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廉政家风护万家心得体会如何写 树清廉家风心得体会(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1:18:44 页码:13
廉政家风护万家心得体会如何写 树清廉家风心得体会(2篇)
2023-01-11 11:18:44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廉政家风护万家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千百年来,家风家训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为了点亮这盏明灯,让久违的家训、经典的家风,以新的面貌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一是向上找依据。习总书记多次对家风建设作出强调,为我们抓好这项工作增强了信心;省市区委就开展xx主题教育提出学习教育“要结合家风建设”的明确要求,并就开展“领导干部立家规,共产党员正家风”活动作出专题部署,尤其是市纪委在今年1月推出《颜氏家训》专题片—《家训之祖,金声玉振》受到广泛好评,为我们提供了内在动力。二是向下找呼声。为有的放矢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以好家风家训为主线,以普通群众为对象,围绕新时期需要不需要家风家训,推行哪些家风家训在当代有价值,家风家训对家庭、对个人、对社会风气影响大不大等问题,走门串户深入进行摸底调查,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家训对孩子的行为规范、个人品格的培养会有较大影响,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当前社会应抓好家风家训,形成好的风气,xx%的被调查对象表示,会对街道开展这项工作给予充分支持。三是左右找对策。通过召开研讨会、座谈会、上门走访、电话访谈等形式,邀请省内外专家,对什么是家风家训,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家风家训的遗存、传承的现状、家风家训的文化渊源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在寻计问策中,逐步清晰了我们抓好家风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方向。

从x月份起,在xx区纪委、组织部、妇联、教育局等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倚重xx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面向辖区党员群众、中小学生及幼儿园,街道工委开展了以“弘扬廉洁修身齐家、传承优秀家风家训”为主题的家风家训征集活动,收集了xx多件家风家训作品,也在群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受到了群众的真心欢迎。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新旧结合。不仅挖掘整理了历代名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家训,还挖掘整理了xx地区特色的现代名人经典家风家训,尤其是将征集视角更多关注普通群众家庭的家风家训。二是点面结合。除了在街道面上向社会征集优秀家风家训作品外,还重点打造了xx社区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布设六大功能区域,分别由清风文化长廊、好家风进楼道、党员居民带头立家规示范楼、家风家训展示馆、家风家训传承书法作品展、中华经典家训展示区等组成,以点来辐射面。三是内外结合。除立足街道机关、各个社区、幼儿园和驻区单位等区域范围内征集外,还将征集视野向区域外拓展,初步整理、挖掘了一批xx本土优秀家风家训。四是正反结合。既征集了好的家风家训,又对“全家腐”、“连锅端”等反面典型也作适当搜集,无论是宣传,还是讲座,运用正反事例,能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地抓好家风建设。

优秀家风家训推倒了横亘在党与群众之间的“隔心墙”,群众在参与家风家训传播展示活动中,找到了与党组织话语的共同点、兴奋点,沟通多了,心气顺了。一是突出“晒”。充分利用宣传册、流动展板、公益广告牌、led显示屏等媒介,在社区、主要道路、人群密集区进行大力宣传优秀家风家训。尤其是,将市纪委从x月初起,每天在xx日报上发布一个“老xx人”的家风、家规、家训,讲述20多位“老xx人”治家教子、修身正己的生动故事,及时收集,制作成展板,巡回在各个社区、学校、企业巡回展出,收到强烈反响。二是突出“赞”。以典型引路,将征集到的优秀家风家训作品汇编成书——《莫愁家韵》,区委书记亲自作序,给予了基层莫大的鼓励,街道邀请市、区委组织部、纪委、妇联的领导、专家进行严格评选,对其中xx余篇优秀作品,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了表彰奖励,并印制xx本发放社区和个人手中,也间接发动了更多的人参与下一批在领导干部和党员之中的征集活动;依托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手机app、街道党建网等平台,对“最美好家风家庭”、“最美好家风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总结宣传,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千家万户向上的动力。三是突出“引”。结合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三比三争”活动,组织引导党员积极参与,推动党员家庭在家风家教方面走在前列,引领社会风尚;结合开展“领导干部立家规、共产党员正家风”活动,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从严治家才是真正的爱家、护家,也是对本人、对家人和子孙后代的真正负责;结合宣传展示、活动传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组织群众围绕家风家训主题,开展民间讨论和互动,引导群众明白家风连着民风,民风连着社风,好的家风家训必将带动民风的好转,带动社会风气的根本改变。

在传承优秀家风家训过程中,坚持在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见成效,打造了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互动的新平台,架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一是融入xx主题教育。积极发动广大党员干部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合格党员要求融入家庭建设,带头立家规、正家风、严家教,带头讲家风故事、带头践行好家风,做孝敬老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和谐邻里的模范。把家风家教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内容之一,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使家风建设真正落实到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之中。

二是融入党风廉政和妇联建设。在征集家风家训作品征集中,我们注重选择历史悠久的廉政家训、清官谏官典型,将家训引入廉政教育,通过发放廉政图书、举办讲座和宣传引导等形式,讲述先贤先辈和身边人“治家教子、修身正己”的生动故事,诠释传统家规的丰富内涵与当代价值,促进形成新时代的家风;创新开展“家风润万家、争当廉内助”、“好家风大家来议议、大家来评评”、“最美好家风家庭”、“最美好家风人物”等主题教育活动,召开“最美好家风家庭”分享会、事迹报告会,向妇女儿童征集家训作品,向家长发放家风家训知识材料;依托数字党建,在街道党建网、莫愁微讲堂等网上阵地,开辟“家风家训”专栏等,深入挖掘历史遗存和文化渊源,以名人典故、书法篆刻、格言警局、漫画启示等形式讲述家风家训好故事,传播正能量。

三是融入日常百姓生活。以水西门家风家训教育基地为例,以社区和家庭为基本单元,将立家规、正家风、树家训等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到居民家中,倡导积极向上的家风。

入口的清风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既有“礼、义、仁、智、信、孝、敬”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注解,也有邻里和睦等细致入微的人文关爱,漫画启示、格言警句、名人典故,吸引了群众茶余饭后驻足观看;党员立家规示范楼,动员楼幢党员和积极分子,带头订立家规,社区选择了“廉洁齐家”、“勤劳节俭”等“家训”,放置在楼栋醒目位置,示范提醒广大居民,遵德守礼,良言善行。推进家风建设以来社区以“家”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一场接一场,原来习惯待在家里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走进小区,参加各类文化活动。许多居民朋友说:“现在感觉最明显的是,小区内的居民正能量的气息越来越足,漫步在社区,就像在一个风清气正的大家庭”。“气正能聚力,风正好扬帆。”下一步,xx区xx街道将在市、区委有关部门正确领导下,以此次启动和揭牌仪式为契机,结合xx主题教育,扎实组织好“好家风,伴我行”传统家训文化校园、社区体验活动,深入推进家风建设,让好家风吹进千家万户,更好地淳正党风政风、促进社风民风。

2022廉政家风护万家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同志们:

按照市委关于开展“廉政文化月”活动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工作,今天就“廉洁齐家”为主题,与在座的同志们进行一次廉政党课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在许多场合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弘扬党的家风建设传统,赋予家风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对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落实,做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

第一,希望大家注重家风。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言行决定家风。习近平同志指出,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滋养身心,反过来,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又直接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的家风家教。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在我看来,不仅是领导干部,每一位在座的职工都应该重视家风的培育,这关系到自身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前途命运。从古至今,都有很多倡导家风的典范,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习仲勋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

近一两年,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做了一个《中国的传统家规家训》专题栏目,深度挖掘了全国各地一大批传承千百年下来的家规家训,目前已连载70多期,其中就包括了《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诫子书》、《曾国藩家书》等传世经典。“国史以载前纪,家传以申世模”,这些古代先贤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智慧,谆告后世修身齐家、正己立德的真谛,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价值指导、思想指引值得我们潜心研读,深度挖掘,充分学习借鉴,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将其思想精髓代代传承。我希望大家有时间能静下心来仔细研读研读,去感受和领会古人的为人之道、治家之经,努力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

第二,希望大家注重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正所谓“言传身教”,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学习模仿能力很强,很多习惯爱好都是直接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古人都知道,养不教,父之过,“人不教不懂,钟不敲不鸣,树不修不长,娃不管不成才。”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不能把它丢给老师、丢给爷爷奶奶,不能只顾工作、只顾赚钱、只顾娱乐消遣,这是不负责的表现。

我们从电视上、在生活中都看到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对子女平时的疏于教育引导和有效的管理,往往使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花费加倍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来挽救、来弥补,有的甚至酿成一个家庭的悲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我们熟知的一些明星李双江、张国立,通过媒体曝光出李天一轮奸案、张默吸毒案这些不光彩的事情,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前途也丢尽了家族的脸面,我觉得根源还是在他们的家庭教育上出了问题。

作为父母,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子女,引导他们做有气节和骨气的人,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在这里,我想再跟大家分享一句林则徐的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希望大家去思考和领会这句话的深意,我们留给子女再多的钱财,如果他们不懂勤俭持家,而挥霍浪费,那留下来的钱财对他们来讲只会是有害无益。我们更多的是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培育良好的品德习惯,最终让他们在社会上学会独立。我衷心欢迎和鼓励大家的子女通过公开招聘途径考入,成为的一员。但是,大家也都应该明白,人生的道路远不止这一条,就业、择业也不是一时的选择。进入的途径只有通过考试而且难度不小,而且即便进入工作也不是高枕无忧,今时不同往日,行业当前面临的巨大压力和严峻形势,我们、尤其是年轻同志时刻都要保持再就业的危机感。

所以,我希望做家长的能够以平常心、以宽阔的视野、以长远的眼光对待子女的就业问题,一方面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学好知识、掌握技能、勤劳自强、努力奋斗,学会独立生活,不做伸手就要的“啃老族”。

第三,希望大家律己从严,管好身边的人。领导干部要正身齐家,教好子女,管好家人,对身边腐败“零容忍”。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管好家人和身边人,防止他们在外打着领导干部的旗号,借助其权力和影响从中牟利。领导干部要管好身边人,须先管好自己。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

在“不搞特殊化”方面,老一辈共产党人为后人树立了典范。毛泽东同志很重感情,却十分反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朽作风。全国解放后,亲戚、故旧、朋友纷纷来信,有的表示祝贺,有的寻求帮助,有的则提出要到北京来。经再三考虑,毛泽东同志叫来秘书,对他们说,以后一般的来信,都由你们处理。凡是要来北京看我的,一律谢绝;如果不听,偏要来,路费由他自己出;来了我也不见,公家也不接待。凡是要求我找工作的,我这里是“四不主义”——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后来,毛泽东还拒绝了杨开慧之兄要到北京来工作的请求。在毛泽东同志的言传身教下,其子女也事事要求自己,抵制来自各方面的不合理要求。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对家风建设重视不够,引发许多问题。从近些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些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子女严重违纪违法,尤其是“一人当官、全家敛财”、“前门当官、后门开店”的家族式腐败屡见不鲜。“2003年至2015年初,周本顺直接或者通过其妻段雁秋、其子周靖非法收受8家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002万余元……”。从身居高位沦为阶下囚,周本顺的腐化堕落既是他本人失去原则、不讲规矩的结果,也离不开他对身边人管理上的放松乃至纵容。正如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苏荣忏悔道:“我家‘于姐’成了江西权钱交易的代名词,家教上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不称职的丈夫,我本人出问题,老婆变得贪婪无度,收敛钱财不择手段,儿子利用我的职权影响受贿数额巨大……从白恩培的妻子让某商人花1500万买下手镯,到刘铁男的儿子收受他人上千万财物,再到周永康的妻子、儿子先后收受他人财物近1.3亿元……深挖一桩桩贪腐案件,不少涉事干部的家属或身边人因参与其中而最终一一浮出水面。从“夫妻档”到“父子兵”,虽然贪腐形式各异,但有一点却相同:落马干部不仅没用好手中权力,还纵容亲属,为特权大开“绿灯”,最终落得废职毁家的可悲下场。“冰冷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早些年山东省供销社原主任矫智仁受审时说的一句话,成为如今许多落马贪官的内心独白。

探究家族式腐败的原因,显然与这些领导干部家规不严、家风不正有关。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良好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也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

同志们,治国必先齐家,严管就是厚爱。希望大家珍惜工作,珍惜家庭,珍惜生活。以“三严三实”要求、“四讲四有”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在自我修炼中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在日后的工作中,教好子女、管好家人,用好权力、干好事业。

今天的党课就交流到这里,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