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团圆小课堂小学生心得体会及感悟 学生团圆寒假十课心得(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4:03:23 页码:13
团圆小课堂小学生心得体会及感悟 学生团圆寒假十课心得(7篇)
2023-01-11 04:03:23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团圆小课堂小学生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苏醒,落叶飘摇,秋意渐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中秋佳节话感恩。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这一天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最圆最美,所以从古至今中秋节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这一天游子归家,合家团聚,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同学们,你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正是中秋节的魅力所在。

中秋最重的是亲情,最动心的是思念。同学们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出则弟”,在家里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家人的感恩——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在学校,清晨的一声问候,同学需要帮助时伸一把手,是我们对师长学友的感恩 ——感谢老师给予的教导,感谢同学们一路同行;在外,我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文明礼貌,敬老爱幼,是我们对社会的感恩——和谐社会才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在此,我预祝老师们、同学们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中秋佳节!

最新团圆小课堂小学生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这天我和爸爸妈妈到西湖边去过中秋,西湖边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自古以来就有吃团圆饭,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我们一路走到一公园,看到那里有赏花灯,猜灯谜的活动,猜对了还有奖品呢,但是人太多了,连挤都挤不进去。我们一家坐在西湖边,一边喝茶,一遍吃着月饼。这时,一轮金黄的月亮挂在天上,月亮圆圆的影子倒映在湖里,好美!

这时,我想起《静夜思》里面的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此刻最后明白这两句诗句的意思了

这个时候,我想起远在武汉的外婆,还有在澳大利亚的爷爷,奶奶,我想祝愿他们身体健康,我真期望能和他们过这个团圆的中秋节啊!

快乐中秋

这天是中秋节,妈妈下午带上我和我的一个朋友一齐去比高看了一场电影,回到家已经是4点多钟了。当我还在练琴的时候,姐姐他们一家来了,我高兴地下楼去迎接他们。

晚上,奶奶烧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我们大家吃得可开心了。吃完晚饭,我看到奶奶搬了一张小桌子到阳台上,然后摆上一盘盘的水果、月饼,还点了两支蜡烛插上香,最后两手并拢闭上眼睛拜了三下,嘴里还念念有词。我觉得很奇怪就问奶奶这是在干什么,奶奶告诉我她在求月亮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我听完也跟着奶奶拜了拜。拜完了月亮我们还吃了月饼赏了月亮,这天的月亮真是太圆了。

中秋之夜

这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晚上,妈妈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还有水果和饮料,都是我喜欢吃的。一家人围在一齐,吃着团圆饭,听着爷爷说关于中秋节的故事。

吃完饭,我们一家人到阳台上赏月,这时,月亮已经高高地挂在了天空,像皮球、像玉盘、又像一面镜子,突然,我想到了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妈妈还说了嫦娥姐姐的传说,我仿佛看见了美丽的嫦娥姐姐就在月亮里翩翩起舞。

我们一边吃着香甜的水果和月饼,一边欣赏这美丽的夜景。啊,这天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节日!

最新团圆小课堂小学生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老师们,同学们: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要到了!本周日,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

在此,我代表学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最新团圆小课堂小学生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时值中秋,恰逢国庆。迎太平盛世,天道酬勤。功必得,淡默养尊,享饮硕果。作此篇,兼怀大理。

玉兔东升,满院桂花郁芬芳。恰似人在画中游。举杯邀月,共饮华夏复兴酒;抬头望月,共吟神州千山秀!

这轮圆圆的月儿啊挂了五千年的思情;挂了一生的记忆;挂了一世的因缘……

“嫦娥号”与那皎洁的玉盘还在说着悄悄话,谈谈过去、现在、未来。围绕着圆月,玩着做迷藏。

今夜,无眠,抬头看望这寒冷的月宫,似乎仙子在向我倾诉;似乎刚哥还在伐桂;似乎玉兔还在捣药……悄悄地让我进入了梦幻;

今夜,团圆,几个果盘,一盒月饼,秋风拂过,一丝丝凉意,飘着果实香味,沁人心脾;

今夜,欢腾,中华月,中华情,盈满月光的酒杯里载着千年的酝酿;

万里疆土上载满了秋的硕果,唱满了国的盛世,乐满了家的温馨……

万方奏乐,奏出了秋的实,国的梦,家的兴……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是啊,今夜,这轮圆圆的月儿,把家事、国事装扮的格外的韵美!

月色如水,谁家女子在这花前月下梳妆打扮;又是谁家孩子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嬉戏玩耍。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海外的游子何时才能回到家乡啊。闻闻家乡泥土的气息,恨不能坐在月亮上,向家乡驶去。虽穿一身洋装,却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脚下这片土地不属于我的根,我的热土在我的国家,在我的家乡。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月上中天,思乡的情绪也愈来愈浓。只能把酒欢歌,对饮成三人。思乡的梦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心潮澎拜,久久不能平静。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本是一母同胞,本是炎黄子孙。宽宽窄窄的海峡将我们分离了。为何这么绝情。今夜,日月潭上的月光是否也是如此呢;台湾同胞们是否也在吃着可口的月饼呢;是否也在陪同家人们一起赏月呢;是否也在讲说那段动听的神话故事呢……望月,低头,作诗,思故乡。让月亮代表我的心吧,把祝福送给你。让圆月代表我吧,你寄愁思于我,我愿捎口信与你家人。美丽宝岛台湾,渴望而不可及,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归来吧,岛,祖国母亲已为你备下了这顿美味可口的团圆饭,五十六个兄弟姐妹已在家园等你归来团聚,炎黄儿女,等你归来共同祭祀祖先……归来吧,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履行中国梦,共同保护自己的家园,谋福祉、求发展,共饮复兴庆功酒。

两岸一家亲,同圆中国梦。两岸一条心,劲往一处使。让中华大地吹尽和平风,让炎黄子孙挥散好人生。让神州大地盛世欢腾中国梦。

好一幅江山如画,花好月圆夜。抬望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五千年文明史在梦的怀里撰写,纵横九万里在梦的心胸书写。高唱中国之最,挥散壮阔蓝图。

团圆中国梦,对梦想的追逐没有终结,而是开始。携手两岸,共享欢歌盛世!

<

最新团圆小课堂小学生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贺小英同志先进事迹

在贺龙元帅的家乡──湖南省桑植县,有一位女子,她24岁就走进了光荣院,从当服务员到当院长,至今已工作了26个春秋,脸上写满了忠厚与执着,记录了无数个爱老敬老的故事。是她用青春的光芒洒满了光荣院,使之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是她用青春的激情温暖了老革命、老红军等上百个老人的心,使他们充满了自豪感、光荣感、幸福感。是她用青春佳话感动了帅乡故里。她就是座落在元帅故居旁的洪家关光荣院院长贺小英,先后13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个人。1993年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被张家界市评选为“十大杰出青年”;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关爱优抚对象活动先进个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让青春光芒闪耀在光荣院

美丽的洪家关光荣院,是1958年建立的,先后赡养了老革命、老红军、老军人等优抚对象209人,他们是桑植起义、土地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有功之臣。大都是贺龙元帅的部下,有的失去亲人成了孤寡老人,有的失去肢体成了终身残疾。为了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桑植县建起了第一个光荣院。全国三八红旗手,该院第一任院长顾菊香为他们付出了勤劳非凡的一生。

1985年,随着老人的增加,顾院长年岁已大,人手不够,需要增加服务员。顾院长匠心独具,偏偏选中了年仅24岁的高中毕业生贺小英姑娘。消息一传出,元帅故里像一锅开水沸腾起来,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因为晓英姑娘太年轻了,但更多人是说根本不可能,原因很简单,贺小英的爷爷、二爷都是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她的父亲在县城里当局长,贺小英什么工作不好找,干吗去干侍候人的事。可顾院长说:“晓英跟老人们有缘份,从小就喜欢到光荣院串,要这个老人讲革命战斗故事,要那个老人讲革命战斗故事,院里的老人没有不喜欢她的。”消息传到贺小英妈妈、哥哥、姐姐的耳朵后,他们都不太高兴,急忙找回贺小英,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你得好好想想,侍候人的事不是好玩的。”贺小英在学校就是一个热血青年,爱好文体活动,积极向上,追求进步。她一时弄不明白,在光荣院当个服务员,家人为何如此反对。她立即跑去县城,寻求爸爸的支持。她把当服务员的消息告诉了爸爸,心想爸爸也一定会反对。爸爸沉默了一阵说:“你要侍候的都是为新中国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人,也是世上最可敬最可爱的人,因此,侍候这样的人,共产党不讲贵贱之分,只要工作做得好,你就贵气,你就高尚。”爸爸的一席话,使贺小英茅塞顿开,浑身充满激清,她兴高采烈地跑到老院长那里,信誓旦旦地说:“我不辜负你的厚望,从现在起,我这一生就交给光荣院。”顾院长高兴地抱着晓英的头说:“我相信,我完全相信。”从这一刻起,贺小英就把自己的幸福紧紧地与老人们捆在一起,一干就是26个春秋。

进院后,她不仅是服务员,更是院长助理。院长年岁大了,她什么事都抢着干,脏活、累活、苦活、力气活都一人包下。从早上起床忙到老人晚上睡下。做饭、洗衣、挑水、劈柴、送洗脸水,打扫卫生。还要为老人洗脸、洗头、梳头、剪指甲等等,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整天一张笑脸,乐呵呵的,一有空,就缠着老人们讲革命、战斗故事,听完后,就为老人们唱一首历史红歌,作为对老人们的答谢、回报。使老人们充满了自豪感、光荣感、幸福感,也使光荣院充满了生气,洋溢着浓厚的青春活力。老人们都夸她是光荣院的小天使。

她和老人们相处多了,逐渐知道了每个老人的生日,她专门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还在县民政局优抚股查阅每个老人的档案,熟知老人的过去,以便针对性的服务。每年每逢老人过生日,她都要亲手做一碗长寿面,打上4个荷包蛋,送到老人面前,甜甜地叫一声“爷爷、奶奶,孙女为您祝寿来了”。还要唱一曲《祝您生日快乐》,然后掏出自己花钱买的老人最喜欢的生日礼物。26年来,她为老人买生日礼物上万元,现在这项生日礼仪已经成了不成文的习惯制度。每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她都要办得红红火火,跟乡风民俗一样,过年放鞭炮、守岁,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清明扫墓祭祖,重阳喝丰收喜庆酒,还经常帮有意愿的老人代去祭祖,送老人探亲,接老人回院。贺小英就是这样不停的忙碌着。老人们也被她多样的活动所带动,陶醉在幸福中。

让青春激情温暖着每个老人

1990年,年满60岁的老院长顾菊香退休了。顾院长把担子交给了贺小英。贺小英思绪万千,彻夜难眠。老院长向县民政局领导推荐的一句话反复在她耳边响起:“我退休了,让晓英接替我,继续干吧!我相信她,会干得比我更好。”就这天夜里,她在日记中写道:“老院长对我寄予了多么大的信任和希望,我知道,当院长不是减轻了我的担子,而是加重了我的责任,过去是老人们要我服务,从现在起我要把要我服务变成我要服务。如何进一步让老人们吃好、穿好、玩好,不仅要让他们身体健康,还要让他们精神愉快。让这些功臣老人们没有孤独感,冷落感。更没有身后事的焦虑感。一定要让他们成为一个充满亲情的幸福老人,只有这样,我们才没有亏欠他们。”

26年来,贺小英先后亲手侍候了89年老人,又先后送走了73位离世老人。在她的精心照顾下,老人们的临终寿命都在80岁以上,每当有老人离世的时候,贺小英就特别忙碌。既要给县局领导请示汇报,通知老人的生前亲友,按乡风民俗准备老人的后事,还要请村民帮忙安葬。忙里忙外,时时张罗着每个细微之处。她对其他服务员说:“办好每个老人的后事,不仅是对逝去老人的告慰、尊重。更是对活着老人的安慰,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没有儿女,但还要比有儿女更风光。让他们休会到光荣院的温暖,没有亲情却胜似亲情,光荣院的服务员就是他们的儿女。”有一次深夜,贺小英忙完事后,带着孝为老人守灵,由于过度疲劳,倒在灵堂边睡着了。在场作伴的老人无不为之感动,满脸泪水地说:“英儿啊,两天两夜没好生睡了,你为我们老人操碎了心,忙坏了身体,这怎么要得啊!”几个老人围着贺小英守着,谁也不忍心叫醒她。

让青春佳话写满帅乡故里

贺小英爱老敬老的佳话传遍帅乡故里,无人不感动,无人不敬佩。她为了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好,不仅当好院长、服务员、生产队长、饲养员,更是一位开放引进的能人。在民政局领导和洪家关乡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光荣院建起了猪厂和生产基地,她以身作则,不怕吃苦,组织动员身体较好的老人协助,每年养猪10头以上,生产玉米1000多斤,红薯5000多斤,土豆500多斤,肉食蔬菜基本可以自给。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都要热热闹闹地大会餐,还要给老人发红包,送礼品,穿新衣。平常保证四菜一荤一汤。让老人们吃饱、吃好、有味,并讲究饮食营养,现在冰箱、空调、液晶电视、热水器、麻将、象棋、扑克应有尽有,住院、厨房、厕所、娱乐室一一俱全,老人想玩就玩,想看就看,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让光荣院成为他们生活的天堂。贺小英全身心地服务于革命老人,也把青春挥洒在光荣院,赢得了老人和社会的一片赞语,可有谁知道,她把激情温馨送给了老人,却冷落了自己的家人和亲人。她的丈夫,原本在县城工作,25岁时不幸身患重病,造成下肢全瘫,这个的打击使她差点倒下去。但她的婆婆全力支持她的工作,两个孩子和全瘫的丈夫全由婆婆照料,20多年来,她从不因为照顾家人而耽误照顾光荣院的老人,现在儿女都快大学毕业了,但她没有和儿女们好好呆上一天。26年来也从没和家人过一个团圆年,26个除夕一直和老人们在一起。家人十分理解她,支持她。他们说:“只要你照顾好光荣院的老人,我们吃点苦、受点累也心甘情愿。”

贺小英把美好的青春年华挥洒在光荣院的老人们身上,她青春无悔,仍将继续用一生的热血、激情谱写爱老、敬老的赞歌。

最新团圆小课堂小学生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八月十五中秋节,象征着团圆。今天,我们一大家也大摆宴席,在一起过中秋节。

前几天,妈妈就买回了几盒月饼,等着这一天送给外公外婆。今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就上街买了许多菜。街上可热闹了,菜场里挤满了人,个个人都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还没满的,都挤在店门口争先恐后的买东西,好像这些东西都不要钱的。

中午,我们来到外公家,吃完午饭,等待着夜晚的来临。好不容易等到了夜晚的到来,我们把大圆桌端到外面,在桌子上放上了美味佳肴,月饼,还有饮料和酒。

我们一家八个人,围坐在圆桌前,吃着菜,喝着酒水,并不时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我吃了一口月饼,抬头看着天空中的月亮,不禁使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带我飞到了月亮上。

这时,我看到了一座古式宫殿,门开着,我就走了进去,一只白的像雪的兔子蹦到我的面前,我正想抓住它,可是它一蹦一蹦的跳开了,我赶紧跟上去,这时面前又出现了一道门,我推开门,只听里面传来悠扬的琴声,我往里一看,一位衣着朴素的女子正坐在前面的亭子里弹琴呢,那只小兔子正躺在那位女子的怀里,我想,那位女子应该是嫦娥,兔子应该是嫦娥的玉兔吧!突然一阵笑声把我的思绪拉回人间。

我又吃了一个月饼,这时的的月饼吃起来更加好吃,让我觉得无比幸福。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月,欢声笑语。

最新团圆小课堂小学生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落叶谱一首小诗,秋风吟一支欢歌,金黄色的大地唤来了九月,此夜,果实该透了吧,庄稼该收了吧,月儿该圆了吧。

小时候,我生活在老家,那儿不靠山,不临海,唯一值得我喜欢的地方就是夜晚的天空,而我最为期待的是农历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因为那一晚月最饱满,那一晚,天最美。

盼望着,盼望着,暮色渐渐昏暗,当空中再也留不住最终一丝晚霞时,夜,悄然降临了。我们将桌子抬到院子里,摆上饭菜、月饼以及圆溜溜的石榴,吃团圆饭、赏月。九月的秋风吹在身上带有丝丝凉意,夜空中飘落着零散的白云,风轻轻拂过,月亮渐渐显露了出来,银色的月光洒向大地,点亮了万物。

这时候,我们又动起来了,按照习俗,由老到小依次拜天,默念自我的愿望,把一块毯子铺在院子里,大人们依次进行,我待在旁边看他们严肃的样貌很是好奇,便一点点挪近,探着身子,凑着耳朵听,结果总是什么也听不见。轮到我时呢,我就会把毯子移一个位置,防止他们像我一样偷听。

接下来,开饭。石榴被轻柔的月光沐浴着,像晶莹的露珠躺在盘中,等待着人们品尝它的美味;月饼是酥软的,月下的它煞是好看,真让人忍不住咬上两口,此时我早已等不及,捧起一块月饼,咬上一大口,香气顿时溢满口腔,低下头,月饼酥软的皮碎成渣渣,堆在手上,最美味的时刻来了,将渣一下子全塞进嘴里,可是有时我会因为太着急而误入鼻中,但那美味会仍在鼻前徘徊。月渐渐澄澈起来,云彩飘落了,漆黑的夜空只留一轮皎洁的圆月,剩下的,谈笑,赏月。

然而今夜,又迎来了一个月圆之夜,和往常一样,吃月饼,赏月,可是今年的饭桌不用摆了,因为没了小院,没了石榴树,并且拜天也已经成为一种形式。酥软的手工月饼也被油腻的盒装月饼替代了,吃在嘴里甜味腻得发咸,我多想再吃留的一手渣渣,然后一着急呛到鼻里,惹得大家欢笑,可那已经消失。如今的石榴呢大多还在树上,没有完全成熟,或许唯一没变的,也就仅有天上的月亮了。太阳没下山之前,月亮就隐隐约约的出现了,我趴在窗口,等待着它慢慢变大变圆变亮,可不知怎的,那月始终蒙上一层纱,朦朦胧胧,使人看不清他真实的面庞,月光暗淡,周围一片静谧,我实在等不及月光变澄澈,便放弃了看月。

岁月流逝,时光变迁,当我再想去嗅一嗅过去秋风的味道时,它已经消散了,留给我的仅有平淡。

月圆之时,有多少人在念从前,叹如今,又有多少人真正享受了月圆时的喜悦,又是一年月圆时,这一年,少了份童真,少了份乐趣,但多了份渴望,多了份平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