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综评军训合唱比赛心得体会总结 军训大合唱感悟(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21:09:37 页码:8
综评军训合唱比赛心得体会总结 军训大合唱感悟(二篇)
2023-01-10 21:09:37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综评军训合唱比赛心得体会总结一

综评作为新高考改革后的一种新的招生选拔方式,其本质依然是招生选拔。那么为什么要用增加面试这种形式来招生呢?

因为以前只有裸考,高校怎么知道这个高分学生到底适合学理还是学工还是学经济还是学管理呢?就好比古人结婚,看着家里条件相当就定下婚约,结婚当天就像开彩票。互相对眼的几率实在太低。而采用了面试以后,高校就能更针对性地进行选拔适合各个专业的人才。

说到底,综评的核心就是高校与你的匹配度。分数的匹配,专业的匹配,还有气质上的匹配。

02

面试只占15%,还要准备么

2020年综评政策变化非常大,其中最为重大的就是综评高考成绩和面试成绩占比改为8.5:1.5。这一变革使得面试杠杆作用减弱,很多人甚至开始认为综评面试准备不重要了。

有这种想法,就好比,我现在距离梦想只有1-2分之差,我干脆别努力了,是一个心态。对于自己心仪的院校,就算有1%的可能,我们也应该使出100%的力气去争取。

03

新政下,面试杠杆作用有多大

首先,我们来看下2019年各高校各分数段面试淘汰率:

在“631”的综评规则下,各校明显呈现出“分数越高,面试淘汰率越低”的趋势,而在综评改革后,想要面试逆袭的概率会更低,这个趋势会更加明显。

那么在综评新政下,面试的杠杆又有多大呢?我们以复旦大学为例,来对比下极端情况下2019和2020复旦大学面试的杠杆作用:

2019年,复旦的面试成绩=∑[(31-每位专家排名)×2],最高分为300分,最低分为210分,最大分值相差90分。

2020年,复旦的面试成绩=∑(31.5-每位专家排名×1.5)(每位专家排名=1~10),面试最高分为150分,最低分为82.5分,最大相差67.5分。

总的来说,即使排除极端情况,由于入围考生裸考成绩基本相近,面试依然有着重要的杠杆作用。此外,在裸考分+校测分总分相同的情况下,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大学也把面试成绩作为优先投档的重要依据。

04

2020年各校面试风格与形式

05

综评面试真题经典问答

01

个人志趣

问题示例:你的未来发展、职业规划是怎么样的?

回答思路:

类似问规划的题目,大原则是要具体,不要说一些假大空如“为祖国社会做贡献”之类的话,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谈规划。如果同学面试前缺乏目标,这道题目就比较难回答得到位。

示范回答:

我想在大学先把数学这门基础理论课掌握透彻,因此会从暑假开始进行提前的预习。

其次是英语,我想要尽早去学习托福和雅思,一是为了以后出国做准备,二是我认为他和过去12年的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更倾向于与人沟通,而非之前相对应试的英语教学模式,我个人认为这将会对我目前的英语水平有质的飞跃。

再接着我可能会想要去锻炼自身,包括一直热爱的篮球,正像那天课上一位同学说的:一位连自己身体都管理不好的人,又怎么能管理好他人呢?虽然我知道到了大学这个地步,想要进校队绝非易事,但我打篮球至今挥洒的汗水也不见得比别人的要少。

以上是我目前对于未来大致的规划,我会继续完善他,更重要的是,执行它。

点评:

该同学的回答思路非常清楚,从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自我管理,主次分明,目标清晰。如果同学对于自己的专业规划比较清晰的话,可以谈一下自己对专业学习方面的具体内容,另外如果已经对未来的职业有了初步的规划,也可以谈谈对职业规划做的准备。

问题示例:同学,你为什么要报考我校?

回答思路:

这类题目依然是考察学生对于院校专业的认知自身的匹配度问题。大忌就是肤浅空泛地说喜欢学校但说不出所以然。建议回答思路从自己的个性特质、专业倾向出发谈谈自己择校的标准。面试之前对高校有深入的了解非常重要,建议去高校官网、知乎上全方面了解你要报考的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设置,校友名人,毕业生质量,让老师感受到你是基于了解才报考而不是人云亦云。

示范回答:(目标报考交大/工科试验班)

我有幸多次与交大结缘。在“走向深蓝”船舶与海洋工程夏令营中,我在晚上走进了交大校园,看到的是研究生宿舍灯火通明,即使已经是暑假;又看到操场上同学自发组织足球友谊赛,我也被热情邀请参与其中,在这次活动中我感受到交大浓重的学习氛围,和交大学子对生活的热爱,使我十分向往憧憬。在参加vex机器人夏令营时,我们在机器人活动中心中奋斗到深夜也不肯回宿舍,坚持要将手头的构筑机器人任务完成才肯休息,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切感受到沉浸在交大的氛围中能使人无比投入,更能激发我对新事物的探索欲。对工科的兴趣和对交大学习氛围的向往,是我报考工科试验班的动力。

点评:

这个同学的规划非常清晰,面试之前就积累好了和目标高校相关的经历。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契机而埋下了交大的种子,所以在回答这道题目的时候游刃有余,事例具体。后面的提问很可能就围绕交大夏令营的具体学习到的内容展开了。

02

价值观

问题示例:你认为当代大学生需要哪些品质,请说5个。

回答思路: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学生的眼界,心智和价值观。学生回答的时候不要触碰红线,内容注意不要重复即可。

示范回答①:

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博学、笃志、顽强。

点评①:

注意接下来的提问可能需要学生定义这些内容了。

示范回答②:

责任感,坚毅,有公德心,诚信(不能学术造假),待人真诚。

点评②:

这个回答体现了学生非常注意做人的底层素养。

问题示例:你的父母如果不同意你报考**专业,你会妥协吗?为什么?

示范回答①:

这要分两种情况来讨论。不论哪一种,我们要先去了解父母反对的理由。第一种情况的话,父母的理由是出于对你的关心和未来的发展,比如我想学医,但父母认为学医太累,又比如想学心理学,但父母担心找工作困难。对于这种完全处于善意,且有一定说服力的理由,我们应该吸取父母所说的,毕竟他们的人生阅历比我们多得多,同时也要客观地分析自己所喜欢的专业是不是真的像父母说的那么不好。

第二种可能来自父母传统的见解,已经与时代有一定距离。比如,一个女孩子想学军工,父母认为这不是女孩子该学的东西。这时你应该与父母坐下,敞开心扉,讲述你喜爱的理由,和未来发展前景,我相信父母都是讲道理的,如果这个专业是因为不了解而反对,我相信这个办法能解决大多数矛盾。不管是哪一种,我们都要客观地判断父母的观点,因为将来的路必须由自己决定。

点评①:

这个回答的思路很清楚。采用了共赢原则,抱着开放的心态来解决矛盾冲突,最后又体现了自己的主见。

示范回答②:

不会。尽管我知道父母不同意我报考该专业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如就业前景、竞争程度等等,是为我的将来作设身处地的打算,我也会倾听父母的意见,但是该专业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无论前路有多坎坷,我也愿意以刻苦上进的心态面对它并一以贯之,所以我会劝说父母,让父母意识到尊重我的选择,尊重我的兴趣才能够使我干出一番事业来,专业的就业前景并非绝对的,每个领域的精英人才都是会被社会所需要的。

点评②:

这个同学非常有自己的主见,出现矛盾会有理有据地来捍卫自己的想法,体现了自己的人生原则,“有兴趣才能干出一番事业”,建议结合实际情况举例阐述,如何将兴趣转化为事业。

结语

看了以上这么多,虽然今年录取批次有所变动,但综评批次仍是进入沪上名校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大家务必在剩下的几天好好准备!、

2022综评军训合唱比赛心得体会总结二

我们的面试精品课程团队特别整理了历年高频真题,精选出其中最适合准备的30题。我们也一直在思考,这样的真题集萃如何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准备面试。

面试并不是有标准答案的考试,考的是临场自圆其说的能力、见多识广的表现力。然而,有的学生面对面试题当中的热点,感到非常陌生。一些我们以为被主流媒体热议的话题,实际上距离高中生都非常遥远,比如“一带一路”、“北大404”、”中美贸易战”等。

有的学生即便了解相关的事件背景,却也难以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还有的学生见到面试题后,误以为需要大学专业知识才能解答,而陷入准备误区。

因此,我们决定将真题分门别类,配以专业培训师编写的参考回答,并且每个参考回答分为至少两种答题思路;再通过结合以往成功的学长学姐们回忆的面试细节,和他们的面试门道,汇编成一本面经。

为的是做到内容为王,目的是帮助各位考生和家长,使你们能轻松在家准备面试!

面经告诉你

有哪些类型高频的面试题适合准备?

复旦交大的综评面试怎么考?

成功的学长学姐们都经历了什么?

回答问题的技巧和经验是什么?

一些典型的职业生涯如何规划?

有争议的面试问题如何回答?

时政类考题中常见的就是询问关于有争议问题的看法。例如“人民的名义”当中的贪官典型——祁同伟,青年时期是高材生、学生会主席,早期职业生涯中成为英雄,最终走向政商勾结贪腐的不归路。

问题可以这样问:去年大家都在看的“人民的名义”,你看过吗?

你多半会回答:我看过。

追问如期而至:你对里面的反派典型——祁同伟的经历如何看待?

通常的观点是说祁同伟躺在功劳簿上,把心思花在“歪门邪道”上,我们应该持批判态度,把他的经历引以为戒!顺着说比较容易,但也体现不出你个人的东西,是比较中庸的回答方式。

另一个观点是同情祁同伟,像他这样的精英,最终走上不归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所在的环境,体制没有给他合适的上升通道,没有能够给他良好的平台。如果没有了一个祁同伟,还会有许多张同伟,李同伟。应该批判的不是个人,而是不合理的制度,制度造就了腐败。这个观点需要有相对深刻的见识,同样可以自圆其说,同时显得与一般孩子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