的景点之一,可以说是百里杜鹃的精彩之地。有游客曾叹道:“走遍杜鹃山,金坡最奇观”。这里的杜鹃花品种繁多,开得五彩缤纷,灿烂无比。因此,这里是每年彝族的花节、苗族的跳坡节的理想场所,也是男女青年相亲的好场所。走过美丽的百花坪,我们就来到了龙场九驿,这是为念纪奢香夫人而设立的。

看,那红的像翻滚的火龙的杜鹃花,如升腾的烈焰,并非一色,还有那泛白的如云海翻浪、沧海桑田的乳白色杜鹃,真是绝妙一景。红的是马樱杜鹃,乳黄泛白的是露珠杜鹃,还有淡红变紫的是迷人杜鹃等等,各色各样的花瓣使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目不暇接。来到画眉岭我们可以听到大然的天奈之音。传说曾经在这里有一只金画眉,它的叫声婉转清脆,非常动听,因此就成了百鸟中的歌王,画眉岭由此而得名,后来由于这里风景别致,成了各族青年男女对歌谈情的理想场所。

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到之处就是马缨林了,马缨林是马缨杜鹃最集中的地方。传说这里的煤炭都靠马驮出去,马帮从这里的林中穿过,不小心把头上的红缨抖落在这里,后来就变成了这些红如炭火的杜鹃花,就形成了现在的独特景观。

带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走进了普底景区。各位朋友,如诗如画的云台岭到了,如果遇到下细毛雨的时候,这里的杜鹃花完全笼罩在烟云之中,若隐若现,有一种朦胧的感觉,真是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朋友们大家快看吧,那是粉团杜鹃,银妆素裹,一派北国风光,近观像白鹤戏水,远看如云海翻腾;再看那边的红杜鹃,花红似火、分外热烈花、花团锦簇、光彩艳丽、恍若仙境。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久负盛名的奢香岭,是为了纪念奢香和霭翠的结亲与表彰奢香功绩的象征。接下来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普底景区最为传神的景之一—醉九牛,因传说在遥远的过去,曾有九头牛曾醉倒在这迷人的杜鹃林中而得名。在这里大家可以尽情的体会醉九牛的独特与神奇。朋友们,现在我们所走的这条路就是“五彩路”了,这条路原来名叫“五叉路”,因为有五条路可以通过花区,后来人们发现盛花季节,五条路上落英缤纷,非常 美丽 ,就将 “五叉 路”改为 “五彩 路” 。

亲爱的朋友们,走完五彩路呢,就为我们此次的行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百里杜鹃的美不一而足,需要用您的慧眼去探索,用你的心灵去感受。在行程中,我如果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还望各位谅解。希望以后能再度和各位朋友重逢在这美好的季节,最后真心祝愿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

2022百里黄河参观心得体会实用八

光绪三十二年春天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一个英国人从河西走廊出来后,沿黄河河谷进入兰州,大约在公历3月10日到达兰州。这个叫布鲁斯的英国人先是站在黄河北岸,很抒情地对当时兰州的北城墙进行了“风景如画,给人印象很深”的赞美后,接下来便对如何过黄河进入“风景如画”的城里感到头疼了,他这样写道:

根据季节的变化,你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经过西北部的船桥或乘渡船来到兰州。城市对面的河宽将近有300码,我们途经时,河水尚未解冻。冬天人们就在(河水)冰面上直接经过,听说每年解冻的时候都会淹死很多人。在河面早就不再安全的时候,这些人还坚持走这条冰面上的路,疏忽了潜在的危险。对此,兰州诗人王光晟倒是很抒情地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黄河冰桥的情形:一夜河凝骇神异,碎玉零琼谁委积?错落元冰大壑填,经过漫步如平地……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5只大船搭成,每船相距一丈五尺(约4.5米),下下碇石固定在河面上,一字排开,用大木连接起来,再铺上木板,围上围栏,两岸各立2根将军柱(大铁柱)、6根大木柱,又用两条各长120丈的铁索将船固定在河面上。但这种浮桥属于季节性的桥,因为黄河凌汛,每年十一月份黄河结冰前必须拆除。英国人布鲁斯紧接着又这样描写了每年春天浮桥落成时的宏大场而:

每年组建船桥的开幕仪式都热闹非凡,主要的官员和社会各界都来参加这次盛会。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与古老的威尼斯一年一度的风俗相媲美,那是国王杜格娶亚得里亚的仪式。

冬季,黄河结冰,行人和车马要过黄河,就只有靠冰“桥”。翌年,河冰消融,又重新搭浮桥,不但十分麻烦,而且一年之中拆了建,建了又拆,耗资巨大。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宋国公冯胜与元将廓扩铁木尔(王保保)作战时,在七里河(今七里河黄河大桥西500米处)搭造了浮桥,这是兰州地区最早的黄河浮桥。但这座浮桥当时只是为了方便军队渡河,仗一打完就拆除了。洪武八年(1375),卫国公邓愈率军平定河西,在城西十里建浮桥,以运送粮饷,命名为“镇远浮桥”。20xx年后的洪武十八年(1384),兰州卫指挥佥事扬廉,将浮桥移至“河水少缓,近且易守”的白塔山下,因为靠近城区,除了军事用途外,这座黄河浮桥也成了黄河历史上第一座可供民众过河的浮桥。

1920xx年,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奏清朝廷,批准修建黄河铁桥,并在1920xx年10月以16.5万两白银包工包料的总价承包价德国泰来洋行,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黄河铁桥竣工之后,实际耗银30.66万两。

修建铁桥所用的钢材、水泥等材料都是从德国购置,海运到天津,由京奉铁路运到北京丰台火车站,再由京汉铁路运到河南新乡。从新乡取道西安,分36批,用马车运到兰州。

一个清晨,数十辆大马车浩浩荡荡从新乡火车站简陋的货场里潮水般涌了出来,车轮声,马蹄声,铃铛声,还有梆子,秦腔,花儿,马的嘶鸣,汇成了一曲众声混杂的交响乐,响彻漫漫古道,从新乡到西安,从西安到兰州,从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到第二年五月……

桥建成后,两边建了两座分别刻有“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的大石坊,分别有楹联:

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第一桥。

天险化康衢直入海市楼中现不住法;

河蠕开画本安得云梯天外作如是观。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

中山桥不但经受了三次黄河特大流量的考验,而且在1949年8月26日的解放兰州战役中,炮弹击中了过桥的两辆国民党军车,车上弹药爆炸,大火烧毁了桥南端18节木桥面和部分纵梁。军管会组织了300多人星夜抢修。

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整修,将原有的梯形拱架换成了五座弧形钢架拱梁,将原来的木板桥面全部换成现在的铁板桥面。现在兰州市的桥梁已达十余座,使自西固达川入境从榆中与白银交界的乌金峡出境,在兰州境内全长152公里的黄河成为桥梁最密集的河段。

铁桥古渡老斜阳,塔影河声寻旧梦……

今天,中山桥的观赏价值、历史和文物价值,已远远大于它的交通价值,成为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