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思政研讨展示学习心得体会范本 思政汇报展心得体会(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9:27:49 页码:10
思政研讨展示学习心得体会范本 思政汇报展心得体会(9篇)
2023-01-11 09:27:49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思政研讨展示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一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

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解决好培养什么

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质量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 ,现特制定东孟小学“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

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和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

政治工作规律, 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 进课堂、

进头脑,构建“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

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健全领导机构,打牢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基础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东孟小学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

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及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小组成员。

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文东

副组长: 杨春丽 袁士海 樊仕杰 孙建国 杨涛

成 员:白立刚 庞秀杰 韩广占 王丽梅 白洪生 季卫海 樊雅俊 阮亚楠

三、目地任务

按照“循序渐进、科学有序、协调兼顾、突出实效”的方向,着力构建具

有宝坻特色的“课程建设一体化、育人载体一体化、资源共享一体化、线上线

下一体化、统筹指导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体系,不断增强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努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

思政”育人格局。

四、全面开展思政课建设情况调研

紧紧围绕提高思政课建设质量这一工作目标,聚焦增强小学生获得感这一

核心指标,突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效果等关键环节,深

入思政课堂、深入师生,精准查找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

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

1. 深入开展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三级调研督查。从九月上旬开始,一

是由我校校长、 党委负责人等同志组成调研组, 围绕我校思政课建设体制机制,

以及教学体系、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内容,开展专项调研督查。二是深入开展

对我校思政课建设情况调研;发现短板不足,总结经验做法,研究问题解决方

案。三是要重点围绕队伍建设方面的成绩和不足、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方面的情

况等,认真开展一次思政课建设情况梳理自查。

2. 全面开展各年级教研室听课。

建立思政课教学协同联动机制。支持思政课教师积极参加区组建的跨学段

思政课教师教研团队,开展协同备课。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跨学段开展思政课

互听互看、互学互鉴。

3. 组织开展我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 并组织评选我校思政课 “精彩一课”,

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

4. 召开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研讨会,重点研究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建

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五、课外活动一体化

1.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建立一体化共建机制。王卜庄高级学→王卜庄初级中

学→东孟小学→王卜庄幼儿园签约共建工作,签定共建协议。联合推动学段的实践育人、心理育人、社团育人和文化育人。

2. 实践育人。学校在原有的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的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

教育的要求,遵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安全规范原则,整合、新

添一批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基地。东孟小学→第一职专或京津高等院校对接开

展研学旅行和实践活动。

3. 社团育人。加强社团建设,打造我校的特色品牌项目,建立少先队与中

学共青团互通联动机制,与王卜庄初级中学开展品牌活动和文艺作品互访互展。

六、线上线下一体化

网络应用一体化。推动我校“互联网 +思政”融入各个班级,建设一体化网

络应用平台,整合网络教育资源,推动网络应用无缝对接和全覆盖。

七、活动一体化

在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集中组织学生参加富有教育意义的线上线下

活动,举行思政教育公开课、公益广告宣传、传统文化宣讲、优秀学生选树等

教育活动。

八、突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素质

重点围绕提高我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学科素养加强队伍建

设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学识素养深厚、教学科研能力突出、适

应思政课教育教学需要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1. 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积极申报区发布的思政课教学

教改的研究课题,引导教师跨学段联合开展教改研究,进一步推进思政课一体

化改革创新。

2. 确实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研修工作。积极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思政课教

师培训班。

3. 推进我校按规定比例配备思政课教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设

立思政课学科带头人岗位。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兼任思政

课教师。

九、加强监督保障,全面完成质量年各项工作任务

为确保思政课教学质量专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强专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保证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各项工作扎实

推进,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党委负责人担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

制定专项工作 《实施方案》,统筹安排调度指导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各项工作。

2. 切实履行我校落实专项工作主体责任。把思政课教学专项工作纳入学校

年度重点工作,确保我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3. 加强对我校思政课建设情况督导检查。学校成立督导小组加强对我校思

政课建设情况的日常督查,定期组织进行全面督查。

有关思政研讨展示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二

为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有效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提高学校整体思政工作水平,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8〕6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书育人内涵;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强化思政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1.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精心设计课程、认真组织教学,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高效性。

2.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培养,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保障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3.注重改革创新。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拓展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入渠道。

1.理想信念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程内容,教育引导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程始终,从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诚信意识等层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职业素养教育。把职业素养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围绕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等方面,加强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使课程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和养成品行的过程。

5.生态文明教育。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与授课内容有机融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切实增强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以上各元素仅是宏观概括,各课程教师应当根据课程性质、结合课程内容,梳理主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以课程育人为导向,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课程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涵盖人文社会和科学素养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等,守牢校园思想文化阵地。

3.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其育人意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引导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积极主动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课程教学。

4.教材选用。规范教材的选用,将规划教材、优秀教材、特色教材等作为教材选用主体,落实人文科学、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确保教材质量。

5.课程大纲。梳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课程教学大纲中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合理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中,体现在学生考核知识中。

6.教学过程。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教学与育人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7.管理评价。在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重要监测指标,引导所有课程自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

1.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健全工作机构,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2.协同联动。加强教务处、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教师工作处)、学生部(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互相联动,确保“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

3.评价机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

4.经费支持。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有关思政研讨展示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我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尤其是在课程中体现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及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19〕 35 号)等文件要求,按照《湖南工学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行动方案》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一)坚持顶层设计

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

(二)坚持改革创新

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坚持分类指导

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工作。

(一)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

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技能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充分运用学科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有关部门、各学院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示范教师示范带头作用

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示范教师、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开展联谊活动,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提升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措施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

根据不同学科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类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2、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核“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落实程度;在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四)工作安排

1、扎实开展“课程思政”的大讨论和教学设计活动

在全校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大讨论,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进行专题辅导和深入解读,加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及原则的理解,促进教师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各教研室、实验中心召开1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专题研讨会。

各教学单位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活动。按照方案要求,开展1次以上单位教师参加的示范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把脉;以课程组为单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做法,深化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2、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修订2019版课程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充分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列入“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模块中,确保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

3、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推出一批在全校具有引领作用、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本学年度各教学单位遴选1-2门课程思政精品专业课程及课堂教学优秀案例。

4、遴选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进一步完善《湖南工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规范》,严格执行听评课制度,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建立任课教师诚信档案。本学年度各教学单位选树一批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立德的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5、“以赛促教”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结合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竞赛、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及信息化教学竞赛等各类各级教学竞赛,设立课程思政计分要点,考核参赛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能力及效果,达到“以赛促教”目的。

(一)加强组织领导

课程思政工作在湖南工学院思想政治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党委书记任组长,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加强协同联动

加强宣传部、教务处、教评中心、人事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有关思政研讨展示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我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尤其是在课程中体现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及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19〕 35 号)等文件要求,按照《湖南工学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行动方案》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一)坚持顶层设计

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

(二)坚持改革创新

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坚持分类指导

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工作。

(一)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

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技能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充分运用学科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有关部门、各学院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示范教师示范带头作用

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示范教师、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开展联谊活动,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提升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措施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

根据不同学科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类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2、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核“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落实程度;在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四)工作安排

1、扎实开展“课程思政”的大讨论和教学设计活动

在全校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大讨论,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进行专题辅导和深入解读,加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及原则的理解,促进教师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各教研室、实验中心召开1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专题研讨会。

各教学单位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活动。按照方案要求,开展1次以上单位教师参加的示范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把脉;以课程组为单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做法,深化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2、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修订2019版课程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充分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列入“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模块中,确保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

3、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推出一批在全校具有引领作用、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本学年度各教学单位遴选1-2门课程思政精品专业课程及课堂教学优秀案例。

4、遴选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进一步完善《湖南工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规范》,严格执行听评课制度,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建立任课教师诚信档案。本学年度各教学单位选树一批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立德的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5、“以赛促教”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结合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竞赛、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及信息化教学竞赛等各类各级教学竞赛,设立课程思政计分要点,考核参赛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能力及效果,达到“以赛促教”目的。

(一)加强组织领导

课程思政工作在湖南工学院思想政治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党委书记任组长,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加强协同联动

加强宣传部、教务处、教评中心、人事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有关思政研讨展示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五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

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解决好培养什么

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质量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 ,现特制定东孟小学“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

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和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

政治工作规律, 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 进课堂、

进头脑,构建“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

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健全领导机构,打牢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基础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东孟小学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

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及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小组成员。

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文东

副组长: 杨春丽 袁士海 樊仕杰 孙建国 杨涛

成 员:白立刚 庞秀杰 韩广占 王丽梅 白洪生 季卫海 樊雅俊 阮亚楠

三、目地任务

按照“循序渐进、科学有序、协调兼顾、突出实效”的方向,着力构建具

有宝坻特色的“课程建设一体化、育人载体一体化、资源共享一体化、线上线

下一体化、统筹指导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体系,不断增强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努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

思政”育人格局。

四、全面开展思政课建设情况调研

紧紧围绕提高思政课建设质量这一工作目标,聚焦增强小学生获得感这一

核心指标,突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效果等关键环节,深

入思政课堂、深入师生,精准查找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

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

1. 深入开展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三级调研督查。从九月上旬开始,一

是由我校校长、 党委负责人等同志组成调研组, 围绕我校思政课建设体制机制,

以及教学体系、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内容,开展专项调研督查。二是深入开展

对我校思政课建设情况调研;发现短板不足,总结经验做法,研究问题解决方

案。三是要重点围绕队伍建设方面的成绩和不足、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方面的情

况等,认真开展一次思政课建设情况梳理自查。

2. 全面开展各年级教研室听课。

建立思政课教学协同联动机制。支持思政课教师积极参加区组建的跨学段

思政课教师教研团队,开展协同备课。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跨学段开展思政课

互听互看、互学互鉴。

3. 组织开展我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 并组织评选我校思政课 “精彩一课”,

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

4. 召开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研讨会,重点研究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建

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五、课外活动一体化

1.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建立一体化共建机制。王卜庄高级学→王卜庄初级中

学→东孟小学→王卜庄幼儿园签约共建工作,签定共建协议。联合推动学段的实践育人、心理育人、社团育人和文化育人。

2. 实践育人。学校在原有的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的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

教育的要求,遵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安全规范原则,整合、新

添一批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基地。东孟小学→第一职专或京津高等院校对接开

展研学旅行和实践活动。

3. 社团育人。加强社团建设,打造我校的特色品牌项目,建立少先队与中

学共青团互通联动机制,与王卜庄初级中学开展品牌活动和文艺作品互访互展。

六、线上线下一体化

网络应用一体化。推动我校“互联网 +思政”融入各个班级,建设一体化网

络应用平台,整合网络教育资源,推动网络应用无缝对接和全覆盖。

七、活动一体化

在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集中组织学生参加富有教育意义的线上线下

活动,举行思政教育公开课、公益广告宣传、传统文化宣讲、优秀学生选树等

教育活动。

八、突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素质

重点围绕提高我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学科素养加强队伍建

设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学识素养深厚、教学科研能力突出、适

应思政课教育教学需要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1. 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积极申报区发布的思政课教学

教改的研究课题,引导教师跨学段联合开展教改研究,进一步推进思政课一体

化改革创新。

2. 确实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研修工作。积极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思政课教

师培训班。

3. 推进我校按规定比例配备思政课教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设

立思政课学科带头人岗位。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兼任思政

课教师。

九、加强监督保障,全面完成质量年各项工作任务

为确保思政课教学质量专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强专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保证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各项工作扎实

推进,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党委负责人担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

制定专项工作 《实施方案》,统筹安排调度指导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各项工作。

2. 切实履行我校落实专项工作主体责任。把思政课教学专项工作纳入学校

年度重点工作,确保我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3. 加强对我校思政课建设情况督导检查。学校成立督导小组加强对我校思

政课建设情况的日常督查,定期组织进行全面督查。

有关思政研讨展示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六

为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有效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提高学校整体思政工作水平,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8〕6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书育人内涵;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强化思政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1.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精心设计课程、认真组织教学,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高效性。

2.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培养,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保障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3.注重改革创新。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拓展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入渠道。

1.理想信念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程内容,教育引导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程始终,从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诚信意识等层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职业素养教育。把职业素养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围绕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等方面,加强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使课程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和养成品行的过程。

5.生态文明教育。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与授课内容有机融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切实增强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以上各元素仅是宏观概括,各课程教师应当根据课程性质、结合课程内容,梳理主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以课程育人为导向,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课程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涵盖人文社会和科学素养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等,守牢校园思想文化阵地。

3.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其育人意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引导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积极主动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课程教学。

4.教材选用。规范教材的选用,将规划教材、优秀教材、特色教材等作为教材选用主体,落实人文科学、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确保教材质量。

5.课程大纲。梳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课程教学大纲中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合理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中,体现在学生考核知识中。

6.教学过程。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教学与育人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7.管理评价。在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重要监测指标,引导所有课程自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

1.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健全工作机构,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2.协同联动。加强教务处、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教师工作处)、学生部(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互相联动,确保“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

3.评价机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

4.经费支持。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有关思政研讨展示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七

为深入贯彻和落实《xxxx落实〈xxx深化基础教育 改革行动实施方案》和《xxxx关于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教师思想素质,维护人民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准则,协助学校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自身实际,特制定本期学校思政工作方案。

在全校师生的配合下,学校的思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转变,大多数学生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较强的学习积极性,极少部分学生的思想意识较差,行为极为不规范,这部分学生是本期思政工作的重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工作入手,重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积极创建改造学习环境,重抓班风、学风、校风,进一步提高思政工作实效,为祖国培养品学兼优的新一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加强教师思想建设,切实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正确的工作观念。

2. 狠抓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切实转变学生乱扔乱丢、乱倒乱吐、乱涂乱划的不良行为;狠抓学生文明礼仪,切实转变学生粗话脏话、假话空话、行为粗野、举止恶劣等不文明的行为习惯;狠抓学生思想教育,切实转变学生集体观念淡薄、感恩意识淡薄、和谐相处意识淡薄、尊老爱幼意识淡薄,诚信意识淡薄、守法意识淡薄等不良行为。狠抓学生卫生习惯教育,切实巩固上期取得的成果,进一步保证学校随时随地干净整洁。

3. 强化德育意识,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德育工作的整合功能,建立班主任例会制度,制定班主任工作考评方案。大力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增强班主任的育人意识和提高他们育人能力。

4. 重视行为养成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以一日常规考核为抓手,开展好文明礼仪教育系列活动。切实抓好“感恩、诚信、守法”教育。继续巩固“三生、四爱、五心、五好”教育主题班队会,利用晨会、班队会、主题教育、班级公约等,强化教育训练。注重细节,特别是抓好学生的集队、课间操和课间行为规范等,切实培养学生做“讲文明、懂礼仪、讲诚信、会感恩、能守法”的校园小主人。

5. 开展好系列主题教育。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发挥少先队阵地作用,一月一主题,对学生进行感恩、诚信、守法、奉献、友爱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教育,塑造学生良好品格。每月举行一次教育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6. 开展好读书节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组织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学生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

7. 落实教育三结合。沟通才能理解,理解才会支持,所有教师要多了解家长,多与家长沟通,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与家长智慧相处,思政处要积极督促并参与班级的家长会,深入管理,合力育人。

8.结合实际,制定出学生管理措施,利用学管中心,时时处处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礼仪、品德进行教育和监督。

9. 完善班主任的管理办法,建立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把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纳入年度考核,最大限度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一)提高认识,明确职责,抓好德育队伍建设。全力保障各项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1.建全学校德育网络,构建高效的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网络。使全校教师牢固树立“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意识,平时把学生满意和不满意,家长放心和不放心作为评价自己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从而督促教师更好地规范自我。

2. 加强“三风”建设,全面开展思想、组织和作风整顿,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严格制度管理,严格教师从教行为,切实转变在教师中存在的“将就”、“勉强”“应付差事”的工作作风和“上班打麻将”“违规操办酒席”等不良的“三风”现象。协助工会发挥好其职能作用,在教师中开展师德大讨论,重视教师的教风、会风、形象建设,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教学团队。

3.完善各项制度。本学期将对原有的德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班主任工作量化评比制度、班级量化评比制度、卫生制度、升队国旗制度、学生操行评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进行完善,充分发挥一系列制度的监督作用和保障功能。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的校本培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

5.全力保障各项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且开展的各项活动积极向上级报到,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1.通过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xxxx一小学五十分制》等,把常规教育落实到实处,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开展各种活动,以活动育人,本学期将每月一次校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做到讲文明、懂礼仪、讲诚信、会感恩、能守法,成为学校的小主人。

3.组织各类讲座。如“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和“心理知识”,这项活动将在学校的支持下请相关单位领导或负责人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讲座,以便更全面地帮助学生,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的心理输导者,成为值得学生信赖的好朋友。

(三)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1.充分发挥“家校通”的作用,增进家校之间的联系。除了交流学生情况外,还应特别重视对家庭教育提出的一些建议。

2.举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应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情况,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共同研究教育方法。

3.认真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本学期要选择对学生有重要教育意义的场所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4.关爱留守儿童,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有关思政研讨展示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八

新一年的开学季中,形式多样的“新生第一课”颇为亮眼。精彩纷呈的“开学第一课”,形式各异、内容不一,但这堂“大思政课”大多呈现了与“平视一代”教学相长的新特点。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既考验表达者能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也要看倾听者能否从中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如何与更自信、更自立、更自豪的“平视一代”产生更深情感共鸣、激发更强报国之志,是在新时代讲好大思政课的关键。

从日常中提炼思政内容,练好有高度与有温度的表达。思政课的目标是知行合一,既要有内涵高度,又不应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诗经》有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思政案例若远离学生的日常经验、抽离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便会陷入“从定义到定义、从理论到理论”的桎梏。今年开学季,广西桂林中学的学生在校园中寻找“身边明星”,并请其在“开学护照”上签名;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聚焦“战高温、抗疫情、扑山火”中的平凡英雄,设计10天10堂思政课程……秉承“开门办思政”理念,很多学校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替代传统报告会,增强思政教育的贴近性、落地感,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我也行”的积极憧憬与持续动力。

从创新中巧选思政角度,做好有意义与有意思的交融。思政课的目标是入脑入心,就先要让思想观点“声声入耳”。“平视一代”大多生长于海量多元的资讯环境中,思政课应精准把握其心理特点,重视青春语态、表达设计和融合创新,让思政内容有料、有趣、有价值。如华中农业大学4700余名新生在15个教学科研基地体验葡萄酒酿造方法、数字化考种机、前沿表型技术和平台等现代农业技术;绍兴中小学40余万名师生与2000多公里外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民族小学的学子共享“云思政课堂”,聆听“经火不化、遇水不腐、宁折不屈”的越窑特性,提炼出守正创新的民族智慧。

从问题中发现思政要点,抓好讲理论与促实践的贯通。思政课的目标是学以致用,就要聚焦真问题、解决真困惑、促发真行动。近年来,在构筑“大思政”的育人同心圆中,科学家和行业专家逐渐成为“开学第一课”的授课主角,他们不仅带来专业与人生的建议,也直面新时代的挑战、回应年轻人关切的问题,在研学与创练两方面,为新生树立长远目标与正确三观。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中洋溢着科学之问:培育金色种子的院士、探知地球奥秘的青藏科考队、逐梦太空的中国航天人,一个个“挑战不可能”的背后,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等宏大问题展现在青少年眼前。

近年来,思政课在探索中积极革新,不过一些课程在说理透彻性、表达吸引力、现场感染力等方面仍有不足。究其原因,一是政理阐释空泛,脱离火热时代讲道理;二是学理支撑不足,缺乏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想和观点;三是对事理分析不透,难以回答学生的真切问题。

“平视一代”的成长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好的思政课应帮助他们在复杂世界里分析问题、追寻意义,并由此认识到,思政课是对接现实的有用之学。面对“平视一代”,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更需要以理论为支撑、以实践为载体、以奋进为底色,因势而新、因势利导地推动学生实现大发展,使其成长为可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有关思政研讨展示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九

1、通过考核使每位教师发现自身工作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改进工作质量,提升综合素质。

2、为绩效工资及奖金发放提供依据。

3.通过考核奖优罚劣,对员工起到鞭策、激励作用。

主要包括师德师风、办公纪律、会议纪律、集体活动、授课、各种比赛等内容。

以月为单位,每月月底进行考核。

思政部所有在岗人员(享受法定假期者除外)。

1.迟到早退:上课或开会、集体活动,迟到或早退一次,扣除绩效5元。

2.请假(不包含法定假):部门只能批一天的假,一天以上需向学校请假,均需办理请假手续。集体活动或开会请假一次扣20元。上课期间请假按节数扣,一节扣10元。管理人员请假一天扣20元。

3.旷工:开会或集体活动旷工一次扣绩效50元,教师旷课一节扣绩效30元。

4.教学事故

教学事故分一般、较大、重大三种情况。

一般教学事故:上课迟到5-15分钟之内为一般教学事故,扣除绩效50元。

较大教学事故:上课使用通讯工具(接听电话、收发信息、玩游戏、看电影电视等)、擅自脱岗、私自请人代课为较大教学事故,扣除绩效100元。

重大教学事故:上课迟到15分钟以上、酒后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私自调停课、课堂上散布不良信息并造成不良影响等为重大教学事故,扣除绩效200元。

如果有学生、系(部)、教务处等反映教师上课有问题者,落实后,参照教学事故处理办法执行。教学事故上报学院,学院认定后执行。

5.奖励性绩效根据教师的获奖情况及其他优良表现(包括贡献奖、加班奖)每月酌情酌量进行奖励,也可累计集中奖励。

本办法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