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描写村庄守卫战第2集心得体会报告(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2:17:26 页码:12
描写村庄守卫战第2集心得体会报告(9篇)
2023-01-11 02:17:26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村庄守卫战第2集心得体会报告一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 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20xx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逼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20xx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 、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描写村庄守卫战第2集心得体会报告二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 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20xx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逼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20xx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 、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描写村庄守卫战第2集心得体会报告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 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20xx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逼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20xx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 、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描写村庄守卫战第2集心得体会报告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 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20xx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逼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20xx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 、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

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台儿庄地势较微山湖一带低洼,其海拔高度低于微山湖的湖底。

描写村庄守卫战第2集心得体会报告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政治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万里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xx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逼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xx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台儿庄地势较微山湖一带低洼,其海拔高度低于微山湖的湖底。为了防止汛期储存的湖水通过运河一泄而下,治河官员想出了多建船闸的办法。在这段运河开通之初的明朝万历年间,从微山湖口的韩庄至台儿庄,建起了八座节制闸。从南方载货北上的船只,经过船闸需要一定的时间,大量的官船和商船要在台儿庄等待,这个特殊的漕运枢纽于是滞留了大量流动人口,使得台儿庄迅速繁荣。明末至整个清代,台儿庄始终保持着“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台儿庄是一个移民城镇,这里的居民基本上不是土着,没有排外的“地头蛇”欺负外乡人。所以,南来北往的富商大贾,都愿意借助台儿庄的商机创造财富,置办家业,长久定居,进而捐助善款,修桥铺路,建庙办学,成为台儿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到清代的康熙年间,台儿庄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五万人,流动人口达到七八万人。由于在此经商和定居的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在营建自己的商铺和住宅时,带来了各地的建筑风格,使得台儿庄城里集中了京派、晋派、陕派、鲁南、江浙、徽派、闽南、岭南、欧式、中东等不同建筑;容纳了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妈祖等民间宗教在内的中外各大宗教,据文献记载,大战前的台儿庄,大小庙宇多达72座;由于台儿庄富有商机,吸引了官员、军人、儒生、商贾、僧道、医药、农夫、匠人、武侠、梨园、术士、杂耍、艺妓、掮客等三教九流在这里驻扎、布道、淘金和发展,成为不同文化的汇聚融合之地。

以上是台儿庄的文化标志符号。

关于军事符号,我想大家马上就能想起发生在70多年前的台儿庄大战。诗人桑恒昌曾在一首诗里写到:“也许,台儿庄没有看到全世界;//但是,全世界都看到了台儿庄。”1938年的台儿庄人,受交通和通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看到全世界,可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确确实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台儿庄大战不是规模最大的战役,却有着其他战役所不能比拟的经典意义:它是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抗击外侮的正面战场上打的第一次胜仗,也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败仗,同时,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维护和平的力量第一次给军国主义重创的战役,它给法西斯的最终灭亡敲响了丧钟,给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极大鼓舞。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在“亡国论”甚嚣尘上的时刻,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国威,也给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建立了必胜的信心,彻底破除了军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中华民族面临绝望的危急关头,台儿庄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之地,维护世界和平之地。这一军事标志符号,体现了战争与和平的永恒主题。

在中华民族对日抗战史上,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大型会战很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天,回顾战史,目前在海峡两岸得到认同的将领,首选台儿庄大战的指挥者。这样,台儿庄又成为国共两党联系互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标志符号。

繁荣兴盛了300多年的台儿庄,到1855年也就是清朝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从山东入海,淤塞了山东境内的运河航道,京杭不能贯通,台儿庄的繁荣受到影响。1938年春天,中日军队在台儿庄持续了半个月的血战,使这个称得上中外建筑历史博物馆的台儿庄,无土不沃血,无墙不饮弹。坚固的城墙、威严的衙门、宽敞的会馆、庄重的庙宇、华丽的商铺、朴素的民宅,被夷为一片废墟。战后,国民政府登报承诺,要重建台儿庄。可是,因为战事紧张,加上后来的内战,国民政府的承诺一直没能兑现。台儿庄的居民,在断垣残壁上重建的商铺和民居,已经无法重现台儿庄往日的辉煌。

xx年隆冬的一天,新任枣庄市人民政府市长、海归双博士陈伟,带领政府部门和各区市的负责人,从滕州市的红荷湿地上船,沿运进行考察,研究讨论资源枯竭城市的发展战略。汽船航行了11个小时,天色擦黑才到达考察的终点台儿庄。这时,台儿庄区的一位负责同志告诉陈市长,在台儿庄旧城区,还保留着一段明清时期的古运河。这段运河,因为废弃不用,在月河街一线留下了十多处古运码头。具有历史视野和战略眼光的陈市长,不顾一天的劳累,当即决定到现场进行考察。当他听说上海的绿房子公司计划投资六亿元,把这一带开发为商品房时,陈市长立即下令叫停。之后,陈市长利用节假日,先后40多次到台儿庄明查暗访,发掘古城遗迹。经过专家论证,市政府作出了重建台儿庄古城的决定。这样,我们在四百年前兴建、一百年前衰落、七十年前被战争摧毁的基地上,复活了台儿庄古城。

可以说,台儿庄古城是抢出来的,挖出来的,创出来的:所谓抢,指的是抢救性保存与重建,如果不是陈市长当机立断,所有的历史遗迹都在商品房开发过程中彻底破坏,失去了恢复的可能;所谓挖,指的是挖掘古城的文化基因,与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相衔接,进行基因修复与再造;所谓创,就是在重建中,不拘泥于战前的原貌,而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创造出康乾盛世时期的台儿庄古城风采。决策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本着存古、复古、生古的原则,使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承载了大战文化、运河文化和鲁南地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台儿庄是运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杨威之地,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这里,国家级的景点有,国务院第一个批准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国家级爱国教育基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等。

今天我们到台儿庄参观游览的景点有: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观、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a区。

到达现场之后,各景点的导游会给大家作具体的介绍。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描写村庄守卫战第2集心得体会报告六

为了全面掌握我镇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落实情况、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对策和建议,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要求,采取入户走访、现场调查等方式,对全镇16个村的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强化措施,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镇在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攻坚行动中共发放倡议书30份,悬挂条幅65条,发动群众义工1100余人次,共出动大中型车辆32辆,全镇16个村累计清除垃圾3230㎡,累计拆除路障及残垣断壁1600余米,完成绿化面积5600平米,动用车辆清除国道227线两侧18公里长的交通道路垃圾860㎡,动用车辆980台次,清除93公里长的河道干渠垃圾1120㎡,共发放垃圾桶1969个,垃圾中转站已正常运行,村村建立了保洁员队伍,配备了垃圾清理车。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参与。把宣传引导和发动群众作为推动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认真召开会议、实地开展走访、干部率先示范等多种方式宣传全镇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全镇共召开全镇安排动员及汇报会2次、村两委扩大会16次,发放禁烧垃圾秸秆公告160多份,开办评比栏和“红黑榜”16个,推送微信消息200多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坚持分类施治。xxx属全县一类镇镇,交通沿线环境整治战线长,河滩多,柴草堆和废旧农膜清理整治任务重、范围广。坚持“镇干部一线查,村组群众广泛查”的联查机制,责任领导重点对河流沟渠、城镇村庄、工矿企业、学校医院、农田林网、农牧设施、车站广场、旅游景区、城镇道路、建筑工地、村内巷道等重点区域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途径六坝村、西上坝村、王官村等村高铁两侧的“三堆”、情况进行了认真摸底。对沿线视野清晰的地方采取步行排查的方式,对于发现的问题,详细进行了记录、保留了影像资料,并现场进行交办到相关村组干部,严格整改时限按要求抓好整改。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整治成效明显。对照县政协监督性视察交办的7项问题,举一反三,逐一进行彻底整改。坚持把整治与保持并重、宣传与引导并举,以治理脏乱差为目的,以农村生活污水、柴草垃圾、残垣断壁、坟场墓地为重点,通过群众自治、政府协助的方式,集中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五是建立机制,力促环境整治工作长效化、常态化。我们制定了《xxx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明确了农户环境卫生要求、保洁员保洁标准、垃圾清运员工作标准和镇村干部环境卫生整治职责,用制度来保证环境整治的成果。各村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垃圾中转站,由村两委推荐保洁员,经镇政府批准后上岗,并按照相关标准发放工资,保洁员负责对村内的所有街道进行日常清扫和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一是村民思想认识不够,环境卫生意识急需加强。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村民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习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格格不入。

二是各村长期以来缺乏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村民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过低,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从而造成了在整治过程中的群众性、基础性工作难以深层次推进。

三是集镇及各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基础比较薄弱。集镇布局规划滞后,各村布局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给综合整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四是乱堆乱放乱倒等历史遗留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乱倒建筑、生活垃圾现象,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我镇环境卫生的整治效果。

五是面源污染问题。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塑料薄膜,农村生活垃圾蔬菜残叶、瓜果烂皮、废旧电池、塑料袋、饮料瓶、快餐盒等各种固体废弃物,以及养殖小区牲畜粪便等污染物、污水未能及时得到处理,对整个环境造成污染。

(一)注重宣传教育,在深化认识中引导全民参与、形成强大合力。坚持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激发全民热爱家乡、共建家园的“主人翁”热情。一是加强舆论宣传造势。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群众会、微信群等途径,大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二是开展“六坝是我家,环境靠大家”主题教育,在各村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户评选和村组环境卫生查比等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融入综合整治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文明素质;在各学校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要收到“教育一个学生,辐射一个家庭”的良好效果。三是选树正反典型引导。坚持正面宣传和反面曝光相结合,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寺院、进商铺、进施工场地“六进”活动,增强广大群众的公德意识、环境意识和文明意识。每月每村推选1-2名环境卫生先进典型在全镇通报表扬。同时,注重发挥负面“典型”警示作用,对不守公德、不讲文明的行为进行“曝光亮像”,形成震慑。

(二)聚焦重点领域,在延伸触角中重拳攻坚克难、扩大整治成效。一是开展集镇街道秩序整治。对集镇临街铺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对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停乱占、店外经营等不文明行为进行重点整治。二是抓好公路沿线环境整治。以国道新旧227线、丰六路、六东路等重点公路和所有通村道路为重点,对沿线堆放的垃圾、杂草、枯树进行清除,路肩沟边进行整修。三是突出村内卫生死角清理。以村内主次巷道沿线为重点,对巷道内堆放的建筑垃圾、粪堆、柴草等杂物进行清理,对坍塌房屋、残垣断壁,拆除废弃房屋进行彻底清理修整,教育广大群众做到垃圾不乱倒,房前屋后生活杂物、生产农具、柴草等堆放整齐。

(三)创新管理方式,在健全机制中巩固创建成果、实现长效治理。通过探索建立经费投入、网格管理、垃圾分类收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向长效化、常态化、精细化转变。一是健全资金投入机制。按照县级财政环境卫生整治配套资金,统筹拨付各村环境卫生整治奖补资金,具体补助标准为:人口2000人以上的村每年补助经费5000元,2000人以下的村每年补助经费3000元,六坝村(包括集镇保洁员工资、垃圾清运车管理维护费)每年补助经费15万元。积极引导村组以“一事一议”方式筹集资金,按照市县环境卫生整治相关文件精神,参照物业式管理模式,各村按照户籍人口向每位居民收取每月1—2元的卫生保洁费。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镇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0万元,购置垃圾桶、清扫工具等各类环卫设备130多件套,配备专兼职环卫队伍16支125人,新建垃圾池63个、垃圾填埋点30处。基本实现“设施完备、人员到位、保障有力、治理有人”的目标,保障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二是实行环境卫生“巷长”负责制。各村组织召开各组群众会,按照每条巷道农户分布情况和居住户数,民主推选出1-2名“巷长”,由“巷长”负责监督每天巷道内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实行交通主干道“路长”负责制,由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辖区内交通主干道的“路长”,整合道路养护工、保洁员和交管员力量,负责交通沿线及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实行镇村干部划片包段责任制,明确监管区域和具体任务,强化工作责任,确保环境卫生全日制清扫、全天候保洁,实现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三是推行农户保洁自治模式。各村建立专职保洁员队伍,结合地域分布和常住人口情况确定专职保洁员数量,原则上按常住人口每300人配备一名卫生保洁员,具体负责本片区的垃圾清理和转运,并督促农户将建筑垃圾运送到定点堆放处,以及配合镇上垃圾车将各村生活垃圾运送到指定填埋场处理。集镇配备10-20名保洁员,由六坝村负责集镇范围内环境卫生保洁监督管理,确保集镇环境卫生保洁监管无死角、无盲区,不断提升集镇环境卫生保洁实效。四是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机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各村建立村为基础的便民废旧农膜回收站(点),对废旧农膜进行定点回收。动员种植大户及群众捡拾废旧地膜,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根据企业出具的回收票据,乡镇府每方补助1000元,不断提高种植大户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废旧农膜清理回收率。同时各村与种植大户签订土地流转合时,把废旧薄膜治理写入合同,明确要求种植户按每亩30元的标准缴纳废旧农膜清理保证金,形成“谁耕种、谁捡拾、谁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从源头上遏制农膜无人清理的问题。五是建立考核评比机制。镇上建立督查考核问责制度,每月由分管领导带队组成考核组,深入村组农户和每条巷道、深沟路渠等重点区域,对各村环境卫生清扫和日常保洁情况进行现场百分制量化打分,考核注重清理乱推乱放、深沟路渠卫生死角、“环卫制度”落实等重点内容,年终对综合得分前三名的村分别奖励10000元、8000元、6000元,对工作推进不力、连续三次考核在后三名的村干部,采取组织约谈、通报批评和组织调整等措施从严问责,并将各村每季度环境卫生得分情况作为兑现村干部绩效报酬的重要依据,形成责任倒逼压力,促使村干部加强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实现村庄环境卫生的长效治理。各村建立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成立由“两代表一委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两委”成员组成的环境卫生检查监督小组,每月评选出1-2个干净卫生巷道、4-5户干净卫生户,在村公示栏内进行通报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六是建立广泛的干群义务投劳机制。严格落实集镇每周五下午卫生大扫除和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统一组织镇属各单位干部职工对集镇街道进行清扫,带动集镇沿街商铺商贩和各村组农户开展以清扫道路、清理积存垃圾、清除卫生死角等为主要内容的义务清扫保洁活动,把广大群众作为推进环境卫生治理的主力军,注重发挥镇村干部、党员、人大代表、妇女代表和村民理事会等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将环境卫生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员动手的强大合力,提高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的实效。

描写村庄守卫战第2集心得体会报告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00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逼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00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

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台儿庄地势较微山湖一带低洼,其海拔高度低于微山湖的湖底。

描写村庄守卫战第2集心得体会报告八

朝代:唐朝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老朋友准备好了鸡和黄米饭,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断。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菊花酒,一起观赏菊花的美丽。

(1)过故人庄:选自《孟襄阳集》。过:造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2)过:拜访,探访,看望。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3)具:准备,置办。

(4)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饭。

(5)邀:邀请。

(6)至:到。

(7)合:环绕。

(8)郭:古代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9)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10)开:打开,开启。

(11)轩:指有带窗户的长廊或小屋。

(12)面:面对。

(13)场圃:场:打谷场;圃:菜园。

(14)把酒:拿起酒杯。把:拿起。

(15)话:闲聊,谈论。

(16)桑麻:这里泛指庄稼。

(17)重阳日:阴历的九月九重阳节。

(18)还(huán):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返。

(19)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就:靠近、赴、来。这里指欣赏的意思。菊花: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指孟浩然的隐逸之情。

这首诗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上朋友家做客的表现。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谈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首联)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颔联)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颈联)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尾联)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由此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园田居》)。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读者感到是田园。于是,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说:“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甫诗中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浩然诗中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甫的郁结与孟浩然的恬淡之别,读者从这里可以窥见一些消息。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变得自由和灵便了。诗中给读者的感觉是,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地流露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这是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记》)。他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譬如一位美人,她的美是通体上下,整个儿的,不是由于某一部位特别动人。她并不靠搔首弄姿,而是由于一种天然的颜色和气韵使人惊叹。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描写村庄守卫战第2集心得体会报告九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政治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万里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__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逼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__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台儿庄地势较微山湖一带低洼,其海拔高度低于微山湖的湖底。为了防止汛期储存的湖水通过运河一泄而下,治河官员想出了多建船闸的办法。在这段运河开通之初的明朝万历年间,从微山湖口的韩庄至台儿庄,建起了八座节制闸。从南方载货北上的船只,经过船闸需要一定的时间,大量的官船和商船要在台儿庄等待,这个特殊的漕运枢纽于是滞留了大量流动人口,使得台儿庄迅速繁荣。明末至整个清代,台儿庄始终保持着“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台儿庄是一个移民城镇,这里的居民基本上不是土着,没有排外的“地头蛇”欺负外乡人。所以,南来北往的富商大贾,都愿意借助台儿庄的商机创造财富,置办家业,长久定居,进而捐助善款,修桥铺路,建庙办学,成为台儿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到清代的康熙年间,台儿庄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五万人,流动人口达到七八万人。由于在此经商和定居的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在营建自己的商铺和住宅时,带来了各地的建筑风格,使得台儿庄城里集中了京派、晋派、陕派、鲁南、江浙、徽派、闽南、岭南、欧式、中东等不同建筑;容纳了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妈祖等民间宗教在内的中外各大宗教,据文献记载,大战前的台儿庄,大小庙宇多达72座;由于台儿庄富有商机,吸引了官员、军人、儒生、商贾、僧道、医药、农夫、匠人、武侠、梨园、术士、杂耍、艺妓、掮客等三教九流在这里驻扎、布道、淘金和发展,成为不同文化的汇聚融合之地。

以上是台儿庄的文化标志符号。

关于军事符号,我想大家马上就能想起发生在70多年前的台儿庄大战。诗人桑恒昌曾在一首诗里写到:“也许,台儿庄没有看到全世界;//但是,全世界都看到了台儿庄。”1938年的台儿庄人,受交通和通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看到全世界,可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确确实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台儿庄大战不是规模最大的战役,却有着其他战役所不能比拟的经典意义:它是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抗击外侮的正面战场上打的第一次胜仗,也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败仗,同时,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维护和平的力量第一次给军国主义重创的战役,它给法西斯的最终灭亡敲响了丧钟,给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极大鼓舞。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在“亡国论”甚嚣尘上的时刻,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国威,也给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建立了必胜的信心,彻底破除了军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中华民族面临绝望的危急关头,台儿庄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之地,维护世界和平之地。这一军事标志符号,体现了战争与和平的永恒主题。

在中华民族对日抗战史上,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大型会战很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天,回顾战史,目前在海峡两岸得到认同的将领,首选台儿庄大战的指挥者。这样,台儿庄又成为国共两党联系互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标志符号。

繁荣兴盛了300多年的台儿庄,到1855年也就是清朝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从山东入海,淤塞了山东境内的运河航道,京杭不能贯通,台儿庄的繁荣受到影响。1938年春天,中日军队在台儿庄持续了半个月的血战,使这个称得上中外建筑历史博物馆的台儿庄,无土不沃血,无墙不饮弹。坚固的城墙、威严的衙门、宽敞的会馆、庄重的庙宇、华丽的商铺、朴素的民宅,被夷为一片废墟。战后,国民政府登报承诺,要重建台儿庄。可是,因为战事紧张,加上后来的内战,国民政府的承诺一直没能兑现。台儿庄的居民,在断垣残壁上重建的商铺和民居,已经无法重现台儿庄往日的辉煌。

__年隆冬的一天,新任枣庄市人民政府市长、海归双博士陈伟,带领政府部门和各区市的负责人,从滕州市的红荷湿地上船,沿运进行考察,研究讨论资源枯竭城市的发展战略。汽船航行了11个小时,天色擦黑才到达考察的终点台儿庄。这时,台儿庄区的一位负责同志告诉陈市长,在台儿庄旧城区,还保留着一段明清时期的古运河。这段运河,因为废弃不用,在月河街一线留下了十多处古运码头。具有历史视野和战略眼光的陈市长,不顾一天的劳累,当即决定到现场进行考察。当他听说上海的绿房子公司计划投资六亿元,把这一带开发为商品房时,陈市长立即下令叫停。之后,陈市长利用节假日,先后40多次到台儿庄明查暗访,发掘古城遗迹。经过专家论证,市政府作出了重建台儿庄古城的决定。这样,我们在四百年前兴建、一百年前衰落、七十年前被战争摧毁的基地上,复活了台儿庄古城。

可以说,台儿庄古城是抢出来的,挖出来的,创出来的:所谓抢,指的是抢救性保存与重建,如果不是陈市长当机立断,所有的历史遗迹都在商品房开发过程中彻底破坏,失去了恢复的可能;所谓挖,指的是挖掘古城的文化基因,与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相衔接,进行基因修复与再造;所谓创,就是在重建中,不拘泥于战前的原貌,而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创造出康乾盛世时期的台儿庄古城风采。决策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本着存古、复古、生古的原则,使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承载了大战文化、运河文化和鲁南地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台儿庄是运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杨威之地,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这里,国家级的景点有,国务院第一个批准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国家级爱国教育基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等。

今天我们到台儿庄参观游览的景点有: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观、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a区。

到达现场之后,各景点的导游会给大家作具体的介绍。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