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国有企业法治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 国有企业依法治企业心得(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4:06:09 页码:9
国有企业法治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 国有企业依法治企业心得(五篇)
2023-01-11 04:06:09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国有企业法治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作为新中国化学工业的长子,在近70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中,吉林石化公司对于国有企业所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从思想认识到具体实践,从不缺位,始终站排头、当标杆。

2017年,吉化面对复杂的经济和市场环境、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创造了辉煌的发展成果,让老国企在吉林这片热土上绽放出了异彩之花。

不忘初心,以经济贡献助力发展

吉化作为省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把为国家贡献化工产品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当成履行国企责任的首要任务。2017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繁重艰巨的安全环保压力和改革发展任务,公司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强劲的盈利势头助力地方经济稳定发展,对地方贡献率持续攀升。

2017年,吉化共上缴税金136.8亿元,同比增加7.6亿元,销售收入增加值近百亿元,增幅达到19%,对吉林省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也位居前列。一年来,吉化人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切实努力,充分发挥了对地方经济的支柱作用,“支柱企业”的名号对吉化来说当之无愧。

原油炼量、乙烯产量作为吉化经济总量的一个晴雨表,也是吉化与省、市经济强相关的两项重要指标。吉化连续3年,都把这两项指标作为公司十大重点攻关项目中的主攻目标,相关的干部员工实施责任风险抵押,公司各单位细化分解指标,明确每个攻关阶段的责任与目标,滚动优化,以日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力组织攻坚。

为确保原油加工量,在总部严格控制各地区加工负荷的前提下,吉化克服加氢裂化、延迟焦化检修,渣蜡油平衡困难等不利因素,全力上提加工负荷,并积极调整汽柴油产量和产品结构,增炼俄油、压减成品油,增产化工料,炼油高效产品比例达到45%,自产乙烯料同比增加13万吨,在大幅减产普通柴油的同时,增产98号汽油、航空煤油、低凝点柴油等高附加值油品,保证炼油生产后路畅通,实现了全年加工原油897万吨。

为提升乙烯产量,吉化稳定原有乙烯料采购渠道,增量采购华北油田轻烃资源以及地炼石脑油,并积极优化原油加工生产线路,多产乙烯料,少产汽柴油,加强乙烯裂解炉的运行管控,紧盯乙烯罐存,动态优化乙烯及下游装置负荷,确保了乙烯装置的全力增产和下游装置的最大加工负荷,全年生产乙烯85万吨,同比增产4万吨。

吉化作为吉林省最大的炼化企业,以强劲的发展态势和巨大的体量,推动了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建设,带动了吉林市北方化工总公司的嵌入式发展,拉动了地方产业链条的延伸,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建设方面,吉化积极提供人才、技术、产品等多方面支持,经常派专家、专业技术人员,为化工园区生产装置和新建项目的技术、生产、安监、环保等方面提供咨询帮助,对化工园区“十三五”规划、循环化改造等方面进行共商共议。吉化还积极协调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原料供应和公用工程衔接,使吉化与地方化工及相关产业联系日益紧密。吉林化纤集团、康乃尔化学、龙宽工贸、众鑫化工等一批吉林市规模以上重点企业,都连接在以吉化为龙头的产业链上,形成了800余家化工企业围绕吉化“做化工”的产业集群。

2017年,吉化共销售给133家吉林市周边地区各类用户炼化产品达300万吨,销售额近180亿元,销售的炼化产品范围包括汽柴油、液化石油气、焦油、石油焦、abs、聚乙烯、丁苯橡胶、乙丙橡胶、丙烯腈、甲甲酯、乙腈等各种产成品、中间产品乃至化工原料共70余种。吉化还坚持向吉林市地方企业平价提供水、蒸汽、氢气、氮气等各类能源。

吉化还尽可能采购地方企业的产品,每年采购吉林地区企业的原料、电气、仪表、助剂等物资近900种,仅2017年,吉化就与253家省市供应商发生交易总额9亿元。还有部分企业以吉化产品为原料,又以吉化为市场,紧紧地镶嵌在吉化这条产业链上,形成了一张循环经济网。

吉化作为吉林省石化与汽车产业协作配套战略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在促进行业融合发展中精准定位、积极作为,大力推进与汽车产业配套的项目建设,相继研发生产了丁苯橡胶、乙丙橡胶等系列产品,进一步为吉林省汽车产业配套提供充足的基础原料。

吉化生产的乙丙橡胶在汽车制作行业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应用于生产汽车密封条、散热器软管等;丁苯橡胶作为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润滑油等领域。为了满足汽车生产企业对合成橡胶的高品质需求,吉化持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相继开发出汽车用海绵条、密实条和润滑油改性专用料产品;成功研发环保充油丁苯橡胶系列产品,1712、1763等牌号产品投放市场后赢得用户认可,销量不断攀升。同时,在异戊橡胶、pmma模塑料、聚异丁烯胺等产品方面也取得了技术突破,这些都为进一步推进吉林省石化和汽车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吉化的带动下,吉林化工园区编制了“两产”融合产业规划,规划了包括车用改性专用料、车用塑料内饰件、环保型汽车涂料等在内的30余个两产融合项目,确定了重点发展汽车橡塑专用料及制品、车用液体化学品两大产业方向。吉化与吉林市科协还共同开展《做强吉化abs产业促进吉林汽车产业》的课题调研,寻求吉化abs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的方向和内容。此外,依托吉化橡胶为原料,吉星轮胎一期750万条子午线轮胎已经投产下线,二期工程也有望在2019年开工建设,届时,轮胎生产能力将提升到年产1500万条,真正成为化工、汽车产业融合的示范。

经营管理提振信心

2017年,吉化人克服炼化装置工艺技术落后、新度系数低、装置流程长规模小、人工成本高等制约因素,围绕科学从严和精细管理主线,抓住炼化生产的有利时机,突出安全环保,强化提质增效,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态势,经营业绩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实现炼化业务盈利50.8亿元,增幅达118%。这对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稳定吉林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吉化人牢固树立的“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理出最大效益”“安全平稳运行是最大效益”等理念,始终坚持“抓安全不松劲、抓效益不蛮干、抓发展不动摇、抓队伍不折腾、抓和谐不偏离”“五抓五不”工作遵循以及“抓早抓小抓细抓实”的“四抓”工作方法,用好“计划平衡会、生产经营运行会、经济活动分析会、业绩考核会”“四会”闭环管理机制,总结了一整套老企业创新管理的宝贵经验,为东北老工业企业的管理提升提供了借鉴。

吉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70年的国有企业,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服从国家需要,把为国分忧、为民解困作为重要使命,坚定地肩负起国企的政治责任,一如既往地坚持社会主义办企方向。

吉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和中国石油的各项战略部署,按照深化改革、提高效率、增强活力的要求,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明确了“市场化运行、精细化管理、差别化分配、内涵式发展”的改革主攻方向,迈开步子、蹚出路子,实施一系列成功的改革举措。

吉化坚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按照“改造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原则,推进炼化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炼油业务5年内完成了3次汽柴油质量升级,高附加值油品产出比例逐年提高,炼油生产逐渐由燃料型向化工型转变;化工产品结构不断改善,在乙烯、丙烯、碳四、芳烃四条产品链上,形成了创效能力较强的系列产品,总产能超过200万吨,在市场上占据了规模、质量优势和主导地位。同时,把创新作为改革的重要动力源,深入开展十大技术改造攻关、十大科技瓶颈攻关、十大新产品开发攻关,做到改造一个成功一个,新产品推出一个市场接受一个,平均投资回报率超过15%,实现年增效5亿元,提升了企业竞争实力,也为同类企业的改革创新树立了标杆。

吉化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用户认可、质量优良、真诚服务、员工支持”的指导思想,健全完善产销研一体化营销机制,坚持“做中国最好的abs”,abs成为中石油盈利能力最强的化工产品,实现了对lg、奇美等企业产品的无差别替代。同时,全面推广abs攻关经验,乙烯管材料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销率100%,市场供不应求。乙丙橡胶国内市场占有率由8%提高到20%,部分牌号市场占有率超过80%,成为化工产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典范。

吉化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内部改革。充分利用中国石油改革政策,探索非主营业务市场化运行机制,在公司独立法人、后勤服务等单位,实施了3批9个单位的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试点,下放了30多项权力,推动企业走向了市场,实现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017年,9家试点单位同比增效近亿元。扎实推进“僵尸企业”处置、法人实体压减等工作,稳妥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吉化总医院社会化改革,并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的方针,坚持改革不以牺牲员工利益为代价,积极构建体现效率和公平的用工分配机制,实现员工转岗不离岗,薪酬拉开不拉断,使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员工、造福社会,改革经验被吉林省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

吉化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每年投入数亿元,帮助2.3万余名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坚持为员工群众做好服务,带着情感,以务实的态度为员工群众排忧解难,围绕住房、医疗两条主线,不断加大投入,解决九大项176个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5万多人受益。2017年,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4%,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秩序,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吉化对困难人员建立困难救助、大病救助、金秋助学基金等长效帮扶机制,形成了“新春送慰问,盛夏送清凉,金秋送助学,寒冬送温暖,困难送帮扶”的关爱员工工作模式,2017年,帮扶困难人员11653人,帮扶困难家庭大学生112人次,确保困难群体吃得上饭、看得起病、子女上得起学。

吉化深入贯彻落实开展精准扶贫有关要求,近两年,先后承担了吉林市永吉县黄榆乡头道川村、小城子村、平埠子村、王家街村和北大湖镇官地村5个贫困村353户贫困户以及松原市长岭县八十八乡二十号村197户贫困户的脱贫攻坚任务,包保帮助落实扶贫项目,协助开展富民和扶贫政策宣传,帮助发展扶贫产业,抓好扶贫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户实现逐步脱贫创造了条件。

深化心系万家主题工程,吉化矿区全面实施惠民项目,2017年,完成运维项目十大类103项,更换老旧供热干线3.4万米,改造污水干线1.3万米,实施修复宅区道路3.44万平方米,补植绿化3.8万平方米,更换方砖2.8万平方米,完成供热楼梯间立厅管更换2.4万米,增设凉亭、更换休闲椅等,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使吉化住宅区面貌焕然一新,受惠居民上万人,得到了员工群众一致好评。

吉化始终把治安保卫、社会综合治理和防恐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制定了各项应急预案,干部员工在抓好生产和管理的同时,坚持“一岗双责”,为“平安吉林”作出了贡献。

在治安保卫上,强化技防和物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建成投用了公司安保防恐指挥中心,对全公司范围内的门卫、罐区、装置区等144处重点部位实施24小时监控,监控区域在公司东、西部厂区30公里范围内达到全覆盖、无死角。

在消防救助上,吉化作为国家和吉林省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多年来,吉化人招之能来,来之能战,积极参与社会火灾救助,2017年出火警救助24起,出动消防车辆109次、人员477人次,全部实现有效救助,向地方企业一汽大众等派出消防员,开展消防保运,被评为吉林省军民共建的先进单位。

吉化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重要使命,始终强调“新中国化工长子”要担起“长子的责任”,做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行者。不仅企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资源,关注员工群众安全健康,而且教育员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形成了很多奉献社会的鲜活故事和志愿者团队,奉献精神已经成为吉化人的优秀基因。

吉化牢固树立“喝着上游水、想着下游人”的环保理念,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丰富内涵,像抓生产装置一样抓环保设施运行。2017年,积极实施污水深度治理、锅炉脱硫脱硝等环境治理项目,严格污染物排放,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持续下降,总出水cod浓度降至50mg/l以下,主要污染物减排20%以上,得到了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充分认可。

始终加强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的全过程管控,积极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大力实施污泥减量化攻关,制定有效的减量技术方案,实施资源化利用,使污泥含水率降低了7%,全年减少污泥量7000多吨。

在成本压力大、环保风险高的情况下,吉化每年坚持处理公司区域外30多家企业工业污水30.7万吨,处理化工园区生活污水14.4万吨,处理居民生活污水1100多万吨,有力地保护了松花江水系的生态环境。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作为国内首个大型燃料乙醇生产基地,其主导产品燃料乙醇作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应吉林、辽宁两省,累计为社会奉献了乙醇汽油7000多万吨。通过乙醇汽油的推广和使用,使汽车有害尾气排放总量减少35%以上,在呵护蓝天、减少大气污染方面作用发挥突出,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出了贡献。

吉化始终牢固树立“抓安全不松劲、抓效益不蛮干”理念,明确了各层级、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特别是对领导干部建立了包保联系点制度,做到有作业就有干部和管理人员在现场监护,同时,细化“叫停”“退守”要求,当装置发生波动和异常时,及时退守到安全状态;对检维修、基建施工等工作中出现威胁安全生产的行为,立即叫停施工作业,提高了现场作业安全受控水平。

创新安全奖惩机制,推行安全阶梯奖励、专项奖励,实行分级处罚、逐级追责,树起了安全环保“高压线”,2017年,吉化对避免事故有功人员颁发了5次总经理嘉奖,每人奖励1万元;对安全生产出现问题的单位累计扣罚334万元,将两个发生了重伤事故单位的安全总监做了免职处理。

吉化积极实施hse管理,坚持“关注员工健康从员工健康时开始”,持续组织员工健康疗休养,并推行“安全生产从心出发”员工情绪管理平台建设试点,2017年,安排有毒有害等岗位员工定期脱离岗位健康疗养5480人,实施心理关怀疏导培训58批5076人次;开展全员健康体检,实现体检率100%,职业病危害检测率100%,提升了员工的健康指数。

2017年7月,在吉林市遭受严重水灾的形势面前,吉化的干部员工一方面坚守岗位,保证安全生产;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奉献爱心,以实际行动体现吉化人的责任意识和大爱情怀。

洪灾发生后,吉化组织开展了“情系灾区,爱在江城”抗洪救灾捐赠活动,这其中参与捐赠的不仅有合同化员工、社会化用工,也有临时工;不仅有自家受灾的员工,也有被长期帮扶的困难员工。有的员工休假在外,也通过微信转账等形式,奉献了爱心,整个活动,吉化干部员工合计捐赠现金和物资1500万元。

吉化有200余名青年志愿者整装集结,帮助灾区装卸救灾物资、开展灭菌消毒工作。吉化总医院派出多组专业医疗队9次,派出义诊志愿者59人,带着应急物资和药品,赶往永吉县口前镇,共义诊接待1720人次,吉化干部员工还踊跃献爱心,有近千人报名参加义务献血。

由于吉林市连续强降水,处于吉林市江北水位最低处的吉化污水处理厂,门外江水超过警戒水位,随时有漫堤险情。吉化消防支队、建修公司、污水处理厂等单位干部员工在最短时间赶赴抗洪第一线,用数万个沙袋筑起2米高、200余米长的防洪沙墙,抵御了洪水的侵袭,未让超标污水排入松花江,展现了吉化作为负责任企业的良好形象。

吉化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方向引领,把继承发扬吉化优良传统作为创建之基,扎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2017年,吉林石化公司顺利通过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考核验收,连续五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所属炼油厂作为基层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殊荣,15个单位获吉林市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吉化“宝石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活跃在吉林市大街小巷、景区、社区、养老院、特殊学校等场所,活跃在植树节、“吉马”赛、重阳节、青年节、雷锋日、消防宣传日等特殊时期以及日常的每一天。2017年,40多家基层单位的11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帮扶贫困学生、清理白色垃圾、服务高考等志愿公益活动,累计服务超过3000小时,展现了吉化人的良好形象。

2017年,吉化一支志愿服务队获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3名个人获省优秀志愿服务者,13人次获得省、市道德模范、“吉林好人”“江城好人”称号,炼油厂分析车间水质班被评为第三批全国岗位学雷锋示范点。

此外,吉化还积极组织参与地方各类文化活动,在吉林市第十九届“松花江之夏”广场文化周暨第四届市民文化节活动中,吉化老年艺术团近200名演员承担的大型原创情景歌舞《意象松花江》作为首场演出。在吉林市国有企业喜迎党的十九大合唱汇上,150名吉化人合唱《我为祖国献石油》,在网络投票中获得了15万张选票,被评为最具人气奖节目,充分展现了吉化人的靓丽风采。

吉化是吉林省的吉化,吉林省是吉化人的吉林省。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过70年发展历程的国有企业,作为吉林省的支柱企业,吉化将一如既往地肩负起国企的使命和责任,扎根吉林、融入吉林、服务吉林,回报家乡父老,造福美丽江城。

推荐国有企业法治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是我国新时代努力前进的强大后盾。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稳定的良好体现。国有企业的发展必定离不开青年人才队伍的伟大建设,青年人才固然是国有企业培养的重点对象。

关键词: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对策与思考

(一)思想缺乏重视

在市场竞争中,因国有企业背后的主导者有国家的助力,在我国占据比较特殊的地位,这会给国有企业管理者造成一个假象,缩减他们的人才市场竞争压力。这导致了在人才培养、吸引等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全方面的社会市场企业发展压力没有带给国有企业,在人才稀缺这方面他们没有过于的担心重视。甚至人才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方面意识还比较表面,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国有企业中,部分青年人才心理机制较敏感,易受到社会消极理念地影响,导致青年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偏差,产生了团队合作精神淡薄,看重个人发展,上进心不强等问题。

(二)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在国有企业公司运营中,青年人才结构不合理,青年人才占的比例较低;管理人才、操作人才、技术人才数量偏少,出现了结构比例失调现象。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这方面的人才较多,但后勤辅助部门的人数不够用。在人才建设这方面,缺乏高素质全面性人才,掌握高级技术的人才数量较少。

(三)青年人才队伍流失严重

当今社会,受婚姻、工薪和福利、买房,户口、家庭的影响,许多国有企业都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在这个追求物质基础的时代,人才流失,在短时间内企业部分产业工程可能将会暂停经营,拖延工作进度等问题;但对于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人来说,他们的流失可谓是企业的一大损失。等他们流失到竞争对手企业中,这对原始企业将会是一种不小的威胁。在国有企业中,由于年限,资历等制度,导致许多青年人才常年在原岗位辛苦工作多年仍未升职加薪,这极大地损害了青年人才的利益。使得不少青年人才跳槽,这种情况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危害可想而知。

(一)建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国有企业要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贯穿在青年人才队伍工作中,在国有企业中,全面宣传职业精神,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年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社会形势任务。结合当今世界国际市场形势,突出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总结国有企业遇到的机遇和困难,为青年人年讲解企业发展计划、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使青年人才正确认识企业发展形势,规划目标,努力工作。

青年人才隊伍建设是关乎企业未来发展命运的大事,一点都马虎不得。管理者必须牢牢抓住企业命脉,突出青年人才在工作中的主要地位,尽力发挥所长。青年人才是社会的建设栋梁,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身上的重大使命,不能只顾自身利益,损害企业利益。要了解企业命运发展与自身前途紧密相连,关心企业战略部署,结合社会市场实际情况来确立企业未来发展

(二)完善培训、培养制度

在企业培训中,有的属于走形式的表面工作,没有把培训的真正价值表现出来。有的员工已经实习培训完,但正式工作了之后还是从新学习,跟没培训一样。拓宽培训途径,不仅仅是公司实习,考察,可以多方面手段去学习公司运营,更好使青年人才融入企业。开展全方面的教育培训,新时代的青年人才,仅靠一些专业知识还是不够的,企业缺的是综合性全面人才。所以培训教育知识类别应该拓宽。

(三)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使青年人才在企业工作中形成“形成想干事,干好事,多干事”的理念。面对社会竞争,一个有实力的企业足以吸引大多人才,创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足以让青年人才奋发向上,为企业谋发展。为自身谋前途。完善生活保障待遇,搭建创新合理机制,规划多种竞争项目,考虑奖励惩处方法。运用多方法手段,考虑多角度问题去创建青年人才的良好工作环境,满足青年人才的工作所需,以期推动国有企业的更好发展。

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关心与重视,慰问一线企业员工,改善现场环境,帮助他们的生活所需。针对国有企业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企业管理者积极牵线搭桥,帮助青年人才解决成家问题。建立丰富的娱乐生活,每月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推荐好书,打造书香企业文化:每季度进行一次全体文体活动,增加情感交流,汇聚人心。

(四)科学的奖励机制

建立健全企业监督部门的工作任务,多方位考察青年人才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选拔、奖励、惩处等一系列促进青年人才在企业成长的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多进行一些竞争项目活动,选拔高素质人才,进行科学奖励。实行一些激励手段,促进青年人才队伍更好的在国有企业成长。不可出现“走后门”等方式上位的现象,一顶要保证公平,确保真正有实力的平年人才不被埋没。完善科学的激励制度,为企业发展推动建立有力的保障。

结束语:在激烈的企业发展竞争中,要想脱颖而出,少不了青年人才队伍的付出与贡献,当今企业竞争如此之大,这便意味着企业中人才队伍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一个企业的总体水平,完全可以从企业青年人才队伍中得以体现。青年的未来决定着企业的未来,青年的命运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企业的未来命运紧紧握在青年人才的手中。所以,企业在建设青年人才队伍这方面不能有半点松懈,企业管理者要不断与时俱进,研究市场形势,提出新问题,考虑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只有多种问题的解决,企业管理水平才会提高,才能推动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与国有企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推荐国有企业法治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遵循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认真落实总公司党组、集团公司党委有关人事组织工作的规定和要求,高度重视选人用人工作,严格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选人用人工作保持了规范有序的良好态势。

(一)认真开展选人用人工作的各项制度建设

近年来,公司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先后制定了《公司人事管理办法》《公司职工奖惩管理办法》《公司专业拔尖人才选拔实施方案》等制度办法。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探索选准用好干部的途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构建长效机制出发,进一步规范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程序,不断探索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努力建立起适合公司建设发展的、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干部监督机制。公司相继出台了《公司绩效考核工作实施细则》《公司党委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试行)》《公司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办法》,对公司全体干部员工进行监督和考察,并作为将来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制度建设,充分保证了选人用人的基础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认真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

在公司主要领导的亲自带领下,组织人事部门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对干部人事档案中缺件、缺项、缺章等问题经查证后进行了补充,对材料中前后冲突、记录不清等问题进行了逐一核实。尤其是对“三龄两历”不详实、入党材料遗失、《干部履历表》缺版、年度考核材料不齐,参加培训无记录,以及任职审批材料、专业技术资格材料、获奖材料和工资材料缺失,部分材料缺章等问题,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检查验收评分表》要求详细核对,针对档案中普遍存在的材料不齐全、填写不规范、前后冲突以及缺章等问题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共补充学历证明x份、专业技术资格证书x份、更新照片x张,基本解决了公司干部人事档案遗留问题。

(一)全面深入抓好政策学习

坚持把政策教育作为发挥党委在选人用人工作中领导和把关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把中央和总公司党组有关选人用人的最新要求和政策规定纳入公司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内容,重点学习了党的十九大中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的有关篇幅、《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央《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等。同时,以总公司、集团公司选拔任用工作办法解读为重点,组织人事组织部门相关人员对选人用人基本制度进行了深入学习。引导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加深对党的干部政策的理解,切实增强遵守选人用人纪律规矩的自觉性,切实提高育人才带队伍的责任感。

(二)始终坚持正确导向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坚持注重实绩、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选人用 人导向,不唯分、不唯票、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以人划线,不以领导个人好恶划线,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监督制度,坚持公道正派用人,坚决抵制跑官要官。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大力选拔理想信念坚定、实践基础扎实、工作业绩突出和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埋头实干的同志,维护好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公司党委始终坚持按章办事,严格程序,按照公司“三重一大”有关要求,认真执行党委会研究干部任免事项的规定,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切实把好酝酿动议关、定员编制关、资格审查关、推荐考察关和上会研究关,把党管干部原则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督促组织人事部门细化推荐考察工作x项具体流程和标准,做到了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

坚持发扬民主,把好推荐关

民主推荐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和群众公认原则的具体体现。公司党委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干部必须履行的程序。在公司全体员工中进行民主推荐时,要求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干部参加。每次民主推荐前,公司人事部门在总公司、集团公司人事部的指导下,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岗位、数量在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认真确定民主推荐的范围、时间、对象和推荐方式,真正做到精心组织,操作规范,保证推荐工作的顺利进行。

严格用人标准,把好考察关

深入了解和正确识别干部是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成败优劣的关键环节。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公司党委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始终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在正常情况下得不到多数群众拥护的不予提拔,政绩不突出的不予重用。对拟动议考察的领导干部,严格档案审核程序,既要坚持群众路线,又要认真核实辩明真伪,从政治上、廉洁上、工作实绩上严格把关,严防违规和带病提拔。在确定考察对象时,把群众推荐的结果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使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同时,公司对各个岗位的推荐人选,实行了考察预告制和考察结果反馈制,保证了考察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严格工作程序,把好决策关

公司党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用之前,都主动征求公司纪委、集团公司纪委的意见。做到“三不上会”,即没有经过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的不上党委会,没有考察材料的不上党委会 ,没有征求纪检部门意见的不上党委会。

在公司主要领导的带领下,人事部门不断努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性、广泛性和深入性不断增强。近年来,公司共任免中层干部xxx人次。其中,新提拔副处职干部xxx人;由副处职干部提拔为正处职干部xx人;正处职干部平职交流xxx人。在选人用人工作中,公司没有发生违反党的纪律、法律规定和有关章程的问题。

(一)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

把干部任前公示作为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进一步扩大监督范围,加大监督力度,有效地提高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对公示期间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认真对待,一一进行细致的调查核实,如实向公司党委汇报。通过实行任前公示,加大了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监督力度,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质量。

(二)签订《任前廉洁承诺书》

每名新提拔的中层干部在任职前,由公司纪委牵头组织人事部门人员围绕敢于担当、干事创业、崇廉尚实、弘扬正气、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廉政谈话,签订《任前廉洁承诺书》向公司做出书面承诺。

完善履职考核信息档案

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责任制、经营管理责任制、党建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主线和有关纪律规矩要求,从严强化履职管理。加强日常分析评价,加大作风督查和纪律检查力度,加强履职过程和结果监督,严格实施安全问责、作风问责和纪律问责,使干部队伍保持风清气正,做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四)认真开展年度述职述廉述学和民主测评

在年度职工大会上,班子成员根据一年来的学习情况、工作情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以及对配偶、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情况,向全体职工进行述职述学述廉,并接受职工们的民主测评。

严格落实总公司人事部和各专业部门共同组织的各类培训。公司各级干部先后参加了总公司、集团公司组织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的培训。同时,公司通过班子成员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请党校老师授课等途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通过加强政治理论的培训教育,切实提高了干部的政治思想素养。其次,公司还紧密联系实际,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干部技能水平,公司各专业干部业务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近年来,公司党委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回顾自查,没发现任人唯亲、干部档案造假、违规提拔干部、个人事项报告虚假等突出问题,选人用人工作正常有序,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干部队伍距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公司的干部队伍建设从管理上,从干部的个人素质上,距离总公司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干部队伍的积极性总体是高的、好的,但也有少数干部信念动摇、状态低迷、作风漂浮,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有欠缺,个别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存在慢作为和不作为的情况,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起到了负面影响。

2、人事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和改革创新

公司的人事管理制度办法,基本是依据总公司和集团公司已经出台的制度办法进行修订的。但是从结合公司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说,还不能够完全套用。尤其是公司的人员录用和解聘的相关办法、人员辞职、离职的相关工作程序和管理办法,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在一些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有些落实还不够到位,同时也存在执行不规范的情况。

3、极少数干部员工对选拔任用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不能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干部

有的同志存在“老好人”思想,谈话只谈被考察人的优点,不说缺点。还有的同志认为,干部选拔是组织的事,和自己无关,自己只需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干部的测评中,也存在一些干部员工,不站在工作的实际,打出的测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干部情况。

公司党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稳步抓好组织人事管理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始终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进一步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从严从实履行好选人用人和育人管人的责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干部队伍。

1、进一步加强选人用人工作的制度建设。按照总公司党组的有关要求,修订完善《公司员工责任追究办法》等,进一步落实好《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和选人用人监督检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任前公开承诺、选人用人工作评议等制度,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确保公司选人用人工作责任明确、严谨科学、管理完善、监督有力、风清气正。

2、进一步改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精神和总公司党组有关部署,适应公司快速发展对人才队伍结构优化的需要,党政工齐抓共管。全面实施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工程,继续探索“专业牵头人”岗位模式,充实专业拔尖人才库。

3、进一步抓好干部日常管理工作。坚持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对领导干部进行定期考核,及时掌握履职情况;坚持开展各层级干部的专题培训和综合轮训;持续加强对干部平时的提醒教育、管理监督和关心关爱,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良好机制,实现干部教育管理和能上能下的常态化。

推荐国有企业法治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赖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企的根和魂,是我国国企的荣耀传统和独特优势。

去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全面规范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为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为了深入学习贯彻条例,公司党委今年决定了执行条例年,5月决定了学习条例月。今年党建工作要结合学习了解条例,对照条例,对基层各支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针对性问题和不足,认真解决,将支部建设提升到新水平。

现代经济发展表明,企业强国强。我国的发展需要很多优秀的企业,国有企业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搞好国企,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企业精神、领导、团队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国企现有基层党组织80万人以上,党员1000万人以上,在职员工4200万人以上。

总的来说,这支球队很强大。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以来,国企管党治党意识和责任明显增强,国企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与全面严格控制党的要求相比,与国有企业承担的责任使命相比,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为加强国有资本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靠的依赖力,国有企业党建大有可为,也必有可为。

今天党课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企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贯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必须一贯。

该制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制度的创新。习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概括了理论迷雾,回答了实践难题,深刻阐明了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否需要党的领导、如何加强党的领导等一系列问题,站位高、方向明、点穴准确,是加强新形势下国企党建的纲领性文件,为国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地加强方向。

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不能回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抄袭全面西化,关键是立足中国国情和中国国企的实际,走中国特色之路。国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在哪里?总书记开宗明义,指出了国企的性质、地位和重要性。国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赖力量。因此,领导一切的党牢牢抓住国企,党建是国企的根和魂。

国企的定位与实际,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力。

推动党的建设。从政治上看,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力量,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重大工程和科技创新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许多重点领域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国有企业的布局更加优化、优势更加集中。

许多投资大、风险大、收益薄、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国防科技、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等领域的建设和项目都是国企扛起来的。从经济上看,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作用关键。

从资产规模来看,2016年,央企创造的增加值约占全国gdp的8.2%,上缴税费和收益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3.2%。可以说,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因此,必须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动摇。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国有企业各方利益的一致。通过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将企业经营目标、经营管理者的利益和国家利益、职工利益统一起来,在做大国民经济“蛋糕”中发展壮大企业自身,实现多方共赢,最终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两个“一以贯之”并列,意在表明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关系。二者的有机融合,能够保证国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提升效率增强活力的同时,保持和发挥政治优势,不断校准发展目标,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真正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和效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到国有企业,肩负着“更好体现和坚持”与“进一步探索”双重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必须着力在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上下功夫、见实效。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必须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方法论,国企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亦必须尽快在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主张,提出坚持两个“一以贯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企业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融合,他2015年7月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治本之策。……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

三、必须坚持和推动党建工作与现代企业制度有机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一论述,可以说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总要求,坚持了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体现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

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党建有机融合在现代公司制之中,是建设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时代要求。企业党建工作要写入章程,党组织要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关键是厘清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真正形成各有侧重、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决策、协调和监督的制衡机制。关键是把管党治党的责任体系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国有企业党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融合。

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必须在执行力上见真章,在完成上级的要求上见实效,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执行力首先体现在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从严把握、从我做起,坚守理想信念的“魂”,深植“以人民为本”的根,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牢记“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的警训,从每件小事做起,把党员领导干部的使命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落实在行动中。作为党员,关键是要提高执行力。去年,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公司党支部把解决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制约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突出出来,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在充分肯定一年来取得成绩的同时,着重指出存在的问题,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争先创优,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xx公司正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必须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把握好国有企业的政治使命与经营责任的一致性,体现好为企业职工利益和社会责任担当的一致性,谋划好企业长远发展和短期经济效益的一致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保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举旗定向,为全面完成党的目标任务,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承担使命担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国有企业法治精神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摘要: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证其质量化发展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就目前的国有企业发展来看,体系不健全是其发展的主要弊病,而大部分国企的不健全体系主要表现在监督方面。基于此,文章就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构建的几点认识做分析,旨在为企业监督体系的实际构建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构建

国有企业是我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建设“四个伟大”工程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是我党的长期执政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党的十八大以后,“四个全面”戰略的推进,特别是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持续纵深发展,卓有成效的法治企业建设,以及纪检与巡视监督为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更为强劲的内生动力。十九大以后,中央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并在第一时间成立中央审计委员会,颁布《企业内部审计条例》,为全面加强企业内部基础性的审计监督提供了法律准绳。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国有企业的人民所有制,经营主体仅为所有主体代表的局限性突显了企业内部监督的极端重要性,在新中国成立后69年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建立了纪检监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财务监督、法律监督、干部监督、民主监督以及适应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董事会、监事会与股东会监督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监督成效,为国有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作出了贡献。如何将极富成效的各项职能监督有效整合,更好地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添砖加瓦,打造和运作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成为一个较为成功的途径和方法,也是一大部分专注于精细化管理企业的惯常做法。笔者有幸先后在两家大型央企组织开展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建设,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强化三种意识,将“大监督”工作引向深入

“大监督”工作理念就是以全面依法治企和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将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发展、安全、稳定的全过程,为企业的生产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形象安全保驾护航,为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企业通过强化三种意识,不断将“大监督”工作引向深入。

一是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抓提质增效、促科学发展”是企业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监督执纪工作作为企业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否则就会失去方向,就不可能得到党委、行政的支持和认可,也不可能得到职工群众的拥护和配合,更实现不了自身的最大价值。因此,“大监督”必须树立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将监督执纪的触角延伸到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提高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真正做到监督执纪与党委、行政工作合拍。

二是强化融入改革、融入发展的意识。企业把“大监督”工作放到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和科学发展的根本任务中去把握,要求各监督执纪部门拓宽工作渠道,加强职能管理检查和现场调研,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出科学分析判断,并针对监督检查和干部职工反映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视情采取教育引导、规范制度、完善监督、严肃问责等形式认真加以解决,进而维护企业良好的发展秩序,创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真正使监督执纪工作成为促进改革的“第一主力”、加快发展的“第一需要”。

三是强化以人为本、惩防并举的意识。在开展“大监督”工作中,企业强调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务必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惩处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调动和保护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作为重要职责,支持广大党员干部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大胆搞创新、干事业、求发展。同时,更要注重发挥监督执纪的保障作用,做到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行使到哪里,领导干部的权力运用到哪里、监督工作就延伸到哪里,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企业一贯树立惩处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企业利益和保护干部成长的思想。在监督执纪中始终做到客观公正,对改革创新中有失误的抓早抓小、及时提醒、热情帮助、尽早挽救;对受到诬告的进行事实澄清,为他们正名;对不思进取、破坏发展的不廉洁问题坚决惩处,充分发挥了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保护改革者、鼓励创新者、教育失误者、惩治腐败者的积极作用。

二、落实三大保障,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监督合力

实践证明,反腐倡廉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广大职工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体制的作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必须要落实好三大保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首先,企业党委支持是坚强的领导保障。离开党委的重视和支持,监督执纪工作就会寸步难行,也不可能取得实效。企业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做到“四多”、“四主动”,得到企业党委对“大监督”工作的大力支持,促进了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顺畅、高效、有力。“四多”即:多汇报、多参与,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多出主意、多想办法,积极为监督执纪建言献策。“四主动”即:主动反映职工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主动提出反腐倡廉工作计划安排,及时请党委审定后作出部署、明确责任;主动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推动工作开展,维护工作大局;主动承担党委交办的工作,为全局工作尽心出力。

其次,健全工作机构是有力的组织保障。为确保“大监督”工作有效开展,企业成立由纪检组长为主任的“大监督”委员会,成员由办公室、人资部、财务部、股权部、政法部、审计部、政工部、纪检监察部、巡察办等具有职能监督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在工作中,“大监督”工作委员会按照“管理的再管理、检查的再检查、监督的再监督”要求,检查和督促职能监督部门严格落实职能监督职责,统筹联络职能监督部门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协调落实监督工作措施,并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着力推进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第三,加强协调沟通是增强监督合力的内在保障。在“大监督”工作中,各职能部门的作用重要且不可替代。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政双责互融、职能部门协同、专业系统联动”的思路,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加强联合协同;各职能部门严格遵循“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报告和处理是渎职”的工作要求,主动履行职能监管职责,使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内控、招标监督、财务监督、民主监督、企业监事、政策法律等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提升了职能管理、风险内控、审计保障“三道防线”风险防范工作效能,形成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突出实效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七项机制,提升“大监督”实效

“大监督”工作格局的作用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是否有一套运转有效的工作机制,应通过建立七项工作机制,切实提升监督执纪的工作实效。

一是建立健全职能监督工作清单。各职能监督部门根据本部门职责认真梳理制定了职能监督工作清单,并根据职能监督工作清单要求开展监督、报告、处理等工作。

二是建立监督工作信息通报机制。各职能监督部门根据部门职责按季向企业“大监督”工作委员会通报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等监督工作情况,重要和异常情况及时通报。监察部收到所属单位报送的信访举报线索,根据需要及时向关联职能监督部门进行通报。

三是建立“大監督”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企业按季定期召开各职能监督部门参与的“大监督”工作联席会议,组织进行监督工作情况通报和研究监督工作重大事项。

四是建立信访和案件移交工作机制。各相关职能监督部门在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信访和案件线索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移交。

五是建立重大专项监督协同工作机制。在实施重大专项监督,重大项目监督和信访、案件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时,建立协同工作机制,由“大监督”工作委员会统筹组织落实相关工作措施与要求。

六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各职能监督部门在日常监督工作管理中发现相关管理问题和管控风险,按照“抓早、抓小”的要求认真处理,并科学制定监督管理措施,形成长效管控机制。如果不有效加强管理,发生了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在追究当事人本人及其单位和领导人员责任的同时,还要严肃追究相关职能监督部门的监督责任。

七是建立“大监督”工作考核机制。企业将“大监督”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职能监督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年度考核,在综合业绩目标考核和干部考核等工作中予以考评兑现。

结论:开展“大监督”工作是新时代创建国际一流企业的有效且必须的途径,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把握新时代现代国有企业治理的新理念、新定位,不断丰富和完善“大监督”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使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完全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领域、各环节,真正发挥好助力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