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纪念日专题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 专题讲座后的心得与体会怎么写?(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5:09:35 页码:7
纪念日专题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 专题讲座后的心得与体会怎么写?(五篇)
2023-01-11 05:09:35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纪念日专题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刚刚过去不久。所以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维权,我的责任”。

前几年中国大地上流行着这样一首歌,歌中写到:“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词作者阎肃曾经披露说,那英唱的这首歌是送给“3·15”的,希望消费者能够借助一双慧眼,将这经济生活中的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而今天正是所有消费者扬眉吐气的日子!十几年来,“3·15”从一个国外漂泊来的普通纪念日,已经演变为中国消费大众维权的一个节日、一面旗帜。每年春天的这个时候,她都会再一次增强我们的信念和勇气,让诚信和理性的光芒照耀每一位经营者、消费者的心灵。

早在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就提出了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到了1983年,这一天就被定为了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91年“3·15”来到了中国,1994年,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而今年恰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诞生十周年,中国消费者协会也迎来了她二十岁的生日。在这样一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今年的“3·15”主题为“诚信·维权”。

诚者无疆,信者无畏。《水浒传》里有个经常冒充黑旋风李逵打劫的李鬼,如今已经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李鬼”确实不少:“板蓝根”能成“娃娃参”,“白醋”能成“青霉素”„„著名相声演员王培元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他的一位朋友买了一套沙发,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沙发买回家没多久,两个扶手竟然长出了草,扒开一看才明白,扶手是用两根大萝卜做的,长出的不是草而是萝卜缨子!李鬼们的粉墨登场一方面是经营者在利益的驱使下搅乱市场规则,不讲诚信造成的,另一方面却往往是我们消费者不懂法,不知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的一味纵容造成的。

这几年砸汽车,砸空调的新闻越来越多,前段时间又有消费者闹出来想焚烧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的事情。除了焚烧笔记本电脑,国内还有类似砸某类手机的说法,并且这种说法被一些消费者冲动地演绎成了:“xx手机,今年你砸了没有?”这样一句似乎是很流行的说法。这种意图以损坏产品来引起关注、以至于问题得到解决的事件越来越多。但是,这种做法恰恰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的危险和伤害,其一,这一砸的刹那虽然解气和痛快,但是痛快是痛快了,但是砸掉的还是自己的东西;其二,有些产品和有些问题经这一砸就没有证据了,证据都没有了,谈何要厂商赔偿损失呢。这种草率的做法是无益于问题的解决的。

回顾这十四年的维权之路,我们经历了从无法可依到十年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以及在这之后一系列相关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在十几年的时间发生过如此巨大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从农民因为假种子,坑害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到今天的为了主张正义和合法的权利而打一元钱官;从开始为穿了三天就露脚指头的劣质皮鞋而到处投诉,到现在酝酿召开业主大会炒掉反客为主的物业公司,我们明显的感觉到作为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但我们同样不得不承认,这依然是一次艰难的长途跋涉。抬起头,目标总是离我们越来越近,而脚下的路却依然泥泞。

我们不希望看到“3·15”来临前后几天,李鬼们“西装革履楚楚动人”,而其他时间照样玩着“猫逗老鼠”的游戏。不希望你我只有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才想起自己还是一个消费者,还有着那么多的权益。每天,我们都在消费,“3·15”其含义已经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单纯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它已成为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代名词。“3·15”这一天好过吗?对某些不负责任的商家来说,也许好过,你消费者挑剔也不过就是这一天或者是前后几天,我兴许还要借这个旗号好好的坑消费者一把,不是说最危险也是最安全的时候吗?也许不好过,如果我们都是挑剔的消费者,这一天,我们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在平时的每一天,我们都像“3·15”一样挑剔,把315变成365,某些商家就不好过了。美国权威的消费法典就写了这样一句话,只有挑剔的消费者,才能造就有规则的市场。

最后,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维护消费者权益;让我们一起痛斥和揭露利欲熏心的制假造假者;让我们一起为那些勇敢的站出来,维护自己和大众权利的先行者鼓掌呐喊;让我们一起呼唤法制的力量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诚信,维权!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主题纪念日专题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活动主题:凝聚爱国情,共筑中国梦

活动时间:20xx年12月9日——20xx年12月16日

活动背景:“90后”逐渐成为团员的新生代,其阅读视野、思辨能力也备受关注。本次铭记“一二•九”的爱国主题教育活动,一方面以党的“”召开,另一方面也鼓励大家从各个角度进行爱国主义相关思考,内容与形式并没有严格的限制,重在大家的感悟与体验。 活动目的:活动目的是继承并发扬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提高同学们的爱国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新时代的爱国观,发扬时代精神,展现青春风采。同时激发和提高大家的爱国意识,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让每个个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实现自我的提升。

参加活动人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所有成员

活动主要形式:(1)展开爱国主义主题征文(2)爱国主题漫画征集活动主要内容:(1)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爱国主义主题征文,让同学们在写作中得到教育。(2)在学院内开展爱国主义题材的漫画征集,并且选出优秀的漫画张贴在同学们平时关注的地方,使同学们能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爱国主义。以上活动完成后在班级各种网络平台发布并交流意见,同时展示活动成果并总结交流。

活动主要成果:(1)同学们对班级工作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班级凝聚力也得到了提高。(2)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提高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责任心。(3)同学们在红色征文活动中积极参与,其中2位同学的红色文章思想独特,立意深刻,获得学院评审老师的一致好评(4)同学们在活动中既了解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的始末以及运动的意义,同时爱国主义精神高涨,立志成才。(5)全院同学积极参加活动,活动期间学习爱国的氛围浓烈,以漫画的形式开展活动真正的做到了同学们的内心,使同学们在活动结束后,纷纷表示受益颇多。

活动中有待改进之处:活动通知有时候太匆忙,导致同学们不能及时参与并完成。我院工作人员以后要做好协调工作,以提高活动的紧凑型和效率。

活动意义: 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很好地融入活动之中,不仅仅加强了对12.9 爱国运动的深入了解,并且加深了对12.9 爱国运动的印象,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操,增进同学们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引导同学们增强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促进学院之间的交流,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并培养良好的学院风气。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祖国明天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和发展的使命。没有信心说我们可以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更准确的说是我们还没有资格说我们能够承受时代给我们接踵而至的使命之重。但是忽视历史是对历史的背叛,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在成长中铭记历史。

主题纪念日专题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五月青春点燃梦想》。

又到了春光明媚的五月,又到了百花争艳的季节。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又到了__年5月4日,这不是一张普通的日历,在这张日历上,人们看到的是青年人特有的朝气,是飘逸的青春的光彩,是迸发的炽烈的激情,是__年前烧起的一团火,它光亮、它耀眼、它激励着人们在风风雨雨中勇往直前。

在这新世纪的阳光和五月的鲜花播洒进每一个人的心灵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五四青年节和建团__周年。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每一个追求事业的人,每一个珍视生命、向往着美好前程的人,在这个时刻,都会强烈地感受到无限的活力与勃勃的生机。

我们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每年都会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以宣传“五四精神”为主题的活动。那么,我们可曾真正了解“五四”是什么吗?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 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 行示 威,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的坚强意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国家政务院为纪念该运动,于1949年正式宣布每年的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人们不会忘记那划时代民族救之的“五四”爱国运动,更不会忘记那举起民族救之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的先驱者,不会忘记革命战争的峰火硝烟,更不会忘记,为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经落到我们肩上,“五四”火炬已经光荣地传到我们手中。

今天,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有幸站立在世纪和千年交汇点上,我们是幸运者。但是,面对新世纪,让我们回顾"五四"精神,认真地思索着,自己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呢?

我们知道,风雨会使我们变得强壮,挫折会使我们变得坚强。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来自于风雨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我们要面对山峰,去欣赏它的风光,面对未来去争创人生的辉煌,这样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我们缅怀“五四”先驱们的业绩,高举“五四”火炬,肩负时代责任,让我们用知识加汗水,以满腔热情,去开拓、去创造、去拥抱新希望,来迎接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纪吧!

同学们,为了青春的梦想,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用激情,唱响人生最壮美的青春之歌,用青春绘就人生最瑰丽的生命画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主题纪念日专题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该馆座落在南京市江东门,这里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南京同胞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为悼念遇难同胞,南京人民于1985年修建了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了扩建。纪念馆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它由两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齐康教授担任总体建筑设计,打破了中国纪念性建筑常用匀称堡垒式的传统风格,整座建筑采用灰白色花岗岩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别具一格,被誉为是一部用石头筑成的史书,先后获得“中国八十年代十大优秀建筑设计”和“中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十佳”等殊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和人民犯下了一系列侵略和屠杀的暴行,其中最集中、最突出的一例,就是日军在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在南京一座城市便杀害了无辜平民和俘虏30万人以上,制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纪念馆就是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它是对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外宣传和平友好的重要阵地,先后被国家教委等六部委和中宣部分别命名为“全国百家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大门左侧,镌刻着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的馆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门中间的立柱上,镶嵌着亲笔题写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的铜牌。

纪念馆的陈列内容共分为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个部分。下面先介绍广场及遗骨陈列。

[纪念馆大门内]

走进大门,门西侧的墙上镶嵌着奉献碑。碑上刻着为纪念馆二期工程建设捐款的单位和个人名单。

[指标志碑提问]

请哪位观众说一说,这座碑的外形像什么?上面刻着的一排阿拉伯数字说明了什么?下面的方坑内为什么放着许多大小不一的鹅卵石?

(停顿片刻)它叫标志碑,外形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碑高12.13米,象征着南京城是在12月13日沦陷的。碑的上端刻着一排黑色的阿拉伯数字:“1937.12.13~1938.1”,那是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碑的下方是一个方形的坑,坑内铺满了象征遇难者白骨的鹅卵石,寓意着纪念馆是建立在江东门“万人坑”遗址之上的。

[“300000人”雕塑前]请观众朋友们猜猜看,这座雕塑的构思是什么?

(停顿片刻)这是一座名为“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它用三个黑色的三棱柱和五个褐红色的圆圈,组成“300000”的字样,中间的三根黑色横梁为一个倒下的“人”字。

[悼念广场前]请观众们看一看地面上刻着什么字?

(停顿片刻)对!这是“祭奠”的祭字。因为每年的12月13日,江苏省暨南京市社会各界人士,都耍在这里举行悼念仪式,祭奠遭侵华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这个广场因此取名为悼念广场。

[砂池、草坪及和平鸽]

砂子没有生命,用它们来代表死亡;绿色象征生命,用小草表示渴望新生;和平鸽象征和平,用它们来寄托人们反对战争、祈求和平的美好愿望。

[碑墙前]这座用黑色花岗岩垒砌而成的石墙上,镌刻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和“以史为鉴、开拓未来”八个大字,分别是周恩来和为发展中日关系所作的精辟性概括。

[“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前]

这是一座大型组合雕塑。请观众朋友们想想看,它们各象征着什么?

(停顿片刻)这座雕塑取名为“古城的灾难”。它是由残破的“城墙”、残缺的“军刀”、“历史的桥梁”、“遇难者的头颅”和“手臂”、“长明火”等一个个雕塑,以及象征着遇难者累累白骨的鹅卵石组合而成的。它们表达的主题为悲与愤。

请看,象征古城南京的高大城墙上弹痕累累,墙体的左上角虽然被炮火震开了裂口,但仍然刚强地屹立,不倒不塌,寓意为中国人民在侵略势力面前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这是一把折断的“日本军刀”后半截,刀的截面处作了颜色处理,好像仍残留着遇难者的血迹,刀面上刻着“300000”的数字,寓意为侵华日军曾经在南京杀害了30多万人。这尊象征着遇难者的头颅高2.7米,直径为2.5米,重达2吨,是用青铜浇铸而成的。它圆睁着不屈的双眼,张开着含冤的嘴巴,脸颊因被刀砍开一条深深的缺口而痉挛的抽搐着。那座用青铜铸造的手臂长7米、高2.75米、重5吨,意为被活埋的遇难者从泥土中伸出不屈的手臂,那只挣扎着的大手仍紧紧地抓住南京的土地。这两尊青铜雕塑,是由南京青年雕塑家吴显林设计,南京晨光机械厂浇铸的。整座雕塑寓意为:站在历史的桥梁上,回眸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古城南京的一幕人间特大惨案。

[祭奠广场上]

走过历史的桥梁,来到祭奠广场上。请观众朋友们根据笔迹看,碑上的题字是哪位伟人题写的?

(稍停片刻)迎面的石壁宛如一块巨大的纪念碑,上面刻着由亲笔题写的馆名。石壁前有三排郁郁葱葱的松柏,是对纪念碑的点缀和衬托。在这里,每年都有许多中外观众敬献花圈,向遇难者致哀。所以,这个小广场取名为祭奠广场。

登上台阶,迎面的石壁上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着一排黑色大字:

“遇难者300000”,把纪念馆陈列的主题显示出来,使人们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屋顶平台前]

江东门一带是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有代表性的遗址之一,也是“万人坑”遗址之一。据史料记载和幸存者的回忆,当年侵华日军曾在这里屠杀10000多名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平民百姓,后经南京慈善团体收尸掩埋于两大土坑内。因此,纪念馆主体建筑呈纪念性墓地的风格。墓地广场上鹅卵石铺地,寸草不生,象征着白骨累累,象征着死亡;而两边翠绿的草坪和院墙外的常青树又象征着生命力和抗争精神;生与死在这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生与死的主题展示在一线之间。那几株枯树既代表着南京城当年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烧毁,又点缀了凄惨的氛围。请观众朋友们猜猜看,远处的小房子外形象征什么?

(稍停片刻)远处的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用青灰色花岗岩贴面,外形如同棺椁,室内陈列着从“万人坑”挖出来的部分遇难同胞的遗骨。

院内小道两旁,安放着17块小型碑雕,这是全市各地所立遇难同胞纪念碑的缩影和集中陈列。

四周围墙呈断垣残壁形状,标志着南京城当时受到严重的毁坏,到处是一片废墟。

围墙上镶嵌着三组大型浮雕。它是根据历史的照片,用艺术的手法,向人们再现了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前后的情景。

[鱼雷营碑前]

鱼雷营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面的金陵造船厂内,当年是一个海军小码头,也是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址之一。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在鱼雷营、宝塔桥一带杀害我同胞30000余人。遇难者暴尸数月,直至次年2月才被红十字会掩埋。

[中山码头碑前]

中山码头是南京人横渡长江的主要码头。在这里遇难的10000多名同胞,主要是日军从国际安全区内搜捕的,并沿着中山北路押送于此后,用轻重机枪射杀。他们的尸体被抛入了长江。

[第一组浮雕前]

这组浮雕名叫“劫难”。它反映了南京城沦陷前后的情景:有母亲用孱弱的身体护卫着4个幼童;有被攻破的南京城门;有被绳索捆绑着押往屠杀地点的人们。

[燕子矶碑前]

燕子矶是南京的一处名胜,又是一处渡江的小码头。然而,在1937年12月,这里却成为侵华日军杀人的屠场。先后有10万人聚集在这里准备渡江,其中的5万多人被日军围捕并惨遭杀害,尸体大部分抛入长江。到了第二年春天,江水落下去后,江滩上尸体成堆,被全部埋在江边。电影《屠城血证》江边屠杀的几个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草鞋峡碑前]

草鞋峡位于下关江边,因其峡谷形似草鞋而得名。1937年12月,共有57000多人被日军用机枪射杀在这里。草鞋峡是南京大屠杀惨案中集体屠杀人数最多的地点之一。

[第二组浮雕前]

这组大型浮雕名叫“屠杀”,它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了侵华日军烧、杀、淫、掠的暴行。画面上,有被砍头刀劈的;有被火烧的;有被枪杀;有被活埋的;有被抛尸长江的;有遭奸淫痛不欲生的妇女。

[“母亲的呼唤”立雕前]

那座立雕高4米,用花岗岩雕刻而成,名叫“母亲的呼唤”,是位中国30年代母亲的形象。这是根据当年留在南京的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先生,现场拍摄录像中的一位手柱竹棍、正在寻找亲人的老妈妈原型设计制作的。她神情悲愤,左手向前伸着,似乎在寻找和呼唤失去的亲人,右手攥紧拳头,表示她内心的愤怒。

[遇难同胞名单墙前]

这座长43米、高3.5米的花岗岩石墙,名叫遇难同胞名单墙,老百姓称之为“哭墙”。上面刻着3000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名单,代表着30万遇难者。

[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内]

这些遗骨是1985年纪念馆建馆时,从“万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它们是侵华日军暴行的铁证。

[史料陈列厅外]

这座遗骨陈列室外形如同棺椁,而那座建筑物(指史料陈列厅)的外形象什么呢?

(稍停片刻)纪念馆主体建筑除遗骨陈列室外,还有鹅卵石广场对面的史料陈列厅。它的造型宛如一座古代坟墓,有墓墙、墓室、墓道,观众可以循着墓道走入半地下的史料陈列大厅。

[遇难者遗骨现场]

这是于1998年4月30日以后,新发掘的遇难者遗骨。它们按现场原样展示,说明当时屠杀是如此的惨烈。

[青少年纪念林]

这是南京的一些大学、中学和小学,在“万人坑”边上以种一棵树、立一块碑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遇难同胞。

[第三组浮雕前]

这组浮雕名叫“祭奠”。他用焚香跪拜等中国传统的方式,来祭奠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遇难的同胞。右上角是中国人手挽手,肩并肩,坚持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人植树及立碑]

日中友协从1986年起,每年春天都要组织日本国民来南京植树。这是他们于1986年春天在纪念馆种植的两棵树,以后每年春天都要来浇水、除草。由于纪念馆地方较小,南京市有关部门把这活动安排在江北浦口珍珠泉公园内植树,已经成活了5~6万株。他们称这种活动为“绿色的赎罪”。在这里植树的,还有“日本社会党访中团”、“日本鹿儿岛教职员访中团”、“日本‘铭心会’”等。

这块用汉白玉大理石制作的赎罪碑,是日本一位80多岁的老人横山诚出资建成的。横山诚当年在上海开了杉山书店。正因为他耳闻目睹了日军在上海和南京的暴行,回日本后,他一直感到对不起中国人,觉得应该代表他的民族向中国人民赎罪。经过多方的努力,老人终于实现了多年的的愿望。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进入大厅,听馆里的讲解员解说史料陈列内容并观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纪录片。

主题纪念日专题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结合“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着力宣传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功绩,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着力宣传我市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贡献,激励和动员全市人民为加快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建设绿色、人文、富裕、和谐、宜居新侯马,为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纪念活动既要隆重热烈,又要务实节俭,讲求实效。

1、8月25日起,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宣传教育。一是广泛进行近现代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斗争史的宣传教育。运用翔实的历史史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歌颂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英雄事迹,弘扬抗日战争孕育出的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二是广泛进行抗日战争胜利历史经验的宣传教育。要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走向胜利的历史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三是广泛进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伟大历史意义的宣传教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世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力宣传我国一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由市委通讯组、市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中心负责组织落实。

2、9月1日,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_周年大型图片展览。由市委_研究室负责组织落实。

3、9月2日,举办“爱我中华、强我国防”为主题的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活动。由市人武部、市团委、市教育科技局负责组织落实。

4、9月3日,组织慰问市内健在的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并邀请老干部、老战士召开座谈会。由市民政局、市老干局负责组织落实。

5、9月1日起利用一周时间,组织广大干部职工、中小学生观看有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故事片并在电视台展播、展映。由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广电中心分别负责组织落实。

6、9月3日晚,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_周年“侯马红歌之声”万众歌会。由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组织落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_周年纪念活动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各乡办、市直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一)把握正确导向。牢牢把握中央及省委有关精神和纪念活动主题,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问题上旗帜鲜明。要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过程,既充分宣传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的抗战,又充分宣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抗日斗争,把握好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的关系,把握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二)广泛组织群众性教育活动。要在乡村、企业、社区、学校、机关、军营等基层单位,广泛开展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知识竞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书法摄影、座谈交流、参观走访等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民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要把组织中小学生参与纪念活动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宣传教育实效。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改进和创新方式手段,注重内宣与外宣相结合,着力增强纪念活动宣传教育效果。要充分发挥《今日侯马》、侯马人民广播电台、侯马电视台和政府网站等媒体优势,广泛运用历史档案资料、图片,增强纪念活动宣传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