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走访挂钩重点企业心得体会 参观走访企业心得体会(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7:53:44 页码:13
走访挂钩重点企业心得体会 参观走访企业心得体会(8篇)
2023-01-10 17:53:44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走访挂钩重点企业心得体会一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春节期间,我校把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困难教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学校自接到县教育局、镇党委要求后,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认真安排,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对于发扬我党关心爱护老干部的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排出离退休教师、特困教职工名单,并成立走访慰问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做好组织慰问的具体工作。

二、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我校离退休教师虽只有两人,但居住分散,针对以上情况,校领导对慰问小组明确分工,利用春节前几天时间对他们进行慰问。

第一小组由校长带队到沈庄村对教师进行慰问,向他传递了上级领导和校领导的温暖关怀,组织对他以前所作的贡献是肯定的,对他的付出表示真诚的谢意,同时简单的向他介绍了我校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真诚的希望他对我校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

第二小组由副校长带队对峰山村沈志民教师进行慰问,送上微薄的礼品和温暖的关怀,了解实际困难,能当时给予解决的当场解决,

当场不能解决的带回经校委会讨论寻求方法解决,确实不能解决的要给予情况说明,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的的心坎里。

第三小组由后勤主任带队对在岗困难职工进行慰问,对他们一年来克服家庭困难、辛勤工作表示肯定,对他们的努力付出表示感谢,学校会尽全力帮助他们,真诚的希望他们照顾好家庭,理解党和学校的温暖,继续努力工作。

三、相互了解,增进感情。

我校慰问组通过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离退休教师进行春节慰问。在走访慰问中,我校领导向各位离退休教师通报了我校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和20xx年工作计划,重点介绍我校过去的教育教学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宣传介绍我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的成绩,倾听了离退休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走访慰问为契机,加强与离退休教师、困难职工的思想沟通,准确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慰问组都认真听取,对提出的困难能当时解决的全部当场解决,当场不能解决的提交校委会研究后都及时给予解释说明,鼓励他们发挥自优势,以实际行动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建设新睢宁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勉励离退休教师积极养老,科学养老,鼓励家庭子女尽心尽孝,使离退休教师健康长寿,欢度晚年。通过慰问交谈,组织和离退休教师、困难职工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互之间增进了感情。

四、解决困难,务求实效。

本次对离退休教师、家庭特殊困难的在职教师慰问时,不仅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关心,并给予物质上和经济上的帮助。特别是对上有老下有几个孩子的熊怀球老师家,不光学校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并申请镇政府民政办给予一件棉衣及一床被子,让熊怀球老师家的孩子象正常人家的孩子一样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

本次春节慰问校领导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组织慰问工作,坚持把走访慰问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作为落实党的xx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实际行动,真正落实了党中央关于“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的重要指示。让离退休教师感受到他们虽离开工作岗位,但党和组织还记住他们的,在岗的困难职工党和组织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贡献永远装在党和人民的心中!

关于走访挂钩重点企业心得体会二

大学生村官“百村调研”入户调查报告——翟城村

此次百村调研活动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基层群众方方面面的需求以及对本村、本乡镇和各市直单位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市基层工作的下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数据。

一、村情概况

翟城村地处石门桥镇东北部,毗邻106国道,南邻张村,北邻东、西关张。全村约有1321人,自然户约330户,且由于外出打工或举家搬迁等原因,很多村民不在本村居住。村党支部4人,34名党员,2名预备党员。村委会3人,村民代表26名。我村拥有耕地约1250亩,全村分为8个生产队,主要产业是务农和铝合金加工业、铸造业等。

在为期二十天的入户调研中,我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走访入户,对村里绝大部分住户的家庭状况、收入来源、对各级干部和各个科局,以及市里推进的各项工作满意度等问题进行了摸底调查,调研情况如下:

二、调研情况分析

本次走访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24份,其中因问题敏感、怕隐私泄露,部分村民只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不做问卷,部分村民配合问卷但拒绝留下姓名和电话。通过汇总问卷,本次调研得出以下结论:

1、主要收入来源。据问卷结果显示:务农(即:粮食生产)排在首位,其次是外出打工,另有一小部分是自己做生意(即:私营工商企业)

2、最满意的人是村干部。

3、村民们最满意的事主要是天然气入户、医疗、养老保险等。

4、不好办理的事务。调研问卷显示:由于我村没有学校,有少部分村民表示子女入学事情不好办理。

三、建议及措施

1、加强村内道路建设和排水系统建设。村支书在我镇上半年工作述职大会上已明确表示,下半年将修水泥路1000米、排水沟150米,铺设防渗管道100米,目前资金正在筹措之中。接下来村里会逐步解决村内小路的规划和整改。

2、加强政策宣传以及村干部同村民的交流。

关于走访挂钩重点企业心得体会三

为响应区委组织部要求,我于20xx年8月20日至20xx年9月30日,对我所任职的潘集镇潘集村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我入村工作一个多月来所看、所想,写下此份调研报告,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归结。

正文

一)村情村貌

二)经济发展

1)潘集村为典型的皖中农业村,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土质肥沃,雨量充沛,生产稻、麦、杂粮。

2)潘集村经济作物比如各类蔬菜、瓜果。尤其是是酥瓜种的比较多。今年潘集村已种植了近百亩的酥瓜。

3)村民养殖鸡、鸭,牛、羊养殖比较普遍,不过未成规模,只有第6生产组有个比较大的生猪养殖场。

4)村里年轻人一部分外出打工,同时由于毗邻几个大型矿区,也有一百多人选择进矿务工。

潘集村两委在村支书潘冠力、村主任潘明德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全村共有党员63人,村两委成员7人,潘集村也成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村双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潘集村两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全面深化了本村的“争先创优”活动。

2)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

3)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干部的管理上,潘集进一步规范了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培养发展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坐班督查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4)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坚持以人为本、和谐为重地解决村内矛盾,极大的促进了村内的安全和稳定,从而较好的推动村子的发展。

5)潘集村的基层机构

①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各岗位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设有简易的村务公开栏,通过该窗口栏目基本能做到不定期在向村民公布村务、财务收支及计划生育工作等情况。

②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农副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群众收入也随之提高,而且各村民小组建立了一支巡防队伍,让群众加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去,保一方平安,为脱贫致富奔小康营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1)虽然潘集村的养殖户比较多,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但是形成规模的只有6组有个生猪养殖场,远未达到集中式长期发展的目的。

(2)潘集村的经济作物也是比较分散,除了这两年新建了特色酥瓜种植园,而且规模也不大,其他的经济作物都是自种自销,没人组织,想种就种,不想种就不种。

今年上半年,我们村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和村两委的努力下,为了解决本村一队,二队,三队,四队,六队,七队,八队、九队和黄庄群众出行难等实际问题,铺修了用于生产和生活的4000多米长的矸石路,但是由于资金不足,矸石路路况不尽人意,特别是我村的经济作物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运输并不方便,造成经济损失。

我村北部毗邻茨淮新河,有天然形成加人工开凿的三条沟汇聚而成的大漯河流经村里,但因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原本的4条水渠现只有2条可用,对灌溉需求与设施跟不上的矛盾仍是让村民头疼的问题。

这两年国家宣传新农村的力度加大,我们总以为农民的生活都富裕了,其实农民还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我们去关注与关心的。有很多人鼓励农民去城市创业,我却不赞成这么做。城里人口压力已经够大了,如果再有更多的农村人涌进城里,只会更多的给城里造成的人口压力。而且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都会把孩子留在家里,这样会出现大批“留守儿童”。孩子是未来和希望,所以我们要把更多的关心放在孩子的身上,与此同时,留守老人的问题也很突出,很多老人在家带着孩子,但是这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小孩教育不好,老人一般都是溺爱孩子的,还有的老人身体不好,没人照顾。

通过这次调研我认识到农村的现状,认识到农村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深层次矛盾。

(1)修路: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所有经济富裕村的经验,也是想要发展必不可少的先提条件。要继续加大村公路的覆盖范围,也要将原有矸石路拓宽,修整。

(2)饮水工程:虽然我村因为靠近镇里,利用优势率先完成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计划供水600户,现在已有400多户使用受益,但是这只解决了我村的村民吃水问题,让他们用上自来水,想要发展就还要新建一个排灌站,修复原本废弃的水渠,解决我村的养殖业和经济作物的用水问题。

(3)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建造一座文化大院。尽快筹建文化大院,积极引导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除了电视、电脑以及远程教育平台外,村里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文化娱乐和图书科普等方面的设施或载体,以及健身场所和设施。村民劳作之余,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单调,给消极文化活动留下了可乘之机。建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尽快筹建文化大院,开辟村精神文明活动室,结合远程教育平台,既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增长他们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身体素质,远离不良风气,促进村风文明。

(4)着重关心留守儿童和老人工作

①坚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青少年维权工作和调查研究。

②贴近实际,创新活动载体,配合学校开展相关活动。

③继续开展对青少年的扶贫助学活动,搞好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的帮扶救助。

④组建关爱团,积极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⑤建立完善的老年人组织,为留守老人建立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⑥加大农村保障力度,为老人编织一张牢固的安全网安度晚年。

⑦依法养老,对少数虐待、遗弃老人的子女,要以包括司法、道德、社会、政府等多部门、多渠道惩处他们的行为,保护老人的权益。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

①以占街头和潘北矿为依托,积极引导群众围绕特色农业下功夫,鼓励群众经商。利用这一优势,目前全村有1000多人从事这项工作。

②在积极引导的同时,还须前瞻性的采取一些有利于群众的发展措施。目前以六组为龙头的酥瓜生产,反季节生产不再单一,随时都可供应市场,但是规模有限,下一步可以鼓励并支持其扩大规模。

③拓宽村民再就业渠道,让他们在矿上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来增加群众收入。利用矿区优势,我村可鼓励村民到矿里务工,同时要为他们做好服务培训工作,进行安全教育,一方面可以增加村民收入,一方面也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问题。

(1)关于发展和吸收党员

建议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使潘集村更加充满活力,与时俱进。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

不将远程教育设备当成摆设。远程教育不仅对党员干部开放,也对广大群众开放。建议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对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培训,加强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学习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3)关于两务公开

建议将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落到实处,广泛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尊重广大村民的意愿,不断提高村民对村务的参与度。

以上就是我到村任职以来走访、座谈和查阅相关资料后的调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与村民和党员干部沟通,积极为村两委建言献策,努力做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先进文化传播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以维护潘集村社会稳定为前提,以促进本村村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潘集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信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潘集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关于走访挂钩重点企业心得体会四

20xx年8月,我开始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进村一年多来,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玳堤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调研报告,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玳堤村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玳堤村,位于龙涓乡东北部偏北,东与安美村毗邻,西与福都、福黎村接壤,南与山后村相临,北与钱塘村和芦田镇招坑村交界,距乡政府6公里。海拔600-800米之间,年降雨量1800毫米,年均温度17.6℃,无霜期290天。村内多数为李姓,至20xx年底,全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965户,总人口3610人,其中党员62人。据统计我村有水稻田300亩,农地600亩,林地5000万亩,茶园3000亩;果园530亩,品种为柿、梨、桃、李、香蕉。村民以种植茶叶为主,兼顾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20xx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土地管理,年创50万元。全村外出务工人员600余人,年总收入1800余万元,外出劳动力不但增加了收入,学习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我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我村一直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目前我村辖区内建有茶叶城一座,占地面积达150亩,一座藤艺加工厂位于茶叶城边,还有一座茶叶加工厂和一处养猪场。这些本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带动本村劳动力100多人从业。

2、历史与自然状况

明清为龙涓里玳堤乡。民国属龙涓乡玳堤保。解放后,先属龙涓乡,后为玳堤乡,1958年2月仍属龙涓乡玳堤小乡玳堤高级社,1985年11月属龙涓人民公社福都大队,1961年8月析出为玳堤大队,延至1984年7月为龙涓乡玳堤村。

1939年创办学校,1950年为玳堤小学,1988年建校舍1座600平方米。1997年,翻建小学教室12间,宿舍16间,20xx年扩建学校,完善设备,学校总建筑面积1992平方米。20xx年建村委会一座,建筑面积150平方米,1969年建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70千瓦。20xx年,拓宽硬化344县道玳堤境内公路长2.4公里,水泥路面宽14米。

3、基层组织建设

玳堤村共有党员62人,村两委成员12人,在村书记李文发、村主任李锦镇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村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至今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乒乓球室,广播室等保证了村民全身心的投入经济建设工作中。今年来我村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工作,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经过努力我村成为我乡党风廉政建设的试点村,加快了基层组织建设步伐。

4.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玳堤村两委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柴湾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我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做好茶叶生产工作,努力实现茶叶富民目标。通过积极引导茶农转变经营理念,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并组织农业技术服务人员、村两委干部定期走访茶企、茶农,探讨产业发展之路。在通过开展茶农茶叶种植、初制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全村广大茶农经营茶园的管理水平,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产值,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我村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以来,村两位委抓住村村通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资60万元,新修硬化村级公路2公里,拓宽修建村级道路土路面4公里;为了解决群众遇到强降雨天,茶园、屋舍会被溪水淹没的问题,20xx年,我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在筹资筹劳和上级资金补助下,年底前我村顺利完成了山坪至深内长5公里的河道清理并拓宽为3米;20xx年以来按照文明、卫生、科学的内容,要求加快户厕改造力度,我村对露天粪缸进行整治取缔,通过村两委的努力,我村厕改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为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我村结合创建文明村、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经常开展文明卫生创建活动、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建设,利用村级各种会议开展法律法规社会道德教育,弘扬新人新事,开展各类文艺活动,结合创建安全示范村,开展让平安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我村今年来无重大事故,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民兵工作、征兵工作、妇女工作都较好地完成。

二、玳堤村发展状况和分析

1、经济发展概况及分析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看,我村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发展渠道单一;从经济发展的格局看,小农分散型经济占比较大,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差距。从对我村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了我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1)、茶叶经济发展缺乏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茶叶种植作为带动我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大多数茶叶种植户都是小农型的分散种植,小型、分散种植模式成为了发展规模茶叶经济的颈瓶。专业化、高效化、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如今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真正潜力所在。而我村目前的农业格局则仅仅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与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村居更大的跨越发展。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土地管理费用。集体资产总额少。无其他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无经济收入而搁浅。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我村较大的跨越发展,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运转。

(3)、部分村、组干部工作热情不高。一些村干部反映由于工作复杂、报酬低,工作难做,干部难当,工作积极性不高。

(4)、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成员年龄结构老龄化,青年人外地务工,党组织活动开展困难。

(5)、通往各组的道路泥泞,急需修建通往村民家门口的水泥路。要想富,先修路,村里泥泞的小路限制了本村与外界的沟通,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

(6)、居民思想观念落后,精神生活单调乏味。村中缺乏文化基础设施,缺乏先进文化传播的氛围,消极落后思想观念得到滋生繁衍。突出表现就是重男轻女等现象丛生,超生欲望强烈,导致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局面。

2、整改措施及意见建议

(1)、在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经济增长渠道,打破单一性的发展格局。

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发展服务业是我村发展的一条极好出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服务业经济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3)、针对部分村干部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是加强干部学习。采取理论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村干部进行基本理论、政策法规、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队伍依法施政的水平,增强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是适当改善村、组干部待遇。采取灵活的方式,如根据各个村干部负责的工作的开展情况,根据个人工作业绩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提高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4)、拓宽信息渠道,壮大村级经济

首先,要加强学习。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面对时时处处产生的大量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管是老干部还是新干部都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其次,要真正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并努力将其落到实处,善于和农村的致富能人保持有效的信息交流,及时把获取致富的信息反馈给农民。再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指导农村工作的作用,扩大信息的来源。

(5)、组织学习

鉴于现阶段农民文化偏低的实际,为了让农民能够学得进,用得上,在送科技进村入户的培训工作中,注重改进培训方法,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参观大户,由大户现身说法,深入农户进场指导等方法进行,应该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6)、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自身潜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通过镇区工业园区集体厂房的出租不断扩大集体经济收入。

(7)、尽量多的组织村民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场所,使村民远离不良风气,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普法教育活动力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村居。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就应该创新思路,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引进各种优秀人才资源,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迈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新玳堤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关于走访挂钩重点企业心得体会五

1.加强自身学习,转变作风,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自学,集中学习,重点转达,逐条解读、集体讨论等方式深入全面学习领导讲话及相关会议精神,领会了自治区党委关于“访惠聚”活动及严打恐怖活动的重要现实意义,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存进点后,迅速融入到基层群众当中,与基层党员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克服春、冬季取暖不便、稳定形势严等困难开展“访惠聚”活动,受到群众一致认可。

2.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疑聚力号召力。积极配合和协助村“两委”班子解决村民反应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村民办一些好事实事,提高村委班子在村中威信。

3.督促指导村两委扎实看展签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村支部群教活动,帮助村党支部制定了学习计划,并积极参与群教育活动的开展。监督指导村支部开好宣传动员,征求意见,查摆问题,整改等会议的开展,确定村党支部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4.认真入户走访,广泛听取民情,民意。结合杨发森书记在皮山县住村调研时讲话中关于访民情11箱工作要求,坚持带问题入户,带感情入户,联合村警,入户前整理户籍资料,掌握基本信息。工作组每人一户、都与村民足膝交谈,对简单问题当场解答,询问村民反映的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建议。

5.开展多种形式宣传,促进民族团结。

1)开展大走访、大宣讲活动。通过大宣讲、大走访活动基本上让全村的农民了解了党惠民政策。在走访过程中,把宣讲党的政策贯穿于入过程中让大家去深切感受这几年法神变化。

2)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严打暴恐专项行动、8090专题大会、“去宗教极端化”宣讲等活动做好宣传工作。

6.配合村委会、村干部、村警扎实社会管控和稳定工作。

1)广泛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张贴非法宗教活动特征、婚姻领或非法行为宣传教育标语,在全村进行宣讲;及时通报“2.14”、“9.10”等严重暴力恐怖案件经过和造成的恶劣影响。坚决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坚决不让敌人的当。

2)指导和帮助村支部扎实开展“两项工作”。发挥“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作用、共同做好摸底排查和教育转化工作。约谈本村重点工作对象两类人员家属,循序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三非活动的本质。引导他们树立守法意识。

7.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引导领作用。组织召开了知识竞猜,文体娱乐活动,村民都积极参与进来。通过组织各项文体活动,引导教育群众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8.学习国语。按照工作分工,担任农牧民国语班辅导老师,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对农牧民进行国语辅导,参加周一、星期天的农牧民国语学习。

9.加强开展做好妇女工作。

根据20__年10月9日杨发森书记在地区妇女工作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关切落实成立妇女工作部,分工,加强妇女素质提升、入户走访方式摸排广大群众困难诉求、及时解决农牧民的各类困难、对妇女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留守妇女调整心理状况调整、生活、家庭、没有经济来等压力及时解决、妇女的全面发展、既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于走访挂钩重点企业心得体会六

20xx年8月,我开始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进村一年多来,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玳堤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调研报告,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玳堤村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玳堤村,位于龙涓乡东北部偏北,东与安美村毗邻,西与福都、福黎村接壤,南与山后村相临,北与钱塘村和芦田镇招坑村交界,距乡政府6公里。海拔600-800米之间,年降雨量1800毫米,年均温度17.6℃,无霜期290天。村内多数为李姓,至20xx年底,全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965户,总人口3610人,其中党员62人。据统计我村有水稻田300亩,农地600亩,林地5000万亩,茶园3000亩;果园530亩,品种为柿、梨、桃、李、香蕉。村民以种植茶叶为主,兼顾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20xx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土地管理,年创50万元。全村外出务工人员600余人,年总收入1800余万元,外出劳动力不但增加了收入,学习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我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我村一直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目前我村辖区内建有茶叶城一座,占地面积达150亩,一座藤艺加工厂位于茶叶城边,还有一座茶叶加工厂和一处养猪场。这些本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带动本村劳动力100多人从业。

2、历史与自然状况

明清为龙涓里玳堤乡。民国属龙涓乡玳堤保。解放后,先属龙涓乡,后为玳堤乡,1958年2月仍属龙涓乡玳堤小乡玳堤高级社,1985年11月属龙涓人民公社福都大队,1961年8月析出为玳堤大队,延至1984年7月为龙涓乡玳堤村。

1939年创办学校,1950年为玳堤小学,1988年建校舍1座600平方米。1997年,翻建小学教室12间,宿舍16间,20xx年扩建学校,完善设备,学校总建筑面积1992平方米。20xx年建村委会一座,建筑面积150平方米,1969年建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70千瓦。20xx年,拓宽硬化344县道玳堤境内公路长2.4公里,水泥路面宽14米。

3、基层组织建设

玳堤村共有党员62人,村两委成员12人,在村书记李文发、村主任李锦镇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村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至今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乒乓球室,广播室等保证了村民全身心的投入经济建设工作中。今年来我村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工作,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经过努力我村成为我乡党风廉政建设的试点村,加快了基层组织建设步伐。

4.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玳堤村两委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柴湾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我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做好茶叶生产工作,努力实现茶叶富民目标。通过积极引导茶农转变经营理念,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并组织农业技术服务人员、村两委干部定期走访茶企、茶农,探讨产业发展之路。在通过开展茶农茶叶种植、初制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全村广大茶农经营茶园的管理水平,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产值,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我村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以来,村两位委抓住村村通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资60万元,新修硬化村级公路2公里,拓宽修建村级道路土路面4公里;为了解决群众遇到强降雨天,茶园、屋舍会被溪水淹没的问题,20xx年,我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在筹资筹劳和上级资金补助下,年底前我村顺利完成了山坪至深内长5公里的河道清理并拓宽为3米;20xx年以来按照文明、卫生、科学的内容,要求加快户厕改造力度,我村对露天粪缸进行整治取缔,通过村两委的努力,我村厕改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为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我村结合创建文明村、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经常开展文明卫生创建活动、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建设,利用村级各种会议开展法律法规社会道德教育,弘扬新人新事,开展各类文艺活动,结合创建安全示范村,开展让平安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我村今年来无重大事故,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民兵工作、征兵工作、妇女工作都较好地完成。

二、玳堤村发展状况和分析

1、经济发展概况及分析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看,我村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发展渠道单一;从经济发展的格局看,小农分散型经济占比较大,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差距。从对我村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了我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1)、茶叶经济发展缺乏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茶叶种植作为带动我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大多数茶叶种植户都是小农型的分散种植,小型、分散种植模式成为了发展规模茶叶经济的颈瓶。专业化、高效化、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如今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真正潜力所在。而我村目前的农业格局则仅仅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与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村居更大的跨越发展。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土地管理费用。集体资产总额少。无其他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无经济收入而搁浅。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我村较大的跨越发展,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运转。

(3)、部分村、组干部工作热情不高。一些村干部反映由于工作复杂、报酬低,工作难做,干部难当,工作积极性不高。

(4)、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成员年龄结构老龄化,青年人外地务工,党组织活动开展困难。

(5)、通往各组的道路泥泞,急需修建通往村民家门口的水泥路。要想富,先修路,村里泥泞的小路限制了本村与外界的沟通,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

(6)、居民思想观念落后,精神生活单调乏味。村中缺乏文化基础设施,缺乏先进文化传播的氛围,消极落后思想观念得到滋生繁衍。突出表现就是重男轻女等现象丛生,超生欲望强烈,导致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局面。

2、整改措施及意见建议

(1)、在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经济增长渠道,打破单一性的发展格局。

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发展服务业是我村发展的一条极好出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服务业经济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3)、针对部分村干部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是加强干部学习。采取理论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村干部进行基本理论、政策法规、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队伍依法施政的水平,增强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是适当改善村、组干部待遇。采取灵活的方式,如根据各个村干部负责的工作的开展情况,根据个人工作业绩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提高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4)、拓宽信息渠道,壮大村级经济

首先,要加强学习。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面对时时处处产生的大量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管是老干部还是新干部都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其次,要真正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并努力将其落到实处,善于和农村的致富能人保持有效的信息交流,及时把获取致富的信息反馈给农民。再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指导农村工作的作用,扩大信息的来源。

(5)、组织学习

鉴于现阶段农民文化偏低的实际,为了让农民能够学得进,用得上,在送科技进村入户的培训工作中,注重改进培训方法,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参观大户,由大户现身说法,深入农户进场指导等方法进行,应该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6)、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自身潜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通过镇区工业园区集体厂房的出租不断扩大集体经济收入。

(7)、尽量多的组织村民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场所,使村民远离不良风气,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普法教育活动力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村居。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就应该创新思路,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引进各种优秀人才资源,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迈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新玳堤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关于走访挂钩重点企业心得体会七

为了深入推进石鼓区“百村(社区、企业)千家大走访”活动开展,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两型’惠民生,争当发展排头兵”,我们始终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组织局机关干部带着真感情,推行真举措,贴近农村基层,走进企业车间,走访慰问群众,厘清基本情况,解决棘手难题,融洽干群关系,以高效务实的作风赢得基层群众及帮扶企业理解和支持。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科学部署,确保活动高效开展

全区干部“百村(社区、企业)千家大走访”活动动员会结束后,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就活动实施具体细节逐一进行探讨,畅所欲言,达成共识。3月8日上午,我们召开全局干部动员大会,对活动开展进行全面部署安排。

1、确定指导思想。在充分结合财政部门工作实际,认真思索后,贺水源局长倡导以“六个一”贯穿走访活动的始终,即要有一腔热情、派出一批干部、集中一段时间、坚持一定走访、办好一批实事、保持一流作风。要求全局干部把“大走访”活动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充分认识这次开展“大走访”活动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政治热情做好这项工作。

2、组织工作队伍。在工作队的组建上,我们做到既保证人员数量充足,更注重人员质量与年龄结构。为此,我们设置“门槛性”指标,筛选工作队员,经个人踊跃报名、局党组资格审查等流程,按照区委的要求,选派干部数不低于单位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最终确定刘运国等六名有农村工作经验、吃苦耐劳的同志作为工作队员,并由贺水源局长、张莉萍书记亲自带队,区人大副主任刘策富同志全程参与,并负责活动总指挥。

3、制定活动方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整个活动为期二十天,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我们对整个活动进行周密安排,制定了工作方案,要求实行一天一小结,一周一讲评。同时,要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建立完善有关活动日程安排表、征求意见汇总表等基础台账,确保活动开展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声。

二、深入走访、摸清民情,确保工作有的放矢

我们深入农村基层,企业车间。坚持自带铺盖,自带经费、自带资料、自带工具。不打扰群众生活、不影响群众正常生产,不给群众增加任何负担。工作队足迹遍布莲花塘村13个村民小组及青蛙皇子服饰公司,徒步行程达1000余公里。组织召开座谈会六场次,走访群众200余户,发放《20__年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明白卡》等宣传资料430余份,征求意见表380份,通过20天的走访活动,工作队基本摸清联系村、企业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群众反映的最突出、最急迫的问题。对于村民反映的问题及建议,安排专人收集和整理。能当场答复的,就实事求是按政策要求予以答复;不能现场答复的,就详细记录在册,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后给限期内答复。真正做到了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通过反复的收集整理后,总的归纳为莲花塘村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莲花小学与角云公路相连通村公路水泥硬化;二是村容村貌环境整治,特别是村道两侧白色垃圾成堆;三是扒泥塘杨昌福等20名特困户及五保户生活困难问题。青蛙皇子企业遇到的“瓶颈”问题,是因用工荒所导致的招工难。工作队员对于反映的问题,原原本本在民情日记详细记录,并就解决措施逐一进行研究,积极创造条件予以解决。

三、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在整个走访过程中我们始终带着真感情,解决问题动真格,尽其所能,多措并举,努力让基层群众、帮扶企业得到真实惠。

一是坚持领导带头,以模范带头行动推动“大走访”活动。局长贺水源、党组书记张莉萍坚持带头走访,工作队员留村住宿超过规定天数,同时,统筹安排下村人员,确保财政工作与大走访活动两不误,两促进。

二是坚持真干实干,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化解基层困难。在大走访活动中,我们已经投入资金45300元,解决基层反映实际困难三起,其中:发放年王塘组杨如忠等20余户困难群众慰问金4000元,为高老屋组朱章东同志购置木床一张,为高老屋组朱宏德同志解决照料陪护病人所需器材一套。为莲花小学与角云公路相连通村公路水泥硬化工程争取到位资金4万元,并承诺修路资金缺口将在两年内给予解决。公路硬化工程已于3月29日正式开工,如天气晴好且施工进展顺利,预计将在4月上旬前建成交付使用。另外,为解除招工难的困难,经过与石鼓区人才市场反复联系,区人才市场免费为青蛙皇子企业在网上发布招工信息,为其在人才市场内制作移动广告牌一块,并且邀请该企业参加3月28日的“化解企业用工瓶颈,争当排头兵”专场招聘会,三管其下,丰富信息发布媒介,拓宽招工渠道。进一步缓解了该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有力的促进企业有序,健康发展。

关于走访挂钩重点企业心得体会八

我叫,是xx乡xx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开展“村官六个一”活动,走村入户三个月,我对xx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对制约村子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几点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xx村是黎城县的古村之一,位于县城东北5公里处,地处平川,勇进渠流经村东。因村所处地势较高,且在下台北村之下,故名。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315户,997口人,耕地面积2270亩,共有劳动力556人,耕地多且集中连片,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村。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村中无任何矿产资源。

1、经济发展现状

xx村算是全乡的落后村,xx年人均收入2300元,远低于全乡平均水平。经过调查,xx村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渠道:一是靠传统农业,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除此之外,畜牧业以养猪、鸡、羊等几个传统养殖类为主,种植业还有果树、核桃树,但由于结构、资金、销售等因素制约,没有形成规模。其次就是外出打工。据统计,xx年,外出打工人数达到335人,占总人数的1/3。

2、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方面。以前村民是靠天吃饭,粮食留下自己吃的,多余的就拿去卖。现在一部分农民在支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种植果树、核桃树、柿树、大棚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中高效作物规模种植。为提高耕地亩产量,灌溉方便,村自筹资金铺设水泥路、维修支渠。另外,今年又积极筹划200亩高效农田,改变传统的产业模式,增加农民的收入。

种养殖方面。xx村的产业主要以种植、养殖和林果业为主。村北主要是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村四周是以果树、核桃树为主。

全村共有党员36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支村两委成员6名,大学生村官1名。

支村两委干部坚持与时俱进,采取多项措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完善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2、铺好东峪道路,方便村民种地。

3、维修旧自来水管道,解决人畜饮水安全。

4、重修了关帝庙,保护了村里的古迹。

5、维修改造了老爷庙池,缓解了汛期排水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

6、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在村干部的管理上,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培养制度、干部包队、党员包户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支村两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从根本上消除了一切可能引起上访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村子和谐稳定。

虽然我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经过这次走访村民后,还有下列因素制约着我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1、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现在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技能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村中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妇、幼,这部分人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农业,对效益农业接受程度低。目前效益农业虽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而且随着扶持效益农业补助资金的减少,效益农业发展的步伐将会减慢,这些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提升。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财源,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xx村无第三产业,村民收入多为玉米、果树、核桃树种植。村集体无任何经济来源,乡村两级自身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增大。同时,随着劳动力外出的增多,在家党员年龄偏大,发展新党员后备力量不足,造成村党组织相对薄弱,后备干部严重缺乏,缺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3、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过小,生产效率低。目前我村人均耕地仅有2.3亩,加上农户生产经营地块零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不仅给科技推广、浇灌、排涝、病虫害防治、土地开发等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农业生产相对成本高。同时由于缺少投入,治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收入。

4、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难能力差。近年来,虽然本村对各方面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5、由于地理环境制约,本村道路狭窄。这使第三产业缺少了发展空间,农村城乡化进程缓慢。

6、远程教育收看效果不佳。尽管村委对远程教育做了大量宣传工作,配备了专门的远程教育设备,并定期播放远程教育节目,但是收看运用效率仍然不佳。通过调查了解主要原因有:一是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没有自发的学习意识;二是本村向来以种植玉米、果树、核桃树为主,对其它技术村,民们没有兴趣,因此也影响了远程教育的播放收看质量。

1、要想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致富,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政府在加大资金、技术帮扶力度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农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组织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引导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致富项目,为有创业能力的村民提供贷款办理服务,业务指导,努力为村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千方百计培养一批致富典型。

2、坚持从本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区域优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xx村临近县城,耕地广阔且集中连片,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引进适合本地的新产业。利用蔬菜大棚可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也可以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传统手工业既能解决妇女就业问题,又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实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是解决温饱的基础,也是巩固脱贫致富的基础。为此继续帮助村民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村庄整治,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改善居住环境。通过政府扶持,加快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能力。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交通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和出行难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大病统筹,杜绝因病致贫。

4、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市场经营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加快地方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基础。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为契机,围绕本村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市场劳务的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把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就业和创收能力。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市场意识和适应能力,使广大农民能够自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组织农业生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发展经济,必须精诚团结,凝集合力,个人素质再强,但假如各吹各的调,只能是一盘散沙,最终一事难成。要始终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践行群众路线。不断加大对年青干部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为加快本村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6、远程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作为大学生村官要当好远程教育的管理员。要想搞好远程教育工作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与修养,当好农民群众的信息传播员,农业技术的指导员,群众放心的服务员;重视并做好宣传工作,农民认识不足,就是我们宣传不充分、不到位,只有宣传到位,调动起农民的兴趣积极性才能很好的开展远程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性、针对性,张贴或广播远程教育播放内容,让农民对远程教育了然于胸,只有做好计划和安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次的“六个一”走访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大学生村官进行调研实践,对于引导我们把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出象牙塔,融入农民大众,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大学生村官进行调研实践,有利于自身成长。调研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其实,在调查中我发现,农村真的很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建设,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学生到这里来实践。农村,并不仅仅代表着贫穷和落后,更代表着潜力和市场。农村是磨练和锻造人才的地方,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更好的激发人的潜力。

农村在召唤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农村也同样期待我们为它的发展做贡献,加入到农村的建设中来吧!新农村建设就像一颗花,需要不断的滋养,只要付出,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灿烂之花的开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