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计量经济学实习心得体会如何写 计量经济学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8:48:58 页码:9
计量经济学实习心得体会如何写 计量经济学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3篇)
2023-01-11 08:48:58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计量经济学实习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本文分析了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重数学推导,轻经济直觉,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等问题;然后分析计量经济学开放性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计量经济学开放性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方式。

实践教学;计量经济学;开放性

计量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高校经济类本科生三门核心理论课程,是现代经济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也在实证研究中被大量应用,因而在经济学界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计量经济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计量经济学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和经济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计量经济学的确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既要注重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基本方法和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又要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基本方法与理论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基础,并且需要利用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计量经济学就成了经济类本科生最头疼的一门课程,形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同时并存的局面[1]。在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数学推导,轻经济直觉

计量经济学所使用的经典教材大多是从国外引进,国外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内容比较复杂高深,对于一般本科生而言有较大难度。近年来,国内经济学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多本计量经济学教材,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推导需要运用大量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因而,绝大多数的计量经济学教材都侧重于数学推导,缺乏简明而实用的经济学案例,使学生望而却步;一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过于强调公式的推导和证明,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时觉得像是一门数学课,从而望而生畏,且感觉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后又不能解决多少实际的经济问题,颠倒了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学科属性[2]。我国大多数院校的经管类专业本科生是文理兼收的,文科生源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因此,他们普遍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度较大。

2、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

计量经济的实证分析应该包括经济问题的提出、理论模型的建构、参数的估计与检验、理论模型的经济解释等。在各层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中,都比较强调计量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对如何从经济现象中提出经济问题,如何应用计量理论模型来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却很少讨论,学生在这些方面接受的训练也很不够,许多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达不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3、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学校相关硬件建设落后等原因,许多学校都没有开展实践教学,教师主要讲授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推导,经济软件的实际操作训练仍然是薄弱环节,学生学了不少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但还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在实际中运用它,不知道如何提出经济问题,不知道如何进行经济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计量经济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与综合性都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既具有较强的经济理论知识,又具有良好的统计学与数学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已不适应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性质要求进行开放式实践教学,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并借助计算机,从定量角度来分析经济现象与经济规律的学科,势必对实践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开放性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开放性实践教学,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主动寻求者,这对于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进行计量经济学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

1、开放性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开放性实践教学不仅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书本知识,加深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3]。开放性实践教学倡导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推广个性化培养与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开放性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运用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基本要求,并能够较熟练使用eviews与stata等计量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模型参数的估计与检验,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开放性实践教学内容的调整与选择

从培养经济学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需要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加以适当地选择与调整,就必须以计量经济分析软件为工具,以经济理论教学为基础,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结合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学习的特点,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案例库,针对开放性实践教学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结合专业特点展开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编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教材,教材内容实用即可,改变现行教材的呈现方式,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让学生在使用计量经济学的过程中学习它[4]。以问题为导向,将课程内容项目化,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设定计量模型并对参数进行估计与检验,通过项目的进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沟通合作能力,同时还能够兼顾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逐步构建使学生受益的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

3、开放性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方式

开放性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如何评价,在实际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开放性实践教学的不同环节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开放性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开放性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根据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撰写实践报告或研究论文等,综合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给出相应的实践教学成绩,采用这种方式考核评价学生,不容易作弊,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以此作为优先推荐评审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的条件。

在传统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大多处于知识被动接受状态,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把课余时间用于研究性、探索性与创新性学习和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开放式实践教学,激励学生进行应用性和创新性研究,参加各类应用技能竞赛,并解决相关实际经济问题;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对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进行宣讲,并接受老师与同学的提问,这种考核评价方式有助于考查学生对计量理论与方法的理解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师应不断探索计量经济学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以开放性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是广大经济学教师所应共同思考的问题。希望通过以上的几点建议,能够对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到达提升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1]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哲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0(2):69-83.

[2]阳玉香,谭忠真,莫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0,94(20):212-213.

[3]鲁嘉华,成琼,张燕。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促进机制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72-175.

[4]陈国平,张勇。实践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4(44):12-14.

推荐计量经济学实习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yt)。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比较多,根据其影响因素的大小和资料的可比以及预测模型的要求等方面原因,本文选取以下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x1t)、财政支出总量(x2t)、固定资产投资总量(x3t)、上期国内生产总值(x4t)、出口额(x5t)等。在这些指进标中,储蓄能够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但是过多的储蓄也会减缓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出有利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因素;上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多少对下期国内生产总值有必须的影响;进出口额能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因此,上述解释变量的选取贴合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透过散点图发现,被解释变量yt跟解释变量x1t、x2t、x3t、x4t、x5t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于是得到模型的理论方程:

yt=β0+β1x1t+β2x2t+β3x3t+β4x4t+β5x5t+чtt=1980、……、2001

1.模型的参数估计

对于理论模型运用ols进行参数估计,再用eviews

软件进行运算,得到的结果如下:

yt=-273.74-0.66x1t-0.34x2t+0.96x3t+1.00x4t+0.62x5t

(-0.34)(-6.31)(-0.95)(6.00)(13.60)(6.55)

r2=0.999681,d.w=1.7047,f=10039.38

2.模型的检验

(1)经济好处检验

从上面模型能够看出β2《0,这证明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反而减少,这是不贴合实际的,因此不能透过经济好处检验,把此变量剔除。剔除变量后,再用ols法进行参数估计,所得结果如下:

yt=-937.46-0.74x1t+0.94x3t+1.03x4t+0.59x5t

(-2.52)(-12.14)(5.94)(16.37)(6.60)

r2=0.999663,d.w=1.606115,f=12617.16

(2)统计检验

上面的参数暂时透过了经济好处检验,再进行统计检验。取α=0.05,

n=22,k=4,查t分布表及f分布表,得到临界值:

t0.025(17)=2.11f0.05(4,17)=2.96

能够看到,所有变量都透过了显著性检验,拟合优度十分高,方程的显著性也十分好。所以该模型透过了经济好处检验和统计检验。

(3)计量经济学检验

首先进行异方差检验:用eviews软件进行white检验结果为:

由上述结果可知,tr2=2.76《×20.05(27)=40.1,所以结论是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然后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先用d-w检验法进行检验,现已知dw=1.606,若给定α=0.05,查附表知,dl=0.96,du=1.80。因为,dl《dw《du所以不能确定是否自相关。那么采用gb检验法进行检验,用eviews软件进行gb检验结果为:可知lm=tr2=0.75《×20.05(1)=3.84,所以该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然后用eviews软件输出模型的残差散点图:

可知不存在序列相关。模型拟合的比较好。

(一)模型的预测

透过〈〈中国统计年鉴2005〉〉可知,2005年的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是141050.9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88604亿元,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36515亿元,进出口额116494.16亿元。把它们代入模型我们能够得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值为187314.57亿元,而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82321亿元,误差为-4993.57亿元,相对误差仅为2.7%。所以该模型能比较好地解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变化状况,能够用于经济预测与分析。

(二)模型的经济解释

1.全国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从式中β1〈0能够看出全国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成负向关系。这证明随着全国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的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从公式中能够看到当全国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增加10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就减少74亿元。这再一次证实了储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储蓄总额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虽然国家采取了一些财政货币政策以扩大消费需求,但效果却不太明显。

2.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从式中β3〉0能够看出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成正向关系。当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加10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就增加94亿元。

3.上期国内生产总值与本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从式中β4〉0能够看出,上期国内生产总值与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成正向关系。当上期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00亿元时,本期国内生产总值就增加103亿元。这主要显示了一种经济发展的惯性。

4.进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从式中β5〉0能够看出,进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成正向的关系,进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成正向的关系%当进出口总额增加10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就增加59亿元。根据这种关系,我国目前应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对外开放和进一步开展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促使经济发展。

推荐计量经济学实习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目前,大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的考核方式还是比较陈旧的,灵活性也不强。有的高校完全依据期末考试成绩,而有的高校则是期末考试成绩加一定占比的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的给出主要是以学生的到课情况、课堂表现和平时的课堂、课后作业为主。这样的考核方式只是简单考核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和计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更不能体现计量经济学实践性强和工具性强的特点。计量经济学应该注重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靠短时间临考前的死记硬背蒙混过关,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计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为了突出本学科的特点及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其课程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建设成为一门真正的经济学课程。因此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真正实现经济理论、数学、统计学的结合,教学内容应涵盖模型设定、数据诊断、模型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全过程。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应该包含如何设定计量经济学模型、如何分析和诊断数据,这应成为课程教学内容创新的主要方向。具体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

①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和层次划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不同教学层次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形成具有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教研室需要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层次划分进行反复讨论和界定,比如对于本科层次尤其是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要做到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的原则;而对于研究生层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要做到重探索、重科研、重理论的原则。

②紧跟学科的前沿发展,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计量经济学学科本身在不断发展,除了一些经典的著作,国外一些新教材不断涌现。国内高校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也要紧跟国际上的新发展,注重教学内容及教材上的适时更新。

2、实验教学的进一步重视深化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即为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法指引和工具支持。针对目前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弱的情况,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首先是强化基础性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要保证实验教学的课时,不能因为理论教学内容的博大精深有失偏颇,然后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精选实验项目,先是教师的演示讲解,而后是学生观摩学习,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项目的所有操作流程,教师则从旁予以适时纠偏,从而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其次是大力开展探索性实验教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是指教师结合不同专业学生自身专业理论特点,引导学生借助于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对本专业的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自行设计实验项目并以课题申报形式组团完成项目研究的全过程。比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国际贸易相关数据深入探讨某一问题。通过基础性和探索性实验教学双管齐下,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解,掌握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以达到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3、建立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方面,意识到传统考核方式的缺点,为了达到培养新世纪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考虑建立了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首先,传统的考试方式仍是基础,比如期末实行闭卷考试,还可以借鉴一些高校的做法,除期末考试外,期中也实行闭卷考试,重点考察学生在修完计量经济学课程后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及基本计量经济学建模理念的应用,试题设计上应突出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性和实际经济问题的解决性,约占30%;第二,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到课率、课堂参与度、案例研讨及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约占30%;第三,课题形式的实验课考核,包括实验的过程质量、实验报告的质量和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约占40%。实验课考核的其中一个环节以课题申报形式下达,学生组团申报,要求参与率百分百,同时为了防止在团队合作完成课题上搭便车现象,除了加强过程监督外,要求组内每个成员陈述自己在课题中的角色及具体的工作,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所做的具体工作给出相应的权重比例,多做多得分,少做少得分。积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优秀人才,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而计量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倡导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培养优秀的计量经济学人才应尽的义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