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国火药的发展史心得体会如何写 火药的发展史和用途介绍(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5:24:25 页码:11
中国火药的发展史心得体会如何写 火药的发展史和用途介绍(7篇)
2023-01-11 05:24:25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中国火药的发展史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关键词]古代中国;思想家;师德

[中图分类号]g49-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2)06-0074-05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形象的最好描述。作为教师,不仅应掌握知识,还要有“道德”。“师德”是师之为师的基本素质。“师”本义为“军队”,后演绎为“教师”,而表示“教师道德”之意义的“师德”一词,乃为近代话语的产物。中国古代硕学鸿儒、思想巨擘们关于“师德”的一些真知灼见,将泽披后世,启迪后学。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教师均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是立人之本、为学之本。因而,许多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者,都以师为荣、以师为职志。

师者,治世之本、万世之表。许慎指出,“师”本义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二千五百人为一师,“师之言帅也”[1]。“师”引申义是代表某种共通性理念、具有权威、能够教导别人、且传沿思想和观念的人,这即是“教师”。《周礼·师氏》云:“师氏,掌以媺诏王。”郑玄注曰:“告王以善道也。《文王世子》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师氏掌以前世美善之道,以诏告于王,庶王行其美道也。”按照《师氏》之记载,“师”以三德教国子,即:以至德为道本,以敏德为行本,以孝德知逆恶;同时又教以“三行”,即:以孝行亲父母,以友行尊贤良,以顺行事师长。[2]由此可知,“师”是“德”的培育者和“行”的倡导者,没有“师”,统治者便不能“教之以事而谕诸德”,就不能有健康的道德品质的培育;反之,为“师”者,若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和个体修养价值的完善,便不能称其为“师”。

孟子把教师的地位抬到了空前的高度。他说:“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孟子·梁惠王下》),他甚至把教师凌驾于君之上:“是王者师也”(《孟子·滕文公》)。教师有崇高的地位,从事教师职业是莫大的荣幸,因为“教天下英才”是“君子三乐”之一:“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荀子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地位,他将教师看作是“治之本”:“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在荀子看来,教师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正因为荀子的上述主张,“天地君亲师”这一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和象征符号才得以确立。[3]故,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行为的楷模,更是“化民成俗”的端始。

师者,传道授业,故应立定师道、悉心为教。孟子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羿教人射术,要求学员应“志于彀”,即要专注于“射”这件事,唯全心全意地从事射术活动,方能取得良好效果。同理,教人者立定“教”这一过程、专注于“教”这一事业,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积蓄力量,提升自我能力。荀子亦论曰:“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荀子·大略》)所谓“壹”,即“专一”,专心致志于“教”和“学”,教者与学者皆能“亟成”,有所成就。

“志”于教、“壹”教,即是“敬”重教育事业。朱熹曾指出,做事“敬”能实现功德圆满:“敬不是万虑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尔。非专是闭目静坐,耳无闻,目无见,不接事物,然后为敬。整齐收敛这身心不敢放纵,便是敬”。[4]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论教育家之自觉时也深刻地指出,教育者敬重、专注教育事业,是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保障:“凡为教育家者,必终身以教育为职志,教育之外,无论何事均非所计;又须头脑明净,识见卓越,然后能负此重任。……教育家之成德达材,视今日之生徒即他日文明灿烂之花也。鄙人极愿我国之教育家养成此志,将来对于中国之前途固有莫大之希望,即对于自己一身亦有非常之愉快矣”。[5]“敬”是“随事专一”、“不放纵”。以师为荣,自是教者的“志”。立定此志,无有不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2月第28卷第6期张瑞涛,等:中国古代思想家师德观概览二、身正为范,淳风化俗

教师是公平正义、规范价值的化身,承担着淳风化俗的社会责任。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者,必当身正为范,由正己而正人。

师者,身正为范,正己以正人。孔子明确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身正方教导他人,否则,教人者无说服力,被教者自不会宾服。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正人正己”的思想,指出:“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尽心上》),因此,“教者必以正”。若自己不能“正”,则应反躬自省:“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反躬自省的过程即是彰显自我主体性、开显自我道德理性以及提升自我道德素养的过程。

关于如何“身正”,古代思想家多有论述。如孔子要人“刚正不阿”:“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论语·公冶长》);要“诚实笃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言必信,行必果”;要“谦虚谨慎”:“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要“诲人不倦”:“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等等。孟子要人“淡泊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老子引圣人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57章);汉代哲学家董仲舒亦指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6]224师者无欲方刚,刚正而不阿,自可导民于朴实、真诚。教师“身正为范”的终极意义在于培育学生健康的道德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墨家学派代表墨翟曾说:“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墨子·所染》)。荀子亦论曰:“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荀子·性恶》);“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子·儒效》)。汉代思想家韩婴在《韩诗外传》云:“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7];扬雄在《法言·学行》中亦云:“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8]169。人是环境的产物。在教育教学环境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身正为范”,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诚如《论语·颜渊》所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还要善于解答学生对具体学科知识的疑问。那么,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者,当博览群书、勤勉治学,并能实现知识的创新与传沿。

师者,授业解惑,故须勤勉治学。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亦有“困而学之者”,他自身则是“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论语·述而》);“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敏以求之”体现的是求真、求知的好学精神。

教师传授学生知识,自身应该对所授知识有全面的理解,教师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身应是长流水、是源头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一桶水,诚如孟子所言:“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流水唯有填满了沟洼方继续前流,君子志于师道且有所学,方有所成就、有所规模。荀子高度重视现实世界中人的修行,强调文化积累对人德性的改造,从而主张“积习”、“化性”:“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乎。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荀子·儒效》);“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教师善思明辨、勤勉问学,既是成己的必然要求,“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又是正人的基本举措,“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人,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荀子·劝学》)。汉代思想家王充的《论衡·实知》亦论述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知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知者。……实者圣贤不能知性,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其任耳目也,可知之事,思之辄决;不可知之事,待问乃解。天下之世,世间之物,可思而知,愚夫能开精;不可思而知,上圣不能省”[6]236。王充否认有所谓生而知之之人,凡有血脉的人类,没有不学就能知道的事,亦没有仅仅靠思考就能理解的问题,有知识有才能的士人,只有“学”才能成功,唯有“问”才会知道。王充在《论衡·别通》中还指出,师者应“含百家之言,犹海怀百川之流”[6]240,教师要做到博通古今,以海纳百川之情怀,通贯诸家学说,以应对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知。

教师的勤勉治学是以熟读精思为根基的。孔子曾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宋代大儒朱熹在《朱子语类》中亦论曰:“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他在《学规类编》中亦指出:“读便是学。……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杌陧不安。……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6]313。熟读而能精思,便可充分理解原作者的意思,并结合阅读者自身的学识与修养,实现阅读文字意涵的重新诠释。教师不是传声筒,亦不是书本知识的背诵者,而是知识的讲解者和创作者。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提升自我身心修养和知识储备的过程中,要对知识有清晰的、逻辑的分析和感悟,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与思维传授于受学者。从而,使师生为知识的创新和传沿共同努力。

教师应以“教”促进自己的“学”,以“学”反思“教”中的问题,且善于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师生共同进步。

师者,授学他人,故应知难而进、知困而学。《礼记·学记》载:“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9]教师的“教”是检验“学”之效果的最直接手段;“学”是实现“教”的合理性、准确性、思想性和时效性的基础。学而忧则教,教而困则学,学以致用,教学合一。王充在《论衡·超奇》中言:“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6]243教师要教学生,自身应要先学习。教师学习的独特性便是要将自己所学与学生的现实问题的解决相对应,而且要与时代步伐相对应。教师的教不仅是要让学生了解知识,更是要使学生创造新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新的问题。如果教师的学和教不能有效地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那就是鹦鹉学舌,是古旧知识的传声筒、代言人,而不是新知识的“创作者”,更不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师。

教师与学生构成教学的主体,师生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孔子曾讲“三人行,必有吾师”(《论语·述而》)。唐代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一方面标示出教师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师无贵贱、无长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教育理念。在他看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6]277。师生双方既有差异性——身份、年龄、掌握知识的系统程度等有差异,同时又有共通性,皆体现出求学问道的意向性。正如朱熹在《小学辑说》中所言:“学之大小,故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6]306,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教学活动主体。师生在和合共存的“教学”过程中,围绕知识的积累、道德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训练等方面互有启发,从而消弭了地位上的差异和年龄上的差异。孔子所提倡的“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之本质正是凸显师生间平等的交流与谦诚的互相学习心态,从而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五、兼容并蓄,慈爱弟子

教师教书不应以受教者身份和地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而是应赋予受教者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于兼容并蓄中播扬知识,推进人类文明。同时,教师还应慈爱弟子,推崇人本教育。

师者以正人为职志,但必尊重教育对象,赋予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权利,体现出兼容并蓄的特性。孔子曾说“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其意是指教学不应该按照当时政治地位的划分将学生也分为不同的等级和类别,“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区别”[10],主张所有人都应尽可能地拥有“平等”的受教权利。因此,在孔门弟子中,不仅有来自于华夏族的,而且还有来自于华夷族的,既有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孟懿子等,也有贫贱之家出身的颜回、子路、子张等。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口号已然成为现行的教育理念。老子也提出了“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第49章)的平等教育观,而且他还主张教师要细致入微、洞察一切,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能够包容学生:“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第27章)。师者对每个学生都要负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方能充分实现学生的独特价值。[11]

教育是以知识传授为基、以慈爱关怀为本的传道过程。《论语·雍也》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即冉耕,是孔子得意弟子之一,有癞疾,孔子探望他,有“斯人也而有斯疾也”的悲叹。孔子最为器重的弟子颜渊死,“子哭之恸”,且有“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之悲叹。由此可见孔子对学生的关爱。老子则将“慈”视为“三宝”之一:“我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67章)。“慈”即“慈爱”,人有慈,“慈故能勇”,在慈爱心和同情感的感召下,人勇于谦退,勇于防御,以战则胜,以守则固,慈爱成为人类友好相处的基本动力。[12]教师之爱是无私的奉献,是学问传授与道德教诲的有机统一。朱熹任教五十多年,对学生爱护有加。据他的学生黄幹记述,朱熹在教学中,每学生“意有未喻”时,皆“委曲告之,而未尝倦”;每遇学生“问未切”,皆“反复戒之,而未尝隐”;每看到学生勤奋好学,皆“喜见于言”;发现学生进步迟缓,又每每“忧形于色”;教育学生,往往“讲论活典,商贯古今,率至夜半”。①朱熹晚年居建阳,创沧州精舍,和学生共食粗菜淡饭,“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辨,则脱然如沉病之去体。一日不讲学,则惕然以为忧”[8]257。教师慈爱学生,学生方尊师而重道,这正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孜孜以求的“亲其师信其道”(《礼记·学记》)的理想境界。

因受教对象禀赋的差异,教师当善于因材施教而使学生获得全面进步。此外,教育活动是“授人以渔”的启发过程,“教”须使学生“学以自得”,以此实现师生间知识的薪火相传。

人之禀赋有差异,对问题的体认有程度上的深浅差异和广度上的宽窄差异,在对问题的领悟上亦有快与慢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相同问题的讲授和诠释必须体现出全面性和多层次性,不能采用“一刀切”教学模式。而最好的教学模式便是启发式思维,做到因材施教。《论语》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子路与冉有问孔子相同问题:“听到的道理就要照着做吗”,而孔子授二徒以不同的答案,其根据便是“求也退,由也兼人”,是从学生性格出发而推出不同答案。这样的授课方式会促进不同学生的全面发展。墨翟亦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据载,他出游各诸侯国,其弟子魏越问:“既得见四方之君子,则将先语?”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辟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从事焉。”(《墨子·鲁问》)照墨子之论,就是治国须针对最重要的事情进行劝导,“择务而从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受教对象有不同的问题,教学者只有对受学对象有清晰的认识和分析,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因材施教以“人人皆能”为基础。教师的作用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正如孟子所言:“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下》)。教学者传授给受学者特定的问题解决之道和思维方法之后,教师的传道任务基本完成,学生则进入了自我反思、自我体悟的“学以自得”的过程。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学生则运用潜在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学习、领悟知识,这就是“自得”。孟子讲:“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朱子对此有阐释:“言君子务于深造而必以其道者,欲其有所持循,以俟夫默识心通,自然而得之于己也。”[13]“自得”是要学人于“潜心积虑、优游厌饫”中自我悟道。陆九渊则明确以“自得”为其倡言心学的方法论原则,指出:“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籍”;“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14]。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亦有论:“夫求以自得,而后可与之言圣人之道”。[15]中国古代思想家以“自得”为体认真理的正途,也以“自得”作为启示门生的基本方法,强调的是灵性感悟、沉思体味。“学以自得”凸显了人的内在主体性和能动性,因材施教正是对这一能力的重视和提升。

总之,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为师者,应志于师道、以师为荣;须身正为范、醇风化俗;必勤勉治学、熟读精思;当教学相长、不耻下问;能慈爱弟子、兼容并蓄;应因材施教、学以自得。探赜古人的师德思想,洞察前贤的师德风范,可为当代教师师德的培育提供思想资源和人格榜样。

注释:

①参见黄幹的《勉斋集:卷三十六》(《四库全书·集部》)。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段玉裁,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273.

[2]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m].郑玄,注.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48.

[3]徐梓.“天地君亲师”源流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9106.

[4]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晦翁学案[m]//沈善洪,吴光.黄宗羲全集:第四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876.

[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觉[m]//郝炳键.近代教育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7:7577.

[6]程舜英,曹剑英.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今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7]韩婴.韩诗外传集释(卷五第十八章)[m].许维遹,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185186.

[8]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9]郑玄,贾公彦.礼记正义[m].郑玄,注.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52.

[10]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170.

[11]于述胜.道家教育智慧的现代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22125.

[1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8:312.

[13]朱熹.孟子集注·离娄章句(下)[m]//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292.

[14]陆九渊.语录(上)[m]//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0:452.

[15]王守仁.别湛甘泉序[m]//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31.

描写中国火药的发展史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我党十八大选举产生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即争取在两个一百年之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称之为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现在我结合个人思想实际,说一下对这一点的体会。

一个人从有思想起就会有梦想。我的思想与国家命运相联系的梦想,开始于念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七周岁后上小学,直到四年级,只学语文、数学两门课,是识字、练写,初学作文、算数打基础。个人学习目的为“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争取社会地位。满十一岁我到距家八里外的镇上读五、六年级。旧社会教育落后,全区十个乡,只有镇上一个设有五、六年级的完全小学。学生多,老师水平高。课程除语文、数学又增加了历史、地理、自然、卫生、体育等课程,我们班主任张老师,出身贫寒,他知识广泛能讲会道,给我们讲语文、历史、地理三门课。我最爱听他讲课。他讲历史从古到今从中到外;讲地理从中国到世界;讲语文选学文章,有白话、有文言还有外国文章,丰富多彩。回忆我一生有不少老师,而对我影响最深帮助最大的,甚至对我以后前途都有影响的就是这位张老师。那时学的知识,有的至今都未忘记。也正是这两年,我的学习思想与中国社会国家命运联系了起来,我的中国梦从此产生了。

我学习历史、地理,知道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几千年历代王朝变迁直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文明古国,曾经处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前列,辉煌过、强盛过。但进入十九世纪后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西方资本主义以其先进的生产力,向中国扩张,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起,中法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中日甲午战争等等,我们的国家割地赔款国力丧尽。腐败的清朝皇帝倒台后,国家又陷入军阀混战,民国统一后又忙于内战,不能统一对外,致使我们的近邻日本帝国主义占我台湾后继续疯狂入侵,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我东三省,接着又向我关内进犯,亡国危险摆在了全中国人民面前。这时的我,思想开阔多了,表现在关心国家大事,怀有强烈的爱国心,看到众多帝国主义像一群疯狗把中国当作一块肥肉争抢,连比利时和葡萄牙这么小的国家都敢侵占中国土地,沿海许多城市都有帝国主义的租借地,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为什么?就是因为我国生产落后,人心不齐,四万万同胞如一盘散沙。这时我也知道了孙中山领导革命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族要独立国家要复兴,因之我思想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学习目的变为将来为国家为民族尽一份力量,使国家强盛起来,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绝不当亡国奴。那时,学校每周举行一次纪念周活动,集体向孙中山鞠躬,朗诵总理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学生代表讲话表决心,练唱“打倒列强,除军阀……”歌曲等活动,我都积极参加。

这时我对国民政府对外不抵抗,丧失东三省,不敢对日宣战强烈不满。由于国民党封锁舆论,对其“攘外必先安内”进行内战等一无所知。说明自己年幼思想单纯,只知爱国家,不知还有党派之争。我记得1935年曾发了一次两广事变,即国民党粤桂两系势力以蒋对外不抵抗的名义联合举兵讨蒋,称之为“二次北伐”,还得到了全国不少地方势力派的声援,实际是国民党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派系斗争。当时,我们张老师以两广事变为题,让学生写作文发表感想,我的作文写了一首诗共八句,至今我还记得其中三句,开头两句是“战鼓咚咚响,两广举义兵”,……最后一句是“人骂蒋是卖国贼。”我支持两广反蒋,敢称蒋介石为卖国贼,就是从满腔热情爱国的思想出发的。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产生的我的强国梦,决定了我一生的前途命运。

我那时的中国梦,是初期的、原始的,内容很单纯的,就是为了国家富强不再受帝国主义侵略,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说,就是实现民族独立。至于中国为什么会落后,社会存在阶级、党派等,还不知道。但对社会贫富不公,开始有朴素认识。当时,老师出于公平正义也讲贫富不公不合理。记得张老师给我们选读的一篇外国文章叫“卖火柴的小女孩”,写的是一个贫苦女孩以卖火柴度日的悲惨生活,引导我们通过作文发表自己的看法。我那时在作文中常引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成语,对社会贫富不公鸣不平。但,这只是一种朴素的对阶级社会的萌芽认识,作文写这个,后来被称之谓“无病呻吟”。

自从有了中国梦,我越来越关心国家大事,自己的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了。

1936年我进城读书后,接触外界多视野开阔了。国民党政府以各种办法限制学生参加政治活动,校长宣讲孔孟之道,训育主任推行以礼、义、廉、耻为内容的新生活运动,训导学生“好好读书,莫谈国事”。但纸包不住火,1936年爱国将军傅作义发动的绥东抗战,引起全国声援,我们学生也走上街头集会宣传,发动募捐,表示支援。傅作义打了胜仗,大家欢欣鼓舞。外敌当前,民族危难之际,这年年底,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答应国共合作共同抗战。当时,国民党为掩人耳目,伪造了两篇蒋介石的文章,一叫《五十生日感言》,一叫《对张杨训话》,学校印成小册子让学生学习。我至今记得蒋在《训话》一文中,有一句“尔等受反动派之煽惑,“反动派”指谁?我不知道,直到抗战爆发后,听到我党宣传才真相大白。

1937年,国共合作全面抗战爆发后,同学们特别兴奋,上街宣传,集会募捐,人人准备上前线。训育主任到省接受军训,穿着一身黄军装回来后实行军训,领来十几支步枪,学生轮流参加训练。校长讲起孙子兵法,让学生增加军事知识。所有这些我都积极参加。通过军训,我学会了持枪、队列、行军和立、跪、卧等射击姿势,参战气氛浓厚。

苦闷的暑假生活结束后,我们校舍被后方医院占用,住满了前线下来的伤兵,学校搬到东关夏家大院。此时前方战事越来越紧,二十九军宋哲元部英勇抗击,虽给敌重创,但还是节节后退,战线已到沧州以南,距山东不远了。泰安时有防空警报,同学们已无心学,老师也无心教,一上课就让老师先讲讲前线战事,上完课同学们即带上书本到山坡上自学。在敌八架飞机轰炸火车站的第二天,学校宣布随军南撤,同学们愿跟的可随行,不跟的自己回家。我因年纪小,与同村王同学二人坐一辆东洋车,当天回到乡下家中。从此,我与外界失去联系,在乡下过起了苦闷的生活。

1937年旧历腊月初八这天,我村西四里的公路上,一股军队向南开去,有步兵、骑兵还有炮车,是什么军队?战场在北边怎么向南开呢?消息传来是日本鬼子来了,连枪声都没听到,日本人就来了。原来,日寇一进山东,韩复渠望风而逃,连敌人都追不上,说中央军在山东藏有重兵是骗人的。从此我可爱的家乡,祖国的大片河山沦陷了,我的强国梦,还有希望吗?希望在哪里?我陷入失望之中。

1938年,对我是苦闷年,父亲怕学生荒废学业,在我家南屋办起学堂,教我和大点的学生念四书,让我教小学生识字。这一年,不时有日本军队从公路上向南开去;当地开始有地下共产党人和进步爱国人士拉起了一股股小型抗日武装,他们开始袭击敌人并取得不少胜利,家乡抗日群众组织开始建立,我的同学有的参加了抗日工作,这一切,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此时的我,很想出去参加抗日,但没勇气与家庭决裂。一天到晚学习劳动应付度日,思想则处于极度苦恼之中。想到祖国处在危亡关头,我却不能为国家效力,难过极了。为此,我经常在深夜独自一人在家东墙外三棵桃树下跪在地上,为祖国前途向上天祷告,口中念念有词,两眼泪如雨下甚至哭出声来。有心无能的我,就是这样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

1939年,是我看到希望的一年。在抗日群众运动逐渐兴起的时候,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来到我的家乡。大批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宣传组织群众,各级抗日群众组织建立起来,声势浩大。我们小山村来了两个宣传员开会组织农会、妇救会,指定我为农会长。从此,我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活动,精神得到一定安慰。受到泰西抗日高潮威胁,日寇集中兵力发动了一次进攻,抗战史上有名的陆房突围战斗发生了。我军虽被包围,但经过整天英勇抗击,给敌重大杀伤后胜利突围,打的是胜仗。战斗前夕日军有一个班来到我村住在我家,父亲一人留在家中,哥哥率全家妇幼逃难,陷入敌我交战战场,亲眼看到了我八路军战士一次次与鬼子兵激烈拼杀的场景,子弹打完了拼刺刀,手榴弹没了用石头砸向敌人,最终胜利突围。当父亲看到鬼子残暴又听到哥哥讲述八路军战士的英勇杀敌事迹,提高了觉悟,他说有这样的英雄军队,中国绝不会亡,中国有救了。从此,他更加积极支持抗战工作。

1940年,是我为实现救国梦,决定个人政治前途的转折年。这年初,我已无心再念四书五经,一心想去参加抗日。晚上自习,我常与同学王兄坐在院子里谈论对抗日形势和国家前途的看法。机会终于来了。“五一”劳动节,乡里开会庆祝,我们村学生也去参加,在乡里我见到了已担任乡农会长的我三年级老师王三哥。这天晚上,我约三哥与同学王兄住在我家,三人搭地铺睡在一起。三人话很投机,说个没完,我说的多是忧国心情,他二人多讲抗日形势,三哥讲了许多革命道理,说到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八路军,依靠群众全民抗战,坚持持久战,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他二人看我听得入耳,认为时机已到,三哥突然问我:“你愿意参加共产党吗?”我心情为之一振问他:“参加党能出去参加抗日工作吗?“他说”当然可以,共产党现在任务就是抗日。“我一听马上说,只要能出去抗日,我参加。”於是他们二人就成了我的入党介绍人,填表上报批准,连后补期都没有,我就入党了。原来,王三哥先入党,又介绍王同学入党,王同学平时和我交谈,对我思想认识已作了考查了解和引导,认为我条件已成熟了。“五一”这一夜,是我一生政治生命的转折点。第二天,我干脆不上学了,跟着三哥到乡里,连续参加纪念“五三”济南惨案、”五四”青年节等活动。三哥先让我担任乡农会文书,他改任乡长后,就让我担任了乡农会副会长。从此,我入党并正式参加抗日工作,成为一名抗日工作人员了。当我再回到家里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包括父亲在内全家人,没有人不同意我离家工作的,而且全家人都对我抱有很大希望和期盼。我胜利了。从此,我像出笼之鸟、入水之鱼,唱着抗日歌曲,从这村唱到那村,开大会,学讲演,向群众做宣传,为打败日寇,实现民族独立,建设富强国家,实现我的中国梦,走上了革命征程。

抗日形势发展快,我工作顺利,经乡农会、区农会、泰西地区农会,半年后我就被调到党的泰西地委。从此,长期在党的部门工作,学习环境好,组织生活严,思想进步快,我的中国梦得到了升华,从入党为抗日救国提高到为共产主义奋斗。有美好梦想支撑,我工作更积极,斗争更勇敢,不怕困难,去争取胜利。

1941年夏,敌人对家乡泰西实行反复清剿,环境恶化我军转移。我巡视团的工作结束后与机关失去联系。我要远走高飞了,这天晚上,我回到家中道别,家人很理解我的心情,母亲说,明天初一,俗语说:八月初一吃鸡,让嫂子连夜杀只鸡炖熟,次日天不明,我起床,饱餐一顿,离家上路了。父母送我到门口,父亲说:“家乡要变天了,你走吧!到前方去打鬼子,胜利了再回来,不用挂念家里,我们挺得住。”母亲说:“有机会给家捎个信来!以免挂心。”我听了心中高兴,我的中国梦,已变为全家人共同的梦。哥哥、嫂嫂送我到村头,看着我越走越远。我走到村东南土岭上,回过头顺着朝霞向西北望去,映入我眼帘的敌伪据点和包括我村北山顶上正抢修的炮楼,数了一下有九个。我心情沉重,眼含泪珠默念着,父老乡亲们,你们要受苦受难了,您的儿子要走了,等胜利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回来的。我转身,向着初升的阳光,迈开大步向东方走去,再也没有回头。

这一去,就是四年。1945年春天,我再回来时,家乡早已变回为根据地,敌人据点炮楼不见了,鬼子已龟缩到城市作困兽斗,抗战胜利的曙光已在祖国大地升起。我的中国梦即将实现。

在漫长征程中,我从山区到平原,没有尽头的行军路,走遍了黄河两边。我经历了紧张的战斗环境,克服了生活上的物资艰难,经受了最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百炼成钢,我更加坚强。在这过程中,有胜利,有失败,有牺牲,动摇的走了,坚定的来了,许多好同志倒下了,我是幸存者。许多同志身上留下了伤疤和弹片,我曾多次距敌人近在咫尺,但有惊无险,我没负过伤,更没被捕坐过牢,我是踏着烈士的鲜血走过来的幸运者。我可以坦白的说,困难再大,生活再苦,我始终思想坚定,从没动摇过。为什么?因为我有中国梦,是中国梦,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力量。

抗日战争胜利了,国民党要独吞胜利果实,实行一党专政,共产党主张实行民主,成立联合政府。两种命运,两种前途,摆在全中国人民面前。国民党假谈判,实备战,违背民意;共产党真谈判,争取和平,顺应民意。为了和平,我党曾经对许多不相信能和平的同志做转弯子工作,让他们放弃“游击习气”,准备和平到来。但,当国民党真面目暴露,内战到来时,我党只得针对部分同志的和平麻痹思想再做转弯子工作。这就是,抗战胜利后不到一年中曾发生的两次思想转弯子。在过程中,有少数同志入党为了抗日,抗战胜利后认为革命到头了,害怕再打仗受苦,弯子转不过来,最后掉了队。此时,已在组织部门做干部工作的我,由于我的中国梦有革命远大目标,思想弯子转的快,很快在新的革命征途上继续前进了。

三年解放战争,我始终坚持在斗争最艰苦的黄河以南,在敌我一次次拉锯战中,我始终充满信心,没有畏难退缩,直到取得全国胜利。胜利来自於我的中国梦,来自於在抗日战争中已经受过考验。

我的中国梦,还在继续。

全国解放了,我初期的梦想实现了,用毛主席的一句话说就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不再受人欺辱了。但,更高梦想建设富强国家,还没有实现。

解放后的前三十年,中国人民走着曲折的道路。追梦成真的我,曾为胜利高兴过,也为失败失望过。我希望国家富强,曾为大跃进高指标喝彩,后又为后退降低指标失落。十年文革,我又相信,又怀疑,直至失望,标准都是看经济建设快了还是慢了。文革结束,国家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曾提出高指标,我也高兴过。但,脱离实际的梦想,是实现不了的空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三十年,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政策,我都赞成。从此,我的中国梦,也就从空中落到了地上,回到实事求是基础之上的中国梦,就是到两个一百年之时,建成现代化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人类历史是条长河,永无尽头,人的梦想,也永无止境。

我年老之人,来日不多了,今天讲我的中国梦,我为已实现的梦想而高兴,至于更高更远的梦想,只能期待后人去实现了。作为共产党员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是什么样子,“和谐世界”,“天下为公,”何时能实现,作为人类永远梦想,也只有实践和理论家去解答了。

描写中国火药的发展史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全体干部职工(子公司):

随着我县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已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休闲方式,我县旅游人数也是连年增高。出门在外,您在旅行观光、欣赏美景的同时,自身也是美丽风景的一部分,也在向您所到之处的人们展示着自己。讲卫生、懂礼仪、守秩序、遵法规、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这些日常的公民行为基本规范,在旅游过程中同样是不能够轻易忘记的。创建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展示云梦美好的旅游形象,也是我们每位公民和旅游从业者共同的责任。

旅游是一项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活动,更是一项创造美的活动。市民在旅游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文明水平,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主要体现和重要标志。 美丽的旅游景点总是给人以美好的享受,请在尽情享受春光美景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文明旅游。云梦县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更需要文明旅游。拒绝“到此一游”,倡导文明旅游,是提升云梦县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及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创建水平的重大举措,更是建设现代化文明旅游城市的道德支撑。

我们向全体干部职工(子公司)发出如下倡议:

积极参与,塑造文明旅游形象。市民在旅游活动中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遵守公共秩序,排队遵守秩序,不

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拍照摄像遵守规定;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尊重各地风俗习惯。

文明旅游,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文明出游,让心灵与美景呼应,让每位游客都成为亮丽风景的花絮,使您和他人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心灵抚慰和精神享受。旅游不仅仅是舒心畅意的游玩,同时也是一个展示美好修养的过程。提升旅游文明素质,无不是展现良好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现实要求。自然美景、和煦春光,再加上您参与营造的良好氛围、文明的环境,才能构成真正的美。

文明旅游,并不是一个口号、一句空谈,它需要您和我、景区、旅行社以及每位游客的共同努力。希望全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及广大市民,无论是在云梦,还是在外地,时刻把“文明”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因为您就代表着云梦! 我们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以讲文明为荣,让人人都和您一样能够做到环境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我们呼吁所有出游或即将出游的公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展示文明风采,树立文明形象,共建文明社会,文明出游吧!

云梦县城市建设投资公司

20xx年5月28日

描写中国火药的发展史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卖火柴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儿童时代,梦想是一个喜欢的电动玩具,是一次游乐场的玩耍;在小学时代,梦想就是是一个漂亮的书包,期末考试的双百;在中学时代,梦想是一次次满意的月考成绩,是考入理想高中、大学。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具有优势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们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而且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是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步;此后,我们要用我们的能力来回报家庭、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认清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首先,大学生们应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我们要能够心怀祖国,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在文字上、在演讲台上大发爱国之情,我们要付诸行动。

再者,我们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扎根基层,投身到西部,积极的到偏远贫困地区支农等。积极培养自己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要顺时代潮流而动,作时代的弄潮儿。我们要敢于挑战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我们更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我们还要有全球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谐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们要有地球公民意识,要开阔视野,拓展心胸,抛弃一些偏见。勇于和善于自我反省,同时,悦纳别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批评。

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认清形势,肩负责任:

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对于未来的期望和承诺。中国今天的状况让我们离这一梦想越来越近,我们需要的就是在走向梦想的道路上,既努力奋进也要沉着冷静;既认识到梦想的现实性,也看到现实的复杂性;既让梦想照亮走向未来的道路,也用实干兴邦的精神踏踏实实地扎实奋斗;“中国梦”就一定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

描写中国火药的发展史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部领导人民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彰显其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一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历史。深刻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百年历程,应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逻辑,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我们党倡导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创立了我们党的早期组织,探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问题,为建党做了思想理论的准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百年来,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第一,中国共产党历来倡导各级领导干部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自觉掌握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探求真理的艰辛历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与科学的行动指南,是引领我们打开真理之门的钥匙。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方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要义与时代精神,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世界、指导实践,这是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前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党员干部学习《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从中寻找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先导。在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就出版发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强调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研读了《反杜林论》《谈谈辩证法问题》等经典著作,并定期组织哲学座谈会。自马列学院编译部成立之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逐渐进入规范化、系统化阶段。可以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一直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学习,强调在学习中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根本方法,以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并形成了一套健全有效的学习制度。

    第二,中国共产党历来倡导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实际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强调坚持问题导向,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关键的是形成正确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有效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这就要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坚持用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从矛盾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提高历史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遵循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立、发展的,我们党的历史观源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百年来,我们党准确识别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不断增强历史自觉与辩证思维能力,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增强处理实际工作所需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能力,开创了举世瞩目的历史伟业,这与我们党强调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根本方法是分不开的。

    第三,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我们党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回答时代之问与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百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密相连,其科学性与真理性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得到充分检验。正是因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自觉、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彰显了发展的活力与进步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我们党在时代制高点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逻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展现了思想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深刻理解我们党的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就要坚持唯物史观,秉持正确的思想方法。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基本思想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认识和掌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揭示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与光辉成就,阐述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解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展望中华民族光明宏大的未来的过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并非无视历史上的失误和曲折,而是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辩证分析其社会历史根源,研究避免重蹈覆辙的办法。

    树立正确党史观,秉持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善于抓住历史机遇,把握历史主动,提出因应时代变化的战略策略。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就要以唯物史观把握历史经验和历史趋势,理解历史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原因与结果、本质与现象等诸多范畴,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在党史学习中获得深刻的启迪,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以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认识到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相通的,在时代条件下理解历史事实、研究在历史长河和时代大潮中呈现的规律,避免用片面的、主观的、零散的方式分析历史细节。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深化对历史的认识,把握每个阶段的历史大势,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百年来,我们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汇聚历史合力开创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坚持唯物史观看待百年党史,就要深刻认识到,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以唯物史观理解党的百年历程,就要不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在汲取经验和把握规律中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描写中国火药的发展史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中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礼貌古国。我自豪,因为我的祖国是中国!我骄傲,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此刻的中国是一个富强、民主、礼貌的国家。我此刻要为祖国点赞。

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而我,就是祖国的孩子。以往有人说过: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祖国,对我们来说,就像是我们的母亲,永远都不会嫌弃,永远给你敞开温暖的怀抱;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等待着我们归来……

我为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点赞。祖国母亲从来都是风景秀丽、秀色可餐,有杭州的西湖,有万里长城,有北京故宫,有桂林山水,有台湾日月潭……从古至今,有多少诗人作家用博大精深的汉语赞美过她;有多少古诗词曲描绘过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中,把西湖比作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充分说明了西湖的景色之美丽,令人憧憬。

我为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点赞。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种艺术和不计其数的艺术品。而我们这个新时代,更是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民间艺术传承人,有捏糖人捏面人,有陶瓷,有剪纸,还有戏曲……还有很多的传统艺术值得我们去发现去继承。古代的艺术品有《清明上河图》、四羊方尊……如果你感兴趣,能够自己去发现、探索。

我的祖国不仅仅有很多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还有各类发达的科学技术为祖国保驾护航。

我为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点赞。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新现代,家家户户能拥有电视、冰箱、洗衣机已经不再是梦,我们已经走上了信息高速路,网络把我们每个人紧密相连,祖国成了一个幸福和谐的大家庭。我们用智能手机能够上网聊天,查询资料,查阅新闻,便捷的购物订餐;祖国的军队拥有了世界先进的武器装备,增强了我军的战斗力。中国已经变得十分强大,强大到我们自己都惊讶不已!

我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点赞。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对教育行业进行了十分大的财力物力投入,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还有许多人拿到了世界奖项,这足以令我们引以为傲。

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都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当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要为最亲爱的、生我养我的祖国点赞!

描写中国火药的发展史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九十二年前,

山河动荡,列强肆虐,

迷茫的中国人啊,

在那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艰难喘息。

在那昏暗的日子里,

我听见了黄河的怒吼,

仿佛愤怒的诉说着什么;

我听见了长江的啼哭,

仿佛悲伤望着孩儿的慈母。

就是这样一个暗无天日的时刻,

遥远的东方忽然出现了丝丝曙光。

那是什么?

那是救赎的福祉吗?

那是慈母的目光吗?

那是带领我们走向富强的希望吗?

是的,

就是她!

那是中国共产党!那是我们的黎明!

今天,

九十二年后的今天,

那个风雨飘扬的中国早已成为了历史,

但是我们不敢忘记那用鲜血染成的路,

我们永远记得弱国无外交的卑微,

我们很庆幸我们的坚信,

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出了黑暗,

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了富强,

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屹立于世界!

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地追寻着梦的脚步,

我们的梦想在鲜艳的党旗里不断飞扬,

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曾退缩!

中国梦,

崛起的中国将要实现的共同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