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贵州公安八项规定心得体会精选 公安八项规定心得体会2019(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7:41:33 页码:8
贵州公安八项规定心得体会精选 公安八项规定心得体会2019(4篇)
2023-01-11 07:41:33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贵州公安八项规定心得体会精选一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部,距离州府凯里39千米,是全国最大的苗寨。苗寨有1250多户人家,5600多人,苗族占据全寨总人口99%,所以自古就有“千户苗寨”“西江大寨”的美誉。全寨有溪水四条,分别汇人西江。河水自南向北环绕寨脚而过,把寨子一分为二,北面有3个苗寨,南面有4个苗寨。那么西江是什么意思呢?西江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就好像是一座露天博物馆,一篇展现着苗族发展的史诗,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十分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苗族漫长历史和发展的首选之地。淳朴的民风,传承千年的节日以及精致美丽的服饰都是这座博物馆的展品、这首篇章的美丽诗句。

西江苗寨的人们向来十分好客,无论在节日还是平时,有客人来到苗家,主人就会双手捧来一碗碗的米酒,敬给客人,表达自己对于客人的欢迎。要是遇到节日,这礼节就会更加隆重了,每到苗节的时候,每家每户就会做上甜酒、煮冻鱼来款待客人。

都说“花衣银装赛天仙”,西江千户苗寨苗族的服饰也是鲜彩夺目。这里的女青年到节日时就会盛装打扮一番,她们头戴银花、银梳,包上银围布片,戴银耳环,项上挂着三到四只花纽式银圈,手上戴上三四只银手镯,全身打扮得银光闪闪,十分的漂亮。苗族的服饰通常是大花便衣,在衣服的衣角、衣袖、背带上面绣着花、草、鸟、鱼等图案。因为过去的西江苗族都是穿黑色的长袍、戴黑色的头巾,所以这里服饰又被称为黑苗。

外国人都说中国人十分喜欢过节,西江更是如此,其中以祭鼓节和苗族年最为出名。祭鼓节是黔东南苗族的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大多是十三年一次。他们常常会在八月份选择一个平稳的日子“醒鼓”,就是把上一次祭鼓节使用的一对祖鼓唤醒。唤醒的方法通常是到藏鼓洞,把放在鼓楼里面又或者把鼓放到新鼓主的村子里。之后再经过造新鼓、摒旧鼓等一系列的活动,最后把鼓放回藏鼓洞里面封存,从此就不准使用了,整个祭鼓节大约要花费10多天。据说要是遇到了猪年,那祭鼓节和苗节就可以一起过了。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走进苗寨去体会这里独有的风景。

各位游客朋友,进入苗寨首先映人眼帘的就是我们眼前的特有民居——吊脚楼了。西江的村寨所在的地方大多都是靠山面水,所以在建造房子的时候通常会利用山倾斜度较大或者是山谷靠近水的那一面,房子前面的半部分会临空悬出,最后就形成了我们眼前这些玲球起伏的吊脚楼了。我们可以看到吊脚楼的建筑大多是用木材建造的,整个建筑没有使用一钉一铆,全都是用榫卯连接的,所以吊脚楼的建筑工艺十分巧妙。这里的建筑风格也是十分具有特色,要是从我们的苗寨观景台俯瞰,只见那吊脚楼层层叠叠,呈现出金字塔的形状,十分壮观。大家可以来猜猜这个吊脚楼下层是干什么用的呢?没错,就是用来关牲口或用来堆放物品的。同时这里还起到通风、防潮的作用。

游客朋友们,我们可以看到在吊脚楼的四周都有靠椅,这就是当地有名的美人靠。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女子不能抛头露面,所以古时候的闺中的女孩子不能轻易下楼外出,只能倚靠在天井四周的椅子上,遥望外面的世界[因为这个原因就把这个靠椅称为“美人靠”。美人靠是一种下设条弃,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为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所以又把它称为鹅颈椅。那么现在的美人椅主要就是用来乘凉、观景和休息用的了。

游客朋友们,除了吊脚楼,风雨桥也是西江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风雨桥也叫作花桥,主要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因为为行人起到了一个遮风避雨的作用,所以就把它称为风雨桥。风雨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一共分为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下部主要就是桥墩,中部是桥面,上面的就是桥面廊亭。传统的风雨桥和吊脚楼一样没有用一根铁钉,都是采用榫卯技术连接整体的。我们可以看到风雨桥上面修建了很多层的塔、一亭,每一层都有檐角翘起来绘凤雕龙;在塔顶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宝葫芦、千纸鹤等吉祥物,十分精致。

现在的西江苗寨一共有七座风雨桥,他们在原来木质的基础上还采用水泥和木材混合的结构,大大增强了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能力。

现在请各位游客朋友就在这风雨桥休息一会儿,我们再到下一处景点。

有关贵州公安八项规定心得体会精选二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凉都--六盘水参观游览,我是你们此行的导游小王,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开启本次的怡人之旅--品味中国凉都六盘水,中国凉都六盘水导游词。

六盘水因气候独特,夏季气温适宜,平均温度19.7℃,且具有凉爽、舒适、清新、滋润、紫外

线辐射适中的特点,20xx年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命名的城市。它位于贵州西部,是乌蒙腹地连接川、滇、黔、桂接合部的城市,因而有四省立交之称。19℃的夏天,360的激情-完美地诠释了这里的凉爽与热情。这里是一个神奇壮美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充满活力色彩的城市,这里是一个有着多彩民族风韵的乐土。

都说我们六盘水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现在就由我小王带领大家走进我们的三线建设博物馆吧。1966年彭德怀在此担任总指挥指导三线建设,六盘水市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纪念三线建设取得的伟大成绩,我们便建设了国内唯一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一批重要的历史文献、图片,并通过微缩场景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这便留住了历史的记忆、弘扬了三线精神。

好啦!饱完了我们的眼福,接下来就让我小王带大家饱饱口福吧。出了博物馆我们刚好就可以沿着老城的街道,尽情的品尝色香味俱全的本地特色小吃--老城烙锅和水城羊肉粉。

饱了口福,接着就我们一起沿着时间的索道领略一下四季的六盘水吧!

春季的六盘水,无论是在玉舍国家森林公园,还是盘县火铺、野鸡坪,或是在号称贵州屋脊的韭菜坪等地,您都可以尽情观赏满山杜鹃的浩瀚,随处可见杜鹃映日、杜鹃花廊、杜鹃树王、林间草场、山间涌泉等迷人风景,繁似锦,艳如枫,蕊绽多娇别具容。血染千山情胜火,丹心点点照苍穹。

夏日的阳光照射着乌蒙铁塔,来到人民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主题雕塑乌蒙铁塔。塔身高29.006米,是按照贵州最高峰韭菜坪的高度缩小一百倍设计建成,象征着贵州之巅。塔身由黝黑的104块铸铁镶嵌而成,象征着钢城和煤海,在铁塔塔身四面,分别用真、草、隶、篆四体书法环刻着凉都赋,记载了凉都六盘水的发展和变迁,并成为六盘水市标志性的建筑物。浏览过历史的变迁,来体验一下湿地公园的清凉吧,明湖湿地公园是第八届贵州省旅发大会的主会场,也是贵州省第一个获得正式授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青山绿水间,一千多米的飘带彩虹桥摇曳于湖面之上,诠释着水舞钢城的设计理念,给人悠闲浪漫的感觉。

夏秋的凉爽与激情退去,冬季的快乐不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尽情的体验一下雪上运动。这里有贵州唯一的高山滑雪场,在全国200多个滑雪场中纬度最低,滑雪场总面积3万平方米,雪道长达500米,可同时接待600人,每年从年初降雪开放至3月9日左右,来此体验滑雪的旅客络绎不绝,隔着老远您就可以听到滑雪场内不断的欢声笑语。

在中国凉都六盘水,喀斯特地质文化、古人类文化、工业文化、六枝梭嘎的长角苗文化为代表的民族和民间文化相互辉映,古夜郎遗址、盘县大洞、丹霞山佛教、乌蒙大草原等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镶嵌在乌蒙大地,而中国凉都六盘水正盛满它的清凉,等待着我们共同的探索与发现,希望这次旅行给各位团友留下美好的回忆!

有关贵州公安八项规定心得体会精选三

各位来宾,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马岭河峡谷景区两个入口中的一个,这个地方叫“打柴窝”,是一个原生态的地名,没有任何改动。可能是因为这里曾经山林茂盛,是我们兴义人砍伐柴禾的地方。通过前面这个隧道,我们就可以一览马岭河峡谷的庐山真面目了。

现在隧道里面展示的是峡谷不同季节的图片。包含了瀑布群流,岩页壁挂,以及马岭河峡谷的另外两个重要组成景区万峰林及万峰湖,还有就是我们兴义出土的贵州龙化石,在1957年7月,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先生在兴义顶效镇绿荫村考察时在发现了距今大约2.4亿年的贵州龙,它的出现让兴义得名了“龙的故乡”,也印证了兴义的地质属于三叠纪海相地层,这也说明,在2.4亿年前我们整个兴义都处于古地中海的汪洋大海之中。

通过刚才的百米画廊,现在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马岭河峡谷的核心景区——天星画廊,全长1.7公里。

在进入峡谷之前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马岭河的游道都是按照黔西南州现存的明代古驿道规格建成,大部分是沿袭秦朝的“五尺道”,因此都比较狭窄,但这在当时可是官道,起码要是像你们这样的领导干部才能走咧。大家行走时注意安全,二、由于峡谷的瀑布分布范围较广,飞扬的流水从悬崖顶部直接流下,游道都比较湿滑,请大家要注意脚下,千万别摔倒了,所谓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在最佳拍摄点××会提醒大家拍照的,三、我们的天星画廊从这儿下500多级楼梯然后游览到另一个出口出去,是不走回头路的。因此,大家紧跟我的步伐听我的讲解。

现在我们是在一个天然的大氧吧里面行走,峡谷植被丰富,一年四季常青,有很多种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大家可要多多的呼吸新鲜空气了。一路走下来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一个休息平台了,叫做大白岩,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石头就是三叠纪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了,它的断层结构非常明显,都可以清晰的看到有流水冲刷的痕迹。6500万前,地壳急剧抬升,使已经形成的地下暗河迅速下切,顶部陷落,造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两壁河谷地裂的景象。

我想大家已经注意到对岸那些一片一片的是什么了?是土,是石头?不是,那些是我们马岭河峡谷特有的岩页壁挂,面积有30万平方米,分布在峡谷的两岸。它们一层层,一叠叠,一蓬蓬的附挂在峭壁上,有的像灵芝,有的像木耳,有的像雄鹰展翅,有的像荷叶伸展,我想在大家心里一定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过最美的是在一片片暗红色的岩页上长着丝丝青草,红中透绿,加上崖上流水,一遇到阳光照射,彩虹满壁,整个就是一幅色彩绚丽的巨型油画,天星画廊的由来我想现在在大家心中已经有一个答案了吧!估计大家都很想知道这些壁挂是怎样形成的吧?呵呵,就让××告诉大家了。岩页壁挂的学名是钙华,我们都知道兴义被称为喀斯特王国,马岭河两岸地处岩溶地区,峡谷瀑布和河水中含的碳酸钙比重很大,在跌落的过程中迅速释放出二氧化碳,而峡谷两岸的植被是非常茂盛的,这些碳酸钙就吸附在崖壁上、植物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堆积再堆积,钙华就形成了。这些钙华在峭壁上牢牢粘合,全都是象帽檐一样的结构,因为植物的向光性决定了植物要向上向外生长,而碳酸钙却受重力影响要向下垂坠,在这两个作用力的影响下,钙华就形成了帽檐的形状。

我们再往前,看到了这些倒着生长的竹子了吗?它叫做镰细竹。它是悬竹的一种,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向下生长,永远都只有小手指那么粗,韧性非常强,据说只有在马岭河才有这种植物呢!它对土壤,水分的的要求都比较高。另外在两岸的土壤里还有一些珍稀的兰科植物呢!还有一些珍贵的药材,像三尖杉治疗白血病,青腾香治疗胃病,它们都分散在峡谷两岸的陡壁上,就看我们识不识货了。

这里我们听见很大的水声了吧?眼前展示的就是峡谷的瀑布竞流了,这里可是最佳拍摄点。在全长74多公里的峡谷两岸有100多条瀑布,在天星画廊这1.7公里的河流两岸就有13条瀑布。兴义独特的高原地形以及独特的向斜舒展结构有利于大汽的积水,两岸又有众多的支流,三叠纪的石灰岩断层明显缝隙较大也有利于形成飞泉及飞瀑,这样在主体河流冲刷的过程中,两岸支流速度滞后,就形成了众多的瀑布坠落于深谷之中,在我们前方看到的瀑布竞流景观就由8条瀑布组合而成,最大的一条叫做万马奔腾,高112米,宽4米,声势浩大,气势磅礴。最小的这条形像一缕轻烟,飘渺如下的叫做柔女轻纱瀑。

在峡谷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在瀑布彩虹的时候了,整个一片人间仙境,难怪著名诗人张克到这儿游览后大发感慨,“珍珠满壁,瀑布满沟”。当然看到彩虹的地方不仅在这里,只要有瀑布的地方经过阳光折射就会看到,希望今天我们也能够感受这一奇观。

这个地方也是马岭河峡谷的最佳拍摄点,这座吊桥是在峡谷中缝的,它叫彩虹桥。在桥上我们能够看到峡谷深深的裂缝,还可以欣赏两岸的瀑布群。可以一目十瀑呢!我们的很多宣传照片也是在桥上拍摄的,在桥上拍照注意安全,不要摇晃。我们抬头就看到了峡谷大桥,高168米,跨度110米,通过它到贵阳、到广西。对面一条路是峡谷的东栈道,因为里面很多的溶洞和水帘洞,比较湿滑。因此命名为探险游道,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去探探险,去过一把勇士的瘾!

一路走过来大家都很辛苦了,马上我们就到一个很大的休息厅了,这里就是海狮迎宾厅了,大家看这3只形似海狮的钟乳石了吗?很神奇吧?这个厅就是马岭河在燕山运动时分裂的一个山崖,从这儿也看得出当时马岭河在三叠纪时期亚洲版块和欧洲板块碰撞后,硬生生拉出的一条裂缝。我们抬头往上看还能看到一线天沟呢,那么在大桥上往下看就是天沟地缝了。

走过这里就走了峡谷的一半路程了,前面这条瀑布是五叠彩瀑,层层叠叠的非常有造型。现在我们走的这一段是峡谷中最宽阔的地段了,感觉豁然开朗了许多,大家可以悠闲一些了。前面是峡谷中一条比较大的瀑布----黄龙飞天瀑布,它是呈斜坡状的,高74米,最宽的时候是21米,大家抬头,待会儿我们还得从瀑布的肚子里穿过呢!瀑水很大,因此大家一定要快、准、狠的走过去,千万注意安全。

转眼间我们已经走到雨洒芭蕉长亭了,大家看看前面那块大石头,它是一个崩塌体,就是峡谷形成裂缝时跌落的大萤石。前面这条瀑布是天星画廊里面唯一的一条泉水瀑布,它一年四季常青,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可以直接饮用,右边这条就是雨洒芭蕉瀑布了,也是一条送客瀑了。

正是这举世罕见地缝,十分利于开展漂流探奇和观光活动,被誉为“天下第一缝,西南第一漂”。1998年,首届中国国际皮划艇漂流赛就曾在这里举行。漂流马岭河算是最难忘的探险了,也是我们兴义的一项特色旅游项目。兴义是贵州省第一个开展旅游漂流的景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了自己的专业船队,97年成功举办了国际皮划艇锦标赛,吸引了十多个国家的专业选手到此竞流,后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为国家激流皮划艇训练基地,西南第一漂由此而来。漂流可分三段,上段清水河到马岭镇,全长26公里,以原生态景观为主,被称为生态观光型漂流,中段马岭至天星画廊,全长16公里,落差小险滩少,被誉为娱乐休闲型漂流,下段漂22公里,由天星画廊至赵家渡,途径四个大险滩,二十多个小险滩,三十多个潭,总落差88米,号称惊险刺激型漂流,这里的漂流一年四季,老少皆宜!最后,我们就要乘坐峡谷垂直观光电梯了。观光电梯高73.12米,乘到顶点用时44秒。在电梯里,还可以透过玻璃再次领略我们的峡谷奇观。

天星画廊游览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在欣赏美景后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

有关贵州公安八项规定心得体会精选四

好啦,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四洞沟景区的大门口。四洞沟景区于1990年正式对外开放,20_年9月被百龙旅游集团托管经营。请大家抬起头来,我们的面前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门楼,上书“四洞仙境”四个大字,这是著名的书法家、全国政协副主席赴朴初老先生生前来四洞沟观光游览后留下来的墨宝,意思是说四洞沟景区内峡谷幽深、沟壑纵横、满山滴翠、飞泉成瀑,宛若一处美妙的仙境。

来到赤水之后,大家心里肯定在纳闷,赤水怎么这么多“洞”呀?实际上,在贵州黔北地区,“洞”是古汉语的遗留用语,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工具书《说文解字》上解释说:“洞者,疾流也!”从这里可以看出,“洞”并不是指山洞或溶洞,在当地人的口语中,“洞”就是指瀑布之激流,“一帘瀑布”就是“一洞”。那么我们四洞沟景区就是一条由四个大的梯级瀑布组成的幽深峡谷,总长4.5公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壮观的瀑布,还可以欣赏翠竹、绿树、繁花、桫椤和缓缓流淌的小溪以及千姿百态的丹霞奇石。请大家来到四洞沟景区的导游图前来,图上清晰地标示了我们今天所要欣赏的四个梯级瀑布:水帘洞、月亮潭、飞蛙崖、白龙潭。等一会儿我们便从这个大门进去,沿着溪流两岸的游道,忽左忽右,宛如当年的红军四渡赤水一样,不时地跨过闵溪,溯溪而上,去欣赏四洞沟的美丽景色,约需4个小时的时间。

【天恩桥】在验票口的前方,溪流之中,显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进入景区的第一个景点:天恩桥。您看,两座巨型石板桥横卧溪流之上,恍若上天所赐,专为大家的到来而精心铺设的一样,故名天恩桥。实际上,天恩桥的每块石板均重达5吨以上,修建于160多年前,耗费了当地老百姓300多个工时。

【过验票口】经过验票口后,我们就完完全全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啦。这条淙淙流淌的小溪名叫闵溪,溪水清澈干净,溪底丹霞岩石泛发红光,溪旁河柳丛生,挨挨挤挤,游道两旁篁竹比比皆是,构成一个恬淡的世外桃源,所以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中外游客称四洞沟景区为“万竹之园”、“没有败笔的景区”,从而使四洞沟景区获得了“小家碧玉”的美誉。今天,我们就要亲手去撩开“小家碧玉”那迷人的面纱。

【发电房】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排房子,大家猜一猜,这排房子除了居住外,原来还有什么用途?(略为停顿)大家没有猜到吧,这曾是四洞村的发电房,修建于1963年,当时造价仅1万余元,发电量只有几个千瓦,不够村子里的照明用电,后来虽然更换了一台20千瓦的发电机,但终因发电量太小而旅游业已蓬勃地发展起来了,所以被淘汰了,这栋房子也变成了居民用房,等会儿往前走几步您就能看到已被废弃不用的引水坝在无形中变成了闵溪汛期来临时减缓洪水冲击力的阻力坝,又在为新的造福人类的事业默默地奉献着。

【擦耳岩、猴跳石】我们前进方向的右边有一块石头,名叫擦耳岩,虽然我们今天所走的游道已十分地宽敞,但在旅游开发之前,这里地势险峻,却又是当地村民进出的必经之道,所以每每经过只能擦耳而行。从擦耳岩的位置往溪流中望过去,溪流中几块巨石随意摆放,不成规则。据当地老百姓相传,有一年,道教鼻祖张三丰带着一箱宝物准备去给东海龙王祝寿,当他走到四洞沟时,因迷恋沟中美景耽误了时辰。鸡叫了三遍之后,张三丰还没有起身赶路的念头,致使装着宝物的巨箱不劈自开,但见箱盖、箱体四散五裂,片刻之间便化为红色巨石横卧溪流之中,令张三丰懊恼不已。年长日久,这几块巨石便成了我们面前的这幅模样,因经常有猴子在这些巨石上跳来跳去,故曰猴跳石。

【轿亭】顾名思义,轿亭就是轿夫营运的“车站”。这些轿夫全部是四洞沟土生土长的苗家汉子,其轿子又叫滑竿,全部就地取材,加工而成,两根竹竿架上一把软竹躺椅,人躺在上面,可以尽情地悠哉悠哉。因四洞沟景区由四个瀑布即四洞组成,而每个洞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所以从轿亭开始,坐滑竿的话,其政府指导价是每洞20元,最低优惠价是每洞10元;不过,我们团队中重量级的人物坐轿的话,那就得付重量级的钱,给多少就看您自己的啦。

【竹笋、竹荪】赤水市位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接之处,年均气温17℃,降水量1200—1300毫米,生态植被良好,气候四季宜人,是竹子的理想生存地。您看游道两旁,竹子成片成林,蔚为壮观。大家都知道,春天是万物生长发芽的季节,也是竹笋拱土而出的时节,但是在赤水市任何一个地方,竹子都是在夏秋季节发芽成笋,拔节生长,持续时间长达6个多月,您说奇怪不奇怪?!而且在竹林中还生长着一种特别名贵的食物:竹荪。这个“荪”是由“草”头和“孙”字组成的,是一种叫隐花菌的菌类植物,属担子菌纲、鬼笔科。当枯死的竹竿和飘落的竹叶腐烂变霉以后,在一定的气候、土壤、阳光等条件下,加上强烈的温差变化,年长日久便生长出竹荪这种名贵的滋补食品。远在古代,竹荪便作为贡品进贡皇帝,被誉为“京果之王”,如今钓鱼台国宴也经常以竹荪烹制佳肴接待国际贵宾。从清朝中期至解放前,四洞沟等地出产的竹荪价格最高时竟与黄金等价,一家三口的农户只要采到四两到半斤的竹荪便可保证全家人一年都不干活,也不愁吃穿。竹荪生长在哪里,哪里就充盈着散逸的清淡幽香,将其晒干后,这种幽香更加芬芳,泌人心脾。竹荪质地细腻,味道鲜美,清脆爽口,煮汤时加一点竹荪,不但可以调味,而且还可以防腐,几天内不会变味,因此它具有色、香、味三绝的特点。竹荪的蛋白质含量达到30—40%,含有人体必需的19种氨基酸、赖氨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不仅对高血压、支气管炎、风湿病有特殊疗效,而且对胆固醇、脂肪过厚等病症也有明显疗效,同时,对人体肝脏益处多多,具有治癌防癌的作用。

【树抱石】在游道的右上方,一堵石壁之上赫然生长着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强劲有力的根茎紧紧地缠住石壁,我们叫它树抱石。这是一棵榕树,属大叶科,因果实和树皮皆成黄色,所以又名黄果树。传说古时候,赤水河两岸有一户姓黄的人家和一户姓马的人家因一场纠纷而打起了官司,姓黄的人官司败了以后便倾家荡产,不得不借住在山里的岩洞中生存,死后魂灵转化为一棵树,得名黄果树。但是黄姓人家的后代不甘心,又层层上告,终于转败为赢,逼得姓马的人也只有远逃深山,连衣服都没有穿的,死后魂灵转化而成的树也是没有树皮,赤条条的,得名马林光树。目睹紧抱着石头的榕树根须,品味着黄马两姓人家的争斗,我们明白:和气是多么地可贵,和为贵啊!为人处世,行事做人,都应以和善为本,而不应争强好胜。

【双船石】请大家随着我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在溪中,两块巨型的丹霞石并排顺溪而卧,仿佛两条渔船沿溪而下,直奔赤水河,入长江而去。清朝一位本土佚名诗人赋诗曰:南天门下石双船,并列停靠水让关;若有仙人亲驾驭,长江水里都循环。现在我们已经欣赏到了双船并行的雄姿,那么诗中的“南天门”又在哪儿呢?我们慢慢往前走,去找南天门吧。

【神龟石、撑腰岩】前进方向的右边大山中伸出一块巨石,远观如一只巨大的乌龟从大山中伸出它的头部,因其巨大,恐修道成仙,故名神龟石。在神龟石的下方自然形成一个岩罩,岩罩有一个充满阳刚气息的名字,叫撑腰岩。我们大家可以找来细竹竿或枯枝折弯后撑在岩罩之中,凡有“腰酸背痛腿抽筋”的朋友,只要您诚心地在撑腰岩中撑上一根棍子或竹竿,包您回家以后“腰不酸背不痛腿也不抽筋”了。

【南天门】站在撑腰岩前,朝对面大山望去,但见一堵巨大的石壁矗立在远方,石壁上自然形成一幅规模宏大的天宫宫殿图,右下方便是通往仙境的南天门,当地曾有俗语“跨过渡仙桥,爬上天堂岩,穿越南天门,便可到达神仙宫殿。”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已经到了仙境中很久了,因为渡仙桥在景区的外面。(如若天气不太晴朗,能见度低,就要求客人展开想象力充分地想象南天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