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抓好关键技术落实心得体会和感想 关键在于抓落实心得(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6:32:46 页码:12
抓好关键技术落实心得体会和感想 关键在于抓落实心得(5篇)
2023-01-11 06:32:46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抓好关键技术落实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城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以服务居民群众为重点,健全机制,强化功能,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社区党的建设要努力实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

(1)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

(2)党员干部队伍好。社区工作者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工作机制好。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

(4)工作业绩好。社区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民政事务、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境卫生、文化娱乐工作成绩再新台阶。

(5)群众反映好。社区群众和辖区单位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满意,社区党组织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围绕这一总体目标,今年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和落实支部抓社区的领导责任制。一是支部必须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二是要明确规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及时发现、总结、交流典型,了解、反映和解决社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要明确职责分工,和做好各项工作的相互协调,工作人员的相互协作。通过加强社区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强、有奉献精神的社区干部队伍。

(二)扎实有效地抓好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开展集体活动,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党员意识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坚持每年对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组织党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做好从居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至少发展1名党员。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机制

1、社区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形势任务,安排部署工作,协调社区内各种力量和各方面关系,深入开展党建工作联创、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环境卫生联搞、文体活动联谊等共驻共建活动。

2、健全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社区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和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定位,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好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3、健全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实现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社区党组织要支持和保障居民自治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责,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要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

(四)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1、健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首先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来抓,与劳动就业局建立长期的联系,积极推荐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就业。社区成立便民服务站,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和“一门式服务”,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在社区内广泛建立服务网点,积极开展面向社区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2、浓厚社区文化氛围。利用社区夕阳红文艺活动队带动社区居民群众,依托体育中心文化场馆、体育设施等文体资源,搭建每个单位、每个市民都能参与的活动舞台,每年组织举办10场以上辖区单位、居民群众参与的文艺汇演,完善合唱团、文艺队、健身球队、柔力球队,秧歌队、太极拳等文体队伍6支,做到周有广场文体自演、季有庭院文体自乐,年有辖区广场文化活动。展示社区居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理想的内心世界,又成为党联系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3、全面推进社区各项事业。社区党组织要组织居民群众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市民”评选和创建“平安小区”活动,推动社区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一)关注民生,落实党的惠民政策。社区居干要细致了解民情,对特困户经常关心,并上门慰问,积极进行宣传和实施医疗救助,每户救助对象做到入户调查,资料审核,开展民主评议并及时向外公示,接受居民的监督.社区积极筹集资金,开展送温暖工作,关爱残疾人、精神病人,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社区救助制度落到实处。

(二)城镇低保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社区通过各种渠道来宣传国家的城市居民低保政策,建有固定的低保政策宣传栏,宣传低保政策,及时掌握低保对象的信息,坚持全程实行民主评议和“三榜公示”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全面铺开城镇居民医保工作。为了贯彻__大以民为本的思想,社区大规模的宣传声势,主动联系到辖区单位集中办理、提供代收代缴优质服务等多种形式,将惠民政策惠及千家万户和每一位居民。

(四)进一步推进与“共产党员示范岗”结对共建。根据县委组织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对“岗村结对互助,共建和谐社会”。我社区与“共产党员示范岗”望城县公安局户政科结成共建单位,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共建和谐社区。利用了户政科“共产党员示范岗”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支部建设,召开共建双方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开展了学习交流活动,借助户政科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促进社区党支部组织、队伍建设的提升,基本形成与“共产党员示范岗”工作的有效对接,深化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推进双方党建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对于抓好关键技术落实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一、目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工作缺乏紧迫性。从基层一线党支部及基层党员的实际状况来看,绝大多数基层党支部还是能够按照部局、总队和支队级党委的工作要求,将党建工作置于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抓好、抓实。基层广大党员官兵也能够做到立党为公,在本职岗位上以共产党员的标准,尽心尽责地工作。但从基层党建工作与提高队伍素质的密切联系来看,一些单位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本单位内部如何开展好党建工作的分析研究不多,把党建工作的好坏与党员队伍不出问题划上等号、挂起钩来的现象还比较常见。

形式缺乏时代性。从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形式仍然较多地沿用过去传统的老方法、老模式,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更没有把解决基层党员队伍的思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未能积极地探索和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

内容缺乏针对性。从基层党员教育的内容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来分析,一些基层党支部在抓党建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上,过多地呈“粗放型”状态,对本单位党员思想状况缺乏一个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习惯于“大囫囵式”教育,工作往往较缺乏针对性、有效性。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够深。表现为有些单位在思想认识上存在“重业务,轻党建”,在抓党的建设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认为:只要把业务工作完成好了,其它工作也自然而然会上去。因此,往往把工作精力都投入到了业务工作的完成上,本该抓队伍建设、抓党建工作的时间无形中被挤占了。还有的单位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硬任务,而党建工作是软指标、软任务,不能立竿见影,一旦上级部门来检查,只要突击一下就行了。

对党建工作的制度落实不够严。表现为一些单位在抓党建工作制度的落实上,只停留在制度上墙、做表面上,存在“党员教育活动形式大于效果”的错误认识。有的单位认为:只要按照上级布置的工作要求,开展几项教育活动,完成党建工作上必须要做的“规定动作”就可以了。还有的单位认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只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关键要靠党员自己。长此以往,由于缺乏很好地检查和督促,基层党员的积极性也有所减退,本该自己写的体会被网上抄袭所替代,本该一次很好的党性教育成了一次“走过场”的教育。

抓党建工作的机制不完善。表现为有些单位和领导对基层党建工作缺乏一种常抓不懈的责任心、坚韧性和紧迫感,存在“党建工作可深可浅、党员教育管理时松时紧”的问题。有的单位认为:基层党建工作无非是在组织管理系统上能有所记载、反映就行了,基层党建工作就算到位了。有的则认为:现在的党员教育管理,只能在口头上说说,党员的“出口”机制要真正实施很难。即使某位党员对自身的要求与一般群众相等同,但只要没有违法违纪的事情,可以“睁一眼,闭一眼”,对党员教育管理缺乏必要的信心。

三、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抓住关键,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是从“重业务轻党建”的观念转变到“抓党建、促发展”上来。要使基层领导牢固树立“抓党建不离中心工作,抓业务不离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把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同步进行,做到同部署、同要求、同检查、同考核,并把业务工作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以党建工作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二是从“抓队建轻党建”的观念转变到“抓党建,带队建”上来。要使基层领导进一步牢固树立“抓党员队伍素质是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关键”的观念,切实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放在核心位置,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积极探索党员队伍建设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逐步建立党建工作的新机制。三是从“党建工作只是务虚”的观念转变到“党建工作思想务虚与工作务实相结合”上来。党建工作从面上看,的确有很多工作都是无形的。但从本质上说,却与其它工作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如干部的任免、考核、教育、监督,离不开党组织的保证作用,激发官兵的工作激情,调动积极性,更离不开党组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等等,为此,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信心,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目标,使党建工作由虚变实。

以人为本,提升素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员的综合素质。党的基层组织是由一个个党员组成的,基层党组织先进与否,基层党员素质是决定因素。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广大基层党员既是党建工作的对象,又是党建工作的主体,更是基层党组织的构成元素,因此必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一是着力提升党员的道德素质。古语曰:“德者,才之帅也,国之基也”,“有才无德,其行不远”。无数案例表明,一个人有德无才,可能干不成大事,但也不会坏大事;无才无德,坏事也坏不到哪里;最怕是有才无德,不仅能坏事,而且会坏大事。因此,提高基层党员素质,必须把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在党员中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使党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二是着力提升党员的政治素质。政治责任是一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主张、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的综合表现。对基层党员而言,提高政治素质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理想信念,牢固的宗旨意识,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三是着力提升党员的理论素质。对于基层党员来说,理论素质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掌握上。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复杂形势下不迷失方向;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才能更有效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更加贴近老百姓的要求。

创新方法,完善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水平。一是完善学习教育机制,增强学习力。党员的理论素质、业务素质,是党员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这种素质的提高,除了靠党员自身的勤奋学习、自觉实践以及不断积累总结外,基层党组织在这方面也有许多工作要做,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机制就是其中之一。一要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健全学习体系,落实学习计划,提高学习质量,注重学习实效。特别是制订好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实行党员教育培训目标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责任制,分工负责,形成合力。二要不断拓宽学习教育途径,丰富学习教育形式。包括正面教育、互动教育、自我教育、典型教育、集中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三要强化党员学习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党员参加学习的情况作为党员评议的重要依据,切实改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深学浅一个样的状况。二是完善全自我评价管理机制,增强自省力。要进一步完善自我评价管理机制,通过组织的关心和引导,使基层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建立健全党员思想和行为表现的自我评价管理制度,包括:查党员思想上是否树立了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查党员政治上是否树立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查党员纪律上是否模范地遵守了党章党纪;查党员工作上是否起到了岗位示范作用;查党员作风上是否保持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三是完善组织生活机制,增强驱动力。要进一步完善组织生活制度,让每个基层党员按党章的要求参加严格的组织生活,使党员能够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先进党员的要求。要落实党员目标管理制度,上级联系下级,及时了解党员思想、工作、作风情况,有针对性地作好工作;要树立党员严守党纪,增强组织观念,遵纪守法的观念,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及其他形式的学习教育,帮助党员明确做一个合格党员在纪律和法规方面的具体要求;党组织在政治上、生活上和工作上要支持帮助党员,增强党员对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从而强化从严治党的自觉性。四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生命力。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建立和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遵循民主平等、公开公正、实事求是等监督原则,落实相关规定。一要严格党内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扩大党内民主,增强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一个党员自我约束的良好氛围,以体现和促进党员先进性。二要拓展监督渠道,大力创新和广泛应用党外监督约束机制,把党外监督、专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等有机结合,使党员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处于严格的外部监督之中。三要强化廉洁自律,要求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尤其是要将开展党性分析的做法制度化,定期开展,保持队伍的生命力。五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创造力。建立健全党员激励机制,是促进基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动力,对唤起党员内在动力,激发、引导党员的思想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党员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需要。激励机制的运用,首先要实现激励形式的多样化,积极为党员创造环境条件,为党员发挥先进作用搭建平台;其次是实行目标激励,要根据实际将责任目标落实到人,并通过定期检查,民主评议,督促党员履行义务;再次要以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为标准,认真组织开展好优秀党员评比活动,促使更多的基层党员积极向上,奋发工作。

对于抓好关键技术落实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基层党建工作搞得好不好,不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一个人干出来的,而是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广大的基层党务工作者干出来的。所以在一线工作的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素质高低,对于做好基层党建工作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没有受过系统的党建专业知识培训,对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不熟悉,也不知道该怎么干。有的就是编制材料应付检查,有的忙于琐事,参加培训少,学习不够,知识更新慢,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人也不愿意从事党务工作,认为在基层从事党务工作是陪衬,是靠边站的,更有甚者不愿意说自己是从事党务工作的。基层党务工作的待遇普遍偏低,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动力不足、热情不高,流动性很大。

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履行好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应该针对以上问题,采取集中轮训、实地考察、实践锻炼等方式,有效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责任制,完善实绩考核办法。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通过健全基层党务工作者待遇稳定增长机制,切实解决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增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奉献精神和创造活力。

如何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要把增强政治功能作为基本前提

解决“不敢抓”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不敢领导、不敢牵头、不敢组织,不能有效发挥政治优势,贯彻执行力不强,抓落实能力偏弱,这在组织部门也有不同程度表现。我们要从思想观念入手,树牢“一种意识”,管好“两个群体”。树牢一种意识,即树牢“党管一切”的意识。一些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与职责定位不清有直接关系。要引导基层党组织牢固树立“党领导一切”的工作理念,敢于大胆履行职责,理直气壮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决不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管好“两个群体”,即管好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一是对各类组织要强化政治引领。可以通过兼职领导、议事协商、共驻共建等办法,提升基层党组织对其他各类组织的领导和协调能力。今年以来,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齐齐哈尔市坚持以小区为单位抓党建,大力推进小区党组织书记、业委会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一肩三挑”,实现了党对居民自治的有效领导。二是对广大党员要引导强化政治规矩。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就要时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固定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作为基本抓手,以严肃的组织生活教育党员讲政治、守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要把服务中心大局作为目标任务

解决“不会抓”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找准方式方法,切实解决“两层皮”问题。一是学与思相结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及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中心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思考设立什么样的组织、选拔什么样的干部、配备什么样的班子、引进什么样的人才、健全什么样的制度、完善什么样的机制,主动把党建工作放到中心大局去谋划、去设计,确保党建工作始终保持正确。二是思与行相结合。眼高手低是党建工作的大忌。党务干部要善于站在主席台上看问题、蹲在田间地头干工作。只有站在高处,才能正确领会中央精神;只有干在实处,才能把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基层。三是行与改相结合。抓党建、促结合,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地查摆问题、整改问题,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中心工作需要。碾子山区委通过举办“向人民汇报”开门议政活动小区党建专场,现场解答社区服务、违建拆除等十余项群众关切的问题,受到居民的普遍好评。

要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制胜法宝

解决“不实抓”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就要求我们,在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方面,应重点健全“三个体系”:一是健全直接连通群众的组织体系。这次疫情防控是对基层党组织的一次大考,尤其在社区一级,组织末梢神经比较散乱、联系群众断层缺位等问题还大量存在,应进一步织密基层组织网络,加快构建“小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实行党员联系户,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二是健全解决群众问题的工作体系。应借鉴北京市的经验,推进“党建引领、吹哨报到”工作,从最基层的群众“吹哨”抓起,从最基础的信息平台“接哨”抓起,从最关键的部门“办哨”抓起,从最有效的考核“督哨”抓起,建立群众问题及时发现、快速解决、时时监督的闭环机制。以往评价工作,多是以上评下、听汇报、看材料,容易造成过度留痕、增加基层负担。从2019年年末开始,齐齐哈尔市常态化开展“百万群众评支部”活动,动员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评议村、社区党组织,把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率计入基层党建考核结果,推动评价工作由“唯上”向“唯下”转变、由重留痕向重实绩转变。

要把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作为关键所在

解决“不愿抓”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满腔热情地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对基层党组织书记等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缺少有效激励,影响了党建工作效果。我们要树立“三种导向”,进一步做好激励关怀。一是树立注重实绩的导向。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对那些在深化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给予更大激励、更好保障,以此增强工作动力和岗位吸引力。齐齐哈尔市在选聘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事业编制工作中,业绩考核占比达到70%,“看实绩选干部”的导向受到基层的一致欢迎。二是树立竞争择优的导向。在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中,一些同志看摊守业、不思进取,这在村一级表现得较为明显,中间层“死面”问题亟待解决。应加快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动态调整和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坚持一年年终考核一微调、三年聘期考核一小调、五年换届考核一大调及重点工作考核随时调,每年组织一次公开选拔,吸引年轻的高学历人才到村工作,引导村党组织书记增强紧迫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担当作为。三是树立大抓党建的导向。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不愿抓、不想抓党建工作,包括个别组工干部也不愿意到党建处室工作,这说明重党建的导向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可以采取加快岗位流动、增加奖励指标、优先提拔使用及机关工委每年向同级党委推荐可提拔的党务干部等措施,增强党务干部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促进担当干事。

要把发扬创新精神和斗争精神作为不竭动力

解决“抓不好”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并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迎难而上、破旧立新。一是破除阻力。实践证明,凡是党建抓得好的地方,都能打破一些条条框框,有一些创新招法;反之,只能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辛苦虽然没少吃,却工作平平、看不到成效。要把创新当成习惯,在遵循中央指导方向的前提下,在深入调研、基层欢迎、可解难题的前提下,敢于“带电作业”,创造一流业绩。二是善于聚力。个别地方不善于集聚基层智慧,不懂得“高手在民间”的道理,单靠几个干部抓党建,很难抓出标准和水平。要推进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和分类试点工作法,通过一县一品、一乡一品试点,逐级上升到市县层面推开,形成群策群力、合力攻坚的良好态势,这也是齐齐哈尔市抓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方法,目前已初见成效。三是给足压力。一些地方党建工作责任落实还不到位,“稳稳当当”抓党建、“太太平平”抓党建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抓落实的效果。齐齐哈尔市采取组工干部蹲点带片调研、明察暗访、“走流程”体验、随机抽取党委书记参加市县述职评议及重点工作量化排序、定时通报等办法,有效传导压力,促进了党建工作的落实。

对于抓好关键技术落实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近日,中组部召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如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交接棒”已完成,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必须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好党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要以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为重点,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突出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主心骨”作用,把乡村振兴融入到干部培训、党员活动日、群众日常生活中,提升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实践本领。

推动乡村发展,建设美丽乡村,重塑乡土文明,人才是“关键一招”。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优秀干部汇集到基层,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梯队”。开展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挖掘培养本土人才,鼓励更多本地人投身到家园建设中去。高度重视对现有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通过多方面发现人才、多渠道引进人才、多层次培育人才、多方式留住人才,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乡村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去。推进村民自治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村规民约自治章程,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弘扬“重孝”“尚贤”等中华传统美德,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乡村振兴的受益者。

脱贫攻坚已经取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跑好这场“接力赛”,还要征服和战胜很多艰难险阻。面向未来,我们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进乡村振兴,必将绘就更加壮美的乡村画卷!

对于抓好关键技术落实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同志们

当前,距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足3年时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结合xx党建工作整体安排,我结合近期学习工作,围绕如何抓好落实、提升队伍执行力谈点认识,与大家讨论,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自中共七大开始,就在党章中对“四个服从”进行了明确,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我们知道,服从意识是执行力的最根本体现,党章所确定的组织规则为我们抓好落实、提高执行力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制度和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强化党的建设,突出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工作落实。但无论有多明确的指示精神、有多完善的规章制度,不去执行,落实不了,都是一纸空文。在任何阶段、任何时期,抓好落实、提升队伍的执行力都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讲这个问题。

为政之要,贵在执行落实。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凝聚力,没有公信力,没有发展力。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就会丧失长治久安的执政基础。对干部队伍来讲,执行力就是全面深入准确地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能力。从共产主义的老祖宗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到我党历届中央领导,都十分注意并高度重视执行落实的问题,并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马克思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堆纲领更重要。”列宁针对俄共革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鲜明地指出“少讲空话,多做实事。”“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毛泽东同志指出“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十八大以来,面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中央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高度,对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提出了系列要求“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不折腾,不反复,切实干出成效来。”“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抓落实,一定要防止虎头蛇尾。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政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

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

我们重温革命领袖和历届中央领导对抓落实、提升执行力论述时,有醍醐灌顶之感。其实古今中外还有许多执行思想、智慧和经验,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借鉴。孔子在论语中曾提出“言必行,行必果。”这个“行”指的就是执行的行动,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执行”思想。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指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意思是如果执行力不强,再正确的决策、再完善的制度、再中肯的意见,也达不到预期目的。现实工作中,几乎所有决策都不可能至臻完善,需要在执行过程中去不断发现偏差、不断修正完善、最终达到预期目的。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说“在未来的10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说“一位领导者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管理学中的格瑞斯特定律指出“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老子道德经中讲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事业成功都是一步一步累积起来的,必须从最容易最细小的地方执行到位。成语“令行禁止”,讲的是律令一旦颁行,就要马上生效执行,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这同王守仁心学中所讲的“知行合一”是一个意思。

重温革命领袖和历届中央领导对执行落实的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第一,抓落实提升执行力始终是落实各项工作的最重要基础。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最终要靠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来保证,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不打折扣。我们必须把提升执行力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下决心、下力气抓好。第二,抓落实提升执行力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最基本要求。每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提高执行力中践行讲党性、树形象、做表率,带头执行,率先执行,在工作中切实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第三,抓落实提升执行力是做好工作的最现实需要。我们现在遇到或者出现的问题,多数都出在制度不落实、工作要求不落实,至少是落实不到底,差最后几公分。要防止问题再次出现,唯一的办法就是狠抓落实,要在xx范围内掀起层层严要求、层层讲规矩、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将执行力贯穿到工作的每个环节。第四,抓落实提升执行力是弥补制度缺陷的最有效途径。规章制度是在不断发展中完善的,规章制度难免会存在死角和盲区,而提升执行力是严格落实岗位职责,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弥补制度缺陷,规避执法风险的最有效途径。

当前xx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总的来说在逐步提升,但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不执行。主要表现一种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同志对三令五申的事,充耳不闻,无动于衷,我行我素,自由散漫,毫无戒惧之心。制度在一些单位成为空喊的口号、挂在墙上的标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个别领导干部对制度规定不落实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但害了自己,更给工作正常开展及整体形象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另一种是找借口找理由,不执行。有些同志站位不高,理解不了上级要求和党委决策意图,强调各种困难、臆造多种危险,不想执行,这是认识层面的问题。有些同志为官不为、尸位素餐、得过且过,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推诿扯皮,不执行,这是担当层面的问题。有些同志对党委决策事项、安排的任务能够接受,但机械执行,遇到困难和问题不请示不汇报,不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而是推给领导,这是能力层面的问题。有些同志对会议决策的事项、领导批示交办的工作满口应承,背地里却一拖再拖,或只受理、不办理,甚至阳奉阴违,表里不一,当面说“好”背后“放炮”,受到督察追问后又找理由、摆困难、讲原因、推责任,这是品行层面的问题。有的同志一句“我不会”或“我干不了”顶一万句,对领导交办的任务一推了之,等到了有表彰奖励、提拔晋级的机会时又哭天摸泪,怨同事、怨领导、怨组织,这是机制层面的问题。

2、乱执行。主要表现一是有利的执行,无利的不执行,有人情、有好处,能办不能办的事都办;

没人情、没好处,该办的事也久拖不办,可能得罪人的事不解释不说明,不做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直接推给领导,甚至还在背后出馊主意,博取人情。二是有些同志对上级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清楚,一问三不知,要么就是乱解释乱执行,使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或浪费时间、浪费资源,做了很多无用功。

3、慢执行。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拖拖拉拉,效率不高。有的同志“衙门作风”根深蒂固,爱好“耍权威”,不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左也不行右也不行,故意吹毛求疵,故意刁难,本来可以简单解决的问题,非要“等一等”、“看一看”、“请示请示”,导致问题长时间解决不了。另一方面,个别单位搞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执行组织决定、领导指示以部门利益为出发点,凡事把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党委部署的工作,有利的就争,麻烦的就推,合口味就办,不合口味就拖,借口满天飞,有的表面上答应得很好,就是看不到实际行动。

4、软执行。主要表现在一是只管做了,不管做好。有的同志没有“工作必须做到位做到好”的意识,做事只管做了,但是否做到“根”上,是否真落实、真管用就不管了。有的同志明知自己存在不足,却以各种理由不去学习补充,对于领导交办的工作花拳绣腿,应付交差。有的同志满足于开会部署了、文件下发了、程序走过了,但不问结果如何,质量如何。在他们心中,有了这些形式,有了这些程序就算完事了,自己就没有责任了。其实是做了但做得不够,执行了但不够到位,最终的结果是没有尽责,就一定会受到追责。二是浮于表面,不敢碰硬。有些同志想问题办事情带有惯性思维,工作浮在表面,不愿意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畏难情绪严重,显得能力不足。遇到棘手问题、困难问题束手无策,不调研、不思考、不集思广益,不积极地去出主意想办法解决,而是推给领导推给上级,你问他情况他又“一问三不知”,最后事情办成了办好了是他的功劳,事情办砸了办坏了是领导说的---与我没关系。

出现这些现象,主要在于我们自身的问题,特别是在作风建设上的种种不足。

1、思想认识出现偏差。很多政策、文件执行不到位,表面上看可能是决策脱离实际或干部没有责任心不敢担当,根子还在于世界观不正,私心杂念作怪,没有将履职尽责放在心上。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是总开关,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党员干部思想和行为。解决世界观问题,就是解决要不要执行问题、愿不愿执行问题。同样的工作任务,不同的人去做,往往出现不一样的效果,这不是思路问题,也不是决策问题,而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世界观问题。世界观问题没有解决好,就没有内在动力去执行,就会出现不执行、乱执行、慢执行、软执行等不良现象。

2、思想解放不够。当前,党员干部执行力不强问题,很大原因在于思想不够解放。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如果说,过去的解放思想更多是“头脑风暴”,今天解放思想则要面对现实的利益博弈。一些单位和干部之间缺乏沟通,不相互配合,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遇到难事往往是“踢”字当头;

有的领导干部满足于当太平官、守摊子、保位子,怕承责任,怕担风险,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安于现状、庸懒散软。

3、“四风”问题反弹。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作风问题主要是“四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惟妙惟肖地给“四风”画了四幅“肖像”形式主义知行不一、不求实效;

官僚主义脱离实际、漠视现实;

享乐主义精神懈怠、不思进取;

奢靡之风铺张浪费、生活奢华。要看到,党员干部作风扎实,办事积极,勤于钻研,执行力往往就强;

作风不扎实,办事拖拉,怠于思考,执行力一定就弱。之所以出现有制度不执行,有规定不按规定办,有难题解决不下来,就一定存在“四风”方面的问题。

4、能力素质不够高。政策制度是由人来执行的,执行者的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政策制度执行效果。今天,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最考验领导干部勇气与智慧的,就在于能不能看到“坏处”、会不会解决“难处”。有些工作推不下去,没有应有的质量和效果,在于一些干部缺乏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缺乏认真思考和对上级决策的准确理解,在操作上没有路线图、时间表,使得很多好政策、好制度得不到很好实施,很多好事办得不到位。

5、制度不够完善。当前很多制度政出多门、时间久远,面对众多相互制约甚至冲突的制度时,有些执行者往往从自身利益角度做出取舍,执行其中的一种,这必然导致制度执行的片面化甚至正确的制度难以执行。比如对执行不力的人往往是不问责、不追究、不惩处,坏的不臭,这样会助长他们工作的消极性,对有效执行的人不褒奖、无法鼓励,好的不香,会挫伤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导致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

6、领导示范不到位。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古人有云其身正,不令而从;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看出,领导带头作用对执行力的影响很大。只有一级做给一级看,执行才能到位。当前,很多决策、政策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少数中层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个别中层领导不愿顶真、碰硬,事事“老好人”,遇到执行力问题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个别同志习惯以“创造性执行”为借口,执行政策制度时自我取舍、断章取义、变通执行,不是以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的为出发点;

有的别出心裁另搞一套,以强调单位特殊、人员特别为由,绕开制度,拒不执行。凡此种种,都严重影响了执行力的发挥。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的导向。查找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剖析问题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我们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坚持问题导向,实现干部队伍执行力的大变样。

通过分析当前队伍抓落实不好、执行力不强的表现及原因,不难看出,抓好落实提升执行力必须打好组合拳,多管齐下,久久为功。

(一)抓落实提升执行力必须有机融合自觉力、思考力和落实力

现实生活中,完成同一项工作,有的人积极主动,有的人却消极应付;

有的人得心应手,有的人却半途而废;

有的人完美无缺,有的人却差强人意。为什么执行重在到位一书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执行力(思考力落实力)自觉力。我认为很有启发意义。自觉力是指执行的主观意愿强度;

思考力是指正确的思维能力;

落实力,是指执行到位的能力。其中,自觉力具有“乘数效应”,能将另外两种力产生加倍放大的效果。因此,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必须将干部队伍的自觉力、思考力和落实力有机结合起来。

1、把好“总开关”,增强自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总开关”关乎思想源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作风状况和行为方式。自觉力来源于“总开关”,决定着想不想干、愿不愿执行的问题。是主动负责还是被动应付,效果肯定大不一样。把好“总开关”,增强自觉力,关键要做到一是强化忠诚理念。忠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优势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没有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无法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只能成为空想。二是强化担当精神。这是增强自觉力的关键。中国人历来就有担当精神。在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长卷中,勇于担当的仁人志士史不绝书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爱国诗人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登高而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

国家者,我们的国家;

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主动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解放、自立自强和伟大复兴的光辉道路。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关键时期,xx发展也到了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要有干事创业非我莫属、开拓创新舍我其谁、攻坚克难用我必胜的豪迈情怀,敢于挑重担,自觉解难题。

2、学好辩证法,增强思考力。思考力也就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越强,决策就越正确,对决策的理解越准确,执行就越到位。如何提高思维能力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古人说“学者非必为仕,仕者必为学”。意思是讲,学习的人不一定要当领导,但当领导的人一定要学习。党员干部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学习唯物辩证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全面而不是片面、联系而不是孤立、动态而不是静止地看问题。通过对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使自己的思维多一点深刻、少一点肤浅,多一点全面、少一点片面,多一点远见、少一点短视。这样,想问题、做决策、干事情的系统性、预见性、全面性就强,执行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二要正确思考,谋划决策。正确的决策是抓好落实提升执行力的基础。决策正确,执行起来事半功倍;

决策不当,执行下去将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实践中,正确的决策思维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科学思维,即决策的方法要科学,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

其二是民主思维,即决策要民主,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广纳良谋,以“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凝心聚力、形成共识;

其三是法治思维,也就要把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贯穿决策的全部过程,涵盖决策的各个方面,决策的主体、程序、内容、实施及监督都要依法。只有把决策建立在科学规划、充分论证、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决策才能更加符合实情、更加科学有效、更加便于执行。三要准确把握,有效执行。决策作出之后,对决策的把握尤为重要。制造同一种产品,有优等品、合格品、次品和废品之分,原因就在于工人对生产工艺的把握不同。党员干部执行决策也是如此,执行之前必须准确理解决策的目标是什么,完成目标需要运用哪些方法、手段,动用哪些资源,怎样用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好的效果,等等。这都是执行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实践中,党员干部必须解放思想,用创造性思维执行决策。别人干不成的事你能干成就是解放思想,遇到困难时你能突破瓶颈就是解放思想,思想不统一时你能突出重围就是解放思想。在工作中准确地把党委精神与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落实方案与实施办法,使执行更加到位、成效更加显著,发挥执行力的最大活力和最大效益。

3、造好“船”和“桥”,增强落实力。执行要到位,方法和能力很重要。拿破仑说过“任何出色的战争都是讲究方法的战争。”方法对执行就好比过河的船和桥一样重要,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过河就必须要有船和桥,那么我们讲方法就是要解决船和桥的问题。”一要细化、量化目标任务。细化就是对达到目标的步骤、时限、方法、措施逐个罗列,把执行中可能会遇到的“变量”和“意外”等各种可能性都考虑进来,将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充分。量化就是把具体目标定量化,将一个大的目标分解成数个小目标,明确到每个人身上。目标越细化,执行越轻松;

任务越量化,操作越容易。二要时时处处掌握主动。习惯于等待、观望,依赖和侥幸心理严重,工作就会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要经常对照自己的岗位找差距,对照工作的标准找不足,对照上级的期望找改进,对照出现的问题找方法,这样才能改变“事事被动”,做到“处处主动”。三要不找借口、不找理由。在落实执行的过程中不要总是问为什么要我做,要多想想怎么做,怎样把它做好,不找任何借口。有了工作任务之后,不要等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才去做。越是讲条件、找理由,就会觉得事情越难办,能做好的也感觉做不好,能做成的也感觉做不成。要想办法自己做,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四要埋头苦干与抬头巧干相结合。要改变过去的用旧观念考虑问题、用老方法解决问题,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的做法,多向领导学习、向先进学习、向实践学习,学会借用别人的智慧,多想办法,抓住要点,善于借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少走弯路,打开局面。

(二)抓落实提升执行力必须健全完善制度,释放制度红利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健全完善的制度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前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一些规定变成了‘稻草人’,摆在那里没有用”。对中央八项规定,他指出,“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他明确要求,要“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

“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

“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xx工作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和激励干部的执行行为,正确的决策才能得到强有力的贯彻和落实。

1、用良好的选人用人制度引导干部提升执行力。孔子论语为政中有句话,“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思是说,选拔正直的人,罢免那些不正直的人,人民就信服你;

选用不正直的人,罢免那些正直的人,人民就不会信服你。关于好干部的标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一条作了明确规定,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与2002年的条例相比,新条例增加了干部选拔以德为先原则,明确了六种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情形,规定考察人选要过“纪检关”、“审计关”等等。这都是新时期的干部用人导向。导向就是风向标,打造一支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必先营造一种好的用人风气。坚持重用提拔人品正、有办法、干实事、能攻坚的干部,工作才会渐入佳境;

反之,如果“溜须拍马之辈”获得任用,“孺子牛”受到冷落,局面就会陷入困境。要把提高执行力和干部选拔使用紧密挂钩,真正把那些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选拔出来,真正让善于推动发展、执行力强的干部提拔到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上去。对缺乏责任心、执行力不强、作风不实的干部,坚决进行调整。

2、用严格的监督问责制度促进干部提升执行力。监督问责是一个反馈、总结、纠错的过程。执行要到位,责任先到位。只有责任落实到了每一个细节当中,才会打造出一流的执行者。通过明确执行者各自的职责分工,将执行的责任分解到每一个人。目标责任确定之后,没有监督问责也会形同虚设。要建立严格的督办机制,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工作及群众反映意见强烈环节的明查暗访,积极推行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要加大问责力度,着力解决队伍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有责不负、失责不纠等突出问题。通过问责,既要追究工作失职失误的责任,又要追究不作为、乱作为的“无为”问题。

3、用科学的考核奖惩制度激励干部提升执行力。考核奖惩制度是指挥棒的问题。提高执行力只靠喊口号无济于事,必须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形成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力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执行与否”、“执行得怎样”要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建立起科学的执行力绩效管理体系,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失职必查、渎职必究,保证政令畅通,推动工作落实。

(三)提升执行力必须营造干部队伍执行的文化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抓落实和执行力的养成,除了制度的制定和监督考核之外,更多的则是在干部队伍中培育执行文化,达成执行共识。

1、结果第一。执行既要重过程,更要重结果。结果才是硬道理。没有结果的执行,就是徒劳无功。联想集团的柳传志曾说“我不会用言语去回应质疑,我只用具体的结果赢取信任。”古往今来,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别只有两个字结果。看一个干部有没有执行力,讲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都不如结果好看。真正优秀的执行者,永远不会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之类的话语为自己找借口,因为执行的到位,并不取决于你付出了多少“苦劳”,而在于你的结果是否令人满意。

2、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最好的时机是“马上”。业绩是做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路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所以做出了决策之后,不要等不要靠,要立即行动,行动了就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不行动就百分之百失败。“今日事,今日毕”。要彻底杜绝拖延主义,很多时候,拖延还是马上做,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3、做好,才叫做了。“做了”与“做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本质区别。一个人是不是执行力强,关键就看他是重视“做了”还是重视“做好”;

一个组织抓执行是不是抓住了关键,也看它是不是把管理的重心放到“做好”两个字上。做好必须达到三个标准按时、按质、按量。三者缺一不可。按时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绝不拖延;

按质就是要保证质量,不能偷工减料;

按量就是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量,少一个都不行。

4、干一件成一件。就是办一件事就像一件事,办一件事就成一件事,要么不干、干就干好。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学会弹钢琴,分清轻重缓急。坚持工作任务项目化、责任制、路线图、时间表,构建环环相扣的落实链条,确保落实目标不走样,完成任务无折扣,一件一件抓落实。

5、方方面面圆满。圆满是对一个优秀执行者的最高要求。所谓圆满,就是不仅要做成一件事,还要把事情做得无懈可击,处处无可挑剔,方方面面叫好。要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态度,对工作追求精益求精、好上加好。

6、问题导向。马克思说“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党员干部必须把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基本要求,增强执行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要经常反思、扪心自问是否还有工作需要开展是否还有问题没有督察整改只有“一日三省吾身”,才能“知不足而后进”、“防患于未然”。

(四)抓落实提升执行力必须发挥中层主要负责人的标杆作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执行力是检验领导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试金石,领导带头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更多的机会干事,有更大、更好的舞台表现自己的才干。领导干部的标杆作用体现在一是勇于争先。要在思想上争先,目标上争先,速度上争先,标准上争先,坚持“不干则已、干则一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先人一步的思想观念,高人一筹的胆略气魄,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深入一线。要认真分析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仔细对照先进找差距,把发展的压力变为前进的动力。要亲自抓安全、保稳定、促发展、谈项目,真正做到领导指挥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成效取得在一线。三是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担当,就是要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一个干部的担当、责任,最重要的是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要正确对待失误和挫折。干事难免出错,在荣誉面前不争功、在失误面前不推过,是领导干部应有的觉悟和境界。不能功劳都是自己的,失误都是别人的。只要我们一心为了工作和事业,即使一时遇到一些干扰和非议,但最终会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口碑。

(五)提升执行力必须严明纪律约束

党的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增强执行力的根本保障。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自觉遵守党纪党规,坚持廉洁从政。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必须防止和克服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抓好落实提升执行力,是当前队伍建设最紧迫的任务,更是xx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一项艰苦的基础工作。基础不牢,一切都无从谈起,如果班子队伍不行,别说发展就是稳也稳不住。抓落实提升队伍执行力,需要久久为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做到“四个服从”,进一步强化执行意识,树立抓落实理念,同心同德、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为建设工作安全、生活康顺、生态优美的xx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