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神农尝百药心得体会及感悟 神农尝百草读后感受(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5:40:59 页码:11
神农尝百药心得体会及感悟 神农尝百草读后感受(8篇)
2023-01-11 05:40:59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神农尝百药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好了,现在就向我们的游览目的地神农架出发了,神农架地处长江和汉水间的川鄂交界地带,是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

另外神农架还有个十分气派的称号------华中屋脊,这是因为神农架中的最高峰------神农顶海拔高达3105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称号。

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就开始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在率众人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故将这里称做神农架,神农架也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大家都知道神农架是一片原始森林,其植物类繁多的鸟兽鱼虫,很多频临灭绝。在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物种,在神农架却可以见到,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神农架凭借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在第三、四纪冰川时期充当了生物界的避难所,至今尚较好的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突然有风貌。其中有金丝猴、金钱豹、华南虎等极为珍惜的动物,因此,神农架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成员。

好,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的游览车呢!已经进入了神农坛景区。请大家稍作准备,我们马上就要下车去游览,现在我们所在的神农坛风景区位于神农架旅游区的南部,是神农架的南大门,虽然面积很小,只有0、7平方公里,但整个景区层次分明,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首先我们来到了古老植物园,这里集中了一批保护和孑遗古老、珍惜的植物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二级保护植物连香、香果、银杏等27种,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许多树的下面都立了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人名和地名,原来这些树都是被领养了的,当然如果您如果愿意的话,您在此也可以领养您所喜爱的任一棵没被领养的数。这样您每年就可以收到由这里的工作人员给您寄去它们的生长情况照片,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树叫鹅掌楸,它是一种古老的被子植物,大约在一亿多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叶似马褂,也称马褂树,花在新叶初期时就已开放,花的形状酷似世界名花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字又叫“中国的郁金香”

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棵就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它是一种古老的孑

遗植物。说起珙桐,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传说,有个皇帝,他有个才华过人、美如天仙的独生女儿,皇帝视她为掌上明珠,不论外巡何处,都要带着她,一天,皇帝游经一个村,见到农家有个叫珙桐的小伙子,眉清目秀,仪表非凡。姑娘一见钟情,她乘皇帝不备之机,将自己身上佩戴的碧玉髻一折为二,给小伙子一半,作为终身誓约,后被皇帝察觉,珙桐被抓至深山杀死,姑娘听到噩耗 ,在皇帝为其招驸马的那天,连夜逃出宫,跑到珙桐被杀处痛哭,因泪飞如雨而感到苍天,后来公主变成洁白的花而欢居枝头。如今,这里人工培植的珙桐,似亿万只白鸽展翅,所以被称中国的鸽子树。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神农坛风景区的核心部分,是专供炎黄子孙在此缅怀先祖,祭祀神灵的场所。祭坛内神农塑像高达21米,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向上望去,炎帝双目微闭,似在洞察世间万物,头上两只牛角是根据传说中的“牛首人身”设计的,中间的草坪和两边的台阶也是根据过去皇宫的格局所布置,中间为天子所走,左右则是大臣的通道,因为9在古时候被人们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故两边的台阶全是9的倍数,台阶下即是祭坛,每一为炎黄子孙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现在就让我们也来祭祀一下这位伟大的始祖吧。

好了,到了这里我们也该结束今天的神农之旅了,不过我刚刚听说今天晚上

有一个土家妹子要出嫁了,那她到底会嫁给谁呢?没准还会是我们中间的哪一位呢,大家要是想知道究竟是谁当了咱们土家女婿的话,那么就请在今天晚上在这里观看神农风情晚会吧!希望今天的神农之旅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次旅游活动中小吴如果有什么做的不好的,还尽情原谅!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推荐神农尝百药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您们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光临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在交流时叫我为小x就可以了。

据史载,炎帝神农是我国古时期的一个强大、先进的部落首领,他同黄帝轩辕氏共同创造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古代文明。早在5000多年以前,炎帝神农就创耕耘、植五谷、驯禽兽、尝百草、疗民疾,实现了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日中为市、货物交换。并遵天道,制历时,开辟了人类认识规律,运用科学知识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先河,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炎帝神农也因此同黄帝轩辕一道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有华人也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众多的史志典籍、遗址碑刻、民间习俗和专家考证,印证了随州厉山作为炎帝神农故里不可憾动的地位。(注:据《史记》、《左传》、《山海经》、《荆州记》、《汉书》、《帝王世纪》等一百四十多种文献典籍记载,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市厉山的烈山石室。尽管因时代久远神农遗迹时兴时废,但厉山的古迹至今仍保留五十多。如明代随州知州所立“炎帝神农氏遗址”碑,清代所树龙凤日月铁旗杆等等。民间习俗是“活化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随州与炎帝神农有关的民俗也十分丰厚。如“祭日”(也称祭炎帝、太阳神),“尊牛”(重视农耕,敬重耕牛),喜百草等民俗,至今仍然十分盛行。九十年代初至今,各层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专家们用详实的材料、确凿的证据、科学的论证,除去了粘附在炎帝神农身上的尘埃,恢复了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炎帝的南方属性、炎帝和黄帝不可分割的关系的本来面目。并揭示炎帝神农文化的精髓就是开拓进取、发明创造、生生不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们现在的所处的位置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炎帝神农诞生地——烈山。烈山,就是用火烧山的意思。炎帝神农又称“烈山氏”,这是后人为了纪念他刀耕火种的发明。烈山拥有九岭,九岭拱成烈山。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就位于这九岭之间。景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复,20xx年扩建,核心景区1.71平方公里,总投资约4.4亿元,为国家4a级景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此地举办,深受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也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进入景区拜谒始祖,游览观光。

二、文化雕塑壁在我们右边的半山腰,大家可以看到一面风格奇特的文化雕塑壁。

5020xx年前,始祖炎帝神农生活的时代是没有文字的。那时候的先民就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孩一样,看到太阳就会画成一个圆圈;看到月亮就画成一个镰刀样的弯儿,正是这些原始的图案,才衍生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象形文字。先民们怀着对炎帝的感恩情怀,将美好生活用这些象形文字记录下来。眼前的文化雕塑壁上的象形文字就是对远古先民们农耕生活的真实展现。(注:第一个字,是五谷丰登的丰,纪念炎帝神农带领先民们植五谷,享丰收,让先民们有足够的食物生活下去。“丰”,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豐”本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第二个字,是夙愿的夙,图案是一个人以手持物,意思是天不亮就起来做事情,所以是早起劳作,以示恭敬的意思。第三个字,是舞蹈的舞,是先民们在炎帝的带领下过上安定生活的体现;舞,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第4个字是高,第5个字是隹。表明鸟儿都是栖息在高高的树上。第5个字是鱼。在炎帝植五谷前,先民都是以渔猎为生。第6个字是树林的林,图形是由两个荆棘枝并列而成,第7个字是室内的室,图案是一个人头上有个房顶,可以安全的遮风挡雨。第8个字是戠,指的是粘土和聚合,当年炎帝在厉山始创陶器。第9个字是我,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图案是一个人拿着先帝发明的耒耜,先民们用耒耜种田,也用耒耜保护自己的耕地,击退前来攻击破坏的野兽。无解,这个字在各种古书记里都查不到,有人说它是水字,有人说它是湖字,大家来猜猜,这到底是个什么字呢?第10个字是月亮的月。第11个字是星辰的星,按图形可以看到古代的星星是非常明亮的闪着光。第12个字是日的日。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先民们就是通过对天象的观察来预测天气的,也就是最早的天气预报。这最后一个是炎帝的炎,由两团烈火叠加而成,表明了劳动人民对炎帝刀耕火种给世人带来温暖光明的感激。)

好,各位随我这边请!

推荐神农尝百药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线路:保护区大门—大龙潭—小龙潭—金丝猴风景垭—金丝燕垭—了望塔—板壁岩)

今天我们将去参观游览的是神农顶景区,就在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进入自然保护区后,我们要爱护里面的一草一木和洁净的生态环境。我们的口号是“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在自然保护区大门口我们每人将领到一个方便袋,请大家将自己在旅途中的垃圾放入袋中,并在游程结束后,交给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让我们也做一次保护环境的使者,履行一次关爱生态的行动吧。

野考营地——大龙潭 (“野人”考察一野考夫妇)

我们现在来到了进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后的第一站——大龙潭。这里是国家组织的两次神农架“野人”考察的宿营地,也是现在的野考工作站所在地和神农架金丝猴活动习性的重要观察点。这里曾经住着一对野外考察的夫妇,男的叫胡振林,女的叫刘翠华。他们在大龙潭一呆就是10多年。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参观他们的野外考察成果展览。

“野人”谜园——小龙潭 (金丝猴:分布—食性—性情—迁徙—交配繁殖)

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与刚刚到过的地方只有一字之差,叫小龙潭。这里建有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野人”展馆和龙潭茶社。让我们下车去游览一番吧!

这里就是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它是为救护受伤的野生动物而兴建的。我们今天只能见到一只依然生活在这里的金丝猴。金丝猴作为我国的特有珍稀物种,在这个世界上至少已生存150万年了,然而直到19世纪80年代,它们才被国际动物界所确认。目前,它们一共有三个亚种,即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神农架金丝猴属于川金丝猴,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盆地周围的部分海拔1800—3000米左右的高山上。

我们眼前的这只金丝猴是在与自己的家庭失散之后,落入水中被当地农民救起,再转送到救护中心的。现在看来伤已养好了,但为什么还不把它放归大自然呢?因为金丝猴一旦脱离了自己的群体,就被这个群体视为“叛徒”。回去后大家会群起而攻之,置之死地而后快。这只金丝猴如果放回去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它只好在这里长期定居下来,并享受救护站工作人员的特别照顾。

现在我们来到“野人”展馆。在展馆大厅迎面而立的是一张神农“野人”分布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神农架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现过“野人”的蹋迹。

我们可以看到,展馆中陈列有“野人”脚印、毛发、粪便和其他一些“野考”研究成果,大家在这里可一窥“野人”的全貌。

在神农架的民间也有很多关于“野人”的传说相传,当地人在深山老林里采药怕遇见“野人”,进山前要准备好一个粗竹筒,如果遇到了“野人”就用粗竹筒先将自己的手臂套住,然后将粗竹筒伸给“野人”让它捉住,“野人”捉住了家人,就会高兴得笑死过去,醒来之后才会把家人吃掉或者背走。当“野人”捉住竹筒笑死过去时,家人可以从竹筒里把手抽出来,赶快逃走就没事了。传说“野人”是秦始皇修长城时逃跑的民夫,躲在深山老林里不敢回家,时间长了就变成了“野人”,人世间的事也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修长城”。如果没带竹筒被“野人”捉住,就大声喊:“叫你修长城”,野人一听就吓跑了。当然这只是传说。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野人”是一种未知的灵长类奇异动物。有的专家认为,神农架这一带有原始森林,会不会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还有一支猩猩没有绝迹,慢慢地适应和生存下来了,有的专家认为“野人”是否是巨猿的后代,巨猿在更新世初期之末、中期之初,在湖北建始生存过,巴东、兴山也发现过巨猿的化石,所以在神农架还残存着巨猿的后代也是可能的。这一切在被证实之前,只能是一种推测。近代的四大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之谜经过科学家们300多年的努力,直到19世纪的前期才被证实,揭开“野人”之谜会不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呢?

参观完“野人”展馆,我们现在到龙潭茶社稍事休息。渴了的喝杯清泉绿茶,饿了的来点山肴野蕨。为我们上山做好准备。

金猴乐园——金猴岭 (名称由来一金丝猴活动区一原始森林)

我们现在来到了金猴岭原始森林游览区,这里也是国家1级保护动物金丝猴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故得名金猴岭。

“曾经沧海难为水,神农归去不看山”。从金猴岭开始,我们就进入了被称之为“华中屋脊”的地带。在这里除金猴岭外,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5座,这就是神农顶(3105.4米)、杉木尖 (3085.4米)、大神农架(3052.7米)、大窝坑(3022米)、小神农架(3005米)。

神农顶的天气一日多变,年平均气温7.9℃,7月极端高温20℃。每年9月至次年4月为冰雪期。这里有金丝猴、白熊、苏门羚、毛冠鹿等珍稀动物出没。冬春寒风凛冽,白雪皑皑;秋天雨雾蒙蒙,冷风呼啸;夏日风和日暖,云淡天高。此时大家一定想登临神农顶,去体验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吧。

在上山之前,我们要做一下准备。由于是在乱石间攀登而上,大家一定要换上旅游鞋。山上的灌木丛多数带刺,最好不要穿肥大的衣服,以防扯挂。登山时出汗较多,应带些饮料或水,但登山消耗体力较大,所以其它东西除照相机外,应不带或少带。请大家跟我来,我们现在开始上山。刚开始登山时也许你兴致很高,登山速度很快,但很快你就会感到登山太艰难,如果有灌木丛扯你裤角,你也许会发急;再加上脚上磕磕绊绊,可能会使你登山兴致全无。这时你要记住一句话:山上有意想不到的风景等着你,你除了继续攀登,别无选择。只要登上山顶你还可以得到由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区长签发的登上“华中第一峰”的证书。下山的时候,你可以感受到在城市无法体味的悠然闲适的感觉和成功的喜悦。

石林云雨——风景垭 (名称由来一石林)

从神农顶往前走3公里,我们就可以来到被誉为“神农架第一景”的风景垭入口处。沿石阶而上,穿过一片箭竹林,就可以登临风景垭口。

风景垭原名巴东垭,在1970年以前是巴东与房县的界垭,1981年地名普查时发现其与小神农架相邻的巴东垭子重名,更名为“风景垭”。

推荐神农尝百药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各位朋友,大家好!

很高兴能成为大家这次旅行的导游。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览神农架。神农架地处川鄂交界地带,1970年建立行政区划,面积约为3253平方千米,其中森林覆盖率达67%,区内居住有汉、土家、回等民族,人口约7.9万。

大家知道神农架的来历吗?又有些什么样的故事流传其中呢?现在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远古时期,神农架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燕山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将其抬升为多级陆地,成为大巴东延的余脉。山脉呈东西走向,山体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山峰多在海拔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 米,为华中第一峰。西南部石柱河海拔398米,是神农架的最低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差为2707.4米。

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开 始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率众在此苔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故将这里称作神农架。神农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到现在则指整个神农架景区。神农架也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在神农架发现了一部民间唱本《黑暗传》,以解释字宙和人类社会的起源、叙说中国古代史为主要内容,其特征近似神话史诗,受到学术的重视,也填补了华中地区没有发现过长篇神话史诗的空白,

大家知道神农架还有别的称呼吗?对,有一个分气派的称号华中屋脊,这是因为神农架中的最高峰神农顶海拔高达3105.4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称号。

大家都知道神农架是一片原始森林,其中有种类繁多的鸟兽虫鱼,而在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物种在神农架却可以见到,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神农架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 ,至今尚较好的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所以有多种极为珍稀的动物在此繁衍。此外,神农架也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天然药材库,有中草药两千多种。目前,神农架是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

它所拥有的在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 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富特色的垄断性的世界及 旅游资源。因而神农架也享有了绿色明珠、 天然动植物园、生物避难所物种基因库、 自然博物馆和清凉王国等众多美誉。

现在神农架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在作为观光度假旅游区的基础上,还开展了森林沐浴行和自行车、攀岩、漂流、垂钓等颇受旅游者喜爱的旅游活动

神农坛

好,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神农坛 景区,请大家稍做准备,我们马上就要下车去游览。

现在我们所在的神农坛风景区位于神农架旅游区的南部,是神农架旅游的南大门。虽然面积很小,只有0.7平方千米,但整个景区层次分明,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好了,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神农坛,神农坛是神农架风景区的核心部分,是专供炎黄子孙在此缅怀先祖,祭祀神灵的场所。

大家知道为什么炎帝神农氏受到我们的几年吗,因为他首创牛耕,采药救民,为子孙后代繁荣昌盛,持续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草坪和两边的台阶也是根据过去皇宫的格局所不值,中间为天子所走,左右则是大臣的通道。因为9在古时候被人们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故两边的数字全是9的倍数,台阶下面是祭坛,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

神农顶

离开神农坛,我们就要去神农架的制高点,神农顶风景区,神农顶风景区位于神农架的西部,被称作 华中屋脊,是华中第一高峰,海拔达3105.4米。

风景垭

走过了神农顶,现在我们就到达了风景垭,风景垭原名巴东垭,号称神农第一绝,海拔2800米。风景垭风景奇异,气象瞬变,将这风景垭的风光齐聚一体。

推荐神农尝百药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各位朋友:

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是神农山风景名胜区。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沁阳市西北20多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面积96平方公里,包括紫金顶、白松岭、临川寺、太平摩崖等八大景区的136个景点。

这里属太行山脉的一处胜景,是一处典型的北方山水风光,以“雄、险、奇、绝”著称,而且人文景观也多姿多彩,有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云阳寨,有体现佛道合流的云阳寺和清静宫,有建在绝顶之上的三大天门等等。

现在我们就要进入景区,映入我们眼帘的这座雄伟高大的青石寨门,便是云阳寨。云阳寨始建于隋唐时期,历代多有整修。云阳寨因地处沟通豫、晋两省交通的雄关险隘,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大书法家王锋在《怀州吊古》中赞道:“北面峰峦拱孟门,野王形胜沁河混”。其中的“孟门”指的就是云阳寨门。

自古名山出名刹,神农坛也不例外。现在我们将要参观的就是云阳寺。云阳寺始建于唐代,依山傍水,左峰右谷,只可惜多处已毁于战火。不过从遗址上仍能看出当时规模的宏大,香火的鼎盛。清静宫与云阳寺仅一墙之隔,建于清乾隆年间,内有玉皇阁、三皇阁、王母殿等。清静宫在建筑风格上打破了中轴线对称的佛寺道观建筑格局,把窑洞和楼阁结合在一起,特别是用材全部为石料,堪称中原古建筑一绝。

眼前大家看到的这条布局美观的步道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步道”的神农步道。神农步道全长3000米,总台阶4321个,入口处为99级。走走神农步道入口,在云阳河东南山坡,去阳寨门右上方,八座错落有致的山峰蓦然回转,呈叩拜状面向东北,其山势独特,令人遐想不已。

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叫锣鼓亭,是听锣鼓之声的最佳所在。现在,我们从这儿往东山崖下看去,所看到的两个山洞就是锣鼓洞,锣鼓声就是从那两个山洞里传出来的。两个山洞,左为锣洞,右为鼓洞。本来是两个平淡无奇的天然洞穴,为什么被称作锣鼓洞呢?原来,这两个洞一个呈锣形,一个呈鼓状。并且从锣形洞里的石壁击打出来的声音是锣音,从鼓状洞里的石壁击打出来的声音是鼓声;只是我们无法亲临其境,亲自敲鼓打锣。不过,相传每年除夕之夜,随着鞭炮声声,从这里过往的人们就可以听到从洞中传出锣鼓的声音,于是人们就把这两个洞称为锣鼓洞。

东山之下,那座似人非人、似仙非仙的孤峰,就是“老君峰”,八仙蜂的南侧,云阳寨的右上方,一块巨石酷似一只半蹲姿势的考虎,威风凛凛,虎视眈眈,当地人们把它叫做“虎头山”。

在云阳河拐弯处的河道里,有一块“合婚石”,它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故事。相传在上古时期,世间洪荒遍野,万户灭绝,天地之间只剩下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为繁衍后代,缔造人类,伏羲提出要和女娟成亲,女娲刚开始不同意,并说只有合天意、顺地理才可结婚。可怎样才算上合天意呢?女娟提出在东西山头上各点燃两堆山火,若冒起的青烟能结合在一起,就算合了天意。于是,伏羲上了西山顶,女娲上了东山顶,各自捡了一堆柴火点了起来,只见两股青烟,袅袅升起,突然刮来了一股旋风把两股烟搅到了一起,天意已明,该轮到下顺地理了。女娲又提出了从山顶往山下滚石头,若滚下的石能结合在一起,就算下顺地理了。两人又登上山顶,同时将两块大石往山下推。山石在河底相撞,并牢牢地合在一起,于是伏羲对女娲说:“这次顺了地理,咱们该结合了吧?”伏羲、女娲便就此结合为夫妻。为纪念这件事,人们就把他们滚下山谷的那块巨石称为“合婚石”,这块石头至今仍保存在云阳河谷底,中间有一道青纹,一边是龙纹,一边是蛇纹,分别代表伏羲和女娲。继续前行,大家可以看到一巨大的山峰,这便是传说中的伏羲峰。伏羲峰伟岸壮硕,阳刚威武,展现出一种雄性之美。无独有偶,伏羲峰旁边有阴柔秀美的女娲洞相偎相伴。女娲洞是女娲峰半山腰的一个天然洞穴,洞体为蛇形,从外到里,越来越小,蜿蜒深入山体,深不可测。

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是三级平台,在平台下面,有一块长、宽、高约l米见方的石头,表面光滑平整,却又纵横分布着无数道条状裂纹,就像是用刀剁过的痕迹,当地人叫它“分身石”。相传伏羲和女娲好不容易成婚之后,满指望生儿育女,繁衍人类,可女蜗十月怀胎,却生下一个肉蛋。女娲伤心至极,把肉蛋扔到这块石头上,抡起石刀就把它剁成了碎沫沫,随后把刀一撂,跑回山洞里大哭起来。这时候,突然从天上飞来两只金凤凰,把那些肉沫沫叼走,到处播撒。过了九九八十一天,这些肉沫沫聚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一下子都变成了人。自此,天下人丁兴旺,处处充满了生机。那只雄凤凰撒下的肉沫沫都变成了男人,个个长得高大、健壮,顶天立地;那只雌凤凰散下的肉沫沫都变成了女人,个个长得美丽、温柔,心灵手巧。后来,人们就把女蜗剁肉蛋用的这块石头,取名叫分身石。

眼前的这座平台即是造人场,也就是女娲造人的地方。

伏羲峰下的这座殿宇叫做“伏羲殿”它建造于元朝,内设有两个石龛,分别供奉伏羲和女娲的石像。由于年代久远,原来的伏羲殿已经毁于山洪,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伏羲殿是近年当地山民仿建的。

在女娲洞的旁边有三间廊台,相传女娲曾在此放声高歌,故名叫清歌台。

在太行山脉的榛莽危峦之间,生长着9个猕猴群,就像是大山里的9个原始部落。它们在断崖石壁间腾挪跳跃,在树林里采摘野果,过着悠然自乐的生活。

站在桃花溪旁的石阶上向南面望去,有一个窄窄的山崖把一块巨石和山峰从中分开,像是一只独角兽正在吻别它的峦人,所以,人们就把这块石头叫做“吻兽石”,在吻兽石的前面,有一形似苍鹰的巨石,人们把它叫做“神雕蜂”在神雕峰的身旁,屹立着一形似猿人的山峰,凝目远方,好像在回想什么,形象逼真,人们都叫它“猿人峰”。

“天狗望月”是一孤立的山峰,形似二郎神的啸天犬,由于它张着大嘴,双目直望西天,于是人们把它叫做天狗望月,又叫“吠天石”,神母峰是西贝涧南侧一座神奇的山峰,似人非人,似仙非仙,呈卧姿,头朝东北,面部轮廓隐约可见,最为醒目的是突兀的乳峰。于是这里的人们就把它叫做“神母峰”。

神农峰像一尊站立的古人雕塑,高大伟岸,笔直挺立,髻发长须,神态泰然,据说这便是传说中的神农形象。相传神农在此采药,不小心误服了断肠草,从此化为山峰,留在了人间。

尾箕峰是一座孤立的山峰。相传尾箕是一位龙头鸟身的山神。唐代诗人姚合在《紫金坛》诗中写道:“壁立三千仞,坛高接尾箕”,这里的“尾箕”指的就是尾箕峰。

“天门”指的是通往天宫之门。天门最多只能有一、中、南三重。这里的三重天门分别是明代万历皇帝和清代乾隆皇帝等敕建的。可见早在明清时期,神农坛就已名扬天下了。一天门位于99盘之巅,是登临紫金顶的咽喉要道。此门建造于明亮靖42年,比泰山的一天门还要早154年。中天门位于一天门之上,全部采用石材建造,共有250级石阶,势如通天云梯,中天门这一段道路最险,故又称为“鬼路口”,登山时候,须手脚并用,攀爬而行,这一段道路是对香客心地是否诚灵的一个测试和考验。南天门位于紫金顶的最高位置。南天门下,时常云雾缭绕,置身于此,如临灵霄宝殿。站在这里,极目远眺,前方是俗称“牛角川”的黄河冲积平原,太行山到此戛然而止,山前的怀川大地用它丰厚的乳汁,孕育出了韩愈、李商隐、朱载值壤史文化名人。背后是连绵起伏、逶迤不绝的八百里太行。清代诗人张用达曾用“置身云路觉天低“来形容南天门的雄伟壮观。

卧虎山是紫金顶东南方向半山腰中两条河谷之间的一道山岭,山岭西高东低,最前方为一断崖,状如从紫金顶上扑下的一只猛虎,头、耳、爪依稀可辨,所以名叫卧虎山。

百草坡也称百草洼。坡上生长着800多种中草药,其中有名贵中草药近百种,因此得名百草坡。当地特产的牛膝、地黄、山药、菊花“四大怀药”在此处均有生长,现在人工种植的“四大怀药”皆采种于此。

紫金顶是神农坛的主峰,海拔1028米,做立群山之巅,号称“中天玉柱”紫金顶上悬崖间生长着的一颗千年古松,为我国珍稀树种白皮松。还有一个长、宽、深约1米的石坑,相传是伏羲氏卧听风声、悟画八封之处,叫做“八卦坑”。

站在紫金顶上俯视东南方向,山下群峰参拱,谷壑纵横,“山中有谷、谷中有山”的奇特景观在此博览无余,太行山脉的蔚然大气尽收眼底。再向西方极目远眺,群山连绵起伏,云雾霭霭;特别是傍晚时分,红霞满天,夕阳当歌,让人疑是海外仙山。

幽:绵延几十平方公里的森林,遮天蔽日,古朴幽深,古树参天,竹林密集,植被优良,树种繁多,枝叶茂盛,四季常绿,林中常有蝉鸣、鸟唱,泉水叮咚,更添山林之幽静。

推荐神农尝百药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各位游客: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神农架人对大家来神农架观光旅游表示热诚的欢迎!

此次神农架之旅,将游览神农顶、香溪源、天燕、玉泉河四大旅游区,线路较长,旅途比较辛苦,我们将本着“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尽心尽力地做好服务工作,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各位游客的支持和配合,促使我们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使大家吃得满意,住得舒适,玩得愉快,游得开心,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神农架旅游资源独具魅力,遐迩闻名,誉满中外。国家旅游局、湖北省政府已将神农架作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和鄂西北绿色旅游圈的龙头进行重点开发。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确立了“立足保护,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富裕文明神农架”的建设方针,决心把神农架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精品。

神农架之旅,除传统的观光揽胜游、度假休闲游之外,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可供选择。如:“神农架‘野人’觅踪游”。野人是世界四大谜之一。在中国,3000多年前就有关于野人的记载,神农架是发现“野人”次数最多的地区,迄今为止目击“野人”已达114次,约有360多人看到138个“野人”活动形象。如果运气好,追踪“野人”或许能一睹“野人”的风采。

还有“神农架森林沐浴行”。神农架森林原始程度高,覆盖面积大,森林覆盖率已超过88%,活立木蓄积量20xx万立方米,其中林业管理局(国家森林公园)910.9万立方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14.9万立方米,是开展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最后还要推荐一下“神农架高山滑雪游”。神农架冬季有“南方雪国”之称,降雪量大,存雪期长,雪质可与阿尔卑斯山的积雪媲美。冬天降临,大雪纷飞,山野苍茫,满树琼花,冰清玉洁。在雪道上滑行,可以体验到飞翔的快乐。

各位游客:今天大家来到神农架,有保存完好的生态等待着您去考察;有许多难解的自然之谜等待着您去探索;有古朴的民风民俗等着您去领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等待着您去欣赏。但愿神农架之旅能成为您度假的天堂。预祝各位旅行期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农 架 概 况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领,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57′,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4镇4乡和1个林业管理局(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8万人。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远古时期,神农架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燕山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将其抬升为多级陆地,成为大巴山东延的余脉。山脉呈东西方向延伸,山体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山峰多在海拔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为“华中第一峰”。西南部的石柱河海拔398米,是神农架的最低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差为2707.4米。

神农架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境内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4个水系。由于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海拔每上升100米,季节相差3—4天。“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神农架气候的真实写照。由于一年四季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的交替影响,以及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形成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当南方城市夏季普遍高温时,神农架却是一片清凉世界。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我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神农架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菌类730多种,地衣190多种,蕨类290多种,裸子植物30多种,被子植物2430多种,加上苔藓类可达4000种以上),其中有4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有各类动物1050多种(兽类70多种,鸟类300多种,两栖类20多种,爬行类40多种,鱼类40多种,昆虫560多种),其中有7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山的所有动植物物种

推荐神农尝百药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神农架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神农架区为湖北省的房县、兴山县、巴东县给合部组成,面积 3250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90。56,—110。58北纬31。15—31。37,现有人口近八在万,林区政府设在松柏镇。神农架位于长江上游与汉水之间,秦岭山脉和大巴山交汇地段。东距襄樊市313公里;老河口市271公里:南距沙市345公里,宜昌市248公里:西距秭归县香溪口205公里;北距十堰市214公里。

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林区内有3000米以上的高峰六座,最高峰神农顶3105.4米,高出武当山 947.4米,峨眉山6.4米,黄山1161.4米,是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年平均气温7.9。c,年降雨量1500毫升,是一处保存较完好的前寒武纪(五亿年前)地质结构的地方,加之处于亚热带气侯向温带气侯的过渡地带,因此,立体气侯异常显著,有“山下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之景观。

神农架相传是炎帝神农氏采药之地而得名,这里不仅具有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还保存着许多第四冰川时幸存下来的古老、珍稀、濒危树种和我国特有树种100 种以上。药用植物类1800种之多,其中有珍品:“头顶一颗珠,池边一碗水。文王一支笔,七叶一枝花。”有60多种药物具有抗癌作用,100多种药物堪列高级名录。

神农架又是一座野生动物王国,不仅鸟类、鱼类繁多,仅神农顶,大、粘神农架和金猴岭一带,就发现有数十个种类的金丝猴20xx只以上。原被认为只能生活在北极的白色动物,如白熊、白獐、白蛇、白猫头鹰等,在神农架也相继发现。世界上几乎绝迹的驴头狼和神话故事中的千里驹--羚羊,凌空飞鼠,都自由地生活在神农架。

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是湖北最高峰,也是秦岭以南华中第一高峰。横空出世,傲立华中。冬春两季,时而漫天飞雪,时而滂沱倾盆,时而啸啸狂风,时而云雾层层,唯夏秋之季晴朗,云开雾散之日,万千景观尽收眼底。

神农顶西侧有一迷人的山口若悬河,名风景垭,垭南幽幽,深谷中石林竞立,参差缭绕,时隐时现,如人间幻境。 风景垭西首屹立着一嘹望塔,塔基海拔高2900米,此塔为护林防火观察之用,登高视野东达老君山,西达大九湖,南达小神农架,北达金猴岭。

红坪画廊:红坪十里画廊位于天门垭南麓,长达15公里,在这底宽不过百米,河流横贯其中的红坪画廊将三瀑四桥五潭六洞七塔八寨及三十六峰浑然融为一体,令人倾倒,如其中的刀笔峰、宝剑峰、层楼峰,相传它们分别是炎帝神农氏的文房四宝,随身佩剑和居住的楼阁,而其中的独秀峰、莲花峰则相传为炎帝公主的化身。

推荐神农尝百药心得体会及感悟八

各位游客:

好了,现在就向我们的游览目的地神农架出发了,神农架地处长江和汉水间的川鄂交界地带,是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

另外神农架还有个十分气派的称号------华中屋脊,这是因为神农架中的最高峰------神农顶海拔高达3105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称号。

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就开始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在率众人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故将这里称做神农架,神农架也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大家都知道神农架是一片原始森林,其植物类繁多的鸟兽鱼虫,很多频临灭绝。在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物种,在神农架却可以见到,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神农架凭借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在第三、四纪冰川时期充当了生物界的避难所,至今尚较好的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突然有风貌。其中有金丝猴、金钱豹、华南虎等极为珍惜的动物,因此,神农架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成员。

好,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的游览车呢!已经进入了神农坛景区。请大家稍作准备,我们马上就要下车去游览,现在我们所在的神农坛风景区位于神农架旅游区的南部,是神农架的南大门,虽然面积很小,只有0、7平方公里,但整个景区层次分明,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首先我们来到了古老植物园,这里集中了一批保护和孑遗古老、珍惜的植物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二级保护植物连香、香果、银杏等27种,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许多树的下面都立了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人名和地名,原来这些树都是被领养了的,当然如果您如果愿意的话,您在此也可以领养您所喜爱的任一棵没被领养的数。这样您每年就可以收到由这里的工作人员给您寄去它们的生长情况照片,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树叫鹅掌楸,它是一种古老的被子植物,大约在一亿多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叶似马褂,也称马褂树,花在新叶初期时就已开放,花的形状酷似世界名花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字又叫“中国的郁金香”

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棵就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它是一种古老的孑

遗植物。说起珙桐,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传说,有个皇帝,他有个才华过人、美如天仙的独生女儿,皇帝视她为掌上明珠,不论外巡何处,都要带着她,一天,皇帝游经一个村,见到农家有个叫珙桐的小伙子,眉清目秀,仪表非凡。姑娘一见钟情,她乘皇帝不备之机,将自己身上佩戴的碧玉髻一折为二,给小伙子一半,作为终身誓约,后被皇帝察觉,珙桐被抓至深山杀死,姑娘听到噩耗 ,在皇帝为其招驸马的那天,连夜逃出宫,跑到珙桐被杀处痛哭,因泪飞如雨而感到苍天,后来公主变成洁白的花而欢居枝头。如今,这里人工培植的珙桐,似亿万只白鸽展翅,所以被称中国的鸽子树。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神农坛风景区的核心部分,是专供炎黄子孙在此缅怀先祖,祭祀神灵的场所。祭坛内神农塑像高达21米,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向上望去,炎帝双目微闭,似在洞察世间万物,头上两只牛角是根据传说中的“牛首人身”设计的,中间的草坪和两边的台阶也是根据过去皇宫的格局所布置,中间为天子所走,左右则是大臣的通道,因为9在古时候被人们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故两边的台阶全是9的倍数,台阶下即是祭坛,每一为炎黄子孙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现在就让我们也来祭祀一下这位伟大的始祖吧。

好了,到了这里我们也该结束今天的神农之旅了,不过我刚刚听说今天晚上

有一个土家妹子要出嫁了,那她到底会嫁给谁呢?没准还会是我们中间的哪一位呢,大家要是想知道究竟是谁当了咱们土家女婿的话,那么就请在今天晚上在这里观看神农风情晚会吧!希望今天的神农之旅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次旅游活动中小吴如果有什么做的不好的,还尽情原谅!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