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读一本经典书籍心得体会如何写 读经典书籍的心得体会(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9:45:21 页码:9
读一本经典书籍心得体会如何写 读经典书籍的心得体会(六篇)
2023-01-11 09:45:21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读一本经典书籍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2、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4、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高尔基

5、学习有两忌,自高和自狭。——书摘

6、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

7、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朱德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0、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高尔基

11、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培根

12、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1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4、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富兰克林

15、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16、书籍是人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1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9、我扑在书籍上,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3、你应该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萧伯纳

24、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泰勒

25、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26、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27、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笛卡尔

2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29、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30、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艾迪生

31、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32、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33、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34、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叔本华

35、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泰戈尔

36、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37、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培根

38、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39、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4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1、只要还有什么东西不知道,就永远应当学习。——小塞涅卡

4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43、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

44、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45、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6、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培根

49、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50、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51、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普希金

52、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约瑟夫·鲁

53、学问对于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54、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55、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马克思

56、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57、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5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9、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60、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门捷列夫

61、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雪莱

6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63、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4、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

65、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徐干

6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67、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68、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6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0、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有关读一本经典书籍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今天看完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受益匪浅。以前不断读书却总感觉不得要领的疑惑现在解决了,原来是阅读方法的问题。

书中提到读书的三个阶段:粗略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三个阶段是相互包含的,大部分人是停留在第一阶段。只是将书从头到尾看完,而书的主题、作者的中心思想、情节设计都未有深入理解,如此阅读只能从书中吸收到极少的知识和信息。

而分析阅读则是一句一句去分析书的情节、作者的意图、书的论述结构等,将书中的信息尽量挖掘出来。而主题阅读则更进一步,抓住一个主题,对相关主题的书进行分析阅读,并比较讨论。后面两个阶段很少人能够做到,而这才是最有价值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才不会让你觉得毫无所得。

当然,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这般大费周章去做,我只是单指那些高价值的书而已。那些不怎么重要的书只需翻翻即可。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也提到要对书进行分类,判断书的价值。毕竟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书的数量浩如烟海,我们只需去认真阅读我们需要的书即可。

另外要注意工具书的应用,有时灵活运用工具书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进入作者的语境。

最后要在阅读完一本书后要写读书笔记,把对书的理解和感悟记录下来,最好再对书进行全面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

求知路漫漫,愿始终如一。

有关读一本经典书籍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今日我向你推荐一本好书,这本书里的主要人物是雷锋。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闪光的名字;伟大的雷锋精神,也成了激励和教育人们的宝贵财富,成了矗立在一代代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一盏光彩夺目的明灯,一座坚不可摧的路标和丰碑。

这本书写了雷锋从出生到去世,以》故事的形式,在现了雷锋短促而又伟大,平凡而又美丽的一生。

我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是雷锋的那崇高的品质,他的一生是那么短促,却又哪么丰富、美丽、充满光辉。他的一生是艰苦的一生,也是战斗的一生!

我觉得要使自我活着

“我觉得要使自我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完美”

“自我辛苦一点,多帮忙别人做点好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线的······”

在他留下的数百则日记里,不仅仅真实地记录着他在新中国的阳光下走过的战斗里程,也写着他崇高的人生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生活准则。雷锋在世上的时间虽然短促,可是他的影响力却将是无限久远的。他的精神,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时空,成为:‘高尚、无私、爱心、忘我······这些美德的代名词。

一个年轻的生命结束了,但他的灵魂,他的精神,还有他的,却如苍松翠柏,在祖国大江南北开始了新的生命。

提议你去读一读记住雷锋这个闪亮的名字。

有关读一本经典书籍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准备】

组织学生课前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学生畅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给以激励与点评。)

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窃读记》。

1、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后,你是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

2、学生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

利用生字卡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读生字词,达到熟记的目的。

3、体会有关词语的含义:

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4、再次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5、小结:

原来课文记叙了“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6、齐读课题。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我们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3、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1、本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地阅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但要体会小姑娘那种窃读时的复杂滋味,还需要细细读课文,认真揣摩,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本课。

2、抄写词语: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3、在家长的监督下熟读课文,并听写今天的新词。第二课时

上节课,孩子们不但课文读得好,生字学得也不错。这节课我们接着来体会小姑娘的复杂滋味吧。

1、大声朗读课文,找出集中体现小姑娘复杂滋味的语句,用“_____”线勾出。

⑴ 检查学生查找的情况

⑵ 全班齐读这句话: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⑶ 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什么“快乐”之后又“惧怕”?

你在生活中有过这种感受吗?不妨让大家分享一下。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明白,从哪些语句的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文中小姑娘的“快乐”与“惧怕”。

3、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感受小姑娘的快乐和惧怕。

4、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本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是文中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尤为传神,充分表达了对读书的酷爱。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制作成文化走廊板。

2、参考父母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新学期的读书计划。

有关读一本经典书籍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课时。

1、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联系生活放谈感受,由生活走向文本,激发学生阅读乐趣。)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自学生词新词。

4、自学检测:

认读生字与写字: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目的地”的“的”读dì;“踮起脚尖”中的“踮”diǎn读;“暂时”中的“暂”读zàn;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还有一些字虽然笔划较多,但是形声字,要引导学生根据这一特点进行记忆。写字要认真,注意书写的习惯。

体会词语的含义:

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而有钱也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不可能实现。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二、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线索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你们就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

4、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三、品读课文,体会走进书店的经历

1、默读第3自然段:

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

2、课件演示第3自然段:

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3、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

(把鲜活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想像与表演,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体验。)

4、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5、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四、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她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的小姑娘!当她找到那本想读的书,又是怎样阅读呢?她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为了读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费劲了力气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样阅读呢?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二、品读体验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体会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

体会“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课件演示句子。)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感悟写法,体会语言精妙,训练语言运用能力。)

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课件演示句子。)

快乐的是什么?恐惧的是什么?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联系生活说一说。)

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内心。

2、默读5~10自然段:

体会“我”窃读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动:

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动,然后,自主交流,师生对话,联系生活,关注体验。

“害怕书店老板发现”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

(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赶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

(为了读书,却庆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还装着邹眉头,望街头。这样的窃读方式令人感动。)

“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

有关读一本经典书籍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今日我向你推荐一本好书,这本书里的主要人物是雷锋。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闪光的名字;伟大的雷锋精神,也成了激励和教育人们的宝贵财富,成了矗立在一代代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一盏光彩夺目的明灯,一座坚不可摧的路标和丰碑。

这本书写了雷锋从出生到去世,以》故事的形式,在现了雷锋短促而又伟大,平凡而又美丽的一生。

我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是雷锋的那崇高的品质,他的一生是那么短促,却又哪么丰富、美丽、充满光辉。他的一生是艰苦的一生,也是战斗的一生!

我觉得要使自我活着

“我觉得要使自我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完美”

“自我辛苦一点,多帮忙别人做点好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线的······”

在他留下的数百则日记里,不仅仅真实地记录着他在新中国的阳光下走过的战斗里程,也写着他崇高的人生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生活准则。雷锋在世上的时间虽然短促,可是他的影响力却将是无限久远的。他的精神,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时空,成为:‘高尚、无私、爱心、忘我······这些美德的代名词。

一个年轻的生命结束了,但他的灵魂,他的精神,还有他的,却如苍松翠柏,在祖国大江南北开始了新的生命。

提议你去读一读记住雷锋这个闪亮的名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