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水浒传人物特征及心得体会和方法 水浒传人特点及如何看出(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0:35:43 页码:13
水浒传人物特征及心得体会和方法 水浒传人特点及如何看出(三篇)
2023-01-11 10:35:43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水浒传人物特征及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武松在回阳谷县的路上路过景阳岗这个地方,他看见一个小酒店,上边旗帜上写着“三碗不过岗”,意思是他们店里的酒是好酒,一般人喝上三碗就醉了。可是武松一下就喝了十八碗,仗着酒劲要上岗,酒保告诉他前面山岗上有老虎,武松不信……武松摇摇晃晃的上了山,见一块大青石,便在大石上休息了一会儿。这时忽有狂风刮来,回头却见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大老虎),已落在背后。读到这时我的心都悬在嗓子眼里,眼睛急急的往下赶紧看,只见武松急忙一闪,闪到老虎背后,老虎见没扑着武松,便前爪一搭地猛吼一声,武松又闪到一边,双手抡起哨棒,用尽全身力气一棒击去,不料打折了旁边的树杈,哨棒一折两段,老虎咆哮,再次扑来,我看到这儿时真是扣人心弦,惊心动魄,让我好不担心武松的安危……武松这时却丢了半截哨棒,赤手空拳就势按着虎头,把虎头直往土里按,又举起拳头猛击虎头,终于把老虎打瘫了……看到这儿我终于是长出一口气,深深为武松折服。

我最羡慕武松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而且遇事临危不惧,机智勇猛,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要向武松那样,把学习生活中的“拦路虎”,一一打败,争取做生活的强者!

水浒传读书笔记550字

这个暑假刚刚读玩水浒传,感觉不错,发现以前的作者文笔很好嘞,写得非常精彩,华美,能够引起人读下去的欲望,总觉得和现在的有些不一样。

在水浒传了运用了大量的诗句,以诗句来做总结或描写一人的外貌。大多数词语易懂不是特别深奥。贴近平常的百姓,但词语有有一种朴素的美,所以说诗是浓缩,而浓缩就是精华呢!其中的人物的对话更是体现出梁山好汉的豪迈与霸气。其中我最爱的还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武松打虎、武松斗杀西门庆、梁山好汉劫法场…因为从这些情节中更突出了梁山好汉的勇猛无畏、义字当先。武松打虎那画面是多么的雄壮。斗杀西门庆更是没得说。熟话说的好“长兄如父”。为“父”报仇天经地义士孝义之举。梁山好汉劫法场是我个人最最喜爱的片段。看书的时候就想这那画面就像是万马奔腾图,好不雄壮。正所谓脱缰之马,谁人能挡。这里写出李逵的嗜血和武艺高超,又写出张顺的水上功夫了得,更写出了梁山伯诸君的舍生取义的精神和在重重包围中的谈笑风生。

读完《水浒传》这本书我有很多感悟。1。作者的写作技术高超,人物刻画很成功,每个情节和言行举止都霸气时足。2它和现在的小说不同,现在的小说只有言情、黑道并不能给人带来什么最多就是当时刺激点无真实意义。现在写小说都是玄幻等不需要什么文学功底的,自己想到什么写什么,而这种古代小说是要功底的。3。《水浒传》讽刺了当时社会的残酷性、官逼民反,没得选择,当官就可以踩在你头上。

以后有人问我什么片子好看,讲义气的,我不再说古惑仔,而是水浒传!

描写水浒传人物特征及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看完了水浒传,我认为这书有三个特点。

第一,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零八单将。

里面的每个人物都革新鲜明,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智多星吴用文武双全、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一百零八星。可如果要是真这样写,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

《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奉招破大辽到微宗皇帝梦游梁山伯,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众多。可作者在写作方面,可以说是游刃有余,由不得你不继续往下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仿佛自己已经到了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到了梁山泊,随着英雄好汉们笑闹天下。

第三,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

作者对当时民不聊生、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表现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巧妙的用故事叙述的方式,将一段历史娓娓道来。大家想,如果国家太平、人民生活舒适;如果徽宗皇帝向唐明皇一样,那么怎么会有数万好汉奋勇起义?但有一点我不明白,宋江为什么不推翻宋朝,自己做皇帝。而要投降宋朝,做宋朝的奴才。不明白!不明白!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和政府腐败的历史书。

《水浒传》揭露了古代的政治强权和社会腐败,我们可以以史为镜,联系现代的社会,警惕出现压榨劳动人民的现象出现。

描写水浒传人物特征及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果把《水浒传》看作一台大戏,宋江等一百零八将就是戏中的大人物;唐牛儿、何九叔等就是小人物。在这部大戏中,有主角,有配角,又有像唐牛儿这等串戏的小角儿。他们相互关联,演绎出一段段脍炙人口的经典。他们当中无论缺了谁,无疑都会使这部大戏少了味道。柴进在这部大戏中,可是个具有一定线索意义的大角,他的出现对梁山好汉庞大规模的形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他为什么要接济过往犯人,结识江湖朋友呢?

看戏看门道,读书读人生。这《水浒传》里有答案。柴进人称柴大官人,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最有身份。原来,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众叛亲离,主动提出让位,赵匡胤由此轻松得天下,柴家让位“有德”,赵匡胤很激动,赐予柴家“丹书铁券”,凭此券柴家子孙可永远免死。而柴进为柴荣的嫡派子孙,身份更是“显赫”。

与皇家有如此“交情”,柴进该消停了吧?但柴进的做派却是另一番模样。

那林冲被发配,由两个公人押往沧州,三人行到晌午,早望见官道上有个酒店。林冲三人进店坐下,等了半个时辰,酒保并不来问。林冲等得不耐烦,把个桌子敲着道:“你这店主人好欺客,见我是个犯人,便不来睬我。我又不白吃你的。是甚道理?”店主说道:“你这人,原来不知我的好意。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常常嘱咐我们,酒店里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后林冲与柴进相遇时,柴进滚鞍下马,就草地上便拜,还携住林冲的手,同行到庄上。庄上杀羊抬酒,柴进每日好酒好食款待十多日。公人一再催促要行,柴进又是修书牢城管营、差拨,又是送钱与林冲。临别时还吩咐道:过几日使人送冬衣来与教头。柴进这样殷勤地结交过王伦、林冲、宋江、武松、杜迁等。

大官人卖力地取悦于江湖,必是有求于江湖,否则难道仅是因为仰慕天下英豪吗?

各位看官往下看就明白了。柴进叔父柴皇城的宅子被知府的小舅子看中,柴皇城拿出“丹书铁券”与之理论,竟被殴打。柴进前去与之论理,反被锁进死牢,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柴皇城被抄家,那宅子被高官抢占。

“丹书铁券”在权力面前终于无效。柴进结交江湖,是对体制的不信任,他想取暖于江湖,借力于江湖,即所谓的“信仰缺失”。一个不被人民信任的国家又怎么会得到人民的忠心爱戴呢?这种封建社会的体制终会被人民摒弃,而这或许就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悲哀。

但那是九百多年前的事了,如今时代变了,江湖也变了。如果柴进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我们的当今世界,他一定会被我们所实行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感到震撼。因为今天的中国,不再处于过去那个百姓为人鱼肉的封建王朝,而是进入了人民翻身做主人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当然,这与官员为民服务、政策保障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享受社会良好体制带来的便捷与安定的同时,我们依然要携手共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奉献力量。我们期待更美好的明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