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诗歌创作讲座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写 关于诗歌讲座的感想(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7:33:10 页码:7
诗歌创作讲座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写 关于诗歌讲座的感想(9篇)
2023-01-11 17:33:10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诗歌创作讲座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写一

(女):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合声):大家晚上好!

(男):我们刚刚度过撩人情怀的中秋,即将迎来祖国的六十一周年华诞。至此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诗边界》——五岁的生日!

(女):今夜,晚风把我们吹拂到了碧波荡漾的科莫湖畔,清泉将我们引入了灯火明亮的百泉宫。今夜,贡山有意,边界有情。我们仿佛置身于落英缤纷的时光中,驾驶着一辆金色的马车。

(男):我们奔向秋天,奔向诗的海洋!

(女):我们拥抱果实,拥抱爱的光芒!

(男):下面,我荣幸的向大家介绍光临本次诗歌朗诵会的领导,嘉宾(略)

二、诗朗诵

1.空灵部落:

第1首:《将进酒》。作者李白,为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著名诗人李加建,是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名译》中应邀今译了李白的《将进酒》。他将古、今译文各朗诵一遍,意在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自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

下面有请李加建老师。

2.陈莉:

第2首:《前世》,作者陈先发,安徽桐城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为新华社安徽分社副总编。著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前世》,长篇小说《拉魂腔》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传播。曾组建“若缺诗社”。曾获奖项、被媒体和文学研究机构授予的荣誉有“十月诗歌奖”、“十月文学奖”、“1986年―20xx年中国十大新锐诗人”、“20xx年中国年度诗人”、“1998年至20xx年中国十大影响力诗人”等数十种。今年8月,《诗边界》对其进行了独家访谈,影响广泛。

朗诵者:袁立新

3.空灵部落:

第3首:《蝶舞》,作者野桥,本名王光玉,自贡诗人,市作协会员。他的情诗忧郁、真挚、充满着妙曼的幻想,不知打动了多少读者,他是一位地道的“情歌王子”。而他的亲情诗歌,更是从他灵魂中流淌出来的浓郁亲情,浓得如血,痛得落泪。

他的诗观是:人世幽深如海,我一直在进行着一场秘密飞翔。如果有一天,你看见我的翅膀上雕刻着浪花的痕迹,我会停下来面对你微笑,或者,静静地吹箫。

朗诵者:野桥

4. 陈莉:

第4首:《纸上幻境》,作者伊夏,本名谢敏,曾用名为谁而歌。她于80年代出道,曾出版诗集,其名也为《为谁而歌》。她的诗怅然若失,充满忧伤,是美女诗人特有的对时间流失的伤感和对青春年少的怀想。

她的诗观是:诗歌是干净的泪水和如常的呼吸,是玫瑰的尖刺,是迎风疾走的人,他的梦指向无垠。

朗诵者:伊夏

5.空灵部落:

第5首:《边界望乡》,作者洛夫,原名莫洛夫,1920xx年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去中国台湾,后为中国台湾现代派著名诗人。著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亡》、《集外集》、《无岸之河》、《魔歌》、《时间之伤》、《酿酒的石头》等。洛夫的诗善于从现象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多探索生死之谜,意象奇特,表现手法繁复多变,诗意晦涩朦胧,耐人回味。而他的《边界望乡》使“思乡”这一古老话题新意迭出。

朗诵者:辜义陶

6. 陈莉:

第6首:《写作》,作者娜夜,女,满族,辽宁兴城人。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创作。著有诗集《回味爱情》、《冰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兰州。在某新闻单位工作。她的诗具有寸铁杀人的效果。

朗诵者:赖迪

7.空灵部落:

第7首:《日记》,作者海子,中国著名诗人。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4日(他生日这一天)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朗诵者:半山晓月

8. 陈莉:

第8首:《半岛印象》,作者轻若芷水,本名杨莉,自贡诗人,市作协会员。她的诗富有乌托邦式的幻想,有童话式的天真和关照现实人生的隐痛。

她的诗观:生活中的磨难与苦楚是人生的财富,愿在诗歌的世界中制造蓝色梦幻之城。

朗诵者:轻若芷水

9.空灵部落:

第9首:《天上的云》,作者火狐,本名李勋,自贡诗人。他以意识流的表达方式,将他那死而后生的绝望表现得云舒云卷,他擅长于营造笼罩性的气场,诗歌纯粹而不张扬,很为诗歌读者喜爱。他的《之后》、《戏》和《战争》等组诗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诗观是:诗歌是活着的文字。有呼吸、有神态,明心见性以言志。

朗诵者:火狐

10. 陈莉:

第11首:《裸露的春天》,作者微紫,70后女诗人。近期作品发表于《星星》《诗选刊》《中国诗歌》《诗歌月刊》《绿风》等,并入选《燕赵诗刊08优秀诗歌范本》《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20xx中国最佳诗歌》等多种诗歌选本。

朗诵者:周宪, 80年代自贡诗歌朗诵会成员,曾在自贡市宣传部工作,担任过自贡彩灯博物馆馆长,现任自贡华溢彩灯公司总经理。有请周宪先生。

11.空灵部落:

第11首:《睡吧,山谷》,作者北岛,1949年出生,本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当今影响最大,也最受国际承认的中国诗人。20xx年,他接受香港中文大学的聘请,定居香港。

他的诗刺穿了乌托邦的虚伪,呈现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1990年在北岛的主持下《今天》文学杂志在挪威复刊,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发行,其网络版和论坛也享誉世界各地汉语文学圈。

朗诵者:江枫、黄俊

12. 陈莉:

第12首:《道歉书》,作者一坡,本名田一坡,自贡诗人,著名青年诗歌评论家。他的诗理性,从生活的细节和博学之中娓娓道来,展示出哲学之美,给人以启迪和联想。

他的诗观:唯有想象力才能量度人性的深度与人生的广度。唯有诗歌,才能与那些玄奥幽微的时刻匹配。唯有你,是我穿越时空的见证。

朗诵者:一坡

13. 空灵部落:

第13首:《镜中》,作者张枣,于今年3月8日凌晨4时39分,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医院因肺癌去世,享年48岁。张枣著有诗集《春秋来信》,代表作包括《镜中》、《边缘》等。张枣最为人熟知的开场白就是:“我是张枣,我是一个诗人。”在当下物质化的尺度面前,这是需要勇气的。今天朗诵他的诗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深深怀念。

朗诵者:陈莉

14. 陈莉:

第14首:《空》,作者玫瑰之冢,本名孙刚,诗人,现在自贡工作。他的诗具有奢华的结构,繁复的细节之美,弥漫着自然与人文的气息。他是一位高产诗人,如果出成诗集,将不在五卷之下。

朗诵者:玫瑰之冢

15. 空灵部落:

第15首:《莲》 ,作者野桥,他的同事特意来参加并朗诵他的诗。

朗诵者:杨利

16. 陈莉:

第16首:《夜色多么美好》,作者水墨真人,本名刘咏波,自贡诗人,市作协会员。他在古盐道边,以川流不息的旭水河着墨,抒写了他对家乡、对人生的无限热爱,诗歌积极向上,充满阳光。

他的诗观是:写诗是一种精神向度上的追求,让内心呈现在阳光下,让灵魂行走在语言中。写诗就是一次呈现和行走。

朗诵者:水墨真人

17. 空灵部落:

第17首:《致橡树》,作者舒婷,中国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等。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朗诵者:龚碧霞

18. 空灵部落:

第18首:《红玉米》,作者痖弦,著名中国台湾诗人,原名王庆鳞。1932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1977年10月起担任中国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至今。主要著作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诗集。他的诗对中国台湾和诗歌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朗诵者:蒋波

19. 陈莉:

第19首:《宁古塔的江南遗魂》,作者空灵部落,本名杨华,自贡诗人,市作协委员,《诗边界》主编。他的诗着力从历史和现实之中挖掘人性的深度,空灵而不失厚重,富有疼痛感和质感。

他的诗观:诗人之痛并不是来自于生活本身,而是来自于现实无法抵达理想的高度而产生的精神之苦,是在不断挖掘人性,在自省与关照之中而产生的迷惘与无助之痛。

朗诵者:空灵部落

三、尾声

20.陈莉:

第20首:《相信未来》,作者食指,本名郭路生。有人说,食指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更有人不乏景仰地把诗人食指称为一代诗魂,因为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地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他的一首《相信未来》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在中国大地不胫而走,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

(女):是的,相信未来。因为相信未来,我们永保了心灵的一块净地。

(男):是的,相信未来。因为相信未来,我们用一支支笔接住了阳光和风雨。

(女):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我们相信未来,我们向往心灵的边界。

(男):那是我们用爱,生命和灵魂抵达的边界,那是我们一直都在穿越的边界!

(合声):我们边走边唱,每一个从边界醒来的人,都会跟在我们的后面唱——爱诗歌,爱余生,爱边界!

朗诵者:诗边界同仁

21.陈莉:(背景音乐:《同一首歌》起)

在这最后即将结束的时刻,我们再次感谢亲临晚会现场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空灵部落:今天隆重的《贡山诗歌之夜》暨《诗边界》五周年诗歌朗诵会取得圆满成功!

空灵部落:晚会到此结束。

陈莉:谢谢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完)

主题诗歌创作讲座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写二

通过本次《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我们收获了许多。虽然本次活动很快将要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其实生活处处有着诗歌的身影。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让诗歌陪伴我们美好人生吧!

这个星期以来,我们开展了许多的活动,收集诗歌、整理资料、欣赏诗歌、创作诗歌、举办诗歌朗诵会、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我们这次要研究的题目是诗人,通过阅读报刊、杂志和书籍上网搜索、访问他人等途径,所及了杜甫的生平资料以及各种诗歌创作。经过本组组员的讨论,把杜甫的诗歌创作进行分门别类,类别可分为以下几种:

1、杜甫的爱国诗歌;

2、杜甫的思乡怀友诗歌;

3、杜甫的山水田园诗歌;

4、杜甫的简介与生平。

杜甫一生有许多诗歌,我先弄懂诗的意思,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参考他人的赏析,学会了自己进行诗歌赏析,提高自我书面表达能力。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赏析,这样更加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故事,因为是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跳跃,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

主题诗歌创作讲座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写三

1、知识目标:

⑴能读会写“碣、澹、竦峙、萧瑟”等生字词。

⑵理解、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听取、别枝、若、次、以、见”等文言词汇。

⑶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和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⑷准确朗读并默写。

2、能力目标:

⑴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⑵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德育目标: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

1、朗读法:

本课所选的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有的以景寓情,蕴含理趣。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

这五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

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投影仪。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观沧海》,感受诗中洋溢着的饱满激,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王湾《次北固山下》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从了解灿烂文学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指导学习《观沧海》

1、解题: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没有联系。

2、诵读:

⑴放录音,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投影:

碣石(jié)澹(dàn)竦峙(sǒngzhì)萧瑟(sè)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⑵教师声情并茂配乐范读,通过富有魅力的节奏、韵律直观地再现诗的音韵美。学生轻声跟读。

⑶指名学生朗读(或集体朗读)。

3、研习诗歌:

⑴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

投影:

1、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应理解为“鹊惊蝉鸣都出现于半夜明月清风的境界之中”。

⑵品评探究,领会诗的意境美:

①教师讲解: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②学生合作探究: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

教师点拨: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4、学生自由诵读并背诵全诗。

三、研读《次北固山下》

1、解题: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诵读:

⑴放录音,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⑵教师领读两篇,学生自由诵读。

3、研习诗歌:

⑴疏解诗句:

客路,指旅途。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行舟”相对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书,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⑵整体把握:

问:

①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③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①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③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⑶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显得开朗一些。

4、学生练习背诵全诗。

四、课堂练习

投影:

1、文学常识填空:

⑴《观沧海》一诗选自,作者,字,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见称。他与其子、合称为“三曹”。

⑵《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

2、根据课文填空:

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⑵,江春入旧年。

⑶,风正一帆悬。

3、下面的译句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a、日月的运转,就像从海中升起;星汉的明亮就像从海底照耀。

b、日月好像在海中运行,星汉好像在海里照耀。

c、日月星辰的运行与灿烂,都好像出于沧海之中。

d、日月星辰的运行与灿烂,假如都能出于沧海之中。

〖参考答案〗

1、⑴《乐府诗集》曹操孟德东汉末年慷慨悲壮曹丕曹植

⑵停泊王湾

2、⑴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⑵海日生残夜

⑶潮平两岸阔

3、c

五、布置作业

1、默写诗歌《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

2、诵读其余三首诗歌,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3、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题(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饱览西湖早春景色,学习辛弃疾《西江月》,体会侧面点染的烘托美;学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感悟寄情于物的艺术匠心。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研讨与练习”题(二)中三组诗句的出处:

1、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风吹”句写仲春之景)

2、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林花”句写暮春之景)

3、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无意”句写初春)

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指名学生适当点评诗歌。

二、研究《钱塘湖春行》

1、解题:

(多媒体显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杭州西湖。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诵读:

⑴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准字音、节奏,体会语言的缓急。

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⑵学生自由朗读。依据注释疏通诗意,整体感知。

教师点拨:全诗分两部分,前者写到湖边,后者专写湖东,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描写的景物浑然一体,构成完整的形象。

3、讲讲问问,探究诗的意境。

问:

⑴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⑵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⑶“水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云脚低”?

⑷“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为什么“争暖树”?燕子啄泥衔草、营建新巢,从中能见出什么?

⑸第五、六句写了什么?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浅草有什么用意?

⑹最后两句是怎样结住全诗的?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⑴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⑵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⑶“水面初平云脚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水面”指西湖湖面。水面初平写春水新涨,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的景象。“云脚低”指白云重叠,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脚,有下垂义。

⑷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这里的“早”和“新”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莺和燕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⑸第五、六句写了花草。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久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暗切题中“行”字。草初生,故“浅”,也是早生景象;“没蹄”,也是暗切“行”字。

⑹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小结: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至。开头写“湖平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目迷神驰。

4、学生练习背诵。

三、研习《西江月》

1、解题:(多媒体显示)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阙、下阙)之间的联系。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上饶带湖期间写的。

2、教师领读,学生体会轻松活泼的情调。

3、品析探究词作的情趣。

问:

⑴从什么地方能看出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这时是什么季节?“说丰年”的是谁?用自己的话叙述上片的。

⑵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两三点雨山前”对骤雨将至的信号,词人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吗?词作中表现出的词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展开丰富的想像,创造性地表述下片。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⑴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清风、明月,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又从词人找避雨地可以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

从蝉鸣可见,从“说丰年”可知,是丰收在望之时,即盛夏;又,雨是骤雨,也是盛夏时有的。

词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还有三三两两出来纳凉的村民。

上片写的大约是前半夜的景象: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纳凉人们在谈论着今年的丰收。

⑵这意味着天空已布满乌云,仅天边尚余几颗星。从“旧时”二字可知词人对这条路是熟悉的。因为找到避雨的地方,表现词人的惊喜心情。

下片写的是后半夜的景象:骤雨将至,词人急忙转过溪头看到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旁边。

小结:凡双调的词,重点大多在下片。这首词也是如此:上片写月明之景表达轻松、喜悦的心情,其实只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

词中“忽见”二字集中表达了词人喜出望外之情。是“炼字”的匠心所在。

4、《西江月》为了平仄的协调、押韵的方便、对偶的工整和突出某些词语,篇中某些句子的词序有所调动;同时,为了语句的凝练,中间也有所省略,请把它补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半夜,明月(照射)别枝,乌鹊惊(栖)(不定),清风(吹送)蝉鸣(声)。稻花香里,(阵阵)蛙声(连成)一片,(有如)(预)说丰年。七八颗星(挂于)天外,两三点雨(落在)山前。(赶)路转(到)溪头,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

5、背诵词作。

四、指导自读《天净沙秋思》

1、解题:(多媒体显示)

1、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2、《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天净沙,是曲牌名。

2、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并补充解释。

补充解释:

⑴古道,指古代通行的道路。

⑵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

3、学生默读,根据课文展开想像,写一般描述性文字,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字数在150字左右。

小组间交流,教师可选一、二篇当堂进行集体评议。也可拿参考例文让学生评议。

例文: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探究: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并归纳: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

5、背诵这首小令。熟背读歌五首,依学习小组进行竞赛。(提示:可从熟练程度、感情的把握以及语气节奏等方面评议优胜组)

五、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文学常识填空:

⑴《钱塘湖春行》一诗选自,作者,字,晚号,唐代诗人。

⑵《西江月》一词选自,作者,字,号,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与并称为“苏辛”,是“豪放派”的代表。

⑶《天净沙秋思》体裁为,作者,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⑷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此种文学体裁。

汉代唐代宋代。

元代明清。

2、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是()

a、几处/早莺/争暖/树

b、稻花香里/说/丰年

c、断肠人/在天涯

d、海日/生/残夜

3、按原文默写:

⑴《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⑵《天净沙秋思》中勾勒整个画面背景的句子是。

⑶《钱塘湖春行》中构成对仗的诗句是。

4、五首诗歌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请简要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

1、⑴《白氏长庆集》白居易乐天香山居士

⑵《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幼安稼轩苏轼

⑶小令马致远

⑷赋诗词曲小说

2、a

3.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⑵夕阳西下

⑶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略

六、课常小结

随着二十世纪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开起宝马,穿起皮尔卡丹,用起摩托罗拉……西方国家的意识已从消费渗透到我们文化中,“酷”“帅”成了我们青少年的口头语,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在碰撞中被冷落。五千年的文明衍生的无比灿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流淌在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血液中的特质。经常读读这传统文化中的优美诗篇,它会带给我们无比美妙的愉悦,会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回答文后问题:

⑴填空:

《西江月》从体裁上看是一首词,词因句子长短不齐又叫。这首词用空行分为两段,这两段分别叫做、。词中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时的气象的句子是。

⑵一、二两句中“别枝”作什么解释?“惊”和“鸣”是否分别专写“鹊”和“蝉”?

⑶为“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划出正确的朗读节奏并翻译。

⑷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时天气有什么变化?《西江月》所表达的是一种愉悦的心境,当时作者正罢职闲居,是什么使作者产生了这种心境?

2、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艺术上没有虚词,没有关联词语,却用了一连串的意象,叠加成一幅山水人物画。比较阅读白朴的《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请你从词类使用、意象、创设的意境几个角度,写出两首曲子的相同点。

〖参考答案〗

1、⑴长短句上阙(片)下阙(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⑵另一个树枝;不是专写,而是说“鹊”“蝉”都是既“惊”又“鸣”的。

⑶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翻译略。

⑷起初月明天晴,后来乌云骤起,阵雨将至。是清新、欢跃、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稻花飘香、令人喜悦的丰收景象,使辛弃疾产生了愉悦的心境。

2、两首曲子都使用了大量名词,通过名词叠加,把丰富的想像材料切换成一幅幅画面,从而创造出一幅美丽的山水人物画。(抓关键词,抓大意即可)

观沧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1、召开一次诗歌赏析会:

诗歌以其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创造的空间,所以对诗歌的探究是无止境的,同学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次上,说出自己对某首诗的最深刻的感受,在交流中,提高赏析能力。

2、举办一次配乐诗朗诵活动,让学生自选音乐,配乐朗诵这几首诗,师生共同对所选音乐及朗诵水平做出评价。

主题诗歌创作讲座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写四

诗歌 为党祝福

――写在党的95岁生日

今天是你的生日,

13亿人民为你祝福。

体魄健壮的你,

永远不会忘记昨天的苦。

你的童年少年饱受坎坷,

你永远不低头不屈服。

28岁的你终于立业成家,

在世界众民族中立足。

独树一帜的你,

敢向旧世界宣战:

要让平民当家作主。

四方封锁八方刁难,

激发你挺直腰板站稳脚步。

与列强相比,

你的资历很浅。

与富豪较量,

你的家底有限。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挖断穷根就能治富。

白手造出原子弹,

志坚把卫星送上天。

一曲‘东方红’响彻宇宙,

谁敢小看你的穷和富?

自力开发北极导航,

将世界一劈两半。

我的命运我做主,

世界到处看到黄皮肤。

他们有的我也有,

我有的他们却无。

你今天不光是成熟,

更是老练经验丰富。

小丑愿意跳就跳吧,

疯狗愿意吠就吠吧。

你已经紧握铁拳,

只要对方敢伸出黑手,

定让他魂飞魄散命回地府。

我们不是复仇主义者,

但我们牢记教训:

历史只能向前,不能重复。

如果有人继续耍赖皮,

那只好新账旧账一起算,

高额的利息也要补。

主题诗歌创作讲座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写五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张伟明语)自1994年起,考查诗歌鉴赏。起初只考一首古代诗歌鉴赏,3分,后来又增加现代诗歌鉴赏,题量也从一题增至三题,9分。20xx年,20xx年,只考古诗鉴赏,题型也由选择题改为简答题,6分。主观性命题是考虑到鉴赏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同一首作品,由于阅历不同、感受能力差异等因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张伟明语)。命题形式不断变化,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逐步提高,试题难度逐步加大。

古代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依据试题鉴赏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其思想内容,从近两年来看,重点考查了作品的语言,尤其是作者炼字炼句的着力点。要读懂并且会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抓标题,了解写作重点,春夜洛城闻笛交代了时间、地点、事情;其次要抓形象,以理解作品的内容自然形象还是人物形象,自然形象常常是为了表现人物形象,谁在吹笛,谁在闻笛,何人看似设问,其实是融入了诗人自己;再次,还要寻求中心词句,以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闻玉笛之声,闻折柳之音,起故园之情。另外,还要积累一些古代诗歌的知识,适当注意答题的方法。

1、 思想内容

诗歌中的形象和意象,是作者精选出来的素材,具有典型性和暗示性,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它们是诗人情意的载体,是其情感的物化。

意境是沟通作者思想情感与鉴赏者思想情感的桥梁,作品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就易使鉴赏者如身临其境,产生共鸣。领会诗歌的意境,要以语言为媒介,发挥想象和联想,进入作者创设的境界中去。把握意象,深入意境,有助于深刻体会诗歌的主旨。

对诗歌主旨把握的正误浅深,不仅在于是否读懂,还在于能否在广义语境中充分挖掘。应充分利用诗题中的关键字眼或小序的提示,联系诗人的际遇、补充的注释及有关的时代背景等等,综合驾驭,忌讳割裂时代,架空分析,人为拔高。

2、艺术风格

古代诗歌风格纷呈:雄浑、细腻、淡雅、宁静、朴素、平实、华妙、庄严等。李白诗清新飘逸,杜甫诗沉郁顿挫,元轻白俗,郊寒岛瘦,苏辛豪放,柳李婉约,诗作个性鲜明。鉴赏时要反复诵读,仔细玩味。

3、 创作手法

情景交融是古人写景咏物诗的最大特点,或寓情于景,或寓情于物,或借古咏怀 ,赋、比、兴,对比烘托、象征寄托、直抒胸臆、侧面渲染要注意区分,不能混同。

4、诗歌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清新、绚丽、明快、含蓄、平易、简洁,丰富多彩。古人写诗,重炼字,欣赏古诗要善于发现并领会那些经过精炼而传神、富有深意的词语。

另外了解诗歌中的一些典故、佳话、用语、风尚,也有助于解读诗意。

具体答题时,要读清要求,不要答非所问,隔靴搔痒;要结合相关的诗句作简要分析,不能架空分析。如有是否(或能否)的问法,先作判断,再回答理由。虽说可以见仁见智,但更多的时候是有相对唯一的答案的,想标新立异,反不能自圆其说。

主题诗歌创作讲座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写六

祭青春诗歌欣赏

岁月的沧流,

是一道难越的沟,

冲逝着青春也冲走了忧愁。

我站在岸边不断回首,

山依旧树依旧,

我脚下却已不是昨日的水流。

我知道凡是美丽的总不肯

也不会为谁停留,

所以我将忧伤放在船头,

随着岁月的沧流漂走。

我曾也跪下来乞求,

但岁月扔下我轰轰烈烈的走。

我看着它的.背影,

背影总是很简单

简单,

是一种风景,

是一种清明。

暮然回首时,

才知自己已跪了一个春秋。

呵!

既然是青春就不应该有忧愁,

更何况

我们要去浪迹天涯,

失去只是一次纪念,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我总是和很多最美丽的向往连在一起,

就像白天的我们和梦中的自己,

但我内心却更喜欢淡泊名利。

再一次踏上这条河流,

踏在曾经的忧愁,

岸边的河流,

脚下的急流,

山野依旧,

树依旧,

却找不到了当年的愁。

我微笑着再做一次回首,

寻找那颗彷徨凄楚的心,

再回首时也不过,

恍如一梦!

主题诗歌创作讲座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写七

关于青春的诗歌欣赏

青春如歌

青春年华的犹豫和畏缩,

是对人生最大的磨折与伤害。

当我们走过蹉跎岁月,

默然回头一看,

时光荏苒,

青春只是空中飘浮的风筝,

拽在手心随心飘逸,

离开手心随风飘渺

犹若纷飞的烟云。

青春,是生活赋予人的

无价之宝,给人

最美妙恣情的时光,

让我们热血沸腾,

让爱情生机勃勃,

让生命闪烁光辉。

珍惜青春的人,

最懂得生活的妙曼,

岁月不辜负

你明媚靓丽的人生。

岁月不是童话,

生活的冷暖都在你的

心里感慨万千。

不是几句释然放下、

断然转身的禅语,

就能挣脱红尘的沉疴。

不论暮雨斜阳,

还是煦日和风,

你并不孤单。

一双双炽热睁大的

眼睛为你鼓励,

让你充满活力去迎接

未来的挑战。

愚弄日子,

意味着对时光的辜负;

践踏青春,

分明是对生命的亵渎。

主题诗歌创作讲座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写八

我想用深沉而紧迫的爱,

埋怨春天

用每一阵细风揉碾,

撞压一棵无辜的迎春花

用几把铁锹嫉妒

用诗人女人们激昂的记载

逼春天袒胸露乳

我试图和所有人和世界站成一队

可农耕的老夫不会埋怨春天

爱显摆圆润腰身的女人不会埋怨春天

蜂虫蚁兽不会埋怨春天

种下春天的春天不会埋怨春天

——我孤立无援的想要揭穿春天

这个住进春意的清晨

一排迎春,三两枝杏花,几棵嫩草

满院的轻佻

就连一片轻小的花瓣也能将我扑倒

我再也无法埋怨春天

即便诗歌早于诗人之前

春天却比一切诗歌更早成篇

主题诗歌创作讲座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写九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